CN105427013A -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7013A
CN105427013A CN201510707279.1A CN201510707279A CN105427013A CN 105427013 A CN105427013 A CN 105427013A CN 201510707279 A CN201510707279 A CN 201510707279A CN 105427013 A CN105427013 A CN 105427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zone
classification
pollution source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72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北斗
吕宁磬
李娟�
杨洋
李鸣晓
李翔
贾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7072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70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7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70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工业场地建设情况以及防渗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状况,确定评价场地分类情况;依照工业场地分类情况,根据其包气带厚度和渗透系数,对包气带防护等级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强”、“中”和“弱”三等;结合包气带特性,利用DRTAS模型确定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和评分,根据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包气带阻控分级;结合污染源特性,利用迭置指数法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对其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利用分级矩阵耦合,建立地下水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本发明的方法能准确评价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并为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评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的评价需要根据地下水污染源类型、分布、污染物构成、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影响特点等因素,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为工业场地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总体规划和管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很多学者对地下水污染进行了研究。周长松等利用DRASTIC模型,建立PCSM-AHP评价体系对静升盆地的地下水进行了评价。雷静和张思聪通过主因子分析法、数值模拟和GIS技术,结合改进的DRASTIC方法对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和研究。
尽管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有较大的进步,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研究程度较低,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及参数的选取都是参照国外的研究成果,对特定场地的研究情况较少,所以要加大对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关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南和技术导则等技术性文件。目前我国针对工业场地地下水源强进行评价的方法和体系还未建立,缺乏科学依据,对系统中主控因素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为工业场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的分类防控和全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根据工业场地建设情况以及防渗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状况,确定评价场地分类情况;
步骤2,依照工业场地分类情况,根据其包气带厚度和渗透系数,对包气带防护等级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强”、“中”和“弱”三等;
步骤3,结合包气带特性,利用DRTAS模型确定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和评分,根据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包气带阻控分级;
步骤4,结合污染源特性,利用迭置指数法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对其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
步骤5,利用分级矩阵耦合,建立地下水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工业场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源强,了解地下水污染源强度。其次,还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使得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于拟建/已建项目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对于已建项目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是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控全过程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主要适用于分析确定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的程度。本发明根据污染源危害性和包气带阻控性特征,建立污染源指标体系和包气带指标体系,结合工业场地的实际情况,对污染源危害性和包气带阻控性进行分级,建立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
图1为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工业场地建设情况以及防渗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状况,确定评价场地分类情况。对于拟建/已建的有防渗措施的项目和已建的无防渗措施的项目且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的工业场地,不考虑其包气带防护性能,利用迭置指数法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对其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利用分级矩阵耦合,建立地下水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
图2为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源强评价的技术方法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工业场地建设情况以及防渗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状况,确定评价场地分类情况。对于已建的无防渗措施的项目且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或中的工业场地,需结合包气带特性,利用DRTAS模型确定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和评分,根据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包气带阻控分级。结合污染源特性,利用迭置指数法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对其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利用分级矩阵耦合,建立地下水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业场地建设情况以及防渗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状况,确定评价场地分类情况,主要分为拟建有防渗工业场地、已建有防渗工业场地和已建无防渗工业场地;
2、依照工业场地分类情况,根据其包气带厚度和渗透系数,对包气带防护等级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强”、“中”和“弱”三等。主要是通过资料查询、文献查阅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包气带的厚度和渗透系数,确定包气带防护等级的强弱。
包气带防护等级主要针对已建无防渗措施的工业场地,根据其包气带岩(土)层单层厚度和渗透系数,将包气带防污性能分为“强”、“中”、“弱”三等,具体参考指标见表1。
表1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
3、结合包气带特性,利用DRTAS模型确定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和评分,根据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包气带阻控分级。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包括地下水埋深、包气带介质、包气带介质厚度、含水层厚度和地形坡度,并利用DRTAS模型对其进行评分,结合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包气带阻控性分级。在实际分级过程中,对于拟建的有防渗项目、已建的有防渗项目和已建的无防渗项目且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时,均不考虑包气带的阻控性分级,仅对已建的无防渗项目且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或强时,才考虑包气带阻控性分级。
DRASTIC方法由美国EPA提出,可用于评价潜水和承压含水层,该方法在美国、加拿大、南非、欧共体各国等西方国家普遍运用。本发明将采用DRTAS模型作为包气带脆弱性评价模型,选择地下水埋深、包气带介质、包气带介质厚度、含水层厚度和地形坡度座位评价因子,各因子的权重值按照因子对脆弱性能影响大小给予权重值,影响最大的权重值为5,最小的为1。各指标权重赋值结果为:地下水埋深(D)为5,包气带评分介质(R)为5,包气带评分介质厚度(T)为1,含水层厚度(A)为2,地形坡度(S)为2。各因子的评分范围均为1~10,防污性能越差分值越高,反之越低。包气带脆弱性指标评分见表2。
表2DRTAS各因子的类别及评分
包气带阻控性分级方法将综合考虑包气带防污性能和脆弱性。将包气带防污性能评分(V)作为一个因素加入到包气带脆弱性指数(DI)的计算当中。
包气带脆弱性指数计算时,包气带介质厚度(T)的评分和厚度及包气带介质(R)的类型有关,不同介质相同厚度给同一个分值是不合理的,因此T的评分值除乘以权重外再乘以R的评分值。包气带阻控评价指数(DI′),DI′值的范围为0~240。包气带阻控性评价分为5级,当DI′<70时,为I级;当70≤DI′<90时,为II级;当90≤DI′<120时,为III级;当120≤DI′≤160时,为IV级;当DI′>160时,为V级。DI′=V×(5×D+5×R+1×T×R+2×A+2×S)
式中V、D、R、T、A、S分别为各因子的评分值。
DI′值越高,包气带防污性能越差,脆弱性越高,级别越高。
4、结合污染源特性,利用迭置指数法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对其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污染源特征指标包括污染因子综合评价、排放量、排放位置、排放方式、影响面积比、防护措施和污染源严重性,并利用迭置指数法对污染源特征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进而对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
污染源特性指标衡量的是污染源输出污染物潜力的大小。指标权重反映评价因子对地下水污染“贡献”的相对大小,权重越大,说明评价因子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相对较大。根据层次分析法,提出9级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从而达到对污染源准确评价的目的。地下水污染源指标权重的赋值结果是:污染因子综合评价指标(B1r)为0.22,排放量(B2r)为0.17,排放位置(B3r)为0.16,排放方式(B4r)为0.10,影响面积比(B5r)为0.09,防护措施(B6r)为0.12,污染源存在时间(B7r)为0.14。确定地下水污染源指标权重后,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对各指标进行评分。
污染因子综合评价采用的是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计算。污染源排放位置越接近浅水层越容易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排放方式评分依据为污染源是否经过处理。污染源防护措施完整,则污染发生的概率较低,对地下水的危害性较低。由于渗坑类、排污河等点状、线状潜在污染源的影响范围在资料收集及实际调查中难以获取,可依据相关文献进行影响面积比的计算,以此来反映影响范围的大小。污染源的种类和存在时间等,综合决定了污染源严重性。地下水污染源指标评分具体见表3和表4。
表3地下水污染源指标评分
表4地下水污染源指标评分
内梅罗指数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时,需要考虑污染源不同评价因子对环境的毒性、迁移性、降解性等因素,对同处于一个质量级别的不同污染因子需区别对待,即增加权重因素。修正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对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考虑了各污染因子在评价中的权重ai,相应引入P′加权平均
P i = C i C 0 i
式中Ci为第i种污染因子的实际排放浓度值mg/L;C0i为第i种污染因子对应的评价标准的标准值mg/L;P′加权平均为n种污染因子的最大值;Pimax为n种污染因子的最大值。P′为第j类标准的内梅罗综合指数。
一般情况下,各污染因子对地下水危害程度的贡献量是不同的,各污染因子的权重主要考虑污染因子的毒性(T)、迁移性(M)、降解性(D)等。三者的权重经层次分析法计算分别为0.6、0.2和0.2。
三者序列值的确定:毒性的排序方法为将各污染因子的C0i按照从小到大排,并依次进行编号,即C0i越大,对地下水的影响越小,序列值越大;迁移性的排序方法为污染因子的迁移性依据lgKoc值,值越大代表该污染物越难迁移,对地下水影响越小,序列值越大;降解性的排序方法为污染因子的降解半衰期,半衰期越长对地下水的影响越大,序列值越小。
通过计算污染因子属性li,完成污染因子权重值ai计算。
li=0.6Ti+0.2Mi+0.2Di
式中Ti、Mi、Di分别代表该污染源的第i种特征污染物的毒性、迁移性、降解性的序列数值。
a i = l m a x / l i Σ i = 1 n l m a x / l i
式中ai为第i种污染因子的权重值。
基于上述对地下水污染源污染因子的计算及各参数的权重和评分,借鉴迭置指数法评价污染源危害性。将计算结果采用非等间距法取值范围(0-10)分为5个区间依次对应5个等级,当B<4.0时,为I级;当4.0≤B<6.0时,为II级;当6.0≤B<7.0时,为III级;当7.0≤B<9.0时,为IV级;当B≥9.0时,为V级。
B=0.22B1r+0.17B2r+0.16B3r+0.1B4r+0.09B5r+0.12B6r+0.14B7r
式中Bir为各参数评分。
B值越大,地下水污染源危害性越高,级别越高。
5、利用分级矩阵耦合,建立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
地下水污染源强的评价结果需要综合考虑污染源和包气带特征,本发明利用矩阵法将两者结合,简明、扼要、直观的表述污染源和包气带特征因子对于地下水源强的耦合影响,具体分级结果见表5。级别越高,地下水污染源强越大。
表5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
实施例一
以某铬渣化工厂为研究对象,该厂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厂区内有一铬渣堆露天堆放且无防渗措施。根据包气带防污性能进行分级。包气带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厚度2m,渗透系数<10-4cm/s,根据表2该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因此进行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时考虑包气带作用。
根据渗滤液监测结果,选择其中的Cr、Pb、Zn和Cu为污染因子综合评价中的主要因子。查阅相关文献,以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I类水质为标准,确定相关污染物的毒性、迁移性和降解性排列顺序。计算得Cr、Pb、Zn和Cu的ai值分别为0.36、0.35、0.13和0.16,求得P′加权平均=4861.359,Pimax=54000和P′=38338。
对污染源和包气带相关指标评分具体见表6。计算得污染源危害性B值为7.605,污染源危害性的评价分级结果为IV级。V取1,计算得包气带阻控评价指数DI′值等于127,将包气带阻控性评价结果定为IV级。
由于该场地考虑了污染源危害性和包气带阻控性,因此将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定为IV级。
表6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分级
实施例二
以某稀土矿开发工程为研究对象,此开发工程的排土场为地下水主要污染源,排土场将建防渗措施。
根据废石的危险性鉴别试验结果,选择Cu、Cr、Cd、As、Pb和Hg为污染因子综合评价中的主要因子。以《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标准,确定相关污染物的毒性、迁移性和降解性排列顺序。计算得Cu、Cr、Cd、As、Pb和Hg的ai值分别为0.15、0.08、0.2、0.15、0.10和0.32,求得P′加权平均=0.026326,Pimax=0.708和P′=0.5。
对污染源相关指标评分具体见表7。计算得污染源危害性B值为5.585,污染源危害性的评价分级结果为II级。
由于本项目为拟建项目,污染源危害性评价分级即为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分级,因此将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定为II级。
表7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分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业场地建设情况以及防渗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状况,确定评价场地分类情况;
步骤2,依照工业场地分类情况,根据其包气带厚度和渗透系数,对包气带防护等级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强”、“中”和“弱”三等;
步骤3,结合包气带特性,利用DRTAS模型确定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和评分,根据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包气带阻控分级;
步骤4,结合污染源特性,利用迭置指数法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对其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
步骤5,利用分级矩阵耦合,建立地下水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工业场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场地分类情况主要通过查阅水文地质资料和相关报告,根据该场地的实际建设情况、建设时是否对场地进行防渗处理来进行分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根据场地的实际建设情况、建设时是否对场地进行防渗处理分类成如下几类:拟建有防渗工业场地、已建有防渗工业场地和已建无防渗工业场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包气带防护等级划分主要是通过资料查询、文献查阅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包气带的厚度和渗透系数,确定包气带防护等级的强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包括地下水埋深、包气带介质、包气带介质厚度、含水层厚度和地形坡度,并利用DRTAS模型对其进行评分,结合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所述包气带阻控分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对于拟建的有防渗项目、已建的有防渗项目和已建的无防渗项目且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时,均不考虑包气带的阻控性分级,仅对已建的无防渗项目且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或强时,才考虑包气带阻控性分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污染源特征指标包括污染因子综合评价、排放量、排放位置、排放方式、影响面积比、防护措施和污染源严重性,并利用迭置指数法对污染源特征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进而对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污染因子综合评价采用的是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计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将通过迭置指数法计算得到的污染源危害性结果B采用非等间距法取值范围0-10分为5个区间依次对应5个等级,当B<4.0时,为I级;当4.0≤B<6.0时,为II级;当6.0≤B<7.0时,为III级;当7.0≤B<9.0时,为IV级;当B≥9.0时,为V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其中步骤5中所述的分级矩阵的耦合是通过将污染源危害性分级和包气带阻控性分级进行耦合,来确定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
CN201510707279.1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Pending CN1054270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7279.1A CN105427013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7279.1A CN105427013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7013A true CN105427013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05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7279.1A Pending CN105427013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701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1898A (zh) * 2016-05-13 2016-1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
CN106896204A (zh) * 2017-04-24 2017-06-27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判断地下水污染监测井有效性的方法
CN107480422A (zh) * 2017-07-06 2017-12-15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地下水易污染性监测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563603A (zh) * 2017-08-09 2018-01-09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再生水灌溉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WO2019076078A1 (zh) * 2017-10-16 2019-04-2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1612360A (zh) * 2020-05-26 2020-09-0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CN111812292A (zh) * 2020-09-03 2020-10-23 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 水质污染类型溯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57612A (zh) * 2020-11-20 2021-03-26 中南大学 利用水系沉积物解析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源及污染边界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娟 等: ""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
王健 等: ""太原市盆地区浅水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钟佐燊: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地学前缘》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79098B2 (en) 2016-05-13 2019-08-13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Rating evaluation method for groundwater pollution source intensity
CN106021898A (zh) * 2016-05-13 2016-1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
CN106896204A (zh) * 2017-04-24 2017-06-27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判断地下水污染监测井有效性的方法
CN106896204B (zh) * 2017-04-24 2019-07-30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判断地下水污染监测井有效性的方法
CN107480422A (zh) * 2017-07-06 2017-12-15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地下水易污染性监测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480422B (zh) * 2017-07-06 2020-03-10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地下水易污染性监测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563603A (zh) * 2017-08-09 2018-01-09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再生水灌溉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WO2019076078A1 (zh) * 2017-10-16 2019-04-2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1612360A (zh) * 2020-05-26 2020-09-0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CN111612360B (zh) * 2020-05-26 2024-04-1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CN111812292A (zh) * 2020-09-03 2020-10-23 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 水质污染类型溯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2292B (zh) * 2020-09-03 2020-12-08 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 水质污染类型溯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57612A (zh) * 2020-11-20 2021-03-26 中南大学 利用水系沉积物解析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源及污染边界的方法
CN112557612B (zh) * 2020-11-20 2022-06-03 中南大学 利用水系沉积物解析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源及污染边界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1898A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
CN105427013A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Rahmat et al. Landfill site selection using GIS and AHP: a case study: Behbahan, Iran
CN107145672B (zh) 平原河网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及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Dong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case studies of cleaner mining with multiple indexes considering uncertainty factors for phosphorus mines
CN105184095A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
Hafezi Moghaddas et al. Hazardous waste landfill site selection in Khorasan Razavi province, northeastern Iran
Sinan et al. An extension to the DRASTIC model to assess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to pollution: application to the Haouz aquifer of Marrakech (Morocco)
CN105654236A (zh) 一种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El Naqa Aquif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the DRASTIC model at Russeifa landfill, northeast Jordan
CN107066782A (zh) 基于grrm模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Makan et 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landfill site: case of Azemmour, Morocco
CN105678071A (zh) 一种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目标的层次化制订方法
Braghina et al. Territorial management within the systems affected by mining. Case study the South-Western Development Region in Romania
CN106485003A (zh) 一种基于特定污染场地的地下水污染层次化评估方法
CN105550817A (zh) 一种填埋场污染风险分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70646A (zh) 基于grrm模型行政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Tedd et al. Assessing and developing Natural Background Levels for chemical parameters in Irish groundwater
CN111612360B (zh) 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CN106055865A (zh) 隧道施工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Zhu et al. Groundwater risk assessment of abandoned mines based on pressure-state-response—The example of an abandoned mine in southwest China
Hassan et 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Concerns of Groundwater in Lahore: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Concerns of Groundwater in Lahore
Gorzelak et al. Assessment of 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ground water in the area of landfill site in Poczesna (South Poland) using the LWPI index
Chen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tailings storage facility dam failur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Nagar et al.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sanitary landfill project at Jammu City, In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