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6051B -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6051B
CN105426051B CN201510852392.9A CN201510852392A CN105426051B CN 105426051 B CN105426051 B CN 105426051B CN 201510852392 A CN201510852392 A CN 201510852392A CN 105426051 B CN105426051 B CN 105426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track
application
default
application icon
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23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6051A (zh
Inventor
陈志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Meiz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Meiz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Meiz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523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6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6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6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6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6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包括: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所述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接收针对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获取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若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则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应用控制方法的终端。所述应用控制方法可以在不开启应用的状态下实现对所述应用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中,丰富的应用程序的使用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目前,当用户需要使用终端上已经安装好的应用程序时,需要首先在终端用户界面上点击对应的应用程序图标,进而开启改应用程序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的主界面,进而通过主界面上的虚拟按键或是菜单来对该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或者利用该应用程序处理相关信息。然而,由于终端的系统资源有限,当用户在终端上开启过多的应用程序时,会导致中断的系统负荷增加,从而使得终端操作流畅度下降。同时,对于用户仅需要使用应用的部分功能时,例如对音乐应用程序的播放控制,需要先开启音乐应用程序的主界面,进而才能通过该主界面上显示的播放控制菜单进行控制,使得控制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的应用控制方法,以简化应用控制操作。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方法的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所述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
接收针对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
获取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若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则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包含所述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或者,所述预设区域为屏幕上的固定区域。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包括:
将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
判断所述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所述误差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内围,则判断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其中,所述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参数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其中,所述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设置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
接收移动轨迹预设指令,设置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
接收误差范围预设指令,设置移动轨迹的预设误差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所述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
移动单元,用于接收针对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时,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包含所述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或者,所述预设区域为屏幕上的固定区域。
其中,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
判断所述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所述误差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参数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移动区域预设单元,用于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设置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
移动轨迹预设单元,用于接收移动轨迹预设指令,设置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
误差范围预设单元,用于接收误差范围预设指令,设置移动轨迹的预设误差范围。
所述应用控制方法通过接收移动触发指令,将应用图标触发至可移动状态,进而通过接收针对该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控制该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并通过获取该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比较,当判断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时,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不开启该应用的主界面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该应用的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来控制所述应用,简化了应用的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第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第二子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
步骤S2: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根据移动指令控制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
步骤S3:获取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判断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步骤S4:若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则调用与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
其中,移动触发指令可以是针对应用图标的长按操作、按压操作或启动桌面图标移动功能的操作,在可移动状态下,用户可通过移动指令控制应用图标进行移动。移动指令可以是用户对应用图标的拖动操作,通过对应用图标的拖动操作,从而控制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该预设区域可以为包含该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如以该应用图标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或者,该预设区域可以为屏幕或桌面上的固定区域。通过获取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并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若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相同,则通过调用与预设移动轨迹对应的控制指令,在不开启该应用图标所对应的应用的主界面的状态下,实现对该应用进行控制。可以理解,只要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之内,则可认为与预设移动轨迹相同,即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请参阅图2,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移动轨迹是否为预设移动轨迹,包括:
步骤S31:将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
步骤S32:判断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步骤S33:若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则判断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具体地,可通过获取应用图标移动轨迹上的多个参考点的坐标,并将每一个参考点的坐标分别与预设移动轨迹上对应该参考点的位置的坐标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每一个参考点相对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并根据每一个参考点相对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和参考点的数量计算所有参考点相对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均值,进而将该误差均值与预设误差范围进行比较,若该误差均值小于预设误差范围,则判断该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其中,预设移动轨迹位于预设区域内。可以理解,为保证误差均值的有效性,多个参考点在该应用图标移动轨迹上的分布应当尽量均匀;同时,保证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上的所有参考点均位于预设区域内。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用与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获取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
获取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参数调节指令,并根据参数调节指令控制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具体地,可以包括多条预设移动轨迹,每一条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一项控制指令或者参数调节指令。当判断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为预设移动轨迹时,获取该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或者参数调节指令,进而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根据该参数调节指令控制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该移动指令所针对的应用为音乐应用,则可以通过将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左移动的轨迹与控制音乐应用播放上一曲的控制指令对应关联,将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右移动的轨迹与控制音乐应用播放下一曲的控制指令对应关联,将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上移动的轨迹与控制音乐应用将当前播放的歌曲加入收藏的控制指令对应关联,并将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下移动的轨迹与控制音乐应用暂停播放的控制指令对应关联。如此,则可通过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左移动而实现控制该音乐应用播放上一曲,通过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右移动而实现控制该音乐应用播放下一曲,通过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下移动而实现控制该音乐应用暂停播放,通过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上移动而实现控制该音乐应用将当前播放的歌曲加入收藏。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上移动的轨迹与控制该音乐应用增加播放音量的参数调节指令对应关联,并将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下移动的轨迹与控制该音乐应用减小播放音量的参数调节指令对应关联,从而实现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上移动而控制该音乐应用增加播放音量,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下移动而控制该音乐应用减小播放音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移动指令所针对的应用为手电筒应用,则可以通过将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下移动的轨迹与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开启手电筒的控制指令对应关联,将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左移动的轨迹与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增加光照亮度的参数调节指令对应关联,将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右移动的轨迹与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减小光照亮度的参数调节指令对应关联,并将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上移动的轨迹与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关闭手电筒的控制指令对应关联。如此,则可通过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下移动而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开启手电筒,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左移动而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增加光照亮度,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右移动而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减小光照亮度,以及通过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图标从预设区域的中心向上移动而控制该手电筒应用关闭手电筒。
请参阅图3,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1: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设置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
步骤S102:接收移动轨迹预设指令,设置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
步骤S103:接收误差范围预设指令,设置移动轨迹的预设误差范围。
具体地,可以通过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将预设区域设置为包含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或者将预设区域设置为屏幕或桌面上的固定区域。其中,移动区域预设指令可以通过系统设置中的预设菜单发起,也可以是通过在桌面上的预设滑动手势发起,当接收到移动区域预设指令时,用户可以自定义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可以理解,预设区域可以有多个。例如,当预设区域为包含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时,每一个应用图标周围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均可以作为预设区域;当预设区域为屏幕或桌面上的固定区域时,该固定区域可以位于屏幕或桌面上的任意位置,例如位于靠近桌面边缘的空白处(即没有应用图标分布的区域),或者应用图标之间的空白处,或者位于桌面上有应用图标分布的区域并覆盖于一个或多个应用图标之上,或者覆盖于屏幕上显示的某一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其中,预设区域可以是但不限于包含应用图标的或固定设置于桌面上预设位置的矩形区域、圆形区域或椭圆形区域。
当完成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的设置后,可通过控制应用图标在该预设区域内移动而触发关联设置菜单,以通过关联设置菜单设置与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例如,将音乐应用的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左移动一定的距离时,触发关联设置菜单,关联设置菜单中可包括“上一曲”、“下一曲”、“暂停/播放”、“收藏”等选项,通过选择其中一项(例如“上一曲”),从而完成将控制该音乐应用图标从该预设区域的中心向左移动的轨迹预设为与控制音乐应用播放上一曲的控制指令相关联。可以理解,在关联设置菜单中还可包括误差范围预设选项,从而可以在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的同时,完成移动轨迹误差范围的预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方法的描述虽然包含步骤编号及描述先后,但是该编号及描述先后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以此顺序实施。对于采用相同的步骤但是顺序不同(包含同时完成的情形)的情况,只要其能够解决相同技术问题,也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对于图3所示来说,步骤S102和步骤S103可以在同一步骤中完成而不必分出先后,这同样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4A至图4B,图中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请参阅图4A,其中,200为终端,210为触控屏,211为音乐应用的图标,213为以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为中心的预设区域。当接收到针对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的移动触发指令时,触发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至可移动状态,此时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位于预设区域213的中心;进而通过接收针对该音乐应用图标211的移动指令,控制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从预设区域213的中心向右移动一定距离至如图4B所示的位置;通过获取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向右移动的轨迹,并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比较,当判断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向右移动的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时,调用与该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例如,控制音乐应用播放下一曲的指令,从而可以在不开启该音乐应用的主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该音乐应用的图标211在该预设区域213内移动来实现对该音乐应用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上述应用场景只是对本发明应用控制方法的举例说明,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任何限定。
请参阅图5,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应用控制方法的终端300,包括:
触发单元310,用于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
移动单元330,用于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根据移动指令控制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
判断单元350,用于获取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判断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控制单元370,用于在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时,调用与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区域为包含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或者,所述预设区域为屏幕或桌面上的固定区域。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50还用于:
将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
判断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则判断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70还用于:
获取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
获取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参数调节指令,并根据参数调节指令控制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终端300还包括:
移动区域预设单元301,用于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设置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
移动轨迹预设单元302,用于接收移动轨迹预设指令,设置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
误差范围预设单元303,用于接收误差范围预设指令,设置移动轨迹的预设误差范围。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300的各个单元的功能及其具体实现还可以参照图1至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应用控制方法的终端400,该终端400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
该终端400包括:至少一处理器410,例如CPU,至少一通信总线420,用户接口430,至少一通信接口440以及存储器450。其中,通信总线420用于实现终端400各组件之间的通信连接。用户接口430可包括触控屏,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接口430还可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通信接口440可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数据线接口、网线接口等)、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接口等)。存储器450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transitory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450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410的存储装置。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50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应用控制模块。其中,操作系统用于协同该移动终端400各组件的运行。用户接口模块用于保存和维护该移动终端400的用户数据。应用控制模块用于实现应用之间的信息关联。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10用于调用应用控制模块,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
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并根据移动指令控制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
获取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并判断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若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则调用与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区域为包含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区域,或者,所述预设区域为屏幕或桌面上的固定区域。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包括:
将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
判断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则判断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用与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获取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
获取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参数调节指令,并根据参数调节指令控制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之前,操作还包括:
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设置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
接收移动轨迹预设指令,设置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
接收误差范围预设指令,设置移动轨迹的预设误差范围。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10在调用应用控制模块并执行的上述操作及其具体实现还可以参照图1至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应用控制方法通过接收移动触发指令,将应用图标触发至可移动状态,进而通过接收针对该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控制该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并通过获取该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比较,当判断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时,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不开启该应用的主界面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该应用的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来控制所述应用,简化了应用的控制操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设置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屏幕上的固定区域;
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所述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
接收针对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
获取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若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则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包括:
将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
判断所述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所述误差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轨迹预设指令,设置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
接收误差范围预设指令,设置移动轨迹的预设误差范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参数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移动区域预设单元,用于接收移动区域预设指令,设置预设区域的位置及范围;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屏幕上的固定区域;
触发单元,用于接收针对应用图标的移动触发指令,触发所述应用图标至可移动状态;
移动单元,用于接收针对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指令,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图标在预设区域内移动;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时,调用与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所述移动轨迹与预设移动轨迹的误差;
判断所述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所述误差在所述预设误差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移动轨迹符合预设移动轨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移动轨迹预设单元,用于接收移动轨迹预设指令,设置预设移动轨迹及其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
误差范围预设单元,用于接收误差范围预设指令,设置移动轨迹的预设误差范围。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应用开启或关闭对应的子功能;或者,
获取所述预设移动轨迹对应关联的参数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应用调节对应的功能参数。
CN201510852392.9A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Active CN105426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2392.9A CN105426051B (zh)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2392.9A CN105426051B (zh)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6051A CN105426051A (zh) 2016-03-23
CN105426051B true CN105426051B (zh) 2019-02-12

Family

ID=5550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2392.9A Active CN105426051B (zh)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60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7789A (zh) * 2016-09-07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安全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221450B (zh) * 2020-01-02 2021-07-30 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67450A (zh) * 2020-02-28 2020-07-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068759B (zh) * 2020-11-11 2021-03-02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轨迹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993A (zh) * 2009-12-29 2010-07-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定制信息的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957679A (zh) * 2009-07-14 2011-01-26 株式会社泛泰 根据触摸信号来显示菜单信息的移动终端
CN102404456A (zh) * 2011-11-18 2012-04-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待处理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413229A (zh) * 2010-09-17 2012-04-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55068A (zh) * 2012-08-16 2013-01-02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150080A (zh) * 2013-02-22 2013-06-12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标快捷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3218110A (zh) * 2011-12-06 2013-07-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扇形图标布置方法
EP2682853A2 (en) * 2005-12-13 2014-0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control available for using touch and drag
CN105068726A (zh) * 2015-08-04 2015-11-1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2853A2 (en) * 2005-12-13 2014-0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control available for using touch and drag
CN101957679A (zh) * 2009-07-14 2011-01-26 株式会社泛泰 根据触摸信号来显示菜单信息的移动终端
CN101789993A (zh) * 2009-12-29 2010-07-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定制信息的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413229A (zh) * 2010-09-17 2012-04-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04456A (zh) * 2011-11-18 2012-04-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待处理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218110A (zh) * 2011-12-06 2013-07-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扇形图标布置方法
CN102855068A (zh) * 2012-08-16 2013-01-02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150080A (zh) * 2013-02-22 2013-06-12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标快捷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068726A (zh) * 2015-08-04 2015-11-1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6051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6051B (zh)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KR102183413B1 (ko) 콘텐트 표현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840472B1 (en) Menu layou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177296A1 (zh) 一种生成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77305B (zh) 图标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12086A (zh) 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255882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781271A (zh) 用于提供图像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026317A (ko) 음성 녹음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51213A (zh) 一种信息的显示方法以及终端
CN105472283A (zh) 一种投影控制方法及投影设备、移动终端
CN103631510A (zh) 通过识别书写手势控制移动终端功能执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38228A (zh)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CN110286899B (zh) 应用程序显示界面的编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130159903A1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using time difference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8920070B (zh) 基于异形显示屏的分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943372A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027891A (ko) 전자 장치들을 이용한 콘텐트 표현 방법 및 장치
CN107454344B (zh) 一种拍摄参数设置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4850347A (zh) 一种进度条拖动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484098A (zh) 移动终端触屏操作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324415B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中输入法切换方法
CN105549829B (zh) 一种设置项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06903A (zh) 空调器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4377A (zh) 智能手表的操作方法、智能手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7

Address after: 519000, fourth floor, No. 2 Baisha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uhai Meiz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80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ast Meiz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Meizu Technology (China)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85, fourth floor, No. 2 Baisha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Meizu Telecom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fourth floor, No. 2 Baisha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Meiz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