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5901A - 一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5901A
CN105425901A CN201410387604.6A CN201410387604A CN105425901A CN 105425901 A CN105425901 A CN 105425901A CN 201410387604 A CN201410387604 A CN 201410387604A CN 105425901 A CN105425901 A CN 105425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heets
flexible
row
equipment
she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76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5901B (zh
Inventor
田婷
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76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5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5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5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5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5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柔性连接件。其中,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够绕所述柔性连接件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M个柔性片,每个柔性片具有支撑力状态和无支撑力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中有O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无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O为小于M的正整数。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中的连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台式电脑等。
特别地,对于笔记本来说,在现有技术中,都包括有显示单元及内置有电路板的主体两部分,这两部分是需要连接在一起的,在用户使用笔记本时,显示单元及主体之间处于打开状态;在用户不需要使用笔记本时,通常用户会将显示单元及主体合在一起,使这两部分处于闭合状态。
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中常采用两种连接装置。第一种,采用轴承来连接显示单元和主体两部分,此时,显示单元和主体能够围绕轴承相互转动。在具体设计中,轴承可以是独立于显示单元和主体两部分;轴承也可以镶嵌设置在主体一边缘上。第二种,采用铰链结构,及通过铰链结构嵌入在显示单元和主板间,此时,显示单元和主体能够围绕铰链相互转动。
另外,在现有技术,对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还设计有对应的保护套。当保护套套设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时,为了使保护套能在用户需要时对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起到支撑作用,通常会将保护套的一部分设计为可折叠结构。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中无论是采用两种连接方案中的哪一种,都会因为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存在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所以,还进一步导致笔记本电脑整体厚度较厚,不能实现轻薄化设计的技术问题。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保护套中在采用可折叠结构在支撑电子设备时,只是单纯靠与保护套和电子设备的放置面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当摩擦力较小时,就会支撑不住,所以,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存在支撑力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保护套中是采用可折叠结构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支撑,而可折叠结构在设计时,折叠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会影响保护套的结实度,但电子设备的可支撑角度的数量是和折叠的次数成正比的,所以,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存在对电子设备的支撑角度数量有限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笔记本电脑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柔性连接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够绕所述柔性连接件实现相对转动;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M个柔性片,每个柔性片具有支撑力状态和无支撑力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中有O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无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O为小于M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M个柔性片中每个柔性片具体为由金属材料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的柔性片。
可选地,所述M个柔性片中每个柔性片具体为长方形柔性片或正方形柔性片。
可选地,所述M个柔性片中每个柔性片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其中,在所述柔性片处于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面为内凹曲面,所述第二面为外凸曲面。
可选地,所述M个柔性片,排列成N排柔性片,其中,所述N排柔性片中的第i排柔性片包括有所述M个柔性片中的K个柔性片,所述N排柔性片中的第i+1排柔性片包括有所述M个柔性片中的J个柔性片,所述第i排柔性片和所述第i+1排柔性片为所述N排柔性片中任意两排相邻柔性片,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N排柔性片对应有N个固定角度,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的当前打开夹角为所述N个固定角度中的第i个固定角度时,所述N排柔性片中的第i排柔性片处于所述支撑力状态,i为1至N间任一整数。
可选地,所述设备具体为笔记本电脑时,所述第一本体为包含有显示屏框架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显示屏框架上的显示屏,所述第二本体为包含有第二本体壳体,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壳体内的主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元件。
可选地,所述设备具体为保护套时,所述第一主体为所述保护套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主体为所述保护套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所述M个柔性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由柔性片构成的柔性连接件,而由金属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的柔性片很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转动装置来讲,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会小很多,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柔性连接件体积小,占用安装空间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由柔性片构成的柔性连接件,而由金属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的柔性片很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转动装置来讲,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会小很多,这样,就使笔记本电脑整体在设计时,不需要设计较厚的厚度,进而使笔记本电脑满足轻薄化设计要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整体厚度较厚,不能实现轻薄化设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笔记本电脑设计的轻薄化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设备为一电子设备的保护套时,由于每个柔性片具有有支撑力状态和无支撑力状态两种状态,所以,当M个柔性片中的O个柔性片处于有支撑力状态时,O个柔性片就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从而使得保护套在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提供较强的支撑力;当M个柔性片都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时,此时,保护套处于关闭状态。可见,随着O个柔性片的数量越多,提供的支撑力就越强,就不会出现因为保护套在采用可折叠结构支撑电子设备时,由于摩擦力较小,而出现的支撑不住的情况,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存在支撑力度不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护套支撑力度足够支撑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差排设计,将M个柔性片排列成N排,由于N排柔性片对应有N个固定角度,所以,当设备具体为保护套时,保护套在打开状态时,就有N个固定角度,即:在N个固定角度上,都能够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有效支撑,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存在对电子设备的支撑角度有限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保护套对电子设备进行多角度支撑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柔性连接件有支撑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柔性连接件无支撑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设备为保护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笔记本电脑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够绕所述柔性连接件实现相对转动;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M个柔性片,每个柔性片具有支撑力状态和无支撑力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中有O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无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O为小于M的正整数。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由柔性片构成的柔性连接件,而由金属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的柔性片很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转动装置来讲,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会小很多,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柔性连接件体积小,占用安装空间小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柔性连接件30,所述柔性连接件30将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间能够绕所述柔性连接件30实现相对转动;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30包括M个柔性片40,每个柔性片40具有支撑力状态和无支撑力状态;当所述M个柔性片40中有O个柔性片40都处于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M个柔性片40都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处于闭合状态,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O为小于M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每个柔性片40在支撑力状态时的支撑力度,在具体实现过程中,M个柔性片40中每个柔性片40具体为由金属材料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的柔性片,比如:Cu,Fe或者,聚酰胺6,聚砜,等等。总之,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造每个柔性片40,在此,本申请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满足设备设计上的美学要求或支撑强度的要求,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可以将M个柔性片40中每个柔性片40的形状设计为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在具体实现过程中,M个柔性片40中每个柔性片40具体为长方形柔性片40或正方形柔性片40。其中,M个柔性片40中每个柔性片40有所述第一面500和与所述第一面500相对的第二面501。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柔性连接件30处于有支撑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每个柔性片40处于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面500为内凹曲面,所述第二面501为外凸曲面。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柔性连接件30处于无支撑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在每个柔性片40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面500具体为平面,所述第二面501具体为也为平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的平面,可以是绝对的平面,也可以变形程度在可控范围内曲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供给设备足够的支撑力度及提供多个角度的支撑力度,在具体设置柔性连接件30时,将M个柔性片40排列成N排柔性片40,其中,所述N排柔性片40中的第i排柔性片40包括有所述M个柔性片40中的K个柔性片40,所述N排柔性片40中的第i+1排柔性片40包括有所述M个柔性片40中的J个柔性片40,所述第i排柔性片40和所述第i+1排柔性片40为所述N排柔性片40中任意两排相邻柔性片40,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举个具体的例子,如假如有20个柔性片40,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将20个柔性片40排成5排,每排4个柔性片40;当然,在实际中,每排的柔性片个数可以不一样,比如:5排中的第一排柔性片可以有2个柔性片40;第二排柔性可以有4个柔性片40;第三排可以有6个柔性片40;第四排可以有5个柔性片40;第五排柔性片可以有3个柔性片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柔性连接件30对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多角度支撑,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所述N排柔性片40对应有N个固定角度,当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间的当前打开夹角为N个固定角度中的第i个固定角度时,所述N排柔性片40中的第i排柔性片40处于所述支撑力状态,i为1至N间任一整数。
沿用上面的五排的例子,第一排柔性片可以对应第一固定角度:90度;第二排柔性片可以对应第二固定角度:100度;第三排柔性片可以对应第三固定角度:110度;第四排柔性片可以对应第四固定角度:120度;第五排柔性片可以对应第五固定角度:130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或者是平板电脑的保护套,也可以是别的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以所述设备是笔记本电脑或者保护套为例,来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在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第一本体10即为笔记本电脑显示屏11′,具体来讲,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框架及固定在所述显示屏框架上的显示屏;第二本体20即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机21′,具体来讲为:主机包括主机外壳,设置在主机外壳内的主板,及设置在主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元件,比如:处理器,显卡,光驱,内存,硬盘等等。
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柔性连接件30是由15个柔性片40排列成3排柔性片40,其中,每排中有五个柔性片40,具体地,第一排柔性片401对应第一固定角度:95度;第二排柔性片402对应第二固定角度:115度;第三排柔性片403对应第三固定角度135度。
当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排柔性片401,第二排柔性片402及第三排柔性片403全部处于无支撑力状态;在用户打开笔记本电脑的过程中,首先,第一排柔性片401会从无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有支撑力状态,而此时,由于第二排柔性片402和第三排柔性片403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所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屏11′与笔记本电脑主机21′间的夹角保持在第一固定角度:95度。然后,继续打开笔记本电脑,第二排柔性片402从无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有支撑力状态,而此时,由于第一排柔性片401从有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无支撑力状态,第三排柔性片403仍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所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屏11′与笔记本电脑主机21′间的夹角保持第二固定角度:115度。然后继续打开笔记本电脑,第三排柔性片403从无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有支撑力状态,而此时,由于第二排柔性片402从有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无支撑力状态,第一排柔性片401仍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所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屏11′与主机21′间的夹角保持在第三固定角:135度。值得注意的是,柔性片40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节,本例中用到的三个固定角度仅仅是对特殊情况下的具体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置四排柔性片,或两排柔性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种情况,在设备为保护套时,具体来讲,第一本体10即为所述保护套的第一部分100,所述第二本体20即为所述保护套的第二部分200,所述第一部分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0之间设置有所述M个柔性片40。
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单独设计的保护套为例,其中,15个柔性片40排列成3排柔性片40,其中,每排中有五个柔性片40,具体地,第一排柔性片401对应第一固定角度:35度;第二排柔性片402对应第二固定角度:95度;第三排柔性片403对应第三固定角度155度,那么保护套便可以实现三个固定角度的支撑。
当保护套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排柔性片401,第二排柔性片402及第三排柔性片403全部处于无支撑力状态;在用户打开保护套的过程中,首先,第一排柔性片401会从无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有支撑力状态,而此时,由于第二排柔性片402和第三排柔性片403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所以保护套的第一部分100与保护套的第二部分200间的夹角保持在第一固定角度:35度。然后,继续打开保护套,第二排柔性片402从无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有支撑力状态,而此时,由于第一排柔性片401从有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无支撑力状态,第三排柔性片403仍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所以保护套的第一部分100与保护套的第二部分200间的夹角保持第二固定角度:95度。然后继续打开保护套,第三排柔性片403从无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有支撑力状态,而此时,由于第二排柔性片402从有支撑力状态调整为无支撑力状态,第一排柔性片401仍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所以保护套的第一部分100与保护套的第二部分200间的夹角保持在第三固定角度:135度。值得注意的是,柔性片40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节,本例中用到的三个固定角度仅仅是对特殊情况下的具体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置四排柔性片,或两排柔性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由柔性片构成的柔性连接件,而由金属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的柔性片很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转动装置来讲,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会小很多,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存在转轴或铰链结构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柔性连接件体积小,占用安装空间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由柔性片构成的柔性连接件,而由金属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制成的柔性片很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转动装置来讲,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会小很多,这样,就使笔记本电脑整体在设计时,不需要设计较厚的厚度,进而使笔记本电脑满足轻薄化设计要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整体厚度较厚,不能实现轻薄化设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笔记本电脑设计的轻薄化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设备为一电子设备的保护套时,由于每个柔性片具有有支撑力状态和无支撑力状态两种状态,所以,当M个柔性片中的O个柔性片处于有支撑力状态时,O个柔性片就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从而使得保护套在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提供较强的支撑力;当M个柔性片都处于无支撑力状态时,此时,保护套处于关闭状态。可见,随着O个柔性片的数量越多,提供的支撑力就越强,就不会出现因为保护套在采用可折叠结构支撑电子设备时,由于摩擦力较小,而出现的支撑不住的情况,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存在支撑力度不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护套支撑力度足够支撑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差排设计,将M个柔性片排列成N排,由于N排柔性片对应有N个固定角度,所以,当设备具体为保护套时,保护套在打开状态时,就有N个固定角度,即:在N个固定角度上,都能够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有效支撑,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存在对电子设备的支撑角度有限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保护套对电子设备进行多角度支撑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柔性连接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能够绕所述柔性连接件实现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M个柔性片,每个柔性片具有支撑力状态和无支撑力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中有O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M个柔性片都处于所述无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O为小于M的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柔性片中每个柔性片具体为由金属材料或者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的柔性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柔性片中每个柔性片具体为长方形柔性片或正方形柔性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柔性片中每个柔性片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其中,在所述柔性片处于支撑力状态时,所述第一面为内凹曲面,所述第二面为外凸曲面。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柔性片,排列成N排柔性片,其中,所述N排柔性片中的第i排柔性片包括有所述M个柔性片中的K个柔性片,所述N排柔性片中的第i+1排柔性片包括有所述M个柔性片中的J个柔性片,所述第i排柔性片和所述第i+1排柔性片为所述N排柔性片中任意两排相邻柔性片,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排柔性片对应有N个固定角度,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的当前打开夹角为所述N个固定角度中的第i个固定角度时,所述N排柔性片中的第i排柔性片处于所述支撑力状态,i为1至N间任一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体为笔记本电脑时,所述第一本体为包含有显示屏框架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显示屏框架上的显示屏,所述第二本体为包含有第二本体壳体,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壳体内的主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元件。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体为保护套时,所述第一主体为所述保护套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主体为所述保护套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所述M个柔性片。
CN201410387604.6A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设备 Active CN105425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7604.6A CN105425901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7604.6A CN105425901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5901A true CN105425901A (zh) 2016-03-23
CN105425901B CN105425901B (zh) 2019-02-05

Family

ID=5550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7604.6A Active CN105425901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59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2052A (zh) * 2011-01-31 2012-08-01 苹果公司 磁附接单元
US8248807B2 (en) * 2009-01-07 2012-08-21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Lock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3926979A (zh) * 2013-01-11 2014-07-16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用于显示装置的铰链
CN203743143U (zh) * 2014-02-25 2014-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设备
CN103970200A (zh) * 2013-02-01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8807B2 (en) * 2009-01-07 2012-08-21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Lock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2622052A (zh) * 2011-01-31 2012-08-01 苹果公司 磁附接单元
CN103926979A (zh) * 2013-01-11 2014-07-16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用于显示装置的铰链
CN103970200A (zh) * 2013-02-01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03743143U (zh) * 2014-02-25 2014-07-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5901B (zh)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1390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hinge structure
RU2690196C2 (ru)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ввода данных
CN109416559B (zh) 带自由停止功能的铰链
EP2820505B1 (en) Flexible hinge and removable attachment
US20160306396A1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9680253B2 (en) Connectors to connect electronic devices and other devices
CN105900037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EP4175265A1 (en) Hinge structur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2014036250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tablet computer
KR20190102307A (ko) 전자 기기용 마이크로-힌지
CN203675512U (zh) 用来固定具有不同尺寸的面板的框架结构及面板装置
US904209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inge structure
CN102681611A (zh) 电子设备及其扩充基座
CN114627757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5425901A (zh) 一种设备
US9256248B2 (en) Protecting device for tablet device
CN11050207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1940839B2 (en) Hinge structure including compound gear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792993B (zh) 具有隐藏式转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548760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238628A (zh) 电子装置
CN2035202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414882U (zh) 电子设备
CN10598850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6306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