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1890B - 锁具 - Google Patents

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1890B
CN105421890B CN201510881750.9A CN201510881750A CN105421890B CN 105421890 B CN105421890 B CN 105421890B CN 201510881750 A CN201510881750 A CN 201510881750A CN 105421890 B CN105421890 B CN 105421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quare tongue
slide block
latch bolt
lock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17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1890A (zh
Inventor
戚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ikelong Loc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ikelong L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ikelong Lock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ikelong L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817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1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1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1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1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18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E05B15/101Spring-retracted bolt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具,包括面板、壳体组件、方舌组件、斜舌组件、限位块、拨动块、拨动块簧、盖板、第四旋片、第三旋片、第二旋片、第一旋片等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锁具,摒弃了传统保险旋钮,其采用了全新的且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其真正实现了在锁具进行反锁后,直接下拉即可以实现方舌和斜舌的同时打开的目的,方便逃生,为突发自然灾害的人们争取了逃生时间。

Description

锁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锁具生产领域中,结构众多,锁具使用范围广泛,应用场合也很多,其可以针对不同的场合实现不同功能。
其中,常规锁具简要分类可以大致分成电子锁、挂锁、抽斗锁、弹子门锁(分为单保险门锁、双保险门锁、三保险门锁和多保险门锁)、插芯门锁(也称防盗门锁,分成钢门插芯门锁和木门插芯门锁)、球型门锁、电控锁、指纹锁、磁卡锁、IC卡锁、密码锁等等。其中例如常规的防盗门锁等锁具可以在门内进行反锁操作,然后人们需要出门时再将拧动反锁旋钮,进行解锁,然后再旋拧把手出门。
但是现有的这种门锁依然存在如下方面的技术缺陷:
现有锁具在室内反锁时,需要拧动反锁旋钮,进行反锁;同样出门时也要先拧动反锁旋拧实现第一次解锁,然后再旋拧把手实现第二次解锁才能出去。但是,当遇到紧急情况逃生时,可能因紧张而不能很快开门,然而一些突然的自然灾害等往往会有几秒钟时间的延误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现有的这种锁具风险因素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传统技术中的锁具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过了一种锁具,包括面板1、壳体组件2、方舌组件3、斜舌组件5、限位块7、拨动块8、拨动块簧9、盖板10、第四旋片12、第三旋片13、第二旋片14、第一旋片15,其中:
所述限位块7、所述拨动块8、所述拨动块簧9、所述第四旋片12、所述第三旋片13、所述第二旋片14、所述第一旋片15均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上;且所述壳体组件2与所述盖板10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10用于封闭所述壳体组件2以及其内部的零件;
所述斜舌组件5包括斜舌51、压力弹簧52、斜舌连接柱54、挡板55;所述压力弹簧52,所述挡板55套接在斜舌连接柱54上;并且所述斜舌连接柱54与顶部的斜舌51用销铆接;
所述方舌组件3包括方舌31和方舌连接片32以及设置在方舌连接片上的滑动孔33;
所述拨动块簧9位于所述拨动块8的底部;所述拨动块8的右侧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上还设置有腰型孔16;所述拨动块8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且沿铰接点转动,所述拨动块8的左端为左连接柱81,所述拨动块8的右端为右连接柱82;且拨动块上的左连接柱81插入所述方舌连接片32上的滑动孔33形成可滑动配合;所述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插入在所述腰型孔16可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旋片15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孔102、沿着内圆孔对称设置的两段断裂的环形凹槽103和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
所述第二旋片14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凸台105、设置在所述内圆凸台上的方块凸台106、设置内圆凸台外缘上的两个凸起块107(即凸点)以及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
所述第三旋片13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凸台105、设置在所述内圆凸台上的方块凸台106、设置内圆凸台外缘上的两个凸起块107(即凸点)以及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左延伸的上凸起爪108和下凸起爪109;
所述第四旋片12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孔102、沿着内圆孔对称设置的两段断裂的环形凹槽103和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所述第四旋片12与所述第一旋片15的结构完全相同;
其中,第一旋片15、第二旋片14以及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之间具有如下配合连接结构关系:
所述第一旋片15和第二旋片14配合,且所述第二旋片14作为主动结构件;所述第二旋片14上的方块凸台106与门外把手的方轴直接销轴配合;所述第一旋片15和第二旋片14的具体配合方式:所述第一旋片15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内圆孔102套在所述第二旋片14的内圆凸台105上,且内圆孔102的直径与内圆凸台10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旋片15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两个环形凹槽103分别套在所述第二旋片14的两个凸起块107上;所述第一旋片15上的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挡板55贴合配合,所述第二旋片14上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贴合配合;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用于驱动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
所述门外把手用于在向上提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外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逆时针空转;所述门外把手还用于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外的方舌解锁,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顺时针空转;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旋片始终在第一旋片内空转,所以在门外需要使用钥匙才能解开斜舌组件;
所述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配合,且所述第三旋片13作为主动结构件;所述第三旋片13上的方块凸台106与门内把手的方轴直接销轴配合;所述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的具体配合方式:所述第四旋片12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内圆孔102套在所述第三旋片13的内圆凸台105上,且内圆孔102的直径与内圆凸台10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四旋片12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两个环形凹槽103分别套在所述第三旋片13的两个凸起块107上;所述第四旋片12上的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挡板55贴合配合,所述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以及下凸起爪109位于所述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两端贴合配合;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用于驱动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
所述门内把手用于在向上提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内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三旋片13在第四旋片12逆时针空转;所述门内把手还用于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内的方舌解锁,并通过下凸起爪109带动第四旋片12同时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斜舌同时收缩,实现门内的斜舌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在门内把手下拉时,所述第二旋片不会始终在第一旋片内空转,而是通过下凸起爪109驱动了第四旋片转动(打开了斜舌组件);所以在门内把手下拉时,可实现方舌和斜舌的同时解锁,进而完成一步操作出门,(即使门内反锁也能一步操作开门)减少了门内开门的步骤,也节省了开门时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锁具的具体结构中:所述限位块(7)、所述拨动块(8)、所述拨动块簧(9)、所述第四旋片(12)、所述第三旋片(13)、所述第二旋片(14)、所述第一旋片(15)均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上;且所述盖板(10)用于封闭所述壳体组件(2)。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锁具的具体结构中:所述壳体组件(2)与所述盖板(10)之间设置有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所述壳体组件(2)通过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与所述盖板(10)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方舌的部分驱动结构中:所述拨动块8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铰接,且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运动用于通过左连接柱81在滑动孔33滑动,并直接驱动所述方舌连接片3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间接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和收缩。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斜舌的部分驱动结构中:所述斜舌组件5上的挡板55的往复运动用于直接驱动所述斜舌连接柱54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间接带动斜舌伸出和收缩。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壳体组件2与所述盖板10之间设置有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所述壳体组件2通过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与所述盖板10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拨动块簧9为V字形的压力弹簧。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方舌组件3中,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顶部与所述方舌组件3安装处的四周还设置有方舌衬4。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斜舌组件5中,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顶部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安装处的四周还设置有斜舌衬6。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方舌衬4以及所述斜舌衬6均为POM塑料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旋片15、所述第二旋片14以及所述第三旋片13和所述第四旋片12、面板1均为304不锈钢结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分析上述锁具的主要结构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摒弃了传统保险旋钮,其采用了全新的且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其真正实现了在锁具进行反锁后,直接下拉即可以实现方舌和斜舌的同时打开的目的,方便逃生,为突发自然灾害的人们争取了逃生时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安全性能以及可靠性更高。
即第一旋片与第二旋片配合,在门外,向上提把手时,使方舌弹出;在外通过把手向下开锁时,第二旋片空转,必须通过钥匙才可以实现开门(即开门需用钥匙才能开);
即第三旋片与第四旋片配合,在门内时,向上提把手时,使方舌弹出;向下按把手时,第四旋片与第三旋片配合,同时打开方舌和斜舌(即开门时只需把手向下压就能开门不用钥匙,起到逃生的作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开拓性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案,同时也增强了锁具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给予用户更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总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总装配结构侧面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第一旋片零件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第二旋片零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第三旋片零件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第四旋片零件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拨动块零件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拨动弹簧零件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方舌组件装配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中的斜舌组件装配图;
图11为图1中锁具分解出来的第一旋片与第二旋片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锁具分解出来的第三旋片与第四旋片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3a为图1中锁具在第一旋片与第二旋片驱动下实现门外上提把手的过程演示示意图;
图13b为图1中锁具在第一旋片与第二旋片驱动下实现第门外下拉把手的过程演示示意图;
图13c为图1中锁具在第三旋片与第四旋片联动作用下实现门内上提把手的过程演示示意图;
图13d为图1中锁具在第三旋片与第四旋片联动作用下实现门内下拉把手的过程演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面板1;
壳体组件2;
方舌组件3;方舌31;方舌连接片32;滑动孔33;
方舌衬4;
斜舌组件5;斜舌51;压力弹簧52;斜舌连接柱54;挡板55;
斜舌衬6;
限位块7;
拨动块8;左连接柱81;右连接柱82;
拨动块簧9;
盖板10;
十字沉头螺钉11;
第四旋片12;
第三旋片13;
第二旋片14;
第一旋片15;
旋片本体101;内圆孔102;环形凹槽103;凸起爪104;内圆凸台105;方块凸台106;凸起块107;上凸起爪108;下凸起爪109;
腰型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具,包括面板1、壳体组件2、方舌组件3、斜舌组件5、限位块7、拨动块8、拨动块簧9、盖板10、第四旋片12、第三旋片13、第二旋片14、第一旋片15,(如图1所示的整体装配图可知,实际上第四旋片12与第一旋片15已经完全重叠在一起了;由于受到图1二维图纸的限制,只能在图中看到似乎只有三个旋转片,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其实际上是四个旋转片;同时参见图2的侧视图以及后续的分解示意图可以看出其四个旋转片的结构构造),其中:
所述限位块7、所述拨动块8、所述拨动块簧9、所述第四旋片12、所述第三旋片13、所述第二旋片14、所述第一旋片15均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上;且所述壳体组件2与所述盖板10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10用于封闭所述壳体组件2以及其内部的零件;
所述斜舌组件5包括斜舌51、压力弹簧52、斜舌连接柱54、挡板55;所述压力弹簧52,所述挡板55套接在斜舌连接柱54上;并且所述斜舌连接柱54与顶部的斜舌51用销铆接;
所述方舌组件3包括方舌31和方舌连接片32以及设置在方舌连接片上的滑动孔33;
所述拨动块簧9位于所述拨动块8的底部;所述拨动块8的右侧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上还设置有腰型孔16;所述拨动块8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且沿铰接点转动,所述拨动块8的左端为左连接柱81,所述拨动块8的右端为右连接柱82;且拨动块上的左连接柱81插入所述方舌连接片32上的滑动孔33形成可滑动配合;所述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插入在所述腰型孔16可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旋片15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孔102、沿着内圆孔对称设置的两段断裂的环形凹槽103和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
所述第二旋片14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凸台105、设置在所述内圆凸台上的方块凸台106、设置内圆凸台外缘上的两个凸起块107(即凸点)以及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
所述第三旋片13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凸台105、设置在所述内圆凸台上的方块凸台106、设置内圆凸台外缘上的两个凸起块107(即凸点)以及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左延伸的上凸起爪108和下凸起爪109;
所述第四旋片12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孔102、沿着内圆孔对称设置的两段断裂的环形凹槽103和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所述第四旋片12与所述第一旋片15的结构完全相同;
其中,第一旋片15、第二旋片14以及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之间具有如下配合连接结构关系:
所述第一旋片15和第二旋片14配合,且所述第二旋片14作为主动结构件;所述第二旋片14上的方块凸台106与门外把手的方轴直接销轴配合;所述第一旋片15和第二旋片14的具体配合方式:所述第一旋片15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内圆孔102套在所述第二旋片14的内圆凸台105上,且内圆孔102的直径与内圆凸台10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旋片15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两个环形凹槽103分别套在所述第二旋片14的两个凸起块107上;所述第一旋片15上的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挡板55贴合配合,所述第二旋片14上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贴合配合;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用于驱动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
所述门外把手用于在向上提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外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逆时针空转;所述门外把手还用于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外的方舌解锁,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顺时针空转;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旋片始终在第一旋片内空转,所以在门外需要使用钥匙才能解开斜舌组件;
所述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配合,且所述第三旋片13作为主动结构件;所述第三旋片13上的方块凸台106与门内把手的方轴直接销轴配合;所述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的具体配合方式:所述第四旋片12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内圆孔102套在所述第三旋片13的内圆凸台105上,且内圆孔102的直径与内圆凸台10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四旋片12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两个环形凹槽103分别套在所述第三旋片13的两个凸起块107上;所述第四旋片12上的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挡板55贴合配合,所述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以及下凸起爪109位于所述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两端贴合配合;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用于驱动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
所述门内把手用于在向上提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内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三旋片13在第四旋片12逆时针空转;所述门内把手还用于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内的方舌解锁,并通过下凸起爪109带动第四旋片12同时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斜舌同时收缩,实现门内的斜舌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在门内把手下拉时,所述第二旋片不会始终在第一旋片内空转,而是通过下凸起爪109驱动了第四旋片转动(打开了斜舌组件);所以在门内把手下拉时,可实现方舌和斜舌的同时解锁,进而完成一步操作出门,(即使门内反锁也能一步操作开门)减少了门内开门的步骤,也节省了开门时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方舌的部分驱动结构中:所述拨动块8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铰接,且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运动用于通过左连接柱81在滑动孔33滑动,并直接驱动所述方舌连接片3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间接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和收缩。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斜舌的部分驱动结构中:所述斜舌组件5上的挡板55的往复运动用于直接驱动所述斜舌连接柱54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间接带动斜舌伸出和收缩。
下面着重说明一下关于上述各个旋片以及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之间的机械联动关系:
参见图13a的门外锁定过程演示图;
当使用者在门外操作,门外把手上提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外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逆时针空转;此时,锁具内部的机械联动关系是:(门外把手上拉—第二旋片14逆时针旋转—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向下滑动—拨动块8上的左连接柱81向上滑动—拨动块8沿铰接点顺时针旋转—方舌连接片32竖直向上滑动—驱动方舌伸出—实现方舌锁定)。
参见图13b的门外解锁过程演示图;
当使用者在门外操作,门外把手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外的方舌解锁,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顺时针空转;此时,锁具内部的机械联动关系是:(门外把手上拉—第二旋片14顺时针旋转—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向上滑动—拨动块8上的左连接柱81向下滑动—拨动块8沿铰接点逆时针旋转—方舌连接片32竖直向下滑动—驱动方舌收缩—实现方舌解锁)。
参见图13c的门内锁定过程演示图;
当使用者在门内操作,所述门内把手用于在向上提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内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三旋片13在第四旋片12逆时针空转;此时,锁具内部的机械联动关系是:(门内把手上拉—第三旋片13逆时针旋转—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向下—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向下滑动—拨动块8上的左连接柱81向上滑动—拨动块8沿铰接点顺时针旋转—方舌连接片32竖直向上滑动—驱动方舌伸出—实现方舌锁定)。
参见图13d的门内解锁过程演示图;
当使用者在门内操作,门内把手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下凸起爪109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内的方舌解锁,并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两个凸起块107带动第四旋片12同时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斜舌同时收缩,实现门内的斜舌解锁;此时,锁具内部的机械联动关系是:(门内把手下拉—第三旋片13顺时针旋转—第三旋片13上的下凸起爪109向上—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向上滑动—拨动块8上的左连接柱81向下滑动—拨动块8沿铰接点逆时针旋转—方舌连接片32竖直向下滑动—驱动方舌收缩—实现方舌解锁)。同时,第三旋片13上的两个凸起块107带动第四旋片12顺时针旋转—挡板55向下—斜舌连接柱54向下运动—带动斜舌收缩—实现斜舌解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斜舌组件内部的压力弹簧作用,只要人们一松开解锁状态时的把手,那么压力弹簧恢复形变,就会实现斜舌的锁定,所以关于斜舌锁定过程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壳体组件2与所述盖板10之间设置有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所述壳体组件2通过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与所述盖板10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拨动块簧9为V字形的压力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拨动块簧9为V字形的压力弹簧,拨动块簧9对于方舌组件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拨动块簧9选用材料为名称:弹簧钢,牌号:65mn;拨动块簧9热处理及冷拔硬化后,强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塑性;相同表面状态和完全淬透情况下,疲劳极限与合金弹簧相当。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方舌组件3中,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顶部与所述方舌组件3安装处的四周还设置有方舌衬4。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斜舌组件5中,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顶部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安装处的四周还设置有斜舌衬6。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舌组件的结构中,由于方舌的伸出和收缩会与周围产生摩擦振动作用,进而造成异响;对此在方舌组件3的侧边还设置有方舌衬,方舌衬可以很好的减少方舌组件与其他金属结构之间产生的异响摩擦,进而实现封闭静音作用。同样,斜舌衬6也可以对斜舌组件产生封闭静音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方舌衬4以及所述斜舌衬6均为POM塑料件。
需要说明的是,POM(聚甲醛树脂)线型聚合物。本发明选用的是黑色POM塑料块或POM塑料条。POM塑料块结晶度、熔点都高,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加工温度范围宽(约50℃),对酸碱稳定性较好,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的工程塑料。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尤其是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所以其作为方舌衬以及斜舌衬的主要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其中的方舌衬4以及所述斜舌衬6实现紧固严密的密封,提升了密封性能,同时也增强了锁具的静音效果给予用户更良好的用户体验(真正做到了开关门把手操作的静音)。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旋片15、所述第二旋片14以及所述第三旋片13和所述第四旋片12、面板1均为304不锈钢结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旋片均采用304不锈钢结构件(其中选材标准较高)SUS304就是304不锈钢。SUS是日本材料标准,304不锈钢是按照美国ASTM标准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一个牌号。304相当于我国的06Cr19Ni10(0Cr18Ni9)不锈钢。
304不锈钢具有高的耐蚀性,在低温、室温及高温下均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以及较好的冷作成型和焊接性;而且其耐摩擦性能也很突出,同时第一旋片15、第二旋片14以及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作为高磨损消耗零件,选择使用上述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摒弃了传统保险旋钮,其采用了全新的且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其真正实现了在锁具进行反锁后,直接下拉即可以实现方舌和斜舌的同时打开的目的,方便逃生,为突发自然灾害的人们争取了逃生时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安全性能以及可靠性更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还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其还同时增强了锁具的密封性能和静音效果,显著提升了锁具的使用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具必将会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壳体组件(2)、方舌组件(3)、斜舌组件(5)、限位块(7)、拨动块(8)、拨动块簧(9)、盖板(10)、第四旋片(12)、第三旋片(13)、第二旋片(14)、第一旋片(15),其中:
所述斜舌组件(5)包括斜舌(51)、压力弹簧(52)、斜舌连接柱(54)、挡板(55);所述压力弹簧(52),所述挡板(55)套接在斜舌连接柱(54)上;并且所述斜舌连接柱(54)与顶部的斜舌(51)用销铆接;
所述方舌组件(3)包括方舌(31)和方舌连接片(32)以及设置在方舌连接片上的滑动孔(33);
所述拨动块簧(9)位于所述拨动块(8)的底部;所述拨动块(8)的右侧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上还设置有腰型孔(16);所述拨动块(8)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且沿铰接点转动,所述拨动块(8)的左端为左连接柱(81),所述拨动块(8)的右端为右连接柱(82);且拨动块上的左连接柱(81)插入所述方舌连接片(32)上的滑动孔(33)形成可滑动配合;所述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插入在所述腰型孔(16)可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旋片(15)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孔(102)、沿着内圆孔对称设置的两段断裂的环形凹槽(103)和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
所述第二旋片(14)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凸台(105)、设置在所述内圆凸台上的方块凸台(106)、设置内圆凸台外缘上的两个凸起块(107)以及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
所述第三旋片(13)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凸台(105)、设置在所述内圆凸台上的方块凸台(106)、设置内圆凸台外缘上的两个凸起块(107)以及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左延伸的上凸起爪(108)和下凸起爪(109);
所述第四旋片(12)具体包括旋片本体(101)、设置在旋片本体中心位置的内圆孔(102)、沿着内圆孔对称设置的两段断裂的环形凹槽(103)和设置在旋片本体外缘且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所述第四旋片(12)与所述第一旋片(15)的结构完全相同;
其中,第一旋片(15)、第二旋片(14)以及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之间具有如下配合连接结构关系:
所述第一旋片(15)和第二旋片(14)配合,且所述第二旋片(14)作为主动结构件;所述第二旋片(14)上的方块凸台(106)与门外把手的方轴直接销轴配合;所述第一旋片(15)和第二旋片(14)的具体配合方式:所述第一旋片(15)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内圆孔(102)套在所述第二旋片(14)的内圆凸台(105)上,且内圆孔(102)的直径与内圆凸台(10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旋片(15)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两个环形凹槽(103)分别套在所述第二旋片(14)的两个凸起块(107)上;所述第一旋片(15)上的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挡板(55)贴合配合,所述第二旋片(14)上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贴合配合;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用于驱动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
所述门外把手用于在向上提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外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逆时针空转;所述门外把手还用于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二旋片(14)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片(14)上的向左延伸的凸起爪(104)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外的方舌解锁,且所述第二旋片(14)在第一旋片(15)内顺时针空转;
所述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配合,且所述第三旋片(13)作为主动结构件;所述第三旋片(13)上的方块凸台(106)与门内把手的方轴直接销轴配合;所述第三旋片(13)和第四旋片(12)的具体配合方式:所述第四旋片(12)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内圆孔(102)套在所述第三旋片(13)的内圆凸台(105)上,且内圆孔(102)的直径与内圆凸台(10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四旋片(12)的旋片本体中心处的两个环形凹槽(103)分别套在所述第三旋片(13)的两个凸起块(107)上;所述第四旋片(12)上的向右延伸的凸起爪(104)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挡板(55)贴合配合,所述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以及下凸起爪(109)位于所述拨动块(8)上的右连接柱(82)两端贴合配合;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用于驱动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
所述门内把手用于在向上提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逆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驱动方舌弹出,实现门内的方舌锁定,且所述第三旋片(13)在第四旋片(12)逆时针空转;所述门内把手还用于在向下拉把手时,直接驱动第三旋片(13)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第三旋片(13)上的上凸起爪(108)驱动方舌收缩,实现门内的方舌解锁,并通过下凸起爪(109)带动第四旋片(12)同时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斜舌同时收缩,实现门内的斜舌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在锁具的具体结构中:
所述限位块(7)、所述拨动块(8)、所述拨动块簧(9)、所述第四旋片(12)、所述第三旋片(13)、所述第二旋片(14)、所述第一旋片(15)均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上;且所述盖板(10)用于封闭所述壳体组件(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在锁具的具体结构中:
所述壳体组件(2)与所述盖板(10)之间设置有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所述壳体组件(2)通过多个十字沉头螺钉(11)与所述盖板(10)实现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在方舌的部分驱动结构中:所述拨动块(8)与所述壳体组件(2)的内层表面铰接,且所述拨动块(8)的旋转运动用于通过左连接柱(81)在滑动孔(33)滑动,并直接驱动所述方舌连接片(3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间接带动所述方舌组件的方舌伸出和收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在斜舌的部分驱动结构中:所述斜舌组件(5)上的挡板(55)的往复运动用于直接驱动所述斜舌连接柱(54)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间接带动斜舌伸出和收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动块簧(9)为V字形的压力弹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方舌组件(3)中,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顶部与所述方舌组件(3)安装处的四周还设置有方舌衬(4)。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舌组件(5)中,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的顶部与所述斜舌组件(5)的安装处的四周还设置有斜舌衬(6)。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舌衬(4)以及所述斜舌衬(6)均为POM塑料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片(15)、所述第二旋片(14)以及所述第三旋片(13)和所述第四旋片(12)、所述面板(1)均为304不锈钢结构件。
CN201510881750.9A 2015-12-03 2015-12-03 锁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21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1750.9A CN105421890B (zh) 2015-12-03 2015-12-03 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1750.9A CN105421890B (zh) 2015-12-03 2015-12-03 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1890A CN105421890A (zh) 2016-03-23
CN105421890B true CN105421890B (zh) 2017-12-15

Family

ID=5550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17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21890B (zh) 2015-12-03 2015-12-03 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18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3089B (zh) * 2017-02-07 2018-08-17 温州亚何利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锁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7518A (en) * 1989-01-11 1990-08-01 Newman Tonks Hardware Ltd Biasing unit and backplate assembly
CN201318077Y (zh) * 2008-12-12 2009-09-30 傅爱香 一种具逃生功能的锁体
CN204112914U (zh) * 2014-09-30 2015-01-21 温州美亿德装饰五金有限公司 静音门锁
CN205224834U (zh) * 2015-12-03 2016-05-11 苏州赛克龙锁业有限公司 锁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7518A (en) * 1989-01-11 1990-08-01 Newman Tonks Hardware Ltd Biasing unit and backplate assembly
CN201318077Y (zh) * 2008-12-12 2009-09-30 傅爱香 一种具逃生功能的锁体
CN204112914U (zh) * 2014-09-30 2015-01-21 温州美亿德装饰五金有限公司 静音门锁
CN205224834U (zh) * 2015-12-03 2016-05-11 苏州赛克龙锁业有限公司 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1890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00276A1 (en) Multi-point-door-lock electric locking device
CN200965701Y (zh) 一种双面指纹门锁
CN105421890B (zh) 锁具
CN108086809B (zh) 一种锁体的传动机构
CN205224834U (zh) 锁具
CN206409053U (zh) 拨盘密码锁及防盗门
CN205224838U (zh) 静音锁具
CN203113949U (zh) 一种电控与锁体易于离合的电子智能门锁
CN201843416U (zh) 手柄面板组合锁具
CN210768220U (zh) 一种双开门锁具
CN209687067U (zh) 合门触发自动锁
CN204002054U (zh) 一种分离式机械密码报警门锁
CN103670043B (zh) 电子密码锁
CN207004241U (zh) 一种锁及机柜
CN201771288U (zh) 一种新型的电子保险箱应急开启机构
CN208587014U (zh) 一种智能锁的防盗结构
CN207131188U (zh) 一种双重防护保险双重开启管理挂锁
CN208122538U (zh) 双驱动电控门锁
CN206458188U (zh) 一种门锁
CN202767664U (zh) 电子密码锁
CN105927041B (zh) 一种加装开闭锁孔防盗器的新型门锁
CN206522022U (zh) 多芯齿条暗码锁
CN205875918U (zh) 一种双联动开启的把手锁
CN109629931A (zh) 合门触发自动锁
CN202324862U (zh) 一种无锁孔的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