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1321B -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1321B
CN105421321B CN201510744900.1A CN201510744900A CN105421321B CN 105421321 B CN105421321 B CN 105421321B CN 201510744900 A CN201510744900 A CN 201510744900A CN 105421321 B CN105421321 B CN 105421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bank
high pressure
trash ice
pressure drau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49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1321A (zh
Inventor
万军
黄焱
郝宝齐
张晓�
董坤
杜夏英
张伟
倪先锋
周晓艳
桑军
陈文峰
赵希宝
肖辉
胡伟
李翔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5107449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1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1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1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1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1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E02B17/0017Means for protecting offshore constructions
    • E02B17/0021Means for protecting offshore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lo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E02B1/003Mechanically induced gas or liquid streams in seas, lakes or water-courses for forming weirs or breakwaters; making or keeping water surfaces free from ice, aerating or circulating water, e.g. screens of air-bubbles against sludge formation or salt water entry, pump-assisted water cir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采用竖直向上的连贯高压气流在距离海平面以下的预设高程处分别对偏离井口区几何中心的井口区中部、隔水套管阵列内侧靠近四个角点位置处、破冰锥体与隔水套管阵列发生交叉的区域和碎冰重点堆积区域进行点喷射,并使连贯高压气流在相应喷射区域的整个高程内产生气爆效应和气水二相湍流效应,在自由水面处具有推动碎冰块向远端撤离的爆破能量和影响范围。本发明能够直接破坏导致井口区碎冰堆积进程所依赖的基础条件,进而致使碎冰块的水上堆积进程丧失快速发展的来源基础。本发明可针对我国浅水重冰区的导管架平台,进行流冰在井口区前堆积的预防和控制。

Description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止流冰在导管架平台井口区发生堆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球的海洋中,海冰的分布面积为377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洋面的11.8%。如果加入冰山分布海域,则包括流冰在内的海冰面积为72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洋面的22.9%。由此可见,海冰在海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正是在这些长期或短期被海冰覆盖的海域中,蕴藏了丰富的海洋资源,进而促使近三十年来,各国在寒冷海域中开展的经济活动呈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以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航运活动的发展最为迅猛,海上油气开采平台、海上风电机组等各类海洋工程结构相继矗立在寒冷海域,这些海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就必然面临着大面积流冰作用的威胁。
导管架式结构目前是我国浅水重冰区中的海上油气平台采用的主要结构型式,这种海洋工程结构有一个主要的特征,即井口区由一系列呈阵列型式排布的直立式套管组成。因此,在海面上存在大面积的漂移海冰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发生严重的碎冰堆积就成为我国浅水重冰区中常见的海冰灾害现象。这种海冰堆积现象会引发一系列后续的工程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流冰在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的堆积进行控制。
目前,对于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的碎冰堆积采用的控制措施包括:一)发生显著堆积后人工清除;二)喷淋热水融化。这些简单的措施显然在控制效果上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一旦碎冰发生显著堆积后,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仅能对套管外表面的碎冰层进行干预,并且受到实际场地的限制,很难进行。其次,采用热水喷淋的方法通常仅在短时间内可对碎冰堆的表层形成清除,很难形成整体的瓦解。同时,在冬季气温环境下,热水的喷淋还可能进一步造成碎冰的深层冻结,进而致使碎冰堆积更加坚固。
目前,国际上的最新研究表明:碎冰在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的堆积进程存在以下重要规律:一)井口区局部流场的滞流效应是形成碎冰堆积的主要初始诱因;二)井口区隔水套管阵列与邻近主桩腿形成的联合结构滞留效应,是促使碎冰堆积规模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三)碎冰堆积的水下部分规模大于其水上部分,即碎冰堆积的主要构成在水下;四)碎冰堆积进程具有很大的区域不均衡性,即大部分碎冰均堆积在首先与冰排发生作用的前两排导管附近区域内;五)碎冰堆积进程一旦开始,其发展速度是迅速的,触底式堆积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形成;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碎冰堆积行为,发生在冰排向导管架结构井口区与主桩腿距离最近一侧行进的过程中。因此,对于碎冰的过流动力以及下潜运动控制,成为有效控冰技术的关键性目标。然而,目前在现有的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控制措施中,尚未出现能够实现这一关键性目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防止流冰在导管架平台井口区发生下潜堆积。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采用竖直向上的连贯高压气流在距离海平面以下的预设高程处分别对偏离井口区几何中心的井口区中部、隔水套管阵列内侧靠近四个角点位置处、破冰锥体与隔水套管阵列发生交叉的区域和碎冰重点堆积区域进行点喷射,并使连贯高压气流在相应喷射区域的整个高程内产生气爆效应和气水二相湍流效应,在自由水面处具有推动碎冰块向远端撤离的爆破能量和影响范围。
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水下喷射点距离海平面的高程为2.5m。
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输出压力为1500kPa,流量为13m3/min。
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输出温度不低于20℃。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掌握堆积冰成因机理,从堆积冰成因源头解决问题,采用连贯高压气流从水下喷射堆积成冰的关键部位,利用高压气泡的气爆效应促使局部流场具备较大的运动能量,进而对关键区域的漩涡生成与滞流效应形成关键性的抑制作用;利用气水二相湍流效应大幅度遏制碎冰的下潜运动,进而有效抑制碎冰的水下堆积进程;利用高压气流的连贯性和在接近自由水面时具有的充足爆破能量和影响范围,推动碎冰块向远端撤离,排出流场。综上所述,本发明直接破坏导致井口区碎冰堆积进程所依赖的基础条件,进而致使碎冰块的水上堆积进程丧失快速发展的来源基础。本发明可针对我国浅水重冰区的导管架平台,进行流冰在井口区前堆积的预防和控制,可将碎冰堆积的形成规模降低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的立面图。
图中:1、空气压缩机,2、平台底层甲板,3、破冰锥体,4、隔水套管,5-1、5-2、5-3、5-4、5-5、5-6、5-7、水下气流喷射喷嘴,6-1、控制阀门,6-2、输送总管,6-3、输送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采用竖直向上的连贯高压气流在距离海平面以下的预设高程处分别对偏离井口区几何中心的井口区中部、隔水套管阵列内侧靠近四个角点位置处、破冰锥体与隔水套管阵列发生交叉的区域处和碎冰重点堆积区域进行点喷射,并使连贯高压气流在相应喷射区域的整个高程内产生气爆效应和气水二相湍流效应,在自由水面处具有推动碎冰块向远端撤离的爆破能量和影响范围。以在自由水面处推动碎冰块向远端撤离,排出流场。
本发明的原理为:
通过在关键点位布置连贯高压气流喷射点,并使连贯高压气流产生气爆效应、气水二相湍流效应、在自由水面处具有充足的爆破能量和影响范围,气爆效应能够促使局部流场具备较大的运动能量,进而对关键区域的漩涡生成与滞流效应形成关键性的抑制作用;气水二相湍流效应能够大幅度遏制碎冰的下潜运动,进而有效抑制碎冰的水下堆积进程。在自由水面处具有的充足爆破能量和影响范围,能够推动碎冰块向远端撤离,最终排出在流场之外。本发明采用连贯高压气流直接破坏导致井口区碎冰堆积进程所依赖的基础条件,进而致使碎冰块的水上堆积进程丧失快速发展的来源基础。
本发明采用连贯高压气流从水下对井口区碎冰堆积关键部位进行喷射,从根本上抑制了碎冰的堆积。下面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在偏离井口区几何中心位置的井口区中部布置1个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1,以避开中心位置隔水套管4对气泡扰动作用的遮蔽;在隔水套管阵列内侧靠近四个角点的位置,设置4个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2、5-3、5-4、5-5,在破冰锥体3与隔水套管阵列发生交叉的区域内布置1个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6,具体地讲,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6布置在破冰锥体3和与其靠近的隔水套管4之间的位置处,以形成对联合结构滞留效应的重点控制;在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2和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3喷口连线靠近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2的位置处布置1个水下气流喷射喷嘴5-7,以形成对重点堆积区域的增强型控制。7个喷嘴的内径均采用45mm。7个喷嘴统一布置在距离海平面以下2.5m高程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7个水下气流喷射喷嘴对井口区碎冰堆积关键部位喷射连贯高压气流,连贯高压气源由安放在位于平台底层甲板2上的空气压缩机1提供,空气压缩机1与7个并联的水下气流喷射喷嘴通过高压气流输送管路连接。在平台所处海域出现显著的结冰现象时,开启空气压缩机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水下喷射点也就是上述的7个水下气流喷射喷嘴距离海平面的高程为2.5m。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输出压力为1500kPa,流量为13m3/min。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输出温度不低于20℃。
上述连贯高压气流的输出参数需结合高压气流输送管路的结构,并通过控制空气压缩机1的输出获得。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出泵压力1500kPa、出泵流量13m3/min的空气压缩机,作为高压喷射气流的输入端口设备。根据平台上空气压缩机1安放的实际位置,设计高压气流输送管路,如图2所示,高压气流输送管路包括与空气压缩机1直接相连的输送总管6-2,与各喷嘴相连接的输送支管6-3以及设置在空气压缩机1出口处的控制阀门6-1,输送总管6-2和输送支管6-3的内径均为120mm。管路布置应以不直接迎冰为原则,即输送总管6-2和输送支管6-3应经由隔水套管群围合的空间延伸至水下。
上述水下气流喷射系统的管线应作定期启动与检测,以防止海洋生物的附着-堵塞。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竖直向上的连贯高压气流在距离海平面以下的预设高程处分别对偏离井口区几何中心的井口区中部、隔水套管阵列内侧靠近四个角点位置处、破冰锥体与隔水套管阵列发生交叉的区域和碎冰重点堆积区域进行点喷射,并使连贯高压气流在相应喷射区域的整个高程内产生气爆效应和气水二相湍流效应,在自由水面处具有推动碎冰块向远端撤离的爆破能量和影响范围;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水下喷射点距离海平面的高程为2.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输出压力为1500kPa,流量为13m3/min;所述连贯高压气流的输出温度不低于20℃。
CN201510744900.1A 2015-11-05 2015-11-05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Active CN105421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4900.1A CN105421321B (zh) 2015-11-05 2015-11-05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4900.1A CN105421321B (zh) 2015-11-05 2015-11-05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1321A CN105421321A (zh) 2016-03-23
CN105421321B true CN105421321B (zh) 2018-08-24

Family

ID=55499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4900.1A Active CN105421321B (zh) 2015-11-05 2015-11-05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13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6298B (zh) * 2019-03-25 2021-06-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水下高压气体破冰实验的实验装置
CN110984107B (zh) * 2019-12-23 2021-0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清除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装置和方法
CN111894081A (zh) * 2020-07-30 2020-1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66部队 一种利用高压气体干扰的高寒区井水防冻装置
CN112963122B (zh) * 2021-03-01 2023-01-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回收导管架平台火炬热能清除井口区碎冰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8537A (en) * 1982-07-02 1984-10-23 Brian Watt Associates, Inc. Arctic caisson system
CN201367576Y (zh) * 2009-03-18 2009-12-23 李全亮 潜水式破冰装置
CN102900047A (zh) * 2012-10-23 2013-01-30 武汉大学 一种射流融冰与碎冰机
CN102966068A (zh) * 2012-12-13 2013-03-13 东北农业大学 高压气除雪碎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8537A (en) * 1982-07-02 1984-10-23 Brian Watt Associates, Inc. Arctic caisson system
CN201367576Y (zh) * 2009-03-18 2009-12-23 李全亮 潜水式破冰装置
CN102900047A (zh) * 2012-10-23 2013-01-30 武汉大学 一种射流融冰与碎冰机
CN102966068A (zh) * 2012-12-13 2013-03-13 东北农业大学 高压气除雪碎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1321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1321B (zh)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方法
JP4903776B2 (ja) 発電所排水路の泡発生防止用水路構造
CN104107609B (zh)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面积开挖爆破组合降尘方法
CN103883268A (zh) 一种筛孔喷气式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及方法
CN110439495A (zh) 一种水下生产系统防护装置
CN107035343A (zh) 一种基于对井开采式老井的盐岩溶腔建造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48752B (zh) 一种工程爆破综合防护装置
CN210482181U (zh) 一种防结冰气体扰动装置
CN206143722U (zh) 渠道衬砌修复埋管输水及围堰截断式基坑
CN205999882U (zh) 水下清淤、取样和打捞的人工冻结装置
CN203569668U (zh) 一种核电厂多点式排水装置
CN102900050A (zh) 一种新型浮式消波堤结构
CN107524111A (zh) 一种采用气幕式防波堤对堤岸进行防护的方法
CN107618630A (zh) 单立柱柱稳式多用浮台
CN205924792U (zh) 一种非固定式消防灭火管网
CN106192879B (zh) 一种圆台式浮式防波堤
KR101640762B1 (ko) 누출 방지 머드 건
CN204000763U (zh) 旧轮胎与混凝土块组合式冲刷防护装置
CN205100189U (zh) 采用水下喷射气流控制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装置
CN102635102B (zh) 海工平台桩腿化冰装置
CN202882097U (zh) 用于污水深海排放的多喷口大射流角度扩散器
CN206348129U (zh) 泥石流灾害演化及安全防护实验装置
CN205776072U (zh) 一种具有多重消波功能的圆台式浮式防波堤
CN105155849B (zh) 混凝土定时自动养护喷淋设施
CN107663936A (zh) 一种厨房用消毒防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