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6916A -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6916A
CN105406916A CN201511028403.8A CN201511028403A CN105406916A CN 105406916 A CN105406916 A CN 105406916A CN 201511028403 A CN201511028403 A CN 201511028403A CN 105406916 A CN105406916 A CN 105406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ible light
user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odu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84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上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10284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69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6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9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8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between a central unit and a single remote unit by means of an optical fibre
    • H04B10/25759Details of the reception of RF signal or the optical conversion before the optical fib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4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direct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包括光接收模块、解调模块、接口模块、调制模块和光发送模块;光接收模块和解调模块用于接收环境中的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接口模块用于实现解调模块、调制模块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数字信号传输;调制模块和光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用户终端的数字信号转化成可见光信号向外界发送。通信终端是采用上述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终端;通信方法是利用上述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进行可见光双向通信的方法。本发明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与用户终端连接,辅助用户终端通过可见光信号实现双向语音通信和上网功能。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见光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光和无线电波一样,都属于电磁波的一种,传播网络信号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利用可见光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可见光特有的特性使其在传输信息的时候不会带来电磁干扰,也不会被其他大型设备所影响,因此具有极佳的抗干扰性。近年来,可见光通信作为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开展实用化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可见光通信的实现方法是:给普通的LED灯装上微芯片,控制LED灯每秒闪烁数百万次,灯亮时代表1,灯灭时代表0,即可将二进制数据快速编码成灯光信号,通过LED灯进行发射;虽然人眼觉察不到LED灯的快速闪烁,但是光敏传感器却可以接收到这些变化,因此,以光敏传感器作为信号接收器,就能够准确接收到灯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从而完成二进制数据的有效传输。
但是,现有的手机、电脑等用户终端大多未设置可见光通信装置,或者仅设有单向可见光通信装置,因此都无法实现可见光双向通信,这无疑大大限制了可见光通信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以辅助用户终端实现与通信网络之间的双向通信,推动可见光通信的实际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包括光接收模块、解调模块、接口模块、调制模块和光发送模块;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环境中的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解调模块与光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将光接收模块转化出的电信号进一步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接口模块与解调模块、调制模块分别连接,并设有用户接口,其用于实现解调模块、调制模块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数字信号传输;调制模块用于将来自用户终端的数字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传输给光发送模块;光发送模块与调制模块连接,用于将调制模块转化出的电信号转化成可见光信号向外界发送。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判断模块与光接收模块、解调模块及接口模块分别连接,用于根据光接收模块转化出的电信号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还用于根据解调模块转化出的数字信号判断可见光信号是否要求关闭无线电波发射,并用于依据以上两个判断结果、通过接口模块向用户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对用户终端的可见光通信状态、无线电波通信状态进行切换和控制。
优选地,所述光接收模块为光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光发送模块为由驱动电路控制的LED。
优选地,所述接口模块的用户接口为USB接口或耳机插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环境中的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将电信号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
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将可见光信号转化成的数字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接收用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并将其转化成可见光信号向外界发送。
优选地,在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之前,用户终端处于只接收而不发射可见光信号的状态,并通过无线电波对外通信。
优选地,在接收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后,需要根据电信号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如是,将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转化成的电信号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如否,保持用户终端的通信状态不变,并继续接收可见光信号且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优选地,在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之前,需要根据电信号转化成的数字信号判断可见光信号是否要求关闭无线电波发射:如是,则关闭用户终端的无线电波发射,同时开启可见光对外通信;如否,则降低用户终端的无线电波发射功率,同时开启可见光对外通信。
优选地,在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之后,需要持续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如是,则保持用户终端的通信状态不变;如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则关闭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恢复为正常功率的无线电波对外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其包括用户终端和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电波或数据线与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为上述任一段落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与用户终端连接,辅助用户终端实现与通信网络的可见光双向通信。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其设有外接接口,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通过用户接口与用户终端的外接接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与用户终端连接,辅助用户终端通过可见光信号实现双向语音通信和上网功能,同时还可实现在可见光通信时关闭或者降低用户终端的无线电波发射功能,以满足电磁兼容敏感环境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方法、使用所述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终端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信终端与通信网络的可见光双向通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通信终端包括用户终端20和与用户终端20连接的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辅助用户终端20实现与可见光通信收发装置30之间的可见光双向通信,进而实现与通信网络40的双向通信。用户终端2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等,通信网络40可以是internet或局域网等。
请参阅图2,本发明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包括光接收模块11、解调模块12、接口模块14、调制模块16、光发送模块17和判断模块19。
光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环境中的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解调模块12与光接收模块11连接,用于将光接收模块11转化出的电信号进一步转化成用户终端20可用的数字信号。
接口模块14与解调模块12、调制模块16分别连接,并设有用户接口,如USB接口或耳机插头。用户接口可与用户终端20的外接接口连接,如USB插孔或耳机孔。接口模块14用于实现解调模块12、调制模块16与用户终端20之间的数字信号传输,具体来说,接口模块14用于将解调模块12转化成的数字信号传输给用户终端20,并将用户终端20发出的数字信号传输给调制模块16。
调制模块16用于接收接口模块14传输的、来自用户终端20的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输给光发送模块17。光发送模块17与调制模块16连接,用于将调制模块16转化出的电信号转化成可见光信号向外界发送。
判断模块19与光接收模块11、解调模块12及接口模块14分别连接,用于根据光接收模块11转化出的电信号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还用于根据解调模块12转化出的数字信号判断可见光信号是否要求关闭无线电波发射,并用于依据以上两个判断结果、通过接口模块14向用户终端20发送控制信号,对用户终端20的可见光通信状态、无线电波通信状态进行切换和控制。
在具体实施时,光接收模块11优选为光敏传感器,光发送模块17优选为由驱动电路控制的LED,解调模块12、调制模块16和判断模块19可以集成在同一块电路板上。
请参阅图3,本发明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接收环境中的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此时,用户终端30处于只接收而不发射可见光信号的状态,并通过无线电波对外通信;
S51,根据电信号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如是,进入步骤S52;如否,保持用户终端30的通信状态不变,返回步骤S50;
S52,将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转化成的电信号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
S53,根据电信号转化成的数字信号判断可见光信号是否要求关闭无线电波发射:如是,进入步骤S54,如否,进入步骤S55;
S54,关闭用户终端30的无线电波发射,同时开启可见光对外通信,并将可见光信号转化成的数字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之后进入步骤S56;
S55,降低用户终端30的无线电波发射功率,同时开启可见光对外通信,并将可见光信号转化成的数字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之后进入步骤S56;
S56,接收用户终端30发出的数字信号,并将其转化成可见光信号向外界发送;
S57,开启用户终端30的可见光对外通信之后,需要持续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如是,则保持用户终端30的通信状态不变;如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则关闭用户终端30的可见光对外通信,恢复为正常功率的无线电波对外通信,并返回步骤S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可接收和发送编码调制的可见光信号,可将接收到的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用户终端30,还可将用户终端30发送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编码调制的可见光信号对外发送;
2)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未收到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时,用户终端30处于只接收而不发射可见光信号的状态,并通过无线电波对外通信;在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收到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后,用户终端30可通过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实现可见光双向通信;
3)通过将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的判断模块19与用户终端30相配合,可实现在可见光通信状态时降低用户终端30的无线电波发射功率,以满足电磁兼容敏感环境的要求;
4)通过将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10的判断模块19与用户终端30相配合,还可实现在可见光通信状态时关闭用户终端30的无线电波发射功能,以满足电磁兼容敏感环境的要求;
5)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等各种用户终端30。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接收模块、解调模块、接口模块、调制模块和光发送模块;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环境中的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解调模块与光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将光接收模块转化出的电信号进一步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接口模块与解调模块、调制模块分别连接,并设有用户接口,其用于实现解调模块、调制模块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数字信号传输;调制模块用于将来自用户终端的数字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传输给光发送模块;光发送模块与调制模块连接,用于将调制模块转化出的电信号转化成可见光信号向外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判断模块与光接收模块、解调模块及接口模块分别连接,用于根据光接收模块转化出的电信号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还用于根据解调模块转化出的数字信号判断可见光信号是否要求关闭无线电波发射,并用于依据以上两个判断结果、通过接口模块向用户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对用户终端的可见光通信状态、无线电波通信状态进行切换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块为光敏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送模块为由驱动电路控制的LE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的用户接口为USB接口或耳机插头。
6.一种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环境中的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将电信号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
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将可见光信号转化成的数字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接收用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并将其转化成可见光信号向外界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之前,用户终端处于只接收而不发射可见光信号的状态,并通过无线电波对外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可见光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后,需要根据电信号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如是,将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转化成的电信号转化成用户终端可用的数字信号;如否,保持用户终端的通信状态不变,并继续接收可见光信号且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之前,需要根据电信号转化成的数字信号判断可见光信号是否要求关闭无线电波发射:如是,则关闭用户终端的无线电波发射,同时开启可见光对外通信;如否,则降低用户终端的无线电波发射功率,同时开启可见光对外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之后,需要持续判断所接收的可见光信号是否为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如是,则保持用户终端的通信状态不变;如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系统可用的可见光信号,则关闭用户终端的可见光对外通信,恢复为正常功率的无线电波对外通信。
11.一种通信终端,包括用户终端和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电波或数据线与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其与用户终端连接,辅助用户终端实现与通信网络的可见光双向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其设有外接接口,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通过用户接口与用户终端的外接接口连接。
CN201511028403.8A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54069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8403.8A CN105406916A (zh)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8403.8A CN105406916A (zh)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6916A true CN105406916A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2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8403.8A Pending CN105406916A (zh) 2015-12-31 2015-12-31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691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538A (zh) * 2016-05-30 2016-08-31 广州铱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短距离可见光双向通信的物联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6885347A (zh) * 2017-04-07 2017-06-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系统
WO2017206538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682083A (zh) * 2017-11-01 2018-02-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181644A (zh) * 2020-02-01 2020-05-19 东莞智联光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ed可见光移动通信系统的手机终端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592A (zh) * 2013-05-24 2013-08-21 江苏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网与wlan融合方法
CN103795468A (zh) * 2014-02-26 2014-05-14 昆山天重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复用的混合型通讯系统
CN103812558A (zh) * 2013-07-31 2014-05-2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可见光信号的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12560A (zh) * 2014-02-25 2014-05-21 昆山天重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和无线电频的混合型通讯系统
CN103825656A (zh) * 2013-12-10 2014-05-28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基于tcp/ip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3825652A (zh) * 2012-11-19 2014-05-28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957056A (zh) * 2014-05-14 2014-07-30 江苏理工学院 兼容智能手机的可见光通信系统
US2014027079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Jingxi Zha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Displaying Messag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4013542U (zh) * 2014-08-12 2014-12-10 陈思源 一种近距离通信系统
CN204089821U (zh) * 2014-10-13 2015-01-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
CN104485995A (zh) * 2014-12-15 2015-04-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无线接入装置
CN104769861A (zh) * 2012-11-07 2015-07-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可见光信号和/或无线电信号来传达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69252A (zh) * 2015-05-19 2015-08-26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LiFi的超高速数据传输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9861A (zh) * 2012-11-07 2015-07-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可见光信号和/或无线电信号来传达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5652A (zh) * 2012-11-19 2014-05-28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4027079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Jingxi Zha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Displaying Messag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3259592A (zh) * 2013-05-24 2013-08-21 江苏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网与wlan融合方法
CN103812558A (zh) * 2013-07-31 2014-05-2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可见光信号的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25656A (zh) * 2013-12-10 2014-05-28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基于tcp/ip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3812560A (zh) * 2014-02-25 2014-05-21 昆山天重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和无线电频的混合型通讯系统
CN103795468A (zh) * 2014-02-26 2014-05-14 昆山天重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复用的混合型通讯系统
CN103957056A (zh) * 2014-05-14 2014-07-30 江苏理工学院 兼容智能手机的可见光通信系统
CN204013542U (zh) * 2014-08-12 2014-12-10 陈思源 一种近距离通信系统
CN204089821U (zh) * 2014-10-13 2015-01-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
CN104485995A (zh) * 2014-12-15 2015-04-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无线接入装置
CN104869252A (zh) * 2015-05-19 2015-08-26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LiFi的超高速数据传输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538A (zh) * 2016-05-30 2016-08-31 广州铱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短距离可见光双向通信的物联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WO2017206538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885347A (zh) * 2017-04-07 2017-06-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系统
CN107682083A (zh) * 2017-11-01 2018-02-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181644A (zh) * 2020-02-01 2020-05-19 东莞智联光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ed可见光移动通信系统的手机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6916A (zh) 通信终端、可见光通信用户外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3344863B (zh)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204013542U (zh) 一种近距离通信系统
CN203933634U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装置
CN103501532A (zh) 一种控制移动wifi热点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38284A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06452508A (zh) 基于xpon系统的家庭终端可见光无线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N101465691A (zh) 一种实现遥控的用户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540692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蓝牙互连方法及系统
CN105472779A (zh) 基于LiFi技术的LED显示屏室内无线通讯系统
CN104780238A (zh) 手持式终端、计算机以及可见光通信系统
CN103310516A (zh) 一种门禁监控系统
CN205430248U (zh) 支持VLC+WiFi联合接入系统的VLC接收终端
CN104104441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近距离通信方法和近距离通信系统
CN104038257A (zh) 移动终端的天线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09361459A (zh) 一种光通信智能系统及方法
CN104714413A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2529082U (zh) 电动自行车
CN102111172A (zh) 一种基于白光led灯的无线通信装置、发射端和接收端
US2019030690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2202468B (zh) 射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终端设备、放大器系统
CN203275993U (zh) 用电设备控制系统
CN203722617U (zh) 通用电台数据传输模块及适配器
WO2013086799A1 (zh) 连接无线广域网和电力载波网的终端、充电设备及方法
CN101816136B (zh) 用于传输人体的声波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