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6255A - 具有电缆定位特征的连接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电缆定位特征的连接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6255A
CN105406255A CN201510683706.7A CN201510683706A CN105406255A CN 105406255 A CN105406255 A CN 105406255A CN 201510683706 A CN201510683706 A CN 201510683706A CN 105406255 A CN105406255 A CN 105406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location feature
shell portion
outlet sec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3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6255B (zh
Inventor
S·D·邓伍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06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6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2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模块包括壳体,限定第一壳部(140)和第二壳部(142),两者在接缝处匹配。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每一个包括电缆出口段(152)。第一和第二壳部的电缆出口段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从相应电缆出口段的内表面(154)延伸。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包括至少两个柱(166)和两者之间限定的槽(168)。第一和第二壳部的电缆定位特征的槽被配置成接收每一个对应电缆定位特征的至少两个柱之间的电缆(108)。

Description

具有电缆定位特征的连接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模块,其端接至电缆的端部。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力系统中,电连接器,比如插头或者插座,包括从壳体延伸的电缆。壳体在其中保持电气部件,比如电触点或者印刷电路板。电缆端接至在壳体中的电气部件。电连接器的壳体配置成与匹配连接器匹配,使得壳体内的电气部件电连接到匹配连接器的电气部件。当匹配到匹配连接器时,电功率和/或数据信号在匹配的连接器的电气部件之间传输。匹配的连接器之间的电气连接在壳体内产生电磁干扰(EMI)。由于由电磁感应和/或辐射引起的电磁场,电磁干扰会干扰电子装置的操作。电连接器的壳体可以被配置成包含EMI,以禁止EMI与来自壳体外面的信号传输相干涉,比如传输通过壳体外部的部分电缆和/或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的信号。然而,一些已知的电子系统没有在壳体内包括EMI,结果电气性能受损。
例如,EMI可能在壳体中通过电缆开口而泄漏,贯穿壳体的电缆被接收在壳体中用于电连接到其中的电气部件。电缆开口可大于电缆直径,使得EMI通过电缆与电缆开口的边缘之间的空隙而泄漏。在另一实施例中,一些已知的壳体通过将两个壳部联接在一起而被组装,这样,每一个壳部限定至少部分的壳体。两个壳部在接缝处连接在一起。如果两个壳部匹配不恰当,则在接缝处可能形成空隙,那么EMI可能通过空隙而泄漏。例如,当组装电连接器时,部分电缆可能在接缝处在两个壳部之间被夹住(pinched),接缝处的材料会产生空隙,该空隙则会允许EMI逃离壳体。需要比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提供更好的EMI密封的连接器模块。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模块包括在匹配端和电缆端之间沿纵向轴线延伸的壳体。壳体由在接缝处匹配的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所限定、并且在两者之间限定内部腔体。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中的每一个包括电缆出口段,电缆出口段一起限定壳体的电缆出口区,壳体包括电缆端。第一和第二壳部部中的每一个的电缆出口段包括从相应的电缆出口段的内表面延伸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包括至少两个柱和在两者之间限定的槽。第一和第二壳部的电缆定位特征的槽被配置成接收处于每一个对应的电缆定位特征的至少两个柱之间的电缆,该电缆从壳体的电缆端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系统的侧面横截面视图。
图2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电力系统的连接器模块的剖面透视图。
图3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壳体的电缆出口区的特写剖面透视图。
图4是在组装之前的连接器模块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是在组装之后的连接器模块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可选择实施例的壳体的较低壳的部分的特写剖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系统100的侧面横截面视图。电力系统100包括连接器模块102和匹配连接器104。连接器模块102配置成与匹配连接器104匹配,以便形成电气连接,所述电气连接提供贯穿连接模块102和匹配连接器104的信号路径。连接器模块102可以是插头,以及匹配连接器104可以是接纳插头的插座。可选择地,连接器模块102是插座,匹配连接器104是插头。
连接器模块102包括壳体106、电缆108和电气部件110。壳体106沿着匹配端114和电缆端116之间的纵向轴线112延伸。匹配端114与匹配连接器104连接,电缆端116接收电缆108。在可选择实施例中,壳体106的另一侧或者另一端而不是匹配端114可以被配置成与匹配连接器104连接。例如,壳体106可以是直角壳体来替代直线式壳体。壳体106限定了内部腔体118。电气部件110被保持在壳体106的内部腔体118内。电气部件110被配置成电连接到匹配连接器104的匹配电气部件120。电气部件110在所述实施例中是电路卡或者印刷电路板(PCB)。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气部件110可以是或者包括多个导电触点。电缆108端接至电气部件110,以传输功率和/或数据信号到电气部件110和/或从电气部件110传输功率和/或数据信号。例如,电缆10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内导体124,其电气和机械接合电气部件110的接触垫(未示出)或者导电穿孔(未示出)。内导体124可以限定电缆108的近端122,其设置在壳体106的内部腔体118内。电缆108通过电缆端116的开口130离开内部腔体118并且从壳体106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6包括电缆出口区126。电缆出口区126包括壳体106的电缆端116。电缆出口区126为电缆108从在电缆端116处的开口130到内部腔体118提供通路128。电缆出口区126也包括用于将电缆108联接到壳体106的结构。例如,电缆108可以包括编织物132,其沿着电缆出口区126的外部设置。编织物132可以在电缆108的外套134内从非扩张状态伸展到扩张状态,以围绕电缆出口区126定位该编织物132。通过卷曲套圈(未示出)到编织物132上,通过使用粘结等,编织物132可以被联接到电缆出口区126,以便机械和电气地连接电缆108到壳体106。
匹配连接器104包括壳体138,该壳体在其中保持匹配电气部件120。在所述实施例中,匹配连接器104的匹配电气部件120包括设置于高低两行的多个触点。多个触点配置为电气和机械地接合连接器模块102的电气部件110(例如PCB)的对应接触垫(未示出)。在其它实施例,匹配电气部件120可以包括其他触点布置,或者电路卡来替代触点。匹配连接器104可以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6上。例如,匹配电气部件120可以包括导电针孔触点(pincontact)139,其是安装到印刷电路板136的通孔。在其它实施例中,匹配连接器104可以被联接到电缆或者装置,而不是被安装到印刷电路板136。
当连接器模块102和匹配连接器104被匹配时,在电气部件110和匹配电气部件120之间形成的电气连接可以产生电磁干扰(EMI)。电磁干扰可以沿着信号路径干扰和衰减信号传输。在一些已知电气系统中,连接器壳体被设计为在壳体内容纳EMI以减少对壳体外部信号传输的有害影响。壳体外部信号传输可以包括沿着从壳体延伸的电缆的信号传输,以及通过壳体附近的其他电气设备的信号传输。如图1中所示,如果EMI没有容纳在壳体106,138中,电缆108和PCB136的信号品质可能受损,联接或者邻近电缆108和PCB136的设备也是一样。然而,在一些已知的电气系统中,壳体不能有效的容纳EMI,因此电气系统的性能受损。这里描述的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在该连接器模块的壳体内更有效地容纳EMI,提高信号品质。
图2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电气系统100的连接器模块102的剖面透视图。连接器模块102的电气部件110(图1)在图2中未示出。连接器模块102关于侧向轴线191、仰角轴线192和纵向轴线193定位。纵向轴线193可以是纵向轴线112(图1所示)。轴线191-193彼此之间相互垂直。尽管图2中仰角轴线192表现为沿垂直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轴191-193不需要关于重力有任何特定的定位。
壳体106由第一壳部140和第二壳部142所限定。第一和第二壳部140、142在接缝210(图5所示)处匹配以形成组合的壳体106。例如,第一和第二壳部140、142中的每一个包括壁,当壳部140、142被匹配时,其包围和限定内部腔体118(图1所示)。在所述实施例中,第一壳部140被设置在第二壳部142之上。可以通过沿着仰角轴线192相对地将壳部140、142移动到一起而匹配第一和第二壳部140、142。正如这里所使用的那样,第一壳部140可以是所说的“上壳部”140,以及第二壳部142可以是所说的“下壳部”142。相对的或者空间的术语比如“上”“下”“左”或“右”仅用于区别参考部件而不需要在电气系统100(图1所示)或者在电气系统100的周围环境中特定的位置或定位。
上壳部140在匹配端144和电缆端146之间延伸。下壳部142也在匹配端148和电缆端150之间延伸。上下壳部140、142要被匹配以形成壳体106时,上壳部140的匹配和电缆端144、146分别与下壳部142的匹配和电缆端148、150对准。接缝210(图5所示)可以在匹配端144、148和电缆端146、150之间延伸。
上壳部140和下壳部142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电缆出口段152,其平行于纵向轴线193延伸。上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包括电缆端146,下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包括电缆端150。当壳部140、142匹配时,电缆出口段152限定壳体106的电缆出口区126(图1所示)。
每一个电缆出口段152包括左边缘156和右边缘158,二者沿着纵向轴线191间隔分开。电缆出口段152可以包括在左边缘156上或者邻近左边缘156的左侧壁160、和在右边缘158上或者邻近右边缘158的右侧壁162。当壳部140、142被组合时,上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左侧壁160可以接合下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左侧壁160,以及相应的右侧壁162可以类似地彼此接合。侧壁160、162因此在上和下壳部140、142之间形成部分接缝210(图5所示)。每一个电缆出口段152包括内表面154。内表面154可以在左侧壁160和右侧壁162之间延伸。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电缆出口段152没有侧壁,内表面154可以在相应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左和右边缘156、158之间延伸。内表面154可以是弧型的。例如,内表面154可以是相对于相应的电缆出口段152的侧壁160、162弯曲成凹面弧,使得内表面154弯曲远离侧壁160、162(或者边缘156、158)同时内表面154在侧壁160、162(或边缘156、158)之间延伸。当壳部140、142被组装时,电缆出口段152的内表面154组合以限定通路128(图1所示),该通路在电缆端116(图1)和内部腔体118(图1)之间延伸。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缆出口段152的内表面154不是弧形,而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线性壁,形成V型,盒型等等。
在典型实施例中,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出口段152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从内表面154延伸的电缆定位特征164。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包括至少两个柱166和在柱166之间限定的槽168。柱166可以至少部分地沿着仰角轴线192垂直地朝向相对壳部的电缆出口段152延伸。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上壳部140的柱16朝向下壳部1426向下延伸,而下壳部142的柱166朝向上壳部140向上延伸。图2中所示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包括两个柱166(例如,在槽168和左边缘156之间的左侧柱166A、以及在槽168和右边缘158之间的右侧柱166B),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可以使用多于或者少于两个的柱166。槽168被设置尺寸为在至少两个柱166之间接收电缆108。
上下壳部140、142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导电材料,比如金属,组成。上壳部140可以与下壳部142由相同的材料或者由至少一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壳部140、142可以由模制工艺成型,比如通过印模压铸成型。每一个壳部140、142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可以与相应的壳部140、142的电缆出口段152一体成型。例如,壳部140、142可以使用模具印模压铸成型,所述模具限定一个或者多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印模压铸成型是低成本制作选项,因为主要成本是所述模具,并且单个模具可以被用于生产多个相同的部分。由于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是整体成型的,通过避免了用来增加电缆定位特征164的额外组装步骤以及避免了由额外的组装步骤产生的连接器缺陷,可以增加产品效率。
电缆108包括至少一个内导体124、至少一个绝缘层170、电缆屏蔽172、和外套134。至少一个内导体124为电信号提供通过电缆108的信号路径。在所述实施例中,电缆108包括四个内导体124。可选地,内导体124可以被组织成两组两个导体,并且配置成传递差分信号。每一个内导体124由第一绝缘层170A单独包围。可选地,绝缘层170A可以被共同包围并且被包围在第二绝缘层170B内。电缆屏蔽172包括至少一层并且由至少一种导电材料形成,以便在信号通过内导体124时提供电气屏蔽而不受EMI影响。图2中的电缆108的电缆屏蔽172包括在编织物132内且由编织物132包围的箔层174。箔层174和编织物132都是导电的。编织物132的一部分176以展开的状态被示于图2中,以便定位在壳体106的电缆出口区126(图1所示)周围。
电缆108的段178被接收在壳体106中。段178可以包括内导体124、绝缘层170A,170B、和电缆屏蔽172的箔层174。在一个实施例中,编织物132和外套134不进入壳体106。壳部140、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可以被设计为容纳电缆108的段178的直径,其可以小于包括编织物132和外套134的电缆108的直径。例如,箔层174可以是最外层,其接合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柱166。可选择地,整个电缆屏蔽172(例如,编织物132和箔层174)被接收在壳体106中,并且每一个槽168被设计为容纳包括整个电缆屏蔽172的电缆108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102通过将电缆108插入到上壳部140或者下壳部142而被组装,并且匹配两个壳部140、142,以便将电缆108的段178捕获(entrap)在两者之间。在一些已知的电力系统中包括由连接两个壳部组装的电连接器,至少部分电缆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在接缝处被夹住(pinched)。在电缆的接缝处施加的力可以损坏电缆。另外,在壳部之间夹着的电缆的材料阻止壳部在接缝处直接接合,从而沿着接缝处产生一个或多个空隙。空隙可以允许来自壳体的EMI的释放(同样允许外部产生的EMI进入壳体),降低电力系统的特性。返回参考图2,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至少两个柱166使得电缆108不与上下壳部140、142在接缝210处的匹配(图5所示)相干扰。对应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每一个柱166被设置在槽168和电缆出口段152的左侧壁160或右侧壁164之间。例如,上壳部140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左柱166A阻止电缆108延伸到或者越过上壳部140的对应的左侧壁160,因此电缆108没有在壳部140、142匹配时在相应的壳部140、142的左侧壁160之间被夹住。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右柱166B同样阻止电缆108在匹配期间在壳部140、142的右侧壁160之间被夹住。
当壳部140、142被匹配时,上壳部140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与下壳部142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组合,以便限定沿着纵向轴线193延伸的电缆通道212(图5所示)。例如,上壳部140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可以限定电缆通道212的上周边,下壳部142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可以限定电缆通道212的下周边。上下周边一起限定了电缆通道212的整个周边。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在左右侧壁160、162(或者电缆出口段152的左右边缘156、158)之间跨越相应的电缆出口段152的整个内表面154侧面延伸。因此,当壳部140、142被匹配时,电缆出口段152在接缝210(图5所示)相互接合,上壳部140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填满通路128(图1所示)的横截面区域的上部,下壳部142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填满通路128的横截面区域的下部。当壳部140、142被匹配时,电缆通道212提供通过通路128的唯一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通道212被设置大小和形状以使得具有的直径等于或小于电缆通道212内电缆108的段178的直径,从而电缆108在电缆通道212内被密封并且在电缆108和电缆通道212的边缘之间不形成空隙。电缆108密封电缆通道212以便在壳体106的内部腔体118(图1所示)内容纳EMI。因此,上壳部140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下壳部142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以及电缆通道212内的电缆108的组合用于密封通路128,从而使EMI免于通过壳体106的电缆端116(图1所示)而泄漏。
图3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壳体106的电缆出口段126的特写剖面透视图。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柱166的每一个具有面向相对的柱166的内壁180以及面向相应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左边缘156或右边缘158之一的外壁182。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由柱166的内壁180和弯曲基部184所限定。弯曲基部184在柱166的内壁180之间延伸。内壁180可以是线性的,也可是曲线的,或者两者都有。例如,靠近柱166末端186的内壁180可以是线性的,并且内壁180可以弯曲接近弯曲基部184。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壁182朝向槽168径向地向内弯曲。外壁182是弯曲的,因为每一个电缆出口段152的内表面154是弧形的。弯曲外壁182可以允许柱166被接收在相对的电缆出口段152内,当壳部140、142匹配时不接触或者以其他方式与相对电缆出口段152的内表面154干扰。
在典型实施例中,上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沿着纵向轴线193偏离下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当壳部140、142对准并且沿着仰角轴线192匹配时,上壳部140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相对于下壳部142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是轴向间隔的(沿着纵向轴线193)。例如,如图3所示,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A被定位于下壳部142的电缆端150。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B与上壳部140的电缆端146在朝向匹配端144的方向上沿着纵向轴线193偏离(图2所示)。这样,当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端146、150分别对准并且壳部140、142相对移动到一起用于匹配时,电缆定位特征164A所在的垂直平面与电缆定位特征164B所在的垂直平面不相交。例如,当匹配时,尽管电缆定位特征164A、164B的每一个柱166可以垂直延伸进入相对的电缆出口段152,柱166彼此之间不接触并且不干扰匹配,因为柱166是偏离的。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B与电缆端146偏离开距离188,该距离188等于或稍大于电缆定位特征164A沿着纵向轴线193的长度190。结果,当壳部140、142匹配时,电缆定位特征164B的前壁194可以邻接电缆定位特征164A的后壁196或者可以设置在电缆定位特征164A的后壁196附近。通过减少壳体106的电缆端116(图1所示)上的EMI泄漏,沿着纵向轴线193的电缆定位特征164A、164B的附近可以提高EMI密闭度。可选地,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A可以从电缆端150偏离,附加地或者代替,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B从电缆端146偏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出口段152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在所述实施例中,两个电缆出口段152包括三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沿纵向轴线193轴向间隔开。类似地,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沿纵向轴线193轴向间隔开。当壳部140、142匹配时,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可以偏离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电缆定位特征164可以沿着纵向轴线193散布或者交错,使得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与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沿着电缆出口区126的长度交替。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缆出口段152每一个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三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上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不需要包括与下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数目一样多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电缆定位特征164数目的增加可以提供与接收在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中的电缆108更好的机械匹配。另外,额外的电缆定位特征164在通路128中提供额外的阻挡结构。沿着电缆出口区126长度的阻挡结构的冗余可以提高屏蔽和EMI抑制。
图4和5是在组装的不同阶段时的连接器模块102的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示出了在组装之前的连接器模块102。图5示出了在组装之后的连接器模块102。图4的仰视图分别示出了沿着纵向轴线193来看的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端146、150(图2和3所示)。图5的仰视图示出了沿着纵向轴线193来看的壳体106的电缆端116(由壳部140、142的电缆端146、150所限定)。图4和5中所示的电缆108的横截面是提供了壳体106的无障碍视图。
参考图4,上下壳部140、142摆好位置以用于匹配。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可以是U型或者沿着仰角轴线192定位。例如,槽168具有相对于弯曲基部184的开口端202。开口端202可以在柱166的末端186之间。当摆好位置以用于匹配时,上壳部140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与下壳部142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相对(例如,镜像)。一旦壳部140、142被匹配,每一个槽168的开口端202设置在相对的壳部140或142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内表面154的附近(如图5所示)。
在组装期间,在匹配壳部140、142之前,电缆108被接收在下壳部142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内。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电缆108可以被接收在上壳部140的槽168内而不是下壳部142,或者可以被部分的接收在每一个壳部140、142的槽168内。电缆108从下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左右侧壁160、162侧向(沿着侧向轴线191)凹进(recessed)。例如,左侧壁160与右侧壁162通过第一宽度204而间隔。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具有小于第一宽度204并且在侧壁160、162之间的第二宽度206。这样,槽168内的电缆108从侧壁160、162凹进,这样电缆108就不会有与上下壳部140、142的侧壁160、162的接合相干扰的风险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壳部140沿着仰角轴线192移向下壳部142以便匹配壳部140、142。上壳部140的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柱166可以围绕电缆108的周边被接收。例如,当上壳部140下降到下壳部142上时,左柱166A可以沿着电缆108的左侧延伸,并且右柱166B可以沿着电缆108的右侧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柱166的末端186是渐缩的。例如,柱166可以远离槽168侧向向外渐缩。柱166的包括渐缩末端209的可选的渐缩区域在图4中以点划线的方式示出。令柱166渐缩可以减少在组装壳部140、142期间损坏电缆108的风险,比如当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柱166在匹配期间围绕在电缆108的周边被接收时。渐缩的柱166在末端209处是足够宽的以避免阻碍、刺破或者撕裂一个或多个层(例如,图2所示的箔层174)或者电缆108的部件。柱166是渐缩的,以便逐渐引导电缆108侧向进入槽168的内部。
现在参考图5,上下壳部140、142匹配用于限定组合后的壳体106,下壳部142的左侧壁160在接缝210处接合上壳部140的左侧壁160。类似地,下壳部142的右侧壁162在接缝210处接合上壳部140的右侧壁162。壳部140、142之间的接缝210是在壳体106的边界周围(除了在壳部140、142之间限定的开口之外)延伸的界面。下壳部142的柱166的末端186被接收在上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柱166的外壁182是弯曲的,以便不与上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弧形内表面154干涉。类似地,上壳部140的柱166被接收在下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上壳部140的柱166设置在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后方,因此在图5的剖视图中示出为虚线。
一旦匹配,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组,以合限定电缆通道212,其环绕和捕获电缆108。例如,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弯曲基部184限定电缆通道212的上周边(或者周边的上部分)。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弯曲基部184类似地限定电缆通道212的下周边(或者周边的下部分)。可选地,由弯曲基部184限定的上下部分可以形成电缆通道212的整个周边。可替换地,至少部分周边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柱166的内壁180(图3所示)所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通道212具有椭圆的或者圆形的横截面。
电缆通道212的直径可以等于或者至少稍小于电缆108的直径(例如,图2所示的电缆108的段178的直径)。当电缆通道212通过匹配壳部140、142而形成时,限定了电缆通道21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边缘至少部分地压缩电缆108(径向向内朝向电缆通道212的中心)。压缩可以迫使电缆108呈电缆通道212的形状并且填满电缆定位特征164边缘与电缆108外周之间的任何空隙,所述电缆定位特征164限定了电缆通道212。例如,如图4所示,电缆108的横截面可以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当电缆108被定位在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之内时,一个或多个空隙或者间隙214可存在于电缆108和电缆定位特征164之间。返回参考图5,上壳部140的匹配至少部分地压缩在上下壳部140、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之间的电缆108,其迫使电缆108适应电缆通道212的横截面并且填满图4中所示的空隙或者间隙214。因此,电缆108密封在电缆通道212内,这将容纳EMI在壳体106内。上壳部140的电缆定位特征164、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164与电缆通道212内的电缆108的组合密封了通路128(图1所示)并且容纳EMI在壳体106内。
图6是根据替换实施例的壳体106(图1所示)的下壳部142的部分的特写剖面透视图。下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包括多个电缆定位特征216,其沿着纵向轴线193间隔开。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216仅包括一个柱218。第一电缆定位特征216A的柱218和第三电缆定位特征216C的柱218都邻近电缆出口段152的左边缘156。第二和第四电缆定位特征216B、216D的柱218都分别邻近电缆出口段152的右边缘158。因此,柱218沿着电缆出口段152的长度交错到交替的侧面。电缆通道220可以在交替的柱218之间被限定。电缆通道220平行于纵向轴线193。电缆通道220被配置成在其中接收电缆108。当下壳部142与上壳部(未示出)匹配以限定壳体106时,交替的柱218阻止电缆108在下壳部142的边缘156、158处被夹住。上壳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电缆定位特征216,其与下壳部142的电缆定位特征216组合以提供屏蔽和EMI容纳。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模块(102),包括沿纵向轴线(193)在匹配端(114)和电缆端(116)之间延伸的壳体(106),所述壳体由在接缝(210)处匹配且在第一壳部(140)和第二壳部(142)之间限定内部腔体(118)的第一壳部(140)和第二壳部(142)所限定,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每一个包括电缆出口段(152),所述电缆出口段一起限定壳体的电缆出口区(126),所述电缆出口区包括所述电缆端,其特征在于
第一和第二壳部每一个的电缆出口段包括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所述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从相应的电缆出口段的内表面(154)延伸,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包括至少两个柱(166)和在其之间限定的槽(168),其中第一和第二壳部的电缆定位特征的槽被配置成在每一个对应的电缆定位特征的至少两个柱之间接收电缆(108),所述电缆从壳体的电缆端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在壳体(106)的电缆出口区(126)处的、第一和第二壳部(140、142)之间的接缝(210)是通过第一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的侧壁(160、162)接合第二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152)的对应侧壁(160、162)而形成的,对应的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每一个柱(166)设置在槽(168)和相应电缆出口段的其中一个侧壁之间,使得在第一和第二壳部匹配时柱阻止电缆(108)延伸进入侧壁之间的接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第一和第二壳部中的至少一个(140或142)的侧壁(160、162)被第一宽度(204)所间隔开,槽(168)由设置在侧壁之间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所限定、并且具有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206),使得电缆(108)在电缆出口段(152)内从相应的侧壁凹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由所述至少两个柱(166)的内壁(180)和在所述至少两个柱的内壁之间延伸的弯曲基部(184)所限定,并且当第一壳部(140)匹配到第二壳部(142)时,第一和第二壳部的电缆定位特征一起限定沿着纵向轴线(193)延伸的电缆通道(212),第一和第二壳部中的每一个的电缆定位特征的弯曲基部限定所述电缆通道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进一步包括所述电缆(108),其中电缆(108)的被接收在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中的段(178)包括至少一个内导体(124)、环绕所述至少一个内导体的至少一个绝缘层(170)、和环绕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的屏蔽层,其中由第一和第二壳部(140、142)的电缆定位特征限定的电缆通道(212)具有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电缆的所述段的直径,使得电缆被密封在电缆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屏蔽层是箔层(174)并且电缆(108)进一步包括环绕箔层的编织物(132),所述编织物沿着壳体(106)的电缆出口区(126)的外部定位并且联接至其,以将电缆机械和电气地连接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第一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的所述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沿着纵向轴线(193)从第二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的所述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偏离,使得第一壳部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的所述至少两个柱(166)相对于第二壳部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的所述至少两个柱在轴向上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第一壳部(140)的电缆出口段(152)或第二壳部(142)的电缆出口段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电缆定位特征(164),在匹配了第一和第二壳部时,第一和第二壳部的电缆定位特征相互偏离并且沿着纵向轴线(193)交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102),其中第一壳部(140)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的槽(168)被配置成在第一和第二壳部(140、142)匹配之前接收电缆(108),使得当第一和第二壳部匹配时第二壳部(142)的每一个电缆定位特征的所述至少两个柱(166)围绕电缆的外周被接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10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缆定位特征(164)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壳部(140、142)的电缆出口段(152)一体成型。
CN201510683706.7A 2014-07-24 2015-07-24 具有电缆定位特征的连接器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6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340,133 2014-07-24
US14/340,133 US9660388B2 (en) 2014-07-24 2014-07-24 Connector module with cable positioning fea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6255A true CN105406255A (zh) 2016-03-16
CN105406255B CN105406255B (zh) 2019-11-05

Family

ID=5516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370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6255B (zh) 2014-07-24 2015-07-24 具有电缆定位特征的连接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60388B2 (zh)
CN (1) CN105406255B (zh)
SG (1) SG10201505522Y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462A (zh) * 2015-05-27 2016-12-07 安讯士有限公司 外罩和包括外罩的摄像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0659A (zh) * 2014-01-24 2015-07-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204271330U (zh) * 2014-12-12 2015-04-1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壳体
CN106159531B (zh) * 2015-03-25 2018-03-0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组件
US20160315414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housing assembly for sealing to a cable
TWI746561B (zh) * 2016-05-31 2021-11-21 美商安芬諾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能纜線終端
WO2019028373A1 (en) 2017-08-03 2019-02-07 Amphenol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FOR HIGH SPEED INTERCONNECTIONS
EP3739346B1 (en) * 2019-05-14 2023-07-12 Landis+Gyr AG Load control module for a utility meter and meter arrangement comprising same
CN110890674B (zh) * 2019-11-26 2021-08-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电缆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连接器插座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8914A (en) * 1997-01-24 1998-12-15 Amihenol Corporation Die cast electrical connector shell with integral trapezoidal shield and offset cable gripping teeth, and electrical contact arrangement therefor
US6126478A (en) * 1998-07-01 2000-10-03 Hubbell Incorporated Wiring device with gripping of individual conductors
CN2409657Y (zh) * 1999-12-17 2000-12-06 台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铁壳固定缆线装置
US6280235B1 (en) * 2000-06-20 2001-08-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nclosure for spliced cable
CN2596600Y (zh) * 2002-08-09 2003-12-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4961A (en) * 1972-04-24 1974-01-08 Hubbell Inc Harvey Cable clamp
US5244415A (en) * 1992-02-07 1993-09-14 Harbor Electronics, Inc.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able
US5217389A (en) * 1992-09-02 1993-06-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djustable strain relief for wiring devices
GB9321180D0 (en) * 1993-10-14 1993-12-01 Amp Gmbh Shielded connector with hermaphroditic shell
US5934931A (en) * 1997-08-27 1999-08-10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Strain-relief system for a folding plug and connector system
US6805578B2 (en) * 2003-03-14 2004-10-19 Woodhead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wiring device
US6955558B1 (en) 2004-04-26 2005-10-18 Andrew Corporation Cable and apparatus interface security device
CN103178392B (zh) * 2011-12-23 2016-06-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组件
US8878079B2 (en) * 2012-01-09 2014-11-04 Apple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ace termination structur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150075838A1 (en) * 2013-09-19 2015-03-1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s for a cable bund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8914A (en) * 1997-01-24 1998-12-15 Amihenol Corporation Die cast electrical connector shell with integral trapezoidal shield and offset cable gripping teeth, and electrical contact arrangement therefor
US6126478A (en) * 1998-07-01 2000-10-03 Hubbell Incorporated Wiring device with gripping of individual conductors
CN2409657Y (zh) * 1999-12-17 2000-12-06 台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铁壳固定缆线装置
US6280235B1 (en) * 2000-06-20 2001-08-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nclosure for spliced cable
CN2596600Y (zh) * 2002-08-09 2003-12-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462A (zh) * 2015-05-27 2016-12-07 安讯士有限公司 外罩和包括外罩的摄像机
CN106210462B (zh) * 2015-05-27 2018-11-16 安讯士有限公司 外罩和包括外罩的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6255B (zh) 2019-11-05
US20160028188A1 (en) 2016-01-28
SG10201505522YA (en) 2016-02-26
US9660388B2 (en) 201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6255A (zh) 具有电缆定位特征的连接器模块
CN105406286B (zh) 具有电缆出口区垫圈的连接器模块
CN107994366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5449401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992950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able connector having same
CN104009338B (zh) 电连接器
CN102842784B (zh) 电力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们的系统
CN109411957B (zh) 高速互连组件
US7651342B1 (en) Dual-interfac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ti-crosstalk means therebetween
KR101780069B1 (ko) 커넥터
CN102474046B (zh) 浮动连接器
JP6918913B2 (ja) コネクタ
CN103986025A (zh) 具有排流线和接地箍的电缆组件和连接器模块
CN103999292A (zh) 电缆插头连接器
CN108963512B (zh) 连接件模组及其制程方法
CN103178408A (zh) 构造成屏蔽电缆端接区域的电连接器
US10522951B2 (en) Cable connector
JP7032978B2 (ja) L形同軸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11391A (zh) 连接器
CN104348038A (zh) 同轴型电连接器
US7892028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9246278B1 (en) Connector module with cable exit region gasket
CN105098540A (zh) 具有引线框架的电连接器
CN109428214A (zh) 具有屏蔽元件的电连接器模块组件
CN109599726A (zh) 一种差分连接器组件及其差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after: TE CONNECTIVITY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