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4955A -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4955A
CN105404955A CN201510708814.5A CN201510708814A CN105404955A CN 105404955 A CN105404955 A CN 105404955A CN 201510708814 A CN201510708814 A CN 201510708814A CN 105404955 A CN105404955 A CN 105404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risk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ccep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88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4955B (zh
Inventor
时进钢
李东
张明博
陈晓丽
王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Japan Friendl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ino-Japan Friendl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Japan Friendl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Sino-Japan Friendl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107088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4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4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4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4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49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 Y02P90/845Inventory and reporting systems for greenhouse gases [GH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属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健康风险领域。该方法包括六个步骤:进行化工园区中所有化工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清单、环境风险源清单调查;建立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体系,包含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分析;进行环境风险分析;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综合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等级范围的计算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化工园区的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等级范围,并据此分层次给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以及不同防护距离的环境风险管理对策。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健康风险领域,提供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综合考虑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人体健康风险因素的确定化工园区防护距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无组织和有组织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对企业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对周边人群造成健康风险;同时,化工企业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运行期间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对人身安全与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
为了防止化工企业对周边人群造成不利影响,通常在化工企业周边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目前有三种防护距离,分别是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边界,到居住区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所需的最小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安全防护距离属于安全评价范畴,是以防范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下大规模人员死亡(包括本企业、周围企业、居住区等人员)为目标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监管职责。
以上三种防护距离中,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具有类似的作用,都是以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人群健康的影响为目标的,由卫生部门、环保部门等分别在职业卫生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日常监管中承担监管职责。
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保障化工企业(园区)周边居民的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其设置的合理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而目前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及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性。
一是目前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虽然都是保护人体健康,但2种距离的计算方法不同、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出现矛盾,给实际操作及管理部门带来较大不便。
二是两种方法都没有真正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根本。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都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为基准的,这2个标准一方面所涵盖的污染物种类有限,另一方面标准值的科学性、可用性有待商榷。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达几十种,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仅有8种常规污染物和7种特征污染物,同时,GB3095-2012的制定考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标准值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准则》(2005年全球更新版)仍有一定差距;《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虽然规定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34项污染物),但该标准规定的是容许浓度的最高值,不是长期接触浓度的容许值,同时,TJ36-79已被2010年8月实施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所替代,而GBZ1-2010标准取消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34项污染物),因此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已不可作为相关工作的依据。
三是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都是针对某个企业甚至某个装置设置的,而目前我国化工企业都是园区化管理,多个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存在浓度叠加效应,而目前的方法并未考虑此问题,导致所设置的防护距离小于实际需要的防护距离。
四是这两中方法都考虑的是企业正常工况下的防护距离,而未考虑事故状态下应有的环境风险防护距离。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综合考虑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人体健康风险因素的确定化工园区防护距离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包括步骤:
(1)进行化工园区中所有化工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清单、环境风险源清单调查;
(2)建立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体系,包含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每一个一级指标包含若干二级指标;
(3)采用步骤(1)确定的大气污染源清单,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分析,并根据(2)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环境空气指标等级范围分析;
(4)采用步骤(1)确定的环境风险源清单,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并根据(2)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环境风险可接受度指标等级范围分析;
(5)根据步骤(1)确定的大气污染源清单及步骤(3)的环境空气质量模拟结果,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并根据(2)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等级范围分析;
(6)根据步骤(3)、(4)、(5)中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等级范围的计算分析结果,依据(2)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化工园区的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等级范围,并据此分层次给出防护距离、以及不同防护距离的环境风险管理对策。
在步骤(1)中,
采用物料衡算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化工园区内企业大气污染源、环境风险源的清单。对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进行全流程工艺分析,采用物料衡算法和类比分析法,定量分析各个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有毒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建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以及环境风险源的清单。同时可以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监测分析的方法,对工艺流程中的有组织源和无组织源进行调查监测,对计算分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环境风险源进行校核。
在步骤(2)中,
从化工园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方面建立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指标体系,定义为“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
一级指标有3个: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二级指标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常规污染物可选择SO2、NO2、PM10等作为评价指标;特征污染物的选择从化工园区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评价标准两方面考虑,可以选择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作等为评价指标。
环境风险可接受度的二级指标选择半致死浓度(LC50)和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2个指标。半致死浓度(LC50)是指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是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可致命、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时的浓度。
人体健康风险的可接受度的二级指标为非致癌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和致癌污染物的致癌风险指数。
以上“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均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只有当一级指标中的所有二级指标均达到“高”时,其对应的一级指标判定为“高”;当所有二级指标均为“中”、或部分为“中”部分为“高”时,其对应的一级指标判定为“中”;只要二级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为“低”时,则其对应的一级指标判定为“低”。同理,当所有一级指标均达到“高”时,则判定“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高”;当所有一级指标均为“中”、或部分为“中”部分为“高”时,则判定“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中”;只要一级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为“低”时,则“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判定为“低”。
上述所述的“高”、“中”、“低”可根据现有的标准或指标数据作为标准,或根据需要定义具体的标准数据。
在步骤(3)中,根据步骤(1)中调查的化工园区大气污染源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模拟化工园区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绘制各种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图,分别给出每一种污染物浓度(二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综合所有空气污染物“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
在步骤(4)中,环境风险评价主要考虑2种情况,一是火灾事故次生污染物(如CO、SO2等)的环境风险,二是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如苯、硫化氢等)的环境风险。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的多烟团模式分析预测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重点分析在典型环境风险事故情况下,释放到大气的每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浓度(二级指标)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综合所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二级指标)“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
在步骤(5)中,根据步骤(2)中大气污染模拟结果,获得大气污染物的年均浓度等值线分布图。通过这些浓度分布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污染物高浓度分布区、低浓度分布区,并可以获得不同位置人群对有毒空气污染物的长期暴露平均水平。采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四步法(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估、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进行有毒空气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风险表征主要分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绘制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二级指标)到达“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
在步骤(6)中,根据步骤(3)、(4)、(5)的计算分析结果,依据步骤(2)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综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并据此分层次给出化工园区的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针对不同层次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特点,提出不同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防控要求。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方法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全面性:综合考虑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人体健康风险3大方面的因素,计算出防护距离,既考虑了企业的正常工况,也考虑了事故状态;既考虑了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也考虑了人体健康风险。在计算分析、使用该防护距离进行环境管理方面提供较大的便利性。
(2)通过建立完善、全面的指标体系,可以分层次计算出防护距离,针对不同层次防护距离提出不同等级的环境风险管理对策措施,有利于该防护距离的实施,也有利于周边群众健康保护。
(3)既可以计算单个化工企业的防护距离,又可以计算整个化工园区的防护距离,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流程图;
图2实施例1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指标)指标等级范围图;
图3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一级指标)指标等级范围图;
图4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一级指标)指标等级范围图;
图5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分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某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确定
(1)进行化工园区中所有化工企业的大气污染源、环境风险源调查;
采用物料衡算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化工园区内企业大气污染源、环境风险源的清单。
经调查,化工园区内有组织废气污染源涉及7家企业,共计33个有组织排放源。无组织废气污染源涉及17家企业,共计40个无组织面源。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14项,其中常规污染物4项:SO2、NO2、NOX、PM10,特征污染物10项:苯、甲苯、二甲苯、氨气、硫化氢、非甲烷总烃、甲醇、HCl、TVOC、CS2
有组织废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排放源的位置坐标、高度(m)、内径(m)、烟气量(m3/h)、出口温度(k)、出口速度(m/s)等参数,以及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速率(g/s)。
无组织废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包括:无组织排放区的位置坐标、面积(m2)、高度(m)、排放速率(g/s/m2)。
环境风险源清单调查结果如下:
a)各企业在生产、储运过程中涉及原油、柴油、石脑油、苯、硫化氢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
b)各企业原油储罐、燃料油储罐、石脑油储罐、苯储罐等大型罐体,常减压、硫回收、加氢、重整等高温高压且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
(2)建立一套包含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人体健康风险的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综合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体系说明如下:
a)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说明
常规因子选择SO2、NO2作为评价指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指标级别为“中”,达到一级标准(其中NO2为二级标准的50%)的指标级别为“高”;特征因子的选择从化工园区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评价标准两方面考虑,选择非甲烷总烃作为评价指标,小于最高容许浓度(小时值)的指标级别为“中”,小于最高容许浓度(小时值)50%的指标级别为“高”。
b)环境风险可接受度指标说明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选择LC50和IDLH两个浓度限值作为环境风险评价标准。通过各类环境风险事故预测分析,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大于LC50和IDLH的区域,指标级别为“低”;最大落地浓度大于0.5倍IDLH、小于等于IDLH的区域,指标级别为“中”;最大落地浓度小于等于0.5倍IDLH浓度的区域,环境风险事故对该范围影响相对较小,指标级别为“高”。
c)人体健康风险指标说明
以美国EPA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对于非致癌污染物,以非致癌风险指数1限值,非致癌风险指数大于1时指标级别为“低”,非致癌风险指数小于等于1时指标级别为“中”,非致癌风险指数小于或等于0.5时指标级别为“高”;对于致癌污染物,致癌风险指数大于1×10-4时认为是不可接受的,指标级别为“低”;致癌风险指数在1×10-6—1×10-4时指标级别为“中”,小于1×10-6的指标级别为“高”。
表1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体系
注:半致死浓度(LC50)是指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是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可致命、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时的浓度。
(3)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分析,并采用指标体系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步骤(1)中调查的化工园区大气污染源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模拟化工园区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绘制各种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图,分别给出每一种污染物浓度(二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综合所有空气污染物“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化工园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为低的区域为距离化工园区东南侧约500m范围;而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为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化工园区东南侧500m-3000m;指标为“中”的等值线以外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为“高”。
(4)进行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考虑2种情况,一是火灾事故次生污染物(如CO、SO2等)的环境风险,二是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如苯、硫化氢等)的环境风险。原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后,分别考虑罐顶火灾和池火灾两种事故,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公式计算CO和SO2的排放源强,重点关注风速1.5m/s(不利扩散风速)、F稳定度和风速4.5m/s(多年平均风速)、D稳定度下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毒有害物质重点考虑苯和H2S泄漏的影响,根据物质储存量和在线量的大小,将6000m3苯储罐入口管线全断裂和炼化硫回收装置H2S管线破裂作为典型事故进行预测。
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的多烟团模式分析预测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重点分析在典型环境风险事故情况下,释放到大气的每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浓度(二级指标)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综合所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二级指标)“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见图3。
根据环境风险预测,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为低的区域主要为化工园区东南边界外300m以内,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为中的区域主要为化工园区东南边界外300m—1000m范围。指标为“中”的等值线以外区域的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为“高”。
(5)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根据步骤(2)中大气污染模拟结果,获得大气污染物的年均浓度等值线分布图。通过这些浓度分布图可以获得不同位置人群对有毒空气污染物的长期暴露平均水平。采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四步法(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估、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进行有毒空气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风险表征主要分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绘制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二级指标)到达“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见图4。
根据人体健康风险预测,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低的区域主要在化工园区范围以内;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化工园区东南边界外1000m范围。指标为“中”的等值线以外区域的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高”。
(6)根据(3)、(4)、(5)的计算分析结果,依据(2)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分层次计算分析化工园区的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健康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3个一级指标评价成果,对化工园区周边区域环境健康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见图5。
由图5可以看出,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低”的区域主要在化工园区东南部紧邻区域,面积约为1.1km2(边界距离化工园区边界约500m)。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为“低”,环境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低”或“中”,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中”。
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中”的区域主要在化工园区东南部,面积约为7.8km2(边界距离化工园区边界约500m至3km)。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为“中”,环境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中”或“高”,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中”或“高”。
指标为“中”的等值线以外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3个指标均为“高”,因此,该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高”。
环境管理对策措施:分层次设施设置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综合评价,化工园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石化园区东南部,建议分层次设施设置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包括控制带和限制带:
控制带:即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低”的区域,范围为石化园区东南部边界外500m以内,该区域不应有居民、学校等敏感目标,建议建设绿化隔离带;
限制带:即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为“中”的区域,范围为石化园区东南部500m至3km范围,该区内应禁止新建居住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逐步减小人口密度。

Claims (10)

1.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进行化工园区中所有化工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清单、环境风险源清单调查;
(2)建立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体系,包含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每一个一级指标包含若干二级指标;
(3)采用步骤(1)确定的大气污染源清单,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分析,并根据(2)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环境空气指标等级范围分析;
(4)采用步骤(1)确定的环境风险源清单,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并根据(2)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环境风险可接受度指标等级范围分析;
(5)根据步骤(1)确定的大气污染源清单及步骤(3)的环境空气质量模拟结果,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并根据(2)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等级范围分析;
(6)根据步骤(3)、(4)、(5)中环境空气质量、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等级范围的计算分析结果,依据(2)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化工园区的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等级范围,并据此分层次给出防护距离、以及不同防护距离的环境风险管理对策。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用物料衡算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化工园区内企业大气污染源、环境风险源的清单。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进行全流程工艺分析,采用物料衡算法和类比分析法,定量分析各个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有毒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建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以及环境风险源的清单;同时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监测分析的方法,对工艺流程中的有组织源和无组织源进行调查监测,对计算分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环境风险源进行校核。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从化工园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方面建立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指标体系,定义为“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
一级指标有3个: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二级指标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浓度;
环境风险可接受度的二级指标选择半致死浓度(LC50)和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2个指标;半致死浓度(LC50)是指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是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时的浓度,某种危险水平为可致命、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人体健康风险的可接受度的二级指标为非致癌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和致癌污染物的致癌风险指数。
6.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均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只有当一级指标中的所有二级指标均达到“高”时,其对应的一级指标判定为“高”;当所有二级指标均为“中”、或部分为“中”部分为“高”时,其对应的一级指标判定为“中”;只要二级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为“低”时,则其对应的一级指标判定为“低”。同理,当所有一级指标均达到“高”时,则判定“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高”;当所有一级指标均为“中”、或部分为“中”部分为“高”时,则判定“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为“中”;只要一级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为“低”时,则“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判定为“低”。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步骤(1)中调查的化工园区大气污染源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模拟化工园区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绘制各种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图,分别给出每一种污染物浓度二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综合所有空气污染物“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
8.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环境风险评价主要考虑2种情况,一是火灾事故次生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二是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如苯、硫化氢等)的环境风险;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的多烟团模式分析预测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重点分析在典型环境风险事故情况下,释放到大气的每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浓度二级指标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综合所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二级指标“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
9.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根据步骤(2)中大气污染模拟结果,获得大气污染物的年均浓度等值线分布图;通过这些浓度分布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污染物高浓度分布区、低浓度分布区,并可以获得不同位置人群对有毒空气污染物的长期暴露平均水平;采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四步法进行有毒空气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风险表征主要分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绘制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二级指标到达“高”、“中”、“低”的等值线,按照步骤(2)确定的原则,采用叠图法绘制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
10.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根据步骤(3)、(4)、(5)的计算分析结果,依据步骤(2)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综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风险可接受度、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度三个一级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采用叠图法绘制“环境健康风险可接受度指标”达到“高”、“中”、“低”的等值线,并据此分层次给出化工园区的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针对不同层次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特点,提出不同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防控要求。
CN201510708814.5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4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8814.5A CN105404955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8814.5A CN105404955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4955A true CN105404955A (zh) 2016-03-16
CN105404955B CN105404955B (zh) 2018-02-02

Family

ID=5547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881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4955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4955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1153A (zh) * 2016-12-06 2017-05-10 浙江图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灾种实时耦合的化工园区实时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CN107315075A (zh) * 2017-07-05 2017-11-0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筛选地下水污染监测指标的方法
CN107563646A (zh) * 2017-09-05 2018-01-09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对人群健康风险的管理系统
CN108345986A (zh) * 2018-01-19 2018-07-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化工危险源动态量化评估方法
CN108762164A (zh) * 2018-06-26 2018-11-06 山东睿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园区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CN108830500A (zh) * 2018-06-26 2018-11-16 山东睿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处置方法及其应用
CN111695832A (zh) * 2020-06-19 2020-09-22 邵峥业 一种涉铅行业综合整治效果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2800114A (zh) * 2021-03-30 2021-05-14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无组织排放源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333229A (zh) * 2021-12-06 2022-04-12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人员安全预警的方法
CN116934102A (zh) * 2023-09-19 2023-10-24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的环境风险管控系统
CN118396387A (zh) * 2024-06-25 2024-07-26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基于最少检测量的区域大气环境健康风险防控区域的划定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8427736A (zh) * 2024-04-26 2024-08-02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基于环境监测的企业环境健康风险分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798A (zh) * 2014-03-07 2014-05-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基于Web的规模猪场PRRS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798A (zh) * 2014-03-07 2014-05-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基于Web的规模猪场PRRS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华炜: "基于风险的石油化工装置安全距离确定方法研究", 《安全、健康和环境》 *
杨春生: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方法和内容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陈郁: "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风险管理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1153A (zh) * 2016-12-06 2017-05-10 浙江图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灾种实时耦合的化工园区实时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CN107315075A (zh) * 2017-07-05 2017-11-0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筛选地下水污染监测指标的方法
CN107563646A (zh) * 2017-09-05 2018-01-09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对人群健康风险的管理系统
CN108345986A (zh) * 2018-01-19 2018-07-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化工危险源动态量化评估方法
CN108762164A (zh) * 2018-06-26 2018-11-06 山东睿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园区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CN108830500A (zh) * 2018-06-26 2018-11-16 山东睿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处置方法及其应用
CN111695832A (zh) * 2020-06-19 2020-09-22 邵峥业 一种涉铅行业综合整治效果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1695832B (zh) * 2020-06-19 2022-07-22 苏州喜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涉铅行业综合整治效果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2800114A (zh) * 2021-03-30 2021-05-14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无组织排放源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333229A (zh) * 2021-12-06 2022-04-12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人员安全预警的方法
CN116934102A (zh) * 2023-09-19 2023-10-24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的环境风险管控系统
CN116934102B (zh) * 2023-09-19 2023-12-19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的环境风险管控系统
CN118427736A (zh) * 2024-04-26 2024-08-02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基于环境监测的企业环境健康风险分级方法及系统
CN118396387A (zh) * 2024-06-25 2024-07-26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一种基于最少检测量的区域大气环境健康风险防控区域的划定方法、系统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4955B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4955A (zh) 一种确定化工园区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距离的方法
Luo et al. Fishbone diagram and risk matrix analysis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fety assessment of natural gas spherical tank
Bottelberghs Risk analysis and safety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he Netherlands
Ma et al.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of urban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s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Zardasti et al. Review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putation loss indicators in an onshore pipeline explosion event
CN107730124A (zh) 一种用于企业或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CN105894115A (zh) 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K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safety barrier function: Accidents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safety barrier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
Chen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overall consequence assessment in oil and gas pipeline industry
El-Mougher et al. Risk Management of Gas Stations that Urban Expansion Crept into in the Gaza Strip.
KR20040103537A (ko) 도시 가스 배관의 안전 관리 방법
McGarity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migrating hot spots, and the prospect of data-driven regulation of complex industrial complexes
Alam et al. Various risks and safety analysis to reduce fire in oil refinery plant
Taghehbaf et al. Modeling the consequences of potential accidents in one of the gasoline storage tanks at oil storage of yazd, in terms of explosion
Gonzalez-Velazquez Risk Based Inspection
Hegstad EPA Seeks Reviewers For Controversial Methods Of Estimating PM Benefits
Montoya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risk profiles and risk perception of flammable liquid hazards in San Luis Potosi, Mexico
Council OMV Taranaki Ltd Maui Production Station Monitoring Programme Annual Report 2018-2019
Hryshko Methodological bases for maintaining the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of the fuel system of a long-range passenger aircraft with two turbojet engines
Council TAG Oil (NZ) Limited Sidewinder Production Station Monitoring Programme Annual Report 2015-2016
Sizov et al. Liability of the supervisor under petroleum drilling contract
Abdulhamid et al. Environmental risk modeling of power plants & oil installations in Libya
Folch Calvo Development of a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methodology for industrial accidents
Boveirehi et 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Strategic Gasoil Tanks, Affected by Fire and Explosion Incidents in the Oil Facilities of Southern Ahvaz
Leelakrishn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Legal dimens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i Jingang

Inventor after: Li D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Mingbo

Inventor after: Chen Xiaoli

Inventor after: Wang Yanan

Inventor before: Shi Jingang

Inventor before: Li D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Mingbo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oli

Inventor before: Wang Yan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