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3919B -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3919B
CN105403919B CN201510765699.5A CN201510765699A CN105403919B CN 105403919 B CN105403919 B CN 105403919B CN 201510765699 A CN201510765699 A CN 201510765699A CN 105403919 B CN105403919 B CN 105403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field
angular frequency
geological data
mrow
re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56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3919A (zh
Inventor
武威
戴南浔
李文卉
王东
刘磊
吴晓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7656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3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3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3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3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3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4Displaying seismic recordings or 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 G01V1/345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e.g. in 3D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40Transforming data representation
    • G01V2210/48Other transfor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所述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包括: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地震数据成像中产生数值频散现象,减少计算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勘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偏移成像是地震数据处理中很重要的一步,其主要是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地震数据在深度域的偏移图像。偏移图像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地震和地质解释,从而影响油气储层的识别。
逆时偏移技术是一种适合复杂区构造成像的偏移方法,其能够对高陡构造进行准确成像。逆时偏移技术主要是利用波场模拟算法模拟出地震波场,然后对所模拟的地震波场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地震数据的偏移图像。
在众多波场模拟算法中,有限差分方法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个。在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受计算机内存和计算量的限制,尽管地震波场的空间导数会使用高阶逼近,但地震波场的时间导数一般都使用二阶逼近。由于时间方向引入的误差偏大,可能会导致所谓的数值频散现象。
为了消除所述数值频散现象,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伪普法来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场模拟。伪普法主要是在多个时间步中对地震波场进行二维或三维的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例如,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沿着时间轴模拟6-8秒的地震波场,时间步长一般为1毫秒左右。因此,模拟该地震波场大概需要计算6000步,也就是说模拟该地震波场可能需要进行大概6000步左右的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利用伪谱法来对地震数据进行逆时偏移处理,该方法需要在多个时间步中对地震波场进行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这可能会导致计算工作量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以减少计算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包括:
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
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构建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构建所获取的地震波场在时间-空间域的N维声波方程,N为正整数;
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中频率与速度之间的第一频散关系;
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时间-空间域的有限差分数值离散;
对离散后的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的第二频散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频散关系以及所述第二频散关系,得到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构建的所述映射关系为:
其中,Δt为时间步长;为数值计算角频率;ω为理论角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地震波场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对所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地震波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对所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和/或静校正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对所获取的地震波场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获取检波点波场;
对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傅立叶反变换;
对傅立叶反变换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互相关,得到偏移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傅立叶反变换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互相关进行互相关包括:
将所述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的第1步与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的第M步进行互相关;
将所述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的第2步与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的第M-1步进行互相关;
以此类推,直到将所述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的第M步与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的第1步进行互相关,其中M为进行地震波场模拟运算的时间步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逆时偏移成像装置,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映射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
逆时偏移处理单元,用于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构建单元包括:
构建子单元,用于构建所获取的地震波场在时间-空间域的N维声波方程,N为正整数;
第一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中频率与速度之间的第一频散关系;
差分计算子单元,用于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时间-空间域的有限差分数值离散;
第二变换子单元,用于对离散后的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中频率与速度之间的第二频散关系;
获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散关系以及所述第二频散关系,获得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逆时偏移处理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获取检波点波场;
反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傅立叶反变换;
互相关子单元,用于对傅立叶反变换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互相关,得到偏移图像。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而无需在每个时间步对地震波场进行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因而可以减少计算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所采集到的原始地震数据的频谱图。
图3是地震数据中加入有频散的模拟频谱图。
图4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单炮数据的偏移图像。
图5是采用现有方法所得到的单炮数据的偏移图像。
图6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墨西哥湾的野外地震数据成像
图7是图6中的局部区域成像的放大图。
图8是采用现有方法所得到的图6中局部区域成像的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逆时偏移成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述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所述的方法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10: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目标区域可以是整个勘探区域,也可以是整个勘探区域中的部分区域。
地震波场可以是通过对所获取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来得到的。所述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包括对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即减小噪声)、静校正等处理,以便获得高信噪比、高保幅的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波场可以是指部分目标区域内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所述理论角频率可以是指未对地震波场进行任何模拟运算的角频率,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可以是指利用有限差分法等方法对地震波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的角频率。
在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后,可以构建所获取的地震波场在时间域的N维声波方程,N可以为1,2或3等正整数;然后可以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的第一频散关系;还可以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时间域的有限差分数值离散以及傅立叶变换,从而得到所述地震波场的第二频散关系;最后根据所述第一频散关系以及所述第二频散关系,获得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现以一维地震波场为例,来说明的该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
(a)构建地震波场的一维声波方程,所构建的一维声波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上式中,p(t,x)为时间域的地震波场;v为所获取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简称为波速;t为时间点;x为空间位置。
(b)对上述方程(1)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傅立叶变换,得到频率域的声波方程:
上式中,为空间域的地震波场;ω为理论角频率,k为波数。
根据所述声波方程可以得到地震波场的第一频散关系,即:
ω2=v2k2 (3)
该式中,v为相速度,也可以记为vp
(c)对上述方程(1)进行时间域的2阶有限差分数值离散,所得到的声波方程为:
(d)对上述方程(4)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傅立叶变换,得到频率域的声波方程:
上式中,Δt为时间步长;为数值计算角频率。
根据上述方程(5)可以得到第二频散关系,即:
(e)根据方程(3)和(6),可以得到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即:
上式(7)也可以称为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误差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b)和(c)之间的执行顺序并没有限制。
S120: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
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可以是通过对所获取的地震波场进行傅立叶变换来得到的。具体获取所述第一地震数据频谱的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在此不再赘叙。
在得到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后,可以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即,可以将每一个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到对应的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在位置。所述第一地震数据频谱与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中同一振幅所对应的时间不同。
在一具体实现方式中,可以是将公式(7)的逆运算应用于地震波场将其映射为p(ω,k)。所得到的声波方程的表达式可以为:
通过该步骤,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中加入有频散波。图2示出了所采集到的原始地震数据的频谱图,即第一地震数据频谱图。图3示出了地震数据中加入有频散的模拟频谱图,即第二地震数据频谱图。
S130: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
在得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后,可以对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所述地震数据的偏移图像。具体的,
可以从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中获取每一个时间步检波点波场;然后对检波点波场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即将波数域的检波点波场转换至时间-空间域;然后可以对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保存每一时间步的震源波场信息;将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保存每一时间步的检波点波场信息;再分别读取同一时刻的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最后对所读取的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进行互相关,并沿时间轴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地震数据的偏移图像。
所述震源波场可以是通过制造产生震源子波来获取的。所述获取震源波场与所述获取检波点波场以及对检波点波场进行傅立叶反变换之间的执行顺序并没有限制。
从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中获取检波点波场可以是通过将地震波场分别进行反向外推来得到的。获取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在此不再赘叙。
对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进行互相关可以是对每一时间步的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进行互相关。例如,模拟所述地震波场大概需要计算M步,此时可以将震源波场正向延拓的第1步和检波点波场反向延拓的第M步进行互相关;将震源波场正向延拓的第2步和检波点波场反向延拓的第M-1步进行互相关;以此类推,直到将震源波场正向延拓的第M步和检波点波场反向延拓的第1步进行互相关。
对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进行互相关可以用下式进行表示:
上式中,I(x,y,z)为成像结果,s(t,x,y,z)为震源波场;r(t,x,y,z)为检波点波场;Tmax为波场外推的最大时间。
对第一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所述地震数据的偏移图像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在此不再赘叙。
在对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的过程中,震源波场中的频散逐渐增加;在对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的过程中,由于预先加入了反向的频散,检波点波场中的频散逐渐减弱。在每一时间步对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进行互相关时,震源波场中的频散波和检波点波场中的频散波相互抵消,因而最后得到的地震数据的偏移图像中并不会出现频散现象。
利用公式(3)和(6),可以得到,相速度误差导致的频散误差为
其中,Δp(ω,t)为频散误差,其与时间t正相关。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在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傅立叶变换和一次傅立叶反变换;在获取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时进行一次傅立叶变换,对映射后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前对所述第一地震数据频谱进行一次傅立叶反变换,而无需再在每个时间步都对地震波场进行傅立叶变换和傅立叶反变换,因而实现了减小计算工作量的目的,进而可以减小成本。此外,通过在波场模拟的过程中在地震波场中加入频散波,所施加的频散波与地震波场在逆时偏移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值频散正好相互抵消,因而所得到的偏移图像中不会出现频散现象,这解决了由于时间方向低阶差分引入的误差偏大导致的数值频散现象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效果。
图4示出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单炮数据的偏移图像。图5示出了采用现有方法所得到的单炮数据的偏移图像。对比这两幅图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在深度为5000米的界面形成了信号波形界面成像,而采用现有方法所得到的偏移图像的成像界面的深度大于5000米,并且在更深的位置处出现了频散波。
图6示出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墨西哥湾的野外地震数据成像。图7为图6中局部区域成像的放大图。图8示出了采用现有方法所得到的图6中局部区域成像的放大图。对比图7和图8可以看出,采用现有方法所得到的成像的分辨率较差,在成像中还出现了相位差,而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得到的成像的质量更高。
通过上述两个实例,进一步说明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地震数据成像中产生数值频散现象,可以提高成像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逆时偏移成像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构建单元710、映射单元720以及逆时偏移处理单元730。其中,构建单元710可以用于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映射单元720可以用于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逆时偏移处理单元730可以用于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构建单元710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
构建子单元,可以用于构建所获取的地震波场在时间域的N维声波方程,N为正整数;
第一变换子单元,可以用于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的第一频散关系;
差分计算子单元,可以用于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时间域的有限差分数值离散;
第二变换子单元,可以用于对离散后的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的第二频散关系;
获得子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散关系以及所述第二频散关系,获得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逆时偏移处理单元730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获取检波点波场;
反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傅立叶反变换;
互相关子单元,用于对傅立叶反变换后的检波点波场以及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互相关,得到偏移图像。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9)

1.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构建的所述映射关系为:
<mrow> <mfrac> <mrow> <mn>2</mn> <mo>-</mo> <mn>2</mn> <mi>c</mi> <mi>o</mi> <mi>s</mi> <mrow> <mo>(</mo> <mover> <mi>&amp;omega;</mi> <mo>~</mo> </mover> <mi>&amp;Delta;</mi> <mi>t</mi> <mo>)</mo> </mrow> </mrow> <mrow> <msup> <mi>&amp;Delta;t</mi>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sup> <mi>&amp;omega;</mi> <mn>2</mn> </msup> <mo>,</mo> </mrow>
上式中,Δt为时间步长,为数值计算角频率,ω为理论角频率;
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
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构建地震波场在时间-空间域的N维声波方程,N为正整数;
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中频率与速度之间的第一频散关系;
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时间-空间域的有限差分数值离散;
对离散后的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中频率与速度之间的第二频散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频散关系以及所述第二频散关系,得到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所述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波场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对所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地震波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对所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减小噪声和/或静校正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获取检波点波场;
对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傅立叶反变换;
对傅立叶反变换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互相关,得到偏移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傅立叶反变换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互相关,得到偏移图像包括:
将所述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的第1步与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的第M步进行互相关;
将所述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的第2步与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的第M-1步进行互相关;
以此类推,直到将所述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的第M步与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的第1步进行互相关,其中M为进行地震波场模拟运算的时间步数。
7.一种逆时偏移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目标区域的地震波场所对应的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构建的所述映射关系为:
<mrow> <mfrac> <mrow> <mn>2</mn> <mo>-</mo> <mn>2</mn> <mi>c</mi> <mi>o</mi> <mi>s</mi> <mrow> <mo>(</mo> <mover> <mi>&amp;omega;</mi> <mo>~</mo> </mover> <mi>&amp;Delta;</mi> <mi>t</mi> <mo>)</mo> </mrow> </mrow> <mrow> <msup> <mi>&amp;Delta;t</mi>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sup> <mi>&amp;omega;</mi> <mn>2</mn> </msup> <mo>,</mo> </mrow>
上式中,Δt为时间步长,为数值计算角频率,ω为理论角频率;
映射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理论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频谱映射成所述数值计算角频率所对应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
逆时偏移处理单元,用于对映射后的第二地震数据频谱进行逆时偏移处理,得到偏移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时偏移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单元包括:
构建子单元,用于构建所获取的地震波场在时间-空间域的N维声波方程,N为正整数;
第一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中频率与速度之间的第一频散关系;
差分计算子单元,用于对所述N维声波方程进行时间-空间域的有限差分数值离散;
第二变换子单元,用于对离散后的声波方程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场中频率与速度之间的第二频散关系;
获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散关系以及所述第二频散关系,获得理论角频率与数值计算角频率之间的所述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时偏移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时偏移处理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频谱所对应的地震波场,获取检波点波场;
反变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检波点波场进行傅立叶反变换;
互相关子单元,用于对傅立叶反变换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所获取的震源波场进行互相关,得到偏移图像。
CN201510765699.5A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403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699.5A CN105403919B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699.5A CN105403919B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3919A CN105403919A (zh) 2016-03-16
CN105403919B true CN105403919B (zh) 2018-02-02

Family

ID=5546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5699.5A Active CN105403919B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39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5774B (zh) * 2018-03-20 2019-05-3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针对可控震源激发的地震信号快速识别震相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19356B (zh) * 2018-05-15 2019-11-0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稳定的大沙漠区衰减补偿逆时偏移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14509755A (zh) * 2022-01-17 2022-05-17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逆时偏移成像算法的煤炭监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1252076B2 (en) * 2010-05-12 2014-04-10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Seismic P-wave modelling in an inhomogeneous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um with a tilted symmetry axis
US8614930B2 (en) * 2011-03-23 2013-12-24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ismic data modeling and migration
CN103091710B (zh) * 2013-01-15 2015-08-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4635258B (zh) * 2013-11-06 2017-06-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应用cpu‑gpu平台进行地震波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CN104133987B (zh) * 2014-07-09 2018-01-09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的逆时偏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3919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5768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data-processing system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acou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the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comprising an hydrocarbon reservoir
WO2018102813A2 (en) Seismic acquisition geometry full-waveform inversion
CN105242305B (zh) 一种纵波和横波的分离方法及系统
BR102013000418A2 (pt) dispositivo e mÉtodo para desmisturar dados de disparo simultÂneo
CN110050205B (zh) 使用偏移道集的潜波照明
US9341729B2 (en) Amplitude contrast seismic attribute
Meyerholtz et al. Convolutional quelling in seismic tomography
CN103308941B (zh) 一种基于任意广角波动方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EA032186B1 (ru) Сейсмическая адаптивная фокусировка
CN105403919B (zh) 一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US104895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and using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in numerical computations of physical applications
CN110118993A (zh) 绕射波成像方法及装置
Shragge et al. Tensorial elastodynamics for isotropic media
US200500386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inematically linking multiple seismic domains
Sandberg et al. Full-wave-equation depth extrapolation for migration
CN106574980A (zh) 用于地下地质体的岩石性质估计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47021B (zh) 基于单井褶积算法建立初始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38944B (zh) 基于广角反射的地震采集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ui et al. A tour of Marchenko redatuming: Focusing the subsurface wavefield
Kim et al. 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 using analytic-signal-based wavefield decomposition
Stark Signal recovery beyond conventional Nyquist: The sample rates used for seismic acquisition do not need to limit the maximum recoverable frequencies
CN110858000B (zh) 地震数据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adala Valente et al. Time-to-depth conversion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by image-wavefront propagation
CN115267901B (zh) 动态坐标系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649876A (zh) 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