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5106B - 坚果破壳器 - Google Patents

坚果破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5106B
CN105395106B CN201510866843.4A CN201510866843A CN105395106B CN 105395106 B CN105395106 B CN 105395106B CN 201510866843 A CN201510866843 A CN 201510866843A CN 105395106 B CN105395106 B CN 105395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oadings
hemispherical shell
nut
out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68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5106A (zh
Inventor
凌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 Shuijiao
Original Assignee
Mo Shuiji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 Shuijiao filed Critical Mo Shuijiao
Priority to CN2015108668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95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9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5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51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坚果破壳器,其包括实心的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包括:把手、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部分重叠形成不完整的球体;所述第二半球壳体包括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施压装置,所述第三凹槽的弧面的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施压装置,其包括内杆、外杆和转轴,外杆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条,连接条向下倾斜地伸出转轴并与外杆呈20~70°夹角,连接条的另一端设有压头,压头的设有金属齿的一侧表面朝向坚果的容置空间,在所述外杆的向下移动下挤压坚果,从而挤破坚果的外壳。本发明能够同时对多个坚果进行破壳,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坚果破壳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坚果破壳的工具。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澳洲坚果的破壳器。
背景技术
澳洲坚果属植物,在世界上众多的干果之中,澳洲坚果的经济价值尤其的高,素来享有“坚果之王”、“干果皇后”的美称,澳洲坚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独特的奶油香味,其营养也很丰富,含油量70~79%,尤其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为特点,以油酸和棕榈酸为主,经医学证明,澳洲坚果油能很有效地降低血压、调节和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可以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和具有防辐射的功能能够治疗皮肤疾病,是一种天然的药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澳洲坚果果仁好吃有营养但是果壳难开,通常需要利用工具才能打开其坚硬的外壳。传统的坚果破壳器多为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坚果大多都裸露在外面,容易出现坚果掉落在地或坚果外壳到处飞溅等情况,存在使用不卫生,坚硬的坚果壳残渣不方便收拾,且一个钳子一次只能破开一个坚果的壳,效率极低。
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卫生、效率高的坚果破壳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坚果破壳器,其能够同时对多个坚果进行破壳,利用伸缩杆的可上下滑动,带动连接条下端的压头朝着靠近坚果的容置空间的方向移动,对坚果施压,从而挤破坚果外壳,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起到对挤压的力度的限制,避免了力度过大而导致坚果仁的破裂。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坚果破壳器,包括实心的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
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包括:
把手,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弧面的中部;
第一凹槽,其为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平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的与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同球心的半球形凹槽;
坚果槽,其包括多个第二凹槽,任一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平面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圆周排布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分重叠,形成不完整球体,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处设有第一金属网,所述第一金属网的朝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
所述第二半球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凹槽和施压装置,所述第三凹槽的弧面的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连通处设有第二金属网,所述第二金属网朝向所述第四凹槽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当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和所述第二半球壳体形成封闭空间时,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一金属网和所述第二金属网形成多个坚果的容置空间;
所述施压装置,其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二半球壳体的平面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空心的内杆和外杆滑动连接套合而成,所述伸缩杆外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半球壳体轴承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内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内壁上沿径向内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中部开设有使所述外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的位于所述圆盘下方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条状第三通孔,所述外杆的上端延伸出所述转轴的上端,所述外杆的上端固设有手柄,所述外杆的位于所述圆盘上方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起,位于所述圆盘和所述环形凸起之间的所述外杆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圆盘和所述外杆下端之间的所述外杆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连接条,任一所述连接条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外杆的外壁上,使得所述连接条可相对所述外杆转动,且所述连接条向下倾斜与所述外杆形成的夹角为20~70°,任一个所述连接条的下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条的下端固设有圆柱状压头,任一个所述压头未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底面朝向并可伸入一个所述坚果的容置空间,任一个所述压头通过一个第二弹簧与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所述压头未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底面上设有多个金属齿;
当所述外杆的下端移动至位于远离所述内杆下端的上限位置时,所述夹角为20°,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伸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为自然伸缩状态,所述压头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形成的球形空间中;当所述外杆的下端移动至位于靠近所述内杆下端的下限位置时,所述夹角为70°,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为拉伸状态,所述压头伸入所述坚果的容置空间并对坚果施压。
优选的是,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和所述第二半球壳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平面的外边缘上设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半球壳体的平面的外边缘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第五凹槽,以实现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形成封闭空间的锁定。
优选的是,所述的坚果破壳器,还包括固定插销,其为与所述转轴垂直的螺杆,所述外杆的靠近其上端的外壁上沿其轴向设有多对沿径向相对第一螺纹孔,所述转轴的靠近其上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以实现所述外杆与所述转轴的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直径比为1:5:6。
优选的是,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一凹槽的半径、所述连接条的长度和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比为1:1.2:0.5。
优选的是,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内杆、所述外杆和所述转轴的直径比为1:1.1:1.5,长度比为1:1.5:1.2。
优选的是,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四凹槽的个数为偶数,所述连接条的个数为所述第二凹槽的个数的一半。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伸缩杆的可上下滑动,带动外杆的外壁上固设的连接条的下移和相对外杆的转动,使得连接条下端的压头朝着靠近坚果容置空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坚果施压,将坚果的外壳挤破,因坚果在壳体内部被挤压,坚果壳和坚果仁都在壳体内部,避免了坚果壳的四处飞溅和坚果仁的掉落,本发明提供的坚果破壳器安全卫生,同时设计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挤压的力度进行了限定,避免了挤压力度过大导致的坚果仁的破裂,能够得到较完整的坚果仁,且能够同时对多个坚果进行破壳,工作效率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
2、将待破壳的坚果放置在第二半球壳体的第四凹槽中,第一半球壳体与第二半球壳体卡合形成封闭空间,第一半球壳体上设置的与第四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能够配合第四凹槽,更好的固定坚果,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坚果的移动,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具有可压缩性,保证挤压的力度能够将坚果壳挤破,并与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形成了坚果的容置空间,用户一只手握住把手,另一只手推动外杆上端的手柄,带动外杆的向下移动,使得压头挤压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并伸入坚果的容置空间,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的一侧面均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在压头的挤压作用下,锯齿状凸起增大了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与坚果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坚果的外壳能够更快的破裂;
3、连接条的个数为第四凹槽的个数的一半,即推动手柄带动压头对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的挤压能够完成一半坚果的破壳工作,通过旋转手柄带动转轴和连接杆相对第二半球壳体的转动,使得压头朝向未破壳的坚果所在的坚果的容置空间,再次推动手柄完成剩余的一半坚果的破壳工作,设置相对第四凹槽一半个数的连接条和压头既节省设备成本,又能够完成更多的坚果的破壳工作,提高了坚果破壳器的经济实用价值;
4、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通过卡合形成封闭空间,设计简单,方便操作,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通过铰链连接防止分散的两个壳体容易丢失。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坚果破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伸缩状态时的所述内杆、所述外杆和所述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状态时的所述内杆、所述外杆和所述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坚果破壳器,其包括实心的第一半球壳体1和第二半球壳体2:
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包括:
把手5,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弧面的中部;
第一凹槽31,其为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的平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的与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同球心的半球形凹槽;
坚果槽,其包括多个第二凹槽41,任一所述第二凹槽41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的平面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41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圆周排布且与所述第一凹槽31部分重叠,形成不完整球体,所述第二凹槽41与所述第一凹槽31连通处设有第一金属网,所述第一金属网的朝向所述第二凹槽4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
所述第二半球壳体2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31相对应的第三凹槽32、与所述第二凹槽41相对应的第四凹槽42和施压装置,所述第三凹槽32的弧面的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凹槽42与所述第三凹槽32连通处设有第二金属网,所述第二金属网朝向所述第四凹槽42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当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和所述第二半球壳体2形成封闭空间时,所述第二凹槽41、所述第四凹槽42、所述第一金属网和所述第二金属网形成多个坚果的容置空间;
所述施压装置,其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二半球壳体2的平面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空心的内杆7和外杆8滑动连接套合而成,所述伸缩杆外部套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与所述第二半球壳体2轴承连接,所述转轴6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转轴6的下端与所述内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的内壁上沿径向内接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中部开设有使所述外杆8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转轴6的位于所述圆盘11下方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条状第三通孔,所述外杆8的上端延伸出所述转轴6的上端,所述外杆8的上端固设有手柄9,所述外杆8的位于所述圆盘11上方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起10,位于所述圆盘11和所述环形凸起10之间的所述外杆8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盘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圆盘11和所述外杆8下端之间的所述外杆8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连接条13,任一所述连接条13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外杆8的外壁上,使得所述连接条13可相对所述外杆8转动,且所述连接条13向下倾斜与所述外杆8形成的夹角为20~70°,任一个所述连接条13的下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条13的下端固设有圆柱状压头14,任一个所述压头14未与所述连接条13连接的一侧底面朝向并可伸入一个所述坚果的容置空间,任一个所述压头14通过一个第二弹簧15与所述转轴6的下端连接,所述压头14未与所述连接条13连接的一侧底面上设有多个金属齿;
当所述外杆8的下端移动至位于远离所述内杆7下端的上限位置时,所述夹角为20°,所述第一弹簧12为自然伸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15为自然伸缩状态,所述压头14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和所述第三凹槽32形成的球形空间中;当所述外杆8的下端移动至位于靠近所述内杆7下端的下限位置时,所述夹角为70°,所述第一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15为拉伸状态,所述压头14伸入所述坚果的容置空间并对坚果施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待破壳的坚果放置在第二半球壳体2的第四凹槽42中,第一半球壳体1与第二半球壳体2卡合形成封闭空间,第一半球壳体1上设置的与第四凹槽42相对的第二凹槽41能够配合第四凹槽42,更好的固定坚果,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坚果的移动,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具有可压缩性,保证挤压的力度能够将坚果壳挤破,并与第二凹槽41和第四凹槽42形成了坚果的容置空间,用户一只手握住把手5,另一只手推动外杆8上端的手柄9,带动外杆8的向下移动,使得压头14挤压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并伸入坚果的容置空间,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的一侧面均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在压头14的挤压作用下,锯齿状凸起增大了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与坚果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坚果的外壳能够更快的破裂;
本发明利用伸缩杆的可上下滑动,带动外杆8的外壁上固设的连接条13的下移和相对外杆8的转动,使得连接条13下端的压头14朝着靠近坚果容置空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坚果施压,将坚果的外壳挤破。因坚果在壳体内部被挤压,坚果壳和坚果仁都在壳体内部,避免了坚果壳的四处飞溅和坚果仁的掉落,同时设计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5对挤压的力度进行了限定,避免了挤压力度过大导致的坚果仁的破裂,能够得到较完整的坚果仁,且能够同时对多个坚果进行破壳,工作效率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和所述第二半球壳体2通过铰链连接,避免分开的两个壳体容易丢失,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的平面的外边缘上设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半球壳体2的平面的外边缘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第五凹槽,以实现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和第二半球壳体2形成封闭空间的锁定,凸块和凹槽的卡合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坚果破壳器,还包括固定插销,其为与所述转轴6垂直的螺杆,所述外杆8的靠近其上端的外壁上沿其轴向设有多对沿径向相对第一螺纹孔,所述转轴6的靠近其上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以实现所述外杆8与所述转轴6的固定。
当推动外杆8上部的手柄9进行破壳时,拔掉螺杆,使得外杆8可相对转轴6的移动从而带动压头14挤压坚果,完成挤压工作后通过插入螺杆将外杆8和转轴6固定,旋转手柄9带动伸缩杆和转轴6的整体相对下壳体的转动,外杆8相对下壳体既能够伸缩又能够转动,从而带动压头14对坚果多方位的挤压,坚果外壳多角度的被挤压,保证坚果的外壳尽可能多的挤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二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31与所述第一半球壳体1的直径比为1:5:6;保证第二凹槽41和第一凹槽31有部分重叠,充分利用所述下壳体的平面的空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一凹槽31的半径、所述连接条13的长度和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比为1:1.2:0.5;保证连接条13的转动和移动不受转轴6外壁的影响,且能够使得压头14尽可能多的进入坚果的容置空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内杆7、所述外杆8和所述转轴6的直径比为1:1.1:1.5,长度比为1:1.5:1.2,保证内杆7、外杆8和转轴6能够相互更好的配合完成破壳工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坚果破壳器,所述第四凹槽42的个数为偶数,所述连接条13的个数为所述第二凹槽41的个数的一半,连接条13的个数为第四凹槽42的个数的一半,即推动手柄9带动压头14对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的挤压能够完成一半坚果的破壳工作,通过旋转手柄9带动转轴6和连接杆相对第二半球壳体2的转动,使得压头14朝向未破壳的坚果所在的坚果的容置空间,再次推动手柄9完成剩余的一半坚果的破壳工作,设置相对第四凹槽42一半个数的连接条13和压头14既节省设备成本,又能够完成更多的坚果的破壳工作,提高了坚果破壳器的经济实用价值。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坚果破壳器,包括实心的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包括:
把手,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弧面的中部;
第一凹槽,其为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平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的与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同球心的半球形凹槽;
坚果槽,其包括多个第二凹槽,任一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平面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圆周排布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分重叠,形成不完整球体,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处设有第一金属网,所述第一金属网的朝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
所述第二半球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凹槽和施压装置,所述第三凹槽的弧面的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连通处设有第二金属网,所述第二金属网朝向所述第四凹槽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当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和所述第二半球壳体形成封闭空间时,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一金属网和所述第二金属网形成多个坚果的容置空间;
所述施压装置,其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二半球壳体的平面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空心的内杆和外杆滑动连接套合而成,所述伸缩杆外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半球壳体轴承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内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内壁上沿径向内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中部开设有使所述外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转轴的位于所述圆盘下方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条状第三通孔,所述外杆的上端延伸出所述转轴的上端,所述外杆的上端固设有手柄,所述外杆的位于所述圆盘上方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起,位于所述圆盘和所述环形凸起之间的所述外杆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圆盘和所述外杆下端之间的所述外杆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连接条,任一所述连接条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外杆的外壁上,使得所述连接条可相对所述外杆转动,且所述连接条向下倾斜与所述外杆形成的夹角为20~70°,任一个所述连接条的下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条的下端固设有圆柱状压头,任一个所述压头未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底面朝向并可伸入一个所述坚果的容置空间,任一个所述压头通过一个第二弹簧与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所述压头未与所述连接条连接的一侧底面上设有多个金属齿;
当所述外杆的下端移动至位于远离所述内杆下端的上限位置时,所述夹角为20°,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伸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为自然伸缩状态,所述压头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形成的球形空间中;当所述外杆的下端移动至位于靠近所述内杆下端的下限位置时,所述夹角为70°,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为拉伸状态,所述压头伸入所述坚果的容置空间并对坚果施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和所述第二半球壳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平面的外边缘上设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半球壳体的平面的外边缘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第五凹槽,以实现所述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形成封闭空间的锁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坚果破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插销,其为与所述转轴垂直的螺杆,所述外杆的靠近其上端的外壁上沿其轴向设有多对沿径向相对第一螺纹孔,所述转轴的靠近其上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以实现所述外杆与所述转轴的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坚果破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半球壳体的直径比为1:5: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坚果破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半径、所述连接条的长度和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比为1:1.2: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坚果破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所述外杆和所述转轴的直径比为1:1.1:1.5,长度比为1:1.5: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坚果破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槽的个数为偶数,所述连接条的个数为所述第二凹槽的个数的一半。
CN201510866843.4A 2015-12-01 2015-12-01 坚果破壳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5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6843.4A CN105395106B (zh) 2015-12-01 2015-12-01 坚果破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6843.4A CN105395106B (zh) 2015-12-01 2015-12-01 坚果破壳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5106A CN105395106A (zh) 2016-03-16
CN105395106B true CN105395106B (zh) 2018-03-23

Family

ID=55461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684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5106B (zh) 2015-12-01 2015-12-01 坚果破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9510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925090A (en) * 1989-02-10 1990-08-16 Hoctor, Joseph Improvements to nut cracking apparatus
AU2003241527A1 (en) * 2002-05-20 2003-12-12 Sharon Siegel Nut piercer
AU2004237827A1 (en) * 2003-12-09 2005-06-23 Dalter Alimentari S.P.A Refillable Cutting Container Device for Whole Block Food Products to be Dispensed in the Grated, Shredded or Flake Form
CN202262888U (zh) * 2011-10-28 2012-06-06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坚果去壳器
CN203252525U (zh) * 2013-03-27 2013-10-30 冷潇潇 多用核桃破壳钳
CN104000518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杨哲 一种破壳器
CN204698402U (zh) * 2015-06-15 2015-10-14 潼南县志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坚果破壳器
CN204765255U (zh) * 2015-06-29 2015-11-18 赵泽琛 一种省力开核桃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925090A (en) * 1989-02-10 1990-08-16 Hoctor, Joseph Improvements to nut cracking apparatus
AU2003241527A1 (en) * 2002-05-20 2003-12-12 Sharon Siegel Nut piercer
AU2004237827A1 (en) * 2003-12-09 2005-06-23 Dalter Alimentari S.P.A Refillable Cutting Container Device for Whole Block Food Products to be Dispensed in the Grated, Shredded or Flake Form
CN202262888U (zh) * 2011-10-28 2012-06-06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坚果去壳器
CN104000518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杨哲 一种破壳器
CN203252525U (zh) * 2013-03-27 2013-10-30 冷潇潇 多用核桃破壳钳
CN204698402U (zh) * 2015-06-15 2015-10-14 潼南县志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坚果破壳器
CN204765255U (zh) * 2015-06-29 2015-11-18 赵泽琛 一种省力开核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5106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8834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助榨汁机
CN206303147U (zh) 一种螺旋式核桃破碎装置
CN105395105B (zh) 坚果开壳器
CN105395106B (zh) 坚果破壳器
CN202262888U (zh) 一种坚果去壳器
CN105617929A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06994341U (zh) 土豆去皮装置
CN207285465U (zh) 一种夜光雨伞
CN106551606A (zh) 一种胡柚割掰剥皮器
CN105395107B (zh) 坚果去壳器
CN205597718U (zh) 一种电动果皮切削装置
CN102920308B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果汁机
CN107702469A (zh) 一种用于制备白鬼笔提取液的烘干磨粉装置
CN209547839U (zh) 一种核桃去壳的机械装置
CN206044313U (zh) 一种榨汁杯
US10220253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CN203280278U (zh) 坚果破壳器
CN206565845U (zh) 一种旋开式核桃开壳器
CN206120148U (zh) 一种弧形刀具式澳洲坚果破壳器
CN206700375U (zh) 一种带双滚轮的面部按摩器械
CN206473519U (zh) 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
CN208990875U (zh) 一种曲轴式连续捣药装置
CN207707809U (zh) 一种封闭式可拆卸坚果夹
CN207384814U (zh) 游戏方向盘转轴
CN106724718B (zh) 一种水果刨皮去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1

Address after: 5465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aibin City Heshan City virin Road No. 418 Lijing people 1-2-3-3

Applicant after: Mo Shuijiao

Address before: 546505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eshan City Si Zhen Tun Village fourth groups of villagers collective land

Applicant before: GUANGXI HESHAN RUNH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