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3458B - 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3458B
CN105393458B CN201380077042.9A CN201380077042A CN105393458B CN 105393458 B CN105393458 B CN 105393458B CN 201380077042 A CN201380077042 A CN 201380077042A CN 105393458 B CN105393458 B CN 105393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terference
road
residu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7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3458A (zh
Inventor
陈特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93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3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MIMO全双工系统中抵消干扰的机制,解决了现有全双工系统难以在MIMO场景下应用的问题。具体方案为: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从而获取重构干扰信号,再根据重构干扰信号与接收信号,得到残余信号,进一步获取干扰信号重构所需参数。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实现全双工系统在MIMO场景下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蜂窝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固定无线接入(Fixed Wireless Access,FWA)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Base Station,BS)或接入点(Access Point,A P)、中继站(Relay Station,RS)以及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通信节点通常具有发射自身信号和接收其它通信节点信号的能力。由于无线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的衰减非常大,与自身的发射信号相比,来自通信对端的信号到达接收端时信号已非常微弱,例如,移动蜂窝通信系统中一个通信节点的收发信号功率差达到80dB~140dB甚至更大,因此,为了避免同一收发信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自干扰,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通常采用不同的频段或时间段加以区分。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中,发送和接收使用相隔一定保护频带的不同频段进行通信,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中,发送和接收则使用相隔一定保护时间间隔的不同时间段进行通信,其中,FDD系统中的保护频带和TDD系统中的保护时间间隔都是为了保证接收和发送之间充分地隔离,避免发送对接收造成干扰。
无线全双工技术不同于现有的FDD或TDD技术,可以在相同无线信道上同时进行接收与发送操作,这样,理论上无线全双工技术的频谱效率是FDD或TDD技术的两倍。显然,实现无线全双工的前提在于尽可能的避免、降低与消除同一收发信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自干扰(Self-interference),使之不对有用信号的正确接收造成影响。
现有无线全双系统主要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场景进行自干扰抵消。图1所示为现有无线全双工系统的干扰抵消原理框图。其中,发射通道的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上变频及功率放大,以及接收通道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下变频及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 Digital Converter,ADC)等是现有收发信机的中射频单元的功能模块。对发射信号造成的自干扰抵消是通过图中所示空间干扰抑制、射频前端模拟干扰抵消、数字干扰抵消等单元来完成的。在现有无线全双工系统中,模拟自干扰抵消主要是针对自干扰主径的消除。数字干扰抵消是模拟干扰抵消的补充,对数字接收信号中残余的自干扰信号在基带进行消除。
在实现上述干扰抵消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还没有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场景的全双工干扰抵消方案。在MIMO场景下,各发射天线的信号都会耦合到每一个接收信号。虽然经过空间的隔离,每个接收天线接收到来自其他天线的干扰信号强度会小于其自干扰信号的强度,然而这些干扰信号仍然会超过有用接收信号,使得有用信号无法正确接收。目前针对SISO场景设计的自干扰抵消方案,只对来自单一发射天线的自干扰信号进行消除,因而无法在MIMO全双工系统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以用于MIMO无线全双工系统中,从而解决现有全双工系统难以在MIMO场景下应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干扰抵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重构单元,用于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并根据所述各路干扰信号获取重构干扰信号;
干扰消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
参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重构单元包括:多个信号重构子单元,每个信号重构子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获取单元和有限冲击响应(Finite ImpulseResponse,FIR)滤波器单元;
各个所述参考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各路参考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转换单元和数字基带信号获取单元;
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并将所述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数字基带信号获取单元用于将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参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重构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分别通过与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应的各个FIR滤波器,获得所述各路干扰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重构单元还包括:
信号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求和得到所述重构干扰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干扰消除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干扰消除单元包括: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若所述接收信号为射频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由数字基带重构干扰信号变换为射频重构干扰信号;
信号抵消单元,用于将所述射频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射频残余信号;
第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射频残余信号变换为数字基带残余信号,得到所述残余信号;或,
所述信号抵消单元用于若所述接收信号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所述各个FIR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进行更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三转换单元包括下变频单元、低通滤波器(Low Pass Filter,LPF)和ADC;
所述第二转化单元包括上变频单元、低通滤波器和DAC。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所述包括:
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并根据所述各路干扰信号获取重构干扰信号;
根据所述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
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各路参考信号;
所述获取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包括:
将各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各路数字基带信号,并将所述各路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或,
将各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各路参考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包括:
将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分别通过与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应的各个FIR滤波器,获得所述各路干扰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各路干扰信号获取重构干扰信号包括:
将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求和得到所述重构干扰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包括:
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包括:
若所述接收信号为射频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由数字基带重构干扰信号变换为射频重构干扰信号;
将所述射频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射频残余信号;
将所述射频残余信号变换为数字基带残余信号,得到所述残余信号;或,
若所述接收信号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所述各个FIR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进行更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提供了一种MIMO全双工系统中抵消干扰的机制,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进一步获取重构干扰信号,而后再根据所述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最后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滤波器系数,通过不断循环执行上述过程实现各个滤波器系数的不断更新,从而通过自适应滤波的方式实现了对干扰信号的追踪和消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全双工系统的干扰抑制原理过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抵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并根据各路干扰信号获取重构干扰信号。
S202、根据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
S203、根据残余信号和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提供了一种MIMO全双工系统中抵消干扰的机制,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进一步获取重构干扰信号,而后再根据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最后根据残余信号和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通过不断循环执行上述过程实现对各路干扰信号重构所用的参数的不断更新,从而通过自适应滤波的方式实现了对干扰信号的追踪和消除。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抵消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
具体的,在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之前,首先要获取各路参考信号x1,x2,…,xN
其中,可以将各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各路数字基带信号,并将各路数字基带信号作为各路参考信号;或者,当确保各射频电路具有足够线性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各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作为各路参考信号。
在获取了各路参考信号x1,x2,…,xN后,将各路参考信号分别通过与各路参考信号对应的各个FIR滤波器,获得各路干扰信号y1,y1,…,yN
其中,各个FIR滤波器当前采用的滤波器系数分别为w1(i),w2(i),…,wN(i)。
S302、根据各路干扰信号获取重构干扰信号。
具体的,可以对各路干扰信号y1,y1,…,yN进行求和得到重构干扰信号yic
S303、根据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
具体的,可以通过将重构干扰信号yic与接收信号y进行抵消,得到残余信号e=y-yic
其中,若接收信号y为射频接收信号,则将重构干扰信号yic由数字基带重构干扰信号变换为射频重构干扰信号,再与射频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射频残余信号,再将射频残余信号变换为数字基带残余信号,作为最终的残余信号e;
若接收信号y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则直接将重构干扰信号yic与接收信号y进行抵消,得到残余信号e。
S304、根据残余信号和各路参考信号获得重构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残余信号e和各路参考信号x1,x2,…,xN获取各个FIR滤波器分别对应的更新系数值w1(i+1),w2(i+1),…,wN(i+1);
其中,根据残余信号e和各路参考信号x1,x2,…,xN计算FIR滤波器系数的过程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且可搭配多种不同的自适应滤波算法使用。
示例性的,下表1提供了一种适用于MIMO干扰重构滤波器的自适应算法:
表1
具体的,例举出该种自适应算法的推导过程。假设接收信号y为来自两个发射天线的干扰信号和来自通信对端的有用信号:
y=y1+y2+s+n,(1)
由于y1和y2分别为两个发射信号经过不同的信道得到的干扰信号,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独立不相关的两个信号。重构干扰信号yic可以表示为对y1和y2的估算:
其中w1和w2分别为两个FIR滤波器的系数。我们可以获得接收信号y与重构信号yic的平均方差(Mean Squared Error,MSE):
E{|e|2}=E{|y-yic|2}
=E{|y|2}+E{|yic|2}-E{y*yic}-E{yic *y}。(3)
表达式(3)中的第一项E{|y|2}=σd 2,为接收信号的方差。将表达式(2)代入表达式(3)中的第二项,我们得到:
其中R1=x1x1 H和R2=x2x2 H分别为参考信号x1和x2的相关矩阵的瞬时估计。将表达式(1)和(2)代入表达式(3)中的第三项和第四项,我们分别得到:
其中β1=y1 *x1和β2=y2 *x2为接收信号与参考信号的互相关向量的瞬时估计。通过以上的推导,表达式(3)可以重写为:
E{|e|2}=σd 2+(w1 HR1w1-w1 Hβ11 Hw1)+(w2 HR2w2-w2 Hβ22 Hw2)。 (4)
将表达式(4)分别对向量w1和w2中的每个元素求导,我们可以分别得到梯度向量:
▽J1=-2β1+2R1w1
▽J2=-2β2+2R2w2
根据最速下降法,我们可以得到滤波器系数向量w1的更新式为:
同样,我们可以得到滤波器系数向量w2的更新式为:
w2(i+1)=w2(i)+μ2x2(i)e*(i),
归纳可得,该自适应算法的滤波器系数向量更新式为:
wm(i+1)=wm(i)+μmxm(i)e*(i)
其中,步长参数μm为已知量,可使用系统缺省设置值,也可由系统外部输入给定,下角标m为系统中滤波器的序号,i为当前更新次数的索引序号,xm(i)为第i次更新后输入系统中第m个滤波器的参考信号,e(i)为系统在第i次更新后获得的残余信号,wm(i)为系统中第m个滤波器在更新次数为i时的滤波器系数,wm(i+1)为系统中第m个滤波器第i+1次更新后的滤波器系数。
示例性的,下表2提供了另一种适用于MIMO干扰重构滤波器的自适应算法:
表2
其中,表1中的遗忘因子λm、初始参数δm为已知量,可使用系统缺省设置值,也可由系统外部输入给定,I为对角线上元素都为1的对角矩阵。
具体的,结合遗忘因子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可得到表2中系数更新表达式组,其中,下角标m为系统中滤波器的序号,i为当前更新次数的索引序号,xm(i+1)为第i+1次更新前输入系统中第m个滤波器的参考信号,e(i+1)为系统第i+1次更新前获得的残余信号,wm(i)为系统中第m个滤波器在更新次数为i时的滤波器系数,wm(i+1)为系统中第m个滤波器进行第i+1次更新后的滤波器系数。在wm(i)、e(i+1)、xm(i+1)已知的情况下,根据表达式组可求得wm(i+1),得到滤波器更新所需的系数。
值得一提的,上述适用于MIMO干扰重构滤波器的自适应算法仅为示例性的,包括但不限于此,本行业技术人员可通过多种不同算法,根据已知参数如参考信号、残余信号、当前滤波器系数等,推导求得所需滤波器更新系数。
S305、更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具体的,将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根据残余信号e和各路参考信号x1,x2,…,xN计算出的各个FIR滤波器分别对应的更新系数值w1(i+1),w2(i+1),…,wN(i+1),并送至FIR滤波器,对各个FIR滤波器当前的滤波器系数w1(i),w2(i),…,wN(i)进行替换,完成更新。这样,通过重复执行S301~S305,就能够不断地对各个FIR滤波器对应的系数进行更新,从而实现对各干扰信道变化的跟踪。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提供了一种MIMO全双工系统中抵消干扰的机制,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进一步获取重构干扰信号,而后再根据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最后根据残余信号和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滤波器系数,通过不断循环执行上述过程实现各个滤波器系数的不断更新,从而通过自适应滤波的方式实现了对干扰信号的追踪和消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抵消装置00,如图4,该干扰抵消装置00包括:
信号重构单元001,用于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并根据各路干扰信号获取重构干扰信号。
干扰消除单元002,用于根据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
参数更新单元003,用于根据残余信号和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可选的,如图5所示,信号重构单元001可以包括:
多个信号重构子单元004和信号合并单元005,其中:
多个信号重构子单元004用于获取各路参考信号,并根据各路参考信号获得各路干扰信号;信号合并单元005,用于将各路干扰信号求和得到重构干扰信号。
可选的,如图6所示,每个信号重构子单元004还可以包括:
参考信号获取单元006,用于获取各路参考信号。
滤波器单元007,用于将各路参考信号分别通过与各路参考信号对应的各个FIR滤波器,获得各路干扰信号。
可选的,参考信号获取单元006,如图7所示,还可以包括:
第一转换单元008,用于将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并将数字基带信号作为参考信号输出。
数字基带信号获取单元009,用于将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作为参考信号输出。
可选的,如图8所示,干扰消除单元002还可以包括:
第二转换单元010,用于若接收信号为射频接收信号,则将重构干扰信号由数字基带重构干扰信号变换为射频重构干扰信号。
信号抵消单元011,用于若接收信号为射频接收信号,将输入的射频重构干扰信号与射频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射频残余信号;或,若接收信号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则直接将输入的重构干扰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残余信号。
第三转换单元017还用于将射频残余信号变换为数字基带残余信号,得到残余信号。
可选的,第一转换单元008,如图9所示,可以包括:下变频012、LPF013、ADC014。
可选的,第二转换单元010,如图10所示,包括:上变频015、LPF013、DAC016。
可选的,参数更新单元003,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残余信号和各路参考信号对各个FIR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进行更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抵消装置00的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将干扰抵消装置00的输入信号送入信号重构单元001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获取单元006;输入信号可以是各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将各路射频信号送入各第一转换单元008,得到各路参考信号,或者,当确保各射频电路具有足够线性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各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直接通过数字基带信号获取单元009,得到各路参考信号。参考信号获取单元006一方面将各路参考信号送入滤波器单元007,重构得到各路干扰信号,并送入信号合并单元005进行求和得到重构干扰信号,另一方面将各路参考信号送入参数更新单元003。
信号重构单元001将重构干扰信号送入干扰消除单元002,若干扰消除单元002的接收信号为射频接收信号,则将重构干扰信号送入第二转换单元010,得到射频重构干扰信号并送入信号抵消单元011,与射频接收信号进行抵消,进一步得到射频残余信号送入第三转换单元017,将射频残余信号变换为数字基带残余信号,并作为残余信号输出,同时送入参数更新单元003。或者,若干扰消除单元002的接收信号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则直接将由信号重构单元001送入的重构干扰信号与干扰消除单元002的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残余信号输出,同时送入参数更新单元003。
各路参考信号与残余信号送入参数更新单元003,经过自适应滤波算法得到各信号重构子单元004中滤波器单元007重构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滤波器系数,并将该参数送入各滤波器单元007,对滤波器系数进行更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抵消装置,提供了一种MIMO全双工系统中抵消干扰的机制,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进一步获取重构干扰信号,而后再根据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获取残余信号,最后根据残余信号和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滤波器系数,通过不断循环执行上述过程实现各个滤波器系数的不断更新,从而通过自适应滤波的方式实现了对干扰信号的追踪和消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各个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干扰抵消装置,应用于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重构单元,用于将各路参考信号分别通过与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应的各个FIR滤波器,获得各路干扰信号,并将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求和,以获取重构干扰信号,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包括由各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的各路数字基带信号或者各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
干扰消除单元,用于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进行抵消,获取残余信号;
参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所述信号重构单元包括:多个信号重构子单元,每个所述信号重构子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获取单元和有限冲击响应FIR滤波器单元;
各个所述参考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各路参考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转换单元和数字基带信号获取单元;
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并将所述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数字基带信号获取单元用于将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重构单元还包括:
信号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求和得到所述重构干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消除单元包括: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若所述接收信号为射频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由数字基带重构干扰信号变换为射频重构干扰信号;
信号抵消单元,用于将所述射频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射频残余信号;
第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射频残余信号变换为数字基带残余信号,得到所述残余信号;或,
所述信号抵消单元用于若所述接收信号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所述各个FIR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三转换单元包括下变频单元、低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
所述第二转换单元包括上变频单元、低通滤波器和数模转换器。
6.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应用于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各路参考信号分别通过与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应的各个FIR滤波器,获得各路干扰信号,并根据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求和,以获取重构干扰信号,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包括由各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的各路数字基带信号或者各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
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进行抵消,获取残余信号;
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
在所述根据各路参考信号重构出各路干扰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各路参考信号;
所述获取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包括:
将各发射天线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各路数字基带信号,并将所述各路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或,
将各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作为所述各路参考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包括:
若所述接收信号为射频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由数字基带重构干扰信号变换为射频重构干扰信号;
将所述射频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射频残余信号;
将所述射频残余信号变换为数字基带残余信号,得到所述残余信号;或,
若所述接收信号为数字基带接收信号,则将所述重构干扰信号与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抵消,得到所述残余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更新重构所述各路干扰信号所用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残余信号和所述各路参考信号对各个FIR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进行更新。
CN201380077042.9A 2013-10-22 2013-10-22 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393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5721 WO2015058361A1 (zh) 2013-10-22 2013-10-22 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3458A CN105393458A (zh) 2016-03-09
CN105393458B true CN105393458B (zh) 2019-07-09

Family

ID=5299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7042.9A Active CN105393458B (zh) 2013-10-22 2013-10-22 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48739B1 (zh)
CN (1) CN105393458B (zh)
WO (1) WO20150583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1687A1 (fr) * 2017-09-27 2019-03-29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reduction du signal d'auto-interference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bidirectionnel simultane
CN112543037B (zh) * 2019-09-20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射频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15996064B (zh) * 2023-03-22 2023-06-30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重参考信号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581A (zh) * 2005-12-29 2007-07-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与差错重传相结合的部分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和接收器
CN101216547A (zh) * 2007-12-27 2008-07-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迭代消息传递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CN101283510A (zh) * 2005-08-15 2008-10-0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干扰抵消匹配滤波器(icmf)以及有关方法
CN101297564A (zh) * 2005-08-15 2008-10-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干扰抵消的联合空时最优滤波器
EP1724946B1 (en) * 2005-05-20 2009-07-22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on-channel repeaters
CN101547033A (zh) * 2008-03-25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干扰抵消合并的主分集联合同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3030B1 (en) * 2004-11-15 201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filter for transmit leakage signal rejection
JP4208088B2 (ja) * 2006-03-31 2009-01-14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184751B2 (en) * 2008-12-03 2012-05-22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Integra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distortion correction
US8837332B2 (en) * 2010-12-13 2014-09-16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 for a canceling self interference signal using passive noise cancellation for full-duplex simultaneous (in time) and overlapping (in spa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US10230419B2 (en) * 2011-02-03 2019-03-1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daptive techniques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US8422540B1 (en) * 2012-06-21 2013-04-16 CBF Networks, Inc. Intelligent backhaul radio with zero division duplexing
CN103338172B (zh) * 2013-07-24 2015-11-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径环境下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抵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4946B1 (en) * 2005-05-20 2009-07-22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on-channel repeaters
CN101283510A (zh) * 2005-08-15 2008-10-0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干扰抵消匹配滤波器(icmf)以及有关方法
CN101297564A (zh) * 2005-08-15 2008-10-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干扰抵消的联合空时最优滤波器
CN1992581A (zh) * 2005-12-29 2007-07-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与差错重传相结合的部分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和接收器
CN101216547A (zh) * 2007-12-27 2008-07-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迭代消息传递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CN101547033A (zh) * 2008-03-25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干扰抵消合并的主分集联合同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48739B1 (en) 2021-06-09
EP3048739A4 (en) 2016-09-28
CN105393458A (zh) 2016-03-09
EP3048739A1 (en) 2016-07-27
WO2015058361A1 (zh)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2626B1 (ko) 통신 시스템의 자기 간섭 신호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39341B (zh) 无线宽带多天线mimo全双工系统主动式回波自干扰抑制方法
US10243719B2 (en)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IMO radios
JP5134016B2 (ja) 信号品質を向上させるためのオンライン中継器と連携した適応アンテナアレイの使用
EP3065361B1 (en) Digit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full duplex system and transceiver
CN106664273B (zh) Mimo同信道全双工收发器中的干扰抵消
WO2016155464A1 (en) Joint radio-frequency/baseband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US9100110B2 (en) Non-line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multiple aggressors
CN106464284A (zh)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64617A (zh)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CN103401818A (zh) 通讯装置与用以消除传输噪声的方法
CN105704339A (zh) 用于消除非线性失真的变换核心
CN105264990B (zh) 为装置分配资源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
CN103973612A (zh)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抵消方法及装置
CN105743522A (zh) 干扰消除
CN105393458B (zh) 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和装置
JP6404448B2 (ja) 大容量無線通信のためのファランクス無線システムアーキテクチャ
EP3698477A1 (en) Full-duplex transceiver apparatus
CN111480298B (zh) 通过电荷共享的混叠抑制
CN107592178B (zh) 一种全双工通信中用户间干扰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RIS-assisted self-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in-band full-duplex transceivers
CN106416168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skar et al. Agile full-duplex transceiver: The concept and self-interferenc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CN107395222A (zh) 消除失真的方法及用于用户设备的电路
KR20160092513A (ko) 자기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