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1655A - 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91655A CN105391655A CN201510656621.XA CN201510656621A CN105391655A CN 105391655 A CN105391655 A CN 105391655A CN 201510656621 A CN201510656621 A CN 201510656621A CN 105391655 A CN105391655 A CN 1053916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port
- configuration
- bridge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3515 scrip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WYDFSSCXUGNICP-UHFFFAOYSA-N 24-methylenecholesta-5,7-dien-3beta-ol Natural products C1C2(C)OC2(C)C(O)OC1C(C)C1C2(C)CCC3C4(C)C(=O)C=CCC4(O)C4OC4C3C2CC1 WYDFSSCXUGNIC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WYDFSSCXUGNICP-CDLQDMDJSA-N C[C@@H]([C@H]1CC[C@H]2[C@@H]3[C@@H]4O[C@@H]4[C@@]4(O)CC=CC(=O)[C@]4(C)[C@H]3CC[C@]12C)[C@H]1C[C@]2(C)O[C@]2(C)C(O)O1 Chemical compound C[C@@H]([C@H]1CC[C@H]2[C@@H]3[C@@H]4O[C@@H]4[C@@]4(O)CC=CC(=O)[C@]4(C)[C@H]3CC[C@]12C)[C@H]1C[C@]2(C)O[C@]2(C)C(O)O1 WYDFSSCXUGNICP-CDLQDMDJSA-N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268840 Danio rerio chrn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073891 Neurospora crassa (strain ATCC 24698 / 74-OR23-1A / CBS 708.71 / DSM 1257 / FGSC 987) nic-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PWHVEHULNLETOV-UHFFFAOYSA-N Nic-1 Natural products C12OC2C2(O)CC=CC(=O)C2(C)C(CCC2=C3)C1C2=CC=C3C(C)C1OC(O)C2(C)OC2(C)C1 PWHVEHULNLETO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GWWNCLHJCFNTJA-UHFFFAOYSA-N nicandrenone-2 Natural products C12OC2C2(O)CC=CC(=O)C2(C)C(CCC23C)C1C3CCC2(O)C(C)C1OC(O)C2(C)OC2(C)C1 GWWNCLHJCFNTJ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926 Craterellus fall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175 Datura inox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4—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uppor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VLA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实现过程为:首先将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绑定在虚拟的网桥上;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并通过网桥查找其对应的端口,从而使节点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并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通过自动化脚本,自动检索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名称,然后将启用网桥配置的过程以及取消网桥配置的过程分别定义成新的自定义命令,实现二层交换设备的一键配置或取消。该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节省实验室中的交换机资源,在交换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减少更换交换机网络的频率,避免对其他人员的测试工作造成影响,整体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用性强、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服务器研发测试中,为方便对多个节点的管理,经常需要二层交换设备扩展网口数量。对于仅搭载万兆网卡的节点,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万兆交换机,市面上的万兆交换机设计时主要考虑实现大量节点的二层交换,而在单节点的研发测试中需要实现二层交换的节点数量较少,在这种应用背景下使用万兆交换机无疑是对价格昂贵的万兆交换机资源的浪费。相比于其他应用背景,实验室节点资源更为丰富,所以考虑在Linux系统下将多网口节点配置为二层交换设备,实现交换机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用性强、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首先将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绑定在虚拟的网桥上;
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并通过网桥查找其对应的端口,从而使节点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并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通过自动化脚本,自动检索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名称,然后将启用网桥配置的过程以及取消网桥配置的过程分别定义成新的自定义命令,实现二层交换设备的一键配置或取消。
所述节点接收数据包并查找其对应的端口过程为:
节点从其中一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节点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当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时,则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当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且目的主机对源主机回应时,该节点学习到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无需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所述节点配置前包括测试平台搭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准备测试环境、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的过程。
所述测试环境的准备过程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磁盘分区及软件包的选择、BIOS中设置项修改确认。
所述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过程为:
启用配置过程;
取消bashrc原有的自定义配置,关键词为BRIDGE;
检索节点搭载的网络端口名称;
定义命令列别名BREN,配置启用后,使用BREN命令一键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
定向入bashrc文件中的内容结尾加入BRIDGE标志,方便awk工具定位自定义内容,取消配置;
定义命令列别名BRDIS,使用BRDIS命令取消节点的二层交换功能,使其恢复为一台普通的节点;
启动取消配置过程;
取消bashrc原有的自定义配置,关键词为BRIDGE。
所述命令列BREN中完成的操作包括:1)建立网桥;2)将所有检索到的网络端口加入网桥;3)关闭stp服务;4)释放掉所有网络端口原有IP;5)启用网桥;
所述命令列BRDIS中完成的操作包括:1)将所有端口从虚拟网桥中移除;2)关闭虚拟网桥;3)关闭NetworkManager服务;4)重启网络服务。
本发明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配置过程友好简单,运行脚本后只需进行一步交互即可完成配置的生效或取消;使用过程简单,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分别只需要执行一条命令即可实现;兼容性,自动检索端口名称,兼容不同系统对端口的命名方式;节省实验室中的交换机资源,在交换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减少更换交换机网络的频率,避免对其他人员的测试工作造成影响,整体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运行脚本Enble设置示意图。
附图2为启用自定义网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使用bridge-utils网桥配置工具,将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绑定在虚拟出的网桥上。这样节点就可以完成以下过程循环:
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主机对源主机回应时,又可以学习到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节点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如同二层交换机的工作流程,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通过自动化脚本,自动检索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名称,然后将启用网桥配置的过程以及取消网桥配置的过程分别定义成新的自定义命令,实现二层交换设备的一键配置或取消。
实例:
本发明中需要使用以下工具。
brctl:Linux系统中brctl工具用来管理以太网桥,在内核中建立,维护,检查网络配置。可以用来连接多个不同网络,不同网络间可以像一个网路一样进行通讯。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MAC地址在两个LAN间转发数据帧,可以看作一个“底层路由器”。
alias:用户可利用alias自定义命令或一系列命令的别名。alias仅作用于该次登陆的作业。
/etc/bashrc:以RHEL6.2为例,用户每次登录系统.bash_profile脚本会调用bashrc脚本,所以为实现每次登录时自定义命令列的别名都自动设置好,可以在bashrc中加入alias设置。
一、搭建测试平台,以RHEL6.2为例;
二、准备测试环境:
包括操作系统OS的选择、磁盘分区及软件包的选择;
包括BIOS中设置项修改确认。
三、系统安装配置。
RHEL6.2采取完全安装,系统自带bridge-utils工具。
部分脚本内容如下(针对需要实现二层交换功能的节点):
#运行配置脚本后提示输入,以启用[E]或取消[D]配置,不区分大小写:
echo-ne"[E]nableOr[D]isableconfiguration:"
readCHECK。
#启用配置则:
if["$CHECK"=="E"]||["$CHECK"=="e"];then
#取消bashrc原有的自定义配置,关键词为BRIDGE:
sed-i'/BRIDGE/d'/etc/bashrc
#检索节点搭载的网络端口名称,当前脚可检索不多于4个网口的节点,多于4个网口须对脚本稍作更改,此处为兼容不同操作系统对网络设备的命名差异:
nic0=`cat/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grepDEVICE|awk-F='{print$2}'`
nic1=`cat/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grepDEVICE|awk-F='{print$2}'`
nic2=`cat/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grepDEVICE|awk-F='{print$2}'`
nic3=`cat/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grepDEVICE|awk-F='{print$2}'`
#定义命令列别名BREN,配置启用后,可以使用BREN命令一键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
#命令列中完成的操作包括:(1)建立网桥;(2)将所有检索到的网络端口加入网桥;(3)关闭stp服务,在研发测试过程中搭建的局域网中几乎不会出现多个路由器的情况,关闭此服务可以减少网络环境的数据包污染;(4)释放掉所有网络端口原有IP;(5)启用网桥;
#定向入bashrc文件中的内容结尾加入BRIDGE标志,方便awk工具定位自定义内容,取消配置:
echo"aliasBREN='brctladdbrbr0;brctladdifbr0"$nic0""$nic1""$nic2""$nic3";brctlstpbr0off;ifdown"$nic0""$nic1""$nic2""$nic3";ifconfig"$nic0"0.0.0.0up;ifconfig"$nic1"0.0.0.0up;ifconfig"$nic2"0.0.0.0up;ifconfig"$nic3"0.0.0.0up;ifconfigbr0up'#BRIDGE">>/etc/bashrc;
#定义命令列别名BRDIS,可以使用BRDIS命令取消节点的二层交换功能,使其恢复为一台普通的节点;
#命令列中完成的操作包括:(1)将所有端口从虚拟网桥中移除;(2)关闭虚拟网桥;(3)关闭NetworkManager服务,因为NetworkManager服务与network同时管理网路端口可能发生冲突,导致network服务重启失败;(4)重启网络服务;
#结尾同上加入BRIDGE标志:
echo"aliasBRDIS='brctldelifbr0"$nic0""$nic1""$nic2""$nic3";ifconfigbr0down;brctldelbrbr0;serviceNetworkManagerstop;servicenetworkrestart'#BRIDGE">>/etc/bashrc
exit
fi
#取消配置则:
if["$CHECK"=="D"]||["$CHECK"=="d"];then
#取消bashrc原有的自定义配置,关键词为BRIDGE:
sed-i'/BRIDGE/d'/etc/bashrc
else
#非法输入则:
echo"Invalidvalue:$CHECK"
fi
四、运行脚本Enble设置,并重新登录,此时BREN与BRDIS命令已经可用:
如附图1所示的设置示意图中,测试用节点搭载的网卡只有两个网口,所以无法检索到eth2、eth3,此处cat报错属正常现象。
五、使用自定义命令BREN可以启用网桥:
如附图2所示的启用网桥示意图中,此处接口报错原因同上,属正常现象。此时节点的两个网口工作在二层交换模式,相当于二层交换机的两个端口。
使用自定义命令BRDIS可以关闭网桥。
设计通过自动化配置脚本,为当前应用的Linux系统新增了两条自定义命令BREN和BRDIS,可以实现一键配置节点工作于二层交换模式成为二层交换设备,并可一键取消二层交换模式使其恢复为一台普通的节点。
合理利用此方法可大大缓解实验室中交换机资源有限的现状,避免在需要为少数节点更换局域网络时去更换交换机接入的网络而对其他人造成影响。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发明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的权利要求书的且任何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替换,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首先将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绑定在虚拟的网桥上;
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并通过网桥查找其对应的端口,从而使节点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并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通过自动化脚本,自动检索节点搭载的所有网络端口名称,然后将启用网桥配置的过程以及取消网桥配置的过程分别定义成新的自定义命令,实现二层交换设备的一键配置或取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接收数据包并查找其对应的端口过程为:
节点从其中一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节点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当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时,则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当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且目的主机对源主机回应时,该节点学习到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无需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配置前包括测试平台搭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准备测试环境、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环境的准备过程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磁盘分区及软件包的选择、BIOS中设置项修改确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过程为:
启用配置过程;
取消bashrc原有的自定义配置,关键词为BRIDGE;
检索节点搭载的网络端口名称;
定义命令列别名BREN,配置启用后,使用BREN命令一键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
定向入bashrc文件中的内容结尾加入BRIDGE标志,方便awk工具定位自定义内容,取消配置;
定义命令列别名BRDIS,使用BRDIS命令取消节点的二层交换功能,使其恢复为一台普通的节点;
启动取消配置过程;
取消bashrc原有的自定义配置,关键词为BRIDG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列BREN中完成的操作包括:1)建立网桥;2)将所有检索到的网络端口加入网桥;3)关闭stp服务;4)释放掉所有网络端口原有IP;5)启用网桥;
所述命令列BRDIS中完成的操作包括:1)将所有端口从虚拟网桥中移除;2)关闭虚拟网桥;3)关闭NetworkManager服务;4)重启网络服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56621.XA CN105391655B (zh) | 2015-10-12 | 2015-10-12 | 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56621.XA CN105391655B (zh) | 2015-10-12 | 2015-10-12 | 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91655A true CN105391655A (zh) | 2016-03-09 |
CN105391655B CN105391655B (zh) | 2018-11-20 |
Family
ID=5542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56621.XA Active CN105391655B (zh) | 2015-10-12 | 2015-10-12 | 一种linux平台下配置节点为二层交换设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9165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57901A (zh) * | 2017-11-24 | 2018-04-24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抓取测试节点开机日志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2538A (zh) * | 2003-10-30 | 2005-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二层交换设备绑定硬件地址和端口的方法 |
CN102368732A (zh) * | 2011-10-18 | 2012-03-07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桥模式下对转发报文进行路由的方法 |
CN102647359A (zh) * | 2012-04-26 | 2012-08-22 | 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基于DSA TAG及自定义协议栈的网桥IGMP Snooping实现方法 |
-
2015
- 2015-10-12 CN CN201510656621.XA patent/CN1053916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2538A (zh) * | 2003-10-30 | 2005-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二层交换设备绑定硬件地址和端口的方法 |
CN102368732A (zh) * | 2011-10-18 | 2012-03-07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桥模式下对转发报文进行路由的方法 |
CN102647359A (zh) * | 2012-04-26 | 2012-08-22 | 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基于DSA TAG及自定义协议栈的网桥IGMP Snooping实现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57901A (zh) * | 2017-11-24 | 2018-04-24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抓取测试节点开机日志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91655B (zh) | 2018-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26639B2 (en) | Hierachircal network managers | |
CN102025535B (zh) | 虚拟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
JP5594552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経路制御方法 | |
US10091274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evice auto-provisioning | |
CN101873230B (zh) | 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 |
JP4008432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トポロジを探索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
US9419842B1 (en) | Dynamic network device configuration | |
CN103026660B (zh) | 网络策略配置方法、管理设备以及网络管理中心设备 | |
JP2019525631A (ja) | 転送ポリシーの構成 | |
CN103095565B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操作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5847023B (zh) | 业务系统网络拓扑关系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7947961A (zh) | 基于SDN的Kubernetes网络管理系统与方法 | |
CN110838964B (zh) | 一种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的网络对接系统 | |
JP2004272905A (ja) |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の生成 | |
CN107005471A (zh) | 通用客户驻地设备 | |
JP2012244621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スイッチ及びサーバのvlanidによる接続の発見方法及び装置 | |
TW200522587A (en) | Network device dis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11556110B (zh) | 一种用于私有云系统的不同物理业务网络自动化适配方法 | |
CN109257225B (zh) | 生成网络拓扑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
CN110572273B (zh) | 一种物理网络自动部署的方法 | |
CN103716181A (zh) | 一种在网关设备路由模式下lan_wan虚拟通道的实现方法 | |
JP4193832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 |
JP7152665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 |
EP2736201B1 (en) | Routing tab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 |
JP6764489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スタッキン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