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8415A -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8415A
CN105388415A CN201510761168.9A CN201510761168A CN105388415A CN 105388415 A CN105388415 A CN 105388415A CN 201510761168 A CN201510761168 A CN 201510761168A CN 105388415 A CN105388415 A CN 105388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v
isolating switch
cut
offs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11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8415B (zh
Inventor
郑彬
马其燕
项祖涛
班连庚
韩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107611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8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8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8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8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8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上断路器TRV;分别对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前后断路器TRV特征参数进行分析;采用两段式时间尺度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涵盖断路器开断TRV的全时间过程,并明确具体评价依据,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为准确评价断路器设备开断TRV能力提供全方位、更可靠的技术依据,保障断路器设备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交流电网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可靠开断线路的区内短路故障是断路器的基本功能之一。断路器开断线路的区内短路故障过程中,短路电流交流电弧过零后能否熄灭,取决于弧隙介质绝缘恢复过程以及弧隙的电压恢复过程。分析断路器开断短路故障时的电压恢复过程尤为重要。断路器在灭弧后,首先出现在弧隙的具有瞬态特性的电压称为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RecoveryVoltage,TRV)。从灭弧角度来讲,在开断短路故障时,瞬态恢复电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TRV主要考核二个指标,一个是上升率(Rateofriseofrecoveryvoltage,简称RRRV),另一个是峰值,此外,断路器开断TRV时对应的稳态开断短路电流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断路器TRV为断路器两侧对地过电压之差,线路加装串联补偿装置后,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流经串联补偿装置使得串联补偿装置两端产生过电压,其叠加在断路器线路侧对地过电压上,而线路加装串联补偿装置将使得系统短路电流增大,线路发生故障时也将使得断路器母线侧过电压升高,二者叠加使得断路器跳闸清除故障时的断口两侧电压之差即TRV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串联补偿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措施及联动措施的动作结果。
串联补偿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措施为: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发生在该串联补偿装置所在线路两侧断路器之间的故障)时,允许旁路串联补偿装置,当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电流和能耗大小达到整定值时,控制系统就发出火花间隙旁路触发命令,同时命令旁路开关合闸,将串联补偿装置和MOV旁路。
串联补偿装置的联动措施为: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由线路两侧继电保护系统在启动故障相线路断路器分闸的同时启动该相电容器组快速旁路(火花间隙动作,同时命令旁路开关闭合),以实现线路断路器和电容器火花间隙联动。
相比而言,火花间隙动作快(线路故障后40ms以内导通),旁路开关动作慢(线路故障后70ms以后闭合),若靠火花间隙动作将电容器组旁路,则其可在断路器跳闸前(线路故障后50ms左右)实现旁路,若火花间隙不动作而仅靠旁路开关合闸将电容器组旁路,则其将在断路器器跳闸后才能实现旁路。
当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若流过串联补偿装置的短路电流很大,根据串联补偿装置的过电压保护策略,串联补偿装置MOV电流或能耗将达到保护整定值,并通过导通火花间隙(同时闭合旁路开关)将电容器组快速旁路,由于火花间隙动作时间短(线路故障后40ms以内导通),因此可在断路器跳闸前(线路故障后40~50ms)即出现TRV之前将电容器组旁路,可消除电容器残压对TRV的影响,从而可使得线路断路器的TRV与无串联补偿装置时接近;故障时若流过串联补偿装置的短路电流较小,MOV电流和能耗均比较小,低于其过电压保护整定值,串联补偿装置的火花间隙不动作,在断路器跳闸前,电容器组没有被旁路,由于电容器组残压的作用,线路断路器跳闸瞬间其断口TRV会提高,可能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开断。采取联动措施时,靠线路保护联动旁路开关合闸将电容器组旁路,旁路开关动作慢(线路故障后70ms以后闭合),因此其将在断路器器跳闸后才能旁路电容器组,电容器组残压将对断路器TRV产生影响。
目前主要依据现有超、特高压交流断路器标准中规定的预期TRV参数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价。所采用的国家标准为: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
现有国家标准中规定的126kV~1100kV断路器开断TRV参数水平如下:
TRV峰值范围为144~2245kVpeak(1.8~2.5p.u.,Ur为断路器额定电压),到达峰值的持续时间为33~3500μs,RRRV为1.54~7kV/μs。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对断路器开断最大峰值出现时间延迟TRV的能力进行正确评价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涵盖断路器开断TRV的全时间过程,并明确具体评价依据,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为准确评价断路器设备开断TRV能力提供全方位、更可靠的技术依据,保障断路器设备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
步骤2: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上断路器TRV;
步骤3:分别对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前后断路器TRV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步骤4:采用两段式时间尺度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
所述步骤1中,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仿真或交流电气量测试,完成对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的采集。
所述步骤2中,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仿真或高频过电压测试,完成对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上断路器TRV的采集。
所述步骤3中,以国家标准中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T1为界限,分别对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前后断路器TRV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断路器TRV特征参数包括峰值、上升率以及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针对不同电压等级,采用国家标准确定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具体有:对于电压等级为126kV~1100kV的断路器,采用的国家标准为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不同断路器TRV试验方式下,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的范围为33~3500μs。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用T1表示,断路器开断后20ms的时间用T2表示,将断路器TRV出现时刻至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设定为第一阶段,即0-T1;将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至断路器开断后20ms的时间设定为第二阶段,即T1-T2
步骤4-2:分别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
步骤4-3: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所述步骤4-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2-1:对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得到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具体有:
根据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的位置到断路器的距离,以及采集得到的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按照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TRV试验方式,当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和断路器TRV上升率的绝对值均不高于国家标准中对应的规定值时,则认为断路器TRV未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一阶段的要求;反之,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或断路器TRV上升率的绝对值中的任一高于国家标准中对应的规定值时,则认为断路器TRV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不满足第一阶段的要求;
步骤4-2-2:对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得到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具体有:
比较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与GB/T11022-2011《GB/T11022-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当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不高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时,则认为断路器TRV未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反之则认为断路器TRV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不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
所述步骤4-3中,按照逻辑与的关系综合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和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一阶段要求,且同时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则表明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要求。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针对断路器清除故障时的断口TRV峰值时间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T1可能存在延迟的问题,根据TRV特征参数与国家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类似的特征,以国家标准规定的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为界限划分前后两个时间尺度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并给出了两个时间尺度的时间限值和对应的TRV评估判据,可以涵盖断路器开断TRV的整个时间过程,实现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的全面评估,可显著提高评估断路器开断TRV能力的准确性,并可适用于12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断路器,涵盖线路加装或不加装串补的情况,可为保障断路器设备安全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手段,适用范围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典型双端1000kV输电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采取联动措施时断路器清除三相接地故障时对应最大峰值的TRV仿真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取联动措施前后断路器清除三相接地故障时对应最大峰值的TRV仿真波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取联动措施前后断路器清除三相接地故障时断路器电流的仿真波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取联动措施后断路器清除三相接地故障时串联补偿装置电容器两端电压的仿真波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取联动措施后断路器清除三相接地故障时串联补偿装置火花间隙电流的仿真波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取联动措施后断路器清除三相接地故障时串联补偿装置旁路开关电流的仿真波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取联动措施后断路器清除三相接地故障时断路器两侧电压的仿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针对交流线路加装串联补偿装置后采取惯用的联动旁路串补措施时,断路器清除故障时的断口TRV最大峰值出现时间与现有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规定的断路器TRV峰值出现时间(t2或t3)存在延迟的问题,提出以标准规定的断路器过零开断后峰值出现时间为界限划分两个时间尺度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的方法,并根据TRV波形参数与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类似的特征,明确两个时间尺度的TRV评估依据分别为现有断路器标准中的预期TRV开断试验参数和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参数。
本发明包含两个时间尺度,涵盖断路器开断后的整个时间过程,可对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线路断路器开断TRV全过程的能力进行评价,提高了评估断路器开断TRV能力的准确性,并可适用于12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断路器,涵盖线路加装或不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情况,可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适用范围广,应用前景广阔。
如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
步骤2: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上断路器TRV;
步骤3:分别对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前后断路器TRV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步骤4:采用两段式时间尺度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
所述步骤1中,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仿真或交流电气量测试,完成对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的采集。
所述步骤2中,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仿真或高频过电压测试,完成对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上断路器TRV的采集。
所述步骤3中,以国家标准中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T1为界限,分别对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前后断路器TRV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断路器TRV特征参数包括峰值、上升率以及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针对不同电压等级,采用国家标准确定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具体有:对于电压等级为126kV~1100kV的断路器,采用的国家标准为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不同断路器TRV试验方式下,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的范围为33~3500μs。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用T1表示,断路器开断后20ms的时间用T2表示,将断路器TRV出现时刻至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设定为第一阶段,即0-T1;将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至断路器开断后20ms的时间设定为第二阶段,即T1-T2
步骤4-2:分别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
步骤4-3: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所述步骤4-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2-1:对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得到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具体有:
根据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的位置到断路器的距离,以及采集得到的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按照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TRV试验方式,当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和断路器TRV上升率的绝对值均不高于国家标准中对应的规定值时,则认为断路器TRV未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一阶段的要求;反之,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或断路器TRV上升率的绝对值中的任一高于国家标准中对应的规定值时,则认为断路器TRV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不满足第一阶段的要求;
步骤4-2-2:对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得到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具体有:
比较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与GB/T11022-2011《GB/T11022-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当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不高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时,则认为断路器TRV未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反之则认为断路器TRV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不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
所述步骤4-3中,按照逻辑与的关系综合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和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一阶段要求,且同时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则表明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要求。
实施例
针对1000kV线路靠近乙站串联补偿装置线路侧发生区内3LG故障工况,计算不采取和采取线路保护联动旁路串补措施两种方式下的断路器清除线路区内3LG(三相接地故障)时的TRV典型仿真波形(如图2、图3所示),比较分析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断路器TRV评价方法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评估效果。
图2所示的典型仿真系统中,线路为490km的10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每回线路首端装设一组额定容量为1200Mvar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线路末端装设一组额定容量为960Mvar的高压并联电抗器;每回线路装设补偿度为70%的串联补偿装置,并分散布置在线路两侧,每侧串联补偿装置的补偿度为35%。
所研究工况下,若不采取线路保护联动旁路串联补偿装置措施,甲站—乙站1000kV线路发生三相接地故障(3LG)时,断路器跳闸清除故障时的典型TRV波形如图3所示,出现在A相断路器。图3中所示TRV波形的最大TRV峰值为2865kVpeak,对应TRV波形上升率、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分别为1.34kV/μs、3.3kArms,最大TRV峰值出现在TRV波形的第一个波峰,TRV波形到达峰值的时间Tp为2.4ms,即最大TRV峰值出现时间为断路器开断后2.4ms。
如图4-9,采取线路保护联动旁路串联补偿装置措施时,线路发生3LG故障,A相线路断路器跳闸前,B相火花间隙导通将该相串联补偿装置旁路,而A相火花间隙未导通,仅靠旁路开关合闸将该相串联补偿装置旁路,其旁路时间晚于断路器开断后约13.6ms,电容器组放电后的残压波形与线路侧对地电压同向、与断路器母线侧电压反向,使得其TRV最大峰值出现在A相断路器电流过零开断后13.6ms即TRV波形的第二个波谷,峰值为2746kVpeak,高于不采取联动旁路措施时对应同一时间段内的2331kVpeak;其在A相断路器电流过零开断后的3.5ms内TRV的最大峰值为944kVpeak,与不联动时同一时间段内的2865kVpeak相比有显著下降,对应RRRV为0.52kV/μs,也低于不联动时的结果。
对于1100kV断路器,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GB1984-2014、GB/Z24838-2009国家标准,断路器不装设分闸电阻条件下,不同试验方式下,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范围为271~3500μs。
如图4-9,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TRV评价方法可知:
(1)线路故障点位于乙站串补线路侧,对于甲站断路器来说,属于远端故障,仿真计算得到线路故障后流经甲站侧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为3.3kArms,可以按照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中的OP1-OP2(反向开断)试验方式,TRV到达峰值的持续时间为1752~3500μs。
(2)以断路器开断后3500μs为界限,分为阶段1和阶段2,分别对该工况下不采取和采取线路保护联动旁路串补措施时的TRV波形的峰值、上升率等关键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不采取联动措施时,其TRV在阶段1即断路器开断后0~3.5ms内的最大峰值为2865kVpeak,对应RRRV为1.34kV/μs,峰值超过GB1984-2014、GB/Z24838-2009国家标准中规定的OP1-OP2试验方式对应的2245kVpeak以及特高压断路器开断试验中的2610kVpeak水平,因此阶段1内现有1100kV断路器的开断TRV能力不满足要求;TRV在阶段2即断路器开断后3.5ms~20ms内的最大峰值为2331kV,低于GB/T11022-2011《GB/T11022-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2575kVpeak,因此阶段2内现有1100kV断路器的开断TRV能力可以满足要求。两个阶段综合分析,不采取措施条件下的TRV不满足断路器开断要求。
采取联动措施时,其TRV在阶段1即断路器开断后0~3.5ms内的最大TRV峰值为944kV,对应RRRV为0.52kV/μs,分别低于GB1984-2014、GB/Z24838-2009国家标准规定的OP1-OP2试验方式对应的2245kVpeak和1.54kV/μs,因此阶段1内现有1100kV断路器的TRV开断能力可以满足要求;TRV在阶段2即断路器开断后3.5ms~20ms内的最大峰值为2746kV,超过GB/T11022-2011、GB/Z24838-2009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2575kVpeak,因此阶段2内现有1100kV断路器的TRV开断能力不满足要求。两个阶段综合分析,采取联动措施条件下的TRV也不满足断路器开断要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上述实施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
步骤2:采集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上断路器TRV;
步骤3:分别对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前后断路器TRV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步骤4:采用两段式时间尺度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仿真或交流电气量测试,完成对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的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仿真或高频过电压测试,完成对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上断路器TRV的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国家标准中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T1为界限,分别对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前后断路器TRV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断路器TRV特征参数包括峰值、上升率以及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针对不同电压等级,采用国家标准确定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具体有:对于电压等级为126kV~1100kV的断路器,采用的国家标准为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不同断路器TRV试验方式下,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的范围为33~3500μ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用T1表示,断路器开断后20ms的时间用T2表示,将断路器TRV出现时刻至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设定为第一阶段,即0-T1;将断路器TRV到达峰值时间至断路器开断后20ms的时间设定为第二阶段,即T1-T2
步骤4-2:分别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
步骤4-3:对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2-1:对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得到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具体有:
根据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的位置到断路器的距离,以及采集得到的加装串联补偿装置的线路发生区内短路故障时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工频有效值,按照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TRV试验方式,当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和断路器TRV上升率的绝对值均不高于国家标准中对应的规定值时,则认为断路器TRV未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一阶段的要求;反之,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或断路器TRV上升率的绝对值中的任一高于国家标准中对应的规定值时,则认为断路器TRV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不满足第一阶段的要求;
步骤4-2-2:对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进行评估,得到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具体有:
比较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与GB/T11022-2011《GB/T11022-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和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当断路器TRV峰值的绝对值不高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断路器断口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时,则认为断路器TRV未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反之则认为断路器TRV超标,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不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3中,按照逻辑与的关系综合第一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和第二阶段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结果,即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第一阶段要求,且同时满足第二阶段的要求,则表明断路器开断TRV能力满足要求。
CN201510761168.9A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Active CN105388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1168.9A CN105388415B (zh)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1168.9A CN105388415B (zh)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8415A true CN105388415A (zh) 2016-03-09
CN105388415B CN105388415B (zh) 2019-12-27

Family

ID=55420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1168.9A Active CN105388415B (zh)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841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5262A (zh) * 2016-03-15 2016-07-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基于母线转换电流分析的热倒母线合闸动作状态监测方法
CN106650062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真空断路器分闸暂态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7664745A (zh) * 2017-08-18 2018-02-06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试验设备
CN110703087A (zh) * 2019-09-20 2020-01-17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容量试验系统预期trv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879022A (zh) * 2022-03-24 2022-08-09 国网电科院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交流断路器合成试验回路的参数配置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424A (zh) * 2009-08-20 2010-02-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合闸系统
CN101728825A (zh) * 2009-11-13 2010-06-09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限制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峰值和上升率的装置
CN104502838A (zh) * 2014-12-16 2015-04-08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瞬态恢复电压波形参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424A (zh) * 2009-08-20 2010-02-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合闸系统
CN101728825A (zh) * 2009-11-13 2010-06-09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限制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峰值和上升率的装置
CN104502838A (zh) * 2014-12-16 2015-04-08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瞬态恢复电压波形参数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渝根等: "三相短路故障时小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尹元明等: "500kV线路安装串联电抗器后断路器TRV分析", 《江苏电机工程》 *
张勇等: "小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及馈线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仿真研究", 《电力建设》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5262A (zh) * 2016-03-15 2016-07-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基于母线转换电流分析的热倒母线合闸动作状态监测方法
CN105785262B (zh) * 2016-03-15 2019-04-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基于母线转换电流分析的热倒母线合闸动作状态监测方法
CN106650062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真空断路器分闸暂态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6650062B (zh) * 2016-12-09 2020-07-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真空断路器分闸暂态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7664745A (zh) * 2017-08-18 2018-02-06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断路器试验设备
CN110703087A (zh) * 2019-09-20 2020-01-17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容量试验系统预期trv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703087B (zh) * 2019-09-20 2024-05-0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容量试验系统预期trv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879022A (zh) * 2022-03-24 2022-08-09 国网电科院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交流断路器合成试验回路的参数配置方法
CN114879022B (zh) * 2022-03-24 2023-09-22 国网电科院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交流断路器合成试验回路的参数配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8415B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6097B (zh) 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降压消弧的安全运行方法
CN107064741B (zh) 一种配电网线路异名相两点相继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CN105388415A (zh) 一种基于两段式时间尺度的断路器开断trv能力评估方法
CN105140897A (zh) 一种适用于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方法
Lin et al. An adaptive reclosure scheme for parallel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shunt reactors
CN209709686U (zh) 一种基于故障相经判相防错开关技术的消弧装置
CN203895978U (zh) 一种用于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保护系统
CN105932658B (zh) 一种利用配电网消弧装置进行配电网消弧的方法
CN105259469A (zh) 一种基于极线电压一阶差分平方和的直流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Ebner et al. Fault arc extinction and system re-start on HVDC transmission lines using LCC or VSC full-bridge converters with integrated arc recovery simulation models
CN105048437B (zh) 一种组合式中性点接地综合控制装置
CN103532112B (zh) 一种分段式阀组直流差动保护方法
US20230052174A1 (en)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isolation & system restoration (flisr) system
Hasan et al. A simulation testbed for cascade analysis
CN111880110A (zh)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判断方法及系统
Zhou Research on neutral voltage offse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20kV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system
Klucznik et al. Secondary arc modelling for single pole reclosing analyses
Barzegar et al. Fusion TRV limiter a solution to modify interrup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Bs with presence of resonance type SFCL
CN107102260A (zh) 一种电容器组的全自动投切试验系统
CN202696141U (zh) 一种消弧消谐装置
CN1988302A (zh) 配电网接地故障的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Fortune et al. Fault analysis in power system using 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
Thomas et al. A Method for Controlled Fault Interruption for Use with HV SF 6 Circuit Breakers
Koellner et al. High-impedance bus differential misoperation due to circuit breaker restrikes
Hutahaean et al. Transient analysis of 150 kV shunt reactor at Bulukumba Sub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