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6799A -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6799A CN105376799A CN201410421109.2A CN201410421109A CN105376799A CN 105376799 A CN105376799 A CN 105376799A CN 201410421109 A CN201410421109 A CN 201410421109A CN 105376799 A CN105376799 A CN 105376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ying
- load adjustment
- carrier wave
- carrier
- resource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再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同时公开了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装置和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A(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系统中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简称CA)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载波间的负荷调整。
背景技术
LTE-A是3GPP为了满足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提出的IMT-A(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Advanced)的需求而推出的LTE(LongTermEvolution)后续演进技术标准,LTE-A最大可支持100MHz的系统带宽,下行峰值速率超过1Gbps,上行峰值速率达到500Mbps。LTE-A系统设计不仅需要满足性能要求,还要考虑对LTE较好的后向兼容性,以降低运营商网络升级的成本。
为了满足峰值速率要求,LTE-A当前支持最大100MHz带宽,然而在现有的可用频谱资源中很难找到如此大的带宽,而且大带宽对于基站和终端的硬件设计带来很大困难。此外,对于分散在多个频段上的频谱资源,亟需一种技术把他们充分利用起来。基于上述考虑,LTE-A引入载波聚合这一关键技术。
载波聚合的基本方法是将一块连续频谱或若干离散频谱划分为多个成员载波(ComponentCarrier,简称CC)。支持载波聚合的UE(UserEquipment)可以聚合多个成员载波且可以同时使用所有聚合的成员载波上的PRB(PhysicalResourceBlock)资源。
目前采用的无线负荷均衡(RadioLoadBalancing,简称RLB)技术是在业务建立或切换等非稳态过程中,如果当前接入或切入的目标载波负荷较高可能影响系统性能或系统稳定性时,利用无线网络中载波间的位置关系将相应业务接入或切入负荷较轻的载波上,尽量使载波间的资源平均分担,从而有效利用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性能和增加系统容量。
但是目前采用的无线负荷均衡技术一方面存在切换失败的风险,有可能导致用户掉话,对用户感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增加系统的信令交互,加重系统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无线负荷均衡技术存在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下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下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再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源载波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目标载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待调整承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调整模块,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本发明公开的载波聚合下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当主辅载波间负荷不平衡且负荷均衡周期尚未到达时,将业务调整到负荷较轻的载波上,达到改善网络负荷不平衡,减少因RLB功能触发的切换次数,降低掉话风险且减轻系统信令交互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载波间负荷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另一种载波间负荷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五所示的一种实现载波间负荷均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三或者四所示的实现载波间负荷均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载波间负荷均衡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通过周期性监控载波的资源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载波间负荷调整,并选择合适的目标承载(Bearer)将负荷调整到负荷较低的载波上去,达到载波间负荷基本平衡的目的,并尽可能减少激活辅载波以达到终端省电的目的。
其中所述的负荷调整可以为回退、搬移或拆分:
回退是指UE的某一条承载同时在Pcell(PrimaryCell)和Scell(SecondaryCell)上有资源调度时,将该承载在Scell上调度的资源回退到Pcell上进行调度;
搬移是指将UE在Pcell上调度的某条承载资源完全放在某一个Scell上进行调度;
拆分是指将UE在Pcell上调度的某条承载资源拆分成多份放在多个Scell或者多个Scell和Pcell上进行调度。
本方案公开的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如附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基站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网络中支持CA的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S102:基站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
S103:基站根据源载波跟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
S104:基站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本方案公开的载波聚合下载波间的负荷调整装置如附图5所示包括如下模块:
源载波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目标载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
待调整承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需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
第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1:由基站对各个成员载波(网络中支持CA的载波)的PRB使用率进行周期测量,并对在时间窗(该时间窗小于RLB执行周期)内的测量结果进行滤波,所述的滤波是指取一段时间的平滑值,比如算术平均值等,得到滤波值。如果某个载波的PRB使用率超过负荷调整触发门限,则认为该载波的系统负荷比较高,基站确定该载波是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这里的负荷调整触发门限要比RLB的执行门限低,也就是在触发RLB之前就触发负荷调整功能,以达到在RLB周期到达前,将载波负荷降低至RLB门限以下,减少因RLB触发的切换次数。比如RLB门限为70%,负荷调整触发门限可以配置为50%。
步骤102:基站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上的剩余资源信息,该资源信息可以为PRB、速率等信息,确定方式可以为小区总资源乘以防乒乓门限再减去该载波已使用的资源。设置防乒乓门限主要是为了防止将负荷调整到目标载波后引起目标载波负荷过高,目标载波再触发负荷调整,导致反复调整,可以将防乒乓门限和负荷调整触发门限配置相同值,但防乒乓门限不能高于步骤101中的负荷调整触发门限值。按照一定原则对已激活的各个成员载波进行排序,该原则只是为了保证得到唯一的排序结果,比如剩余资源从大到小的顺序,或者随机等方式,在该排序队列中选择比步骤101中筛选出的源载波负荷低一定差值门限且剩余资源最多的载波作为目标载波,该差值门限是为了保证负荷调整的目标载波比源载波负荷低,也就是从高往低调整,该差值门限比如可以取值为10%、15%或者20%。
步骤103:基站在以源载波为Scell且以目标载波为Pcell的这类UE中,按照一定原则选择目标UE(比如选择在源载波上PRB使用率最大的UE),并选择该目标UE的某条承载作为待回退承载(比如选择该用户在源载波上占用PRB/速率资源最大的承载),进入步骤104;如果选不到待回退承载,进入步骤105;
步骤104:基站判断如果待回退承载在源载波所占资源小于等于目标载波剩余资源,则执行回退操作,流程结束。否则进入步骤105;
步骤105:基站在以源载波为Pcell且以目标载波为Scell的这类UE中,按照一定原则选择目标UE(比如选择在源载波上PRB使用率最大的UE),并选择该目标UE的某条承载作为待搬移拆分承载(比如选择该用户在源载波上占用PRB/速率资源最大的承载),进入步骤106;
步骤106:基站判断如果待搬移拆分承载所占资源小于等于目标载波剩余资源,则执行搬移操作,流程结束,否则进入步骤107;
步骤107:基站在步骤105中选择的目标UE所在的所有已激活Scell中对待搬移拆分承载进行拆分操作(比如按照剩余资源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各个Scell进行资源拆分)。如果拆分失败,则在该目标UE的未激活Scell激活一个或多个载波后再拆分,成功后流程结束;直到遍历完该UE所有未激活Scell后还未成功,则加入Pcell后进行拆分,流程结束。
上述步骤是按照回退->搬移->拆分的顺序进行描述的,这是最优的处理方式,但调整方案并不限于如上顺序,也支持其他可选方式如只进行回退,直接进行拆分等等。这里调整方式的选择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可以用数组的方式进行。优先选择回退方式是为了尽量少激活Scell,达到UE省电的目的。先进行搬移可以减少资源调度碎片,尽量将同一个承载的资源调度在同一个载波上,当资源不足以搬移时,再进行拆分。
第二实施例具体包括:
CA下载波间负荷调整周期为10s,负荷调整触发门限为60%;无线负荷均衡(RLB)周期为20s,负荷均衡触发门限为70%;载波间差值门限为20%;防乒乓门限为60%;三个成员载波Cell1、Cell2、Cell3带宽均为20M。假设小区频谱效率不发生变化。
步骤201:在测量时间窗到达(第10s),基站统计Cell1的PRB使用率为65%,Cell2的PRB使用率为40%,Cell3的PRB使用率为45%。由于Cell1的PRB使用率超过负荷调整触发门限且未到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因此确定Cell1为源载波,需要触发负荷调整功能;
步骤202:基站统计的Cell2和Cell3的剩余PRB资源个数为:Cell2rest=100*60%-100*40%=20,Cell3rest=100*60%-100*45%=15。由于与Cell2和Cell3的PRB使用率均比Cell1要低差值门限(20%),但Cell2的剩余资源要大于Cell3,因此确定Cell2为目标载波;
步骤203:三个终端UE1、UE2、UE3均为支持CA的R10终端,其中UE1的RRC连接在Cell1,没有聚合其他载波;UE2的RRC连接在Cell2,聚合载波为Cell1、Cell2、Cell3;UE3的RRC连接在Cell3,没有聚合其他载波;各个UE资源占用情况如下:
UE1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50RB;
UE2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15RB,在Cell2上占用40RB;
UE3的bearer1在Cell3上占用45个RB。
由于以源载波Cell1为Scell且以目标载波Cell2为Pcell的UE只有UE2,因此选定UE2的bearer1为待回退承载;
步骤204:基站判断回退承载在源载波Cell1上占用资源与目标载波Cell2剩余资源的关系:15RB<20RB,可以进行回退。执行回退之后Cell1上PRB使用率为50%,Cell2上PRB使用率为55%,Cell3上PRB使用率为45%,达到基本平衡。而且由于UE2在Cell1上不再有资源调度,回退之后可以对Cell1进行去激活,达到UE2省电的目的。
另外,在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到达(第20s)前,假设有UE接入Cell1做业务需要占用8RB资源,如果未进行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会达到65%+8%=73%,超过RLB执行门限70%,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如果提前进行了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为50%+8%=58%,低于RLB执行门限70%,不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由此降低了RLB切换次数,降低掉话风险。
第三实施例具体包括:
CA下载波间负荷调整周期为10s,负荷调整触发门限为60%;无线负荷均衡(RLB)周期为20s,负荷均衡触发门限为70%;载波间差值门限为20%;防乒乓门限为60%;三个成员载波Cell1、Cell2、Cell3带宽均为20M。假设各个小区频谱效率相同且不发生变化。
步骤301:在测量时间窗到达(第10s),基站统计Cell1的PRB使用率为65%,Cell2的PRB使用率为40%,Cell3的PRB使用率为45%。由于Cell1的PRB使用率超过负荷调整触发且未到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因此Cell1触发负荷调整功能;
步骤302:基站统计的Cell2和Cell3的剩余PRB资源个数为:Cell2rest=100*60%-100*40%=20,Cell3rest=100*60%-100*45%=15。由于与Cell2和Cell3的PRB使用率均比Cell1要低差值门限(20%),但Cell2的剩余资源要大于Cell3,因此Cell2被选为目标载波;
步骤303:四个终端UE1、UE2、UE3均为支持CA的R10终端,UE4为R8终端,其中UE1的RRC连接在Cell1,聚合载波为Cell1、Cell2、Cell3;UE2的RRC连接在Cell2,没有聚合其他载波;UE3的RRC连接在Cell3,没有聚合其他载波;UE4接入Cell1。各个UE资源占用情况如下:
UE1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15RB;
UE1的bearer2在Cell1上占用10RB;
UE2的bearer1在Cell2上占用40RB;
UE3的bearer1在Cell3上占用45RB;
UE4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40RB。
由于以源载波Cell1为Pcell且以目标载波Cell2为Scell的UE只有UE1,而且UE1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资源15RB大于bearer2在Cell1上占用资源10RB,因此UE1的bearer1被选为待搬移拆分承载;
步骤304:判断待搬移拆分承载在Cell1上占用资源与Cell2剩余资源的关系:15RB<20RB,所以直接进行搬移。搬移之后Cell1上PRB使用率为50%,Cell2上PRB使用率为55%,Cell3上PRB使用率为45%,达到基本平衡。
另外,在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到达(第20s)前,假设有UE接入Cell1做业务需要占用8RB资源,如果未进行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会达到65%+8%=73%,超过RLB执行门限70%,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如果提前进行了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为50%+8%=58%,低于RLB执行门限70%,不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由此降低RLB切换次数,降低掉话风险。
第四实施例具体包括:
设CA下载波间负荷调整周期为10s,负荷调整触发门限为60%;无线负荷均衡(RLB)周期为20s,负荷均衡触发门限为70%;载波间负荷差门限为20%;防乒乓门限为60%;三个成员载波Cell1、Cell2、Cell3带宽均为20M。假设各个小区频谱效率相同且不发生变化。
步骤401:在测量时间窗到达(第10s),基站统计Cell1的PRB使用率为65%,Cell2的PRB使用率为40%,Cell3的PRB使用率为45%。由于Cell1的PRB使用率超过负荷调整触发且未到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因此Cell1触发负荷调整功能;
步骤402:基站统计的Cell2和Cell3的剩余PRB资源个数为:Cell2rest=100*60%-100*40%=20,Cell3rest=100*60%-100*45%=15。由于与Cell2和Cell3的PRB使用率均比Cell1要低负荷差门限(20%),但Cell2的剩余资源要大于Cell3,因此Cell2被选为目标载波;
步骤403:四个终端UE1、UE2、UE3、UE4均为支持CA的R10终端,其中UE1的RRC连接在Cell1,聚合载波为Cell1、Cell2、Cell3;UE2的RRC连接在Cell2,没有聚合其他载波;UE3的RRC连接在Cell3,没有聚合其他载波;UE4的RRC连接在Cell1,没有聚合其他载波。各个UE资源占用情况如下:
UE1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22RB;
UE1的bearer2在Cell1上占用3RB;
UE2的bearer1在Cell2上占用40RB;
UE3的bearer1在Cell3上占用45RB;
UE4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40RB。
由于以源载波Cell1为Pcell且以目标载波Cell2为Scell的UE只有UE1,而且UE1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资源22RB大于bearer2在Cell1上占用资源3RB,因此UE1的bearer1被选为待搬移拆分承载;
步骤404:判断该待搬移拆分承载在Cell1上占用资源与Cell2剩余资源的关系:22RB>20RB,所以不能进行搬移,需要进行拆分。
其中拆分承载在Cell2上拆分的资源为20RB,剩余资源2RB在UE1聚合的其它载波上进行拆分,按照步骤402中选择除了Cell2之外的剩余资源最大的载波Cell3作为二次拆分载波,比较待拆分资源与Cell3的剩余资源关系:2RB<15RB,因此可以进行拆分。拆分之后Cell1上PRB使用率为43%,Cell2上PRB使用率为60%,Cell3上PRB使用率为47%,达到基本平衡。
另外,在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到达(第20s)前,假设有UE接入Cell1做业务需要占用8RB资源,如果未进行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会达到65%+8%=73%,超过RLB执行门限70%,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有切换失败乃至掉话风险;如果提前进行了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为43%+8%=51%,低于RLB执行门限70%,不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由此降低RLB切换次数,降低掉话风险。
第五实施例具体包括:
设CA下载波间负荷调整周期为10s,负荷调整触发门限为60%;无线负荷均衡(RLB)周期为20s,负荷均衡触发门限为70%;载波间负荷差值门限为20%;防乒乓门限为60%;三个成员载波Cell1、Cell2、Cell3带宽均为20M。假设各个小区频谱效率相同且不发生变化。
步骤501:在测量时间窗到达(第10s),基站统计Cell1的PRB使用率为65%,Cell2的PRB使用率为40%,Cell3的PRB使用率为45%。由于Cell1的PRB使用率超过负荷调整触发且未到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因此Cell1触发负荷调整功能,确定为源载波;
步骤502:基站统计的Cell2和Cell3的剩余PRB资源个数为:Cell2rest=100*60%-100*40%=20,Cell3rest=100*60%-100*45%=15。由于与Cell2和Cell3的PRB使用率均比Cell1要低负荷差门限(20%),但Cell2的剩余资源要大于Cell3,因此Cell2被选为目标载波;
步骤503:四个终端UE1、UE2、UE3、UE4均为支持CA的R10终端,其中UE1的RRC连接在Cell1,聚合载波为Cell1、Cell2、Cell3;UE2的RRC连接在Cell2,聚合载波为Cell1、Cell2、Cell3;UE3的RRC连接在Cell3,没有聚合其他载波;UE4的RRC连接在Cell1,没有聚合其他载波。各个UE资源占用情况如下:
UE1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22RB;
UE1的bearer2在Cell1上占用3RB;
UE2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25RB;
UE2的bearer2在Cell2上占用40RB;
UE3的bearer1在Cell3上占用45RB;
UE4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15RB。
由于以源载波Cell1为Scell且以目标载波Cell2为Pcell的UE只有UE2,因此UE2的bearer1被选为回退承载;
步骤504:判断回退承载在源载波Cell1上占用资源与目标载波Cell2剩余资源的关系:25RB>20RB,所以不能进行回退,进入步骤505;
步骤505:由于以源载波Cell1为Pcell且以目标载波Cell2为Scell的UE只有UE1,而且UE1的bearer1在Cell1上占用资源22RB大于bearer2在Cell1上占用资源3RB,因此UE1的bearer1被选为待搬移拆分承载,进入步骤506;
步骤506:判断该待搬移拆分承载在Cell1上占用资源与Cell2剩余资源的关系:22RB>20RB,所以不能进行搬移,需要对该承载进行拆分,进入步骤507;
步骤507:其中拆分承载在Cell2上拆分的资源为Cell2的剩余资源20RB,其余的2RB拆分到UE1聚合的其它载波上,按照步骤2选择除Cell2之外的剩余资源最大的载波Cell3作为二次拆分载波,比较拆分剩余资源与Cell3的剩余资源关系:2RB<15RB,因此拆分成功。拆分之后Cell1上PRB使用率为43%,Cell2上PRB使用率为60%,Cell3上PRB使用率为47%,达到基本平衡。
另外,在无线负荷均衡(RLB)执行周期到达(第20s)前,假设有UE接入Cell1做业务需要占用8RB资源,如果未进行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会达到65%+8%=73%,超过RLB执行门限70%,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有切换失败乃至掉话风险;如果提前进行了载波间负荷调整,则在RLB执行周期时刻,Cell1小区负荷为43%+8%=51%,低于RLB执行门限70%,不会执行基于RLB的切换,由此降低RLB切换次数,降低掉话风险。
第六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具体包括: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在聚合了所述的源载波的终端中根据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
在所述的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所对应的载波中根据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
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需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实施例七为一种载波聚合下载波间的负荷调整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源载波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目标载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
待调整承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需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实施例八为一种载波聚合下载波间的负荷调整系统,该系统包括了所述的负荷调整装置。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同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3)
1.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
再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
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资源信息是成员载波的PRB使用率或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具体为:
周期性测量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得到测量结果;
对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值;
比较滤波值与负荷调整触发门限;
若滤波值高于负荷调整触发门限则确定该载波是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期性测量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的测量周期小于无线负荷均衡周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滤波是取平滑值或者平均值。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负荷调整触发门限低于无线负荷均衡执行门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具体是用该载波的可使用资源乘以防乒乓门限再减去已用资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具体是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对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进行排序,在该排序队列中筛选出目标载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乒乓门限小于或等于负荷调整触发门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对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进行排序具体是根据剩余资源信息从大到小或者随机的方式进行排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在该排序队列中筛选出目标载波具体是将比所述的源载波负荷低一定的差值门限并且剩余资源最多的载波作为目标载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差值门限为10%—2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具体为:确定以源载波为Scell且以目标载波为Pcell的终端为待回退终端;以源载波为Pcell且以目标载波为Scell的终端为待搬移拆分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具体为:从确定为待回退终端、待搬移拆分终端中筛选出在源载波上占用资源最大的承载作为待进行负荷调整承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具体为当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仅为待回退承载时,对该待回退承载进行回退。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具体为当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仅为待搬移拆分承载时,对该待进行搬移拆分的承载先进行搬移,搬移不成则进行拆分。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具体为当需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仅为待搬移拆分承载时,对该需要进行搬移拆分的承载进行拆分。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具体为当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中同时有待回退承载以及待搬移拆分承载时,先对待回退承载进行回退,回退失败后进行搬移拆分。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在对该待回退承载进行回退之前比较该待回退承载在源载波上的已用资源和目标载波的剩余资源,若源载波的已用资源小于或等于目标载波的剩余资源,则进行回退;否则不进行回退。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在对该待回退承载进行回退后对该承载聚合的作为源载波的Scell进行去激活。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回退是将该承载在Scell上调度的资源回退到Pcell上进行调度。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具体为当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仅为待搬移拆分承载时,对该待进行搬移拆分的承载先进行搬移,搬移不成则进行拆分。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的搬移之前比较待搬移拆分承载在源载波的已用资源和目标载波的剩余资源,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进行搬移或者拆分。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进行搬移或者拆分具体是待进行搬移拆分的承载的源载波的已用资源小于等于目标载波的剩余资源,则进行搬移;否则进行拆分。
25.如权利要求19-2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搬移是将该承载在Pcell上调度的资源搬移到Scell上进行调度。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拆分是将该承载在Pcell上调度的资源拆分到已激活的Scell上进行调度。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拆分是当所有已激活的Scell的剩余资源之和小于Pcell的已用资源时,激活Scell,将该承载在Pcell上调度的资源在激活前和激活后的Scell上进行拆分。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拆分是当激活了该承载所聚合的所有Scell后,所有Scell的剩余资源之和小于该承载所聚合的Pcell的已用资源时,将不能在Scell上调度的资源放到Pcell上进行调度。
2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具体为当需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仅为待搬移拆分承载时,对该需要进行搬移拆分的承载进行拆分。
3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具体为当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中同时有待回退承载以及待搬移拆分承载时,先对待回退承载进行回退,回退失败后进行搬移拆分。
31.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在聚合了所述的源载波的终端中根据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
在所述的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所对应的载波中根据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
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需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32.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包括:
源载波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成员载波的已用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已用资源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源载波;
目标载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已激活的成员载波的剩余资源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剩余资源信息确定出目标载波;
待调整承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载波和目标载波确定待调整终端,并根据待调整终端各个承载的资源信息确定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
调整模块,根据筛选出的源载波跟目标载波对待进行负荷调整的承载进行负荷调整。
33.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系统包括了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21109.2A CN105376799B (zh) | 2014-08-25 | 2014-08-25 |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2017511177A JP6503455B2 (ja) | 2014-08-25 | 2015-01-20 | キャリア間の負荷調整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PCT/CN2015/071146 WO2015131683A1 (zh) | 2014-08-25 | 2015-01-20 |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
EP15759305.4A EP3188538B1 (en) | 2014-08-25 | 2015-01-20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inter-carrier loa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21109.2A CN105376799B (zh) | 2014-08-25 | 2014-08-25 |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6799A true CN105376799A (zh) | 2016-03-02 |
CN105376799B CN105376799B (zh) | 2019-11-05 |
Family
ID=5405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21109.2A Active CN105376799B (zh) | 2014-08-25 | 2014-08-25 |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188538B1 (zh) |
JP (1) | JP6503455B2 (zh) |
CN (1) | CN105376799B (zh) |
WO (1) | WO201513168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5043A (zh) * | 2018-05-17 | 2019-11-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多载波聚合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7130B (zh) * | 2015-11-28 | 2019-05-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终端的载波聚合模式设定方法及通信终端 |
CN106941698A (zh) * | 2016-01-05 | 2017-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速率拆分的方法、装置和演进型节点 |
CN115379508A (zh) * | 2021-05-21 | 2022-11-2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载波管理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90049A1 (en) * | 2007-01-23 | 2008-07-3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ase stations through transmit power variation |
US20110128862A1 (en) * | 2009-11-30 | 2011-06-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Optimizing a quality of service (qos) via load balancing |
CN102548003A (zh) * | 2012-03-14 | 2012-07-04 | 北京邮电大学 | 智能光载无线系统中的多通道微波资源调度方法 |
CN103220717A (zh) * | 2012-01-20 | 2013-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N103220719A (zh) * | 2012-01-20 | 2013-07-24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载波资源规划方法 |
US20140029425A1 (en) * | 2012-07-26 | 2014-01-30 | Kiran M. Reg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arrier Load Balanc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23611A (ja) * | 2006-07-18 | 2008-02-07 | Miyano:Kk | 複合nc旋盤 |
CN102647748B (zh) * | 2009-01-15 | 2015-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负载测量方法和演进基站 |
EP2496034B1 (en) * | 2009-10-29 | 2019-11-20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station, and program |
KR101425959B1 (ko) * | 2010-02-11 | 2014-08-05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컴포넌트 캐리어들의 할당 |
CN102196498B (zh) * | 2010-03-12 | 2014-05-21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载波负载调配方法 |
US9408125B2 (en) * | 2012-07-05 | 2016-08-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ggregation of data bearer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KR102053357B1 (ko) * | 2012-10-09 | 2019-12-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하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
-
2014
- 2014-08-25 CN CN201410421109.2A patent/CN105376799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20 JP JP2017511177A patent/JP65034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1-20 EP EP15759305.4A patent/EP3188538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20 WO PCT/CN2015/071146 patent/WO201513168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90049A1 (en) * | 2007-01-23 | 2008-07-3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ase stations through transmit power variation |
US20110128862A1 (en) * | 2009-11-30 | 2011-06-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Optimizing a quality of service (qos) via load balancing |
CN103220717A (zh) * | 2012-01-20 | 2013-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N103220719A (zh) * | 2012-01-20 | 2013-07-24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载波资源规划方法 |
CN102548003A (zh) * | 2012-03-14 | 2012-07-04 | 北京邮电大学 | 智能光载无线系统中的多通道微波资源调度方法 |
US20140029425A1 (en) * | 2012-07-26 | 2014-01-30 | Kiran M. Reg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arrier Load Balancing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5043A (zh) * | 2018-05-17 | 2019-11-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多载波聚合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CN110505043B (zh) * | 2018-05-17 | 2020-10-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多载波聚合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31683A1 (zh) | 2015-09-11 |
JP6503455B2 (ja) | 2019-04-17 |
EP3188538A4 (en) | 2017-09-20 |
CN105376799B (zh) | 2019-11-05 |
EP3188538A1 (en) | 2017-07-05 |
EP3188538B1 (en) | 2019-05-01 |
JP2017526294A (ja) | 2017-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37199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CN105578608A (zh)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
CN105578573A (zh) | 一种非授权频段信道占用时间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6900061B (zh) |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 |
CN105376799A (zh) | 一种载波间的负荷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 |
JP2020511870A (ja) | システムパラメータセット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 |
CN103843402A (zh) |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5493537B (zh) |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 |
WO2014015474A1 (en) | Cell switching strategy for an lte-advanced system based on carrier aggregation technology | |
CN108476409A (zh) | 一种小区合并拆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918287A (zh) |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063321A (zh) | 一种用户设备迁移方法、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 |
CN102076044A (zh) | 一种进行切换方法和设备 | |
US20160309333A1 (en) | Cell Activ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223721A (zh) | 下行临时块流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9302702A (zh) | 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325351B (zh) | 一种小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06550473B (zh) | 一种业务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6184166A1 (zh) | 载波聚合带宽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257773A (zh) |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108335A (zh) | 一种终端重定向方法及设备 | |
US9253686B1 (en) | Cluster-based wireless-network technology assignment | |
CN109121165B (zh) | 基于上行大包业务的负载均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387594B (zh) | 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131294B (zh) | 配置载波组模式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30 Address after: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before: Z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