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5760A - 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和改善的动态范围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和改善的动态范围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5760A
CN105375760A CN201510295515.3A CN201510295515A CN105375760A CN 105375760 A CN105375760 A CN 105375760A CN 201510295515 A CN201510295515 A CN 201510295515A CN 105375760 A CN105375760 A CN 105375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ipple
signal
output
r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55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5760B (zh
Inventor
M·J·休斯敦
S·P·劳尔
R·S·A·菲尔布里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sil Americas LLC
Original Assignee
Intersil America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570,00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342086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sil Americas LLC filed Critical Intersil America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5375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5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和改善的动态范围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用于控制电压调节器的开关电路,包括:提供指示通过输出电感器的电流的电流感测信号的感测电路;使用该电流感测信号在斜坡节点上形成斜坡电压的斜坡电路;形成指示输出电压误差的误差信号并将该误差信号注入斜坡节点以调整斜坡电压的误差电路;将斜坡电压与固定控制电压进行比较以形成比较信号的比较器电路;以及使用该比较信号以形成控制开关电路的脉冲控制信号的逻辑电路。可通过将比较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并将误差电压转换成被施加至斜坡节点的电流而确定输出电压误差。

Description

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和改善的动态范围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
相关申请交叉参照
本申请要求2014年8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S/N62/042,452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出于所有意图和目的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附图简述
参考以下描述以及附图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益处、特征以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配置有电源的计算机系统的简化方框图,所述电源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用于控制电压调节器的调制器;
图2是一示例性降压式调节器的简化示意方框图,所述示例性降压式调节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图1的调制器;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的简化示意图,该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可被用作调制器以控制图1的调节器的操作;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的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的简化示意图,该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可被用作调制器以控制图1的调节器的操作;以及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滞后合成控制调制器的简化示意图,该滞后合成控制调制器可被用作调制器以控制图1的调节器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电压调节器具有若干不同的控制机制,包括电压模式控制和电流模式控制。在各种电压模式控制机制中,固定斜坡(或具有固定或可变斜率的固定范围)与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斜坡和控制信号一般是良好包含的,并且输出电流(或电感器电流)可具有相对大的范围。在各种电流模式控制机制中,将与电感器电流成比例的可变斜坡与控制信号进行比较。在电流模式控制机制中,控制信号和斜坡都与电感器电流成比例。如此,电感器电流的范围关联于控制信号的范围。由此,信号动态范围是实现电流模式控制中的考虑因素,并且由于关键信号的范围的约束,性能可能降低并且灵活性可能受到限制。
在许多情形下,对于电压调节器而言,电流模式控制优于电压模式控制。然而,在电流模式控制机制中,信号范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增益可能被缩放,但这往往造成性能权衡。影响信号范围的参数也影响系统稳定性、增益和动态性能。随着供电电压持续下降(例如VDD至GND或VSS),信号范围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期望提供具有最低要求信号范围的高性能电流模式脉宽调制(PWM)调节器。
图1是配置有电源101的计算机系统100的简化方框图,所述电源101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用于控制电压调节器103的调制器103。电源101形成一个或多个供电电压,所述供电电压经由连接系统105向计算机系统100的其它系统设备供电。连接系统105可以是总线系统或开关系统或一组导体等等。在图示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00包括处理器107和外围系统109,它们均耦合至连接系统105以从电源101接收供电电压。在图示实施例中,外围系统109可包括系统存储器111(例如包括RAM(随机存取)和ROM(只读)存储器类型设备和存储器控制器等的任意组合)以及输入/输出(I/O)系统113的任意组合,所述I/O系统113可包括系统控制器等,例如图形控制器、中断控制器、键盘和鼠标控制器、系统存储设备控制器(例如硬盘驱动的控制器等)等等。图示系统仅为示例性的,因为许多种处理器系统和支持设备可被集成到处理器芯片上,正如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知道的那样。
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计算机或计算设备,例如计算机系统(例如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等)、媒体平板设备(例如Apple公司的iPad、Amazon公司的Kindle等)、通信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等)以及其它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媒体播放机、录制设备等)。功率系统101可被配置成包括电池(可充电或不可充电的)和/或可被配置成与交流电(AC)适配器等一起工作。本发明适用于对于不同应用的任何类型计算设备。
图2是一示例性降压式调节器102的简化示意方框图,所述示例性降压式调节器102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调制器103。调节器102包括相电路201,它可被实现用于单相系统或多相系统。相电路201包括门驱动器203,其接收脉宽调制(PWM)信号并提供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相电路201的切换。如图所示,门驱动器203将上门信号UG提供至上电子功率开关Q1并将下门信号LG提供至下电子功率开关Q2。功率开关Q1、Q2具有串联耦合在输入电压VIN和公共基准电压GND之间的电流端子(例如漏极和源极)(例如其中GND代表接地或任何其它适宜的正或负基准电压电平)。注意,GND可代表一个或多个基准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地电平或节点,例如信号接地、功率接地、框架接地等、或者任何其它适宜的基准电压电平。
开关Q1、Q2在形成相电压VPH的中间相节点205处耦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电感L的输出电感器206让一端耦合至相节点205而让另一端耦合至形成输出电压VOUT的输出节点207。在工作期间,电感器电流IL流过输出电感器206。输出电容器CO和负载209被耦合在输出节点207和GND之间。负载209代表负载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例如处理器107和/或外围系统109的设备中的任意一种。在一替代实施例中,根据非同步降压调节器拓扑,下侧开关Q2可被二极管代替。输出电容器CO可用一个或多个电解类电容器或全陶瓷类电容器或类似电容器来实现。
调制器103接收用于指示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它可以是VOUT本身或另一感测信号,例如用于指示VOUT的反馈信号VFB。VFB可以是用于指示VOUT的感测或比例信号,例如通过分压器或类似器件(未示出)形成。调制器103也接收用于指示电感器电流IL的电流感测信号ILS。电感器电流IL可被感测、模拟或以其它方式合成,并且相应的电感器电流感测信号ILS被提供给调制器103。图中同样未明确示出输出电感器206的串联DC电阻(DCR),它可被用来感测上述电流IL。调制器103使用ILS和VOUT(或VFB)并产生用于控制相电路201的PWM信号。在操作中,调制器103使用VFB(或VOUT)和ILS以及其它可能的感测信号或参数,并为了环调整的目的而产生PWM信号。门驱动器203基于PWM的占空比产生UG和LG,以导通和截止上述电子开关Q1、Q2,从而调节VOUT的电压电平。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300的简化示意图,该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300可被用作调制器103以控制调节器102的操作。调制器300包括传统电流模式控制的类似特征,但被修正以达成本文所述的改善。通过将由电流传感器301测得的感测电感器电流信号ILS施加至在斜坡节点303和GND(对于半导体芯片配置,GND可以是基准供电电压VSS)之间耦合的具有电阻RI的电阻器304,斜坡电压VR至少部分地形成在斜坡节点303上。另外,基于VREF–VOUT的输出电压误差被注入到在斜坡节点303处的电流感测斜坡VR上以对VR进行调整。VREF被提供给具有增益HV/RI的跨导放大器305的正(或非反相)输入,它在其负(或反相)输入处接收VOUT(或VFB)。跨导放大器305的输出形成一电流,所述电流被施加在斜坡节点和GND之间以调整VR。通过比较器307将经调整的VR与固定的控制电压VC进行比较,所述比较器307的输出将复位信号RST提供给一置位-复位(SR)锁存器309的复位(R)输入。SR锁存器309的置位(S)输入接收一时钟信号CLK,而其Q输出提供了脉冲控制信号PWM。
在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300的操作中,CLK对SR锁存器309置位以将PWM拉高。电感器电流IL增加以使ILS增加,由此使VR向上斜变。通过输出电压误差来调整斜坡电压VR,该输出电压误差是通过用跨导放大器305实现的误差电路提供的。当VR上升至VC之上时,比较器307切换以断言RST以使SR锁存器309将PWM向回拉低。对于相继的切换周期,操作重复。
在使用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300的电压调节器102的电流模式控制中,PWM信号是使用VR、VC形成的。对于电压调节器102,可根据下面的方程(1)提供VR和VC之间的差:
VR-VC=IL(RI)-(VREF-VOUT)(HV)(1)
其中VR是使用电感器电流IL(由ILS感测到的)和电阻RI形成的,并通过跨导放大器305被修正,所述跨导放大器305基于VREF和VOUT之差乘以放大器增益HV而形成一调整电流。方程(1)的右侧可根据下列表达式(2)重写成:
[ ILS - ( VREF - VOUT ) ( HV ) RI ] RI - - - ( 2 )
根据表达式(2)来配置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300。感应器电流IL(或ILS)乘以RI就以与传统配置相似的方式形成了斜坡电压。然而,跨导放大器305将VREF和VOUT之差按增益HV/RI或(VREF-VOUT)(HV/RI)进行放大,以调整VR。放大器305在方程(2)的括号内的第二部分中提供调整电流。将该调整电流乘以RI以通过注入输出电压误差信息而修正在斜坡节点303上形成的VR。
如此,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300采用一种控制方法,以使调节器行为工作在与传统电流模式控制器的方式等同的方式下。然而,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300不受信号范围约束的限制,由此改善了负载瞬变响应、增加了噪声容限,并有利于完整的和可调整的补偿。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的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400的简化示意图,该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400可被用作调制器103以控制调节器102的操作。具有跨导增益GM的跨导放大器415具有用于接收相电压VPH的正输入、用于接收VOUT(或指示VOUT的电压)的负输入以及耦合至形成斜坡电压VR的斜坡节点413的输出。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合成波纹配置,斜坡电压VR可被视为波纹节点413形成波纹电压VR。具有波纹电容CR的波纹电容器417被耦合在波纹节点413和GND之间。具有波纹电阻RR的波纹电阻器419被耦合在波纹节点413和中点电压VMID(基准或偏置电压)之间。
类似于传统配置地使用滞后比较器421,除了使用基于固定控制电压VC的固定窗电压外。滞后比较器421包括第一比较器423和第二比较器425。波纹节点413耦合至第一比较器423的正输入,其负输入接收正窗电压W+。波纹节点413也耦合至第二比较器425的负输入,其正输入接收负窗电压W-。第一电压源427的负端子接收固定控制电压VC,而其正端子提供W+。第二电压源429的正端子接收该固定控制电压VC,而其负端子提供W-。一般来说,电压源427、429的电压是相同的,由此W+比VC高出了与W-低于VC的相同电压。第一比较器423的输出将RST信号提供至SR锁存器309的复位输入,并且第二比较器425的输出将一置位信号SET提供至SR锁存器309的置位输入。SR锁存器309的Q输出提供脉冲控制信号PWM。
根据合成波纹配置,跨导放大器415产生与跨输出电感器206的电压成比例的输出电流,由此被施加至波纹电容CR和波纹电阻RR的波纹电压VR再现或合成地模拟通过输出电感器206的波纹电流。不是基于变化的控制信号将波纹电压与变化的窗电压进行比较,而是基于固定控制电压VC将其与固定窗电压进行比较。
调制器400的其余部分将输出电压误差信息注入到波纹节点413中。如图所示,VOUT和VREF分别被提供至缓冲放大器401(例如单位增益)的负输入和正输入,该缓冲放大器401的输出被提供至微分器403以及加法器409的一个输入。微分器403包括具有波纹电容CR的电容器402、具有波纹电阻RR的电阻器407以及放大器405。放大器405是高增益运算放大器(运放)等等。电容器402被耦合在放大器401的输出和放大器405的负输入之间,而放大器405的正输入耦合至GND。电阻器407耦合在放大器405的负输入和输出之间,放大器405的输出耦合至加法器409的另一输入。加法器409的输出被提供至具有增益HV/RR的跨导放大器411的正输入,跨导放大器411的负输入耦合至GND。HV是增益因数。跨导放大器411的电流输出被注入到波纹节点413以调整具有输出电压误差信息的波纹电压VR。微分器403工作以将输出电压误差信息结合到波纹节点VR中,同时加零以抵消波纹节点413处的极性。
在合成波纹情形下,波纹电压VR是根据下面的方程(3)表达的:
VR = GM ( VIN - VOUT ) - VR / CR CR ≈ RR * GM ( VIN - VOUT ) s * RR * CR + 1 - - - ( 3 )
其中“s”是用于s域和拉普拉斯转换的复数。对于使用调制器400的电压调节器102,可根据下面的方程(4)提供VR和VC之差:
VR - VC = RR * GM ( VIN - VOUT ) s * RR * CR + 1 - ( VOUT - VREF ) HV - - - ( 4 )
如果控制电压VC被转换至电流RR*CR,则方程(4)右侧可根据下面的表达式(5)写成:
RR * GM ( VIN - VOUT ) - 1 RR ( s * RR * CR + 1 ) ( VOUT - VREF ) HV s * RR * CR + 1 - - - ( 5 )
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400根据表达式(5)工作。
如此,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400采用一种控制方法,以使调节器行为工作在与传统合成电流模式控制器的方式等同的方式下。然而,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400不受信号范围约束的限制,由此提高了负载瞬变响应、增加了噪声容限并有利于完整的和可调整的补偿。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滞后合成控制调制器500的简化示意图,该滞后合成控制调制器的操作根据表达式(5)类似于合成波纹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400并也可被用作调制器103以控制调节器102的操作。调制器400的跨导放大器415对于调制器500被分割成两个单独的跨导放大器501、503,其每一个具有增益“GM”并均具有耦合至形成波纹电压VR的波纹节点413的输出。跨导放大器501在其正输入处具有VPH并在其负输入处具有GND,并且跨导放大器503在其正输入处接收VOUT,在其负输入处接收GND。具有波纹电容CR的波纹电容器417和具有波纹电阻RR的波纹电阻器419均以同一方式耦合至波纹节点413。
跨导放大器501、503共同地以如前所述的合成方式为控制环提供电感器电流信息。放大器501基于在输出电感器206一端处的相电压而注入一电流,而放大器503基于在输出电感器206另一端处的输出电压而注入一电流。波纹节点413以相同方式耦合至滞后比较器421、电压源427和429以及SR锁存器309,以形成PWM信号。
使用具有增益HV/RR的另一跨导放大器505将输出电压误差信息注入到控制环内,该跨导放大器505在其负输入处接收VOUT,在其正输入处接收VREF,并且其输出耦合至波纹节点413。由RR*CR引入的极性通过使用跨导放大器507所引入的零而被抵消。具有电容C1的电容器509和具有电阻R1的电阻器511被串联耦合在VOUT和GND之间,由此形成中间节点,该中间节点产生电压V1。V1和GND分别被提供至跨导放大器507的正和负输入,其输出将相应电流注入到波纹节点413以进一步调整VR。跨导放大器507具有增益HV*K1/RR,其中K1是增益因数。跨导放大器507在K1*R1*C1处提供零以抵消由RR*CR产生的极性。
具有电容C2的电容器515和具有电阻R2的电阻器517串联耦合在VOUT和GND之间,由此形成中间节点,该中间节点产生电压V2。V2和GND分别被提供至跨导放大器513的正和负输入,其输出将相应电流注入到波纹节点413以进一步调整VR。跨导放大器513具有基于另一增益因数K2的增益。跨导放大器611提供另一补偿零,其中K2控制零位置,该加上的零被提供以进一步对稳定性作出补偿和实现更快的瞬时响应。
将传统配置与如本文所述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的电流模式控制相比较的模拟结果减少了调节误差和负载释放回环并改善了响应。在滞后函数中可使用较大的窗以降低噪声敏感性。
参考前面描述以及附图,现在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益处、特征以及优点。给出前面描述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在特定应用及其需求的背景下实施和利用所提供的本发明。然而,优选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很明显,而且可将本文所限定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旨在受限于本文中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而应被给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范围。虽然已参考本发明的某些优选版本相当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可构想其它可能的版本和变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他们能容易地利用所公开的概念和特定实施例作为基础以设计或修改其它结构以提供本发明的相同目的,而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压调整器,包括: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基于脉冲控制信号来切换被施加至输出电感器的电压以将输入电压转换成输出电压;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的调制器,包括:
感测电路,其提供用于指示通过所述输出电感器的电流的电流感测信号;
斜坡电路,其使用所述电流感测信号在斜坡节点上形成斜坡电压;
误差电路,其形成用于指示输出电压误差的误差信号并将所述误差信号注入到所述斜坡节点中以调整所述斜坡电压;
比较器电路,其将斜坡电压与固定控制电压进行比较以形成一比较信号;以及
逻辑电路,其使用所述比较信号以形成所述脉冲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电路包括电流感测电路,所述电流感测电路提供用于指示流过所述电感器的电流的感测电流;
其中所述斜坡电路包括耦合至所述斜坡节点的电阻性设备,其中所述感测电流经由所述斜坡节点被注入到所述电阻性设备以形成所述斜坡电压;以及
其中所述逻辑电路使用所述比较信号和固定时钟信号以形成所述脉冲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电路包括跨导放大器,所述跨导放大器基于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和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之差而注入一误差电流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放大器具有基于所述电阻性设备的电阻的增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电路和所述误差电路是根据下列表达式配置的:
其中ILS包括用于指示通过所述输出电感器的电流的所述感测电流,VREF是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VOUT的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HV是增益因数,而RI是所述电阻性设备的电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电路和所述斜坡电路包括:
跨导电路,其将跨所述输出电感器施加的电压转换成被施加至所述斜坡节点的感测电流,所述斜坡节点包括波纹节点;以及
均耦合至所述波纹节点的波纹电容器和波纹电阻器,其中所述斜坡节点形成波纹电压,所述波纹电压合成地再现通过所述输出电感器的波纹电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电路包括:
缓冲放大器,其具有提供用于指示输出电压误差的电压的输出;
微分器,包括:
具有耦合至接地的第一输入、第二输入和输出的运算放大器;
耦合在所述缓冲放大器的输出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所述第二输入之间的第二波纹电容器;以及
耦合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所述第二输入和所述输出之间的第二波纹电阻器;
加法器,其具有耦合至所述缓冲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的第一输入、具有耦合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的第二输入并具有输出;以及
跨导放大器,其具有耦合至所述加法器的所述输出的输入、具有基于所述波纹电阻器的电阻的增益并具有将电流注入到所述波纹节点中的输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电路包括:
第一跨导放大器,其具有耦合至所述输出电感器的第一输入、耦合至接地的第二输入以及将第一电流提供至所述斜坡节点的输出;以及
第二跨导放大器,其具有接收所述输出电压的第一输入、耦合至接地的第二输入以及将第二电流提供至所述斜坡节点的输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电路包括:
第一跨导放大器,其具有基于所述波纹电阻器的电阻的增益,其中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具有接收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的第一输入、接收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目标电压电平的基准电压的第二输入以及将误差电流注入到所述波纹节点中的输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串联耦合在所述输出电压和接地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阻器,由此形成第一中间节点;以及
第二跨导放大器,其具有基于所述波纹电容器的电阻的增益、具有耦合至所述第一中间节点的第一输入、具有耦合至接地的第二输入并具有将第一极性消除电流注入到所述波纹节点中的输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串联耦合在所述输出电压和接地之间的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阻器,由此形成第二中间节点;
第三跨导放大器,其具有耦合至所述第二中间节点的第一输入、具有耦合至接地的第二输入并具有将第二极性抵消电流注入到所述波纹节点中的输出。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器,其将所述波纹电压与固定上窗电压进行比较并提供复位信号;以及
第二比较器,其将所述波纹电压与固定下窗电压进行比较并提供置位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逻辑电路接收所述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以形成所述脉冲控制信号。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器根据下面的表达式工作:
RR * GM ( VIN - VOUT ) - 1 RR ( s * RR * CR + 1 ) ( VOUT - VREF ) HV s * RR * CR + 1
其中RR包括所述波纹电阻器的电阻,GM是所述跨导电路的跨导增益,VIN是所述输入电压,VREF是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VOUT的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HV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因数,CR是所述波纹电容器的电容,s是s域复数。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耦合至所述电压调节器的处理器和存储器。
15.一种调节电压的方法,包括:
基于脉冲控制信号来切换被施加至输出电感器的电压以将输入电压转换成输出电压;
提供用于指示通过所述输出电感器的电流的电流感测信号;
使用所述电流感测信号在斜坡节点上形成斜坡电压;
形成用于指示输出电压误差的误差信号并将所述误差信号注入到所述斜坡节点中以调整所述斜坡电压;
将所述斜坡电压与固定控制电压相比较以形成一比较信号;以及
使用所述比较信号以形成所述脉冲控制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电流感测信号包括感测通过所述输出电感器的电流并提供感测电流;
其中所述形成斜坡电压包括通过耦合至所述斜坡节点的电阻性设备来施加所述感测电流;以及
其中所述使用比较信号包括基于所述比较信号和固定时钟信号来转换所述脉冲控制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误差信号包括基于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信号和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之差以及基于所述电阻性设备的电阻的增益因数来产生误差电流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电流感测信号和所述形成斜坡电压包括将施加至所述输出电感器两侧的电压转换成被施加至包括波纹节点的斜坡节点的感测电流,所述波纹节点耦合至波纹电阻和波纹电容并形成波纹电压,所述波纹电压合成地再现通过所述输出电感器的波纹电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误差信号包括基于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信号和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之差以及基于所述波纹电阻的增益因数来产生误差电流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波纹电阻来产生零抵消电流并将所述零抵消电流注入到所述波纹节点中。
CN201510295515.3A 2014-08-27 2015-06-02 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和改善的动态范围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 Active CN105375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42452P 2014-08-27 2014-08-27
US62/042,452 2014-08-27
US14/570,004 US9342086B2 (en) 2014-08-27 2014-12-15 Current mode control modulator with combined control signals and improved dynamic range
US14/570,004 2014-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5760A true CN105375760A (zh) 2016-03-02
CN105375760B CN105375760B (zh) 2018-05-29

Family

ID=5537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5515.3A Active CN105375760B (zh) 2014-08-27 2015-06-02 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和改善的动态范围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576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6087A (zh) * 2016-08-26 2018-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开关稳压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9302061A (zh) * 2017-07-25 2019-02-01 动力技术公司 提供智能恒定导通时间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9923776A (zh) * 2018-09-08 2019-06-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压器电路的纹波检测和抵消
CN110783910A (zh) * 2018-07-26 2020-02-11 万国半导体(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功率监控
US10608524B1 (en) 2018-09-08 2020-03-3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Ripple detection and cancellation for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472A (zh) * 2006-04-26 2007-10-31 沃福林微电子有限公司 开关调节器电路的改进
US20090146634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Analog Devices, Inc. Single integrator sensorless current mode control for a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US20110260703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Intersil America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aggressive output filters for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ies
CN103384116A (zh) * 2012-05-01 2013-11-06 英特赛尔美国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模式调节器的平衡斜率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084883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Analog Devices Technology Windowless h-bridge buck-boost switching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472A (zh) * 2006-04-26 2007-10-31 沃福林微电子有限公司 开关调节器电路的改进
US20090146634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Analog Devices, Inc. Single integrator sensorless current mode control for a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US20110260703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Intersil America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aggressive output filters for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ies
CN103384116A (zh) * 2012-05-01 2013-11-06 英特赛尔美国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模式调节器的平衡斜率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084883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Analog Devices Technology Windowless h-bridge buck-boost switching converter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6087A (zh) * 2016-08-26 2018-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开关稳压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9302061A (zh) * 2017-07-25 2019-02-01 动力技术公司 提供智能恒定导通时间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10985656B2 (en) 2017-07-25 2021-04-20 Kinetic Technologi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constant on-time control
CN109302061B (zh) * 2017-07-25 2021-07-06 动力技术公司 提供智能恒定导通时间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11482930B2 (en) 2017-07-25 2022-10-25 Kinetic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constant on-time control
CN110783910A (zh) * 2018-07-26 2020-02-11 万国半导体(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功率监控
CN110783910B (zh) * 2018-07-26 2023-10-24 万国半导体(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功率监控
CN109923776A (zh) * 2018-09-08 2019-06-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压器电路的纹波检测和抵消
US10608524B1 (en) 2018-09-08 2020-03-3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Ripple detection and cancellation for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s
CN109923776B (zh) * 2018-09-08 2021-01-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压器系统和用于对输出电压进行纹波抵消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5760B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7002B2 (en) Constant on-time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342086B2 (en) Current mode control modulator with combined control signals and improved dynamic range
US11444537B2 (en) Power converters and compensation circuits thereof
CN105337500B (zh) 功率变换器及用于调节功率变换器的线性瞬态响应的方法
GB2567046B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feedback current in a DC-DC converter
US20080024100A1 (en) Low-gain current-mode voltage regulator
CN105375760A (zh) 具有组合的控制信号和改善的动态范围的电流模式控制调制器
US8860395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ramp compensation voltage for a switching regulator
US11601049B2 (en) Multi-phase hybrid converter
US10404165B2 (en) Adaptive switching frequency adjustment for a power supply
EP4134778A1 (en) Voltage regulating apparatus, chip, power supp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229622A1 (en) Multiphase interleaved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for a dc-dc converter
TW201346481A (zh) 用於開關模式調節器的經平衡斜率補償之系統與方法
US10797593B1 (en) Kappa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 with continuous input and output currents
US8436681B2 (en)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Yao Modeling and design of a current mode control boost converter
US20190319610A1 (en) Duty locked loop circuit
JP2023521510A (ja) 電圧調整装置、チップ、電源及び電子機器
CN104753346B (zh) 一种提高buck电路的效率的技术
CN103929059A (zh) 转换器的电流限流方案
US11402414B2 (en) Direct current sensing for coupled inductors
CN103384116A (zh) 用于切换模式调节器的平衡斜率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Li et al. Line‐transient enhancement techniques for multi‐path hybrid DC–DC converter with< 1% output overshoot/undershoot
CN203596745U (zh) 直流对直流控制器
Abdi et al. Slew rate and transient response enhancement in MOLDO with modifying error amplifier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