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3302A - 防误触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误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3302A
CN105373302A CN201410529785.1A CN201410529785A CN105373302A CN 105373302 A CN105373302 A CN 105373302A CN 201410529785 A CN201410529785 A CN 201410529785A CN 105373302 A CN105373302 A CN 105373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false
area
contact panel
tou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97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州
郭瑞婷
黄嘉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73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3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适用于触控面板上的一种防误触方法,其中触控面板内设置有至少一阈值,用以区分出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防误触方法的步骤说明如下。感测触控面板以获取触碰信息。通过触碰信息获得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及物件种类信息,并且依据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此触碰物件是否符合一第一触碰物件。若此触碰物件符合第一触碰物件时,则依据尺寸信息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防误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用于触控面板的一种防误触方法,且特别是一种可以动态更新触控面板的各操作区间的阈值的防误触方法,其中至少一个阈值用以区分出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感应技术的精进,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采用触控面板来做为鼠标与键盘之外的输入工具。然而,在使用触控面板时,往往使用者手掌的误触是需要被进一步克服的常见问题。
目前触控面板的防误触方法是将物件触压触控面板时所产生的感应面积值与触控面板内所预设的某一阈值做比较,并基于此比较结果来判断出是否为误触。举例来说,于触控面板内预设的阈值为最大面积是T1mm2的情况下,若当有某一物件触压所产生的感应面积值为TPmm2时,且TP大于T1,则会由于感应面积值大于此阈值,因此认定该物件并非为手指或触控笔,故电子装置会将其触碰视为无效触碰,即判断为所谓的误触,而不对此物件触压触控面板所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相关操作。
如此,阈值的设定成了防误触方法的关键。若阈值设定过于严苛,则使用者的正常操作可能容易受到影响;反之,若阈值设定过于宽松,则防误触的功能将无法有效达到。然而,由于每个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大小并不相同,所造成的触碰面积也都不尽相同,因此,目前的防误触方法并无法针对不同使用者可适应地(adaptively)给予较佳的操作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误触方法。所述防误触方法可以根据使用者手指或触控笔的不同触压面积大小,动态地调整触控面板上各操作区间的阈值,藉以提升触控面板的操作便利性,并且加强防止误触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适用于任何触控面板上的一种防误触方法,其中触控面板内设置有至少一阈值,用以区分出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防误触方法的步骤说明如下。感测触控面板以获取触碰信息。通过触碰信息获得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及物件种类信息,并且依据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此触碰物件是否符合一第一触碰物件。若此触碰物件符合第一触碰物件时,则依据尺寸信息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误触方法,藉由对触控面板上的触碰信息进行运算,以判断出是否为误触,并且进一步依据对触碰信息运算所获取到的尺寸信息,来更新触控面板的多个阈值的至少其中之一。换句话说,触控面板可依据使用者的手指大小不同,可适应地调整触控面板上各操作区间的阈值,以改善误触的发生机率,且又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操作。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各操作区间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各操作区间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等量调整各阈值的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非等量调整各阈值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碰物件的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D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E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F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G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T1~T3、T1’~T3’:阈值
1:触控面板
10:手指
10’:手掌
20、20’:中心面积
30、30’:周边面积
S201~S205、S301~S313、S401~S406、S501~S511: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藉由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此外,在图式中相同参考数字可用以表示类似的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误触方法,所述防误触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触控面板上,其中触控面板内设置有至少一阈值,用以区分出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所述防误触方法主要是根据触碰信息计算出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以进一步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多个阈值的至少其中之一进行更新。换言之,所述防误触方法可动态地调整其阈值,不会使得阈值设定过于严苛或宽松。
〔触控面板的操作区间设计的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各操作区间的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设定有阈值T1,以区分出有效操作与无效操作。一般来说,亚洲人种的手指指腹面积相对较小,故阈值T1可以预先设定为一个较小的面积值。
当触碰物件的感应面积超过阈值T1,亦即感应面积落于无效操作内,则表示目前的触碰被视为无效触碰。举例来说,当手掌误触压至触控面板上时,由于产生出的感应面积的大小,明显大于阈值T1,故电子装置可以将其判断为误触,并且不对手掌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相关操作。相反地,若触碰物件的感应面积小于或等于阈值T1,亦即感应面积落于有效操作内,则电子装置将依据触碰物件于触控面板上的轨迹执行光标移动或点击物件所相应的指令(例如打开物件或选取物件)。换言之,通过上述操作区间的设计,手掌并无法在触控面板上进行相关的点击或移动的操作,而仅有手指或触控笔等特定物件可以在触控面板上进行相关的点击或移动的操作。
另外一方面,本发明并不限制多个操作区间仅区分有效操作与无效操作,于其他实施例中,除了有效操作与无效操作之外,更可以另外定义其他的操作区间。
〔触控面板的操作区间设计的另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各操作区间的示意图。具体来说,有效操作更可以进一步地定义为移动有效区、模糊区间与点击有效区,其中无效操作与移动有效区之间通过阈值T1来区隔,移动有效区与模糊区间之间通过阈值T2来区隔,且模糊区间与点击有效区通过阈值T3来区隔。
于此实施例中,阈值T1~T3分别为面积大小,且T1>T2>T3。当触碰物件的感应面积值大于阈值T1时,亦即感应面积落于无效操作内,此时电子装置将触碰信号视为无效的触碰信号,而排除该无效的触碰信号。当触碰物件的感应面积值大于阈值T2且小于等于阈值T1时,亦即感应面积落于移动有效区内,此时电子装置将此触碰信号视为仅可以进行移动操作的触碰信号。当触碰物件的感应面积值大于阈值T3且小于等于阈值T2时,亦即感应面积落于模糊区间内,此时电子装置选择性将此触碰信号视为仅可以进行移动操作的触碰信号,或者视为可以进行移动与点击操作的触碰信号。当触碰物件的感应面积值小于等于阈值T3时,亦即感应面积落于移动有效区与点击有效区内,则电子装置将此触碰信号视可以进行移动或点击操作的触碰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各操作区间的设计方式皆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各操作区间的设计,本发明并不限制各操作区间的详细设计方式。
由上述内容可以得知,阈值的设定是防误触方法的关键。然而,因为每个人的手指大小不尽相同,故传统定值阈值的防误触方法并无法有效判断出是否有误触产生,进而降低触控面板的操作方便性。举例来说,欧美人种的手指指腹面积相较于亚洲人种的手指指腹面积来得大,因此使用定值的阈值来进行误触判断时,将容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利性,以及增加误判的机率发生。因此,本发明的防误触方法会藉由对触控面板上的触碰信息进行运算,来判断出是否为误触,并且进一步依据对触碰信息运算所获取到的尺寸信息,来动态更新触控面板的阈值,藉以提升触控面板的操作便利性,并且加强防止误触的功能。
〔防误触方法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系可以执行于任何具有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中,其中触控面板内设置有至少一阈值T1,用以区分出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首先,在步骤S201中,感测触控面板以获取触碰信息。接着,在步骤S203中,电子装置通过触碰信息获得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具有各时间点所感测到的触碰物件的触碰面积)与物件种类信息,并且依据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此触碰物件是否符合一第一触碰物件。若此触碰物件符合第一触碰物件时,则执行步骤S205;若此触碰物件不符合第一触碰物件时,则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5中,电子装置会依据尺寸信息更新该阈值T1,若在另外具有多个阈值(例如:设有阈值T1~T3)的实施样态中,则依据尺寸信息更新该些阈值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之间的阈值T1)。
详细来说,于步骤S201中,当触碰物件压触于触控面板上时,触控面板会感测到此触碰物件相关的触碰信息,其中触碰信息为整个触控面板于不同时间点的多个感应图框,且各该感应图框中包含对应各感应点的感应量。
另外,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设计步骤S203中所进行的运算的详细实现方式,且本发明并不以之后所述的详细实现方式为限。换句话说,藉由步骤S203所进行的运算,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可以通过触碰信息获得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并且根据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此触碰物件是否符合一第一触碰物件,且可以在判断符合时,依据尺寸信息对阈值进行更新。
附带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可以指的是此触碰物件的面积或宽度,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谓的第一触碰物件,可以指的是有效触碰且面积较小的手指或触控笔,又或者是有效触碰且面积较大的手指,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于步骤S203中判断此触碰物件是否符合第一触碰物件的精神乃在于,判断出是否对阈值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制步骤S205中更新阈值的详细实现方式。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设计步骤S205的详细实现方式。举例来说,若需要被更新的阈值的数量超过一个,则可以依据尺寸信息等量或非等量地的调整各阈值的数值大小,以完成对所述多个阈值的更新。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C,图1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等量调整各阈值的示意图。阈值T1~T3的各数值可以是同样增加有一数值a1,更新后的各操作区间的阈值表示为T1’~T3’。
另外一方面,请参阅图1D,图1D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非等量调整各阈值的示意图。阈值T1~T2的各数值可以分别增加有一数值a1、b1,其中a1>b1,而阈值T3不进行更新。对此,更新后在各操作区间的阈值表示为T1’、T2’、T3。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非限制等量或非等量地的调整各阈值的详细设计方式。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等量或非等量地的调整各阈值的设计,本发明并不限制等量或非等量地的调整各阈值的详细设计方式。
除此之外,本发明并未针对更新哪一个阈值作限制,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也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决定更新那些阈值。举例来说,如图1B所示,触控面板乃藉由阈值T1~T3以划分出点击有效区、模糊区间、移动有效区以及无效操作,故步骤S205可以是针对多个阈值T1~T3的全部或部份进行更新。又或者,如图1A所示,触控面板仅藉由阈值T1以区分出有效操作与无效操作,故步骤S205可以是仅针对阈值T1进行更新。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可动态地更新阈值,以提升触控面板的操作便利性,并且降低错判为误触的机率发生与增加触控面板的操作性,因此,步骤S205可以至少对阈值T1进行更新。
附带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虽然可以自行调整触控面板上各区间的阈值,藉以提升触控面板的操作便利性,并且加强防止误触的功能,但在非误触的正常操作行为下,本发明并不限制使用者于触控面板上仅可以进行光标移动与点击物件等操作,所述本发明亦允许使用者于触控面板上进行手势行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在依据尺寸信息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之后,还可以对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之间的阈值T1增设一个第一容错值,以便在触控面板上进行光标移动时,触控面板误锁定触碰物件的对应操作。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也可以在依据尺寸信息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之后,在感测出触碰信息系用以进行手势行为时,对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之间的阈值T1增设一个第二容错值,以避免触控面板误锁定触碰物件的对应手势操作。再者,第二容错值会大于第一容错值。
另外一方面,步骤S205中更新阈值的时机,可以是在依据触碰信息判断触碰物件离开触控面板之后,才进一步地依据尺寸信息对阈值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且本发明并不限制更新阈值的时机。举例来说,亦可以是在触碰物件未离开触控面板之前就进行更新。
〔防误触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请继续参阅图2,如前述,防误触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触控面板上。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步骤S203以及步骤S205的其中一种详细实现方式,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然而,下述的防误触方法仅是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3中部分与图2相同的步骤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与图3,详细来说,步骤S203更包括步骤S301~S309。首先,在步骤S301中,电子装置通过触碰信息获得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中的起始面积,并且判断起始面积是否大于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之间的阈值T1。
当触碰物件的起始面积大于阈值T1时,亦即起始面积落于无效操作内,则电子装置将此触碰物件的触碰信号先视为无效的触碰信号,进而执行步骤S303以锁定此触碰物件对触控面板的操作,并且再执行步骤S305。在步骤S305中,电子装置则会依据触碰信息中的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若判断决定需要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时,则电子装置会先执行步骤S309对触控面板进行解锁后,再进一步执行步骤S205。若步骤S305判断决定不需要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时,则电子装置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实务上,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设计成步骤S305不仅可以判断是否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外,步骤S305也可以是再作为判断是否对阈值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的依据;或者,步骤S305的判断结果仅作为是否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的依据,而不作为是否对阈值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的依据。
另外一方面,当触碰物件的起始面积小于等于阈值T1时,亦即起始面积落于点击有效区、模糊区间或移动有效区内,则电子装置将此触碰物件的触碰信号先视为有效的触碰信号。此时电子装置会执行步骤S307,在步骤S307中电子装置依据触碰信息中的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对阈值T1~T3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若判断决定需要对阈值T1~T3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时,则电子装置执行步骤S205;若判断决定不需要对任何一个阈值T1~T3进行更新,则电子装置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
详细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中步骤S301系依据触碰物件一开始触碰触控面板时所产生的感应面积来先行判断此触碰物件的触控信号是否有效。换句话说,当触碰物件一开始触碰的起始面积落于无效操作内,则步骤S301中电子装置可以先将其视为无效触碰,并且不对此触碰物件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相关的操作,且电子装置执行步骤S303,以锁定触控物件对触控面板的操作。相反地,当物件一开始触碰的起始面积落于点击有效区、模糊区间或移动有效区内,则步骤S301中电子装置将依据此触碰物件于触控面板上的轨迹执行光标移动或点击物件所相应的指令,亦即不会执行步骤S303以锁定对触控面板的操作。
另外一方面,如前所述,由于每个人的手指大小都不相同,故仅依据一开始触碰的起始面积判断是否为误触,仍可能有误判的机率。对此,本发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仅是作为步骤S203中的第一阶段判断,步骤S301的判断结果并不表示为步骤S203的最终判断结果。然而,藉由步骤S301的判断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可以在不影响误判发生的情况下,以先辨识出其是否为无效触碰,进而决定是否需要先行锁定对触控面板的操作,以避免无效触碰所造成的不正常操作发生。
接着,为了在步骤S203中能有效地判断出是否为误触,在获得步骤S301的判断结果后,电子装置再分别经由步骤S305或步骤S307来进一步确认是否有误判断的情况发生,并判断是否对阈值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制步骤S305以及步骤S307中的详细实现方式。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设计步骤S305以及步骤S307的详细实现方式。换句话说,步骤S305以及步骤S307也可以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设计成相同实现方式。
另外,步骤S205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步骤S311与S313,且步骤S305以及步骤S307根据尺寸信息更新至少一个阈值的方式不同。更精确地说,步骤S305获得的尺寸信息与/或物件种类信息,主要是用以识别出此触碰物件是否为一个手掌或面积较大的手指,而步骤S307获得的尺寸信息与/或物件种类信息,则是用以识别出此触碰物件为一个面积较小的手指或触碰笔。步骤S311所进行的阈值更新系是为了触碰物件可能为一个面积略大于原设定的阈值T1的物件而设计,其中由于此触碰物件在移动过程中,其与触控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可能因滑动的过程而有所变化(有缩小的可能),故电子装置是依据触碰物件与触控面板之间最大的起始面积来更新多个阈值T1~T3的至少一个。相反地,步骤S313所进行的阈值更新系是为了触碰物件可能为一个面积小于原设定的阈值T1的物件所设计,因此电子装置是根据在特定时间或特定距离内的触碰物件与触控面板之间的一最大接触面积对多个阈值T1~T3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
请参阅图4A,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其更进一步说明关于步骤S305的其中一种详细实现方式。然而,下述内容仅是上述运算的方法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4A与图3中部分相同的步骤系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与图4A,详细来说,步骤S305可以包括步骤S401。在步骤S401中,电子装置通过触碰信息获得触碰物件的一中心面积与一周边面积,并且判断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之间的面积比例是否大于一门限(限制)比例,以判断触碰物件是否为手掌或其他大面积物件,进而获得此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当面积比例小于等于门限比例时,则将触碰物件判断为手掌,故判断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另外一方面,当面积比例大于门限比例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触碰物件判断为特定物件(例如,面积较大的手指或触控笔等),并且执行步骤S309。再者,步骤S401也可仅单看周边面积或周边范围的宽度来与一门限值做比较,当周边面积或周边范围的宽度大于门限值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触碰物件判断为特定物件。
详细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触方法中步骤S401所述的面积比例系为触碰物件触碰触控面板所产生的电容值变化,并且依据此电容值变化的范围面积,更进一步获得此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并且判断出是否为误触。举例来说,若是手指以及手掌触碰触控面板时的面积是一样大小的话,仅是通过步骤S301的运算并不能判断出此触碰物件的物件种类信息。然而,虽然此手指以及此手掌触碰触控面板时的面积是一样大,但触碰时的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的面积比例却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步骤S401主要是藉由观察触碰时的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的面积比例来判断触碰物件的种类。例如,若是手指的触压时,中心面积/周边面积的面积比例较大,而若是手掌的触压时,中心面积/周边面积的面积比例较小。因此,在步骤S401中,藉由比较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之间的一面积比例,以获得此触碰物件的尺寸信息与物件种类信息。同理,若在其他的实施例态样中,即便手指与手掌触碰时的中心面积是一样大时,但手指与手掌触碰时的周边面积也不会是相同的。例如,若是手指的触压时,周边面积或周边范围的宽度相对较小,而若是手掌的触压时,周边面积或周边范围的宽度相对较大。对此,总而言之,步骤S401也可以是仅依据触碰物件的周边面积或周边范围的宽度,做为判断物件种类信息的依据。
举例来说,现行的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在感应电容值变化的操作上,大多将电容的感应讯号区分为一无触碰区、一悬浮感应区以及一触碰区。另外,一临界值设置于悬浮感应及触碰区之间,高于临界值即表示进入触碰区。请参阅图4B,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碰物件的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的示意图。例如,当一手指10触碰触控面板1时所产生的电容值变化,并且依据XY平面检视此电容值变化的面积形状时,可以更进一步将触碰区内的范围面积表示为中心面积20,而悬浮感应区内的范围面积即表示为周边面积30。一般来说,而当一手掌10’以同样的接触面积触碰触控面板1时,手掌10’所造成的电容值变化,较不如手指10所造成的电容值变化来得陡峭。对此,手掌10’触碰所产的中心面积20’与周边面积30’之间的面积比例,相较于手指10触碰所产的中心面积20与周边面积30之间的面积比例来得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非限制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的详细界定方式。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的设计,本发明并不限制中心面积与周边面积的详细设计方式。
另外一方面,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关于步骤S307的其中一种详细实现方式,请参阅图4C,图4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然而,下述内容仅是上述运算的方法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4C与图3、图4A中部分相同的步骤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与图4C,详细来说,步骤S307也可以包括步骤S401。首先,本实施例的步骤S401与前述图4A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相同,仅在于当判断面积比例大于门限比例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触碰物件视为特定物件(例如,面积较小的手指或触控笔等),并且执行步骤S313。
另外一方面,图4A的步骤S305的实现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以下介绍另一种实现图3的步骤S305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4D,图4D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然而,下述内容仅是上述运算的方法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4D与图3中部分相同的步骤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与图4D,详细来说,步骤S305可以包括步骤S403与步骤S404。在步骤S403中,电子装置则依据尺寸信息中的每一时间点该触碰物件与触控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决定一特定距离阈值。若接触面积小于有效操作以及无效操作之间的阈值T1,则进一步地对特定距离阈值与该触碰物件在该触控面板上的一滑动距离进行比较,且当滑动距离大于特定距离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309,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另外,在步骤S404中,电子装置则在未能满足步骤S403的情况下,将整个步骤S305的运行时间与某特定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运行时间大于等于特定时间阈值时,则电子装置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
详细来说,步骤S403则是藉由触碰物件有面积或移动等相关操作的变化时,电子装置可以进一步确定出此触碰物件实质上是对触控面板有进行相关操作的,而并不是误触到触控面板,因为在误触情况下的触碰物件大多是静止状态。对此,在一定的变化条件下,电子装置可以决定是否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与决定是否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步骤S404则是在于判断整个步骤S305的运行时间是否过长,因为在判断过程运行时间过久的情况下,误判的机率相对较高。对此,在一定的运行时间条件下,电子装置可以决定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并且再重新整个防误触方法的流程执行。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执行有步骤S404的判断,且本发明并不限制步骤S404用以避免步骤S305运行时间过长的详细设计方式。
一般来说,大多使用者会是先以手指大面积的范围来触压触控面板,而在移动手指的过程中,手指与触控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可能会因移动而缩小。对此,步骤S403系根据尺寸信息中每一时间点所对应的接触面积进行比较,当接触面积小于阈值T1,则再进一步藉由触碰物件的移动量变化来判定触碰物件是否对触控面板有进行实质上的操作,故电子装置可以决定是否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与决定是否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举例来说,依序根据尺寸信息中每一时间点的接触面积决定该特定距离阈值,假如尺寸信息中的滑动距离大于特定距离阈值时,则表示触碰物件确实对触控面板有进行实质上的操作。对此,特定距离阈值的设定可以是根据触碰物件在每一时间点的接触面积而动态决定。例如,若接触面积越大,则特定距离阈值相对要越大,若接触面积越小,则特定距离阈值相对要越小。对此,当步骤S403计算得到的滑动距离大于特定距离阈值时,故电子装置会执行步骤S309,以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
附带一提的是,通过前述的描述,可以知道本发明实施例所谓的滑动距离即表示为,触碰物件于触控面板上滑动的一距离量。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滑动距离的量测,本发明并不限制量测出滑动距离的详细设计方式。
另外一方面,图4C的步骤S307的实现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以下介绍另一种实现图3的步骤S307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4E,图4E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然而,下述内容仅是上述运算的方法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4E与图3中部分相同的步骤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与图4E,详细来说,步骤S307可以包括步骤S405与步骤S40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步骤S307已获得的物件种类信息是用以识别此触碰物件为一个面积小于原设定的阈值T1的物件,因此步骤S405系不同于步骤S403。在步骤S405中,若触碰物件于触控面板上滑动的一特定时间或一特定距离内,触碰物件与触控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皆不大于有效操作以及无效操作之间的阈值T1,则电子装置可以决定对阈值T1~T3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新,并且执行步骤S313。另外,在步骤S406中,电子装置则在未能满足步骤S405的情况下,将整个步骤S307的运行时间与某特定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运行时间大于等于特定时间阈值时,则电子装置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步骤S406与前述图4D实施例中的步骤S404相同,仅在于一定的运行时间条件下,电子装置可以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并且再重新整个防误触方法的流程执行,避免误判的机率提高。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执行有步骤S406的判断,且本发明并不限制步骤S406用以避免步骤S307运行时间过长的详细设计方式。
另外一方面,图4A或图4D的步骤S305的实现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以下介绍另一种实现图3的步骤S305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4F,图4F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然而,下述内容仅是上述运算的方法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4F中部分与图3、图4A与图4D相同的步骤系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与图4F,详细来说,步骤S305也可以包括有步骤S401及步骤S403。本实施例的步骤S401与前述图4A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相同,仅在于当判断面积比例大于门限比例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触碰物件除了视为特定物件(例如,面积较小的手指或触控笔等)外,并且执行步骤S403。步骤S403再会进一步地决定是否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与决定是否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步骤S403与前述图4D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相同。
另外一方面,图4C或图4E的步骤S307的实现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以下介绍另一种实现图3的步骤S307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4G,图4G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触碰信息进行运算的方法的流程图。然而,下述内容仅是上述运算的方法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4G中部分与图3、图4C与图4E相同的步骤系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与图4G,详细来说,步骤S307也可以包括有步骤S401与步骤S405。本实施例的步骤S401与前述图4C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相同,仅在于当判断面积比例大于门限比例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触碰物件除了视为特定物件(例如,面积较小的手指或触控笔等)外,并且执行步骤S405。步骤S405再会进一步地决定是否更新阈值的至少一个。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步骤S405与前述图4E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相同。
〔防误触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图。然而,下述的防误触方法仅是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图5中部分与图2、图3、图4F与图4G相同的步骤系以相同的图号标示,因此在此不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图4F、图4G与图5,详细来说,步骤S203更包括步骤S501~步骤S511。首先,本实施例的步骤S501与前述图4F或图4G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相同,仅在于当判断面积比例大于门限比例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触碰物件视为特定物件(手指或触控笔等),并且执行步骤S503。
本实施例的步骤S503与前述图3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相同,仅在于当触碰物件的起始面积大于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之间的阈值T1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此触碰物件的触碰信号先视为无效的触碰信号,进而执行步骤S505以锁定此触碰物件对触控面板的操作,并且执行步骤S507。相反地,当触碰物件的起始面积小于等于阈值T1时,则电子装置可以将此触碰物件的触碰信号先视为有效的触碰信号,并且执行步骤S509。
本实施例的步骤S507与前述图4F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相同,仅在于若接触面积小于阈值T1,且当滑动距离大于特定距离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511,对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另外一方面,本实施例的步骤S509则与前述图4G实施例中的步骤S405相同。
详细来说,图5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图5于步骤S203中最先执行的为步骤S501,步骤S501则是依据面积比例是否大于门限比例,用以先判断出触碰物件是否为特定物件(手指或触控笔等),并且在决定出此特定物件为手指或触控笔时,才会再执行有步骤S503,步骤S503则进一步依据触碰物件的起始面积是否大于阈值T1,以判断出此触碰物件的触碰信号为有效或无效的信号。对此,电子装置在先执行有步骤S501的情况下,可以早一步在判断出此触碰物件并不为手指或触控笔时,电子装置则可以进而直接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避免再进行有后续步骤的执行。换句话说,图5的实施例相较于前述实施例,在触碰物件不为特定物件时,更能早一步地结束整个防误触方法,避免电子装置再执行有不必要的流程步骤,进而节省整个电子装置的操作时间。
〔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适用于任何触控面板上的一种防误触方法。所述防误触方法可动态地调整触控面板上各操作区间的阈值,以改善误触的发生机率,且又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用于一触控面板的防误触方法,所述触控面板设有至少一阈值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触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感测所述触控面板,以获取一触碰信息;
(b)通过所述触碰信息获得一触碰物件的一尺寸信息与一物件种类信息,并依据所述尺寸信息与所述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所述触碰物件是否符合一第一触碰物件;以及
(c)若所述触碰物件符合所述第一触碰物件,则依据所述尺寸信息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
(b1)判断所述尺寸信息中的一起始面积是否大于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的所述阈值;
(b2)当所述起始面积大于所述阈值时,则锁定所述触碰物件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并且依据所述尺寸信息与所述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以及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以及
(b3)当所述起始面积小于等于所述阈值时,则不锁定所述触碰物件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并且依据所述尺寸信息与所述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b3)进一步包括:
(b31)依据所述触碰信息计算所述触碰物件的一中心面积与一周边面积;
(b32)若所述中心面积与所述周边面积之间的面积比例小于等于一门限比例,则判断不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以及
(b33)若所述面积比例大于所述门限比例,则判断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b3)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触碰物件于所述触控面板上滑动的一特定时间或一特定距离内,所述触碰物件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皆不大于所述有效操作区间以及所述无效操作区间之间的阈值,则判断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c)进一步包括:
于所述特定时间或所述特定距离内,获得出所述触碰物件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的一最大接触面积,且依据所述最大接触面积来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b2)进一步包括:
(b21)依据所述触碰信息计算所述触碰物件的一中心面积与一周边面积;
(b22)若所述中心面积与所述周边面积之间的面积比例小于等于一门限比例,则判断不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以及
(b23)若所述面积比例大于所述门限比例,则判断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与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b2)进一步包括:
依序根据所述尺寸信息中的每一接触面积决定一特定距离阈值,若所述接触面积小于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的所述阈值,则进一步地对所述特定距离阈值与所述触碰物件在所述触控面板上的一滑动距离进行比较,且在所述滑动距离大于所述特定距离阈值时,则判断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与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
(b1)依据所述触碰信息计算所述触碰物件的一中心面积与一周边面积;
(b2)若所述中心面积与所述周边面积之间的面积比例小于等于一门限比例,则判断不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以及
(b3)若所述面积比例大于所述门限比例,则进一步地依据所述尺寸信息与所述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b3)进一步包括:
(b31)判断所述尺寸信息中的一起始面积是否大于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的所述阈值;
(b32)当所述起始面积大于所述阈值时,则锁定所述触碰物件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并且依据所述尺寸信息与所述物件种类信息来判断是否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以及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以及
(b33)当所述起始面积小于等于所述阈值时,则不锁定所述触碰物件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并且依据所述尺寸信息与所述物件种类信息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于步骤(b33)中,若所述触碰物件于所述触控面板上滑动的一特定时间或一特定距离内,所述触碰物件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皆不大于所述有效操作区间以及所述无效操作区间之间的阈值,则判断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c)进一步包括:
于所述特定时间或所述特定距离内,以获得出所述触碰物件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的一最大接触面积,且依据所述最大接触面积来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于步骤(b32)中,依序根据所述尺寸信息中的每一接触面积决定一特定距离阈值,若所述接触面积小于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的所述阈值,则进一步地对所述特定距离阈值与所述触碰物件于所述触控面板上的一滑动距离进行比较,且在所述滑动距离大于所述特定距离阈值时,则判断对所述触控面板的操作进行解锁与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步骤(c)进一步包括:
依据所述触碰信息判断所述触碰物件是否离开所述触控面板;以及
若所述触碰物件离开所述触控面板,则依据所述尺寸信息更新所述至少一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于步骤(c)中,若被更新的所述阈值的数量超过一个,则依据所述尺寸信息等量地调整所述阈值,以对所述阈值进行更新。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于步骤(c)中,若被更新的所述阈值的数量超过一个,则依据所述尺寸信息不等量的分别调整各所述阈值,以对所述阈值进行更新。
16.根据权利要求1、14或15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有效操作更进一步划分有一移动有效区、一模糊区间以及一点击有效区,所述至少一阈值包含一第一阈值、一第二阈值及一第三阈值,且所述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以区分所述移动有效区及无效操作,所述模糊区间位于所述第二、第三阈值之间,所述第三阈值用以区别点击有效区及模糊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于步骤(c)中,至少调整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的所述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在步骤(c)之后,所述防误触方法更包括:
依据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的所述阈值增设一第一容错值,以便在进行光标移动时,所述触控面板误锁定所述触碰物件对应的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中,在步骤(c)之后,所述防误触方法更包括:
在感测触碰信息系用以进行手势行为时,为用以区分有效操作及无效操作的所述阈值增加一第二容错值,其中,所述第二容错值大于所述第一容错值。
CN201410529785.1A 2014-08-27 2014-10-09 防误触方法 Pending CN1053733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9576A TW201608487A (zh) 2014-08-27 2014-08-27 防誤觸方法
TW103129576 2014-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3302A true CN105373302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75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9785.1A Pending CN105373302A (zh) 2014-08-27 2014-10-09 防误触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3302A (zh)
TW (1) TW2016084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893A (zh) * 2017-03-20 2017-07-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屏操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90935A (zh) * 2017-07-31 2017-11-24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防误触的方法
CN108762547A (zh) * 2018-04-27 2018-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终端的操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2035003A (zh) * 2019-06-03 2020-12-04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8295B (zh) * 2017-12-07 2018-10-1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式裝置及觸控裝置辨識方法
TWI691886B (zh) * 2019-06-03 2020-04-21 英屬開曼群島商敦泰電子有限公司 防止誤觸的觸控裝置及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0690A (ja) * 1999-02-26 2000-09-14 Nec Shizuoka Ltd 仮想キーボードシステム
CN101587395A (zh) * 2008-05-23 2009-11-25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坐标和压力输入装置及方法
CN101957694A (zh) * 2009-07-17 2011-01-26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忽视手掌触压的触控装置与方法
CN101976135A (zh) * 2010-07-27 2011-02-16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校正方法
CN101593068B (zh) * 2009-06-29 2011-07-1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型态的检测方法
CN102411441A (zh) * 2010-09-21 2012-04-11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板、防止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02455811A (zh) * 2010-10-30 2012-05-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2713804A (zh) * 2010-02-19 2012-10-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64548A (zh) * 2011-10-24 2013-04-2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滤除误触面板的手势判断方法
CN103106040A (zh) * 2013-02-25 2013-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3631443A (zh) * 2010-09-21 2014-03-12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板、触控式手机的触控板及其防止方法
JP2014056519A (ja) * 2012-09-13 2014-03-27 Sharp Corp 携帯端末装置、誤操作判定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0690A (ja) * 1999-02-26 2000-09-14 Nec Shizuoka Ltd 仮想キーボードシステム
CN101587395A (zh) * 2008-05-23 2009-11-25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坐标和压力输入装置及方法
CN101593068B (zh) * 2009-06-29 2011-07-1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型态的检测方法
CN101957694A (zh) * 2009-07-17 2011-01-26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忽视手掌触压的触控装置与方法
CN102713804A (zh) * 2010-02-19 2012-10-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76135A (zh) * 2010-07-27 2011-02-16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校正方法
CN102411441A (zh) * 2010-09-21 2012-04-11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板、防止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03631443A (zh) * 2010-09-21 2014-03-12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板、触控式手机的触控板及其防止方法
CN102455811A (zh) * 2010-10-30 2012-05-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3064548A (zh) * 2011-10-24 2013-04-2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滤除误触面板的手势判断方法
JP2014056519A (ja) * 2012-09-13 2014-03-27 Sharp Corp 携帯端末装置、誤操作判定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3106040A (zh) * 2013-02-25 2013-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893A (zh) * 2017-03-20 2017-07-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屏操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990893B (zh) * 2017-03-20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屏操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90935A (zh) * 2017-07-31 2017-11-24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防误触的方法
CN107390935B (zh) * 2017-07-31 2020-07-28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防误触的方法
CN108762547A (zh) * 2018-04-27 2018-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终端的操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762547B (zh) * 2018-04-27 2021-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终端的操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2035003A (zh) * 2019-06-03 2020-12-04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装置及方法
CN112035003B (zh) * 2019-06-03 2023-04-07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8487A (zh)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3302A (zh) 防误触方法
US9910077B2 (en) Detect and differentiate touches from different size conductive objects on a capacitive button
TWI478041B (zh) 於觸控面板上識別手掌區域方法及其更新方法
CN106775084B (zh)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8723827B2 (en) Predictive touch surface scanning
US9778742B2 (en) Glove touch detection for touch devices
US20110069021A1 (en) Reducing false touchpad data by ignoring input when area gesture does not behave as predicted
CN103164067B (zh) 判断触摸输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730187B2 (en) Techniques for sorting data that represents touch positions on a sensing device
US20100194701A1 (en) Method of recognizing a multi-touch area rotation gesture
US20130088448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2768595B (zh) 一种识别触摸屏上触控操作指令的方法及装置
JP2005531861A5 (zh)
CN104423756A (zh) 触控面板控制方法
US862486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uch point
CN105353927B (zh)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其物体辨识方法
CN102945109B (zh) 互电容屏检测触摸区域的方法
US2013029347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407793A (zh) 触摸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US9772699B2 (en) Touch control system and 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of the same
CN103257724B (zh) 一种非接触式鼠标及其操作方法
CN102214028B (zh) 触控板的手势识别方法与手势识别装置
JP625532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指先操作識別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130328617A1 (en) Tou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ouch thereof
CN106502445A (zh) 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