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6833A -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 Google Patents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6833A
CN105366833A CN201510935070.0A CN201510935070A CN105366833A CN 105366833 A CN105366833 A CN 105366833A CN 201510935070 A CN201510935070 A CN 201510935070A CN 105366833 A CN105366833 A CN 105366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tank
purification
riverbank
wall
buffer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50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66833B (zh
Inventor
李果
艾海男
马瑞祥
古励
李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el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el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el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el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350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66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66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6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66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6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设置于倾斜的河岸上,包括:多组传送装置,其沿河岸倾斜设置,并紧邻分布;第一净化槽,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一净化槽内填充有滤料,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一净化槽的左侧或右侧连接有出水管;第二净化槽,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二净化槽内填充有滤料,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二净化槽的前侧设置有出水孔;其中,一组传送装置连接一个第一净化槽或一个第二净化槽,所述防护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和一个第二净化槽;雨季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和第二净化槽通过所连接的各组传送装置在河岸上构成阶梯分布。本发明所述防护带能够有效缓解雨水径流带给河流水体的污染。

Description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背景技术
河岸是河流—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生态过渡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而且对于防治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城市中的河流大都采用两面光甚至三面光的处理措施,即河道底部及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只考虑了河道防漏防渗不污染地下水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使得河流失去了生态功能,特别是雨水形成的径流污染直接从岸边进入河体造成污染。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是指在降雨过程中雨水及其形成的径流流经城市地面,聚集一系列污染物质并直接排入水体而造成的水污染。虽然,针对这种硬化河岸的改造有些采用在河岸上挂植物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会使得雨水与植物接触时间过短达不到处理效果,而且日常维护也非常不方便。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河道壁上修建混凝土或者水泥构筑物,在其中栽种植物。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投资高,施工难度大,日常维护不方便而且如果遭遇到较长旱期时,那么植物将会枯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能够有效缓解雨水径流带给河流水体的污染,而且施工难度低,工程造价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设置于倾斜的河岸上,包括:
多组传送装置,其沿河岸倾斜设置,并紧邻分布;
第一净化槽,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一净化槽内填充有滤料,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一净化槽的左侧或右侧连接有出水管;
第二净化槽,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二净化槽内填充有滤料,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二净化槽的前侧设置有出水孔;其中,一组传送装置连接一个第一净化槽或一个第二净化槽,所述防护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和一个第二净化槽;雨季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和第二净化槽通过所连接的各组传送装置在河岸上构成阶梯分布,以使得前一个第一净化槽的出水管可伸向后一个第一净化槽的顶部,第二净化槽可接收最后一个第一净化槽出水管的水、并从自身的出水孔将净化水排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在雨季时通过拉动各传送装置调节各净化槽沿河岸阶梯式排布,以多级处理雨水径流,有效缓解了雨水径流带给河流水体的污染,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法而言,具有施工难度减小,工程造价降低的突出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净水槽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设置于倾斜的河岸上,包括:
多组传送装置100,其沿河岸倾斜设置,并紧邻分布;
第一净化槽200,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一净化槽200内填充有滤料210,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一净化槽200的左侧或右侧连接有出水管220(可以有多个出水管,参见图3中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孔221);
第二净化槽300,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二净化槽300内填充有滤料210,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二净化槽300的前侧设置有出水孔310;其中,一组传送装置100连接一个第一净化槽200或一个第二净化槽300,所述防护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200和一个第二净化槽300;雨季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200和第二净化槽300通过所连接的各组传送装置100在河岸上构成阶梯分布,以使得前一个第一净化槽200的出水管220可伸向后一个第一净化槽200的顶部,第二净化槽300可接收最后一个第一净化槽200出水管220的水、并从自身的出水孔310将净化水排出。
上述方案中,本发明所述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在雨季时通过拉动各传送装置100调节各净化槽沿河岸阶梯式排布,让各净化槽中的植物和滤料210对雨水得到净化,以实现多级处理雨水径流,有效缓解了雨水径流带给河流水体的污染,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法而言,具有施工难度减小,工程造价降低的突出优势。其中,第一净化槽200优选的是在于河流流向相同的一侧连接出水管220。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是,参见图1,每组所述传送装置100均包括:一对上链轮110,其设置在河岸高处;一对下链轮120,其设置在河岸低处;两根链条130,其分别传动连接在一个上链轮110和一个下链轮1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净化槽200或第二净化槽300通过一连接杆400连接在所述两根链条130之间。通过链条在链轮上的传动来使第一净化槽200或第二净化槽300上下运作。
上述提到了雨季时防护带在河岸上的布置方式,接下来对于夏季时防护带的布置方式为,所述一对下链轮120设置在河岸低处的坡度变缓位置,以使得夏季时,通过各组传送装置100将各第一净化槽200和第二净化槽300成排置于河岸低处。当在河岸低处时,即排布在河道边,一方面可以净化水体,另一方面保养植物,管理维护方便且还能带来一定的景观效果。
为了防止链条生锈,所述链条120外套设有圆筒形的钢轨140,所述钢轨140的一侧开设有可供连接杆400穿过并上下运作的缝口(未示出);所述钢轨140固定至河岸上。其中,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方案中提到的所述第一净化槽200、第二净化槽300、出水管220、链条130、上链轮110、下链轮120、连接杆400、钢轨140均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这样能够使之经受雨水和河水(尤指链条)的浸泡。
为了使各第一净化槽200升降顺利,防止出水管220升降过程中损坏,出水管220选择适当长度的硬质管外接一段软塑料管的形式,即所述出水管220采用硬质管和软塑料管结合的形式。而第二净化槽300是在前侧开设出水孔310,即面向河流的一侧,可以不加出水管220,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直接从出水孔310流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滤料210包括分布在第一净化槽200或第二净化槽300上层的粗滤料211、以及分布在第一净化槽200或第二净化槽300下层的细滤料212。通过粗滤料211和细滤料212的结合来使雨水得到净化处理,参见图2。同时,所述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中,所述第一净化槽200和第二净化槽300的顶部与河岸接触的一侧设置成弧边,参见图3,给出了第一净化槽200的弧边a。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将雨水引入进净化槽,避免雨水顺着岸壁直接流入水体。
本发明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由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200、一个第二净化槽300及与各净化槽一一相连的传送装置100构成一组防护机构,在使用时包括一组或多组防护机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是两个第一净化槽200、一个第二净化槽300、三组传送装置100构成一组防护机构,也可以是三个第一净化槽200、一个第二净化槽300、四组传送装置100构成一组防护机构,更可以是四个第一净化槽200、一个第二净化槽300、五组传送装置100构成一组防护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每组的净水槽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防护机构的组数。其中比较优选的方案是,每组防护机构仅仅包括两个第一净化槽200、一个第二净化槽300和三组传送装置100,一组传送装置100连接一个第一净化槽200或一个第二净化槽300,如图1所示。
本发明所述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的工作过程如下:在雨季时,拉动链条,使各净化槽(两个第一净化槽200,一个第二净化槽300)上升,三个为一组呈阶梯状排布在河岸边,使雨水逐级流过三个净化槽。净化槽中的植被以及滤料210能够使雨水得到净化。通过多级处理、净化之后,雨水形成的径流污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而且通过拉升链条130能够将净化槽拉至河岸上,方便维护和管理。另外,各净化槽与河岸接触的一侧的上沿有弧边,能将雨水引入进净化槽,避免雨水顺着岸壁直接流入水体。旱季时,通过放下链条130,利用链条130在下链轮120较缓的坡度能够使各净化槽挨个排布在岸边,不仅净化槽里面的植被及滤料210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而且植物也不会因枯水而死,且还能够带来一定的景观效果。
总的来说,本发明在雨季时能够大幅降低雨水径流造成的污染,而在旱季时又为河岸创造了一定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且施工难度小,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了维护和管理。在雨季时调节各净化槽沿河岸阶梯式排布,多级处理雨水径流;旱季时,各净化槽能够整齐排布在河道的两边,既能净化水体,又能保养植物,还具有绿化美化河道的景观效果;且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了维护和管理。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设置于倾斜的河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传送装置,其沿河岸倾斜设置,并紧邻分布;
第一净化槽,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一净化槽内填充有滤料,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一净化槽的左侧或右侧连接有出水管;
第二净化槽,其设置于河岸上,所述第二净化槽内填充有滤料,并培植有植物,所述第二净化槽的前侧设置有出水孔;其中,一组传送装置连接一个第一净化槽或一个第二净化槽,所述防护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和一个第二净化槽;雨季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和第二净化槽通过所连接的各组传送装置在河岸上构成阶梯分布,以使得前一个第一净化槽的出水管可伸向后一个第一净化槽的顶部,第二净化槽可接收最后一个第一净化槽出水管的水、并从自身的出水孔将净化水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传送装置均包括:
一对上链轮,其设置在河岸高处;
一对下链轮,其设置在河岸低处;
两根链条,其分别传动连接在一个上链轮和一个下链轮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净化槽或第二净化槽通过一连接杆连接在所述两根链条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下链轮设置在河岸低处的坡度变缓位置,以使得夏季时,通过各组传送装置将各第一净化槽和第二净化槽成排置于河岸低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外套设有圆筒形的钢轨,所述钢轨的一侧开设有可供连接杆穿过并上下运作的缝口;所述钢轨固定至河岸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槽、第二净化槽、出水管、链条、上链轮、下链轮、连接杆、钢轨均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采用硬质管和软塑料管结合的形式。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包括分布在第一净化槽或第二净化槽上层的粗滤料、以及分布在第一净化槽或第二净化槽下层的细滤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槽和第二净化槽的顶部与河岸接触的一侧设置成弧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净化槽、一个第二净化槽及与各净化槽一一相连的传送装置构成一组防护机构,在使用时包括一组或多组防护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每组防护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净化槽、一个第二净化槽和三组传送装置。
CN201510935070.0A 2015-12-11 2015-12-11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Active CN105366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5070.0A CN105366833B (zh) 2015-12-11 2015-12-11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5070.0A CN105366833B (zh) 2015-12-11 2015-12-11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6833A true CN105366833A (zh) 2016-03-02
CN105366833B CN105366833B (zh) 2023-11-28

Family

ID=55369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5070.0A Active CN105366833B (zh) 2015-12-11 2015-12-11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6683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6173B1 (ko) * 2006-05-12 2006-12-13 주식회사동일기술공사 비점오염원 초기 우수의 선택적 차집 시스템
CN101041965A (zh) * 2007-02-09 2007-09-26 王翔宇 一种坡的生态治理方法
CN102531182A (zh) * 2011-12-30 2012-07-04 南京大学 微污染入库(入湖)河流的水质净化及生态湿地修复系统
CN103215920A (zh) * 2013-01-08 2013-07-24 天津大学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3306360A (zh) * 2013-06-14 2013-09-18 天津大学 用于分流制雨水入河污染物截控的多维生态排水系统
KR20140005640A (ko) * 2012-07-05 2014-01-15 박병대 오염물질을 정화하는 생태도랑
CN105133543A (zh) * 2015-08-06 2015-12-09 重庆大学 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
CN205258134U (zh) * 2015-12-11 2016-05-25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地河流生态护岸雨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05258159U (zh) * 2015-12-11 2016-05-25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6173B1 (ko) * 2006-05-12 2006-12-13 주식회사동일기술공사 비점오염원 초기 우수의 선택적 차집 시스템
CN101041965A (zh) * 2007-02-09 2007-09-26 王翔宇 一种坡的生态治理方法
CN102531182A (zh) * 2011-12-30 2012-07-04 南京大学 微污染入库(入湖)河流的水质净化及生态湿地修复系统
KR20140005640A (ko) * 2012-07-05 2014-01-15 박병대 오염물질을 정화하는 생태도랑
CN103215920A (zh) * 2013-01-08 2013-07-24 天津大学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3306360A (zh) * 2013-06-14 2013-09-18 天津大学 用于分流制雨水入河污染物截控的多维生态排水系统
CN105133543A (zh) * 2015-08-06 2015-12-09 重庆大学 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
CN205258134U (zh) * 2015-12-11 2016-05-25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地河流生态护岸雨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05258159U (zh) * 2015-12-11 2016-05-25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NG, KF 等: "Methodologies for Pre-Validation of Biofilters and Wetlands for Stormwater Treatment", PLOS ONE, vol. 10, no. 5, pages 1 - 22 *
刘涛: "人工湿地降解污染河水的试验效果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工程科技Ⅰ辑, no. 8, pages 027 - 88 *
袁璐: "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的植物景观设计探析——以株洲市区绿地为例",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no. 2, pages 049 - 126 *
郭亚梅等: "《海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探索与研究》", 31 October 2012, 黄河水利出版社, pages: 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6833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1144U (zh) 改善河道水质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1638287B (zh) 利用排水沟渠的污水原位净化系统
CN103739167B (zh) 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
CN205637039U (zh) 一种雨水花园及雨水调蓄系统
CN103548601A (zh) 树池、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
CN205222816U (zh) 一种城市小河道雨水快速自我净化组合坝系统
CN207348137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净化结构
CN207468292U (zh) 一种阶梯式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3938558U (zh) 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
CN105201068B (zh) 雨水资源化处理工艺
CN207003598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
CN102603072A (zh) 复合型介质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其雨水生态净化方法
CN103241891B (zh) 一种水体截污消污处理方法及工艺
CN201501819U (zh) 一种利用排水沟渠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3951136B (zh) 一种应用于雨水管网的阳台废水、初期雨水净化器及净化方法
CN105155465A (zh) 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
CN205258159U (zh)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CN205616732U (zh) 农田沟渠生态净化系统
CN210559648U (zh) 梯级多段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
CN205821923U (zh) 应用于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弧形滤排一体式路缘石
CN104264773A (zh) 一种用于处理停车场雨水及调节小气候的蓄流湿地系统
CN106400927A (zh) 雨水收集综合生态系统
CN105366833A (zh) 雨、旱季交替使用的壁挂式生态防护带
CN105884033A (zh) 跌水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和净化方法
CN206266317U (zh) 人工生态湿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