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7076B -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7076B
CN105357076B CN201510812014.8A CN201510812014A CN105357076B CN 105357076 B CN105357076 B CN 105357076B CN 201510812014 A CN201510812014 A CN 201510812014A CN 105357076 B CN105357076 B CN 105357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sult
instruction
destination node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20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7076A (zh
Inventor
段国强
杜旭
信怀义
谢朝杰
杨西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8120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7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7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7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7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7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包括: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在目标节点组中依次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向目标节点的多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该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并分析,得到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该方法可实现自动依次为源节点对应的多个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分别发送检测指令,继而根据该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得到该源节点与其目标节点的应用端口之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形成侦测报告。该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各源节点可并行工作,侦测效率高,通过设计统一的分析规则,降低了误判率。

Description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应用中,无论是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多个应用节点间是有访问限制的(限制来自网络或者目的节点),如果源节点需要访问目的节点的服务功能,则需要向网络管理员或者目的节点申请开通到该节点的网络访问许可,而在网络访问许可配置完成后,为了确认其是否成功,总是需要进行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网络连通性验证。
现有技术中,确定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网络连通性验证,是由检测人员在源节点发起到目的节点的网络侦测指令,然后通过对侦测结果的人工判断来确认到目的节点的网络许可是否开通,
但是,采用该方法,需要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和判断,由于人工检测判断较慢,导致验证过程耗时较长,并且,由于人工检测判断需要依据检测人员的历史经验,该验证结果很容易受到检测人员的经验影响,误判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判断,导致的验证过程耗时长,且误判率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包括:
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依次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节点直至最后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返回执行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步骤。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具体包括:
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
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的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
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可达时,执行所述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步骤;
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
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之前,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
判断所述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步骤。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分析得到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中目标检测的目标应用端口。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依据所述检测结果生成满足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指令采用telnet指令,所述第二指令采用ping指令。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包括:
节点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组的至少一个节点中依次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结果分析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上述的装置,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指令生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的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可达时,执行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
第二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
上述的装置,优选的,还包括:
触发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所述节点分析模块。
上述的装置,优选的,所述节点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分析得到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中目标检测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包括: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继续在该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个节点作为新的目标节点,直至该目标节点组中的各个节点均被作为目标节点,并检测该新的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与源节点之间网络连通性。采用该方法,在源节点中预设需求配置信息,该需求配置信息中包含有目标节点的信息,基于该需求配置信息可实现自动依次为该源节点对应的多个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分别发送检测指令,进而根据该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端口之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该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当存在多个源节点时,各个源节点可并行采用该方法对其多个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侦测效率较高,且统一设计分析规则,降低了误判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源节点中,也可应用于独立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装置。
其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其中,源节点中预设有需求配置信息,该需求配置信息表征了该源节点需要访问哪些目的节点上的哪些应用服务。
具体的,对该需求配置信息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其中包含的多个目标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针对的为源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分别检测。
步骤S102: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依次对该目标节点组中的每个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与该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
首先,在该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针对该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进行其与源节点之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在检测完成后可选择另一节点作为新的目标节点,继续进行该新的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与该源节点之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
具体实施中,可根据该需求配置信息分析得到的节点顺序,依次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步骤S103: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节点,向该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该检测指令返回的结果。
具体实施中,可基于该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该目标应用端口的相关信息,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以实现将该检测指令发送至目标节点的相应端口。
其中,当该目标节点与该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时,可接收到反应连通的结果,而当该目标节点与该源节点之间的网络不连通时,可接收到反应不连通的结果。
具体的,该返回结果采用success(成功)表示连通,采用fail(失败)表示不连通。
步骤S104: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其中,预设有分析规则,该分析规则可对该返回结果进行识别以及分析。
具体的,该分析规则可将该识别结果与目标节点之间建立关联,将该关联后的识别结果以及目标节点作为检测结果。
例如,当返回结果采用success(成功)表示连通,采用fail(失败)表示不连通时,该分析规则可识别该success以及fail得到相应的连通或者不连通的结果,并将该结果与该目标节点关联,得到针对该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与源节点之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步骤S105:依次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节点直至最后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返回执行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步骤。
具体的,在选中新的目标节点后,返回执行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步骤。
其中,当检测完成第一节点与该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后,继续在该目标节点组中选择另一节点作新的目标节点,并检测该新的目标节点即该第二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与该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以实现依次对该目标节点组中的每个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与该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
具体的,依次将该目标节点组中的各个节点作为新的目标节点,并对各个目标节点的多个目标应用端口与该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
具体实施中,还可将该检测结果生成满足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以方便用户查看。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包括: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继续在该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个节点作为新的目标节点,直至该目标节点组中的各个节点均被作为目标节点,并检测该新的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与源节点之间网络连通性。采用该方法,在源节点中预设需求配置信息,该需求配置信息中包含有目标节点的信息,基于该需求配置信息可实现自动依次为该源节点对应的多个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分别发送检测指令,进而根据该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端口之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该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当存在多个源节点时,各个源节点可并行采用该方法对其多个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侦测效率较高,且统一设计分析规则,降低了误判率。
请参阅附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其中,在每个源节点上都有一份需求配置信息,其内容为对应目的节点及其目标应用端口的列表,分析每个目的节点的IP地址及其上需要检测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
具体的,基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分析得到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中目标检测的目标应用端口。
例如,需求配置信息为:11.133.122.5 201-202,206,209-210,其中11.133.122.5表示目的节点的IP地址;201-202、206和209-210表示目的节点上的端口信息。
则分析的结果为:
11.133.122.5 201
11.133.122.5 202
11.133.122.5 206
11.133.122.5 209
11.133.122.5 210
具体实施中,将该分析得到的目标节点的IP地址及其上需要检测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组织成每行一个“目的节点IP地址+目的端口”的格式。
步骤S202: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其中,步骤S201-202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1-102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203: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
其中,预设有指令生成规则,基于该指令生成规则,生成与该目标节点相应的第一指令。
具体实施中,该第一指令可以采用telnet指令。
具体的,该telnet的指令格式为:telnet IP端口,其中IP表示目的节点的IP地址,端口表示目的节点上特定应用服务对应的端口。
例如,telnet 11.133.122.5 201,用于检测到目的节点(IP地址为11.133.122.5)的目的服务端口201的网络连通性。
步骤S204: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
其中,某一目标节点,可对应一个或者一组连续的端口。
具体实施中,可针对目标节点中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依次发送该第一指令,并分别接收反馈的第一返回结果。
例如,依次从目标节点的端口列表中获取端口信息Pn(假定对应目的节点的端口列表共N个,则n的取值范围1…N),首次获得的就是对应该目的节点的第一个端口信息P1,第二次获得第二端口信息P2,第N次时则获得最后一个端口信息PN。
其中,在检测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时,可首先对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当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之间的网络不连通时,可进一步对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情况进行检测。
例如,该第一返回结果可以为:
A:11.133.122.5 201:Connected Success!
B:11.133.122.5 202:Connected Fail!
C:11.133.122.5 203:Connected refused!
其中,该第一返回结果A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上的201端口可达,且目的端口201已启用;该第一返回结果B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上的202端口不可达;该第一返回结果C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可达,且目的端口203未启用。
步骤S205: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的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
具体的,telnet指令会返回三种结果:①目的节点可达、且目的节点上的应用服务已启用(Success);②目的节点可达,但目的节点上的应用功能未启用(refused);③目的节点不可达(Fail)。
其中,对于第①、②两种结果,都判断为是连通的,具体实施中,可结束本次telnet检测;对于第③种结果,可以确定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特定目标应用端口是不连通的,但为了进一步确定到目的节点是否连通,需要单独检测该源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具体实施中,该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可达时,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6: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
其中,基于该分析结果表征该目标节点不可达(Fail),确定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特定目标应用端口是不连通的,但为了进一步确定到目的节点是否连通,需要单独检测该源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具体的,继续依据该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
具体实施中,该第二指令可以采用ping指令。
具体的,该ping指令格式为“ping IP”,IP指目的节点的IP地址。
例如,ping 11.133.122.5,用于检测到目的节点(IP地址为11.133.122.5)网络连通性。
步骤S207: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
具体的,基于该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该第二指令,并接收反馈的第二返回结果。
例如,该ping指令的侦测结果可以如下:
成功结果:11.133.122.5:Ping Success!
失败结果:11.133.122.7:Ping Fail!
步骤S208: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涉及的返回结果包含了步骤S204中目标节点可达的第一返回结果以及步骤S205中的第二返回结果。
步骤S209:依次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节点直至最后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返回执行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步骤。
其中,步骤S208-209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4-105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中,该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包括: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的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可达时,执行所述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步骤;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采用该方法,首先基于第一指令对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与源节点之间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当该目标节点不可达时,基于第二指令对目标节点和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分层次对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目标节点与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请参阅附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当前时刻;
步骤S302:判断所述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检测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以及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的网络连通性会增大源节点的系统负担,因此,当源节点的系统中运行大量的业务时,不适合执行该检测方法。
并且,在某些特定的节点的网络,需要网络管理员给予开通访问权限,因此,只能在该访问权限开通时间范围内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节点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
所以,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定时任务,基于该定时任务,确定当前时刻是否达到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
具体的,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步骤。
具体实施中,该定时任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具体可设置为系统中运行应用负担较小,且网络管理员给予开放访问权限时,以使得该检测不影响系统运行业务的同时,保证了该检测处于网络可访问的时间范围中,该检测过程为有效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该定时任务的具体设定时间做限制。
步骤S303: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步骤S304: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步骤S305: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步骤S306: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步骤S307:依次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节点直至最后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返回执行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步骤。
其中,步骤S303-307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1-105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判断所述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步骤。采用该方法,通过设置定时任务,按照该定时任务对源节点及其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在不影响系统运行业务的前提下,保证了检测的有效性。
请参阅附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步骤S402: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步骤S403: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步骤S404: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步骤S405:依次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节点直至最后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返回执行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步骤。
其中,步骤S401-405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1-105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406:依据所述检测结果生成满足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
具体的,该检测结果需要展示给用户查看,则依据预设的格式,将该检测结果转换为满足该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并形成文件。
例如,该检测报告内容可以如下:
D:11.133.122.5 201:Connected Success!
E:11.133.122.5 202:Connected Fail!
F:11.133.122.5:Ping Success!
G:11.133.122.5 206:Connected Success!
H:11.133.122.5 209:Connected refused!
I:11.133.122.5 210:Connected Success!
其中,该D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上的201端口可达,且目的端口201已启用;
其中,该E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上的202端口不可达
其中,该F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可以连通
其中,该G目的节点11.133.122.5上的206端口可达,且目的端口206已启用;
其中,该H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可达,且目的端口209未启用
其中,该I表示目的节点11.133.122.5上的210端口可达,且目的端口210已启用。
具体的,该预设的格式可以采用html、word、excel等各种格式,本申请中不对该检测报告的具体格式做限制。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检测结果生成满足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采用该方法,通过将检测结果转换为满足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以方便用户查看该节点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对于本发明的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附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可以为源节点中组成结构,也可应用于独立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装置。
其中,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节点分析模块501、检测模块502和结果分析模块503;
其中,该节点分析模块501,用于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其中,该检测模块502,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组的至少一个节点中依次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其中,该结果分析模块503,用于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中,该节点分析模块501具体用于:基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分析得到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中目标检测的目标应用端口。
具体实施中,该结果分析模块还可将该检测结果生成满足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以方便用户查看。
具体的,该预设的格式可以为html、word、excel等各种格式,本申请中不对该检测报告的格式做限制。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包括:节点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组的至少一个节点中依次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结果分析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采用该装置,在源节点中预设需求配置信息,该需求配置信息中包含有目标节点的信息,基于该需求配置信息可实现自动依次为该源节点对应的多个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分别发送检测指令,进而根据该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端口之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该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当存在多个源节点时,各个源节点可并行采用该方法对其多个目标节点的各个目标应用端口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侦测效率较高,且统一设计分析规则,降低了误判率。
请参阅附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节点分析模块601、检测模块602和结果分析模块603;
其中,该检测模块602包括:第一指令生成单元604、第一发送单元605、第一分析单元606、第二指令生成单元607和第二发送单元608。
其中,该节点分析模块601和结果分析模块603的结构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应结构功能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其中,该第一指令生成单元604,用于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
其中,该第一发送单元605,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
其中,该第一分析单元606,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的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可达时,执行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可达时,执行触发所述第二指令生成单元;
其中,该第二指令生成单元607,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
该第二发送单元608,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603。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6中,采用虚线连接第一分析单元与第二指令生成单元,以及第二指令生成单元与第二发送单元,以表征该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受到该第一分析单元分析结果的影响。
具体的,该第一指令可采用telnet指令,该第二指令可采用ping指令。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中,该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指令生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的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可达时,执行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第二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目的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采用该装置,首先基于第一指令对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与源节点之间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当该目标节点不可达时,基于第二指令对目标节点和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分层次对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目标节点与源节点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请参阅附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节点分析模块701、检测模块702、结果分析模块703和触发条件判断模块704;
其中,该节点分析模块701、检测模块702、结果分析模块703的结构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应结构功能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其中,该触发条件判断模块704,用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节点分析模块701。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还包括:触发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所述节点分析模块。采用该装置,通过设置定时任务,按照该定时任务对源节点及其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进行检测,在不影响系统运行业务的前提下,保证了检测的有效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提供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第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依次在所述目标节点组中选择下一节点直至最后一个节点作为目标节点,返回执行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步骤;
其中,所述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具体包括:
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
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标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
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标节点可达时,执行所述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步骤;
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标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
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之前,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
判断所述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分析得到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中目标检测的目标应用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据所述检测结果生成满足预设格式的检测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令采用telnet指令,所述第二指令采用ping指令。
6.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源节点中预设的需求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组的至少一个节点中依次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预设的检测指令,接收基于所述检测指令的返回结果;
结果分析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分析所述返回结果,得到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的目标应用端口间网络连通性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指令生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一指令;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应的第一返回结果;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返回结果分析所述目标节点是否可达,得到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标节点可达时,执行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
第二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表征所述目标节点不可达时,依据预设指令生成规则,生成第二指令;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指令,并接收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应的第二返回结果,触发所述结果分析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发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得到判断结果;基于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时刻满足预设定时任务的定时时刻,触发所述节点分析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需求配置信息,分析得到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中目标检测的至少一个目标应用端口。
CN201510812014.8A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357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2014.8A CN105357076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2014.8A CN105357076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7076A CN105357076A (zh) 2016-02-24
CN105357076B true CN105357076B (zh) 2019-01-29

Family

ID=5533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2014.8A Active CN105357076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7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1053B (zh) * 2016-04-19 2019-04-1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不连续连通网络的连通性测量方法
CN106533814A (zh) * 2017-01-06 2017-03-22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7707377B (zh) * 2017-06-12 2019-07-16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网络节点可用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67620A (zh) * 2018-09-27 2018-12-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关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890995B (zh) * 2019-05-14 2021-08-13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口测试方法及网口测试装置
CN110855526B (zh) * 2019-11-20 2022-03-29 北京百分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数据源连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629819A (zh) * 2020-12-10 2022-06-14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00738B (zh) * 2020-12-18 2022-04-08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端口的连通性验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329A (zh) * 2007-10-2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连通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59623A (zh) * 2007-11-02 2008-04-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设备可达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811343A (zh) * 2015-05-12 2015-07-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的网络检测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8374A1 (en) * 2005-03-07 2006-09-07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pecial format computer network address for use with a compute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329A (zh) * 2007-10-2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连通性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59623A (zh) * 2007-11-02 2008-04-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设备可达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811343A (zh) * 2015-05-12 2015-07-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的网络检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7076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7076B (zh) 一种节点间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Vermeulen et al. Multilevel MDA-lite Paris traceroute
CN101447898A (zh) 一种用于网络安全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6354634A (zh) 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515901B (zh) 报文处理装置及方法
JP2007259069A (ja) スイッチ装置
WO2021212754A1 (zh) 基于直连测试网络的网关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740077B (zh) 基于网络抓包的拟态系统异构性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130827B (zh) 网络设备可达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534289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91835B (zh) 一种链路质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040538B (zh) 一种互联网应用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39390B (zh) 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4426881A (zh) 一种检测恶意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34717A (zh) 基于有界模型检验的片上网络固定型故障在线测试方法
CN105554151B (zh) 一种保活时间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JP2008167318A (ja) パケット測定システム、パケット測定プログラム、プローブおよびパケット測定方法
Cavalli et al. A passive conformance testing approach for a manet routing protocol
CN101674205A (zh)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网络通信协议测试序列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828218B (zh) 一种检测组播流传输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Bolton et al. Analyses of the reverse path forwarding routing algorithm
CN107241461B (zh) Mac地址获取方法、网关设备、网络认证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5991552A (zh) 对流表和nat会话表进行老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90878B (zh) 网管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和设备
CN113971118A (zh)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