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6463A -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6463A
CN105356463A CN201510898144.8A CN201510898144A CN105356463A CN 105356463 A CN105356463 A CN 105356463A CN 201510898144 A CN201510898144 A CN 201510898144A CN 105356463 A CN105356463 A CN 105356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 index
calculating mode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81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6463B (zh
Inventor
万凌云
王艳
宫林
伏进
吴高林
张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81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6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6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6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6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6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1Methods to deal with contingencies, e.g. abnormalities, faults or fail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通过基于对配电网进行线路结构划分后的多个子配电网区域,以及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规则,生成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使得用户在利用生成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进行可靠性指标测算时,不需收集录入网络拓扑结构(如配变和开关位置等信息),便可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测算,有效保证了在降低数据录入及数据维护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快速测算。

Description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据电力公司统计,80%的用户停电事故是由配电网故障引起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方法从大体上分为解析法和模拟法两大类。
对于有上千回馈线和上万台配变的大规模配电网,运用这两类方法进行可靠性指标测算需要输入完整的配电网的结构和参数,因此,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繁琐的数据录入工作。更困难的是,由于配电网设备数量、接线方式均处于长期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实现可靠性指标测算所需的系统数据库长期维护和更新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这些方法更适合进行局部电网结构的可靠性指标测算,并不适合于大规模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
因此,提供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在降低数据录入及数据维护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快速测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以保证在降低数据录入及数据维护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快速测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针对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基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所述馈线均匀分布规则,利用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以及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生成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利用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所述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优选的,在所述利用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所述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利用调整因子,调整所述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优选的,所述调整因子包括:负荷波动转供通道容量约束因子、双电源因子,和/或带电作业因子。
优选的,所述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典型供电区域划分规则,将所述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典型供电区域;
针对每个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利用所述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接线模式划分规则,将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装置,包括:
配电网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基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所述馈线均匀分布规则,利用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以及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生成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利用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所述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调整单元,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利用调整因子,调整所述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优选的,所述调整因子包括:负荷波动转供通道容量约束因子、双电源因子,和/或带电作业因子。
优选的,所述配电网划分单元包括:
第一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典型供电区域划分规则,将所述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典型供电区域;
第二划分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利用所述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接线模式划分规则,将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生成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方法,包括:
响应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测算请求,提示用户输入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的配电参数值;
接收用户输入的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值;
利用所述配电参数值及预先生成的所述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装置,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响应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测算请求,提示用户输入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的配电参数值;
配电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值;
可靠性指标测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配电参数值及预先生成的所述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通过基于对配电网进行线路结构划分后的多个子配电网区域,以及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规则,生成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使得用户在利用生成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进行可靠性指标测算时,不需收集录入网络拓扑结构(如配变和开关位置等信息),便可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测算,有效保证了在降低数据录入及数据维护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快速测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当针对配电网生成相应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时,首先需要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成多个子配电网区域,其中,每个子配电网区域仅满足线路结构划分规则指示的一种特性。
S102、针对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基于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规则,利用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以及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生成与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首先,假设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且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
其中,假设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指示:假设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假设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指示:负荷在馈线上均匀分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基于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这两种假设,可得每段馈线上的负荷数量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具有其对应的一套配电参数;针对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均需要基于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规则,利用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以及与该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生成与该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具体的,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的详细描述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具体的,针对每个子配电网区域生成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均包括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分别为SAIDI和SAIFI;同样,针对每个子配电网区域生成的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也包括这两个指标,即SAIDI和SAIFI。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按照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对配电网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按照子配电网区域收集配电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配电参数包括:馈线主干的开关数量(如,以馈线或子配电网区域为单位统计主干的断路器数量、负荷开关数量和刀闸数量)、馈线主干总长度、架空线路辐射型/联络型大分支条数(从基本主干线接出的有断路器的分支线路中,最靠近基本主干线的断路器下游部分为大分支,其中大分支末端无联络开关的为辐射型大分支,末端有联络开关的为联络型大分支)、架空线路辐射型/联络型大分支条数总长度、架空线路辐射型/联络型大分支线中的具有断路器数量、(平均)最大载容量、用户总数、双电源用户比例、带电作业率,和可靠性参数(如:配电网中各设备元件的故障/预安排停运率、故障修复时间、预安排停运平均持续时间、平均故障定位隔离时间、平均预安排停电隔离时间、平均故障/预安排停电联络开关切换时间、平均故障点/预安排停电线段上游恢复供电操作时间,典型运行方式的典型日负荷曲线等)。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子配电网的配电参数,在此不做限定。
S103、利用分别与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针对每个子配电网区域,确定该子配电网区域中用户数量与配电网中总用户数的比例,进而根据每个子配电网区域中用户数量与配电网中总用户数的占比确定配电网中负荷在各个子配电网区域中分配的权重。
具体的,生成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包括四部分,分别为:配电网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对应的SAIDI指标,配电网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对应的SAIFI指标,配电网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对应的SAIDI指标,以及,配电网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对应的SAIFI指标。
以配电网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对应的SAIDI指标为例,其具体计算方式为:针对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将子配电网区域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对应的SAIDI指标,乘以配电网中用户在该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得到第一结果;进而将配电网划分成的各个子配电网对应的第一结果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定为配电网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对应的SAIDI指标。
具体的,配电网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中的SAIFI指标,配电网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中的SAIDI指标,以及,配电网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中的SAIFI指标的计算方式请参见上述对“配电网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中的SAIDI指标的计算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中,在利用分别与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之前,还包括:利用调整因子,调整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使得最终得到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的精确度,这里对上述步骤S102得到的未考虑容量约束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进行调整。
调整因子包括:负荷波动转供通道容量约束因子、双电源因子,和/或带电作业因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考虑双电源因子对故障停运测算模型进行调整,得到故障停运测算模型的SAIDI和SAIFI修正指标;考虑双电源和带电作业因子对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进行调整,得到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的SAIDI和SAIFI修正指标;结合馈线不同的负荷水平,考虑负荷波动和转供通道容量不足的影响,可进一步调整得到故障停运测算模型的SAIDI修正指标,以及预安排停运测算模型中的SAIDI修正指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发明人在设置调整因子时,可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设置与当前具体情况对应的调整因子。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调整因子,以及根据调整因子调整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通过基于对配电网进行线路结构划分后的多个子配电网区域,以及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规则,生成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使得用户在利用生成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进行可靠性指标测算时,不需收集录入网络拓扑结构(如配变和开关位置等信息),便可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测算,有效保证了在降低数据录入及数据维护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快速测算。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典型供电区域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典型供电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将一个地区的配电网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典型供电区域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典型供电区域,如:城网、农网等。
S202、针对每个典型供电区域,利用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接线模式划分规则,将典型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利用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接线模式划分规则,针对每个典型供电区域,将其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具体的,以一个典型供电区域为例,其接线模式划分规则包括:馈线材料(架空或者电缆线路)、馈线联络情况、架空线路有无大分支和电缆线路环网柜进出线开关的类型。
具体的,以典型供电区域城网为例:针对城网将其划分为架空区域和电缆区域;针对城网中的架空区域将其分为有联络区域和单辐射区域;针对架空区域中的有联络区域将其划分为有大分支区域和无大分支区域;针对架空区域中的单辐射区域将其划分为有大分支区域和无大分支区域;针对城网中的电缆区域将其划分为有联络区域和单辐射区域;针对架空区域中的有联络区域将其划分为环网柜进出线开关为断路器区域和环网柜进出线开关为纯负荷开关区域;针对架空区域中的单辐射区域将其划分为环网柜进出线开关为断路器区域和环网柜进出线开关为纯负荷开关区域。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以城网为例对将典型供电区域按照接线模式进行划分进行说明,具体划分过程可根据发明人的需求自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的方法的介绍,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更加清晰、完整,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配电网划分单元31,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第一生成单元32,用于针对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基于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规则,利用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以及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生成与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第二生成单元33,用于利用分别与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装置中,还包括调整单元,其中,该调整单元,用于利用调整因子,调整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调整因子包括:负荷波动转供通道容量约束因子、双电源因子,和/或带电作业因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配电网划分单元包括:第一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典型供电区域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典型供电区域;以及,第二划分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典型供电区域,利用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接线模式划分规则,将典型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装置,通过基于对配电网进行线路结构划分后的多个子配电网区域,以及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馈线均匀分布规则,生成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使得用户在利用生成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进行可靠性指标测算时,不需收集录入网络拓扑结构(如配变和开关位置等信息),便可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测算,有效保证了在降低数据录入及数据维护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快速测算。
实施例四: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方法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响应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测算请求,提示用户输入分别与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的配电参数值;
S402、接收用户输入的分别与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值;
S403、利用配电参数值及预先生成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计算得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生成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通过提示并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电网的配电参数值,并将接收到的配电参数值输入预先设置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即可得到该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通过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方法的介绍,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更加清晰、完整,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五: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提示单元51,用于响应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测算请求,提示用户输入分别与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的配电参数值;
配电参数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分别与每个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值;
可靠性指标测算单元53,用于利用配电参数值及预先生成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计算得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通过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装置的介绍,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更加清晰、完整,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针对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基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所述馈线均匀分布规则,利用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以及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生成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利用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所述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所述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利用调整因子,调整所述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因子包括:负荷波动转供通道容量约束因子、双电源因子,和/或带电作业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典型供电区域划分规则,将所述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典型供电区域;
针对每个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利用所述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接线模式划分规则,将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5.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网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基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中馈线均匀分段和负荷沿所述馈线均匀分布规则,利用预先设置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法,以及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生成与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利用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以及所述配电网中用户在各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的分配权重生成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单元,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利用调整因子,调整所述故障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和预安排停运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因子包括:负荷波动转供通道容量约束因子、双电源因子,和/或带电作业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划分单元包括:
第一划分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典型供电区域划分规则,将所述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典型供电区域;
第二划分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利用所述线路结构划分规则中的接线模式划分规则,将所述典型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子配电网区域。
9.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生成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的可靠性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测算请求,提示用户输入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的配电参数值;
接收用户输入的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值;
利用所述配电参数值及预先生成的所述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10.一种可靠性指标测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响应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测算请求,提示用户输入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的配电参数值;
配电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分别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区域对应的配电参数值;
可靠性指标测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配电参数值及预先生成的所述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CN201510898144.8A 2015-12-08 2015-12-08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56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8144.8A CN105356463B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8144.8A CN105356463B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6463A true CN105356463A (zh) 2016-02-24
CN105356463B CN105356463B (zh) 2018-06-29

Family

ID=5533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8144.8A Active CN105356463B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646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4774A (zh) * 2017-05-08 2017-09-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0350520A (zh) * 2019-07-04 2019-10-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馈线组重要度计算系统和方法
CN110350526A (zh) * 2019-07-15 2019-10-1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配电网架空线分段开关位置的优化方法
CN110503293A (zh) * 2019-05-24 2019-11-2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2234610A (zh) * 2020-09-29 2021-01-15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集中式ftu控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2950097A (zh) * 2021-04-27 2021-06-1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908A (zh) * 2011-06-09 2011-10-19 重庆大学 一种可考虑预安排停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2255307A (zh) * 2011-06-09 2011-11-23 重庆大学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分层等值方法
CN104485660A (zh) * 2014-11-11 2015-04-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有向关系图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5162110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配电网分段、联络开关的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908A (zh) * 2011-06-09 2011-10-19 重庆大学 一种可考虑预安排停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2255307A (zh) * 2011-06-09 2011-11-23 重庆大学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分层等值方法
CN104485660A (zh) * 2014-11-11 2015-04-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有向关系图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5162110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配电网分段、联络开关的配置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束洪春 等: "基于馈线分区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区间分析", 《电网技术》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4774A (zh) * 2017-05-08 2017-09-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7134774B (zh) * 2017-05-08 2020-11-2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0503293A (zh) * 2019-05-24 2019-11-2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0350520A (zh) * 2019-07-04 2019-10-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馈线组重要度计算系统和方法
CN110350526A (zh) * 2019-07-15 2019-10-1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配电网架空线分段开关位置的优化方法
CN110350526B (zh) * 2019-07-15 2020-10-0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配电网架空线分段开关位置的优化方法
CN112234610A (zh) * 2020-09-29 2021-01-15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集中式ftu控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2234610B (zh) * 2020-09-29 2023-12-08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集中式ftu控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2950097A (zh) * 2021-04-27 2021-06-1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950097B (zh) * 2021-04-27 2023-04-0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6463B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6463A (zh) 可靠性指标测算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测算方法及装置
Lu et al. Smartgridlab: A laboratory-based smart grid testbed
Kinhekar et al. Utility oriented demand side management using smart AC and micro DC grid cooperative
CN103001219B (zh) 一种基于潮流熵的多facts最优化协调控制方法
Chen et al.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the potential from data centers
KR101387061B1 (ko) Pmu를 이용한 facts 기기 운용 장치 및 방법
Sathyanarayana et al. Sensitivity-based pricing and optimal storage utiliz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CN103595140B (zh)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发电、配电及智能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17099A (zh) 一种虚拟储能协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6972526A (zh) 虚拟电厂根据供电能力和电网负荷进行自动调控的方法
CN204903643U (zh) 一种数据中心pue监测装置
CN107611977B (zh) 工业热负荷群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Agarwal et al. Smart grids: importance of power quality
Alkaabi et al. Adaptive planning approach for customer DG installations in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5184508A (zh) 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谐波量测点优化配置方法
CN105354647A (zh) 可靠性指标预测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和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68734B (zh) 电力监视系统
Benabdallah et al. Grid connected PV plant based on smart grid control and monitoring
CN108336732B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和市电供电的家庭灵活供电系统
CN203466764U (zh) 基于级联高压变频器负荷分配的并联控制系统
CN102916433A (zh) 风机群的无功功率任务分配方法
CN103036233A (zh) 一种含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的功率辅助分析方法及系统
CN203522209U (zh)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智能平衡系统
CN106651639A (zh) 一种基于可靠性评估的保电运行方式确定方法及系统
CN202563004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端系统的信号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