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42853B -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2853B
CN105342853B CN201510678158.9A CN201510678158A CN105342853B CN 105342853 B CN105342853 B CN 105342853B CN 201510678158 A CN201510678158 A CN 201510678158A CN 105342853 B CN105342853 B CN 105342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cover
heating container
cover
upper cover
herb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81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42853A (zh
Inventor
薛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chenghe Na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781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2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2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2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42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2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包含有用于盛放水和中药材的加热容器(1)、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敞口端口部的底盖(4)、设置在底盖(4)上并且与底盖(4)形成一个腔体的上盖(6)、设置在底盖(4)上的减速块(5)、设置在上盖(6)与底盖(4)之间的分流体(7),在底盖(4)上设置有与上盖(6)与底盖(4)之间的腔体连通的通气孔,通过底盖(4)和减速块(5)对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第一次形成滴,通过上盖(6)和分流体(7)对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第二次形成滴,不再使用一般的敞口容器加上盖子进行熬制,因此保证了中药液的有效成份。

Description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熬制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二、背景技术
把中药熬制成中药液,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液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这种方式是中医的常用方法,因此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在现有的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中,还都是直接使用一般的敞口容器加上盖子进行熬制,由于中药的颗粒会随着药液蒸汽挥发出去,从而降低了中药液的有效成份,同时在敞口容器的中间部位会产生中药液翻腾的水花,使中药液的上端端面形成中间高侧面低的液体面,把中药材都集中在液体面的侧面,不能在高温下对中药材进行熬制,降低了中药材有效成份的析出。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因此保证了中药液的有效成份释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盛放水和中药材的加热容器、设置在加热容器的敞口端口部的底盖、设置在底盖上并且与底盖形成一个腔体的上盖、设置在底盖上的减速块、设置在上盖与底盖之间的分流体,在底盖上设置有与上盖与底盖之间的腔体连通的通气孔。
由于设计了加热容器、底盖、减速块、上盖和分流体,通过底盖和减速块对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第一次形成滴,通过上盖和分流体对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第二次形成滴,不再使用一般的敞口容器加上盖子进行熬制,因此保证了中药液的有效成份释放。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阻止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挥发的方式把底盖、减速块、上盖和分流体与加热容器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转动筒体和调节杆,在加热容器的敞口端口部设置有底盖并且在底盖上设置有上盖,在上盖和底盖之间设置有分流体并且分流体设置为呈自由状态分布,在底盖与上盖联接的侧面部设置有通气孔并且在底盖的下端端面部上设置有减速块,减速块设置为沿底盖的下端端面部分布并且减速块设置在加热容器中,转动筒体设置为与调节杆连接的框架转动式联接并且调节杆设置为与底盖螺纹式联接,转动筒体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中间部位。
本发明设计了,加热容器设置为圆柱式筒体。
本发明设计了,在转动筒体中设置有通腔体并且在转动筒体侧壁上设置有通水孔,在转动筒体上设置有与转动筒体的通腔体连通的密封门。
本发明设计了,调节杆的一端端部设置为与底盖螺纹式联接并且调节杆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与和转动筒体连接的框架联接,转动筒体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框架转动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在底盖的侧面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缘体并且底盖的凸缘体设置为与加热容器的敞口端口部接触式联接,底盖设置为倒锥形体。
本发明设计了,减速块设置为圆球体的一部分。
本发明设计了,上盖设置为锥形体并且在上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气孔。
本发明设计了,分流体设置为椭圆体并且分流体的两端端部设置为与底盖的通气孔相对应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加热容器的中心线、转动筒体的中心线、底盖的中心线和上盖的排气孔的中心线设置为相互重合分布并且底盖的通气孔设置为沿加热容器的周边分布。
在本技术方案中,阻止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挥发的加热容器、底盖、减速块、上盖和分流体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加热容器1、转动筒体2、调节杆3、底盖4、减速块5、上盖6和分流体7,
在加热容器1的敞口端口部设置有底盖4并且在底盖4上设置有上盖6,在上盖6和底盖4之间设置有分流体7并且分流体7设置为呈自由状态分布,在底盖4与上盖6联接的侧面部设置有通气孔并且在底盖4的下端端面部上设置有减速块5,减速块5设置为沿底盖4的下端端面部分布并且减速块5设置在加热容器1中,转动筒体2设置为与调节杆3连接的框架转动式联接并且调节杆3设置为与底盖4螺纹式联接,转动筒体2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中间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容器1设置为圆柱式筒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筒体2中设置有通腔体并且在转动筒体2侧壁上设置有通水孔,在转动筒体2上设置有与转动筒体2的通腔体连通的密封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3的一端端部设置为与底盖4螺纹式联接并且调节杆3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与和转动筒体2连接的框架联接,转动筒体2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框架转动式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底盖4的侧面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缘体并且底盖4的凸缘体设置为与加热容器1的敞口端口部接触式联接,底盖4设置为倒锥形体。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块5设置为圆球体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6设置为锥形体并且在上盖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体7设置为椭圆体并且分流体7的两端端部设置为与底盖4的通气孔相对应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容器1的中心线、转动筒体2的中心线、底盖4的中心线和上盖6的排气孔的中心线设置为相互重合分布并且底盖4的通气孔设置为沿加热容器1的周边分布
把中药材放到加热容器1中,加入水对中药材进行熬制,当中药的颗粒随着药液蒸汽排出时,通过底盖4和减速块5,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减速,形成药液滴,同时进入到上盖6和底盖4之间的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在上盖6和分流体7作用下,再次形成药液滴,通过上盖6的排气孔排出不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同时转动筒体2在中药液翻腾的水花作用下,转动筒体2产生转动运动,对中药液的上端端面的表面张力进行破坏,形成中间低侧面高的液体面,把中药材向中间部位都集中,由高温液体对中药材进行熬制。
对中药组方含有如枸杞等软壳中药、含有如桔梗等硬壳中药和含有如菊花等花状中药,在使用本实施例熬制时,首先软壳中药破损并且被蒸汽带到底盖4中从而被熬制的时间缩短,含有如菊花等花状中药被分散到加热容器1的周边从而被低温熬制,含有如桔梗等硬壳中药被集中在加热容器1的中间从而被高温熬制,通过熬制区域和温度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释放含有如枸杞等软壳中药、含有如桔梗等硬壳中药和含有如菊花等花状中药的药效,也可以进行这样认为含有质地坚硬的藤木类、矿石类、根及根茎类、动物甲壳类饮片如苏木、石膏、白芍、龟甲等;含有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花类饮片如蒲公英、大青叶、金银花等;含有挥发油的饮片如薄荷、荆芥、广藿香等。
对组方为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牛蒡子、淡豆豉、甘草等治疗外感风热病症的中药组物,通过试验表明,中药汤剂中的有效成份提高了20-35%,其中含有桔梗释放的有效成份提高了35%。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加热容器1、底盖4、减速块5、上盖6和分流体7,通过底盖4和减速块5对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第一次形成滴,通过上盖6和分流体7对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第而次形成滴,不再使用一般的敞口容器加上盖子进行熬制,因此保证了中药液的有效成份。
2、由于设计了转动筒体2和调节杆3,通过转动筒体2对中药液的上端端面的表面张力进行破坏,保证了中药材在高温液体中进行熬制。
3、由于设计了减速块5和分流体7,对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减速效果好。
4、由于设计了加热容器1、转动筒体2、调节杆3、底盖4、减速块5、上盖6和分流体7,改变了中药材的现有的熬制方式,通过高温药液熬制和曲折路线的药液挥发,提高了中药液的含有有效成份。
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阻止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挥发的加热容器1、底盖4、减速块5、上盖6和分流体7联接的其它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用于盛放水和中药材的加热容器1、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敞口端口部的底盖4、设置在底盖4上并且与底盖4形成一个腔体的上盖6、设置在底盖4上的减速块5、设置在上盖6与底盖4之间的分流体7,在底盖4上设置有与上盖6与底盖4之间的腔体连通的通气孔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盛放水和中药材的加热容器(1)、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敞口端口部的底盖(4)、设置在底盖(4)上并且与底盖(4)形成一个腔体的上盖(6)、设置在底盖(4)上的减速块(5)、设置在上盖(6)与底盖(4)之间的分流体(7),在底盖(4)上设置有与上盖(6)与底盖(4)之间的腔体连通的通气孔,
还包含有转动筒体(2)和调节杆(3),分流体(7)设置为呈自由状态分布,减速块(5)设置为沿底盖(4)的下端端面部分布并且减速块(5)设置在加热容器(1)中,转动筒体(2)设置为与调节杆(3)连接的框架转动式联接并且调节杆(3)设置为与底盖(4)螺纹式联接,转动筒体(2)设置在加热容器(1)的中间部位,
在转动筒体(2)中设置有通腔体并且在转动筒体(2)侧壁上设置有通水孔,在转动筒体(2)上设置有与转动筒体(2)的通腔体连通的密封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阻止含有中药颗粒的药液蒸汽挥发的方式把底盖(4)、减速块(5)、上盖(6)和分流体(7)与加热容器(1)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其特征是:加热容器(1)设置为圆柱式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其特征是:在底盖(4)的侧面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缘体并且底盖(4)的凸缘体设置为与加热容器(1)的敞口端口部接触式联接,底盖(4)设置为倒锥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其特征是:减速块(5)设置为圆球体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其特征是:上盖(6)设置为锥形体并且在上盖(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气孔,分流体(7)设置为椭圆体并且分流体(7)的两端端部设置为与底盖(4)的通气孔相对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其特征是:加热容器(1)的中心线、转动筒体(2)的中心线、底盖(4)的中心线和上盖(6)的排气孔的中心线设置为相互重合分布并且底盖(4)的通气孔设置为沿加热容器(1)的周边分布。
CN201510678158.9A 2015-10-20 2015-10-20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Active CN105342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8158.9A CN105342853B (zh) 2015-10-20 2015-10-20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8158.9A CN105342853B (zh) 2015-10-20 2015-10-20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2853A CN105342853A (zh) 2016-02-24
CN105342853B true CN105342853B (zh) 2018-11-20

Family

ID=5531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8158.9A Active CN105342853B (zh) 2015-10-20 2015-10-20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285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2289Y (zh) * 1996-11-06 1998-01-14 乐秀琪 半自动熬煮中药电热锅
CN2774508Y (zh) * 2005-03-30 2006-04-26 杨志前 回流式中药煎药锅
CN1950006A (zh) * 2004-04-30 2007-04-18 观点领导者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食物的容器的改进的盖子
KR101313247B1 (ko) * 2011-09-02 2013-09-30 정응조 전기 약탕기
CN103800201A (zh) * 2012-11-09 2014-05-21 王伟 医用砂锅
CN203598228U (zh) * 2013-10-18 2014-05-21 天津市雅铁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熬制装置
CN104013531A (zh) * 2013-03-02 2014-09-03 陈醒琴 高效环保中药壶
CN205084021U (zh) * 2015-10-20 2016-03-16 薛运浩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2289Y (zh) * 1996-11-06 1998-01-14 乐秀琪 半自动熬煮中药电热锅
CN1950006A (zh) * 2004-04-30 2007-04-18 观点领导者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食物的容器的改进的盖子
CN2774508Y (zh) * 2005-03-30 2006-04-26 杨志前 回流式中药煎药锅
KR101313247B1 (ko) * 2011-09-02 2013-09-30 정응조 전기 약탕기
CN103800201A (zh) * 2012-11-09 2014-05-21 王伟 医用砂锅
CN104013531A (zh) * 2013-03-02 2014-09-03 陈醒琴 高效环保中药壶
CN203598228U (zh) * 2013-10-18 2014-05-21 天津市雅铁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熬制装置
CN205084021U (zh) * 2015-10-20 2016-03-16 薛运浩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2853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7947A (zh) 一种治疗眼病的蒙药制剂
CN104095098A (zh) 一种祛斑茶
CN105031495A (zh) 百岁长寿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487A (zh) 一种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42853B (zh)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CN104208609B (zh) 安脑宁
CN108938819A (zh) 一种热毒炽盛型红斑狼疮治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205084021U (zh) 用于中药液的熬制装置
CN104095105A (zh) 一种乌发茶
CN106637939A (zh) 干、水洗用药物
CN102335346A (zh) 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149095C (zh) 一种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药
CN104800494A (zh) 一种治疗骨科术后气血亏虚的中药配方
CN104474524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21791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配方
CN104721530A (zh) 一种降压中药组合物
CN103120761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干眼病的中药
CN103623098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1259B (zh) 治疗左上方风火牙疼的中药汤剂
CN108014313A (zh) 一种用于治疗风寒鼻塞的暖手袋
CN101653583A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83264A (zh) 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35889A (zh) 一种以生姜为原料的泡脚配方
CN103933204B (zh) 一种用于治疗血瘀阳明型龋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0806A (zh) 一种治疗神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e Zhennian

Inventor after: Shao Weiran

Inventor after: Xue Yunhao

Inventor before: Xue Yun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Room 309, Building 7, Xinghu 101 Square, No. 1101 Xinghu Avenue, Xinkai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Shengchenghe (Na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1500 Dong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No. 20 Foshan Street, Dongping County,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e Yunh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