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4384B -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4384B
CN105334384B CN201510688461.7A CN201510688461A CN105334384B CN 105334384 B CN105334384 B CN 105334384B CN 201510688461 A CN201510688461 A CN 201510688461A CN 105334384 B CN105334384 B CN 105334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rror
phase metering
degrees celsius
compensatio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84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4384A (zh
Inventor
郑坚江
马强
周伟光
崔永峰
徐海波
许方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84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4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4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4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4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4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用电阻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一台三相计量表,将三相计量表的主板上串联的三个采样电阻分别标记为R1、R2以及R3,其中,R3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R2的阻值大于R1的阻值;供三相计量表在不同温度下检测其误差的调温箱;通过采用不同温漂系数的R1、R2以及R3,记录下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本发明的优点是选用最合适温漂系数的采样电阻,用以降低三相计量表的成本以及避免出现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超出设计规定。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相计量表,由于环境温度升高所产生测量误差,发生上述误差的问题主要是出在三相计量表的主板上串联的采样电阻(其原因是主要是主板上安装有多种发热元器件,其该类采样电阻存在温漂现象);现有的技术未能完全克服由于环境温度升高所产生测量误差,但是普遍地做法是根据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Err的设计要求(首先这个误差偏差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引起,其次误差偏差Err具体是指在环境温度为某一初始温度t0时候测得该三相计量表存在的测量误差E1,当环境温度升到某一个值t1时候测得该三相计量表存在的测量误差E2,然后求得在这温度变化范围下的温差超差偏差,一般情况下,在三相计量表这一行业领域,规定初始温度t0为23摄氏度,t1为60摄氏度和75摄氏度),选取采样电阻,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种情况,要求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Err较小(常见的是Err=0.006),针对上述情况,现有做法就是直接采用统一温漂系数较小的采样电阻(一般情况下为温漂系数为10),该种情况虽然保证了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Err的设计要求,但是由于温漂系数较小的采样电阻成本较高,会造成三相计量表的生产成本提高。
第二种情况,要求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Err一般(常见的是Err=0.018),针对上述情况,现有做法就是直接采用统一温漂系数一般的采样电阻(一般情况下为温漂系数为25),其价格较为合理,该种情况虽然不会造成三相计量表的生产成本提高,但是会出现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超过规定要求。
第三种情况,对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Err没有过多要求(常见的是Err=0.030),针对上述情况,现有做法就是直接采用统一温漂系数较大的采样电阻(一般情况下为温漂系数为100),该种情况虽然不会造成三相计量表的生产成本提高,但是会出现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超过规定要求。
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权衡上述的三种情况,选取出温漂系数合适的采样电阻,一方面满足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Err的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三相计量表的生产成本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三相计量表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选用最合适温漂系数的采样电阻,用以降低三相计量表的成本以及避免出现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超出设计规定的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电阻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电阻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一台三相计量表,将三相计量表的主板上串联的三个采样电阻分别标记为R1、R2以及R3,其中,R3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R2的阻值大于R1的阻值;供三相计量表在不同温度下检测其误差的调温箱;
步骤二: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1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1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三:将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2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2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四: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3的等阻值的电阻,R2也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3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3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五: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4的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4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4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六: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5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七: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6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6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6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八: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7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7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7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九: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8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8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8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十:参照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步骤六、步骤七、步骤八以及步骤九中获得的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根据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在满足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的前提条件下,选出每个温漂系数均较大的那一组采样电阻。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二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三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四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五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六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七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八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在步骤九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采用上述方法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存在的优点是:通过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步骤六、步骤七、步骤八以及步骤九中获得的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我们将在温度变化范围为23摄氏度到60摄氏度之间,温度变化范围为23摄氏度到75摄氏度之间,在步骤二到步骤九的八种情况下,求得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为方便我们理解,我们将获得误差偏差数据制成数据表格,分别为表一、表二、表三、表四以及表五,参照上述的表格,根据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在满足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的前提条件下,选出每个温漂系数均较大的那一组采样电阻,实现了降低三相计量表的成本以及避免出现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超出设计规定。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表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电阻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准备三相计量表,将位于三相计量表的主板上串联的三个采样电阻分别标记为R1、R2以及R3,其中,R3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R2的阻值大于R1的阻值;供三相计量表在不同温度下检测其误差的调温箱;其次需要分成八种情况对三相计量表进行检测,获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数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数据,
步骤一,设定R1温漂系数,对R2和R3的温漂系数不做限定,即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1的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
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1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二,设定R2温漂系数,对R1和R3的温漂系数不做限定,即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2的同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2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三,设定R1和R2温漂系数,对R3的温漂系数不做限定,即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3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3的同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
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3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四,设定R1和R2温漂系数,对R3的温漂系数不做限定,与情况三不同的是,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4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4的同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
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4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五,设定R1和R2温漂系数,对R3的温漂系数作出限定且设定为25,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
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5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六,设定R1和R2温漂系数,对R3的温漂系数作出限定且设定为25,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6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6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
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6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七,设定R1和R2温漂系数,对R3的温漂系数作出限定且设定为-25,接着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7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7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
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7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八,设定R1和R2温漂系数,对R3的温漂系数作出限定且设定为-25,即将三相计量表采样电阻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8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8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接着将该三相计量表放置到调温箱中;
在调温箱的温度由初始温度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过程中,先测得在23摄氏度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
在60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调温箱内的温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时候,在75摄氏度下,测得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求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8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候,通过上述的八个步骤,通过上述步骤获得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将获得误差偏差数据制成数据表格,分别为表一、表二、表三、表四以及表五,参照上述的表格,根据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在满足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的前提条件下,选出每个温漂系数均较大的那一组采样电阻,实现了降低三相计量表的成本以及避免出现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超出设计规定。其中具体如何选取采样电阻的详细过程分析
如下:参照表一、表二、表三、表四以及表五,针对误差偏差要求小于等于0.006的误差偏差较为严格的三相计量表,在遵循成本最低原则以及最少工序的原则下,只需要对R2电阻的温漂系数作出限定,限定为25或-25或10或-10或100。
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一台三相计量表,将三相计量表的主板上串联的三个采样电阻分别标记为R1、R2以及R3,其中,R3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R2的阻值大于R1的阻值;供三相计量表在不同温度下检测其误差的调温箱;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1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1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三:将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2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2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四: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3的等阻值的电阻,R2也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3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3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五: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4的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4的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4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六: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5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七: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6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6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6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八: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7的同等阻值的电阻,采样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7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7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九:将R1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8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2更换为温漂系数为T8的同等阻值的电阻,R3更换为温漂系数为-25的同等阻值的电阻,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6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其中,T8的值为25、10、100、-25、-10以及-100;
步骤十:在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步骤六、步骤七、步骤八以及步骤九中获得的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的误差偏差以及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根据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在满足三相计量表的误差偏差的设计要求的前提条件下,选出每个温漂系数均较大的那一组采样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七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八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九中,获得在23摄氏度逐渐升到7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范围下,该三相计量表未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下的误差偏差,该三相计量表开启温度误差补偿模式后的误差偏差。
CN201510688461.7A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Active CN105334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8461.7A CN105334384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8461.7A CN105334384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4384A CN105334384A (zh) 2016-02-17
CN105334384B true CN105334384B (zh) 2018-05-29

Family

ID=55285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8461.7A Active CN105334384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4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4904A (zh) * 2020-12-31 2021-05-25 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老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90005A (ko) * 2007-04-03 2008-10-0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열전대를 이용하는 온도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506817B2 (en) * 2012-05-12 2016-11-29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Temperatur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ith improved accuracy and conversion time
CN104965186B (zh) * 2015-05-21 2017-08-04 杭州西力电能表制造有限公司 根据温度对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进行自动补偿的校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4384A (zh)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3087C (zh) 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补偿方法
CN104483650B (zh) 一种电表的校表方法
CN103852183B (zh) 一种提高热电阻温度计测量精度的方法
CN105334384B (zh) 一种用于选用三相计量表的采样电阻的方法
CN103163369A (zh) 实现测量精度预校准功能的电能计量电路结构及其方法
CN108593203B (zh) 基于mc8051的压力传感器校准方法
CN101303607A (zh) 一种正温度系数发热元件温度控制方法
CN102128647A (zh) 一种检定仪的自校准方法
CN105571666B (zh) 流量补偿方法及补偿装置、流量传感器
CN105577189A (zh) 一种高精度adc校准方法
CN103797673A (zh) 用于对过载跳闸曲线补偿ct 误差的方法
CN106483486B (zh) 一种连续波功率探头功率定标系统及方法
CN103616919B (zh) 惠斯通电桥装置及其调试方法
CN102385641A (zh) 双极型晶体管的器件失配的修正方法
CN102129062A (zh) 电能小信号计量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0133348A (zh) 一种电能表自热误差的补偿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560762A (zh) 一种pt100电阻测温方法及系统
CN105702398A (zh) 一种旋转式十进微调电阻箱
CN202205051U (zh) 信号调理模块校准装置
Ma et al. A case study: automatic topology synthesis for analog circuit from an ASDeX specification
CN202048929U (zh) 一种数字测量校验装置
CN114265376B (zh) 一种zmd31050芯片的调试方法和批量调试系统
CN103674071B (zh) 通用型测量仪表数据校正卡
CN103983294A (zh) 一种电子电器部件线性非线性的检测方法
CN105788788A (zh) 一种旋转式十进微调电阻箱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