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3975A -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3975A
CN105333975A CN201510915242.8A CN201510915242A CN105333975A CN 105333975 A CN105333975 A CN 105333975A CN 201510915242 A CN201510915242 A CN 201510915242A CN 105333975 A CN105333975 A CN 105333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ting
sensing
optic cable
wavelength
temperat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52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海湖
苏永青
周次明
余少华
程乘
李小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Feng L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5109152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39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3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39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以传感光缆作为传感和传输元件,以时分复用技术和波分复用技术的复合方法作为分布式传感信号解调技术进行温度感测,所述的传感光缆包括外护套和传感光纤,传感光纤敷设在外护套内,所述的传感光纤为拉丝时直接在线刻入光栅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所述的外护套为一次挤塑成型的整体型外护套。本发明的光缆强度高,传输损耗小,光栅的一致性好,采用基于时分/波分混合复用信号解调技术来进行传感,突破了现有传感光缆的局限性,定位快速精确,测量结果重复性好,易于进行长距离多点分布测量,且施工方便,使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基站、油气管道、堤坝、道路桥梁、电缆等设备和设施,用于施工质量监测、长期健康监测和火灾报警等。
电子温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易受电磁干扰、稳定性差、测量范围小和信号传输距离短等缺点,尤其在多点探测时,大量的信号传输线路给现场施工造成极大不便。而温度传感光缆具有监测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安全防爆等优点。
温度传感光缆,如基于强度调制的温度传感光缆虽然突破了传统的电子类温度传感器的某些局限性,但其本身仍然具有以下缺陷,比如受环境影响较大、定位困难及测量结果重复性差等。从结构而论,现有的光纤光栅类传感光缆需要熔接光纤光栅,即在光纤静止状态单个地制备光栅,再采用光纤熔接机将多个光栅逐个熔接,制作光缆时也需要相应制作多节护套。这就存在光栅制备效率低,光纤上的熔接点多、损耗大,光栅串接数量受到限制并且最终的光栅阵列机械性能差等缺点,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对光纤光栅传感光缆的要求。
另外,光栅对于应力和温度都很敏感,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减弱或消除应力的影响。而在成缆和光缆布设过程中,光纤光缆会经常受到拉伸、弯曲、踩踏等,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温度测量不准确,甚至使传感光缆失效。
综上所述,用于温度传感的光纤光栅光缆需要解决的是光栅阵列中的光栅制备效率低、光栅数量少、光纤强度低、损耗大、光缆可靠性差、光栅易受应力影响、光缆结构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光纤强度高、损耗小,测量与传输距离长,传感性能可靠,基于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缆的温度感测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以光栅阵列传感光缆作为传感和传输元件,以时分复用技术和波分复用技术的复合方法作为分布式传感信号解调技术进行温度感测,所述的传感光缆包括外护套和传感光纤,传感光纤敷设在外护套内,所述的传感光纤为拉丝时直接在线刻入光栅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所述的外护套为一次挤塑成型的整体型外护套。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温度感测包括以下步骤:
光源输出的一窄带脉冲信号耦合进入光栅阵列,该窄带脉冲信号以固定频率重复,且信号的波长周期性连续调谐变化;
入射到与脉冲波长一致的光栅上时,脉冲信号部分被光栅反射回解调仪,剩余部分继续向前传输,如果入射脉冲波长与光栅中心波长不一致,脉冲信号直接透射过去直至遇到中心波长一致的光栅;
根据脉冲信号返回时间、光栅反射信号波长和反射光强,分析计算出光栅的空间位置和传感参数值的大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源为SLED光源、ASE光源或者是扫描激光光源,温度传感的工作波长在1.55μm或1.31μm波段;温度传感范围是-40℃~120℃;通过解调仪确定光栅的位置并能测定该位置上光栅的中心波长随温度的变化。
按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光纤上的光栅为弱反射布喇格光栅,反射率为1%~0.0001%。光栅阵列的中心波长的最大波动值小于0.1n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传感光纤为一条连续的无熔接点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所述的传感光纤中连续刻写光栅的数量为为5~10000个;温度感测的空间分辨率为相邻两个光栅的距离,相邻两个光栅的距离为0.5m~20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传感光纤由刻入光栅的裸光纤表面涂覆树脂涂覆层或碳涂覆层或金属涂覆层构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光纤的静态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55N,且光栅阵列光纤的整体经过100kpsi张力的动态筛选。
按上述方案,在外护套内设置有金属铠装层,所述的传感光纤松弛敷设在金属铠装层内。
按上述方案,在外护套和金属铠装层之间设置有非金属加强层;所述的外护套径向截面为圆形或蝶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外护套中沿周向间隔或在两侧设置有加强件。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缆是一种光纤布喇格光栅准分布式传感器,其中的布喇格光栅可以是等距离排列,也可以是不等距离排列。使用单脉冲紫外激光束曝光,采用相位掩模板法刻写光栅,制备出弱反射布喇格光栅,对裸光纤连续曝光,制备出全同弱光栅阵列。刻写光栅装置为准分子激光器结合相位掩模板,设置在光纤拉丝塔出丝口下方,准分子激光器输出的单脉冲紫外激光束经光阑整形,经过透镜聚焦,照射到掩模板上,从而在近乎紧贴掩模板的裸光纤上写入光栅。刻写光栅过程中受到电脑控制,相邻光栅之间的间距和激光强度均可按要求设置,整套装置在匀速下拉的裸光纤上连续自动刻写光栅。刻写光栅后对光纤进行涂敷。然后对光栅阵列进行力学检测和解调检测合格后制成传感光缆,最后通过光纤光栅阵列信号解调技术还原测试信号。
光栅阵列波分复用技术由于波长调制的特性,每个光纤布喇格光栅都会占用一定的带宽,同时彼此之间不允许重叠。因此,光纤光栅的波分复用技术受到光源带宽以及光栅波长幅宽的限制,一根光纤上复用30个光栅基本已经达到极限。由于一根光纤上光栅复用的数量超过30个时,单独用波分复用技术难以进行信号解调。本发明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和时分复用技术复合使用的方法,这是一种基于传感脉冲信号随时间和波长二元变化关系的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技术,所提供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缆其中的光栅数目至少有5个,可以多至10000个或更多,温度感测方法的监测“步长”就是相邻两个光栅之间的间距,光缆探测的最大距离可达50km,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线制备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上无熔接点,强度高,传输损耗小,光栅的一致性好,所制备的光纤光栅阵列可以直接一次成缆;2、本发明的传感光缆结构设置简单合理,抗压抗拉的机械性能强,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在光缆受到张力时光纤能一直处于松弛状态,保证其中光栅不受力,能够稳定精确地测量;3、采用基于时分/波分混合复用信号解调技术进行传感,突破了现有传感光缆的局限性,定位快速精确,测量结果重复性好,易于进行长距离多点分布测量,可多路复用并构成传感网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组全同弱光栅阵列解调图谱。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连续6个位置处的光栅的谱形图。
图8、图9分别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光栅阵列上不同位置处的两个光栅的中心波长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作为本发明传感件的传感光缆的实施例为五个。
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一种圆形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缆,包括有圆形截面的外护套3,在外护套内设置有金属铠装2,在金属铠装层内松弛敷设传感光纤1;其中,所述外护套可由聚氯乙烯护套料、阻燃护套料或耐电痕护套料制成;所述的金属铠装层可由铝塑复合带、钢塑复合带、螺旋钢铠、钢绞线或不锈钢管构成,金属铠装层的孔径为0.8~6mm;所述的传感光纤为拉丝时直接在线刻入光栅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刻写光栅的数量为5~10000个,两个相邻光栅之间的间距为0.5m~20m,可为等距或不等距,所述传感光纤上的光栅为弱反射布喇格光栅,反射率为1%~0.0001%。所述的传感光纤由刻入光栅的裸光纤表面涂覆树脂涂覆层构成,涂覆层为1~2层。所述的外护套为一次挤塑成型的整体型外护套。本实施例中光缆直径2mm,螺旋钢铠直径1mm,光缆长度1964m,其中的光栅之间的间距为2m。
第二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外护套中两侧设置有加强件4,所述的加强件为钢丝。其他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第三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外护套中沿周向间隔90°设置1根加强件4,所述的加强件为钢丝。其他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第四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外护套和金属铠装层之间设置有非金属加强层5,非金属加强层为芳纶纱。其他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第五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为一种蝶形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缆,包括有蝶形截面的外护套3,在外护套内设置有金属铠装层2,金属铠装层为螺旋钢铠,在金属铠装层内松弛敷设传感光纤1;在外护套中两侧设置有加强件4,所述的加强件为钢丝。本实施例光缆截面4.5mm×6.6mm,螺旋钢铠直径3mm,光缆长度1099m,其中光栅之间的间距为20m。
本发明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缆成缆过程(以实施例3为例)如下:
成缆过程中光纤都以小张力主动放线方式放出,首先在光纤周围纵包加强件,直径优选2~5mm,再放出钢丝,按实施例3中加强件位置放置,经过挤塑机头挤制聚氯乙烯形成护套,接着通过选择合适的牵引轮速度,使护套在冷水槽中受力拉伸,此时纵包加强件一起拉伸,而其中光纤处于松套结构中不受牵引轮影响,在护套中积聚更长光纤。然后等护套通过牵引轮,纵包加强件和护套弹性恢复,长度缩短,从而使松套结构内的光纤得到所需要的余长值,最后上盘,成缆结束。
本发明传感光纤的弱光栅的反射率、中心波长和带宽等光学参数相同,称为全同弱光栅。使用LG1-100B型解调仪检测,可对所制备的全同弱光栅阵列进行解调,解调的数据保存为FBG和RAW文件,通过对应的分析软件可以观察到某个光栅(通过距离来定位光栅,即以某个光栅到解调仪的距离来标定)在某个时刻的中心波长及其光栅谱型图。图6所示为一组全同弱光栅阵列的解调图谱,该全同弱光栅阵列之中的光栅之间的间距为2m,光栅阵列的总长度1965m。根据图6可知某个时刻光栅阵列上不同位置上的光栅的中心波长,即某个时刻光栅阵列的中心波长随距离的变化。图7所示为连续6个位置处的光栅的谱形图。图8、9所示为在某一温度升温制度下,在光栅阵列上的20.89m和50.25m位置处的两个光栅的中心波长随时间的变化。其中20.89m位置处的光栅属于温度实验组,见图8;50.25m位置处的光栅属于温度实验对比组,见图9。由图8、9可见,通过解调仪可以确定光栅的位置并能测定该位置上光栅的中心波长随温度的变化。
由图6至图9可知混合使用了时分/波分技术的LG1-100B型解调仪可以实现对全同弱光栅阵列的解调,能采集、保存并显示全同弱光栅阵列整体在某个时刻的所有光栅的中心波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光栅阵列中每个光栅都被成功写入,没有漏刻的,光栅之间2m的间距误差很小,光栅的反射强度基本一致,光栅阵列上的光栅的反射强度波动很小,光栅的对称性较好,消光比较大,光栅谱形的一致性较好。由图6至图9可知解调仪可以做到光栅的精确寻址定位,并实时记录和保存每一个光栅的中心波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常温状态下光栅中心波长基本不变,升温实验结果显示光栅阵列上的光栅能很好地做到温度传感。
本发明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的静态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55N,且长度达到5000m的光纤的整体经过100kpsi张力的动态筛选之后能保持完好,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将含有光栅阵列的光纤经导引轮牵引到放线主动轮和收线主动轮上,主动轮压带防止光纤在轮上打滑但对光纤没有附加应力不损伤光纤涂层,在两个主动轮之间配置有带传感器的张力座施加与光纤规格相应的固定重量,从而将张力传递给光纤实现对光纤的张力检验。在实际操作中,逐渐线性地把应力加到光纤上,稳定之后对光纤整体进行筛选,检验完毕再从满负荷线性地下降到零应力即松绕状态。而现有的带有熔接点的2m以上的光栅无法承受同等强度的整体筛选。容易理解,因为光纤熔接导致强度受损,发生断裂的概率高,尤其是较长的,比如在100m长度的光纤上,即使只有10个熔接点,只要有一个断裂,那么整个传感光缆都会失效。所以本发明这种整体的光纤光栅的高强度是所有带有熔接点的光栅所不能比拟的。本发明通过整体加载张力筛选的高强度光纤光栅大幅度提高了成缆的可靠性,对延长传感光缆的寿命有重要意义。

Claims (10)

1.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传感光缆作为传感和传输元件,以时分复用技术和波分复用技术的复合方法作为分布式传感信号解调技术进行温度感测,所述的传感光缆包括外护套和传感光纤,传感光纤敷设在外护套内,所述的传感光纤为拉丝时直接在线刻入光栅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所述的外护套为一次挤塑成型的整体型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感测包括以下步骤:
光源输出的一窄带脉冲信号耦合进入光栅阵列,该窄带脉冲信号以固定频率重复,且信号的波长周期性连续调谐变化;
入射到与脉冲波长一致的光栅上时,脉冲信号部分被光栅反射回解调仪,剩余部分继续向前传输,如果入射脉冲波长与光栅中心波长不一致,脉冲信号直接透射过去直至遇到中心波长一致的光栅;
根据脉冲信号返回时间、光栅反射信号波长和反射光强,分析计算出光栅的空间位置和传感参数值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SLED光源、ASE光源或者是扫描激光光源,温度传感的工作波长在1.55μm或1.31μm波段;温度传感范围是-40℃~120℃;通过解调仪确定光栅的位置并能测定该位置上光栅的中心波长随温度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纤上的光栅为弱反射布喇格光栅,反射率为1%~0.0001%,光栅阵列的中心波长的最大波动值小于0.1n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光纤为一条连续的无熔接点的全同光栅阵列光纤;所述的传感光纤中连续刻写光栅的数量为为5~10000个;温度感测的空间分辨率为相邻两个光栅的距离,相邻两个光栅的距离为0.5m~20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光纤由刻入光栅的裸光纤表面涂覆树脂涂覆层或碳涂覆层或金属涂覆层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纤的静态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55N,且光栅阵列光纤的整体经过100kpsi张力的动态筛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护套内设置有金属铠装层,所述的传感光纤松弛敷设在金属铠装层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护套和金属铠装层之间设置有非金属加强层;所述的外护套径向截面为圆形或蝶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中沿周向间隔或在两侧设置有加强件。
CN201510915242.8A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Pending CN1053339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5242.8A CN105333975A (zh)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5242.8A CN105333975A (zh)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3975A true CN105333975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8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5242.8A Pending CN105333975A (zh) 2015-12-12 2015-12-12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397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684A (zh) * 2018-10-11 2018-12-25 宜昌睿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骨架式光纤光栅感温光缆
CN110331974A (zh) * 2019-06-20 2019-10-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弱光纤光栅阵列的新型油田测井光缆
CN110823264A (zh) * 2019-11-26 2020-02-2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连续式轨道占用检查系统
CN117433587A (zh) * 2023-12-14 2024-01-23 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对称结构多参数弱光栅传感光缆、传感系统和测量方法
CN110823264B (zh) * 2019-11-26 2024-06-0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连续式轨道占用检查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267A (zh) * 2006-12-25 2007-07-18 福建迅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全并行分布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方法及其系统
CN101520346A (zh) * 2009-04-17 2009-09-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探测系统
US8201996B1 (en) * 2008-04-25 2012-06-19 Ipitek, Inc. Passiv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fiber-optic temperature sensor
CN102914321A (zh) * 2012-10-15 2013-02-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极弱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及其查询方法
CN103674086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布里渊散射同时测量全同弱光纤光栅温度与应变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74117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拉曼散射同时测量全同弱光纤光栅温度与应变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267A (zh) * 2006-12-25 2007-07-18 福建迅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全并行分布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方法及其系统
US8201996B1 (en) * 2008-04-25 2012-06-19 Ipitek, Inc. Passiv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fiber-optic temperature sensor
CN101520346A (zh) * 2009-04-17 2009-09-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探测系统
CN102914321A (zh) * 2012-10-15 2013-02-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极弱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及其查询方法
CN103674086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布里渊散射同时测量全同弱光纤光栅温度与应变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74117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拉曼散射同时测量全同弱光纤光栅温度与应变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O HUIYONG, YU HAIHU, WU YIWEN, ET AL: ""Preparation of the photosensitive fibers for weak fiber Bragg grating arrays"", 《PHYSICS PROCEDIA》 *
GUO HUIYONG, ZHENG YU, TANG JIANGUAN, ET AL: ""Reflectivity measurement of weak fiber Bragg grating(FB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
LUO Z, WEN H,GUO H,ET AL: ""A time and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sensor network with ultra-weak fiber Bragg gratings"", 《OPTICS EXPRESS》 *
余海湖等: ""光纤光栅在线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功能材料》 *
张满亮等: ""基于全同弱反射光栅光纤的分布式传感研究"",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684A (zh) * 2018-10-11 2018-12-25 宜昌睿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骨架式光纤光栅感温光缆
CN110331974A (zh) * 2019-06-20 2019-10-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弱光纤光栅阵列的新型油田测井光缆
CN110823264A (zh) * 2019-11-26 2020-02-2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连续式轨道占用检查系统
CN110823264B (zh) * 2019-11-26 2024-06-0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连续式轨道占用检查系统
CN117433587A (zh) * 2023-12-14 2024-01-23 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对称结构多参数弱光栅传感光缆、传感系统和测量方法
CN117433587B (zh) * 2023-12-14 2024-03-19 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对称结构多参数弱光栅传感光缆、传感系统和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1695A (zh) 一种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光缆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01729A (zh) 一种高强度温度传感光缆
CN105547455A (zh) 一种振动传感光缆及其使用方法
Zubia et al. Plastic optical fibers: An introduction to their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Du et al.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of 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to textile structural composites
Gholamzadeh et al. Fiber optic sensors
CN104482331B (zh) 一种智能rtp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02748010U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路面结构应力应变计
CA2781565A1 (en) Detecting broadside and directional acoustic signals with a fiber optical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das) assembly
US20040234218A1 (en)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sensors
CN106931896B (zh) 土工膜防渗土石坝变形监测的光纤传感技术与系统
CN105333975A (zh) 一种传感光缆温度感测方法
CN205262638U (zh) 用于对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
CN204881661U (zh) 一种提高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空间分辨率和定位精度的光纤传感器
CN105652312A (zh)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技术的光纤检波器系统
CN105352554A (zh) 一种光纤光栅pH/温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和探测系统
KR20190085423A (ko) 분포된 광섬유를 이용한 복합재료 충격 손상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05783956A (zh) 大容量弱光栅阵列加工设备及方法
CN213398986U (zh) 一种通信和传感全能光缆
CN110331974A (zh) 一种基于弱光纤光栅阵列的新型油田测井光缆
CN110726681A (zh) 用于温湿度、pH值检测的一体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CN110696179A (zh) 混凝土传感光纤的铺设方法
CN114088241A (zh) 一种弱光纤光栅阵列温度/振动复合传感光缆及使用方法
CN210862556U (zh)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桥梁动挠度监测系统
CN110780410A (zh) 一种灵敏度增强的柔软轻型分布式声波传感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8

Address after: 430079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Wuhan Feng L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Hongshan District Luoshi Road No. 122

Applicant befo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plicant before: Wuhan Inst. of Post & Telecom Science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