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3079B -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079B
CN105323079B CN201410226923.9A CN201410226923A CN105323079B CN 105323079 B CN105323079 B CN 105323079B CN 201410226923 A CN201410226923 A CN 201410226923A CN 105323079 B CN105323079 B CN 105323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ervice identification
business
action typ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69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3079A (zh
Inventor
周开宇
封顺天
孙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269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3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3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该方法包括扫描并读取二维码形式的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访问应用平台,以更新应用平台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与业务的绑定关系。本公开简化了对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管理。

Description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特别地,涉及一种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物联网应用通常以设备标识关联业务属性,造成对设备的管理比较复杂。具体地,现有的业务开通一般需要经过如下步骤:首先,部署设备到现场,记录设备标识和场所信息;其次,将设备标识和场所信息交给应用平台的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在系统中翻查到该场所;然后,由设备管理人员在该场所之下绑定设备标识,开通设备服务。设备的删除和迁移也需要类似的操作。整个设备管理缺乏现场一站式维护的能力,需要专业人员在现场侧和平台侧配合操作,两者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很容易造成故障。
发明内容
本公开鉴于以上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在其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其简化了对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管理。
本公开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其简化了对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管理。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包括:
扫描并读取二维码形式的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
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
访问应用平台,以更新应用平台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标识绑定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扫描,显示被扫描设备的信息;
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待替换设备的标识并确认进行设备替换;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绑定业务关系,则判断所扫描的设备是否已绑定业务标识;
如果已绑定业务标识,则确认是否更换新的业务标识,否则,扫描待绑定的业务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对业务标识的扫描,显示业务信息以及与该业务绑定的设备列表;
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添加设备,则扫描待添加设备的标识;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删除设备,则进行选择与删除操作;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新设备并替换设备列表中相应的旧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标识中包含业务名称和场所ID,设备标识中包含设备名称和设备ID。
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扫描并读取二维码形式的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
逻辑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
信息更新单元,用于访问应用平台,以更新应用平台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标识绑定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逻辑处理单元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扫描,显示被扫描设备的信息,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待替换设备的标识并确认进行设备替换,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绑定业务关系,则判断所扫描的设备是否已绑定业务标识,如果已绑定业务标识,则确认是否更换新的业务标识,否则,扫描待绑定的业务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逻辑处理单元响应于对业务标识的扫描,显示业务信息以及与该业务绑定的设备列表,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添加设备,则扫描待添加设备的标识,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删除设备,则进行选择与删除操作,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新设备并替换设备列表中相应的旧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标识中包含业务名称和场所ID,设备标识中包含设备名称和设备ID。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了业务标识,并将业务标识与设备标识相分离,这样无论怎样更新业务与设备,均可以以设备标识或业务标识方便地进行相关数据的搜索,进而简化了对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管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扫描设备标识时处理的逻辑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扫描业务标识时处理的逻辑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要注意的是,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仅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在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以及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装置可能不被详细讨论,但在适当的情况下意在成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现有的物联网系统中通常仅存在设备标识,业务信息跟客户和场所绑定,不设置业务标识,容易造成管理混乱。
发明人发现,智能手机和二维码技术为便捷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本公开下述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利用智能手机和二维码技术,基于业务标识和设备标识分离的概念实现对物联网设备仅需管理的方法。
本公开下述实施例简化了对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管理手段,为设备的安装、维护、迁移、替换等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2,扫描并读取二维码形式的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
具体地,可以由具备扫描和识别二维码功能的智能终端扫描并识别贴在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贴在业务场所的业务标识。
S104,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
即,确定某个设备执行哪个业务,哪个业务中包含哪些设备。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一个设备标识绑定一个业务标识,一个业务标识可以绑定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
S106,访问应用平台,以更新应用平台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具体地,在智能终端处理好业务标识与设备标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将业务标识与设备标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即绑定关系告知应用平台。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业务标识,并将业务标识与设备标识相分离,这样无论怎样更新业务与设备,均可以以设备标识或业务标识方便地进行相关数据的搜索,进而简化了对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管理。
具体地,在利用智能终端扫描设备标识时,可能存在以下处理逻辑:更换设备、变更业务以及绑定业务。
进一步地,步骤S104中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的步骤可以包括:
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扫描,显示被扫描设备的信息;
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待替换设备的标识并确认进行设备替换;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绑定业务关系,则判断所扫描的设备是否已绑定业务标识;
如果已绑定业务标识,则确认是否更换新的业务标识,否则,扫描待绑定的业务标识。
在利用终端扫描业务标识时,可能存在以下处理逻辑:为该业务添加设备、删除设备等。
进一步地,步骤S104中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的步骤可以包括:
响应于对业务标识的扫描,显示业务信息以及与该业务绑定的设备列表;
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添加设备,则扫描待添加设备的标识;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删除设备,则进行选择与删除操作;
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新设备并替换设备列表中相应的旧设备。
此外,业务标识中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业务名称和场所ID,例如,还可以包括用户名和场所名。
设备标识中可以包含但不限于设备名称和设备ID,例如,还可以包括设备型号。
图2是本公开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2所示,管理员可以手持智能终端对业务标识和/或设备标识进行扫描,并在扫描后处理这两种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然后将绑定关系发送给应用平台。
为业务场所编制业务标识,该业务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关键信息,如场所名、用户名、场所ID等。为了便于获取业务相关信息,可以将业务标识制作为二维码,并贴于业务场所特定位置;
为物联网设备编制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ID、型号、设备名称等信息。同理,为了便于获取设备信息,可以将设备标识制作为二维码,并贴于设备表面。
为了实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设计用于设备管理的应用,其主要功能可以包括:
A:扫描设备标识和业务标识,即调用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来捕捉相应设备标识和业务标识的二维码,并自二维码中读出各标识所承载的信息;
B:处理所扫描的各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
C:访问应用平台,更新应用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和业务的绑定逻辑。
此外,业务标识可以绑定多个设备标识,一般设备标识仅绑定单一的业务标识。
在处理数据分析时,应明确是根据业务标识分析还是根据设备标识分析,防止以设备标识替代业务标识。
图3是本公开扫描设备标识时处理的逻辑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处理逻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设备;
(2)通过智能手机扫描贴于设备上的设备标识;
(3)弹出选择业务操作提示框,并接收用户所选择的操作类型;
(4)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是替换设备,则利用智能手机扫描旧的设备标识,并确认用新安装的设备替换该旧设备;
(5)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是绑定业务关系,则判断该新安装的设备是否已有绑定的业务标识;
(6)如果已存在绑定的业务标识,则判断是否更换绑定的业务;
(7)如果不更换已绑定的业务,则转步骤(2);
(8)如果更换已绑定的业务,或该新安装的设备未绑定业务标识,则由智能手机扫描待绑定的业务标识,以绑定相应的业务。
图4是本公开扫描业务标识时处理的逻辑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处理逻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扫描贴在业务场所处的业务标识;
(2)在对业务标识进行扫描后,会通过智能手机为用户提示业务信息以及该业务所绑定的设备列表;
(3)弹出选择业务操作提示框,并接收用户所选择的操作类型;
(4)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是添加设备,则扫描待添加到该业务中的设备标识;
(5)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是删除设备,则选择待删除的设备,并确认删除待删除的设备;
(6)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是替换设备,则扫描新的设备标识;
(7)提示用户确认被替换的设备的信息;
(8)确认替换并绑定新的设备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和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碟和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50可以包括扫描单元502、逻辑处理单元504和信息更新单元506。其中,
扫描单元502,用于扫描并读取二维码形式的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
逻辑处理单元504,用于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
信息更新单元506,用于访问应用平台,以更新应用平台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业务标识,并将业务标识与设备标识相分离,这样无论怎样更新业务与设备,均可以以设备标识或业务标识方便地进行相关数据的搜索,进而简化了对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管理。
其中,业务标识可以绑定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
进一步地,逻辑处理单元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扫描,显示被扫描设备的信息,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待替换设备的标识并确认进行设备替换,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绑定业务关系,则判断所扫描的设备是否已绑定业务标识,如果已绑定业务标识,则确认是否更换新的业务标识,否则,扫描待绑定的业务标识。
进一步地,逻辑处理单元响应于对业务标识的扫描,显示业务信息以及与该业务绑定的设备列表,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添加设备,则扫描待添加设备的标识,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删除设备,则进行选择与删除操作,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新设备并替换设备列表中相应的旧设备。
此外,业务标识中包含业务名称和场所ID,设备标识中包含设备名称和设备ID。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a)设备更易管理,不需要重复输入业务信息,在业务变更和设备变更时更方便管理。相比原有模式需要现场和平台侧专业人员的相互配合操作。在本公开模式下,任何人均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和标识标签,在现场通过几次扫描和选择就可以轻松地完成设备的新增、迁移、删除等管理,专业技能需求低。
(b)数据搜索和分析一致性更强。旧模式只有设备标识,默认设备标识绑定业务信息后即可作为业务标识使用,业务信息的更新,设备的迁移、替换等操作都会影响数据搜索的效率。例如,如果将前进农场变更为前进现代农场,此时搜索前进农场可能无法得到完整信息。因此,搜索操作需要与变更历史结合,例如,提示“XXX年前进农场更名为前进现代农场”。在个别系统中,如果未考虑搜索分析与设备更新历史的结合在搜索时会遗漏重要信息。在使用了业务标识后,可以方便地追踪业务变更(由于业务标识本身存在主键ID,如场所ID,该ID单独分配,且每个业务单元固定,虽然名称等变更,但是主键ID在分配后就不再变更,因此,可以基于业务标识和设备标识中的主键ID进行搜索)和设备变更。例如,搜索前进农场自动用主键ID搜索,可以自动列出该业务标识相关的所有变化和信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和相似的部分可以相互参见。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条件下修改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6)

1.一种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并读取二维码形式的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
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其中,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扫描,显示被扫描设备的信息;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待替换设备的标识并确认进行设备替换;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绑定业务关系,则判断所扫描的设备是否已绑定业务标识;如果已绑定业务标识,则确认是否更换新的业务标识,否则,扫描待绑定的业务标识;响应于对业务标识的扫描,显示业务信息以及与该业务绑定的设备列表;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添加设备,则扫描待添加设备的标识;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删除设备,则进行选择与删除操作;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新设备并替换设备列表中相应的旧设备;
访问应用平台,以更新应用平台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标识绑定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标识中包含业务名称和场所ID,所述设备标识中包含设备名称和设备ID。
4.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扫描并读取二维码形式的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
逻辑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设备标识与业务标识之间的绑定逻辑,其中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扫描,显示被扫描设备的信息,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待替换设备的标识并确认进行设备替换,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绑定业务关系,则判断所扫描的设备是否已绑定业务标识,如果已绑定业务标识,则确认是否更换新的业务标识,否则,扫描待绑定的业务标识,或者响应于对业务标识的扫描,显示业务信息以及与该业务绑定的设备列表,接收所选择的操作类型,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添加设备,则扫描待添加设备的标识,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删除设备,则进行选择与删除操作,如果所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替换设备,则扫描新设备并替换设备列表中相应的旧设备;
信息更新单元,用于访问应用平台,以更新应用平台中的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标识绑定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标识中包含业务名称和场所ID,所述设备标识中包含设备名称和设备ID。
CN201410226923.9A 2014-05-27 2014-05-27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Active CN105323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6923.9A CN105323079B (zh) 2014-05-27 2014-05-27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6923.9A CN105323079B (zh) 2014-05-27 2014-05-27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079A CN105323079A (zh) 2016-02-10
CN105323079B true CN105323079B (zh) 2018-12-18

Family

ID=5524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6923.9A Active CN105323079B (zh) 2014-05-27 2014-05-27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3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0616B (zh) * 2016-07-18 2019-09-1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100904B (zh) * 2016-08-09 2019-06-18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和设备连接系统
CN106413129A (zh) * 2016-09-30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绑定智能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47B (zh) * 2018-08-16 2023-06-09 云丁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低功耗终端设备的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0012109B (zh) * 2019-04-15 2020-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实现高准确度的工程信息的建立方法
CN111383368A (zh) * 2020-03-13 2020-07-07 巴江物联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门锁的配置方法、显示终端、智能门锁及服务器
CN114374942A (zh) * 2021-12-29 2022-04-19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机卡绑定的业务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4704A (zh) * 2009-10-26 2010-04-14 石庆生 水泥强度检测管控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1848513A (zh) * 2009-03-24 201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接入网切换到WiMAX接入网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629576A1 (en) * 2012-02-17 2013-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location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513A (zh) * 2009-03-24 201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接入网切换到WiMAX接入网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694704A (zh) * 2009-10-26 2010-04-14 石庆生 水泥强度检测管控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EP2629576A1 (en) * 2012-02-17 2013-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location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079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3079B (zh) 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7066272A (zh) 一种页面更新方法及装置
JP640689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6161833B (zh) 操作屏幕提供系统、中继设备和操作屏幕提供方法
US9311024B2 (en) Output system, outpu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5404982A (zh) 商户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04498B (zh) 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5242748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988756A (zh) 信息处理装置、程序、输出系统和输出方法
US982444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3106133A (zh) 软件缺陷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375454A (zh) 通过扫描图形标识上传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90924B (zh) 一种隐私数据的清理方法和装置
CN10997811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3092937B (zh) 可视化网页收录检测方法
KR20160106887A (ko) 맨홀 및 지하시설물 운영관리시스템
JP2005141337A (ja) メンテナンス支援システム、メンテナンス支援方法、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支援用プログラム
CN106372957A (zh) 基于模型信息、订单要求和位置的3d打印服务匹配系统
JP2008234230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181006B2 (ja)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US7187463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whether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to be erased includes information reserved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job
CN100442715C (zh) 设备管理中计划任务的实现方法
CN107580070B (zh) 一种计算机远程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US10187267B2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erver apparatus
CN106535295B (zh) 信息读写方法、绑定方法及其装置、终端和种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