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9713A - 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9713A
CN105319713A CN201510089637.7A CN201510089637A CN105319713A CN 105319713 A CN105319713 A CN 105319713A CN 201510089637 A CN201510089637 A CN 201510089637A CN 105319713 A CN105319713 A CN 105319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display
lens section
virtual image
reflecto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96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维正
黄子骅
魏仲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19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9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205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correct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s, distor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involving arrangement aiming to get less bulky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involving arrangement aiming to get lighter or better balanced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镜头,用于使影像显示单元所产生的影像光束传递至使用者的至少一眼睛,包括反射单元、L形透镜以及绕射光学元件。反射单元、L形透镜以及绕射光学元件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L形透镜具有第一透镜部以及与第一透镜部一体成型的第二透镜部。第一透镜部位于影像显示单元与反射单元之间。第二透镜部位于反射单元与眼睛之间。影像光束经由第一透镜部、反射单元、第二透镜部以及绕射光学元件传递至眼睛,以显示虚像。此外,一种虚像显示模块也被提出。本发明的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可达到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与显示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于高科技的渴望,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与扩充实境(augmentedreality)的技术已渐趋成熟,其中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display,HMD)则是用以实现此技术的显示器。头戴式显示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美国军方,其利用一个光学投影系统,将显示器元件上的影像或文字讯息投影到使用者的眼中。近年来,随着微型显示器中的解析度越来越高,尺寸功耗越来越小,头戴式显示器也发展成为一种携带式(portable)显示装置。除了在军事领域外,其它诸如工业生产、模拟训练、立体显示、医疗、运动、导航和电子游戏等相关领域,头戴式显示器的显示技术也都有所成长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般而言,头戴式显示器通常会使用近眼显示光学系统(NearEyeDisplay,NED)来产生影像。由于近眼显示光学系统仅离人眼几公分的距离,且由于头戴式显示器需穿戴在头上,因此如何于头戴式显示器中设置重量轻、厚度薄、尺寸短的光学系统变成进行设计上的必要考量。但与此同时,为达到显示器的高解析度、高色彩表现,光学系统通常会利用增加镜片数目来消除像差并提升影像品质。如此一来,头戴式显示器的体积以及重量都易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此外,光学元件数目的增加也会导致了机构定位上的难度。因此,如何兼顾头戴式显示器的影像品质与轻薄短小的体积需求,并同时考虑系统的制造难度,已成为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美国专利文献第6011653号、第7884985号以及第8184350号都揭露一种头戴式显示器。美国专利文献第7630142号揭露一光路转折变焦镜头组。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其具有小体积、良好成像品质及高制造良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镜头,让影像显示单元所产生的影像光束传递至使用者的至少一眼睛。光学镜头包括反射单元、L形透镜以及绕射光学元件。反射单元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L形透镜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具有第一透镜部以及与第一透镜部一体成型的第二透镜部。第一透镜部位于影像显示单元与反射单元之间,且第二透镜部位于反射单元与眼睛之间。绕射光学元件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影像光束经由第一透镜部、反射单元、第二透镜部以及绕射光学元件传递至眼睛,以显示一虚像。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虚像显示模块,配置于使用者的至少一眼睛的前方。虚像显示模块包括影像显示单元以及上述的光学镜头。影像显示单元提供影像光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部具有第一光轴,第二透镜部具有第二光轴,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之间具有一夹角,且夹角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L形透镜具有至少一侧壁,且至少一侧壁连接第一透镜部与第二透镜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L形透镜还具有至少一定位部,用以安装反射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且这些定位部用以安装反射单元与绕射光学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部与第二透镜部之间具有一夹角,且夹角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绕射光学元件位于影像显示单元与第一透镜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绕射光学元件位于L形透镜内,且邻近第一透镜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绕射光学元件位于L形透镜内,且邻近第二透镜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绕射光学元件位于第二透镜部与眼睛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镜头相对于影像显示单元移动,以调整虚像的成像位置及成像画面尺寸。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达到下列优点或功效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与光学镜头借助L形透镜的一体成型结构将可避免组装多个光学元件时不易精准控制定位的问题,而可降低系统的组装困难度,进而降低系统的制作成本。此外,虚像显示模块与光学镜头借助绕射光学元件的配置,将可达到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也可同时具有重量轻及体积小的结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D是图1的不同L形透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虚像显示模块100配置于使用者的至少一眼睛EY的前方。虚像显示模块100包括影像显示单元110以及光学镜头120。影像显示单元110提供影像光束70。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显示单元110可为微型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Displaypanel,LCDpanel)、硅基液晶(LiquidCrystalonSilicon,LCOS)微型显示器以及数位微型反射镜元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简称DMD)或其它种类的微型显示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20包括反射单元121、L形透镜123以及绕射光学元件124。举例而言,反射单元121例如为反射镜或镀有反射金属膜层,使影像光束70的光传递路径进行转折,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单元121也可为具有部分穿透部分反射功能的分光元件,可对入射光线提供部分光线穿透及部分反射的作用,以达到使部分的影像光束70进行转折传递至眼睛EY,并同时也可将外界环境的影像光束穿过反射单元121后传递至眼睛EY,而使虚像显示模块100同时具有透视(see-through)的功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L形透镜123的材质例如为光学塑胶,而可藉此减轻光学镜头120与虚像显示模块100的重量。
图2A是图1的一种L形透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A,具体而言,L形透镜123具有第一透镜部LS1以及与第一透镜部LS1一体成型的第二透镜部LS2。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L形透镜123的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在制程上可以射出成型方式一体成型,进而大幅提高模具制造的简易性及产品射出成型的良率,以达到减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此外,由于L形透镜123的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为一体成型的构件,因此也可避免组装多个光学元件时不易精准控制定位的问题,而可降低系统的组装困难度,进而降低系统的制作成本。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之间具有夹角θ,且夹角θ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第一透镜部LS1具有第一光轴O1,第二透镜部LS2具有第二光轴O2,第一光轴O1与第二光轴O2之间具有夹角α,且夹角α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之间的夹角θ为90度,且第一光轴O1与第二光轴O2实质上正交。应注意的是,上述各参数范围仅作为例示说明,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此外,前述的L形透镜123虽以由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构成为例示,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它的实施例中,L形透镜还可具有至少一侧壁。以下将搭配图2B至图2D针对L形透镜123的可能变化形态进行进一步地解说。
图2B至图2D是图1的不同L形透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B至图2D,L形透镜123b、123c、123d与图1的L形透镜123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请参照图2B与图2C,在本实施例中,在L形透镜123b、123c的一侧分别具有侧壁SW1(如图2B所示)或侧壁SW2(如图2C所示),且L形透镜123b的侧壁SW1或L形透镜123b的侧壁SW2会连接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另一方面,请参照图2D,L形透镜123d的两侧具有两侧壁SW1、SW2,且侧壁SW1与侧壁SW2会连接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如此,将可提升L形透镜123b、123c、123d的结构强度,同时可精准控制第一透镜部LS1与第二透镜部LS2的定位,并降低错位的风险。
请再次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L形透镜123还具有至少一定位部FP,用以安装反射单元121。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FP例如为定位柱,固接至反射单元121,以将反射单元121定位在L形透镜123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部FP也可为定位卡槽,而也可达到安装反射单元121的功能。如此,光学镜头120将可不需配置额外的机构件来安装反射单元121,而可减轻光学镜头120的重量。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LS1以及第二透镜部LS2的屈光度(Power)都为正。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LS1的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以及第二透镜部LS2的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举例而言,第一透镜部LS1的表面S101与第二透镜部LS2的表面S105为非球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部LS1的表面S102与第二透镜部LS2的表面S104可选择性地制作为平面,而可提高射出成型时的良率,降低制作成本。如此,借助第一透镜部LS1的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以及第二透镜部LS2的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的设计,可减低光学镜头120与虚像显示模块100的像差。
另一方面,由于一般透镜因不同波长的色光无法聚焦于相同的平面上,进而会造成色差(chromaticaberration)现象。为了克服上述色差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124例如可采用绕射光栅(diffractivegrating)、全像片(holographicopticalelement)、二元光学元件(binaryopticalelement)、绕射式菲涅耳透镜(diffractivefresnellens)等可使影像光束70产生绕射效果的光学元件,而可消除色差。如此,光学镜头120可具有良好的色差矫正效果,而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也可同时具有重量轻及体积小的结构。
请继续参照图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单元121、第一透镜部LS1、第二透镜部LS2与绕射光学元件124位于影像光束70的传递路径上。第一透镜部LS1位于影像显示单元110与反射单元121之间。第二透镜部LS2位于反射单元121与使用者眼睛EY之间。绕射光学元件124位于第二透镜部LS2与使用者眼睛EY之间。进一步而言,当影像光束70自影像显示单元110发出后,影像光束70将可经由第一透镜部LS1传递至反射单元121,并借助反射单元121将影像光束70的传递路径转折,而达到缩短光学镜头120的轴向距离,以使光学镜头120及虚像显示模块100具有薄型化的结构设计。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影像光束70的传递路径转折的角度约为90度左右,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影像光束70的传递路径转折的角度可落在70度至110度的范围之间。接着,被反射单元121所反射的影像光束70可再经由第二透镜部LS2以及绕射光学元件124传递至使用者眼睛EY,以显示虚像。应注意的是,上述各参数范围仅作为例示说明,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更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也可依据个人习惯并透过控制单元(未绘示)使光学镜头120与影像显示单元110的相对距离以调整虚像的成像位置及成像画面尺寸,而有助于提升使用虚像显示模块100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对于有近视或远视的使用者,虚像显示装置也可透过控制单元(未绘示)使光学镜头120与影像显示单元110的相对距离的同时,来适应不同使用者眼睛EY的屈光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有近视或远视的使用者可不必额外佩带矫正眼镜而也可清楚地观察虚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画面。
根据以上所述,借助L形透镜123的一体成型结构将可使虚像显示模块100与光学镜头120避免组装多个光学元件时不易精准控制定位的问题,而可降低系统的组装困难度,进而降低系统的制作成本。此外,虚像显示模块100与光学镜头120借助绕射光学元件124的配置,将可达到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也可同时具有重量轻及体积小的结构。另一方面,虚像显示模块100与光学镜头120可借助调整光学镜头120与影像显示单元110的相对距离来调整虚像的成像位置及成像画面尺寸,以提升使用虚像显示模块100的便利性,且同时可使有近视或远视的使用者可不必额外佩带矫正眼镜而也可清楚地观察虚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画面。
以下内容将举出虚像显示模块100的一实施例,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发明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更动,但其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内。
〈表一〉
在表一中,曲率半径是指每一表面的曲率半径,间距是指两相邻表面间的距离。举例来说,表面S101的间距,即表面S101至表面S102在光轴上的距离。备注栏中各透镜所对应的厚度,请参照同列中各间距所对应的数值。此外,表面S00是影像显示单元110的显示面。表面S101是第一透镜部LS1朝向影像显示单元110的表面,表面S102是第一透镜部LS1朝向反射单元121的表面,表面S103是反射单元121的反射面。表面S104、S105是第二透镜部LS2的两表面。表面S106、S107是绕射光学元件124的两表面。
承上述,表面S101与S105为非球面,而非球面的公式如下:
z = cr 2 1 + 1 - ( 1 + k ) c 2 r 2 + α 1 r 2 + α 2 r 4 + α 3 r 6 .
其中,z为光轴方向的偏移量。c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sphere)的曲率,也就是接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的倒数(如表格内S101与S105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常数(conicconstant)。r是非球面高度,即为从透镜中心往透镜边缘的高度,从公式中可得知,不同的r会对应出不同的z值。α1、α2、α3为非球面系数(asphericcoefficient)。表面S101与S105的非球面系数及k值如表二所示:
〈表二〉
表面 k α1 α2 α3
S101 -12.6 0 -6.70E-05 0
S105 -2 0 -7.30E-05 0
承上述,而表面S106为绕射面,而绕射面的公式如下:
Φ = M Σ i = 1 N A i ρ 2 i .
其中,Φ是相位曲线方程(phaseprofilefunction)、ρ是正规化的径向孔径(radialaperture)高度,Ai是归一化的径向孔径(radialaperture)高度(即ρ)的偶次幂偕系数,M是绕射阶数。从公式中可得知,不同的ρ值会对应出不同的Φ值。表面S106的各阶ρ值的系数Ai如表三所示:
〈表三〉
表面 A2 A4 A6
S106 -700 35 -7.6
此外,前述的光学镜头120虽以绕射光学元件124位于第二透镜部LS2与使用者眼睛EY之间为例示,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绕射光学元件124也可位于别处,以下将搭配图3至图5进行进一步地解说。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300与图1的虚像显示模块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300中,绕射光学元件124位于L形透镜123内,且邻近第一透镜部LS1。并且,在本实施例中,L形透镜123具有多个定位部FP,且这些定位部FP用以安装反射单元121与绕射光学元件124,而也可达到不需配置额外的机构件,并可减轻系统重量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虚像显示模块300的作动机制与虚像显示模块100的作动机制类似,相关细节请参考上述段落,在此不再重述。由于虚像显示模块300与虚像显示模块100结构相似,因此都可借助L形透镜123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组装多个光学元件时不易精准控制定位的问题,而可降低系统的组装困难度。因此,虚像显示模块300同样具有虚像显示模块100所提及的优点,在此也不再赘述。
以下内容将举出虚像显示模块300的一实施例,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发明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更动,但其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内。
〈表四〉
在表四中,曲率半径与间距所代表的意义与表一相同,可参照对表一的说明,在此不再重述。此外,表面S301是第一透镜部LS1朝向影像显示单元110的表面,表面S302是第一透镜部LS1朝向绕射光学元件124的表面。表面S303、S304是绕射光学元件124的两表面。表面S305是反射单元121的反射面。表面S306、S307是第二透镜部LS2的两表面。
承上述,表面S301与S307为非球面,表面S304为绕射面,其公式相同于上述表一所适用的公式,其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可参照对表一的说明,在此不再重述。表面S301与S307的非球面系数、各参数值及表面S304的绕射面各参数值如表五与表六所示:
〈表五〉
表面 K α1 α2 α3
S301 19 0 -6.80E-04 0
S307 -1.6 0 -7.30E-05 0
〈表六〉
表面 A2 A4 A6
S304 -1800 -100 600
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400与图3的虚像显示模块3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400中,绕射光学元件124位于L形透镜123内,且邻近第二透镜部LS2。在本实施例中,虚像显示模块400的作动机制与虚像显示模块300的作动机制类似,相关细节请参考上述段落,在此不再重述。并且,由于虚像显示模块400与虚像显示模块300结构相似,因此都可借助L形透镜123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组装多个光学元件时不易精准控制定位的问题,而可降低系统的组装困难度。因此,虚像显示模块400同样具有虚像显示模块300所提及的优点,在此也不再赘述。
以下内容将举出虚像显示模块400的一实施例,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发明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更动,但其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内。
〈表七〉
在表七中,曲率半径与间距所代表的意义与表一相同,可参照对表一的说明,在此不再重述。此外,表面S401是第一透镜部LS1朝向影像显示单元110的表面,表面S402是第一透镜部LS1朝向绕射光学元件124的表面。表面S403是反射单元121的反射面。表面S404、S405是绕射光学元件124的两表面。表面S406、S407是第二透镜部LS2的两表面。
承上述,表面S401与S407为非球面,表面S404为绕射面,其公式相同于上述表一所适用的公式,其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可参照对表一的说明,在此不再重述。表面S401与S407的非球面系数、各参数值及表面S404的各参数值如表八与表九所示:
〈表八〉
表面 k α1 α2 α3
S401 6 0 -5.00E-04 0
S407 -1 0 -2.00E-05 0
〈表九〉
表面 A2 A4 A6
S404 -800 140 -40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虚像显示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500与图1的虚像显示模块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500中,绕射光学元件124位于影像显示单元110与第一透镜部LS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虚像显示模块500的作动机制与虚像显示模块100的作动机制类似,相关细节请参考上述段落,在此不再重述。并且,由于虚像显示模块500与虚像显示模块100结构相似,因此都可借助绕射光学元件124的配置,达到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也可同时具有重量轻及体积小的结构。因此,虚像显示模块500同样具有虚像显示模块100所提及的优点,在此也不再赘述。
以下内容将举出虚像显示模块500的一实施例,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发明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更动,但其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内。
〈表十〉
在表十中,曲率半径与间距所代表的意义与表一相同,可参照对表一的说明,在此不再重述。此外,表面S501是绕射光学元件124朝向影像显示单元110的表面,表面S502是绕射光学元件124朝向第一透镜部LS1的表面。表面S503、S504是第一透镜部LS1的两表面。表面S505是反射单元121的反射面。表面S506、S507是第二透镜部LS2的两表面。
承上述,表面S503与S507为非球面,表面S502为绕射面,其公式相同于上述表一所适用的公式,其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可参照对表一的说明,在此不再重述。表面S503与S507的非球面系数、各参数值及表面S502的绕射面各参数值如表十一与表十二所示:
〈表十一〉
表面 k α1 α2 α3
S503 25.5 0 -4.30E-04 0
S507 -1.7 0 -7.80E-05 0
〈表十二〉
表面 A2 A4 A6
S502 -2700 -350 82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虚像显示模块与光学镜头借助L形透镜的一体成型结构将可避免组装多个光学元件时不易精准控制定位的问题,而可降低系统的组装困难度,进而降低系统的制作成本。此外,虚像显示模块与光学镜头借助绕射光学元件的配置,将可达到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也可同时具有重量轻及体积小的结构。另一方面,虚像显示模块与光学镜头也可借助调整光学镜头与影像显示单元的相对距离来调整虚像的成像位置及成像画面尺寸,以提升使用虚像显示模块的便利性,且同时可使有近视或远视的使用者可不必额外佩带矫正眼镜而也可清楚地观察虚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画面。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改,都仍属于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需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符号说明】
70:影像光束
100、300、400、500:虚像显示模块
110:影像显示单元
120:光学镜头
121:反射单元
123、123b、123c、123d:L形透镜
124:绕射光学元件
S00、S101、S102、S103、S104、S105、S106、S107、S201、S202、S203、S204、S205、S206、S207、S301、S302、S303、S304、S305、S306、S307、S401、S402、S403、S404、S405、S406、S407:表面
LS1:第一透镜部
LS2:第二透镜部
O1:第一光轴
O2:第二光轴
EY:眼睛
FP:定位部
θ、α:夹角

Claims (21)

1.一种光学镜头,使影像显示单元所产生的影像光束传递至使用者的至少一眼睛,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反射单元、L形透镜以及绕射光学元件,
所述反射单元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所述L形透镜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具有第一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透镜部一体成型的第二透镜部,其中所述第一透镜部位于所述影像显示单元与所述反射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二透镜部位于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眼睛之间;
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影像光束经由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反射单元、所述第二透镜部以及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传递至所述眼睛,以显示虚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具有第一光轴,所述第二透镜部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二光轴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透镜具有至少一侧壁,且所述至少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透镜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透镜还具有至少一定位部,用以安装所述反射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定位部用以安装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透镜部之间具有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L形透镜内,且邻近所述第一透镜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L形透镜内,且邻近所述第二透镜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部与所述眼睛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相对于所述影像显示单元移动,以调整所述虚像的成像位置及成像画面尺寸。
11.一种虚像显示模块,配置于使用者的至少一眼睛的前方,所述虚像显示模块包括影像显示单元以及光学镜头,
所述影像显示单元提供影像光束;
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反射单元、L形透镜以及绕射光学元件,其中:
所述反射单元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所述L形透镜配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具有第一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透镜部一体成型的第二透镜部,其中所述第一透镜部位于所述影像显示单元与所述反射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二透镜部位于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眼睛之间;
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影像光束经由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反射单元、所述第二透镜部以及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传递至所述眼睛,以显示虚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具有第一光轴,所述第二透镜部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二光轴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透镜具有至少一侧壁,且所述至少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透镜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透镜还具有至少一定位部,用以安装所述反射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定位部用以安装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透镜部之间具有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落在70度至110度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影像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透镜部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L形透镜内,且邻近所述第一透镜部。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L形透镜内,且邻近所述第二透镜部。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部与所述眼睛之间。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虚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相对于所述影像显示单元移动,以调整所述虚像的成像位置及成像画面尺寸。
CN201510089637.7A 2014-05-28 2015-02-27 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 Pending CN1053197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8658A TWI519818B (zh) 2014-05-28 2014-05-28 光學鏡頭與虛像顯示模組
TW103118658 2014-05-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9713A true CN105319713A (zh) 2016-02-10

Family

ID=5470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9637.7A Pending CN105319713A (zh) 2014-05-28 2015-02-27 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46506A1 (zh)
JP (1) JP6000388B2 (zh)
CN (1) CN105319713A (zh)
TW (1) TWI5198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830A (zh) * 2016-08-31 2017-01-18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6338831A (zh) * 2016-08-31 2017-01-18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0737159A (zh) * 2018-07-20 2020-01-31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位移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51435B2 (en) * 2015-12-14 2017-12-26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CN108700743A (zh) 2016-01-22 2018-10-2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宽视场个人显示器
CN105527712B (zh) * 2016-01-26 2018-07-03 深圳市谛源光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新型光学系统
TWI589929B (zh) 2016-01-28 2017-07-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裝置
US10466479B2 (en) 2016-10-07 2019-11-05 Coretronic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optical system
US10409066B2 (en) 2017-01-19 2019-09-1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with waveguide elements
US10620779B2 (en) * 2017-04-24 2020-04-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avigating a holographic image
CN108873326A (zh) 2017-05-16 2018-11-2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US10976551B2 (en) 2017-08-30 2021-04-13 Corning Incorporated Wide field personal display device
KR102568792B1 (ko) * 2017-12-04 2023-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회절 광학 렌즈를 구비한 다중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63423B (zh) * 2018-06-29 2019-06-2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位移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2987305B (zh) * 2021-02-24 2022-10-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Ar投影组件以及ar设备
CN113219664B (zh) * 2021-04-30 2022-11-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路和头戴显示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5720A (en) * 1998-12-22 1999-12-21 Virtual Vision, Inc. Reflective micro-display system
CN101256285A (zh) * 2007-12-28 2008-09-03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折衍混合光学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头盔显示器
TW201219829A (en) * 2010-11-08 2012-05-16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Display device, in particular a head-mounted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3742A1 (en) * 1987-08-13 1989-02-22 KAISER AEROSPACE &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ad-up display
US5539422A (en) * 1993-04-12 1996-07-23 Virtual Vision, Inc. Head mounted display system
JPH08146341A (ja) * 1994-11-25 1996-06-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US5886822A (en) * 1996-10-08 1999-03-23 The Microoptical Corporation Image combining system for eyeglasses and face masks
US6618099B1 (en) * 1999-06-21 2003-09-09 The Microoptical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eyepiece assembly and display on opto-mechanical support
JP4812181B2 (ja) * 2001-04-20 2011-11-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観察光学系及び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装置
DE50305854D1 (de) * 2003-09-03 2007-01-11 Zeiss Carl HMD-Vorrichtung (Head Mounted Display) mit einer eine asphärische Fläche aufweisenden Abbildungsoptik
JP4958757B2 (ja) * 2007-12-13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5720A (en) * 1998-12-22 1999-12-21 Virtual Vision, Inc. Reflective micro-display system
CN101256285A (zh) * 2007-12-28 2008-09-03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折衍混合光学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头盔显示器
TW201219829A (en) * 2010-11-08 2012-05-16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Display device, in particular a head-mounted displa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830A (zh) * 2016-08-31 2017-01-18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6338831A (zh) * 2016-08-31 2017-01-18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0737159A (zh) * 2018-07-20 2020-01-31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位移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37159B (zh) * 2018-07-20 2022-07-29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位移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46506A1 (en) 2015-12-03
TWI519818B (zh) 2016-02-01
TW201544843A (zh) 2015-12-01
JP6000388B2 (ja) 2016-09-28
JP2015225341A (ja) 2015-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9713A (zh) 光学镜头与虚像显示模块
US10429613B2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US20210088757A1 (en) Camera lens, camera module, and terminal
US20210373318A1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CN104793337A (zh) 虚像显示模块与光学镜头
US10095022B2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KR20180110158A (ko) 근안 디스플레이용 색수차 보정 광학계
US11366314B2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US10890696B2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US10527819B2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US10025066B1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CN106199926B (zh) 光学镜头
CN111868603B (zh) 近眼显示系统及提供近眼显示系统的方法
US10139592B2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US20230247187A1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CN104020549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16529649A (zh) 光学系统和虚拟现实设备
CN115047592A (zh) 光学镜头
CN117192777A (zh) 光学系统和头戴显示设备
TW202012990A (zh) 目鏡光學系統
TW202012992A (zh) 目鏡光學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