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7444B -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7444B
CN105307444B CN201510152341.5A CN201510152341A CN105307444B CN 105307444 B CN105307444 B CN 105307444B CN 201510152341 A CN201510152341 A CN 201510152341A CN 105307444 B CN105307444 B CN 105307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ing arm
connection sheet
center
component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23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7444A (zh
Inventor
李玉忠
罗政军
何宗文
刘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523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7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7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组件、支架、中框和后盖组件,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连接臂;所述中框上设有多个穿孔,每一连接臂插入对应的穿孔中;每一连接臂配有一连接片,各连接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各连接片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螺丝固定在所述中框的背面上,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卡锁其对应的连接臂。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上;连接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部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卡锁所述连接臂。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连接机构的结构简单、拆解方便快捷、便于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目前流行一体成型的外观风格,以进一步降低手机的厚度。但是这种一体成型的结构难以拆解,甚至无法拆解。针对维修问题,现有的解决方式主要为破坏性维修和整体模块更换,例如出现屏裂损坏时,要将触摸屏组件连同中框一起换掉,大大增加维修成本,常使消费者难以接受,也是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此外,移动终端的各零部件(例如触摸屏组件、主板、电池等等)堆叠上相互关联拆解存在先后关系,造成维修困难,且维修过程中各零部件拆解的先后关系弄错操作不当导致出现电池起火燃烧、爆裂甚至爆炸等事故,存在社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一体成型的结构造成移动终端难以拆解而不便于维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组件、支架、中框和后盖组件,上述触摸屏组件通过支架安装于中框的正面,后盖组件安装于中框的背面,该支架上设有多个连接臂;该中框上设有多个从中框的正面贯穿至中框的背面的穿孔,每一连接臂与一穿孔位置对应,每一连接臂插入对应的穿孔中;每一连接臂配有一连接片,各连接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各连接片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螺丝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上述中框的背面上,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以可脱开的方式卡锁其对应的连接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包括:上述连接臂,设置于上述第一构件上;上述连接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连接片的第一端部通过螺纹紧固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第二构件上,该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以可脱开的方式卡锁上述连接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组件通过支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中框的正面,便于拆卸从而便于维修和更换零件,降低维修成本;且由于支架与中框采用连接臂、连接片、第一螺丝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装配结构,其结构简单,拆解方便、快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机构结构简单,拆解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的分解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隐藏外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分解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了图10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13示出了图10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中框的正投影示意图,所述的正投影示意图是以中框的背面投影所得的;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触摸屏组件、支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中框、主板、主柔性线路板、电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内盖、外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15、图16和图17的视图角度相同;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触摸屏组件、支架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中框、主板、主柔性线路板、电池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内盖、外盖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18、图19和图20的视图角度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正面”是指移动终端正常使用时朝向使用者的一面,“背面”是指移动终端正常使用时背向使用者的一面。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包括:
连接臂11,设置于上述第一构件1上;
连接片3,具有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该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通过螺纹紧固件33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该第二构件2上,该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以可脱开的方式卡锁该连接臂11。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构件1位于移动终端的支架上,第二构件2位于移动终端的中框上。
本实施例中,连接片3为金属片,尤其是铜片;螺纹紧固件33可以是螺丝。拧开螺纹紧固件33即可使连接片3的第一端部31脱开第二构件2,此时再令连接片3的第二端部32脱开上述连接臂11即可实现第一构件1、连接片3和第二构件2三者之间的拆解。本实施例中,第二构件2上设有可供连接臂11穿插的穿孔63;装配时,连接臂11插入穿孔63中。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臂11设有卡孔12,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设有可从该卡孔12插入或者拔出的插块34,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上述插块34呈板型钩状,其位于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长度方向的一侧,该结构可缩短插块34在连接片3的长度,可节省连接3长度方向上的空间以便于其它部件的合理布局。
于插块34插入卡孔12时,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卡锁上述连接臂11;
于插块34拔出卡孔12时,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脱开上述连接臂11。
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第一构件的连接臂11穿过第二构件2的穿孔63,然后将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的插块34插入第一构件的连接臂的卡孔12内,再将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通过螺纹紧固件33锁定在第二构件2上,从而实现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之间的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装配方法可实现移动终端支架和中框部分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拆解过程如下:先拧开螺纹紧固件33,此时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脱开第二构件2,再将连接片的第二端部的插块34拔出卡孔12,这样即可实现第一构件1、连接片3和第二构件2三者之间的拆解,进而实现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之间的拆解。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拆解方法可实现移动终端支架和中框部分的拆解。
实施例二:
参阅图4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包括:
连接臂11,设置于上述第一构件1上;
连接片3,具有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该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通过螺纹紧固件33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第二构件2上,该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以可脱开的方式卡锁连接臂11。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构件1位于移动终端的支架上,第二构件2位于移动终端的中框上。
本实施例中,连接片3为金属片,尤其是铜片;螺纹紧固件33可以是螺丝。拧开螺纹紧固件33即可使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脱开第二构件2,此时再令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脱开上述连接臂11即可实现第一构件1、连接片3和第二构件2三者之间的拆解。本实施例中,第二构件2上设有可供连接臂11穿插的穿孔63;装配时,连接臂11插入穿孔63中。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臂11包括颈部111和连接于颈部111一端的头部112,该颈部111和头部112构成一钩形体。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设有带开口35的插槽36,该插槽36带开口35,该插槽36长度方向平行于连接片3长度方向,该第二端部32呈叉形。
再进一步地,上述连接臂的颈部111和头部112可经开口35进入或者退出插槽36。具体地,上述连接臂的颈部111通过穿孔63后,经开口35进入插槽36后,该连接臂的头部112抵压在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上。此时,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卡锁上述连接臂11;更具体地,上述连接臂的颈部111经开口35进入插槽36后,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呈叉住上述连接臂的颈部111状。上述连接臂的颈部111经开口35退出插槽36后,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脱开上述连接臂11。
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连接臂的颈部111通过第二构件2的穿孔63,经开口35进入插槽36后,开口35叉住第一构件的连接臂的颈部111,此时,上述连接臂的头部112抵压在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上,再将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通过螺纹紧固件33锁定在第二构件2上,从而实现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之间的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装配方法可实现移动终端支架和中框部分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拆解过程如下:先拧开螺纹紧固件33,此时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脱开第二构件2;再将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从连接臂的颈部111处退出,这样即可实现第一构件1、连接片3和第二构件2三者的拆解,进而实现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之间的拆解。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拆解方法可实现移动终端支架和中框部分的拆解。
实施例三:
参阅图7至图20,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组件4、支架5、中框6和后盖组件7,上述触摸屏组件4通过支架5安装于中框的正面61,上述后盖组件7安装于中框的背面62,上述支架5上设有多个连接臂11,该连接臂11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第一构件的连接臂11。
参阅图12、图14,上述中框6上设有多个从中框的正面61贯穿至中框的背面62的穿孔63(该穿孔63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第二构件的穿孔63),每一连接臂11与一穿孔63位置对应,每一连接臂11插入对应的穿孔63中;
每一上述连接臂11配有一连接片3(该连接片3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连接片3),各连接片3具有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各连接片的第一端部31通过第一螺丝37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上述中框的背面62上,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以可脱开的方式卡锁其对应的连接臂11。
参阅图12,部分连接臂11还设有卡孔12。参阅图19,与这些连接臂11对应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设有可插入或者拔出上述卡孔12的插块34。
于插块34插入卡孔12时,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卡锁上述连接臂11;于插块34拔出卡孔12时,该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脱开该连接臂11;这些连接臂11及其对应的连接片3的拆装操作可参见实施例一。
进一步地,上述插块34位于连接片3的第二端部32长度方向的一侧,该结构设计可缩短连接片3的长度,进而节省连接片3在长度方向上的空间,以便于移动终端其它部件的合理布局。
参阅图18,部分连接臂11包括颈部111和连接于颈部111一端的头部112。参阅图19,与这些连接臂11对应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设有带开口35的插槽36,该第二端部32呈叉形。这些连接臂的颈部111经开口35进入插槽36后,上述连接臂的头部112抵压在该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上;此时,该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卡锁该连接臂11。这些连接臂的颈部11经开口35退出插槽36后,上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32脱开上述连接臂11;该连接臂的颈部111和头部112构成一钩形体。该插槽3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连接片3的长度方向。这些连接臂11及其对应的连接片3的拆装操作可参见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参阅图19,上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8和电池9,上述中框的背面62设有电池仓66,上述电池9安装于电池仓66内;上述主板8安装于中框的背面62上,该主板8朝向后盖组件7的一面设有触摸屏连接器插座81和电池连接器插座82。
参阅图18,从触摸屏组件4引出的柔性线路板43连接有触摸屏连接器插头44;参阅图16,从电池9引出的柔性线路板91连接有电池连接器插头92。该电池连接器插头92与上述电池连接器插座82插接,该电池连接器插头92与电池连接器插座82组成板对板连接器一(BTB连接器一)。
进一步地,参阅图16,上述中框6设有从中框的正面61贯穿至中框的背面62的过线孔64。上述触摸屏连接器插头44从中框的正面61经过线孔64穿出至中框的背面62并与上述触摸屏连接器插座81插接,该触摸屏连接器插头44与触摸屏连接器插座81组成板对板连接器二(BTB连接器二)。
进一步地,参阅图18,上述触摸屏组件4还包括触摸面板41和贴合于该触摸面板背41面的液晶显示单元42。
参阅图15,上述支架5呈方框状,其包括两平行的长边沿51和两平行的短边沿52,多个上述连接臂11分布于两长边沿51上。上述支架5通过双面胶53与触摸面板41粘合在一起。具体地,触摸面板41通过双面胶53粘结在支架5的正面,各连接臂11设于支架5的背面且各连接臂11从支架的背面朝向中框延伸。该所述支架5上还设有多个朝向中框6延伸的凸柱54,各凸柱54中均设有螺母55。上述连接片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架5的长边沿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参阅图11、14,上述中框6设有多个从中框的正面61贯穿至中框的背面62的第一避让孔65,每一凸柱54与一第一避让孔65位置对应,每一凸柱54插入对应的第一避让孔65中。
进一步地,参阅图20,上述后盖组件7包括外盖71和内盖72。参阅图10内盖72上设有多个第二避让孔721,每一第一避让孔65与一第二避让孔721位置对应并连通。参阅图11和图17,每一凸柱54配有一第二螺丝56,第二螺丝56的螺杆部穿过第二避让孔721并旋入凸柱的螺母55内,且第二螺丝56的头部抵压在内盖72上而将支架5、中框6和内盖72锁定在一起,也就是说内盖72通过第二螺丝56锁定于中框的背面62,外盖71通过双面胶73与内盖72粘合在一起。
此外,参阅图16和图19,上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安装于中框的背面62的主柔性线路板10,所述主柔性线路板10设有主连接器插头101,主板8上设有主连接器插座83,所述主连接器插头101与主连接器插座83插接。
参阅图16和图18,本实施例附图中只示出了9个连接臂11,其中5个连接臂11分布于支架的其中一条长边沿51上,另外4个连接臂分布于支架的另一条长边沿51上,实际上,连接臂的数量可多于或者小于附图中展示的数。进一步地,将设置有卡孔的连接臂称之为第一连接臂,将设置有颈部和头部的连接臂称之为第二连接臂,在本实施例附图中示出的9个连接臂中,有2个为第一连接臂,其余的7个为第二连接臂,然而,设置第一连接臂的数量可多于或者小于附图中展示的数,甚至所设置的连接臂全部为第一连接臂;至于第二连接臂的数量也可多于或者小于附图中展示的数,甚至所设置的连接臂全部为第二连接臂。
本实施例的拆解过程如下:先采用现有维修拆解工具(例如吸盘)将粘合于内盖72上的外盖71拆下,此时便可看见第二螺丝56;然后卸下所有第二螺丝56并将内盖72拆下,此时便可看见第一螺丝37、连接片3和主板8;再卸下所有第一螺丝37并将所有连接片卸下,接着将触摸屏连接器插头44拔离主板上的触摸屏连接器插座81、将电池连接器插头92拔离主板上的电池连接器插座82,此时便可将主板或者电池或者触摸屏组件和支架拆离中框;至于触摸屏组件和支架的拆解可采用现有维修拆解工具将粘合于支架上的的触摸屏组件拆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笔记本、导航仪等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可以等同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所述的第一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框可以等同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所述的第二构件。实际上,本实施例是应用了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连接机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计的新型结构、堆叠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易拆解,更换维修方便快捷;
2、触摸屏组件、支架、中框、主板、电池、后盖组件相对独立,拆解过程中不互相破坏,维修成本降低;
3、触摸屏组件、支架、中框、主板、电池都相对独立而没有拆解的先后关系,易拆解维修;
4、触摸屏组件、支架、中框、主板、电池相对独立不导致拆电池起火燃烧、爆裂甚至爆炸等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组件、支架、中框和后盖组件,所述触摸屏组件通过支架安装于中框的正面,所述后盖组件安装于中框的背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连接臂;
所述中框上设有多个从中框的正面贯穿至中框的背面的穿孔,每一连接臂与一穿孔位置对应,每一连接臂插入对应的穿孔中;
每一连接臂配有一连接片,各连接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各连接片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螺丝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中框的背面上,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以可脱开的方式卡锁其对应的连接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部分或者全部连接臂设有卡孔,与这些连接臂对应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设有可插入或者拔出所述卡孔的插块;
于插块插入卡孔时,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卡锁所述连接臂;
于插块拔出卡孔时,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脱开所述连接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部分或者全部连接臂包括颈部和连接于颈部一端的头部,与这些连接臂对应的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设有带开口的插槽;
这些连接臂的颈部经开口进入插槽后,所述连接臂的头部抵压在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上,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卡锁所述连接臂;
这些连接臂的颈部经开口退出插槽后,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脱开所述连接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电池和主柔性线路板,所述中框的背面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安装于电池仓内,所述主板安装于中框的背面上;
所述主板朝向后盖组件的一面设有触摸屏连接器插座;
从所述触摸屏组件引出的柔性线路板连接有触摸屏连接器插头;
所述中框设有从中框的正面贯穿至中框的背面的过线孔,所述触摸屏连接器插头从中框的正面经过线孔穿出至中框的背面并与所述触摸屏连接器插座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朝向后盖组件的一面还设有电池连接器插座,从所述电池引出的柔性线路板连接有电池连接器插头,所述电池连接器插头与电池连接器插座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设有主连接器插座,所述主柔性线路板设有主连接器插头,所述主连接器插头与主连接器插座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朝向中框延伸的凸柱,各凸柱中均设有螺母;
所述中框设有多个从中框的正面贯穿至中框的背面的第一避让孔,每一凸柱与一第一避让孔位置对应,每一凸柱插入对应的第一避让孔中;
后盖组件的内盖上设有多个第二避让孔,每一第一避让孔与一第二避让孔位置对应并连通,每一凸柱配有一第二螺丝,第二螺丝的螺杆部穿过第二避让孔并旋入凸柱的螺母内,且第二螺丝的头部抵压在内盖上;
所述支架、中框和后盖组件的内盖通过所述凸柱、螺母、第一避让孔、第二避让孔和第二螺丝锁定在一起。
8.一种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上;
连接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部通过螺纹紧固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以可脱开的方式卡锁所述连接臂;
第二构件上设有可供连接臂穿插的穿孔,连接臂插入穿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设有卡孔,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设有可插入或者拔出所述卡孔的插块;
于插块插入卡孔时,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卡锁所述连接臂;
于插块拔出卡孔时,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脱开所述连接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包括颈部和连接于颈部一端的头部,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设有带开口的插槽;
所述连接臂的颈部经开口进入插槽后,所述连接臂的头部抵压在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上,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卡锁所述连接臂;
所述连接臂的颈部经开口退出插槽后,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部脱开所述连接臂。
CN201510152341.5A 2015-03-31 2015-03-31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Active CN105307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341.5A CN105307444B (zh) 2015-03-31 2015-03-31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341.5A CN105307444B (zh) 2015-03-31 2015-03-31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7444A CN105307444A (zh) 2016-02-03
CN105307444B true CN105307444B (zh) 2018-03-20

Family

ID=55204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2341.5A Active CN105307444B (zh) 2015-03-31 2015-03-31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74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8208B (zh) * 2018-05-31 2021-01-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830625B (zh) * 2019-11-14 2021-03-26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9604B2 (ja) * 2000-03-02 2003-10-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フレキケーブル取り付け構造
CN101094567B (zh) * 2006-06-23 2010-11-1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池盖卡锁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7444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4185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5307444B (zh) 移动终端及连接机构
CN202085256U (zh) 一种电脑电视一体机
CN206849011U (zh) 具手写板功能的计算器
CN202931678U (zh) 一种机壳
CN212032124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键盘
CN207037538U (zh) 笔记本电脑支撑装置
CN205960250U (zh) 一种用于测试金手指连接器的转接板
CN201107728Y (zh) Usb接口安装组件
CN219842748U (zh) 一种可拆卸发声装置的电子发声书
CN2935239Y (zh) 可重组的紧凑型平板计算机
CN209215981U (zh) 可快速维护的工业平板电脑
CN204463737U (zh) 一种新型led显示屏
CN217918603U (zh) 贴膜装置
CN21321135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学习机
CN210954889U (zh) 一种机箱提手
CN208664703U (zh) 拼接智能书写装置
CN106445875A (zh) 具手写板功能的计算器
CN203377611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移动电源
CN202887104U (zh) 一种折叠键盘
CN200965676Y (zh) 一种三键鼠标壳体的结构
CN211604328U (zh) 黑板
CN207909454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框
CN108172085A (zh) 一种电路板的组合结构
CN210404162U (zh) 便于装配的type-c公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