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6259A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06259A CN105306259A CN201510626567.4A CN201510626567A CN105306259A CN 105306259 A CN105306259 A CN 105306259A CN 201510626567 A CN201510626567 A CN 201510626567A CN 105306259 A CN105306259 A CN 1053062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forwarding
- equal
-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服务器通过获取与其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并在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过程简单,且无需用户再一个一个输入转发终端的标识,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对多个转发终端的分组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如在一些大型企业,为了满足员工对网络需求以及企业对内部设备联网的管理,通常都会设置有很多转发终端,用于扩展网络接口并实现被控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其中,集线器作为一种常用的多端口转发终端,可以将一个数据接口扩展成为多个独立工作的数据接口,与多个被控设备连接,广泛应用于星型拓扑结构或树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其中,为了确保被控设备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这些被控设备通常会与多个集线器连接,使得一个被控设备可能有多个集线器控制。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该被控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现有技术通常会将属于同一个网络的集线器编为一组,即构建集线器组,由该集线器组对与其中的各集线器连接的被控设备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了同一时间由该集线器组中不同集线器向同一被控设备发送不同控制指令,而导致该被控设备无法可靠工作的问题。
然而,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在多集线器环境中构建集线器组的过程,通常都是由用户一个一个设置,将多个集线器组成一个集线器,以保证每个被控设备只受一个集线器的控制,过程非常繁琐,而且,在该过程中需要用户输入每个集线器的标识,该标识通常都比较长,费时费力,效率非常低,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多集线器一个一个设置来完成分组,费时费力,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
当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优选的,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均包括相应转发终端所在网络的公网地址,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包括:
验证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公网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公网地址;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公网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公网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优选的,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均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包括:
验证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所述网关地址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网关地址;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优选的,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还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所述网络的网关地址,所述验证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公网地址不同的P个标识信息,P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还包括:
验证所述P个标识信息中的所述网关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网关地址;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P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网关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P的整数。
优选的,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还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所述网络的内网地址,且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的网关地址存在所述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标识信息,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还包括:
基于所述Q个标识信息中的所述内网地址,控制所述Q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Q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中存在互相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的N个转发终端时,将所述N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Q的整数。
优选的,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均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其所在网络的内网地址,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具体为:
基于M个标识信息中的所述内网地址,控制所述M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存在互相能够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的N个转发终端时,将所述N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一个所述转发终端组内是否存在与同一个被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待处理转发终端;
在所述转发终端组中存在重复连接一个被控设备的K个转发终端时,,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仲裁规则,并将所生成的仲裁规则发送至所述K个转发终端,所述仲裁规则用于指示所述K个转发终端对所述被控设备的控制,以使所述被控设备受控于一个所述转发终端,其中,K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一种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携带有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Q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用于验证所述Q个转发终端中的任意一个转发终端与接收所述数据包的另一个转发终端是否能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接收所述另一转发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并将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响应信息的两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两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处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当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接收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携带有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
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Q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用于验证所述Q个转发终端中的任意一个转发终端发丝与接收所述数据包的另一个转发终端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并在接收到所述另一个转发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时,将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响应信息的两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两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服务器通过获取与其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并在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过程简单,且无需用户再一个一个输入转发终端的标识,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对多个转发终端的分组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服务器通过获取与其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并在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过程简单,且无需用户再一个一个输入转发终端的标识,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对多个转发终端的分组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很多电子设备需要连接网络的场所,为了实现对这些电子设备的联网管理,在网络的底层通常会设置很多设备,如本申请的M个转发终端,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从而使得该转发终端通过网络层设备等实现与服务器的网络通信,以满足与该转发终端连接的多个电子设备的联网需求。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发终端可以包括集线器,但并不局限于此,该集线器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可参照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另外,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多集线器的环境下,各设备工作的可靠性,转发终端在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后,通常都会向该服务器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携带有该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如转发终端所在网络的公网地址、网关的网关地址和/或在该网络的内网地址等等,这样,服务器可直接解析数据包得到各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据此实现对转发终端的管理。
步骤S120: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
步骤S130:当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在多转发终端环境中,通常会存在一个电子设备与多个转发终端连接的情况,以方便该电子设备的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联网的转发终端,这样,很容易造成该电子设备接收来自不同转发终端的不同控制指令,导致该电子设备应该执行哪个控制指令,影响了该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为此,本本申请可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自动控制各电子设备受控于一个转发终端工作。
基于此,若获取的每个标识信息均包括相应转发终端所在网络的公网地址,由于具有相同公网地址的转发终端通常是位于一个网络中的,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将这些具有相同公网地址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这样,可将这个转发终端组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对与其各转发终端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控制,从而避免了该转发终端组中的不同转发终端向一个电子设备发送不同控制指令的情况的发生。所以,作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上述步骤S120具体可以是:验证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公网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公网地址,此时,若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公网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可将这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对转发终端组的控制管理不作限定,其可以是现有技术对转发终端组的控制管理,但并不局限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得到的,均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作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场所,如一些大型企业,对外网络地址即公网地址通常设置多个,此时,若通过验证各转发终端的公网地址是否相同,来判断这些转发终端是否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该判定结果将是这些转发终端并不能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显然,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基于此,申请人发现,一个企业通常都是使用一个运营商的网络,每个运营商通常都分配有一个固定的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用来表示互联网上每一个站点的标识符。因而,本申请可将应用在同一运营商网络中的转发终端编为同一组,以方便后续控制管理。所以,在该又一实施例中,所获得的每个标识信息均可以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即网关的MAC地址,又可称为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上述步骤S120具体可以是:验证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网关地址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网关地址,相应的,步骤S130具体可以为:在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这些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MAC地址通常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共六个字节(48位),前三个字节是由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RA负责给不同运营商分配的代码(高位24位),也称为“编制上唯一的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UniqueIdentifier),后三个字节(低位24位)由各运营商自行指派给生产的适配器接口,称为扩展标识符(唯一性),其中,一个地址块可以生成224个不同的地址,满足了实际对该MAC地址的需求。
另外,在OSI模型中,通常第一层网络接口层负责对外网络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负责MAC地址,而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即内网地址,本实施例只需要对处于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进行验证,即可实现对多个转发终端的分组,无需人工输入每个MAC地址,省时省力,且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作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在某些特殊的场合,除了上述两种对标识信息的处理方式,若该标识信息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其网络的内网地址,本实施例还可以利用上述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内网地址,控制M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在这M个转发终端中存在能够互相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数据包的N个转发终端时,将这N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例如,转发终端A和转发终端B向对方的内网地址发送数据包,如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包,来确认对方是否是能够通信的转发终端,若两者接收到对方反馈的响应信息时,确认这两个转发终端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同理,按照该方法,若转发终端C分别能够与转发终端A和转发终端B编为一组,则认为转发终端A、B和C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依次类推,可实现对多个转发终端的分组。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于处理后的每一个转发终端组,可通过其中的各转发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与各转发终端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控制,从而保证该电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当检测到该转发终端组中的各转发终端存在与同一个被控设备(即上述电子设备)连接的K个转发终端,K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服务器可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仲裁规则,即按照K个转发终端当前各自连接的被控设备的数量以及自身的性能参数等要求,对于这K个转发终端中,连接同一个被控设备的至少两个转发终端,设定该被控设备由哪个转发终端控制,并取消其他转发终端对该被控设备的控制,如可以断开其他转发终端与该被控设备的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之后,将该仲裁规则发送到这K个转发终端,以使这K个转发终端按照这种仲裁规则实现对连接的各被控设备的控制,确保与这K个转发终端连接的被控设备均受控于一个转发终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一个被控设备受控于多个转发终端,而使得该被控设备工作不稳定,甚至无法工作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对同组的转发终端的控制过程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上述方式仅仅是网络基础层的一种基本的控制方式,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并经过合理调整,来基于各转发终端组实现对其网络中各设备的控制管理,确保该网络中各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在获取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对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进行处理,并在处理结果表明这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过程简单,且无需用户再一个一个输入转发终端的标识,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对多个转发终端的分组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从服务器侧的角度来描述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则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1:获取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该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相应转发终端所在网络的公网地址、网关地址和/或内网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可通过对转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这些标识信息,但并不局限于此。
步骤S202:验证该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公网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公网地址。
步骤S203:在该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公网地址相同的N1个标识信息时,将该公网地址相同的N1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N1为小于等于N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步骤S204:在该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公网地址不同的P个标识信息时,验证该P个标识信息中的网关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网关地址。
其中,P为小于等于M的整数。在本实施例中,若N1=M,P=0,说明M个标识信息中的公网地址都相同,也就是说,M个转发终端均通过一个公网地址对外通信,此时将直接结束该流程。而若N1等于0,P=M,说明每个转发终端的公网地址都不同,也就是说,各转发终端分别通过不同的对外网络接口与服务器通信,由于这种结构具有耗资大,不利用管理等缺点,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会采用这种结构。
步骤S205:在该P个标识信息中存在网关地址相同的N2个标识信息,将这N2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若某大型企业有三个对外的网络地址,即公网地址1、公网地址2和公网地址3,每一个公网地址都对应着多个转发终端,共M个转发终端,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哪个公网地址,从而使得与转发终端连接的各受控设备能够通过不同的公网地址实现与服务器的数据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上述对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处理方式,如上述步骤S202和步骤S203,将具有同一个公网地址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这样就初步得到三个转发终端组,为了进一步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具有不同公网地址的转发终端,本实施将进一步对这些转发终端在其网络的网关地址进行判断,以验证这些转发终端使用的是否时同一个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如上述步骤S204和步骤S205。
步骤S206:在P个标识信息中存在该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标识信息时,基于这Q个标识信息中的内网地址,控制相应的Q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继上述实例,对于公网地址和网关地址都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本实施例可采用互访的方式,来一一验证这Q个转发终端是否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S207:在该Q个标识信息对应转发终端中存在互相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数据包的N3个转发终端,将该N3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按照上述优先级对获得M个标识信息进行处理,即先验证M个标识信息中是否存在公网地址相同的标识信息,对于公网地址不同的标识信息,进一步验证这些标识信息中是否存在网关地址相同的标识信息,对于网关地址也不相同的标识信息,再通过使这些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互相访问,来判定是否能得到一个转发终端组,可见,这种递进式的标识信息处理方式,充分考虑到了每一个转发终端能够与其他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的可能性,且由于不需要用户一个一个输入这些标识信息,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本实施主要从终端侧来描述该处理,则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0:接收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
其中,该控制指令可携带有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对于上述三种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处理方式,对其公网地址和网关地址的验证过程并不需要转发终端参数,因而,本实施例主要是对需要转发终端之间互访,来验证这些转发终端中是否存在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的N个转发终端。
基于此,当获得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之后,可直接执行本实施例的该处理方法,也可以在验证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中存在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之后,再针对这Q个转发终端执行本实施例的这种处理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S320:基于该控制指令,控制所述Q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其中,该数据包可用于验证所述Q个转发终端中的任意一个转发终端与接收所述数据包的另一个转发终端是否能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步骤S330:接收该另一转发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并将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响应信息的两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两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Q个转发终端之间的互访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其中,如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研发保密等因素,即时是同一企业下的各员工的电子设备,也可能会禁止这些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以说,并不是同一个企业中的转发终端就一定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使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互访的方式,来准确验证这Q个转发终端中是否存在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并将能够互相通信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同样也不需要用户一个一个输入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通信装置410,用于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服务器利用通信装置410实现与转发终端的通信连接是本领域技术手段,本实施对该通信装置410的具体结构及其功能不再详述。
处理装置420,用于获取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当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可选的,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相应转发终端所在网路的公网地址,所述处理装置420具体可以用于验证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公网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公网地址,在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公网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公网地址相同的所述N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可选的,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所述网路的网关地址,所述处理装置420具体还可以用于,验证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所述公网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网关地址,在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网关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P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P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处理装置420的该功能还可以在验证结果表明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公网地址不同的P个标识信息时进行,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还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所述网络的内网地址时,该处理装置420还可以用于在M个标识信息中的网关地址存在所述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标识信息,基于所述Q个标识信息中的所述内网地址,控制所述Q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在所述Q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中存在互相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的N个转发终端时,将所述N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Q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例的这种验证方式还可以在获得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直接执行,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获取与服务器(即本实施提供的该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并在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过程简单,且无需用户再一个一个输入转发终端的标识,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对多个转发终端的分组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通信装置510,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数据传输装置520,用于接收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
其中,该控制指令携带有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服务器对相应转发装置发送的数据包解析得到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该控制指令可以在服务器验证M个转发终端中存在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后发送的,当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也可以在服务器获得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直接发送控制指令,且此时该控制指令可以携带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但由于这种方式耗资巨大,通常并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因而,本申请对其不再详述。
控制装置530,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Q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用于验证所述Q个转发终端中的任意一个转发终端发丝与接收所述数据包的另一个转发终端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并在接收到所述另一个转发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时,将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响应信息的两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两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根据上述分析,若上述控制指令是服务器获得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直接发送的,该控制装置520将控制M个转发终端实现互访,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详述。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采用使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互访的方式,来准确验证这Q个转发终端中是否存在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并将能够互相通信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同样也不需要用户一个一个输入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装置或者操作与另一个装置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装置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
当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均包括相应转发终端所在网络的公网地址,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包括:
验证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公网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公网地址;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公网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公网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均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包括:
验证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所述网关地址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网关地址;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还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所述网络的网关地址,所述验证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公网地址不同的P个标识信息,P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还包括:
验证所述P个标识信息中的所述网关地址是否存在相同的网关地址;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P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所述网关地址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所述网关相同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P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还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所述网络的内网地址,且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的网关地址存在所述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标识信息,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还包括:
基于所述Q个标识信息中的所述内网地址,控制所述Q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Q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中存在互相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的N个转发终端时,将所述N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Q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每个所述标识信息均包括相应转发终端在其所在网络的内网地址,所述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具体为:
基于M个标识信息中的所述内网地址,控制所述M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则所述当所述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具体是:
在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存在互相能够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的N个转发终端时,将所述N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一个所述转发终端组内是否存在与同一个被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待处理转发终端;
在所述转发终端组中存在重复连接一个被控设备的K个转发终端时,,按照预设要求生成仲裁规则,并将所生成的仲裁规则发送至所述K个转发终端,所述仲裁规则用于指示所述K个转发终端对所述被控设备的控制,以使所述被控设备受控于一个所述转发终端,其中,K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8.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携带有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Q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用于验证所述Q个转发终端中的任意一个转发终端与接收所述数据包的另一个转发终端是否能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接收所述另一转发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并将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响应信息的两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两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处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M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处理获取的M个标识信息,当处理结果表明所述M个标识信息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N个标识信息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N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接收与M个转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携带有所述M个转发终端中在其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不同的Q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
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Q个转发终端互相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用于验证所述Q个转发终端中的任意一个转发终端发丝与接收所述数据包的另一个转发终端能够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并在接收到所述另一个转发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时,将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响应信息的两个转发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两个转发终端编为一个转发终端组;
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M的整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6567.4A CN105306259B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6567.4A CN105306259B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06259A true CN105306259A (zh) | 2016-02-03 |
CN105306259B CN105306259B (zh) | 2018-10-12 |
Family
ID=5520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6567.4A Active CN105306259B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0625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3044A (zh) * | 2017-11-07 | 2019-05-14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
CN113204756A (zh) * | 2020-02-03 | 2021-08-03 | 软午餐公司 | 利用用户终端的可变识别值管理多用户终端的方法及其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5708A (zh) * | 2008-07-22 | 2010-01-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2255736A (zh) * | 2010-05-20 | 2011-11-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移动终端、家庭集线器和被访问集线器的方法 |
CN102714620A (zh) * | 2009-10-20 | 2012-10-03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分配组地址的方法、用于向终端传送响应请求帧和响应帧的方法、和使用相同组地址的数据传送方法 |
CN103297560A (zh) * | 2013-05-21 | 2013-09-11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一种数据流分类的方法及服务器 |
-
2015
- 2015-09-28 CN CN201510626567.4A patent/CN1053062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5708A (zh) * | 2008-07-22 | 2010-01-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2714620A (zh) * | 2009-10-20 | 2012-10-03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分配组地址的方法、用于向终端传送响应请求帧和响应帧的方法、和使用相同组地址的数据传送方法 |
CN102255736A (zh) * | 2010-05-20 | 2011-11-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移动终端、家庭集线器和被访问集线器的方法 |
CN103297560A (zh) * | 2013-05-21 | 2013-09-11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一种数据流分类的方法及服务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3044A (zh) * | 2017-11-07 | 2019-05-14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
CN113204756A (zh) * | 2020-02-03 | 2021-08-03 | 软午餐公司 | 利用用户终端的可变识别值管理多用户终端的方法及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06259B (zh) | 2018-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2697B (zh) | 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升级系统和网络接入设备升级方法 | |
CN102710669B (zh) | 一种防火墙策略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075904B (zh) | 一种防止漫游用户再次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4022596A4 (en)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 power grid and network management of grid elements | |
CN105634956B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796969A (zh) | 基于物联网识别码实现物联网设备入网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858387A (zh) | 用于虚拟化的家庭ip服务传递的体系结构 | |
CN102724175A (zh) | 泛在绿色社区控制网络的远程通信安全管理架构与方法 | |
CN101800652A (zh) | 串口与以太网方式转换的方法、系统及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 |
CN107959620B (zh) | 综采设备识别方法、装置、系统、网关及存储介质 | |
CN113841363B (zh) | 在不同路由协议的网络和设备间建立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5099898A (zh) | 一种pppoe报文转发方法以及bras服务器 | |
CN102438017B (zh) | 基于路由功能的Modbus和BACnet Ethernet协议转化装置及转化方法 | |
CN101984693A (zh) | 终端接入局域网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 |
CN103392324A (zh) | 向聚合网络环境中的源端节点转发消息 | |
US9485217B2 (en)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network nodes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CN103973763A (zh) | 终端控制系统和网关 | |
CN103873271A (zh) | 一种网关型EoC终端、及其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 |
CN101345657A (zh) | 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集群管理多个网元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5306259A (zh)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5052106A (zh) | 用于接收和传输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916898A (zh) | 一种多链路出口的应用保持方法及装置 | |
CN109040334A (zh) | 静态的内网映射方法、外网服务器、内网通信设备及系统 | |
CN105357332B (zh) |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5776678B (zh) | 基于5g局域网的组网方法、服务器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