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2390B -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2390B
CN105292390B CN201510663012.7A CN201510663012A CN105292390B CN 105292390 B CN105292390 B CN 105292390B CN 201510663012 A CN201510663012 A CN 201510663012A CN 105292390 B CN105292390 B CN 105292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ouse
deck
people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30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2390A (zh
Inventor
李任戈
戴立先
马义俊
杨定国
温小勇
廖选茂
彭绍源
单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630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2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2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2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2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2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其中,海上人居系统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定位板、住宅以及固定台。定位板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甲板与固定台之间。住宅包括至少一个楼层单元,每一楼层单元均包括模块以及盖置于模块上的楼板,模块设有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模块通过两者的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并且,模块的一端部与其相邻的模块的一端部不平齐,位于住宅最下方的楼层单元的底部与甲板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海上人居系统为人们的居住用地提供了新的空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本发明的相邻的两个模块的相交区域可以形成一相通的较大区域,可作为公共区域使用,不相交的区域,可作为私密区域使用。

Description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陆地上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人们的住房拥挤,光线不足,空气不流畅,导致人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近海的城市为了扩大土地面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填海工程。
相对于内陆的居住环境,海边的空气清新、海景优美,视野广阔吸引着人们向往以及追求在海边或海上居住。
我国海岸线长,人口众多,特别是一些发达的海边城市,居住压力尤其突出。所以,发展海上的人居系统,对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以及满足人们对海上居住环境的需求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旨在解决目前陆地上的土地资源紧缺,导致人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定位板、安装于所述甲板上的住宅以及固定于海岸或海底上的固定台,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甲板上,其另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上;所述住宅包括至少一个楼层单元,每一楼层单元均包括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模块以及盖置于模块上的楼板,每一所述模块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模块通过两者的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并且,至少一个模块的一端部与其相邻的模块的一端部不平齐,位于所述住宅最下方的楼层单元的底部与所述甲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楼层单元包括餐厨模块、客厅模块以及卧室模块,所述客厅模块位于所述餐厨模块以及卧室模块之间;所述客厅模块的一端部与所述餐厨模块的一端部平齐,其另一端与所述卧室模块的一端部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餐厨模块包括设备间、厨房以及餐厅;所述客厅模块包括工作间以及客厅;所述餐厅与客厅的两端平齐,组成公共区域;所述厨房与工作间的两端平齐,组成服务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卧室模块包括卧室以及卫生间,所述卫生间包括厕所、浴室以及洗面间,所述厕所、浴室以及洗面间通过一集成的家居墙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设有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楼层单元,所述住宅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楼梯,所述楼梯包括与楼层单元数量相同并且分别对应设置的楼梯模块,所述楼梯模块的一侧面与其对应的楼层单元的一模块的一侧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的外侧面和/或顶面上铺设有太阳能板。
进一步地,所述楼板内设置有隔音垫。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的墙体内设置有蓄热棒,所述蓄热棒包括中空的铝材,所述铝材内填充有湿沙。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的侧边还搭建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具有顶部以及支撑柱,所述顶部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住宅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于甲板上,顶端支撑所述遮阳棚顶部的另一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上述海上人居系统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A、在工厂内完成模块的制作以及装修;
B、设计各模块的拼接方案;
C、将模块运输至施工现场;
D、在海岸或海底建造固定台,在海面上铺设甲板,并用定位板将甲板安装在固定台上;
E、在甲板上,根据拼接方案,将一个楼层单元的所有模块拼接在一起,并将楼层单元的底部与甲板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最后盖设上楼板,即完成所述住宅的最下方的楼层单元的建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海上人居系统建造在海面上,不占用陆地面积,为人们的居住用地提供了新的空间,并且不用填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模块的一端部与其相邻的模块的一端部不平齐,从而相邻的两个模块的相交区域可以形成一相通的较大区域,可作为客厅等公共区域使用,另相邻两个模块中不相交的区域,可以各自形成较独立,可作为卧室等私密的区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人居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甲板以及住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首层楼层单元局部区域的拼接方案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楼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楼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1、定位板2、安装于甲板1上的住宅3以及固定于海岸或海底上的固定台4。定位板2的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甲板1上,其另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固定台4上。从而,在海水涨潮或退潮时,甲板1可以上、下浮动。
住宅3包括至少一个楼层单元31,每一楼层单元31均包括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模块311以及盖置于模块上的楼板312。为了实现各模块311间的可拼接结构,每一模块311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相邻的两个模块311通过两者的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模块311与模块311间的拼接。位于住宅3最下方的楼层单元31的底部与甲板1可拆卸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用螺栓将住宅3最下方的楼层单元31与甲板1进行固定。
于一个楼层单元31中,至少有一个模块311的一端部与其相邻的模块311的一端部不平齐,从而相邻的两个模块311形成相互交错的结构。
具体地,请参见图3,楼层单元31包括餐厨模块311a、客厅模块311b以及卧室模块311c。客厅模块311b位于餐厨模块311a以及卧室模块311c之间。客厅模块311b的一端部与餐厨模块311a的一端部平齐,其另一端与卧室模块311c的一端部平齐。
本实施例的海上人居系统建造在海面上,不占用陆地面积,为人们的居住用地提供了新的空间,并且不用填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模块311的一端部与其相邻的模块311的一端部不平齐,从而相邻的两个模块311的相交区域可以形成一相通的较大区域,可作为客厅等公共区域使用,另相邻两个模块中不相交的区域,可以各自形成较独立,可作为卧室等私密的区域使用。
具体地,上述餐厨模块311a包括设备间a1、厨房a2以及餐厅a3。客厅模块311b包括工作间b1以及客厅b2。餐厅a3与客厅b2的两端平齐,组成公共区域B;厨房a2与工作间b1的两端平齐,组成服务区域S,上述公共区域B以及服务区域S通过一集成的家居墙W1隔开,厨房a2以及餐厅a3通过一可推折的门(图中未示出)隔开,从而可满足人们对封闭式厨房的要求。
卧室模块311c包括卧室c1以及卫生间c2,卫生间c2包括厕所c21、浴室c22以及洗面间c23。厕所c21、浴室c22以及洗面间c23通过一集成的家居墙W2隔开,从而厕所c21、浴室c22以及洗面间c23在空间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的功能不会相互影响,可以同时使用。
本实施例将人们逗留时间相对较短的餐厅a3、厨房a2以及设备间a1设置在住宅3的西侧,卧室c1设置在住宅3的东侧,从而可避免西晒对卧室c1的影响,并可以迎合夏季的盛行风风向。
住宅3设有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楼层单元31,住宅3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楼梯32,楼梯32包括与楼层单元31数量相同并且分别对应设置的楼梯模块321,楼梯模块321的一侧面与其对应的楼层单元31的一模块311的一侧面可拆卸连接。请参见图2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住宅3具有三个楼层单元31,楼梯32具有三个楼梯模块321。
住宅3的外侧面以及顶面上铺设有太阳能板33,为了在尽可能地吸收太阳能,同时减少西晒,优先在住宅3的西测面铺设太阳能板33。另一方面,请参见图5,为了减小上、下两层楼层单元31间的噪音相互影响,楼板312内设置有隔音垫3121,隔音垫3121宜采用橡胶材料制作。
模块311的墙体内设置有蓄热棒(图中未示出),蓄热棒包括中空的铝材,铝材内填充有湿沙。由于铝材具有较强的反射辐射热的能力,能将热量很好地传递给湿沙,湿沙中的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其蓄热效果好,而且不容易骤变,有利于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本实施例采用的保温方式,属于内保温,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
住宅3的侧边还搭建有遮阳棚34,遮阳棚34包括顶部341以及支撑柱342,顶部341的一侧固定于住宅3的侧面上,支撑柱342的底端固定于甲板1上,顶端支撑遮阳棚34顶部341的另一侧。遮阳棚34顶部341的一侧与住宅3之间留有空隙,从而便于空气可以带走住宅3表面的热量。
还可以在住宅3首层楼层单元31的侧边多设置设备间a1(或实验室),设备间a1为一个整体的模块,可与住宅内的模块311连接,也可与住宅3内的模块311分离,从而于设备间a1与住宅5之间形成一个小巷。除此之外,还可在甲板1上设置游泳池等健身或娱乐设施。
本实施例的海上人居系统的建造方法如下:
A、在工厂内完成模块311的制作以及装修;
B、设计各模块311的拼接方案;
C、将模块311运输至施工现场;
D、在海岸或海底建造固定台4,在海面上铺设甲板1,并用定位板2将甲板1安装在固定台4上;
E、在甲板1上,根据拼接方案,将一个楼层单元31的所有模块311拼接在一起,并将楼层单元31的底部与甲板1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最后盖设上楼板312,即完成住宅1的最下方的楼层单元31的建造;
F、在楼板312上拼接上模块311,完成后继续盖设上楼板312,完成第二个楼层单元31的建造;
G、重复步骤F,直至住宅3的所有楼层单元31建造完毕;
H、于住宅3的侧面以及顶面铺设上太阳能板33;
I、于住宅3的侧边拱建遮阳棚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于海面上的甲板、定位板、安装于所述甲板上的住宅以及固定于海岸或海底上的固定台,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甲板上,其另一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上;所述住宅包括至少一个楼层单元,每一楼层单元均包括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模块以及盖置于模块上的楼板,每一所述模块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模块通过两者的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并且,至少一个模块的一端部与其相邻的模块的一端部不平齐,位于所述住宅最下方的楼层单元的底部与所述甲板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单元包括餐厨模块、客厅模块以及卧室模块,所述客厅模块位于所述餐厨模块以及卧室模块之间;所述客厅模块的一端部与所述餐厨模块的一端部平齐,其另一端与所述卧室模块的一端部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模块包括设备间、厨房以及餐厅;所述客厅模块包括工作间以及客厅;所述餐厅与客厅的两端平齐,组成公共区域;所述厨房与工作间的两端平齐,组成服务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室模块包括卧室以及卫生间,所述卫生间包括厕所、浴室以及洗面间,所述厕所、浴室以及洗面间通过一集成的家居墙隔开。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设有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楼层单元,所述住宅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楼梯,所述楼梯包括与楼层单元数量相同并且分别对应设置的楼梯模块,所述楼梯模块的一侧面与其对应的楼层单元的一模块的一侧面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的外侧面和/或顶面上铺设有太阳能板。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内设置有隔音垫。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墙体内设置有蓄热棒,所述蓄热棒包括中空的铝材,所述铝材内填充有湿沙。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的侧边还搭建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具有顶部以及支撑柱,所述顶部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住宅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于甲板上,顶端支撑所述遮阳棚顶部的另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人居系统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A、在工厂内完成模块的制作以及装修;
B、设计各模块的拼接方案;
C、将模块运输至施工现场;
D、在海岸或海底建造固定台,在海面上铺设甲板,并用定位板将甲板安装在固定台上;
E、在甲板上,根据拼接方案,将一个楼层单元的所有模块拼接在一起,并将楼层单元的底部与甲板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最后盖设上楼板,即完成所述住宅的最下方的楼层单元的建造。
CN201510663012.7A 2015-10-14 2015-10-14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Active CN105292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3012.7A CN105292390B (zh) 2015-10-14 2015-10-14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3012.7A CN105292390B (zh) 2015-10-14 2015-10-14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2390A CN105292390A (zh) 2016-02-03
CN105292390B true CN105292390B (zh) 2018-04-24

Family

ID=5519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3012.7A Active CN105292390B (zh) 2015-10-14 2015-10-14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2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7238B (zh) * 2015-10-14 2019-01-15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10104135A (zh) * 2019-06-06 2019-08-09 中山市博林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可游动和固定的海上人居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7273A (ja) * 1994-04-05 1995-10-24 Yamaha Motor Co Ltd 居住設備付き浮遊体
CN202449178U (zh) * 2012-01-19 2012-09-26 张伟鑫 浮体及建在浮体上的水上建筑
CN202642049U (zh) * 2012-03-20 2013-01-02 郭志贵 庭院型水上漂浮建筑船舶
CN204642094U (zh) * 2015-05-28 2015-09-16 郭志贵 水上漂浮建筑船舶
CN205206380U (zh) * 2015-10-14 2016-05-04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海上人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2390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1201U (zh) 便于移动运输的折叠式集装箱房屋
CN105292390B (zh)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05298158A (zh) 一种海洋绿色人居系统及其模块化施工方法
CN205206380U (zh) 海上人居系统
CN105292389B (zh)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05298157A (zh) 一种海洋绿色人居系统及其模块化施工方法
CN205530719U (zh) 建筑物阳台防渗结构
CN205206379U (zh) 海上人居系统
CN108545156A (zh) 水上浮动船屋
CN204531481U (zh) 一种悬架式可卸装组合的热带岛礁人居构筑物
CN105317238B (zh) 海上人居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205444981U (zh) 一种海洋绿色人居系统
CN205444980U (zh) 海上人居系统
CN205153587U (zh) 一种海洋绿色人居系统
CN205206382U (zh) 一种海上住宅的观景台
CN201914423U (zh) 无动力环保筏式水上酒店
CN204738459U (zh) 一种多功能自然生态湿地水池楼顶
CN217128851U (zh) 一种卫生间的防水结构
CN211172255U (zh) 一种模块化可移动的永久性公厕
Moon Applications of Sustainable Factors in Floating Architecture
CN207296027U (zh) 一种地面钝角导水结构
CN207346053U (zh) 一种多层水上悬浮别墅构架及应用该构架的水上别墅
Hallulli Flexible and energy self-sufficient floating cities in the North Sea
JP5424070B1 (ja) 床下を汚泥槽に使用する浮動型津浪避難シェルター
CN107762097A (zh) 一种洗手间沉箱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801, 38 / F, Zhongji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 No. 3331, Weilan Coast Community Center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Che Kung Temple Binhe Tairan industry tipping 17 storey building No. 17A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801, 38 / F, Zhongji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 No. 3331, Weilan Coast Community Center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Che Kung Temple Binhe Tairan industry tipping 17 storey building No. 17A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