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991B -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991B
CN105282991B CN201410526004.3A CN201410526004A CN105282991B CN 105282991 B CN105282991 B CN 105282991B CN 201410526004 A CN201410526004 A CN 201410526004A CN 105282991 B CN105282991 B CN 105282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uction nozzle
opening
axis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60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2991A (zh
Inventor
孔金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5260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2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用于吸附和贴装元件的多个吸嘴、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吸嘴的吸嘴盘、用于驱动每一所述吸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以调整贴片角度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嘴盘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驱动单元以及多个齿轮组,每一所述齿轮组分别对应传动连接一所述吸嘴,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以带动每一所述齿轮组,使得每一所述齿轮组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吸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效率更高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贴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简称SMT)是指无需对印制板钻插装孔、直接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又称片式元器件,如IC,电容,电阻等)贴焊到印制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贴装技术。把表面贴装技术应用于电子产品上,不仅使产品可靠性高、拥有更多的功能,而且使产品逐步走向轻量化、小型化。长期以来的发展,使今天的SMT技术已逐步趋于成熟,目前在制造业、计算机行业以及通信业等各个领域已经广泛开始运用。贴片机作为SMT生产线上最重要的设备,贴片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SMT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在贴片机工作的过程当中,吸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但是在贴片机吸料的过程中,大部分被吸嘴吸起的元件与预定的位置都会有一定的角度偏差,这就需要增加一些机构来调整吸嘴的角度。吸嘴角度调整机构是超高速贴片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由于超高速贴片机一般都有多个吸嘴,这就为设计吸嘴角度调整机构增加了难度,如果吸嘴角度调整机构设计的不好,会直接影响到贴片机的工作效率和加工成本。
传统的高速贴片机吸嘴调整机构主要是采用m个电机分别控制m个吸嘴转动,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运动控制集成比较麻烦,而且每一个电机要跟着对应的吸嘴转动,所以布线比较复杂,而且浪费电能。第二种是采用一个电机带动一个摩擦轮旋转,然后让这个摩擦轮带动m个吸嘴进行角度调整,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每个吸嘴上要安装一个圆光栅尺,成本较高,而且进行角度调整时贴装头其他部分的运动要停下来,让摩擦轮副靠近,这就增加了贴片机贴料一个周期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包括用于吸附和贴装元件的多个吸嘴、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吸嘴的吸嘴盘、用于驱动每一所述吸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以调整贴片角度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嘴盘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驱动单元以及多个齿轮组,每一所述齿轮组分别与对应传动连接一所述吸嘴,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以带动每一所述齿轮组,使得每一所述齿轮组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吸嘴绕所述吸嘴的中心轴线旋转。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每一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轴、第四齿轮以及固定套设所述第二齿轮轴上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吸嘴上,每一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所述多个吸嘴围绕所述吸嘴盘的中心轴线呈散射状分布且每一所述吸嘴的吸附端朝向远离所述吸嘴盘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二齿轮轴的中心轴线与对应的所述吸嘴的中心轴线平行。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圆锥齿轮并且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为直齿轮;或者,
所述第一齿轮为面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均为直齿轮。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所述支撑架呈一面敞口的长方体盒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底壁,所述底壁的内侧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一凸起部,底壁开设有一从所述凸起部贯穿至所述底壁外侧的第一穿孔;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无轴承电机,所述无轴承电机沿其中心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轴,所述无轴承电机安装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凸起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吸嘴盘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内侧并与所述无轴承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轴穿至在所述第一穿孔中并且两端伸出于所述第一穿孔的两端,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轴位于所述支撑架内侧的一端。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所述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还包括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吸嘴上的元件,所述吸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吸附或贴装元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传动比为预定值,使得所述吸嘴盘带动所述吸嘴由第一开口处旋转至所述第二开口处时,所述吸嘴本身旋转的角度为360度的整数倍。
在本发明提供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中,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传动比为1:2n,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正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包括用于吸附和贴装元件的多个吸嘴、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吸嘴的吸嘴盘、用于驱动每一所述吸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以调整贴片角度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嘴盘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驱动单元以及多个齿轮组,每一所述齿轮组分别对应传动连接一所述吸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每一所述齿轮组旋转,每一所述齿轮组带动对应的吸嘴绕着所述吸嘴的中央轴线旋转。
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一个驱动单元驱动一个第一齿轮旋转,并通过该第一齿轮带动多个齿轮组,进而通过该多个齿轮组分别带动吸嘴绕着吸嘴的中心轴线旋转,以达到调整贴片角度的效果,实现了一个驱动单元驱动多个吸嘴调整贴片角度,并且具有结构更简单、节约成本、效率更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后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齿轮组与吸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去掉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所指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吸嘴和第一驱动机构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的主视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吸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该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包括支撑架1、吸嘴盘20、多个吸嘴21、用于调整多个吸嘴21的贴片角度的第一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吸嘴盘20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吸嘴21相对于吸嘴盘20沿着吸嘴21的中心轴线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5、用于拍摄吸嘴21所吸附的元件100的偏转角度的第一照相机7、用于拍摄待装贴的电路板的第二相机8以及一用于盖设于支撑架1上的盖板6。该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均安装于该支撑架1上,该第三驱动机构5安装于盖板6上。该多个吸嘴21分别安装于吸嘴盘20上,第二驱动机构4与吸嘴盘20传动连接以驱动吸嘴盘20沿着吸嘴盘20的中心轴线旋转。第一驱动机构3分别与每一吸嘴21传动连接,以驱动每一吸嘴21沿着每一吸嘴21各自的中心轴线旋转。
如图1a所示,该支撑架1大致一面敞口的长方体盒状,包括底壁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03、第三侧壁104以及第四侧壁105。该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3互相平行且相互对应设置,该第三侧壁104和第四侧壁105平行且相互对应设置。当然,可以理解地,该支撑架1的形状并不限于此。第一侧壁10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02a,第二侧壁103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03a。第三侧壁104开设有第三开口,第四侧壁105开设有第四开口。
该底壁101开设有圆形的凹槽101a,该凹槽101a的底部中央形成有一圆柱状的凸起部101b,并且该底壁101开设有一从凸起部101b的端部贯穿至底壁101外侧的第一穿孔101c。该盖板6可拆卸地盖设于该支撑架1的敞口面上。
如图1b所示,该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一驱动单元31、皮带32、传动轮321、第一齿轮轴322、第一齿轮323以及多个齿轮组(该图中未示出齿轮组,见图3)。该驱动单元31用于驱动第一齿轮323旋转,其可以采用常见的驱动装置。该传动轮321和第一齿轮323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齿轮轴322上。该驱动单元31通过皮带32带动传动轮321旋转,传动轮321通过第一齿轮轴322带动第一齿轮323旋转,该第一齿轮323分别与每一齿轮组的一个齿轮啮合以带动齿轮组进而带动每一吸嘴21沿着各自的中心轴线旋转。该驱动单元31可以采用电机。
如图2所示,该驱动单元31设置于支撑架1的底壁101的外侧。其中,第一齿轮轴322部分地穿置在第一穿孔101c中,传动轮321位于支撑架1的外侧,第一齿轮323位于支撑架1内侧。
如图3所示,该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轴22、第四齿轮25以及固定套设在第二齿轮轴22上的第二齿轮24和第三齿轮23,第四齿轮25套设于一对应的吸嘴21上,第二齿轮24与第一齿轮323啮合,第三齿轮23与第四齿轮25啮合。第二齿轮轴22与第一齿轮323的旋转中心轴线也即是第一齿轮轴322垂直,第二齿轮轴22与对应的吸嘴21的中心轴线平行。并且,第四齿轮25相对于吸嘴21周向固定,并且吸嘴21与第四齿轮25可以沿着吸嘴21的中心轴线相对滑动,因此在第三驱动机构5驱动吸嘴21沿着吸嘴21的中心轴线移动时,第四齿轮25不随着吸嘴21一起移动,一直保持与第三齿轮23啮合的状态。
调整吸嘴21的贴片角度时,该第一齿轮323分别带动每一第二齿轮24旋转,第二齿轮24通过第二齿轮轴22带动第三齿轮23转动,第三齿轮23带动第四齿轮25转动,进而使得每一吸嘴21沿着各自的中心轴线旋转。采用这种技术手段避免要多个电机来分别取得多个吸嘴21调整贴片角度,并且,该第一齿轮323、齿轮组以及吸嘴21始终保持了传动连接,因此,在需要调整吸嘴21的贴片角度时,只需启动驱动单元31,无需进行其他操作,具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优选地,第三齿轮23和第四齿轮25均是直齿轮。该第二齿轮24和第一齿轮323可以同时为圆锥齿轮。当然,也可以采用第二齿轮24为面齿轮而第一齿轮采用直齿轮。当然,该齿轮组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组合,只要能实现吸嘴21转动的轴与第一齿轮323转动的轴垂直即可。
如图4所示,该吸嘴盘20大致呈圆形,当然也可以是正多边形。优选地,该多个吸嘴21围绕吸嘴盘20的中心轴线呈散射状分布地设置于吸嘴盘20上。该吸嘴盘20的中心设置有一圆形的第二穿孔20a,并且围绕该第二穿孔20a,均匀开设有若干圆形的第三穿孔20b。第二齿轮24的边缘从对应的第三穿孔20b伸出,实现与第一齿轮323啮合。该吸嘴盘20收容于支撑架1的内部。该第二穿孔20a用于供第三驱动机构5穿过以驱动对应的吸嘴21沿着吸嘴21中心轴线朝向远离吸嘴盘20的方向运动,以伸出于第二开口12去吸附元件100或者贴装元件100。
同时参照5所示,该第二驱动机构4为无轴承电机,该无轴承电机沿其中心轴线开设有通孔。该无轴承电机用于与吸嘴盘20传动连接以驱动该吸嘴盘20绕着吸嘴盘20的中心轴线旋转。第二驱动机构4安装于该凹槽101a中时,凸起部101b穿过第二驱动机构4中部的通孔。
装配时,该第一齿轮轴322穿过底壁101上的第一穿孔101c以伸入该支撑架1内侧。第三驱动机构5通过该第二穿孔20a驱动随着吸嘴盘20旋转至支撑架1的第二开口12处的吸嘴21沿着该吸嘴21的中心轴线朝着远离吸嘴盘20的方向运动,从而吸附元件100或者贴装元件100。第一相机7设置于支撑架1上以拍摄元件100的偏转角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四齿轮25与第一齿轮323的传动比为预定值,使得吸嘴盘20带动吸嘴21由第一开口处11旋转至第二开口12处时,吸嘴21本身旋转的角度为360度的整数倍。因此,在第一开口11处拍摄到的某一元件100偏转情况与该元件100旋转至第二开口12处后的偏转情况相同。因此,第一相机7设置的位置更加灵活,没必要设置在第二开口12处。优选地,将第一相机7设置在第一侧壁102的外侧,该第一相机7的镜头通过与第二开口12正对的第一开口11拍摄位于第一开口11处的元件100的偏转情况。此时,第四齿轮25与第一齿轮323的传动比为1:2n,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
如图7所示,该第三驱动机构5包括第三电机51、第五齿轮52、连接臂53以及推动杆54。该连接臂53呈L形,包括第一部53b和第二部53a。该推动杆54垂直连接在该第一部53b的外侧,用于推动吸嘴21。第二部53a的远离第一部53b的端面上形成有一齿条部53c,该齿条部53c用于与第五齿轮52啮合。当第三电机51带动第五齿轮52转动时,该第五齿轮52带动该连接臂53沿着齿条部53c的移动,该连接臂53带动推动杆54推动该吸嘴21,使得吸嘴21沿其中心轴线并远离吸嘴盘20的运动,吸嘴21伸出于该第二开口12,以吸附元件100或者将吸附的元件100贴装到电路板上。
同时参照图6和图8,该第一电机51设置在盖板6远离支撑架1的一侧,第二相机8也设置在盖板6的外侧并朝向第二侧壁103的方向。连接臂53以及推动杆54通过盖板6上的通孔以及吸嘴盘20上的第二穿孔20a伸入吸嘴盘20上设置有吸嘴21的一侧,使得推动杆54抵持在位于该第二开口12上方的吸嘴21的端盖21b上。
如图9所示,该吸嘴21包括吸附端211、吸管212、连接杆213、弹簧214、限位销215。该吸嘴21采用连接座90安装到吸嘴盘20上。
该吸附端211插设在吸管212的一端部并互相连通,该吸管212用于与真空发生器连接,以实现吸附或贴装元件100。该连接杆213连接在该吸管212的另一端部,并且连接杆213与吸管212共中心轴线。该吸管212连接有吸附端211的一端设置有凸缘216,另一端可拆卸地套设有一套管21a,该套管21a的远离吸附端211的一端可拆卸地插设有一端盖21b。
其中,该套管21a上靠近端盖21b的一端设置有一圆环形的台阶面211a。弹簧214套设于该连接杆213上时,弹性抵持在该台阶面211a和连接座90的侧壁面之间。吸嘴21由于第三驱动机构5的驱动或者由于旋转过程中离心力的作用向远离吸嘴盘21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时,该弹簧214给该吸嘴21提供一个弹性复位力。
限位销2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凸缘216上,另一端穿过第四齿轮25上的通孔,该限位销215与吸管212平行,并且该限位销215的直径略小于第四齿轮25上的通孔的直径,因此限位销215可相对于该通孔沿着限位销215的中心轴线滑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23相对于吸嘴21周向固定,并且吸嘴21与第一齿轮323可以沿着吸嘴21的中心轴线相对滑动。当然,要实现第一齿轮323相对于吸嘴21周向固定,并且吸嘴21与第一齿轮323可以沿着吸嘴21的中心轴线相对滑动,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见技术手段。
如图10所示,该连接座90大致呈长方体状。连接座90的侧壁面上间隔地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贯穿孔91、第二贯穿孔92以及一环形的盲孔93,该盲孔93与第二贯穿孔92同轴且间隔地设置。该吸管212部分地穿置在该第二贯穿孔92中时,限位销215收容于该盲孔93中,并且随着吸嘴21的旋转,该限位销215可以绕着该盲孔93的中心轴线在该盲孔93中旋转。该第二齿轮轴22可旋转地穿置在该第一贯穿孔91中,并且第二齿轮轴22的两端分别伸出于该第一贯穿孔91的两端,第二齿轮24和第三齿轮23分别套设于该第二齿轮轴22伸出于该第二贯穿孔91的两端上。
本发明了一种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第二驱动机构4驱动吸嘴盘20旋转,每一吸嘴21随着吸嘴盘20的转动运动到第二开口12处时,第三驱动机构5驱动推动杆54推动位于第二开口12处的吸嘴21的端盖21b,使得该吸嘴21沿着吸嘴21的中心轴线运动使得吸嘴21的吸附端211伸出于该第二开口12,该吸附端211吸附一个元件100后,第三驱动机构5驱动推动杆54复位,吸嘴21的吸附端211在弹簧214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依次执行步骤1,直至所有吸嘴21都吸附了一个元件100。
步骤S2,第二驱动机构4驱动吸嘴盘20旋转,使得吸附有元件100的吸嘴21依次运动至该第一开口11处时,第一照相机7通过第一开口11拍摄每一元件100以得出元件100的偏转角度。然后,当被拍摄并检测出偏转角度的贴片100被吸嘴21吸附着带到第二开口12处时,第二驱动机构4停止驱动,第一驱动机构3根据在第一开口11处检测到的该元件100的偏转角度,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该偏转角度控制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对应的吸嘴21旋转对应的角度,当然,也可以将检测的结果发送到显示屏上,工作人员根据显示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机构3来驱动对应的吸嘴21旋转对应的角度。然后,第三驱动机构5驱动推动杆54推动该吸嘴21,吸附端211伸出于该第二开口12,并将该经过调整角度的元件100贴装到电路板上,第三驱动机构5驱动推杆54复位,该吸嘴21在弹簧214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附和贴装元件(100)的多个吸嘴(21)、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吸嘴(21)的吸嘴盘(20)、用于驱动每一所述吸嘴(21)绕其中心轴线旋转以调整贴片角度的第一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所述吸嘴盘(20)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齿轮(323)、驱动单元(31)以及多个齿轮组,每一所述齿轮组分别对应传动连接一所述吸嘴(21);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驱动单元(31)驱动所述第一齿轮(323)旋转,所述第一齿轮(323)带动每一所述齿轮组旋转,每一所述齿轮组带动对应的吸嘴(21)绕着所述吸嘴(21)的中央轴线旋转;
其中,每一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轴(22)、第四齿轮(25)以及固定套设所述第二齿轮轴(22)上的第二齿轮(24)和第三齿轮(23),所述第四齿轮(25)分别套设于一对应的所述吸嘴(21)上,每一所述第二齿轮(24)与所述第一齿轮(3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与所述第四齿轮(25)啮合;
多个吸嘴(21)围绕所述吸嘴盘(20)的中心轴线呈散射状分布且每一所述吸嘴(21)的吸附端(211)朝向远离所述吸嘴盘(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2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轴(22)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二齿轮轴(22)的中心轴线与对应的所述吸嘴(21)的中心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23)和所述第二齿轮(24)均为圆锥齿轮并且所述第三齿轮(23)和所述第四齿轮(25)均为直齿轮;或者,
所述第一齿轮(323)为面齿轮,所述第二齿轮(24)、所述第三齿轮(23)以及所述第四齿轮(25)均为直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1),所述驱动单元(3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呈一面敞口的长方体盒状,所述支撑架(1)包括一底壁(101),所述底壁(101)的内侧开设凹槽(101a),所述凹槽(101a)的底部设置有一凸起部(101b),所述底壁(101)开设有一从所述凸起部(101b)贯穿至所述底壁(101)外侧的第一穿孔(101c);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为无轴承电机,所述无轴承电机沿其中心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齿轮轴(322),所述无轴承电机安装在所述凹槽(101a)中且所述凸起部(101b)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吸嘴盘(20)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内侧并与所述无轴承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轴(322)穿置在所述第一穿孔(101c)中并且两端伸出于所述第一穿孔(101c)的两端,所述第一齿轮(323)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轴(322)位于所述支撑架(1)内侧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相机(7),所述支撑架(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101)上的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3),所述第一侧壁(10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二侧壁(103)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2);所述第一相机(7)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102)的外侧,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1)处的吸嘴(21)上的元件(100),所述吸嘴(2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2)吸附或贴装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23)与所述第四齿轮(25)的传动比为预定值,以使得所述吸嘴盘(20)带动所述吸嘴(21)由第一开口(11)处旋转至所述第二开口(12)处时,所述吸嘴(21)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的角度为360度的整数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传动比为1:2n,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所述第一侧壁(102)与所述第二侧壁(103)平行,所述第一开口(11)与所述第二开口(12)正对。
CN201410526004.3A 2014-05-29 2014-09-30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282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6004.3A CN105282991B (zh) 2014-05-29 2014-09-30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4238 2014-05-29
CN2014102342380 2014-05-29
CN201410526004.3A CN105282991B (zh) 2014-05-29 2014-09-30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991A CN105282991A (zh) 2016-01-27
CN105282991B true CN105282991B (zh) 2018-05-18

Family

ID=5515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6004.3A Active CN105282991B (zh) 2014-05-29 2014-09-30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2991B (zh)
HK (1) HK12211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137B (zh) * 2021-10-22 2022-01-04 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 通讯芯片的自动贴片机
CN114173488B (zh) * 2021-12-07 2023-11-03 宜宾鼎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t贴片机用吸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237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广州市羊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贴片机的积木式贴装头
CN1533239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广州市羊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贴片机的集成式贴装头
CN1784141A (zh) * 2004-11-30 2006-06-07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用来安装电子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69200A (zh) * 2012-04-27 2013-01-09 深圳市星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Led贴片机取料机构
CN103188925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表面贴装器件的吸附头
CN103547139A (zh) * 2012-07-10 2014-01-29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贴装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31844U (zh) * 2014-05-29 2015-01-28 江苏腾世机电有限公司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237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广州市羊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贴片机的积木式贴装头
CN1533239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广州市羊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贴片机的集成式贴装头
CN1784141A (zh) * 2004-11-30 2006-06-07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用来安装电子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88925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表面贴装器件的吸附头
CN102869200A (zh) * 2012-04-27 2013-01-09 深圳市星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Led贴片机取料机构
CN103547139A (zh) * 2012-07-10 2014-01-29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贴装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31844U (zh) * 2014-05-29 2015-01-28 江苏腾世机电有限公司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21112A1 (zh) 2017-05-19
CN105282991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8518B (zh) 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天线
CN105282991B (zh)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4791373B (zh) 用于键盘和平板电脑的支撑机构
CN104003029A (zh) 装盒机开纸盒的方法及开纸盒机构
CN107322332B (zh) 一种多方位自动调节式防干涉轮毂固定装置
CN104824839B (zh) 用于使烟草加工业的棒形制品转向的设备和方法
CN203854888U (zh) 装盒机开纸盒机构
CN207329748U (zh) 一种转位机械手
CN103025142B (zh) 部件安装装置
CN104763867A (zh) 监控设备的传动结构
CN202765336U (zh) 用于装盒机的盒体展开装置
JP2008256011A (ja) 傘歯車を用いた同心2軸機構
CN204131844U (zh)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系统
KR960010032B1 (ko) 워크 실장기
CN209435313U (zh) 一种自动翻转摄像头
CN204180395U (zh) 贴片机贴装头装置
CN204099854U (zh) 监控设备的传动结构
US7802508B2 (en) High speed braider
CN207671310U (zh) 伸缩回转加料器
CN109423777B (zh) 缝纫机的刺布挑线机构
CN110104369A (zh) 分拣装置
CN104190644B (zh) 一种贴片机取置头的清洗装置
CN203934137U (zh) 吸嘴组件
CN108910159A (zh) 装盒生产线取盒机构
CN208396485U (zh) 一种指纹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11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