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5975B - 定位铰链 - Google Patents

定位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5975B
CN105275975B CN201410326738.7A CN201410326738A CN105275975B CN 105275975 B CN105275975 B CN 105275975B CN 201410326738 A CN201410326738 A CN 201410326738A CN 105275975 B CN105275975 B CN 105275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air
side wall
double wedge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67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5975A (zh
Inventor
许有村
高伟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267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5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5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5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定位铰链,其包括一固定件及一活动件,通过扳动该活动件,使一枢设于该活动件的卡掣件顶面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齿凹能够沿着该固定件的容置槽内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齿凹与一定位凹槽之间移动,使各第二弧形凸齿、齿凹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或部分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及部分容置该定位凹槽内、或者卡扣于该定位凹槽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或第三定位角度关系。

Description

定位铰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铰链,尤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定位铰链器,该定位铰链适用于穿戴式电子装置,而具有快速穿戴的诉求。
背景技术
穿戴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表、手环大都以手表或手环形式呈现,该穿戴式电子装置一方面可显示智能型手机的实时信息、查看时间、回复信息等功能,另一方面的功能则是健身类监控功能,纪录用户的位置信息、心跳频率等。因此,穿戴方便亦为穿戴式电子装置所追求的目标,以避免穿戴耗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所以,相关业者则希冀将微型化的铰链运用于前述穿戴式电子装置,使得该铰链提供穿戴式电子装置的表带或环体具有张开或缩合的定位功能,从而获致穿戴方便的诉求。
已知铰链的定位方式大抵是采用凸轮结构,例如美国专利公开第2012/0182677A1号专利案所示,该凸轮结构至少包括一固定凸轮、一活动凸轮及一弹性元件,前述两凸轮及该弹性元件被一轴杆穿设,且该固定、活动凸轮两者的邻接面相对设有至少一对凸部(crest part)及至少一对凹部(trough part),且该铰链未动作时,所述凸部是啮合于对应设置的凹部内。当该活动凸轮旋转至一预设角度时,所述凹部即供所述凸部卡入啮合,以形成张开或缩合时的定位效果。
前述铰链的凸轮结构固然能够提供张开或缩合时的定位功能,但因铰链是经由微型化设计,使得该凸轮结构的固定、活动凸轮受限于尺寸的大小,除不适用于多段定位外,且相邻的定位角度若间隔过小,往往会造成定位错误的困扰。探究其因,乃相邻的定位角度间隔过小造成精密度难以控制,稍有不慎即造成定位角度偏差,若采用精密制造,亦难免造成制造成本高涨,而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铰链,其经由微型化设计,并在一固定件与一活动件的弹性卡掣件的两邻接面相对设置包括多道斜向弧形凸齿、弧形齿凹的第一、第二啮合部,并通过该第一、第二啮合部选择性地啮合,以获致扩大定位角度的优点,并克服相邻定位角度间隔过小的问题,从而获致定位角度准确,操作简便与快速的技术特征。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定位铰链,其包括:一固定件,其下方突伸至少一侧壁,该至少一侧壁轴向开设一第一轴孔,且在该至少一侧壁旁径向界定出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顶部内壁相邻设置一由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及第一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一啮合部及一定位凹槽;以及一活动件,其上方突伸至少一侧壁,该至少一侧壁轴向开设一第二轴孔,且该至少一侧壁旁径向界定出一收容槽,该收容槽内径向设有至少一弹性体,并将一轴向开设一杆孔的卡掣件置于该至少一弹性体之上,并使该卡掣件顶面包括一由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及第二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二啮合部伸入至该容置槽内,另将一轴杆轴向穿设该活动件的第二轴孔、该固定件的第一轴孔及该卡掣件的杆孔,该杆孔是呈径向延伸,使得该卡掣件能弹性升降;通过扳动该活动件,使该卡掣件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齿凹能够移动、弹性升降并切换定位于该容置槽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齿凹与该定位凹槽之间,使各第二弧形凸齿、齿凹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或部分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及部分容置该定位凹槽内、或者卡扣于该定位凹槽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或第三定位角度关系。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铰链,其通过减少组成构件,以简化组装工序,并将固定件、活动件和卡掣件之间以凹部和凸部相互配对,有助于快速组装完成。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提供一种定位铰链,其包括:一固定件,其下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该对侧壁之间界定出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顶部内壁相邻设置一由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及第一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一啮合部及一定位凹槽;以及一活动件,其上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以便将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枢接于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之间,且在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之间界定出一收容槽,该收容槽内径向设有至少一弹性体,并将一卡掣件置于该至少一弹性体之上,该卡掣件枢接于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之间,并具有弹性升降功能,该卡掣件顶面包括一由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及第二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二啮合部伸入至该容置槽内;通过扳动该活动件,使该卡掣件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齿凹能够移动、弹性升降并切换定位于该容置槽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齿凹与该定位凹槽之间,使各第二弧形凸齿、齿凹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或部分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及部分容置该定位凹槽内、或者卡扣于该定位凹槽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或第三定位角度关系。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及图2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一实施例两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一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铰链运用于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d是显示本发明定位铰链调整定位角度的剖面图;
图6及图7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二实施例两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二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9及图10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三实施例两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三实施例组立后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四实施例组立后的剖面图;以及
图14及图15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五、第六实施例组立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1及图3所示,基本上,本发明定位铰链包括一固定件1及一活动件2。
该固定件1上方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1,以便接装于一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本体31(请参阅图4),该第一连接部11两侧径向凹设一对第一连接槽111,且各第一连接槽111径向开设至少一第一连接孔112,以便供已知连接件,例如螺丝穿越所述第一连接孔112后,并锁固于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本体31外端部。该第一连接部11下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12,该对侧壁轴向开设一对供后叙轴杆26穿设的第一轴孔121,且该对侧壁12之间进一步界定出一凹入状的容置槽13。
如图2及图5a所示,该容置槽13顶部内壁的前、中及后段分别具有一由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141及第一弧形齿凹142交错设置的第一啮合部14、一定位凹槽15及一定位凸缘16,以便与后叙卡掣件25形成多种角度的定位关系。
该活动件2下方具有一第二连接部21,以便接装于一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活动片32(请参阅图4),该第二连接部21两侧径向凹设一对第二连接槽211,且各第二连接槽211径向开设至少一第二连接孔212,以便供已知连接件,例如螺丝穿越所述第一连接孔212后,并锁固于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活动片32内端部。该第二连接部21上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22,该对侧壁轴向开设一对供后叙轴杆26穿设的第二轴孔221,且该对侧壁22之间进一步界定出一凹入状的收容槽23。
如图1及图5a所示,该收容槽23内径向设有至少一弹性体24,例如弹簧,如图1实施例所示,该收容槽23内底部两侧相对开设一对分别供弹性体24套设的套孔231。另将一尺寸对应于该容置槽13的锁闩状卡掣件25置于所述弹性体24之上,该卡掣件25轴向开设一径向延伸,例如长圆形的杆孔251,且顶面设有一由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252a及第二弧形齿凹252b交错设置的第二啮合部252。
该定位铰链组装时,首先将该固定件1下压,使该卡掣件25上端伸入该容置槽23内,下端则压掣该对弹性体24,且令该固定件1的两侧壁12邻接该活动件2的两侧壁22,使得该第一、第二轴孔121、221及该杆孔251形成彼此对齐型态,另将一轴杆26轴向穿设该活动件2的第二轴孔221、该固定件1的第一轴孔121及该卡掣件25的杆孔251,使该卡掣件25通过该长圆形杆孔251而能够沿着该轴杆26弹性升降,且令活动件2、该卡掣件25及该固定件1不致彼此径向分离,并结合为一体,即完成该定位铰链的组装,如图3所示,乃本发明定位铰链组装后的成品立体图。
如图4所示,是将本发明定位铰链装设于一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示意图,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具有一本体31,该本体31内则设有一电子模块(已知,未予以图示),且该本体31两外端分别接装一定位铰链的固定件1,而各定位铰链的活动件2则接装一弧形活动片32,使得该本体31与两活动片32通过两只定位铰链即可组装成一手环型式的穿戴式电子装置。
如欲调整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缩合角度,使用者仅须向内扳动该对动活动片32,即可进行调整。如图5a所示,该卡掣件25顶面第二啮合部25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252a及第二弧形齿凹252b沿着该容置槽13顶部内壁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141及第一弧形齿凹142向内移动,使各第二弧形凸齿、齿凹252a、252b分别啮合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142、141,以形成第一定位角度,例如-9度的定位关系,此时,该卡掣件25的第二啮合部252完全啮合于该容置槽23内的第一啮合部14,使得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该对活动片32形成最小口径。
如欲将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进行调整或卸除,使用者仅须向外扳动该对动活动片32,即可进行调整。如图5b所示,该卡掣件25顶面第二啮合部25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252a及第二弧形齿凹252b沿着该容置槽13顶部内壁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141及第一弧形齿凹142向外移动,使该卡掣件25下压所述弹性体24(因各第二弧形凸齿252a抵住各第一弧形凸齿141),接着各第二弧形凸齿、齿凹252a、252b分别越过相邻的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142、141时,该卡掣件25通过所述弹性体24的释能,而令各第二弧形凸齿、齿凹252a、252b分别啮合于相邻的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142、141,并局部移动至该定位凹槽15内,以形成第二定位角度,例如0度的定位关系,此时,该卡掣件25的第二啮合部252一部分啮合于该容置槽23内的第一啮合部14,另一部分则位于该定位凹槽15内,使得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该对活动片32形成略为张开的口径。
事实上,所述斜向第二弧形凸齿、齿凹252a、252b与所述斜向第一弧形齿凹、凸齿142、141的齿距具有一预设角度,例如9度,使得该定位铰链能提供小角度,例如9度的角度定位调整。
若使用者继续向外扳动该对动活动片32,如图5c所示,该卡掣件25顶面第二啮合部25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252a及第二弧形齿凹252b则完全脱离该容置槽13顶部内壁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141及第一弧形齿凹142,并继续向外移动,使该卡掣件25顶面的第二啮合部252移入并卡扣于该定位凹槽15内,以形成第三定位角度,例如9度的定位关系,使得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该对活动片32形成中度张开的口径。
若使用者持续向外扳动该对动活动片32,如图5d所示,该卡掣件25顶面第二啮合部25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252a及第二弧形齿凹252b向外移动并触及该定位凸缘16,使该卡掣件25下压所述弹性体24,并令该第二啮合部252抵接于该定位凸缘16,以形成第四定位角度,例如27度的定位关系,使得该穿戴式电子装置3的该对活动片32形成最大张开的口径。
图6至图8为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二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差异在于,构件的简化,例如该固定件1下方一侧,例如左侧突伸一侧壁12,且该侧壁12轴向开设一第一轴孔121,并在该侧壁12旁径向界定出一容置槽13。而该活动件2上方另一侧,例如右侧突伸一侧壁22,该侧壁22轴向开设一第二轴孔221,且该侧壁22旁径向界定出一收容槽23。因此,将该轴杆26轴向穿设该活动件2的第二轴孔221、该固定件1的第一轴孔121及该卡掣件25的杆孔251,使得该卡掣件25能够在该收容槽23内弹性升降。
所以,本实施例扳动该活动件2,使该卡掣件25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齿凹252a、252b能够移动、弹性升降并切换定位于该容置槽13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齿凹141、142与该定位凹槽15之间,使各第二弧形凸齿、齿凹252a、252b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141、142、或部分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凸齿141、142及部分容置该定位凹槽15内、或者卡扣于该定位凹槽15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或第三定位角度关系。
如图9至图11所示,乃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三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差异在于,将该固定件1、该活动件2及该卡掣件25的枢接方式予以简化,并通过减少组成构件,例如枢轴,以简化组装工序,并将固定件、活动件和卡掣件之间以凹部和凸部相互配对,有助于快速组装完成。另通过减少使用异类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可让该定位铰链整体皆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由此以减少制造时的材料检测项目,并利于回收作业。
因此,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构件与功能不再赘述,且前述相同的构件与功能亦可运用于本实施例,而两者的差异仅在于,该固定件1下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12,该对侧壁12的外、内表面轴向相对设有一对第一外凹部122及一对第一内凸部123。该活动件2上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22,该对侧壁22的内表面邻接该固定件1的该对第一外凹部122位置对应突设一对第二内凸部222,且该对第二内凸部222枢接于该对第一外凹部122,使该活动件2相对于该固定件1为可旋转型态。而该卡掣件25的两侧面邻接该固定件1的该对第一内凸部123位置对应凹设一对第一径向长凹部253,且该对第一径向长凹部253枢接于该对第一内凸部123,并具有弹性升降功能。因此,该卡掣件25的该对第一径向长凹部253两端以该对第一内凸部123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从而限制该卡掣件25的弹性升降距离。由于该固定件1、该活动件2及该卡掣件25的角度定位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拟赘述。
如图12至图13所示,乃本发明定位铰链第四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差异在于,该固定件1下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12,该对侧壁12的外、内表面轴向相对设有一对第一外凸部124及一对第二径向长凹部125。该活动件2上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22,该对侧壁22内表面邻接该固定件1的该对第一外凸部124位置对应凹设一对第二内凹部223,且该对第二内凹部223枢接于该对第一外凸部124,使该活动件2相对于该固定件1为可旋转型态。而该卡掣件25两侧面邻接该固定件1的该对第二径向长凹部125位置对应突设一对第三外凸部254,且该对第三外凸部254枢接于该对第二径向长凹部125,并具有弹性升降功能。因此,该卡掣件25的该对第三外凸部254以该对第二径向长凹部125两端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从而限制该卡掣件25的弹性升降距离。由于该固定件1、该活动件2及该卡掣件25的角度定位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拟赘述。
如图14所示,乃本发明定位铰链第五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差异在于,该活动件2上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22,该对侧壁22内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三径向长凹部224,该卡掣件25两侧面则轴向设有一对第三外凸部254,该对第三外凸部254枢接于该对第三径向长凹部224,并具有弹性升降功能。因此,该卡掣件25的该对第三外凸部254以该对第三径向长凹部224两端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从而限制该卡掣件25的弹性升降距离。再者,该活动件2的该对侧壁22外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二外凹部225,而该固定件1下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12,该对侧壁12的内表面轴向相对设有一对第一内凸部123,该对第一内凸部123枢接于该对第二外凹部225,使该活动件2相对于该固定件1为可旋转型态。
如图15所示,乃本发明定位铰链第六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差异在于,该活动件2上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22,该对侧壁22内、外侧面分别轴向设有一对第二内凸部222及一对第二外凸部226,该卡掣件25两侧面则轴向设有一对第一径向长凹部253,该对第一径向长凹部253枢接于该对第二内凸部222,并具有弹性升降功能。因此,该卡掣件25的该对第一径向长凹部253两端以该对第二内凸部222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从而限制该卡掣件25的弹性升降距离。再者,该固定件1下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12,该对侧壁12的内表面轴向相对设有一对第一内凹部126,该对第一内凹部126枢接于该对第二外凸部226,使该活动件2相对于该固定件1为可旋转型态。
请再参阅图14、图15,该弹性体24不以金属弹簧为限,其亦得为热塑性塑料弹性体(thermo plastic elastomer,简称TPE),例如聚氨酯胶柱(polyurethane,简称PU),而该收容槽23内底部两侧则相对开设一对分别供该热塑性塑料弹性体24,例如弹性胶柱套设的套孔231;尤其是,该弹性体24还可与该卡掣件25结合为一体,并以一体成型方式呈现,更为减少组成构件。
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该第一定位角度至该第四定位角度的角度变化共计36度,使得该定位铰链具有多段定位的功能,以及扩大定位角度的优点外,且克服相邻的定位角度间隔过小的问题,从而获致定位角度准确,操作简便与快速的技术特征,堪称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本发明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畴。

Claims (19)

1.一种定位铰链,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下方突伸至少一侧壁,该至少一侧壁轴向开设一第一轴孔,且在该至少一侧壁旁径向界定出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顶部内壁相邻设置一由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及第一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一啮合部及一定位凹槽;以及
一活动件,其上方突伸至少一侧壁,该至少一侧壁轴向开设一第二轴孔,且该至少一侧壁旁径向界定出一收容槽,该收容槽内径向设有至少一弹性体,并将一轴向开设一杆孔的卡掣件置于该至少一弹性体之上,并使该卡掣件顶面包括一由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及第二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二啮合部伸入至该容置槽内,另将一轴杆轴向穿设该活动件的第二轴孔、该固定件的第一轴孔及该卡掣件的杆孔,该杆孔呈径向延伸,使得该卡掣件能弹性升降;
通过扳动该活动件,使该卡掣件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能够移动、弹性升降并切换定位于该容置槽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第一弧形齿凹与该定位凹槽之间,使各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第一弧形凸齿、或部分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第一弧形凸齿及部分容置该定位凹槽内、或者卡扣于该定位凹槽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或第三定位角度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固定件的至少一侧壁为一对侧壁,并突伸于该固定件下方两侧,使该容置槽界定于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之间;以及该活动件的至少一侧壁为一对侧壁,并突伸于该活动件上方两侧,使该收容槽界定于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固定件具有一第一连接部,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突伸于该第一连接部下方两侧,且该第一连接部径向开设至少一第一连接孔;而该活动件具有一第二连接部,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突伸于该第二连接部上方两侧,且该第二连接部则径向开设至少一第二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两侧径向凹设一对第一连接槽,而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径向开设于各第一连接槽内;而该第二连接部两侧径向凹设一对第二连接槽,而所述第二连接孔则分别径向开设于各第二连接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容置槽顶部内壁于该定位凹槽的外进一步邻接一定位凸缘,该定位凸缘被该卡掣件顶面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抵接,以形成第四定位角度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弹性体为弹簧,而该收容槽内底部两侧则相对开设一对分别供该弹簧套设的套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弹性体为热塑性塑料弹性体,而该收容槽内底部两侧则相对开设一对分别供该热塑性塑料弹性体套设的套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所述斜向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与所述斜向第一弧形齿凹、第一弧形凸齿的齿距具有一预设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预设角度为9度。
10.一种定位铰链,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下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该对侧壁之间界定出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顶部内壁相邻设置一由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及第一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一啮合部及一定位凹槽;以及
一活动件,其上方两侧突伸一对侧壁,以便将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枢接于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之间,且在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之间界定出一收容槽,该收容槽内径向设有至少一弹性体,并将一卡掣件置于该至少一弹性体之上,该卡掣件枢接于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之间,并具有弹性升降功能,该卡掣件顶面包括一由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及第二弧形齿凹交错设置的第二啮合部伸入至该容置槽内;
通过扳动该活动件,使该卡掣件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能够移动、弹性升降并切换定位于该容置槽的多道斜向第一弧形凸齿、第一弧形齿凹与该定位凹槽之间,使各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第一弧形凸齿、或部分啮合于各第一弧形齿凹、第一弧形凸齿及部分容置该定位凹槽内、或者卡扣于该定位凹槽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或第三定位角度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内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一内凸部或一对第二径向长凹部,而该卡掣件两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一径向长凹部或一对第三外凸部,以对应并枢接于该固定件的该对第一内凸部或该对第二径向长凹部,使该卡掣件的该对第一径向长凹部两端以该对第一内凸部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或使该卡掣件的该对第三外凸部以该对第二径向长凹部两端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从而限制该卡掣件的弹性升降距离;以及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外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一外凹部或一对第一外凸部,而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内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二内凸部或一对第二内凹部,以对应并枢接于该固定件的该对第一外凹部或该对第一外凸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内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二内凸部或一对第三径向长凹部,该卡掣件两侧面则轴向设有一第一径向长凹部或一第三外凸部,以对应并枢接于该活动件的该对第二内凸部或该对第三径向长凹部,使该卡掣件的该对第一径向长凹部两端以该对第二内凸部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或使该卡掣件的该对第三外凸部以该对第三径向长凹部两端作为升降移动的止挡,从而限制该卡掣件的弹性升降距离;以及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内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一内凹部或一对第一内凸部,而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外侧面轴向设有一对第二外凸部或一对第二外凹部,以对应并枢接于该固定件的该对第一内凹部或该对第一内凸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固定件具有一第一连接部,该固定件的该对侧壁分别突伸于该第一连接部下方两侧,且该第一连接部径向开设至少一第一连接孔;而该活动件具有一第二连接部,该活动件的该对侧壁分别突伸于该第二连接部上方两侧,且该第二连接部则径向开设至少一第二连接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两侧径向凹设一对第一连接槽,而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径向开设于各第一连接槽内;而该第二连接部两侧径向凹设一对第二连接槽,而所述第二连接孔则分别径向开设于各第二连接槽内。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容置槽顶部内壁于该定位凹槽的外进一步邻接一定位凸缘,该定位凸缘被该卡掣件顶面的多道斜向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抵接,以形成第四定位角度关系。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弹性体为弹簧,而该收容槽内底部两侧则相对开设一对分别供该弹簧套设的套孔。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弹性体为热塑性塑料弹性体,而该收容槽内底部两侧则相对开设一对分别供该热塑性塑料弹性体套设的套孔。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所述斜向第二弧形凸齿、第二弧形齿凹与所述斜向第一弧形齿凹、第一弧形凸齿的齿距具有一预设角度。
19.如权利要求18项所述的定位铰链,其中该预设角度为9度。
CN201410326738.7A 2014-07-10 2014-07-10 定位铰链 Active CN105275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6738.7A CN105275975B (zh) 2014-07-10 2014-07-10 定位铰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6738.7A CN105275975B (zh) 2014-07-10 2014-07-10 定位铰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5975A CN105275975A (zh) 2016-01-27
CN105275975B true CN105275975B (zh) 2017-12-01

Family

ID=55145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6738.7A Active CN105275975B (zh) 2014-07-10 2014-07-10 定位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597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35879B1 (fr) * 1995-06-20 1997-09-19 Chevassus Monture de lunettes a charniere elastique
JP2006207756A (ja) * 2005-01-31 2006-08-10 Kokuyo Co Ltd ラチェット機構、椅子
CN201843896U (zh) * 2010-11-15 2011-05-25 吴江东 一种双联齿小型多功能铰链
KR101236728B1 (ko) * 2010-12-13 2013-02-25 주식회사 오토스윙 용접 마스크용 힌지 결합구조
CN103375483A (zh) * 2012-04-18 2013-10-30 东莞泰冠时钟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功能的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5975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01483U (zh) 一种双向快速锁紧装置
US11214993B2 (en) Latch device
US8932304B2 (en) Vascular graft
EP1958660B8 (de) Bajonett-Luer-Lockverbindung für eine Insulinpumpe
EP3459499A3 (en) Prosthetic heart valve with atraumatic aortic portion
KR20160128326A (ko) 신치 체결장치
HRP20221297T1 (hr) Adapter za postavljanje proteze
CN105275975B (zh) 定位铰链
WO2008011119A3 (en) Coupling assembly and retainer for use with same
ITRM20130100A1 (it) Tutore per articolazione.
CN103749071B (zh) 打草机的旋转伸缩机构
EP2962601B1 (en) Levell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furniture
CN105188854B (zh) 呼吸器过滤器界面
CN110101175A (zh) 一种按压锁扣
CN106968743B (zh) 阀开闭定时控制装置
CN107542748B (zh) 拉索接头组件
CN204393471U (zh) 遮阳帽
CN207989670U (zh) 天线、移相器的传动结构及其止挡组件
CN210454226U (zh) 一种具有自动转芯功能的自动铅笔
AU2003281990A1 (en) A connecting piece for a tubing
CN205858885U (zh) 一种三脚架脚管的锁紧结构
CN205793816U (zh) 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
EP3301339A1 (en) Press-fitting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pipes and press-fitting tool for its application
CN205812174U (zh) 一种摄像头装置
CN111236782A (zh) 一种用脚开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