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5482A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75482A CN105275482A CN201510832802.3A CN201510832802A CN105275482A CN 105275482 A CN105275482 A CN 105275482A CN 201510832802 A CN201510832802 A CN 201510832802A CN 105275482 A CN105275482 A CN 1052754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end
- longitudinal
- fixing
- group
- transver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包括外侧端模和内侧端模,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止水带的狭缝,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相对的两边构成所述狭缝的两边,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相对两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水带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是横向固定部件和/或纵向固定部件,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阻止中埋式止水带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和沿隧道的周向两个方向的位移,防止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扭转,大大提高防水堵水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大大减少了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中浇筑用模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防排水工程是隧道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隧道漏水不仅降低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影响隧道内设施的正常使用,在寒冷地区还会冻结路面,冻裂混凝土衬砌,严重影响隧道的功能和寿命。隧道防水工程中,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是重点,中埋式止水带是施工缝和变形缝防水的关键。中埋式止水带必须浇筑在衬砌混凝土的中间,止水带纵向轴线和施工缝重合。只有中埋式止水带布设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并且展开平顺,才能发挥应有的防水作用。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包括外侧端模1-1和内侧端模1-2,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止水带2的狭缝,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相对的两边构成所述狭缝的两边。外侧端模1-1和内侧端模1-2多为传统的木模板,这样的衬砌端模只有支撑混凝土的功能,对中埋式止水带几乎没有夹持固定的作用。中埋式止水带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下降的高度过大。普通的双线高铁隧道,衬砌高度达十米以上。在混凝土的冲击下,中埋式止水带会发生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和沿隧道的周向两个方向的位移,还可能发生扭转,严重影响防水堵水的效果。传统固定中埋式止水带的方法需要在围岩表面钻多个孔,安插钢筋,通过钢筋阻挡中埋式止水带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周向位移只能通过在中埋式止水带背后垫多层木板才能固定住。由于高铁隧道断面大,周长可达25米以上。在如此长的距离上打孔、安插钢筋,并且垫木板,严重浪费人工和材料。而且由于高度大,工人操作时也容易发生危险。位置比较低的中埋式止水带可以在地面支钢管,斜向支撑住。但背后还是要垫木板。位置高的还是靠钢筋来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该衬砌端模可以有效地阻止中埋式止水带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和沿隧道的周向两个方向的位移,防止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扭转,大大提高防水堵水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大大减少了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包括外侧端模和内侧端模,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止水带的狭缝,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相对的两边构成所述狭缝的两边,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相对两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水带的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是横向固定部件和/或纵向固定部件,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长度方向分布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固定孔;所述纵向固定部件设置有连接固定孔。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外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内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外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内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外侧边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外侧边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设置在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设置在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二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或者,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着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另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或者,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组中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所述外侧端模、所述内侧端模、所述固定部件分别由钢铁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外侧端模的外侧边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弯钩。
所述外侧端模的形状呈扇面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的形状呈扇面形;或者,所述外侧端模的形状呈矩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的形状呈矩形。
所述狭缝的长度为一米。
本发明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相对两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水带的固定部件的技术手段,固定部件可大大增强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作用,有效地固定住中埋式止水带,所以,可以有效地阻止中埋式止水带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和沿隧道的周向两个方向的位移,防止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扭转,大大提高防水堵水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大大减少了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部件是横向固定部件和/或纵向固定部件,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出多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的技术手段,所以,大大地增加了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面积,不但可以有效地夹持住中埋式止水带,而且,有利于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长度方向分布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固定孔;所述纵向固定部件设置有连接固定孔的技术手段,这样,可通过螺栓并借助所述外侧端模上的固定部件的连接固定孔和所述内侧端模上的固定部件的连接固定孔将中埋式止水带牢牢地固定住,所以,可以确保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作用,确保施工质量。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外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内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外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内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大大提高横向固定部件和纵向固定部件的刚度和强度,大大加强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作用。
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技术手段,所以,可对中埋式止水带更平整地夹持。
当采用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大大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量。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不但可以对中埋式止水带平整地夹持,而且,还可以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量。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同样地,不但可以对中埋式止水带平整地夹持,而且,还可以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量。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外侧边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外侧边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对效宽的中埋式止水带进行夹持。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设置在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设置在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对效宽的中埋式止水带进行平整的夹持。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二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或者,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着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另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或者,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组中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对更宽的中埋式止水带进行更平整的夹持。
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所述内侧端模、所述固定部件分别由钢铁材料制作而成的技术手段,所以,大大提高了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使用寿命和重复使用次数。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的外侧边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弯钩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和衬砌台车组装到一起。浇筑混凝土时,台车移动就位后,直接扭转外侧端模即可安装完毕。
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的形状呈扇面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的形状呈扇面形;和/或,所述外侧端模的形状呈矩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的形状呈矩形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应用于平面衬砌,也可以应用于弧面衬砌,更可以应用于平面衬砌与弧面衬砌相互组合的衬砌。
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狭缝的长度为一米的技术手段,可实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标准化和通用化,适应衬砌端模的存储、搬运和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在施工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第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第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第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方式第二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方式第二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方式第二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方式第三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方式第三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方式第三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施方式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在施工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衬砌端模;
1-1~外侧端模;
1-2~内侧端模;
1-3~固定部件;
1-3-1~横向固定部件;
1-3-2~纵向固定部件;
1-4~加强筋;
1-5~连接固定孔;
1-6~固定弯钩;
2~止水带;
3~混凝土;
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包括外侧端模1-1和内侧端模1-2,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止水带2的狭缝,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相对的两边构成所述狭缝的两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相对两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水带2的固定部件1-3。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和所述内侧端模相对两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水带的固定部件的技术手段,固定部件可大大增强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作用,有效地固定住中埋式止水带,所以,可以有效地阻止中埋式止水带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和沿隧道的周向两个方向的位移,防止中埋式止水带发生扭转,大大提高防水堵水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大大减少了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步改进,如图2至图11所示,所述固定部件1-3是横向固定部件1-3-1,也可以是所述固定部件1-3是纵向固定部件1-3-2,还可以是横向固定部件1-3-1和纵向固定部件1-3-2的组合。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两个。当然,也可以是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四个,还可以是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一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如图2至图10所示,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四个。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固定部件是横向固定部件和/或纵向固定部件,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至少有一个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出多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步改进,如图2至图11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的技术手段,所以,大大地增加了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面积,不但可以有效地夹持住中埋式止水带,而且,有利于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步改进,如图10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沿长度方向分布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固定孔1-5。如图4、图7和图10所示,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设置有连接固定孔1-5。从图4和图7中可以看出,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外端部设置有连接固定孔1-5。当然,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固定孔1-5。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长度方向分布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固定孔;所述纵向固定部件设置有连接固定孔的技术手段,这样,可通过螺栓并借助所述外侧端模上的固定部件的连接固定孔和所述内侧端模上的固定部件的连接固定孔将中埋式止水带牢牢地固定住,所以,可以确保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作用,确保施工质量。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步改进,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与所述外侧端模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与所述内侧端模1-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与所述外侧端模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与所述内侧端模1-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外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内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外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与所述内侧端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大大提高横向固定部件和纵向固定部件的刚度和强度,大大加强对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作用。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五步改进,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两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也可以是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也可以是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也可以是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也可以是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四个,四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外侧边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外侧边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也可以是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设置在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设置在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也可以是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四个,四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平均分为二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四个,四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沿着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当然,也可以是,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沿着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另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当然也可以是,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2上,一组中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技术手段,所以,可对中埋式止水带更平整地夹持。
当采用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大大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量。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不但可以对中埋式止水带平整地夹持,而且,还可以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量。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同样地,不但可以对中埋式止水带平整地夹持,而且,还可以减少固定部件的用料量。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外侧边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外侧边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对效宽的中埋式止水带进行夹持。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设置在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设置在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对效宽的中埋式止水带进行平整的夹持。
当采用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二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或者,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沿着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另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上,或者,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上,一组中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的技术手段时,则可对更宽的中埋式止水带进行更平整的夹持。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六步改进,如图2至图11所示,所述外侧端模1-1、所述内侧端模1-2、所述固定部件1-3分别由钢铁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所述内侧端模、所述固定部件分别由钢铁材料制作而成的技术手段,所以,大大提高了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使用寿命和重复使用次数。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七步改进,如图2、图5和图8所示,所述外侧端模1-1的外侧边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弯钩1-6。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的外侧边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弯钩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和衬砌台车组装到一起。浇筑混凝土时,台车移动就位后,直接扭转外侧端模即可安装完毕。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八步改进,如图2、图5和图8所示,所述外侧端模1-1的形状呈扇面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1-2的形状呈扇面形。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外侧端模1-1的形状呈矩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1-2的形状呈矩形。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外侧端模的形状呈扇面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的形状呈扇面形;和/或,所述外侧端模的形状呈矩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的形状呈矩形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应用于平面衬砌,也可以应用于弧面衬砌,更可以应用于平面衬砌与弧面衬砌相互组合的衬砌。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八步改进,如图2、图5和图8所示,所述狭缝的长度为一米。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狭缝的长度为一米的技术手段,可实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的标准化和通用化,适应衬砌端模的存储、搬运和运输。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在施工中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将外侧端模1-1挂到衬砌台车上固定好,然后将外侧端模1-1和内侧端模1-2的固定部件1-3对齐,连接固定孔1-5也对齐,将中埋式止水带2夹在两个固定部件1-3之间的狭缝中,将螺栓4插入两个螺栓孔当中,拧紧螺栓4从而使外侧端模1-1和内侧端模1-2紧密连接,最后浇筑混凝土3。这样就实现了钢端模在支撑混凝土的同时固定中埋式止水带的目的,减少了衬砌混凝土浇筑的准备时间,极大的提高了衬砌防水工程施工的效率,节省了时间和固定中埋式止水带所需的材料。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包括外侧端模(1-1)和内侧端模(1-2),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止水带(2)的狭缝,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相对的两边构成所述狭缝的两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模(1-1)和所述内侧端模(1-2)相对两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水带(2)的固定部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1-3)是横向固定部件(1-3-1)和/或纵向固定部件(1-3-2),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至少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至少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形状呈长条形板,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所述狭缝的边位于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夹持面所在的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沿长度方向分布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固定孔(1-5);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设置有连接固定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与所述外侧端模(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与所述内侧端模(1-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与所述外侧端模(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与所述内侧端模(1-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两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一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多个,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多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夹持面分别与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外侧边上,相应地,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边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外侧边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两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设置在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分布地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设置在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上,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与另一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或者,
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平均分为二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沿着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分布,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或者,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1)上,相应地,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沿着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沿着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组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另一组中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长度方向,另一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中的内侧横向固定部件(1-3-1)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内侧端模(1-2)上,或者,另一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的内端设置在所述外侧端模(1-2)上,一组中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横向固定部件(1-3-1)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一组中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与另一组中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固定部件(1-3-2)夹持面相互平行且相互正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模(1-1)、所述内侧端模(1-2)、所述固定部件(1-3)分别由钢铁材料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模(1-1)的外侧边分布设置有多个固定弯钩(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模(1-1)的形状呈扇面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1-2)的形状呈扇面形;或者,所述外侧端模(1-1)的形状呈矩形,相应地,所述内侧端模(1-2)的形状呈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长度为一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32802.3A CN105275482A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32802.3A CN105275482A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5482A true CN105275482A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5145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32802.3A Pending CN105275482A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7548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6373A (zh) * | 2016-05-09 | 2016-09-07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铁路混凝土基床端部联排卡扣加固定位装置 |
CN108374678A (zh) * | 2017-04-01 | 2018-08-07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一种横向内置加筋式中埋橡胶止水带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13422A (ja) * | 2003-10-03 | 2005-04-28 | Maeda Corp | トンネルの施工方法 |
CN201650310U (zh) * | 2010-04-30 | 2010-11-24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隧道的中埋式止水带安装结构 |
CN202391435U (zh) * | 2011-12-14 | 2012-08-22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仰拱纵向中埋式止水带夹具 |
CN103147764A (zh) * | 2013-01-04 | 2013-06-12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拱墙二衬定型端头模板 |
CN204024679U (zh) * | 2014-07-09 | 2014-12-17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
CN204060731U (zh) * | 2014-09-20 | 2014-12-31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隧道纵向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夹具 |
CN205189894U (zh) * | 2015-11-26 | 2016-04-27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
2015
- 2015-11-26 CN CN201510832802.3A patent/CN10527548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13422A (ja) * | 2003-10-03 | 2005-04-28 | Maeda Corp | トンネルの施工方法 |
CN201650310U (zh) * | 2010-04-30 | 2010-11-24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隧道的中埋式止水带安装结构 |
CN202391435U (zh) * | 2011-12-14 | 2012-08-22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仰拱纵向中埋式止水带夹具 |
CN103147764A (zh) * | 2013-01-04 | 2013-06-12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拱墙二衬定型端头模板 |
CN204024679U (zh) * | 2014-07-09 | 2014-12-17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
CN204060731U (zh) * | 2014-09-20 | 2014-12-31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隧道纵向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夹具 |
CN205189894U (zh) * | 2015-11-26 | 2016-04-27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6373A (zh) * | 2016-05-09 | 2016-09-07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铁路混凝土基床端部联排卡扣加固定位装置 |
CN108374678A (zh) * | 2017-04-01 | 2018-08-07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一种横向内置加筋式中埋橡胶止水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89894U (zh)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
CN103147764B (zh) | 一种隧道拱墙二衬定型端头模板 | |
KR101983719B1 (ko) | 교각 구조물용 영구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각 시공방법 | |
CN20464566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钢筋定位可调间距伸缩型工具 | |
KR101626395B1 (ko) |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보수ㆍ보강공법 | |
CN107313787B (zh) |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端模及施工方法 | |
CN105275482A (zh) | 一种用于具有中埋式止水带的衬砌端模 | |
CN207079865U (zh) | 一种地坪分仓缝结构 | |
CN105114100A (zh) | 盾构隧道管片的棱角加固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422515A (zh) | 一种止水带及其定位方法 | |
CN203081460U (zh) | 隧道二衬端头施工缝施工用组合定位夹具 | |
WO2007123329A1 (en) | Mold for manufacturing u-type side gutt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the mold | |
CN104695558A (zh) | 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墙拉筋的预埋套筒组件 | |
CN209874083U (zh) |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机械连接结构 | |
CN108533292B (zh) | 一种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地段端模结构及安装方法 | |
CN208009182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 |
CN212642758U (zh) | 定位卡及止水带安装结构 | |
CN204691224U (zh) | 一种复合材料平面建筑模板 | |
CN210262550U (zh) | 一种基于水泥路面的沥青路面结构 | |
CN208733622U (zh) | 一种简易型快速安装人孔挖孔桩护壁的模板 | |
CN207934063U (zh) | 管廊工程钢筋混凝土支墩的快速安拆定型模板 | |
CN104790655A (zh) | 一种带有支撑系统的平面建筑模板结构 | |
CN205369663U (zh) | 一种建筑用墙体左右三通模块 | |
CN216429624U (zh) | 一种地下工程衬砌施工缝止水带安装模具及设备 | |
CN204691223U (zh) | 一种组合式平面建筑模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