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2469A - 生态有机复合肥 - Google Patents
生态有机复合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72469A CN105272469A CN201510724832.2A CN201510724832A CN105272469A CN 105272469 A CN105272469 A CN 105272469A CN 201510724832 A CN201510724832 A CN 201510724832A CN 105272469 A CN105272469 A CN 1052724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rtilizer
- organic composite
- ecological organic
- composite fertilizer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生态有机复合肥,涉及肥料技术领域。该生态有机复合肥由熔融状态的氮肥与其它原料混合、造粒而成,按重量份数计,氮肥130~385份,其它原料主要包括磷肥120~330份、钾肥90~330份和褐煤230~470份,氮肥为尿素或硝酸铵氮肥。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水分较少,成品强度高,施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生态有机复合肥。
背景技术
腐殖酸肥料是一种作为农作物基肥或追肥的有机肥料,它对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能、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激活土壤中益生菌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螯合土壤中的重金属,阻断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阻止重金属进入人类食物链,它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有工业中,常常利用腐殖酸来制作肥料,而利用腐殖酸制作的复合肥的多种形态中,农民又偏爱使用颗粒状的复合肥,因为颗粒状的复合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减少农业生产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现有的颗粒状复合肥的水分过重,成品强度低,肥料施用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生态有机复合肥,以改善现有的颗粒状复合肥的水分过重,成品强度低,肥料施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生态有机复合肥,由熔融状态的氮肥与其它原料混合、造粒而成,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氮肥130~385份,所述其它原料主要包括磷肥120~330份、钾肥90~330份和褐煤230~470份,所述氮肥为尿素或硝酸铵氮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熔融的氮肥与褐煤中的腐殖酸发生螯合反应,褐煤的化学反应性强,而氮肥能够作为反应载体并同时参与反应,氮肥中的氨基能够较快的被引入有机物分子中,形成HA-脲络合物(UHA)。如此,不仅激活了腐殖酸的活性官能团,激发了腐殖酸的活性,同时,还生成了部分有机氮,减缓了氮元素施用时的释放速率,达到缓释的效果。氮肥和腐殖酸形成的聚合物又可作为粘合剂,而无需外加水,褐煤还自带了水分,产品最终的水分可控制在0.5~3%,既符合了国家对有机-无机复混肥含水量的要求,又无需加热干燥除去多余的水。在高温条件下,褐煤中的腐殖酸与化学三元素肥进行化合,制成生态有机复合肥,提高了复合肥的肥效,满足了不同作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制得的复合肥能够与土壤或水体中的放射性离子、重金属、有害元素形成络合物,净化了土壤环境或水体环境,培肥了土地或营养液。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无需加热干燥,也无需外加水作为粘合剂,水分含量满足标准,而且远远低于现有复合肥的水分含量,制得的成品强度高,肥效持久、肥料施用效果也好。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益生菌1~10份。复合肥中添加了益生菌,当益生菌进入土壤后,可以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并能够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益生菌液体培养基1~2份。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一方面能够培养益生菌,提供有机元素,另一方面,若后期复合肥要经过包膜处理,则其能够在包膜过程中形成阻断,避免肥料颗粒二次结晶。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磷肥为磷酸一铵。磷酸一铵是以磷为主的高浓度速效氮、磷二元复合肥,易溶于水。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氯化钾和硫酸钾易溶于水,是速效性肥料,可供植物直接吸收,物理性质良好,便于施用。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微量元素10~100份。微量元素能够提供植物生长必须的一些其它元素。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中量元素33~77份。中量元素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些必须元素。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中量元素主要包括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硼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褐煤的粒径为80~200目。褐煤的粒径越小,与熔融的氮肥的反应效果越好。
优选地,上述生态有机复合肥中,所述熔融状态的氮肥为经105~140℃加热1~5min的尿素,或者所述熔融状态的氮肥为经160~180℃加热1~5min的硝酸铵氮肥。
在施用过程中,若氮肥选用尿素,则尿素优选为130~290份;若氮肥选用硝酸铵氮肥,则硝酸铵氮肥优选为230~385份。
在本发明中,若氮肥选用硝酸铵氮肥,则硝酸铵氮肥不仅仅与褐煤中的腐殖酸发生螯合反应,还能与其发生硝化反应,将硝基引入有机分子中,同时也脱去部分水,降低肥料含水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对于草坪、苗圃、林木施用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是按照下面的重量配比制成的:
尿素132kg、磷酸一铵177kg、氯化钾135kg、褐煤464kg、微量元素100kg、益生菌1kg和益生菌液体培养基1kg。
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蒸汽对尿素进行加热,在105℃下加热5min,将褐煤加入熔融的尿素中,反应1min,而后加入磷酸一铵、氯化钾、微量元素混合,得到混合熔融物;
b.将混合熔融物倒入造粒机造粒,然后自然冷却至20℃;
c.筛分所得物料,粒径为2~4mm的物料作为半成品备用,其余物料重复步骤b的操作;
d.将益生菌、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以及半成品倒入包膜机中,在5℃下包膜5min。
利用上述原料制得的生态有机复合肥中营养元素含量为25%(N8.0%、P8.5%、K8.5%),腐殖酸(HA)含量≥20%,微量元素≥2%,益生菌≥2000万个/克肥料。
实施例二
对于小麦、玉米、水稻、高粱施用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是按照下面的重量配比制成的:
尿素248kg、磷酸一铵309kg、氯化钾165kg、褐煤256kg、微量元素30kg、益生菌1kg、益生菌液体培养基1kg。
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褐煤粉碎至60目,在100℃下烘干1min,对所得褐煤进行再次粉碎,直至其粒径为200目,
然后将尿素装在容器中,利用加热丝对尿素进行加热,在140℃下加热1min,将200目的褐煤加入熔融的尿素中,反应15min,而后加入磷酸一铵、氯化钾、微量元素混合;
b.将所得混合熔融物加入到高塔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熔融物经高塔造粒机甩盘,从高塔造粒机的顶部撒落,待其自然冷却至70℃后,将物料加入到冷却机中,冷却至35℃;
c.将益生菌、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以及冷却后的物料倒入包膜机中,在65℃下包膜1min。
利用上述原料制得的生态有机复合肥中营养元素含量为40%(N15%、P15%、K10%),腐殖酸(HA)含量≥15%(有机质≥20%),益生菌≥2000万个/克肥料。
高塔造粒机能够充分利用氮肥的热能,使得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了能耗。其生产过程中合格产品颗粒百分含量很高,返料量几乎没有,而且操作环境也好,无三废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
实施例三
对于果树、经济作物施用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是按照下面的重量配比制成的:
尿素230kg、磷酸一铵170kg、氯化钾120kg、硫酸钾80kg、褐煤373kg、微量元素30kg、益生菌1kg、益生菌液体培养基1kg。
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褐煤粉碎至40目,在60℃下烘干3min,对所得褐煤进行再次粉碎,直至其粒径为80目,
然后将尿素装在容器中,利用蒸汽对尿素进行加热,在130℃下加热2min,将80目的褐煤加入熔融的尿素中,反应10min,而后加入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微量元素混合;
b.将所得混合熔融物加入到高塔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熔融物经高塔造粒机甩盘,从高塔造粒机的顶部撒落,待其自然冷却至80℃后,将物料加入到冷却机中,冷却至20℃;
c.筛分所得物料,粒径为2~4mm的物料作为半成品备用,其余物料重复步骤b的操作;
d.将益生菌、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以及半成品倒入包膜机中,在20℃下包膜3min,然后将包膜后的物料抛光1min,即得肥料。
利用上述原料制得的生态有机复合肥中营养元素含量为30%(N12%、P7%、K11%),腐殖酸(HA)含量≥20%(有机质≥20%),益生菌≥2000万个/克肥料。
实施例四
对于瓜果、蔬菜类施用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是按照下面的重量配比制成的:
硝酸铵氮肥381kg、磷酸一铵170kg、氯化钾140kg、硫酸钾100kg、褐煤268kg、微量元素30kg、益生菌1kg、益生菌液体培养基1kg。
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褐煤粉碎至50目,在80℃下烘干2.5min,对所得褐煤进行再次粉碎,直至其粒径为160目,
然后将硝酸铵氮肥装在容器中,利用加热丝对硝酸铵氮肥进行加热,在180℃下加热1min,将160目的褐煤加入熔融的硝酸铵氮肥中,反应3min,而后加入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微量元素混合;
b.将所得混合熔融物加入到高塔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熔融物经高塔造粒机甩盘,从高塔造粒机的顶部撒落,待其自然冷却至70℃后,将物料加入到冷却机中,冷却至30℃;
c.筛分所得物料,粒径为2~4mm的物料作为半成品备用,其余物料重复步骤b的操作;
d.将益生菌、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以及半成品倒入包膜机中,在10℃下包膜2.5min,然后将包膜后的物料抛光10min,即得肥料。
利用上述原料制得的生态有机复合肥中营养元素含量为35%(N15%、P7%、K13%),腐殖酸(HA)含量≥15%(有机质≥20%),益生菌≥2000万个/克肥料。
实施例五
对于蔬菜施用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是按照下面的重量配比制成的:
硝酸铵氮肥230kg、磷酸一铵150kg、氯化钾70kg、硫酸钾60kg、褐煤300k。
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蒸汽对硝酸铵氮肥进行加热,在160℃下加热4min,将褐煤加入熔融的硝酸铵氮肥中,反应4.5min,而后加入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混合,得到混合熔融物;
b.将混合熔融物经造粒机造粒后自然冷却至25℃。
利用上述原料制得的生态有机复合肥中营养元素含量为23%(N11%、P6%、K9%),腐殖酸(HA)含量≥12%。
实施例六
为满足大棚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本实施例对于瓜果、蔬菜类施用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是按照下面的重量配比制成的:
硝酸铵氮肥329kg、磷酸一铵120kg、氯化钾180kg、硫酸钾150kg、硫酸镁20kg、硫酸锌10kg、硼砂10kg、硫酸铜10kg、硫酸锰5kg、褐煤230kg、微量元素30kg、益生菌1kg、益生菌液体培养基1kg。
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先利用锤片式粉碎机将褐煤粉碎至55目,在75℃下烘干2min,此时褐煤的水分含量在3%以下,对所得褐煤进行再次粉碎,直至其粒径为100目,
然后将硝酸铵氮肥装在容器中,利用蒸汽对硝酸铵氮肥进行加热,在170℃下加热3min,将100目的褐煤加入熔融的硝酸铵氮肥中,反应3min,而后加入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硼砂、硫酸铜、硫酸锰、微量元素混合;
b.将所得混合熔融物加入到高塔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熔融物经高塔造粒机甩盘,从高塔造粒机的顶部撒落,待其自然冷却至75℃后,将物料加入到列管式冷却器中,冷却至30℃;
c.筛分所得物料,粒径为2~4mm的物料作为半成品备用,其余物料重复步骤b的操作;
d.将益生菌、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以及半成品倒入包膜机中,在40℃下包膜2min,然后将包膜后的物料抛光5min,即得肥料。
利用上述原料制得的生态有机复合肥中营养元素含量为35%(N12%、P5%、K18%),中量元素含量2%(Mg2%、S2%、K18%),微量元素含量2%(Zn0.3%、B0.3%、Fe0.4%、Cu0.4%、Mo0.2%、Mn0.2%),腐殖酸(HA)含量≥13%(有机质≥15%),益生菌≥2000万个/克肥料。
每亩大棚配12~15kg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施用时,将生态有机复合肥加水溶解后直接喷洒、冲施即可,该复合肥速溶、速效,24小时内达效,时效20~80天,施用简便,肥效全面,能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实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深受农户欢迎。本实施例中,每亩大棚配15kg的生态有机复合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委托中国农科院进行了施肥试验:
施用对象选择小麦、蜜柚、茶叶。试验共设3个施肥处理,分别为:(1)不施肥处理(2)利用含氮(N)磷(P)钾(K)的复合肥处理:300g/m2(3)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处理:300g/m2。第(2)和第(3)种处理中,所施用的肥料的量是相等的。以间比法田间排列模式为基本模式进行两次重复,即共设两个重复区组,每个重复区组内的各处理小区均取10株作定株,每隔两天作一次观察记录,每个小区30m2。
试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1: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分别用于玉米、小麦、蔬菜、瓜果种植。
供试玉米品种为东单60,土壤为棕壤,栽培方式为盆栽,盆钵为30厘米(外径)×30厘米(高度),挑选大小一致的玉米种苗移栽。每一盆移栽两株玉米、间距10厘米,共试10盆;玉米栽培试验:每一盆穴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13克。
供试小麦品种为豫麦28号,土壤为棕壤,栽培方式是盆栽,盆钵为30厘米(外径)×30厘米(高度),挑选大小一致的小麦种苗移栽。每一盆移栽小麦6株,共试10盆。每一盆穴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13克。
供试卷心菜品种为强力50号,土壤为黑壤,栽培方式是盆栽,盆钵为30厘米(外径)×30厘米(高度),挑选大小一致卷心菜的种苗移栽。每一盆移栽卷心菜1株,共试10盆。每一盆穴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13克。
供试葡萄品种为红地球(红提),土壤为黑壤,栽培方式是盆栽,盆钵为30厘米(外径)×30厘米(高度),挑选大小一致红提的种苗移栽。每一盆移栽红提1株,共试10盆。每一盆施硫酸钙2800克,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晾晒2天后,再移栽种苗,穴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50克,与土壤混合均匀作基肥。坐果时穴施16克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作追肥,果实膨大期穴施硫酸钾34克,出采收后20天穴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50克。
对比实验1:不施肥
除不施肥外,其余种植条件同实验1。
对比实验2:等量NPK复合肥
除施等量的山东金正大复合肥(15-15-15)外,其余种植条件同实验1。
实验结果如表一:
表一
实验1即为施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实验,由表一可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肥料用于大田作物和蔬菜瓜果种植,增产效果显著,作物和蔬菜瓜果品质改善显著:
1、改善与活化土壤
由于该生态有机复合肥嫁接了植物益生菌与活性物质,钝化了肥料中的重金属,达到了活化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施用该复合肥可以分别增加21.96%的土壤真菌和20.87%的放线菌,使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40%、18%。
2、提高农产品产量
与不施肥的处理相比,施加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小麦的穗粒数增加了1.7%~25.7%,千粒重增加1.5%~2.4%。与等量NPK复合肥相比,小麦每亩增产2.6%~23.6%,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
3、提高农产品品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有机复合肥添加了镁、硫、硼、锌等中量元素,能够改善小麦面粉品质,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增加小麦的面筋延伸性。
该复合肥施用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等量NPK复合肥处理相比,小麦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7.65%、1.72%;
该复合肥施用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等量NPK复合肥处理相比,小麦湿面筋含量分别增加了12.59%~23.68%、5.86%;
该复合肥施用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小麦面筋延伸性增加了4.53%~11.01%。
如此,说明该复合肥可以大幅提高小麦的品质与商品价值。
另外,将其它实施例的生态有机复合肥用于玉米、小麦、蔬菜、瓜果种植,获得的产量与上述试验结果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由熔融状态的氮肥与其它原料混合、造粒而成,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氮肥130~385份,所述其它原料主要包括磷肥120~330份、钾肥90~330份和褐煤230~470份,所述氮肥为尿素或硝酸铵氮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益生菌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益生菌液体培养基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肥为磷酸一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微量元素10~1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原料还包括中量元素33~77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量元素主要包括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硼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褐煤的粒径为80~200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状态的氮肥为经105~140℃加热1~5min的尿素,或者所述熔融状态的氮肥为经160~180℃加热1~5min的硝酸铵氮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24832.2A CN105272469A (zh) | 2015-10-30 | 2015-10-30 | 生态有机复合肥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24832.2A CN105272469A (zh) | 2015-10-30 | 2015-10-30 | 生态有机复合肥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2469A true CN105272469A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514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24832.2A Pending CN105272469A (zh) | 2015-10-30 | 2015-10-30 | 生态有机复合肥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7246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8477A (zh) * | 2016-12-08 | 2017-03-22 | 安徽睿知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用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
CN109180287A (zh) * | 2018-11-28 | 2019-01-11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花生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80286A (zh) * | 2018-11-27 | 2019-01-11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65224A (zh) * | 2018-11-28 | 2019-01-25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麦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6901A (ja) * | 1974-07-05 | 1976-01-20 | Dainichiseika Color Chem | Goseifushoku |
CN102070375A (zh) * | 2010-12-22 | 2011-05-25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腐植酸缓释肥料的制作方法 |
CN102260112A (zh) * | 2011-05-17 | 2011-11-30 | 谭钧 | 一种在尿素熔融液介质中制备腐植酸尿素络合物的方法 |
CN102503628A (zh) * | 2011-10-24 | 2012-06-20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腐脲长效氮肥的制作方法 |
CN102731198A (zh) * | 2012-05-28 | 2012-10-17 | 徐州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 | 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工艺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方法 |
CN102795947A (zh) * | 2012-07-27 | 2012-11-28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双活双效小麦腐植酸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086808A (zh) * | 2012-07-27 | 2013-05-08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马铃薯专用的活性腐脲缓释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74797B (zh) * | 2013-06-13 | 2015-02-25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颗粒含钾腐植酸尿素的制备方法及活化反应器 |
-
2015
- 2015-10-30 CN CN201510724832.2A patent/CN1052724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6901A (ja) * | 1974-07-05 | 1976-01-20 | Dainichiseika Color Chem | Goseifushoku |
CN102070375A (zh) * | 2010-12-22 | 2011-05-25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腐植酸缓释肥料的制作方法 |
CN102260112A (zh) * | 2011-05-17 | 2011-11-30 | 谭钧 | 一种在尿素熔融液介质中制备腐植酸尿素络合物的方法 |
CN102503628A (zh) * | 2011-10-24 | 2012-06-20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腐脲长效氮肥的制作方法 |
CN102731198A (zh) * | 2012-05-28 | 2012-10-17 | 徐州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 | 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工艺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方法 |
CN102795947A (zh) * | 2012-07-27 | 2012-11-28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双活双效小麦腐植酸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086808A (zh) * | 2012-07-27 | 2013-05-08 |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马铃薯专用的活性腐脲缓释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74797B (zh) * | 2013-06-13 | 2015-02-25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颗粒含钾腐植酸尿素的制备方法及活化反应器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8477A (zh) * | 2016-12-08 | 2017-03-22 | 安徽睿知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用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
CN109180286A (zh) * | 2018-11-27 | 2019-01-11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80287A (zh) * | 2018-11-28 | 2019-01-11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花生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65224A (zh) * | 2018-11-28 | 2019-01-25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麦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14317B (zh) | 一种活性氨基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214319B (zh) | 一种花生专用长效生物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85062B (zh) | 一种水稻专用分蘖肥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 |
CN103232289B (zh) | 一种烟草专用炭醋缓释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04729A (zh) | 一种含有甲壳素、腐殖酸、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 | |
CN103044146A (zh) | 复控型长效缓释有机无机生物肥 | |
CN102503641A (zh) | 一种新型绿色高效多功能腐植酸大豆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04081B (zh) | 水稻专用肥料及其制备和用于生产大米的方法 | |
CN107188716A (zh) | 一种用于茄子育苗的营养土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198619A (zh) | 一种玉米花生间作的花生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14525A (zh) | 一种用于小麦的微生物长效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09971A (zh) | 一种花卉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32290B (zh) | 一种炭醋缓释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446984B (zh) | 一种藜麦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75574A (zh) | 一种小麦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84513B (zh) | 一种单粒精播用花生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72469A (zh) | 生态有机复合肥 | |
CN104177159A (zh) | 一种水稻专用肥 | |
CN117303984A (zh) | 一种含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中性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20581B (zh) | 一种玉米专用种肥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3694060A (zh) | 玉米花生间作条件下一种玉米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03410B (zh) | 一种含有黄腐酸的氮肥组合物 | |
CN102992858A (zh) | 一种以生物质颗粒炭为基质的大葱专用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46970A (zh) | 花生专用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92855A (zh) | 一种以生物质颗粒炭为基质的白菜专用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