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8398A -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8398A
CN105258398A CN201510767045.6A CN201510767045A CN105258398A CN 105258398 A CN105258398 A CN 105258398A CN 201510767045 A CN201510767045 A CN 201510767045A CN 105258398 A CN105258398 A CN 105258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ump
water tank
pipeline
low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70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8398B (zh
Inventor
王力凡
张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chong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xin Hongli New Energy H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xin Hongli New Energy H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xin Hongli New Energy H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70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8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8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8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8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8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水箱,太阳能集热器、地埋管、水泵、阀门、管路,水箱分为高温水箱、低温水箱两部分,地源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地埋管输出端管路通过阀门Q接入到低温水箱,低温水箱设置管路通过阀门P、水泵A、水泵B、阀门E、阀门F连接到热泵机组,热泵机组与建筑物之间的管路进水侧上设置阀门A、阀门B、水泵C、水泵D,与管路出水侧上设置阀门C、阀门D;本系统通过阀门、水泵、热泵机组等机构的开启关闭实现七种模式运行,体现了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耦合特点和优势,是再生能源应用和范例之一。

Description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源热泵领域,尤其涉及到地源热泵与太阳能耦合的系统集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现行的地源热泵技术虽然能够储存大量的地热能予以人们利用,但是在使用一到两年后,地下的热量损失加剧,导致地源热泵的使用效率降低,以后就会出现使用地源热泵供暖或供热水的楼房不能达到预定温度。
近年来国内针对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的申请专利数量很多,地源热泵土壤换热端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封闭式循环,太阳能热水系统往往是对热泵供热的补充,没能实现二者的优化设计。
四川欧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号为:201520140072.6,专利名称为“利用太阳能与地热资源的地源热泵”,包括水箱、太阳能热水装置、地埋管集热器、用户换热设备和控制器,所述的水箱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A,循环泵A的出水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太阳能热水装置的进水端和电动三通阀的一端,连接循环泵A与太阳能热水装置的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A,太阳能热水装置的出水端连接电动三通阀的另一端,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地埋管集热器的进水端,地埋管集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连接水箱,水箱还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B,循环泵B的出水端通过管路连接用户换热设备,用户换热设备的出水端通过管路连接水箱,所述的太阳能热水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太阳能热水装置内水温的温度传感器A,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电动三通阀、电动阀A和温度传感器A。控制器控制电动三通阀连通循环泵A和地埋管集热器,关闭电动阀A,从而由地埋管集热器循环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水箱内的热水通过循环泵B输送至用户换热设备为用户提供热量,完成热交换后的水回流至水箱内。当温度传感器A检测到太阳能热水装置内的水温升高时,说明此时阳光充足,控制器控制电动三通阀连通太阳能热水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地埋管集热器,同时控制电动阀A开启,从而将太阳能热水装置内的热水灌入地埋管集热器,将太阳能提供的热能储存入地表浅层土壤中,利用浅层图上的蓄热特性储存太阳能,从而形成对地下热量的补充,解决地源热泵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效率降低的问题。此专利提到了夏季将太阳能收集到的热能存储到地下,但没有考虑二者冬季补充供热、地埋管会产生气堵现象、地埋管内需要补液机构等问题,因此,现有的地源热泵与太阳能耦合系统需要进行更进一步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北方寒冷地区应用地源热泵及太阳能系统多年,优化设计并实践了这一系统集成技术。
本发明主要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结合地源蓄能应用,利用热泵技术实现一套系统七种运行模式,实现了两种新能源系统的有机结合。在以供热为主要需求的地区,节能效果明显,无污染,是现代绿色建筑重要措施之一。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整个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水箱,太阳能集热器、地埋管、水泵、阀门、管路,水箱分为高温水箱、低温水箱两部分,地源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地埋管输出端管路通过阀门Q接入到低温水箱,低温水箱设置管路通过阀门P、水泵A、水泵B、阀门E、阀门F连接到热泵机组,热泵机组与建筑物之间的管路进水侧上设置阀门A、阀门B、水泵C、水泵D,与管路出水侧上设置阀门C、阀门D;冷凝器的两端连接管路上设置阀门I;热泵机组与地埋管输入端的管路上设置阀门G、阀门H;地埋管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阀门J、阀门L,地埋管输出端与水泵B之间的管路上设置阀门K;低温水箱的一个出水管路通过阀门O、水泵H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回水管路通过阀门S接入到低温水箱,该回水管路还通过阀门U、阀门W分别经两个管路接入到低温水箱、高温水箱;高温水箱通过水泵G、阀门V设置有一个进水管;高温水箱的出水口设置阀门R连接到一个管路,该管路一侧设置阀门N连接到水泵H,另一侧连接到水泵E、水泵F,水泵F的输出管路分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连接到水泵D、另一个支管通过阀门M连接到设置阀门T的管路上;
本系统通过阀门、水泵、热泵机组等机构的开启关闭实现七种模式运行,
①地源热泵制冷模式时:
阀门G、阀门L、阀门Q打开,冷凝器排出的热水进入地埋管散热,之后进入到敞开式低温水箱,低温水箱底部排水口通过阀门P连接到水泵A、阀门F、冷凝器入水口;制冷回水管通过打开的水泵C、阀门A连接到蒸发器,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打开的阀门D连接制冷输出水管路;
这一模式与传统地源热泵制冷模式原理相同,不同之处是地下循环系统开放式运行。这样使得在制冷运行期间,地下循环系统无补液机构,地下循环管道无气堵现象,该系统运行比传统地源热泵制冷运行更平稳,节能效果更明显。
②地埋管直接制冷模式时:
阀门M、阀门A、阀门H、阀门L打开,热泵机组不开机,制冷回水通过通过蒸发器管路进入地埋管换热,地埋管出水管通过阀门K、水泵A、阀门F、阀门I、阀门C连接到制冷进水管路;
这一模式是最节能的制冷模式,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土壤温度不高于13.5℃的地区,系统只开动水泵A24即可实现制冷运行,该系统运行耗电很少,一般只占传统地源热泵耗电的5%左右。
③地源热泵无太阳能耦合供热模式时:
水泵C、阀门B、阀门C打开,冷凝器制热;蒸发器的出水管路通过打开的阀门H、阀门L连接到地埋管,地埋管出水管通过阀门Q接入到低温水箱、低温水箱的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经过水泵B、打开的阀门E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管路;
这一模式一般是在无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的运行方案,其特点是运行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由于地埋管的出水进入到开式的低温水箱、地下换热系统是开放运行的,无气堵现象和补液机构,因为传统的地源热泵中地埋管里的水是闭式运行,气堵处不能从土壤中取热,因此本系统地源热泵换热效率远高于传统地源热泵供热工况,实现了地源热泵标准化供暖工况,使地源热泵效率达到最佳值,这是传统地源热泵制热工况无法实现的,是地源热泵技术制热工况下的创新,更是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的范例。且本系统模式工作时间有限,对土壤温度影响程度有限。
④太阳能热泵供热模式: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打开阀门O、水泵H、阀门S与低温水箱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低温水箱的另一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P、通过泵B、阀门E连接到蒸发器,蒸发器的出水管路通过打开阀门H、阀门J、阀门Q连接到低温水箱;冷凝器的供热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C、回水管路上打开阀门B、水泵C实现对外供热;
这一模式一般应用于日照充足期间,使用这种运行工况条件是:进入地源热泵机组能量高于地源热泵所需数值;系统运行一般条件是输入端水温高于10℃,地源机组处于高效能工况运转。所以太阳能热泵供热工况下节能效果明显。
⑤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热模式:蒸发器的出口端管路打开阀门H、阀门L连接到地埋管,地埋管出口端打开阀门Q连接到低温水箱、低温水箱的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通过水泵B、阀门E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端;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打开阀门O、水泵H、阀门S与低温水箱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冷凝器的供热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C、回水管路上打开阀门B、水泵C实现对外供热;
这一模式是特定条件下运行的,太阳能不能独立向地源热泵机组提供足够的能量或者是在太阳能提供过多的热能超过地源热泵机组所需求的热能值时,在这种条件下,太阳能提供的热能不能满足地源热泵需求时,需要从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中吸取能量,在太阳能提供的能量超过地源热泵机组所需时,系统正常运行,从蒸发器输出的水向土壤输送太阳能采集的多余热量并存储在土壤中。其特点是:在严寒期间,能够保持机组平稳运行;系统供热期间土壤温度变化较小,系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真正体现了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运行期间的能量互补,使得地源热泵技术有了新的生命力。
⑥太阳能直接供热模式: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打开阀门O、水泵H、阀门S与低温水箱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供热回水通过打开阀门T的管路街道低温水箱,低温水箱的另一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水泵B、阀门F、以及设置在冷凝器两侧管路间的阀门I、再通过阀门C进行供热;
这一供热模式是在太阳能集热器送入水箱能量大于供热末端所需求热能时的运行模式。运行期间地源热泵机组不工作。其特点是:节能效果明显,一般是传统地源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耗电的10%左右;方便自动控制使得运行简单;可以延长供热期限。
⑦太阳能补偿地源热能模式: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打开阀门O、水泵H、阀门S与低温水箱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低温水箱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水泵B、阀门F、阀门I、阀门G、阀门L连接到地埋管,地埋管出水管路打开阀门Q连接到低温水箱;
该系统在非供暖期,太阳能集热器产生大量热能,为降低集热器温度,一方面可提供生活用热水,另一方面将多余热能存入土壤之中,这对于太阳能集热器是非常必要的。运行流程是:太阳能集热器正常工作,定时向土壤输送热能。
如有较高温度热水需求时:太阳能集热器的出水管路还通过打开阀门W连接到高温水箱,也可利用高温水箱的出水通过打开阀门R、水泵E向外提供热源;打开水泵G、阀门V进行补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上七种运行模式,通过一套系统,体现了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耦合特点和优势,是再生能源应用和范例之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源热泵制冷模式时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地埋管直接制冷模式时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地源热泵无太阳能耦合供热模式时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太阳能热泵供热模式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热模式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太阳能直接供热模式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太阳能补偿地源热能模式的原理图。
图中:1.阀门A,2.阀门B,3.阀门C,4.阀门D,5.阀门E,6.阀门F,7.阀门G,8.阀门H,9.阀门I,10.阀门J,11.阀门K,12.阀门L,13.阀门M,14.阀门N,15.阀门O,16.阀门P,17.阀门Q,18.阀门R,19.阀门S,20.阀门T,21.阀门U,22.阀门V,23.阀门W,24.水泵A,25.水泵B,26.水泵C,27.水泵D,28.水泵E,29.水泵F,30.水泵G,31.水泵H,32.低温水箱,33.高温水箱,34.太阳能集热器,35.地埋管,36.热泵机组,37.蒸发器,38.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1-7所示,现对照图,具体说明如下: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整个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36,水箱,太阳能集热器34、地埋管35、水泵、阀门、管路,水箱分为高温水箱33、低温水箱32两部分,地源热泵机组36包括蒸发器37、冷凝器38,其特征在于:地埋管35输出端管路通过阀门Q17接入到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设置管路通过阀门P16、水泵A24、水泵B25、阀门E5、阀门F6连接到热泵机组36,热泵机组36与建筑物之间的管路进水侧上设置阀门A1、阀门B2、水泵C26、水泵D27,与管路出水侧上设置阀门C3、阀门D4;冷凝器38的两端连接管路上设置阀门I9;热泵机组36与地埋管35输入端的管路上设置阀门G7、阀门H8;地埋管35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阀门J10、阀门L12,地埋管35输出端与水泵B25之间的管路上设置阀门K11;低温水箱32的一个出水管路通过阀门O15、水泵H31与太阳能集热器34相连,回水管路通过阀门S19接入到低温水箱32,该回水管路还通过阀门U21、阀门W23分别经两个管路接入到低温水箱32、高温水箱33;高温水箱33通过水泵G30、阀门V22设置有一个进水管;高温水箱33的出水口设置阀门R18连接到一个管路,该管路一侧设置阀门N14连接到水泵H31,另一侧连接到水泵E28、水泵F29,
水泵F29的输出管路分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连接到水泵D27、另一个支管通过阀门M13连接到设置阀门T20的管路上;
本系统通过阀门、水泵、热泵机组等机构的开启关闭实现七种模式运行,地源热泵制冷模式时:
阀门G7、阀门L12、阀门Q17打开,冷凝器38排出的热水进入地埋管35散热,之后进入到敞开式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底部排水口通过阀门P16连接到水泵A24、阀门F6、冷凝器38入水口;制冷回水管通过打开的水泵C26、阀门A1连接到蒸发器37,蒸发器37的输出端通过打开的阀门D4连接制冷输出水管路;太阳能系统不向低温水箱中输入热量。
这一模式与传统地源热泵制冷模式原理相同,不同之处是地下循环系统开放式运行。这样使得在制冷运行期间,地下循环系统无补液机构,地下循环管道无气堵现象,该系统运行比传统地源热泵制冷运行更平稳,节能效果更明显。
地埋管直接制冷模式时:
阀门M13、阀门A1、阀门H8、阀门L12打开,热泵机组不开机,制冷回水通过通过蒸发器37管路进入地埋管换热,地埋管出水管通过阀门K11、水泵A24、阀门F6、阀门I9、阀门C3连接到制冷进水管路;太阳能系统不向低温水箱中输入热量。
这一模式是最节能的制冷模式,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土壤温度不高于13.5℃的地区,系统只开动水泵A24即可实现制冷运行,该系统运行耗电很少,一般只占传统地源热泵耗电的5%左右。
地源热泵无太阳能耦合供热模式时:
水泵C26、阀门B2、阀门C3打开,冷凝器制热;蒸发器37的出水管路通过打开的阀门H8、阀门L12连接到地埋管,地埋管出水管通过阀门Q17接入到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的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经过水泵B25、打开的阀门E5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管路;
这一模式一般是在无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的运行方案,其特点是运行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由于地埋管的出水进入到开式的低温水箱、地下换热系统是开放运行的,无气堵现象和补液机构,因为传统的地源热泵中地埋管里的水是闭式运行,气堵处不能从土壤中取热,因此本系统地源热泵换热效率远高于传统地源热泵供热工况,实现了地源热泵标准化供暖工况,使地源热泵效率达到最佳值,这是传统地源热泵制热工况无法实现的,是地源热泵技术制热工况下的创新,更是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的范例。且本系统模式工作时间有限,对土壤温度影响程度有限。
太阳能热泵供热模式: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低温水箱32的另一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P16、通过泵B25、阀门E5连接到蒸发器37,蒸发器37的出水管路通过打开阀门H8、阀门J10、阀门Q17连接到低温水箱32;冷凝器38的供热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C3、回水管路上打开阀门B2、水泵C26实现对外供热;
这一模式一般应用于日照充足期间,使用这种运行工况条件是:进入地源热泵机组能量高于地源热泵所需数值;系统运行一般条件是输入端水温高于10℃,地源机组处于高效能工况运转。所以太阳能热泵供热工况下节能效果明显。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热模式:蒸发器37的出口端管路打开阀门H8、阀门L12连接到地埋管,地埋管出口端打开阀门Q17连接到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的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通过水泵B25、阀门E5连接到蒸发器37的入口端;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冷凝器38的供热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C3、回水管路上打开阀门B2、水泵C26实现对外供热;
这一模式是特定条件下运行的,太阳能不能独立向地源热泵机组提供足够的能量或者是在太阳能提供过多的热能超过地源热泵机组所需求的热能值时,在这种条件下,太阳能提供的热能不能满足地源热泵需求时,需要从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中吸取能量,在太阳能提供的能量超过地源热泵机组所需时,系统正常运行,从蒸发器输出的水向土壤输送太阳能采集的多余热量并存储在土壤中。其特点是:在严寒期间,能够保持机组平稳运行;系统供热期间土壤温度变化较小,系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真正体现了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运行期间的能量互补,使得地源热泵技术有了新的生命力。
太阳能直接供热模式: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供热回水通过打开阀门T20的管路街道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的另一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水泵B25、阀门F6、以及设置在冷凝器38两侧管路间的阀门I9、再通过阀门C3进行供热;
这一供热模式是在太阳能集热器送入水箱能量大于供热末端所需求热能时的运行模式。运行期间地源热泵机组不工作。其特点是:节能效果明显,一般是传统地源热泵机组制热工况下耗电的10%左右;方便自动控制使得运行简单;可以延长供热期限。
太阳能补偿地源热能模式: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低温水箱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水泵B25、阀门F6、阀门I9、阀门G7、阀门L12连接到地埋管35,地埋管35出水管路打开阀门Q17连接到低温水箱;
该系统在非供暖期,太阳能集热器产生大量热能,为降低集热器温度,一方面可提供生活用热水,另一方面将多余热能存入土壤之中,这对于太阳能集热器是非常必要的。运行流程是:太阳能集热器正常工作,定时向土壤输送热能。
如有较高温度热水需求时:太阳能集热器34的出水管路还通过打开阀门W23连接到高温水箱33,也可利用高温水箱的出水通过打开阀门R18、水泵E28向外提供热源;打开水泵G30、阀门V22进行补水。
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任何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等同构思或者改变,均列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36),水箱,太阳能集热器(34)、地埋管(35)、水泵、阀门、管路,水箱分为高温水箱(33)、低温水箱(32)两部分,地源热泵机组(36)包括蒸发器(37)、冷凝器(38),
其特征在于:地埋管(35)输出端管路通过阀门Q(17)接入到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设置管路通过阀门P(16)、水泵A(24)、水泵B(25)、阀门E(5)、阀门F(6)连接到热泵机组(36),热泵机组(36)与建筑物之间的管路进水侧上设置阀门A(1)、阀门B(2)、水泵C(26)、水泵D(27),与管路出水侧上设置阀门C(3)、阀门D(4);冷凝器(38)的两端连接管路上设置阀门I(9);热泵机组(36)与地埋管(35)输入端的管路上设置阀门G(7)、阀门H(8);地埋管(35)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阀门J(10)、阀门L(12),地埋管(35)输出端与水泵B(25)之间的管路上设置阀门K(11);低温水箱(32)的一个出水管路通过阀门O(15)、水泵H(31)与太阳能集热器(34)相连,回水管路通过阀门S(19)接入到低温水箱(32),该回水管路还通过阀门U(21)、阀门W(23)分别经两个管路接入到低温水箱(32)、高温水箱(33);高温水箱(33)通过水泵G(30)、阀门V(22)设置有一个进水管;高温水箱(33)的出水口设置阀门R(18)连接到一个管路,该管路一侧设置阀门N(14)连接到水泵H(31),另一侧连接到水泵E(28)、水泵F(29),水泵F(29)的输出管路分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连接到水泵D(27)、另一个支管通过阀门M(13)连接到设置阀门T(20)的管路上;
本系统通过阀门、水泵、热泵机组等机构的开启关闭实现七种模式运行,
①地源热泵制冷模式:
阀门G(7)、阀门L(12)、阀门Q(17)打开,冷凝器(38)排出的热水进入地埋管(35)散热,之后进入到敞开式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底部排水口通过阀门P(16)连接到水泵A(24)、阀门F(6)、冷凝器(38)入水口;制冷回水管通过打开的水泵C(26)、阀门A(1)连接到蒸发器(37),蒸发器(37)的输出端通过打开的阀门D(4)连接制冷输出水管路;
②地埋管直接制冷模式:
阀门M(13)、阀门A(1)、阀门H(8)、阀门L(12)打开,热泵机组不开机,制冷回水通过通过蒸发器(37)管路进入地埋管换热,地埋管出水管通过阀门K(11)、水泵A(24)、阀门F(6)、阀门I(9)、阀门C(3)连接到制冷进水管路;
③地源热泵无太阳能耦合供热模式:
水泵C(26)、阀门B(2)、阀门C(3)打开,冷凝器(36)制热;蒸发器(37)的出水管路通过打开的阀门H(8)、阀门L(12)连接到地埋管,地埋管出水管通过阀门Q(17)接入到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的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经过水泵B(25)、打开的阀门E(5)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管路;
④太阳能热泵供热模式: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低温水箱(32)的另一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P(16)、通过泵B(25)、阀门E(5)连接到蒸发器(37),蒸发器(37)的出水管路通过打开阀门H(8)、阀门J(10)、阀门Q(17)连接到低温水箱(32);冷凝器(38)的供热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C(3)、回水管路上打开阀门B(2)、水泵C(26)实现对外供热;
⑤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热模式:蒸发器(37)的出口端管路打开阀门H(8)、阀门L(12)连接到地埋管,地埋管出口端打开阀门Q(17)连接到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的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通过水泵B(25)、阀门E(5)连接到蒸发器(37)的入口端;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冷凝器(38)的供热出水管路上打开阀门C(3)、回水管路上打开阀门B(2)、水泵C(26)实现对外供热;
⑥太阳能直接供热模式: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供热回水通过打开阀门T(20)的管路街道低温水箱(32),低温水箱(32)的另一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水泵B(25)、阀门F(6)、以及设置在冷凝器(38)两侧管路间的阀门I(9)、再通过阀门C(3)进行供热;
⑦太阳能补偿地源热能模式:太阳能集热器(34)工作,打开阀门O(15)、水泵H(31)、阀门S(19)与低温水箱(32)组成太阳能热水循环;低温水箱出水管路打开阀门P(16)、水泵B(25)、阀门F(6)、阀门I(9)、阀门G(7)、阀门L(12)连接到地埋管(35),地埋管(35)出水管路打开阀门Q(17)连接到低温水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34)的出水管路还通过打开阀门W(23)连接到高温水箱(33),利用高温水箱的出水通过打开阀门R(18)、水泵E(28)向外提供热源;打开水泵G(30)、阀门V(22)进行补水。
CN201510767045.6A 2015-11-11 2015-11-11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Active CN105258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045.6A CN105258398B (zh) 2015-11-11 2015-11-11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045.6A CN105258398B (zh) 2015-11-11 2015-11-11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8398A true CN105258398A (zh) 2016-01-20
CN105258398B CN105258398B (zh) 2017-12-29

Family

ID=55098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7045.6A Active CN105258398B (zh) 2015-11-11 2015-11-11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83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1276A (zh) * 2017-12-27 2018-05-15 江苏东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抽屉式节能恒温超声还原生物膜反应器
CN110530038A (zh) * 2019-08-19 2019-12-03 曹树梁 打拔桩机打孔至基岩建造陶瓷太阳能储能装置
CN110617651A (zh) * 2019-09-09 2019-12-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耦合地源热泵和吸收式制冷功能的实验台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1745B1 (ko) * 2011-05-04 2011-06-16 장한기술 주식회사 솔라 싱크 지열원 히트펌프 시스템과 그 제어방법
CN102913978A (zh) * 2012-11-15 2013-02-06 宁夏银星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综合利用系统
CN103216870A (zh) * 2013-05-06 2013-07-2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能源转换控制系统
CN203489506U (zh) * 2013-09-05 2014-03-19 天津圣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复合地源热泵自动控制系统
CN103776199A (zh) * 2014-01-08 2014-05-07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热平衡主动恢复功能的土壤源燃气热泵系统
CN106196714A (zh) * 2016-08-20 2016-12-07 河北工业大学 带有双地埋管群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1745B1 (ko) * 2011-05-04 2011-06-16 장한기술 주식회사 솔라 싱크 지열원 히트펌프 시스템과 그 제어방법
CN102913978A (zh) * 2012-11-15 2013-02-06 宁夏银星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综合利用系统
CN103216870A (zh) * 2013-05-06 2013-07-2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能源转换控制系统
CN203489506U (zh) * 2013-09-05 2014-03-19 天津圣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复合地源热泵自动控制系统
CN103776199A (zh) * 2014-01-08 2014-05-07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热平衡主动恢复功能的土壤源燃气热泵系统
CN106196714A (zh) * 2016-08-20 2016-12-07 河北工业大学 带有双地埋管群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1276A (zh) * 2017-12-27 2018-05-15 江苏东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抽屉式节能恒温超声还原生物膜反应器
CN108031276B (zh) * 2017-12-27 2020-12-15 江苏东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抽屉式节能恒温超声还原生物膜反应器
CN110530038A (zh) * 2019-08-19 2019-12-03 曹树梁 打拔桩机打孔至基岩建造陶瓷太阳能储能装置
CN110530038B (zh) * 2019-08-19 2021-09-03 曹树梁 在积土层打孔至基岩建造陶瓷太阳能热水储能装置的方法
CN110617651A (zh) * 2019-09-09 2019-12-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耦合地源热泵和吸收式制冷功能的实验台及其应用
CN110617651B (zh) * 2019-09-09 2024-05-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耦合地源热泵和吸收式制冷功能的实验台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8398B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098B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自平衡综合应用系统
CN201488394U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自平衡综合应用系统
CN201764713U (zh) 一种用于干燥供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7062703B (zh) 一种基于pvt集热器的直流热泵系统
CN205037401U (zh) 一种分区补热的跨季节蓄热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CN107355841A (zh) 一种低谷电驱动的空气源热泵多模式采暖系统
CN205174661U (zh) 一种复合型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CN201555394U (zh) 一种居住建筑用太阳能-地源热泵集成系统
CN202709547U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热补偿平衡的可持续供暖、供冷系统
CN105258398A (zh)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CN205174928U (zh) 多模式高效运行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CN205316744U (zh) 双源热泵复合太阳能冷热双供系统
CN213480347U (zh) 一种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
CN110260396A (zh) 基于分层热管理的太阳能和土壤源热泵耦合热水冷暖系统
CN204478586U (zh) 利用太阳能与地热资源的地源热泵
CN206037450U (zh) 跨季节太阳能储能供热系统
CN102287862B (zh) 一种新型采暖系统
CN205174929U (zh)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稳定运行的监控系统
CN105258397A (zh)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稳定运行的监控系统
CN2823866Y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智能化采暖与热水的装置
CN204227598U (zh) 浅层土壤热能与太阳能联合供热制冷系统
CN201297693Y (zh) 太阳能超导采暖装置
CN207797446U (zh) 一种提高源侧进水温度的土壤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
CN202092367U (zh) 别墅型室内地面冷热一体式温控装置
CN207162820U (zh) 一种分级利用热能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3

Address after: 1-2305, building 7, North District, Shandong design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868 Tangye West Road, Jinan District,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icho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3001 No.50, Shengji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Fuxi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XIN HONGLI NEW ENERGY HEAT SUPPL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