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5694B -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5694B
CN105245694B CN201510561585.9A CN201510561585A CN105245694B CN 105245694 B CN105245694 B CN 105245694B CN 201510561585 A CN201510561585 A CN 201510561585A CN 105245694 B CN105245694 B CN 105245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coding
code
digital code
c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15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5694A (zh
Inventor
高金铎
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615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5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5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5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该系统中设置有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将现有数字编码压缩成更简短的非数字编码表示的等值代码。将现有数字电话号码缩短2‑3位,使号码位数保持在人的记忆生理极限之内,更便于记忆;通信网络会因号码位数的缩短而减少号码传送、交换时间和存储空间;因号码位数的缩短、误拨错拨的减少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扩充了电信码号资源,能与现有数字电信编码系统有机融合。该系统可在一个电话区号内、某个运营商网络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实施而不影响国际间的交流。手机和固话间的通信不受编号方案改变的影响,无需庞大的行政投入,技术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压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基于该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电信网(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构成多个用户相互通信的多个电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是人类实现远距离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由传输、交换、终端设施和信令过程、协议,以及相应的运行支撑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
人们最为熟知的电信编码是电话号码。目前我国的固定电话号码一般由7—8位数字组成的,移动电话目前是由11位数字组成的。而在企业集团、厂矿、政府部门等还装设了集团电话,集团电话内部的电话号码一般由3—5位组成。如果在北京呼叫深圳某单位集团电话“26727383”的“868”分机则要拨出如下号码:“075526727383”接通后再拨“868”,为接通此电话共拨出15位数字。显然,除非是刻意背诵这个号码,否则谁也难记住这个长达15位的数字。
因电话号码位数过多,一来会引发因记忆错误而误拨;二是输入多位号码显然要比输入较少的号码位需要更多的时间。除用于进行人机交互时造成的时间浪费,在通信过程中,期间要经过多次传输、存储、判断等处理过程,过长的编码会使系统的存储容量增加、传送时间延长、处理速度变慢等,加大了系列开销。此外,各类印刷品由于包含有电话号码而多用的纸张,打印电话账单增加的纸张、时间的支出,总之这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浪费。
而现有方法都是在数字电话号码的基础上,做出对在通信终端上快速查找电话号码的方法,如现有的一种按电话名字呼叫技术,是在申请电话时,其电话号码与一串便于记忆的不会重复的由汉字、字母等组成的字符串对应,生成一个数据库。电话交换系统将该字符串与电话号码间做自动翻译转换,如该字符串主人今后电话号码发生变化,其登记时要将新的电话号码与字符串对应。这样别人只要知道其字符串就可以拨打其电话,而不管电话号码是否已经改变。此方法进行电话呼叫时将原有电话网络中数字号码的传送、交换,改变为呼叫时输入该数字号码的记忆字符串,记忆字符串经网络传送进入交换设备后,由交换设备中的记忆符解析数据库软件转换为原来的数字号码,接通被叫方,完成呼叫过程。其操作界面与手机的按人名拨号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手机中为电话号码赋予人名是机主的个人行为,而此方法将这种行为交由电信运营商来完成。此方法网络既要传送处理汉字字符,还要保留原有的数字号码的处理功能,要对整个电信网络系统做出重大的改变,仅为业已存在的十几亿电话号码重新赋予记忆字符串且还要保证记忆字符串是唯一的,就是一项浩大的难以实现的工程。还有一种是为了在不具有英文字母的固话键盘上输入欲呼叫的字符串电话号码,采用了先输入数字“000”作为标志,然后输入多位数字用来表示数字键位上标注的字母,这样在固话上输入6位字母编码“BJORSZ”则如图1所示用输入“000”表示字母编码标志,“22”表示“B”,“5”表示“J”,“666”表示“O”,“777”表示“R”,“7777”表示“S”,“9999”表示“Z”。
姑且不说先输入“000”会造成交换机的误判,仅仅是需要输入多达20位的数字来表示对应的6位字母,就是一般的操作者难以认同的。
上述两种方法仅仅是从人对电话号码记忆方便与否的角度考虑,而没有考虑电信网络本身的技术指标和规程要求。第一种方法需对电信网络、固定电话做彻底的改变,且需巨大的行政管理投入,更主要会给电话网络带来巨大的负担,如其举例:“电话.服务.冰箱.海尔.中国”为海尔售后服务电话。而一个8位的数字电话号码占用8个字节(Byte),而每个汉字至少要占用2个字节,所以电话记忆符“电话.服务.冰箱.海尔.中国”共占用24个字节,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都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显而易见的是不论这个号码多么便于记忆,它在技术上是不可取的;第二种方法在固定电话上输入被叫号码时要付出更多的操作时间,使系统话务量指标急剧恶化。电信网络有一套严格的技术要求并要遵循一系列国际、国内标准的。技术指标方面有话务量、网络接通率、系统开销等要求;在标准方面有我国的YD/T1157-2001、YD/T 1338-2005及相关ITU的标准。上述方法若得以实施将会大大降低网络系统技术性能,且不符合主叫号码能够在被叫终端上显示,同时被叫用户还能够根据这个显示进行号码的回拨的行业标准。
电话号码仅是各类电信编码中的一种,它是对电话终端的指定。除电话号码编码外,还有其他不同种类的业务编码,这些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编码共同构成了电信编码。电号码编码要符合便于电路处理、唯一、规律、简短和便于记忆的原则。有规律,就便于交换机选择路由,也便于用户记忆;越简短,拨号出错的概率就会越小,建立通话电路的时间也就越短。电话号码除了作为人机界面使用外,其在网络中还要进行多次传输、存储、比对等处理。显然,编码越长、越复杂,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就越大,传输、处理的时间就越长,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便于记忆和简短都是电信编码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人口增长和通信设备安装的需求增加,导致电话号码资源紧张,需要对电话号码升位,以增加装机容量。电话号码的升位,满足了用户需要。但因人的生理因素,电话号码的位数越多,越难以记忆,拨打出错的概率就越高,拨打电话耗费的时间也就越长;而整个电话系统也会因编码位数的增加使得传送、交换控制、存储空间等的开销进一步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基于该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话号码难以记忆,以及通信交换系统因电话号码位数过多导致电话号码传送和交换时间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包括:
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
获取待转换的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或者将接收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规则包括: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转换非数字编码的字符集,将所述字符集中字符的数量作为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对所述进制数中的每一字符赋予数值,确定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包括:
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二规则进行分段,将每一段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相对应的数值;
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与所述数值对应的字符;
将每一段对应的字符进行拼接,将拼接后的字符作为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非数字编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所述非数字编码中的字符对应的数值;
将所述数值按照所述非数字编码进制数与数字编码进制数的转换关系转换成与所述数字编码进制数对应的数字编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字编码或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转换的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或者将接收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规则包括: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交换机,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交换机相连;
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交换机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并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为数字编码时,将所述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以通过所述交换机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以及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为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并将转换后的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并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所述编码形式为数字编码时,将所述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
所述交换机中的第三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发送的所述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并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和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可选的,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编码形式为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基于该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通过对用户输入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获取待转换的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转换成与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数字编码,该编码转换方法不仅可用于人机对话的界面表示,也可以在电信网络中直接处理,取代原有的数字交换系统;它可以使现有电话号码位数至少缩短二至三位,而且电话号码易产生记忆关联,使电话号码更便于记忆;通信交换系统会因电话号码位数的缩短而减少号码传送、交换时间和存储空间,因号码位数的缩短、误拨错拨的减少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涉及的一种在数字键盘上输入字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十进制数转换为用英文字母作为数符的二十六进制数的方法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十进制数转换为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八和三十二进制数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号、座机号,区号和国家代码转换后的比较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编码转换为英文编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数字电话编码在电话网的运行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话编码在电话网的运行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国家的数字编码转换为非数字编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话编码在电话网的运行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国家国家标准代码/国际标准代码转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编码体系的国家间相互通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采用英文字母来组织电信编码,则因其有26个字母,其编码容量为:260=1;261=26;262=676;263=17,576;264=456,976;265=11,881,376;266=308,915,776;267=8,031,810,176;268=208,827,064,576。
显然,26个英文字母的编码容量要比十进制数字编码容量大的多。由8位十进制数字组成的编码,其所有组合共有一亿组,而由6位英文字母组成的编码的容量达三亿多;由11位数字组成的编码容量还不及8位英文字母编码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用英文字母做电话号码编码的话,只需6位即可达到8位十进制数字编码的结果,用8位即可达到现有11位数字组成的手机号码的结果。在提供号码资源能力方面,英文字母方案显然更胜一筹。
除英文使用拉丁字母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国家均使用拉丁字母;斯拉夫语系使用西里尔字母文字,如前苏联部分国家、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希腊文、希伯来文、阿拉伯文等,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字拼音方案,原理上都可以组成各自文字字母的编码方案。选用西里尔字母(共32个)编码的编码容量为:320=1;321=32;322=1,024;323=32,768;324=1,048,576;325=33,554,432;326=1,073,741,824;327=34,359,738,368;328=1,099,511,627,776。
进一步地,考虑编码后的号码是否方便拨打、是否通用的问题。如俄罗斯采用的是西里尔字母编码方案,美国采用的是英文字母编码方案,若美国的号码为“ACDGH”的电话欲与俄罗斯的号码为“бгждещ”的电话通话时,因美国的电话机上没有西里尔字母键盘,所以电话无法打通。可见,现有电话号码编码方案采用十进制数字电话号码编码方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0~9这十个数字符号全世界通用。因此,考虑采用拉丁(英文)字母的编码方案更方便拨打,更具有通用性。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
202、获取待转换的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203、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或者将接收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规则包括: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201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图2中未示出的步骤:
获取待转换非数字编码的字符集,将所述字符集中字符的数量作为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不同国家不同字母的数量不同,因此在转换的时候进制数也是不一样的。对所述进制数中的每一字符赋予数值,确定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电话号码“13856781234”、“62347856”是两组十进制数字表示的代码,仅仅表示两组不同的数字组合,并无其他意义。若将这两组代码数值化,并转换为用其他符号表示的等值的数,则转换后的数的表示方式,即可唯一替代原有十进制数。
在数字系统中,如果用几个基本符号(例如:0,1,2,…,r-1)表示数值,则称数值为基r数制(Radix-r Number System),r成为该数制的基(Radix)。
若采用其他基本符号为新的数字系统,则任一数值将会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所以对于用十进制数字表示的电话号码而言,同样可以用其他字符表示。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选择字符集。根据手机使用地区的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字符集,如在我国可选择英文(英文/拼音)字母,在斯拉夫语系国家可选择西里尔字母、阿拉伯国家选择阿拉伯字母等。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确定记数制的基数。如果选择26个英文字母作为新的记数制符号,则新的记数制为26进制。也可以在26个英文字母基础上增加若干符号如:增加4个符号:“[”、“]”、“\”以及“/”,构成三十进制。采用拉丁字母的非英语国家使用英文字母的数量不等,如意大利为21、葡萄牙为23个、西班牙27个等,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字符集的符号数量,以确定新的记数制基数r。下面是各种不同记数制的符号。
二进制=【0,1】,r=2;
八进制=【0,2,3,4,5,6,7】,r=8;
十进制=【0,1,2,3,4,5,6,7,8,9,】,r=10;
十六进制=【0,1,2,3,4,5,6,7,8,9,A,B,C,D,E,F】,r=16;
意大利字母=【ABCDEFGHILMNOPQRSTUVYZ】,r=21;
希腊字母=【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ΞΟΠΡΣΤΥΦΧΨΩ】,r=24;
英文字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r=26;
英文字符=【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r=30;
西里尔字母=【АБВГДЕЖЗИЙКЛМНОПРСТУФХЦЧШЩЪЫЬЭЮЯ】,r=32。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给选定数制的符号赋值。
正如十进制数有十个数符,每个符号代表一个数值。将不同记数制中每一个符号赋予数值,也决定了符号的排序。如表1至表7所示。
表1 十进制(阿拉伯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091
表2 二十二进制(希伯来字母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092
表3 二十四进制(希腊字母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093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01
表4 二十六进制(英文字母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02
表5 二十八进制(阿拉伯字母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03
表6 三十进制(英文字母+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04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11
表7 三十二进制(西里尔字母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12
上述表中的符号可以任意次序排列,没有优劣之分,符号不同的排序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以英文字母为例,既可以如表7英文字母排列顺序为其赋值,也可以其他顺序排列赋值,如表8:
表8 二十六进制(英文字母数符排序)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13
不同的排序赋值,只是使得最后表示数值的符号组合不同,并不影响数值内容。如十进制数1471按表4字母排序转换成二十六进制表示为:147110=CEP26,但按照表8排序则表示为:147110=CVZ26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数的位权。
数制中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数值的大小(所处位置的价值)。例如,十进制的123,1的位权是100,2的位权是10,3的位权是1;二进制中的1011,第一个1的位权是8,0的位权是4,第二个1的位权是2,第三个1的位权是1;二十六进制的CVZ26,C的位权是676(262),V的位权是26(261),Z的位权是1(260)。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任意一个数字,可以用不同的记数制来表示。如数字“三十九”分别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为:100111二进制、47八进制、39十进制及27十六进。同理,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均可以转换为表1-表8所示的字母记数制来表示。如图3所示的为十进制数转换为用英文字母作为数符的二十六进制数的方法示意图,图4A-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十进制数转换为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八和三十二进制数的方法示意图,其数符分别为希伯来、希腊、阿拉伯和西里尔字母。采用该转换方法实现了十进制数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需要注意的是,图3、图4A和图4B例中的十进制数字设定为电话号码,且号码13914714023是分为“139”、“1471”、“4023”三段分别转换的,其与号码13914714023作为一个十进制数转换结果是不同的。比较如下:
13910=FJ26;147110=CEP26;402310=FYT26;139,1471,4023三段拼接为FJCEPFYT26
1391471402310=BTBDOIMP26
之所以分段转换,是因为ITU及国家行业部门对电信编码相应的规范要求,为了适应系统运行要求必须这样来分段,否则在运行时将会造成误操作。
因此,在上述步骤203中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包括:
2031、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二规则进行分段,将每一段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相对应的数值;
2032、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与所述数值对应的字符;
2033、将每一段对应的字符进行拼接,将拼接后的字符作为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非数字编码。
通过上述对号码进行分段,适应了ITU及国家行业部门对电信编码相应的规范要求,避免了误操作。
在另一个可实现的方式中,上述步骤203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34、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所述非数字编码中的字符对应的数值;
2035、将所述数值按照所述非数字编码进制数与数字编码进制数的转换关系转换成与所述数字编码进制数对应的数字编码。
下面对上述号码的分段方法进行详细举例说明。
我国的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和移动通信网码号资源的结构、位长和含义为例说明如下:
⑴国际长途号码,如表9所示。
表9 国际长途呼叫前缀+国家(地区)码+国内有效号码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31
国际长途号码最大位长为15位(不含前缀),目前我国最长为13位。
国际(国内)长途呼叫前缀由各国自行确定。我国国际呼叫前缀是00;国家(地区)码由国际电联分配,如我国的国家码为86,台湾的地区码为886(待电联最终确认),香港的地区码为852,澳门的地区码为853。
⑵国内长途号码,如表10所示。
表10 国内长途呼叫前缀+长途区号+本地用户号码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32
国内长途号码最长为11位(不含前缀),本地用户号码位长为6位、7位或8位。国内呼叫前缀是0。
⑶本地号码,如表11所示。
表11 局号(PQR(S))+用户号码(ABCD)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41
(4)用户号码,如表12所示。
表12 国家(地区)码+网号+H0H1H2H3+ABCD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42
最大位长为15位,目前的长度为13位。网号是标记一个网路的号码,在号码结构中位于国家号码后面。如中国移动的139、中国联通的130。国家(地区)码由国际电联分配,我国的国家码为86。
(5)国际移动台识别码,如表13所示。
表13 国家(地区)码+移动网络识别码+移动台识别码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43
国际移动台识别码中的国家(地区)码由国际电联管理并分配,用来标识国家或特定地区的代码。我国国际移动台的国家码是460。移动网络识别码用于识别不同运营者的网路,位长2位.例如中国移动的GSM网为00,中国联通的GSM网为01;移动台识别码是识别移动用户的号码,记为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与移动通信网相关的还有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MEID(Mobile EquipmentIDentifier)编码,其码号结构、含义等详见信产部第28号令《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
根据相关国际、国内标准要求,按照表4-表10的转换方法,电话号码62761234转换为不同记数制结果如下:
86 6276 123410
DI JHK BVM26(英文字母表示)
C[ G/G BLE30(英文字母+符号表示)
БХ ЕГГ АЕС32(西里尔字母表示)
ΔΟ ΛΧΝ ΓΔΛ24(希腊字母表示)
号码1391471402310转换为英文表示为:FJCEPFYT26。图5是手机号、座机号,区号和国家代码转换后的比较结果。可看出手机由11位数字号码转换为8位字母号码,即“运营商”由3位变为2位、“HLR标识码”由4位变为3位、“用户号码”由4位变为3位;8位或7位数字电话号码转换为6位或5位字母号码,即“本地网局号”由3-4位变为2-3位、“用户号码”由4位变为3位;2-3位数字区号转换为1-3位字母号码;1-4位数字国家代码转换为1-3位字母号码。其中手机号码改为字母表示后,长度只是原来的0.72,8位座机号码编码长度为原来的0.75。
下表是常见的数字电信编码转换为英文字母电信编码结果:
移动号段的英文字母表示: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51
电话区号的英文字母表示: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52
国家(地区)代码的英文表示: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153
电话区号、国家代码数字编码转换为字母编码后,编码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压缩后的编码,无论是人工输入时间还是系统传输时间都会相应缩短,存储空间的占用也会随之减少,大幅度提高了电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其中要注意十进制数字代码转换为非数字代码时,数字代码最高非“0”位之前的数字“0”直接用对应的字母替代,如10=K;100=DW;01=AB;00=AA。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转换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71,用于对接收的数字编码或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
获取模块72,用于获取待转换的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转换模块73,用于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或者将接收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规则包括: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交换机,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交换机相连;
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交换机中设置有上述的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交换机可以理解为MSC和PSTN交换机。在通信终端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信的过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为移动手机时,则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MSC进行通信,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有固定电话时,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则需通过MSC和PSTN交换机进行通信。
具体的,不同记数制的数之间相互转换是由转换装置完成的。转换过程既可用软件也可以用硬件(固件)来实现,可按照图4A、图4B的步骤实现;硬件是在存储器中存放已经计算好的结果,然后用被转换的数据去寻址,找到对应的转换结果。图6是十进制数与英文字母表示的二十六进制数之间相互转换的示意图。
现有数字电话编码在电话网的运行如图9所示。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上述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01、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并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
802、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为数字编码时,将所述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以通过所述交换机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
803、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以及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上述方法通过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设置转换装置,使得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可以直接输入非数字编码就可以通讯,该非数字编码相对于数字编码位数相对于数字编码缩短了二至三位,而且非数字编码易产生记忆关联,使电话号码位数保持在用户的操作记忆生理极限之内,使得该非数字编码更便于记忆。
下面对上述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
112、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是否为数字编码,如果是,执行步骤113-114,否则,执行步骤115-116。
113、将所述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以通过所述交换机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将所述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存入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话记录中。
114、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以及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115、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为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向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转换后的数字编码的信息。
116、将转换后的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继续执行步骤113。
本系统电话网不改变数字号码传输、存储和交换的实质,只需在手机上安装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即“十进制数/非数字字符数转换”模块,即可实现用非数字字符表示的电话号码间的呼叫。图10例①中,号码为18664979065的电话安装有“十进制数/希腊字母转换”模块,号码为13914714023的电话装有“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当电话18664979065首次拨打电话13914714023时,流程如上所示:
⑴输入数字号码13914714023;
⑵判断输入为数字号码,直接呼叫;
⑶呼叫结束后,数字号码经“十进制数/希腊字母转换”模块转换为对应的希腊字母电话代码ΖΥΓΞΘΗΩΠ并保存(以后可直接输入希腊字母ΖΥΓΞΘΗΩΠ呼叫13914714023);
⑷被叫手机13914714023接收到18664979065的呼叫后,因其装有“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故其来电显示会同时显示数字主叫号码18664979065和英文号码HEJPNNKR;
⑴′号码为13914714023的手机已知手机18664979065的英文号码为HEJPNNKR,故其直接输入更为简短的号码HEJPNNKR呼叫18664979065;
⑵′系统判断其输入的非数字号码,故要转换为数字号码18664979065呼叫,同时显示被叫的数字号码18664979065;
⑶′呼叫结束后,数字号码18664979065再经“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转换为英文号码HEJPNNKR并保存,意为此次呼叫对象为英文号码HEJPNNKR。
⑷′被叫手机18664979065接收到13914714023的呼叫后,因其装有“十进制数/希腊字母转换”模块,其会显示数字主叫号码13914714023及希腊字母号码ΖΥΓΞΘΗΩΠ。
图10例②中,号码为18664979065的电话安装有“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号码为56781234的座机无字母输入和显示功能。其呼叫过程为:
⑴手机输入已知的座机英文号码IKKBVM,同时也显示其数字号码56781234;
⑵被叫座机56781234显示主叫号码18664979065;
⑴′座机56781234欲呼叫手机18664979065,因其无显示和输入字母功能,故直接输入被叫号码18664979065;
⑵′被叫18664979065收到56781234的呼叫,“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分别将主叫的英文字母号码和数字号码显示。
图10方式,不会对电话网本身造成任何影响,只是简便了电话号码的输入,且可以自动生成不同方式表示的电话号码,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习惯表示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字符号码无需政府、电信运营商的行政和资金投入。图11是不同国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模块(即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在不影响电话网运营的情况下,任何地区、国家都可以采用此方式,将电话号码改变成自己熟悉的字符电话编码系统。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上述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并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
122、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所述编码形式为数字编码时,将所述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
123、所述交换机中的第三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发送的所述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并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
124、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和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上述方法通过在交换机和通信终端中均设置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使得因为电话号码位数的缩短而减少号码传送、交换时间和存储空间,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制定了不同的转换规则,自动在数字编码和非数字编码之间进行转换,满足了数字座机用户和不便于记忆非数字编码用户的需求,可直接应用于各国间的电信互通交流。
下面对上述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
152、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是否为数字编码,如果是,执行步骤153-155,否则,执行步骤156。
153、将所述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向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转换后的非数字编码的信息。
154、所述交换机中的第三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发送的所述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并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
155、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和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156、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编码形式为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并继续执行154-155。
157、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存入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话记录中。
在该系统中不仅电话号码采用英文字母编码,且电信网内也完全采用同一规则的英文字母编码。其特点在于包括电话号码在内的所有电信编码在网内均采用英文字母编码表示和处理,即编码的传输、存储、交换等全是以英文字母编码为基准。在如下示例中,有数字号码为18664979065、13914714023的手机和号码为56781234、6960386分别位于北京和呼和浩特的座机,手机装有“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其之间的呼叫流程如上所示。图13例①:
⑴手机18664979065(HEJPNNKR)输入座机号码IKKBVM(56781234);
⑵手机判断输入为字母号码,直接呼叫;
⑶网络将座机号码IKKBVM和主叫号码HEJPNNKR一并传送至PSTN1交换机处;
⑷PSTN1交换机装有“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转换模块将被叫号码IKKBVM和主叫号码HEJPNNKR转换为对应的数字编码56781234、18664979065,前者用于接通被叫座机,后者用于在被叫座机上显示。
⑴′座机输入被叫号码18664979065,传送至PSTN1交换机;
⑵′PSTN1交换机“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将被叫号码18664979065及主叫号码56781234转换成对应的英文字母号码HEJPNNKR和IKKBVM,
⑶′号码HEJPNNKR和IKKBVM继续向MSC传送;
⑷′MSC用号码HEJPNNKR选择指向手机18664979065,IKKBVM传送给手机用来显示主叫号码。
⑴″座机输入号码04716960386,传送至PSTN1交换机;
⑵″PSTN1交换机判断为长途呼叫,路由至PSTN2,其“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将被叫号码6960386及主叫号码56781234转换为对应的英文字母号码BAUAOW和IKKBVM向PSTN2传送;
⑶″PSTN2“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将英文字母号码BAUAOW和IKKBVM转换为6960386和56781234,交换指向座机6960386,并将来自北京的号码56781234显示为1056781234。
例②:
⑴座机输入号码01056781234,传送至PSTN2交换机;
⑵PSTN2交换机判断为长途呼叫,路由至PSTN1,其“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将被叫号码56781234及主叫号码6960386转换为对应的英文字母号码IKKBVM和BAUAOW向PSTN1传送;
⑶PSTN1“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将英文字母号码IKKBVM和BAUAOW转换为56781234和6960386,交换指向座机56781234,并将来自呼和浩特的号码6960386显示为4716960386;
座机对手机的呼叫与例①相同。
例③中,数字号码为18664979065、13914714023的手机装有“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其通信过程:
⑴手机18664979065(HEJPNNKR)输入号码FJCEPFYT(13914714023);
⑵手机判断输入为字母号码,直接呼叫;
⑶主叫MSC1将被叫号码FJCEPFYT及主叫号码HEJPNNKR一并传送至被叫MSC2处;
⑷被叫MSC2用号码FJCEPFYT选择指向手机13914714023,号码HEJPNNKR用来在手机13914714023上显示。
⑴′手机13914714023(FJCEPFYT)输入被叫号码18664979065(设首次不知道被叫英文字母编码);
⑵′手机13914714023系统判断为数字号码,通过其“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将号码18664979065转换为对应的英文字母编码HEJPNNKR呼叫;
⑶′主叫MSC2将被叫号码HEJPNNKR及主叫号码FJCEPFYT一并传送至被叫MSC1处;
⑷′被叫MSC1用号码HEJPNNKR选择指向手机18664979065,号码FJCEPFYT用来在手机18664979065上显示。
除电话号码外,与移动动通信网相关的IMEI\MEID\IMSI\TMSI等编码,电信网络系统中的其他业务代码如300、400、500、600、700、800、1120等,都可以按照表4或其他的定义转换为相应的英文字母编码如下: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211
与图10相比较,图13方式将会根本改善电信网络的性能。以如下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为例:
①.待机状态(呼和浩特用户在北京):
·呼和浩特用户A开机,待机手机每1-2秒向本地基站发送SIM卡中的信息;
·基站接收解码后送交换机,交换机分析号码(知为呼和浩特用户,并知属何HLR)经七号信令网询问呼和浩特HLR,确定为合法用户后,将该用户数据存入VLR;
·同时通知HLR标记——A用户在北京漫游,VLR中的数据随之更新。
②.被叫状态:
·某用户呼叫A用户,询问A用户的归属HLR;
·HLR指示A用户的当前位置VLR,呼叫经七号信令送达A当前的MSC;
·MSC经VLR查A用户的基站服务区并向A发出呼叫。
③.主叫状态:
·A用户拨号经基站送达拜访MSC;
·MSC查询VLR合法,经七号信令网向A的被叫所在地发出呼叫;
·被叫查HLR指示被叫当前位置回送主叫MSC;
·主叫重向被叫当前位置的MSC(VLR)发出呼叫;
·MSC接收呼叫查VLR确定被叫所在基站;
·向被叫振铃。
从上例可知,在移动通信过程中看出,系统主要是执行大量的手机相关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操作。若被操作数据更为简短,会加快传输速度并减少存储空间。英文字母编码较之十进制数字编码缩短约25%的编码长度,所需传输时间就会缩短25%。当通信网络需要处理成百上千万的用户通信要求时,其节省的时间是惊人的。
上述英文字母编码方式,只需在手机和PSTN交换机内设置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模块,而无需对手机硬件设备、通信网架构、电路构成做出任何改变,简单易行。
本发明实施简单易行。对于移动通信网络,只需在手机中设置“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并将系统数据库中原用十进制数字表示的各代码用等值的英文字母替代。手机中的“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用来将呼叫时输入的数字电话号码转换成英文字母号码,也用来将存储于手机和SIM卡内的IMEI\MEID\IMSI\TMSI等编码转换为对应的英文字母号码与系统交互(其中MEID和TMSI为十六进制代码,也转换为等值的英文字母代码)。若新生产的手机可直接将英文字母代码表示的IMEI\MEID\IMSI\TMSI等直接写入手机内存和SIM卡内,这样则减少了数制间的转换时间。在移动通信网络中,VLR、HLR和EIR等数据库中原建立的手机数字代码信息也一次性转换为英文字母代码(新登记的手机直接建立英文字母代码信息)。如此,移动通信系统所有信息数据的传输、存储、比对等操作将以更为简短的英文字母代码来进行,比起对原有数字代码的操作,其系统效率大为提升。
对于公众电信网(包括PSTN、ISDN、PSPDN和CSPDN)而言,本发明实施更为简单易行。以PSTN为例,其无需对电话终端做任何更改,网络结构亦无须变动,数据库也保持原状,只需在与移动通信接口处以及长途交换局端加装“十进制数/英文字母转换”模块。以便在进行本区号以外的电话通信及与手机进行通信时,将数字编号信息转换成英文字母编码信息向外发送,或将区外PSTN、手机对本PSTN所属终端的英文字母编码呼叫信息转换为数字编码。
电信网络在ITU标准规范下,实现了联通全球的通信。如若其中某一成员国采用了非现行ITU数字编码标准的编码体系,则会导致此成员国无法与其他成员通信的现象。为此,可在每一采用非数字编码系统国家的国际局端设置“国家标准编码/国际标准编码转换”模块,各国在国内采用自定编码标准,在国际线路中采用国际编码标准,使得各国互通无任何障碍。
图14是不同国家‘国家’标准代码/国际标准代码转换模块。图15是采用不同编码体系的国家间相互通信示意,此处设国际标准编码为英文字母编码。
如中国采用英文字母编码,通过国际局A与各国通信;澳大利亚仍采用数字编码,通过国际局C与各国通信;埃及采用了阿拉伯文字母电信编码,通过国际局B与其他国家通信;塞尔维亚采用西里尔字母编码,通过国际局D与其他国家通信。假设各国间都呼叫对方的区号为321、号码为12345678的电话,则各国家通信过程如表14:
表14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231
⑴中国给澳大利亚电话:
输入号码AA CJ MJ BVM IKK,由号码“AA”路由至国际局A,由国家代码“CJ”将MJBVM IKK传送至国际局C,国际局C通过26→10进制转换模块,将MJ BVM IKK转换为数字编码321 1234 5678呼叫;
⑴′澳大利亚给中国电话:
输入号码0011 86 321 1234 5678,由号码“0011”路由至国际局C,再由国家代码“86”路由至国际局A,通过设置在国际局C的10→26转换模块,将号码321 1234 5678转为MJBVM IKK传送给国际局A,完成呼叫;
示例表明,本发明之方法允许各国使用不同的编码系统,而不影响其相互间的通信。依此原理,同一国家内也可以在不同电话区号内采用不同的编码系统。发达地区电话拥有量大,网络系统负担重,可以率先采用英文字母编码系统。欠发达或人口稀少地区仍可以暂时保持数字编码系统,但各地之间的通信交流并不会因编码体系的不同而造成障碍。
便于关联,正是由于号码过长不便于记忆,才使得一些容易引发谐音关联记忆的号码如168,或多位同号如8888等成了特殊商品。从实用方面讲上述号码只是更便于记忆而已。若改为非数字式号码后,因其与文字直接关联,更易谐音关联。如我国汉语拼音及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均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方案,故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后,会有:
Figure BDA0000796429220000232
显然,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使用者,都会根据自身对文字的理解设计出比数字号码更易谐音关联的方案,使记忆更为牢固。系统性能大幅提高,号码的缩短和易于记忆关联带来的直接好处是,用户减少了错误输入的可能和输入时间的缩短,而系统直接处理更为简短的非数字编码则大大减少了信息传输、操作时间,进而使得整个电信系统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各不同运营商方便实现互通,本发明甚至允许在单一区号内或单一运营商内独家实施,更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实施而不影响国际间的交流。手机和固话间的通信亦不受编号方案改变的影响;也无需庞大的行政投入,技术简单易行,具有实施前景。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终端、交换机,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交换机相连;
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交换机中设置有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包括电话号码、移动通信网相关的IMEI、MEID、IMSI、TMSI编码以及电信网络系统中的其他业务代码;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字编码或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转换的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或者将接收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规则包括: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包括:
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二规则进行分段,将每一段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相对应的数值;
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与所述数值对应的字符;
将每一段对应的字符进行拼接,将拼接后的字符作为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符合电信编码规范要求的非数字编码;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所述非数字编码中的字符对应的数值;
将所述数值按照所述非数字编码进制数与数字编码进制数的转换关系转换成与所述数字编码进制数对应的数字编码。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并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为数字编码时,将所述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以通过所述交换机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以及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为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并将转换后的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转换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并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所述编码形式为数字编码时,将所述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
所述交换机中的第三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发送的所述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并向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呼叫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转换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呼叫信息中的来电号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并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发送显示所述来电号码和根据所述来电号码转换的非数字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编码形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在判断所述编码形式为非数字编码时,将所述非数字编码发送至交换机。
6.一种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
获取待转换的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非数字编码或者将接收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
其中,所述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包括电话号码、移动通信网相关的IMEI、MEID、IMSI、TMSI编码以及电信网络系统中的其他业务代码;所述预设第一规则包括: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包括:
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二规则进行分段,将每一段的数字编码转换成与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相对应的数值;
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与所述数值对应的字符;
将每一段对应的字符进行拼接,将拼接后的字符作为所述数字编码对应的符合电信编码规范要求的非数字编码;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以及该进制数对应的预设第一规则将接收的该进制数对应的非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非数字编码,通过预设第一规则获取所述非数字编码中的字符对应的数值;
将所述数值按照所述非数字编码进制数与数字编码进制数的转换关系转换成与所述数字编码进制数对应的数字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接收的数字编码/非数字编码进行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转换非数字编码的字符集,将所述字符集中字符的数量作为所述非数字编码的进制数;
对所述进制数中的每一字符赋予数值,确定所述进制数中每一字符与数值的对应关系。
CN201510561585.9A 2015-09-06 2015-09-06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245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1585.9A CN105245694B (zh) 2015-09-06 2015-09-06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1585.9A CN105245694B (zh) 2015-09-06 2015-09-06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694A CN105245694A (zh) 2016-01-13
CN105245694B true CN105245694B (zh) 2020-12-01

Family

ID=5504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1585.9A Active CN105245694B (zh) 2015-09-06 2015-09-06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5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6488A (zh) * 2018-08-21 2019-03-08 深圳市华力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64368B (zh) * 2020-12-02 2022-06-0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号码加密存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9649A (zh) * 2011-06-08 2011-12-21 无锡市音信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汉字进行大数值标识的方法
CN102591613A (zh) * 2011-12-28 2012-07-18 贾洪涛 一种通用电话号码编码方法及采用该编码方法的电话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701B (zh) * 2006-03-23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为移动电路域用户提供注册和呼叫接续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742470B (zh) * 2008-11-11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ss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606267B2 (en) * 2011-02-28 2013-12-10 Blackberry Limited Using the IMSI value from the SIM card data to make an external call
US9049548B2 (en) * 2012-01-05 2015-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information in mobil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9649A (zh) * 2011-06-08 2011-12-21 无锡市音信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汉字进行大数值标识的方法
CN102591613A (zh) * 2011-12-28 2012-07-18 贾洪涛 一种通用电话号码编码方法及采用该编码方法的电话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694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54333B1 (ko) 문자열 다이얼링에 적합한 호처리 방법
US8903449B2 (en) Intelligent dialing method and intelligent dialing terminal
KR10147456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국제 전화 오토 다이얼링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20040266422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 completion following a call to an improper called numb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245694B (zh) 数字编码与非数字编码的转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JP4810020B2 (ja) 従来の国際電話ダイヤルプランを利用して少なくとも1つの新しいダイヤルプランを確立するための電気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ビス制御ポイント、および方法
US20020186832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lphanumeric speed dialing service
CN100477822C (zh) 一种实现一机多号的方法
CN101790254B (zh) 支持集团通信的移动电话终端和系统以及方法
CN101102366A (zh) 一种实现一号通业务主叫号码显示的方法
US20100008491A1 (en) Intelligent dia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70036288A1 (en) Personalized telephone number
KR100897050B1 (ko) 국제 발신 번호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
CN101018257A (zh) 在通讯终端上将域名字符串作为电话号码进行拨号的方法
CN100579268C (zh) 一种用于移动台的“+”码拨号方法及系统
KR101062136B1 (ko) 이동통신망에서 문자를 이용한 통화 연결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984163A (zh) 手机拨打“电话名字”的方法
CN102591613A (zh) 一种通用电话号码编码方法及采用该编码方法的电话机
CN101227729A (zh) 实现移动电话自动租用漫游地电话号码的方法
CN1674697A (zh) 电信通讯电话、短信名字呼叫技术
CN104468967B (zh) 利用移动终端拨号盘智能查询股票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7889855B1 (en) Direct telephone dialing by name
CN1984164A (zh) 电话机拨打“电话名字”的方法
KR20120062391A (ko) 전화번호 자동착신시스템
KR101477869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국제 및 로컬 전화 오토 다이얼링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1, B2, No. 32 Huancheng South Road, Ma'antang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ny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10000 Room 301, unit 5, building 3, Inner Mongolia building materials design institute, Wulanchabu East Road, Saihan District,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ao Jin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