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3089B -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3089B
CN105243089B CN201510572022.XA CN201510572022A CN105243089B CN 105243089 B CN105243089 B CN 105243089B CN 201510572022 A CN201510572022 A CN 201510572022A CN 105243089 B CN105243089 B CN 1052430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detection data
twice
interior
pre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20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3089A (zh
Inventor
王婷
杨辉
王富祥
陈健
周利剑
玄文博
李明菲
雷铮强
张华兵
李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720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3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3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3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3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3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该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管道的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根据维修改造记录对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从历史内检测数据中过滤人为变更的数据后得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匹配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典型特征点、管道设备、管道环焊缝及各类缺陷,以将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对齐;将对齐后的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从而本发明基于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内检测能够在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检测出管道可能存在的缺陷,是预测事故隐患、为安全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的重要手段。油气管道周期性检测是实现管道安全运行与管理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于内检测及信号识别判定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周期性检测的内检测结果数据通常信息量庞大,并且由于几次内检测所选取的服务商不同或检测器的升级换代,数据的格式、尺寸量化精度、所采用的缺陷交互准则往往差别很大,加之管道在检测周期之间进行过换管、加套筒、增加/更换阀门等维修维护,增加了数据对比分析的难度,数据对齐难以通过简单的检测里程对齐来实现,从而导致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管道的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根据维修改造记录对两次所述历史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从所述历史内检测数据中过滤掉人为变更数据后得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特征点及各类缺陷,以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对齐;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
优选的,所述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具体包括: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和/或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二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外腐蚀增长率;和/或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三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和/或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四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裂纹尺寸变化值。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列表导出所述内腐蚀增长率。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外腐蚀增长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列表导出所述外腐蚀增长率。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三列表导出所述凹陷尺寸变化值。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裂纹尺寸变化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第四列表导出所述裂纹尺寸变化值。
优选的,所述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特征点及各类缺陷,包括: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典型特征匹配;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管道设备匹配;识别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节组合特性、各类相关特征及管节最大缺陷点,以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道环焊缝;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管道缺陷匹配。
优选的,在所述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道环焊缝之后,所述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特征点及各类缺陷还包括如下步骤:对一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相同管节上的所述管道缺陷及对应上游所述管道环焊缝进行编组;计算出每组内所述管道缺陷与上游所述管道环焊缝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相邻所述管道缺陷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检索另一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从而在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相应的容差最小处进行缺陷匹配。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根据维修改造记录对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来过滤掉改线段等人为变更数据,将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匹配使得对齐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再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包括管道凹陷、裂纹等缺陷的增长/变化情况,管道的内、外腐蚀增长率等等。)这种方式能够准确、快速得到的周期性管道内外变化。解决现有技术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基于周期性的管道内外变化快速的判别出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
进一步,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而能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2、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从而基于得到的内腐蚀增长率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外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3、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外腐蚀增长率,从而基于得到的外腐蚀增长率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外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4、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从而基于得到的凹陷尺寸变化值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凹陷尺寸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5、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裂纹尺寸变化值,从而基于得到的裂纹尺寸变化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裂纹尺寸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与测绘数据信息比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对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过滤掉人为变更后得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然后通过匹配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的特征点和各类缺陷将二者对齐,最后通过对比给出缺陷动态变化值供评价人员分析使用,从而基于得到的周期性的缺陷动态变化值能解决现有技术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进而快速、准确的判别出管道内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管道的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
具体的,所获取的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为不同次对长输管道进行管道内检测的历史内检测数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收集管道不同次的历史内检测数据,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可以为相邻两次对长输管道进行管道内检测的数据,也可以为间隔的两次对长输管道进行管道内检测的数据。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可以为不同的服务商的,也可以为相同的服务商的。
S102、根据维修改造记录对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从历史内检测数据中过滤掉人为变更数据后得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
具体的,维修改造记录为收集、整理该内检测周期内管道的维修改造的数据,特别是套筒、换管和改线等维修改造记录。
具体来讲,需要获取管道在内检测周期内的人为变更数据,人为变更数据包括:管道的套筒、换管、改线等历史数据以及地表桩的变动信息,收集的管道在内检测周期内的维修改造数据具体可以通过自于用户输入获取,或者数据库中存储的。
根据改线段的起始焊缝处和终止焊缝处将改线段数据过滤掉,同样的实施原理,还过滤掉套筒、换管、地表桩的变动信息等。过滤掉全部的人为变更数据后就能够得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
S103、匹配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特征点及各类缺陷,以将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对齐。
具体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特征点及各类缺陷进行匹配,需要依次执行下面步骤1~步骤4的匹配步骤:
步骤1、将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典型特征匹配。
具体的,典型特征包括:地表桩、标识器等等。地表桩、标识器等数据均有固定的名称且可以测量出准确的GPS坐标,则典型特征匹配具体包括对地表桩、标识器的匹配。
步骤2、将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管道设备匹配:
具体的,管道设备包括:阀门、弯头、三通等,管道设备是在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能够识别出来,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判断的依据。
步骤3、识别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节组合特性、各类相关特征及管节最大缺陷点,以匹配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道环焊缝:
具体的,管节组合特性所指为相邻管节的长短特点等特点。匹配环焊缝时可能会因为检测器的误差造成获得的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的管节长度不一致,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以检测精度高的一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为准,对另外一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的管节长度进行拉伸后以进行管道环焊缝的匹配,也可选择以测绘数据作为参考对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匹配,具体的,以测绘数据作为参考对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匹配的匹配结果参考图2所示。
具体的,需要识别的各类相关特征包括:弯管、短节、套管、补丁等等。
步骤4、将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管道缺陷匹配:
具体的,对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管道缺陷点进行匹配,能够识别出后一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新增缺陷点。
对一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相同管节上的管道缺陷及对应上游管道环焊缝进行编组;计算出每组内管道缺陷与上游管道环焊缝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相邻管道缺陷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具体的,第一、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均包括沿管道轴向和管道圆周方向的距离。进行编组的管道缺陷包括腐蚀、凹陷、裂纹等。
根据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自动检索另一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从而在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相应的容差最小处进行自动特征匹配。
S104、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体包括: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和/或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二对比处理,以确定出管道的外腐蚀增长率;和/或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三对比处理,以确定出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和/或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四对比处理,以确定出管道的裂纹尺寸变化值。
因此,经过逐一对比处理,确定出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包括:内腐蚀增长率、外腐蚀增长率、凹陷尺寸变化值、裂纹尺寸变化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第一对比处理是以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为基础,对比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的缺陷点的变化给出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具体的,为了准确对比缺陷点的变化,需要结合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的时间间隔进行计算,以得到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
最后,通过第一列表导出计算出的内腐蚀增长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通过第二列表导出确定出的外腐蚀增长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通过第三列表导出所确定的凹陷尺寸变化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通过第四列表导出所确定的裂纹尺寸变化值。
具体的,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裂纹尺寸变化值,外腐蚀增长率的计算均可以参考前述针对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的计算方式,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通过计算得出的内、外腐蚀增长率和凹陷尺寸变化值、裂纹尺寸变化值等缺陷动态变化值可以准确预测管道的未来完整性以及动态发展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经试验,能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从而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通过上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根据维修改造记录对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来过滤掉改线段等人为变更数据,将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匹配使得对齐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再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包括管道凹陷、裂纹等缺陷的增长/变化情况,管道的内、外腐蚀增长率等等。)这种方式能够准确、快速得到的周期性管道内外变化。解决现有技术判别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基于周期性的管道内外变化快速的判别出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
进一步,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而能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2、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从而基于得到的内腐蚀增长率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外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3、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外腐蚀增长率,从而基于得到的外腐蚀增长率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外缺陷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4、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从而基于得到的凹陷尺寸变化值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凹陷尺寸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5、具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将对齐后的两次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来确定出管道的裂纹尺寸变化值,从而基于得到的裂纹尺寸变化值能够准确、快速的判别出管道裂纹尺寸的动态发展情况,有助于评价管道的未来完整性,进一步优化维修维护策略。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管道的两次历史内检测数据;
根据维修改造记录对两次所述历史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从所述历史内检测数据中过滤掉人为变更数据后得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
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特征点及各类缺陷,以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对齐,具体为: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典型特征匹配,典型特征匹配具体包括对地表桩、标识器的匹配;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管道设备匹配;识别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节组合特性、各类相关特征及管节最大缺陷点,以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道环焊缝;将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管道缺陷匹配;
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至少一类缺陷动态变化值,具体包括:
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一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和/或
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二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外腐蚀增长率;和/或
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三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和/或
将对齐后的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进行第四对比处理,以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裂纹尺寸变化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内腐蚀增长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列表导出所述内腐蚀增长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外腐蚀增长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列表导出所述外腐蚀增长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凹陷尺寸变化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三列表导出所述凹陷尺寸变化值。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管道的裂纹尺寸变化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四列表导出所述裂纹尺寸变化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的管道环焊缝之后,所述匹配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上的特征点及各类缺陷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一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相同管节上的所述管道缺陷及对应上游所述管道环焊缝进行编组;
计算出每组内所述管道缺陷与上游所述管道环焊缝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相邻所述管道缺陷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检索另一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从而在两次所述预处理后内检测数据中相应的容差最小处进行缺陷匹配。
CN201510572022.XA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243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2022.XA CN105243089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2022.XA CN105243089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3089A CN105243089A (zh) 2016-01-13
CN105243089B true CN105243089B (zh) 2018-12-25

Family

ID=5504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2022.XA Active CN105243089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30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6643A (zh) * 2018-01-16 2018-07-10 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管道内检测方法
CN108804537B (zh) * 2018-05-05 2022-04-12 四川德源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检测数据对齐的方法
CN111159639B (zh) * 2018-11-07 2023-04-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及装置
CN111665342B (zh) * 2019-03-07 2023-07-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分析系统
CN113127460B (zh) * 2019-12-31 2023-11-17 北京懿医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清洗框架的评估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1211A (zh) * 2020-06-01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知识图谱的管道内腐蚀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032380B (zh) * 2021-03-25 2022-09-30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管道内外检测数据对齐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12653A1 (en) * 2007-03-12 2009-01-08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Power & Water Solutions, Inc. Us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power plant performance monitoring
CN102472647A (zh) * 2009-07-23 2012-05-23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处理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管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12653A1 (en) * 2007-03-12 2009-01-08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Power & Water Solutions, Inc. Us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power plant performance monitoring
CN102472647A (zh) * 2009-07-23 2012-05-23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处理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管道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油气输送管道检测方法及安全评价";王红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50515(第5期);第3节 *
"输气管线的在线检测";刘丹;《国外油田工程》;20010531;第17卷(第5期);全文 *
"输气管道泄露检测技术进展";宫克,等;《当代化工》;20141231;第43卷(第1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3089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3089B (zh)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CN109783906A (zh) 一种管道内检测漏磁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8360608B (zh) 一种供水系统输水管的爆管识别与定位方法
CN103775832B (zh) 基于瞬变流反问题方法的输油管道漏失检测的装置
CN206208832U (zh) 一种连续油管在线检测装置
CN109308556A (zh) 一种基于内检测数据的管道评价方法及装置
US20140200831A1 (en) Pipe Damage Interpretation System
CN104374570A (zh) 直升机传动系统部件寿命的获取方法
CN105388884A (zh) 一种基于由数据驱动的识别算法检测供热管网泄漏故障的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1968463A (zh) 管道螺旋焊缝类裂纹缺陷三轴漏磁内检测线信号识别方法
CN111665342A (zh) 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分析系统
CN114993229A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椭圆度在线检测方法
CN108562639A (zh) 一种埋地钢质管道全生命周期缺陷外检测方法
CN108181377B (zh) 一种pccp钢丝断丝智能判读系统及方法
CN106706599A (zh) 一种锅炉受热面老化等级分析方法
CN107178710B (zh) 一种基于内外检测信号特征提取的管道缺陷内外辨识方法
CN103984845B (zh) 一种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KR101131996B1 (ko) 증기발생기 전열관 외경축 균열에 대한 모터구동 회전 탐촉자 와전류 탐상검사방법
KR101811494B1 (ko) 와전류 원시 데이터에서 구조물에 해당하는 신호의 위치를 파악하는 방법 및 와전류 검사를 통해 도출된 결함부위의 위치를 파악하는 방법
CN115015375A (zh) 一种在管道检测中环焊缝的识别方法
CN106525716A (zh) 一种钢管套管接箍连接的关键点自动检测方法
CN11433112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水务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Timashev Basic performance metrics of in-line inspection tools
CN114184154B (zh)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和直流磁场的油气井套管内径检测方法
CN116953196B (zh) 一种钢制三通的缺陷检测与安全状态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5

Address after: Room 08-10, 6 / F, block a, No. 5, Dongtuche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3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Oil Mansion, 9 North Avenue,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Patentee before: PETROCHIN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