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8182B - 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8182B CN105228182B CN201410253453.5A CN201410253453A CN105228182B CN 105228182 B CN105228182 B CN 105228182B CN 201410253453 A CN201410253453 A CN 201410253453A CN 105228182 B CN105228182 B CN 1052281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configuration
- service
- dual
- currently inser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以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切换连接关系替代现有的固定连接关系,以使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不再由所在卡槽来唯一决定,而是由可切换连接关系的切换状态来决定,从而,当需要变更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时,只需调整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切换连接关系的切换状态即可,从而避免变更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时的手工插拔通信卡的操作。而且,本发明所实现的灵活可变的主副卡配置可以依附于对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评估结果,因而能够确保主副卡配置的变化具有合理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出于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多模双卡移动终端是指:该移动终端可同时安装两张通信卡、且同时安装的两张通信卡均处于待机状态,并且,该移动终端内置的通信模块能够支持多个模式的通信制式,例如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LTE FDD(Long Term Evolution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长期演进频分双工)、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带宽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
无论支持何种网络制式,多模双卡移动终端都会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两个卡槽11a和11b、两个通信模块12a和12b、一个主控制器13、以及必要的显示元件14。
通常情况下,对于两个通信模块来说,其中一个通信模块1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例如TD-LTE,TD-SCDMA,WCDMA,CDMA2000等网络)、并作为主通信模块,以满足使用者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如网上冲浪,视频浏览及下载等);而另一个通信模块12b则支持第二代通信网络制式(例如GSM)、并作为副通信模块,以满足使用者进行基本的语音通信业务和短消息业务。当然,随着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使用者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偏好变化,也可能存在两个通信模块都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的情况。
相应地,两个卡槽11a和11b分别与两个通信模块12a和12b连接,插入在与主通信模块12a连接的卡槽11a内的通信卡就可称为主卡,插入在与副通信模块12b连接的卡槽11b内的通信卡就可称为副卡。
由于两个卡槽11a和11b与两个通信模块12a和12b的连接关系是固化不变的,因此,卡槽11a和11b就决定了其内部插入的通信卡与通信卡与通信模块12a和12b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决定了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
如此一来,对于变更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的情况,现有技术只能由使用者通过手工方式将通信卡从所在卡槽11a或11b拔出、并重新装入另一卡槽11b或11a,以改变通信卡与通信模块12a和12b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造成了对双卡配置的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包括:
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
依据确定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以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
优选地,卡能力至少包括卡类型。
优选地,卡类型至少包括SIM卡和USIM卡。
优选地,业务配置至少包括卡签约业务。
优选地,卡签约业务至少包括LTE业务。
优选地,业务运行环境至少包括业务传输能力、和/或业务资费策略、和/或运营商策略、和/或场景订制策略。
优选地,业务传输能力至少包括网络传输速率和/或网络信号强度。
优选地,业务资费策略至少包括业务套餐策略、和/或资费均衡策略、和/或时段优惠策略、和/或移动漫游策略。
优选地,运营商策略至少包括运营商定向策略。
优选地,场景订制策略至少包括时段订制策略、和/或位置订制策略、或/或属性订制策略。
优选地,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的确定是通过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读操作实现的。
优选地,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业务配置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优选地,对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当前业务运行环境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优选地,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采用的是预先设置的优先级算法。
优选地,两个当前插入卡中优先级高的一个被配置为主卡、优先级低的另一个被配置为副卡。
优选地,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上电时按照缺省配置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通过切换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
优选地,当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至少两项时,若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的完成时间不同,则每当完成对一项的确定时均按照已确定的至少一项执行一次评估和一次配置,直至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均完成、并按照所确定的所述至少两项执行评估和配置。
优选地,在每次执行配置时,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一致,则保持前一次的配置结果,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不同,则进行主卡和副卡的切换。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并在监测到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变化时,触发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重新确定、以及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重新评估和重新配置。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依据用户向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输入的指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
第二模块,依据确定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
第三模块,依据评估结果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以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
优选地,卡能力至少包括卡类型。
优选地,卡类型至少包括SIM卡和USIM卡。
优选地,业务配置至少包括卡签约业务。
优选地,卡签约业务至少包括LTE业务。
优选地,业务运行环境至少包括业务传输能力、和/或业务资费策略、和/或运营商策略、和/或场景订制策略。
优选地,业务传输能力至少包括网络传输速率和/或网络信号强度。
优选地,业务资费策略至少包括业务套餐策略、和/或时段优惠策略、和/或移动漫游策略。
优选地,运营商策略至少包括运营商定向策略。
优选地,场景订制策略至少包括时段订制策略、和/或位置订制策略、或/或属性订制策略。
优选地,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的确定是通过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读操作实现的。
优选地,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业务配置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优选地,对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当前业务运行环境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优选地,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采用的是预先设置的优先级算法。
优选地,两个当前插入卡中优先级高的一个被配置为主卡、优先级低的另一个被配置为副卡。
优选地,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上电时按照缺省配置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第三模块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第三模块通过切换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
优选地,当第一模块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至少两项时,若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的完成时间不同,则每当第一模块完成对一项的确定时,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均按照已确定的至少一项分别执行一次评估和一次配置,直至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均完成、并按照所确定的所述至少两项执行评估和配置。
优选地,第三模块在每次执行配置时,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一致,则保持前一次的配置结果,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不同,则进行主卡和副卡的切换。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四模块,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并在监测到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变化时,触发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重新确定、以及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重新评估和重新配置。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五模块,依据用户向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输入的指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
由此可见,本发明以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切换连接关系替代现有的固定连接关系,以使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不再由所在卡槽来唯一决定,而是由可切换连接关系的切换状态来决定,从而,当需要变更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时,只需调整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切换连接关系的切换状态即可,从而避免变更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时的手工插拔通信卡的操作。而且,本发明所实现的灵活可变的主副卡配置可以依附于对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评估结果,因而能够确保主副卡配置的变化具有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硬件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一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二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二的优选扩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三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四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五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六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卡配置方法的实例七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以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切换连接关系替代现有技术中在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以使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即双卡配置)不再由所在卡槽来唯一决定,而是由可切换连接关系的切换状态来决定,从而,当需要变更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时,只需调整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切换连接关系的切换状态即可,从而避免变更通信卡的主副卡配置时的手工插拔通信卡的操作。为了便于描述,后文将插入在卡槽内的通信卡简称为插入卡。
请参见图2,为了适用本实施例在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采用的可切换连接关系,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中除了包括两个卡槽21a和21b、两个通信模块22a和22b、一个主控制器23、以及显示元件24之外,还包括切换元件31。
其中,该切换元件31用于在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两个通信模块22a和22b之间实现切换连接,并且,该切换元件31可以受控于主控制器23。实际应用中,切换元件31可以为基于硬件的切换电路(此时可看作是“硬”开关),切换元件31也可以为基于软件的具有切换功能的处理芯片(此时可看作是“软”开关)。
如此一来,在主控制器23的控制下,切换元件31可以选择性地将卡槽21a与两个通信模块22a和22b中的一个连接、将卡槽21b与两个通信模块22a和22b中的另一个连接。相应地,若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中还包括用于为主卡提供音频功能的音频元件32,则与主控制器23相连的该音频元件32与两个卡槽21a和21b之间也通过切换元件31实现切换连接,该音频元件32与两个卡槽21a和21b之间的切换连接与两个通信模块22a和22b与两个卡槽21a和21b之间的切换连接同步。
当然,卡槽与通信模块之间的可切换连接关系仅仅是为实现灵活的主副卡配置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本实施例更为关注的是如何使使主控制器23对切换元件31的切换控制有针对性、而非盲目,并为此提供了一种判断机制,以实现合理的主副卡自动配置。
仍参见图2,为了支持上述判断机制的实现,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中还包括:
识别元件33a和33b,分别用于对卡槽21a和21b内的插入卡进行识别、以为主控制器23提供执行判断机制所需的相关识别信息;实际应用中,识别元件33a和33b可以是例如读卡器等具有读写通信卡功能的器件;
计算元件34,用于为主控制器23提供执行判断机制所需的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中,计算元件34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高计算处理能力的处理芯片,例如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存储器件35,用于存储识别元件33a和33b为主控制器23提供的相关识别信息。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硬件架构的说明。下面,基于该硬件架构,即可实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判断机制,而在本实施例中结合该判断机制所实现的对切换元件31的切换控制,实际上就构成了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其中:
优选地,卡能力至少包括通信卡的卡类型,例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模块)卡等。
优选地,业务配置至少包括卡签约业务,例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业务等。
优选地,业务运行环境至少包括下述之一或任意组合:业务传输能力(例如网络传输速率和/或网络信号强度等)、业务资费策略(例如业务套餐策略、和/或资费均衡策略、和/或时段优惠策略、和/或移动漫游策略),运营商策略(例如运营商定向策略等),场景订制策略(时段订制策略、和/或位置订制策略、或/或属性订制策略等)。
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的确定可以通过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读操作实现、而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业务配置和业务运行环境的确定则可能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
步骤302,依据确定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
优选地,本步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一种优先级算法。
步骤303,依据评估结果控制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两个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以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
优选地,若步骤302采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则本步骤可以将两个当前插入卡中优先级高的一个配置为主卡、优先级低的另一个配置为副卡。
以上为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对于该示例性流程,需要作如下的几点补充说明:
上述示例性流程中,步骤303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步骤301所确定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存在关联,而步骤302所执行的评估实际上属于建立这种关联的过程,相应地,本实施例关注的是通过执行步骤302的评估而使得这种关联得以建立,但并不关注这种关联的具体实现方式,即,上述示例性流程中的步骤302在执行评估所依据的评估准则并不是本实施例所关注的重点。
上述示例性流程中,虽然明确了在执行完步骤303时才完成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主副卡配置,但在完成步骤303之前,两个当前插入卡所在的卡槽仍与两个通信模块之间存在连接,此时的连接是通过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上电后的缺省配置来实现的。具体说,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上电时,主控制器23会按照缺省配置控制切换元件31将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连接、并使得每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都与一个通信模块连通,但从配置的角度看,可以认为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此时并不存在主卡与副卡之分,即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此时并不存在主卡或副卡的身份;此后,若上述示例性流程在步骤3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3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上述示例性流程在步骤3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3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在上述示例性流程中,步骤301可以确定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即,可能会存在步骤301确定卡能力、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至少两项的情况,此时,就可能出现步骤301对至少两项中的不同项的确定完成时间不同;若对至少两项的确定操作的完成时间不同,则可以在步骤301每完成对一项的确定时均按照已确定的至少一项由步骤302和步骤303依次执行一次评估和一次配置,直至对至少两项的确定均完成、并按照所确定的至少两项由步骤302和步骤303依次执行评估和配置,即,步骤302和步骤303可以被至少两次执行、并在最后一次被执行后才得到依据至少两项的主副卡配置;并且,在每次通过步骤303执行配置时,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一致,则步骤3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保持前一次的配置结果,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不同,则步骤3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进行主卡和副卡的切换。当然,由于缺省配置所形成的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便步骤301对至少两项中的不同项的确定完成时间不同,也仍然可以等待步骤301完成至少两项的确定均完成后再执行一次步骤302和步骤303。
另外,当步骤301所确定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重新执行步骤301至步骤303;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进一步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并在监测到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变化时,触发上述示例性流程中的步骤301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重新确定、以及步骤302和步骤3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重新评估和重新配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也可以不仅限于由主控制器203按照如图3所示的示例性流程执行主副卡自动配置,而是可以进一步依据用户向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输入的指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相应地,图2中示出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手动切换元件36,用于向主控制器23提供使用者输入的控制切换元件31的指令。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的基本原理的示例性说明。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的基本原理,下面再结合若干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一
本实例以依据确定的卡能力和业务配置进行评估和主副卡配置为例,并以卡类型表示卡能力、以卡签约业务表示业务配置。另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图2中的通信模块2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并作为主通信模块,而通信模块22b无论是否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都作为副通信模块。
请参见图4,在本实例中,本实施例中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400,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状态后进行缺省配置。
其中,本步骤中执行的缺省配置可以引入合法性验证机制。即,当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进入开机状态,识别元件33a和33b能够分别识别出两个卡槽21a和21b中是否存在插入卡、以及插入卡是否为可识别的合法卡;
若两个卡槽21a和21b中只有一个存在合法的插入卡,则主控制器23可以控制切换元件31将该插入卡所在的卡槽21a或21b与主通信模块22a连接、另一个插入卡所在的卡槽21b或21a与副通信模块22b连接,然后结束本流程,但此时,可以认为两个插入卡不存在主卡与副卡之分;
若两个卡槽21a和21b中均存在合法的插入卡,则主控制器23按照缺省配置,控制切换元件31将卡槽21a与主通信模块22a连接、卡槽21b与副通信模块22b连接,然后开始从步骤401执行本流程,同样地,此时可以认为两个插入卡不存在主卡与副卡之分。
当然,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必须引入合法性验证机制,若不引入合法性验证机制,只需按照默认配置将卡槽21a与主通信模块22a连接、卡槽21b与副通信模块22b连接即可。
步骤401(对应图3中的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卡类型和卡签约业务。其中,步骤401所确定的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类型和卡签约业务可以在存储器件35中分类保存。
实际应用中,步骤401对卡类型的确定可以由识别元件33a和33b分别通过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读取过程予以识别,例如,识别得到两个当前插入卡分别为SIM卡和USIM卡的识别结果;而步骤401对于卡签约业务的确定,可以通过两个当前插入卡在缺省配置下分别连接的主通信模块22a和副通信模块22b发起网络注册流程、并通过网络注册中卡在当前接入网的信令交互获知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签约业务,例如,卡类型为USIM卡的当前插入卡签约了LTE业务服务。
步骤402(对应图3中的步骤302),依据所确定的卡类型和卡签约业务,利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并得到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评估优先级。
步骤403(对应图3中的步骤303),依据评估优先级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通过配置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主副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将评估优先级高的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主卡、将评估优先级低的另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副卡。
其中,若步骤4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4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步骤4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4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至此,本实例中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后的一次主副卡配置流程结束。
在上述流程中,步骤4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4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1简略表示(表1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表1
如上述的表1可见,在本实例中,对于卡类型,比SIM卡更先进的USIM卡具有更高的优先级,而对于卡签约业务,签约有LTE业务比未签约LTE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并且,优先级高的插入卡被配置为主卡。
而且,从上述的表1中还可以看出,条件1~3仅涉及对卡类型的优先级判断,这是因为,对卡类型的确定可能会先于卡签约业务完成,因而在仅完成对卡类型的确定时可以先依照卡类型进行评估、并依据此次评估优先级触发步骤403,待对卡签约业务的确定完成后,再参照条件4~7的优先级判断依照卡类型和卡签约业务进行评估、并依据最终的评估优先级再次触发步骤403。当然,也可以等到步骤401在完成对卡类型和卡签约业务的确定之后再一次性地执行步骤402和步骤403。
另外,除了按照表1所示出的优先级准则和配置方式实现主副卡配置之外,本实例也支持使用者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对主副卡进行手动配置。
实例二
本实例以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主副卡配置为例,并以业务传输能力中的网络传输速率来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另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图2中的通信模块2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并作为主通信模块,而通信模块22b无论是否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都作为副通信模块。
请参见图5,在本实例中,本实施例中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500,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状态后进行缺省配置。
其中,本步骤中执行的缺省配置可以与实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1(对应图3中的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网络传输速率。
实际应用中,当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两个当前插入卡都已成功注册到网络后、或者在激活网络数据连接时,步骤501可以由主控制器23分别对两个当前插入卡启动向网络的数据连接请求,通过最高数据率请求信令向网络咨询当前网络环境下可以提供的最高网络速率情况信息,从而确定两个当前插入卡的网络传输速率
步骤502(对应图3中的步骤302),依据所确定的网络传输速率,利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并得到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评估优先级。
步骤503(对应图3中的步骤303),依据评估优先级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通过配置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主副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将评估优先级高的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主卡、将评估优先级低的另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副卡。
步骤504,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网络传输速率,若发生变化则返回步骤501重新执行本流程。
以上是本实例中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后的主副卡配置流程。
其中,首次执行上述流程时,只涉及在缺省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主副卡配置为两个当前插入卡赋予主卡和副卡的身份,此时,若步骤5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5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步骤5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5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而当从步骤504返回至步骤501重新执行上述流程时,则有可能涉及对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进行切换、也有可能会保持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不变,具体请参见图6:
若步骤502判断出步骤501重新确定的主卡的网络传输速率更高、或与副卡相同,则可以保持主副卡配置不变,因而无需进行主副卡的切换,相应地,在继续执行步骤503时也仍然会保持当前的主副卡配置不变,或者,也可以跳过步骤503;
若步骤502判断出步骤501重新确定的副卡的网络速率更高,则需要进行主副卡配置切换、并执行步骤503,但优选地,步骤503可以不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先判断当前是否有数据业务激活;
如果当前有数据业务激活,则可以先由步骤503保持当前的主副卡配置并启动定时器、以确保当前激活的数据业务不受影响,待定时器计时到达(例如5分钟)后再从步骤503返回步骤501再次重新执行本流程,若再次重新执行本流程时由步骤502仍判断出步骤501重新确定的副卡的网络速率更高,再通过执行步骤503进行主副卡配置的切换,否则,表示上一次执行本流程是由步骤502判断出的副卡的网络速率更高可能是短暂的网络波动,因而再次执行步骤503时仍保持当前的主副卡配置不变;
如果当前无数据业务激活,则可以直接执行503进行主副卡配置切换。
相应地,每次执行本流程时,步骤501所确定的两个当前插入卡的网络传输速率可以在存储器件35予以记录。
对于如图5所示的示例性流程,步骤5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5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2简略表示(表2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表2
对于如图6所示的优选扩展流程,步骤5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5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3简略表示(表3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表3
如上述的表2和表3可见,在本实例中,网络传输速率更高的插入卡优先被配置为主卡,并且,通过上述的表3可见,对于如图6所示的优选扩展流程,通过定时器的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网络传输速率的波动对主副卡配置的影响。
另外,除了按照表2或表3所示出的优先级准则和配置方式实现主副卡配置之外,本实例也支持使用者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对主副卡进行手动配置。
此外,若本实例改为利用以业务传输能力中的网络信号强度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则本实例中的上述流程仍然适用,因此本文不再赘述。
实例三
本实例以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主副卡配置为例,并以业务资费策略中的业务套餐策略来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其中,业务套餐策略可以涉及网络下行流量、语音主叫通话时长、短信发送条数等。另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图2中的通信模块2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并作为主通信模块,而通信模块22b无论是否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都作为副通信模块。
请参见图7,在本实例中,本实施例中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700,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状态后进行缺省配置。
其中,本步骤中执行的缺省配置可以与实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1(对应图3中的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业务套餐信息,业务套餐信息中包含套餐余量。
实际应用中,当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两个当前插入卡都已成功注册到网络后,步骤701可以由主控制器23分别对两个当前插入卡启动向网络询问当前可用的业务套餐策略。
步骤702(对应图3中的步骤302),依据所确定的业务套餐信息,利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并得到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评估优先级,其中,对于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来说,业务套餐信息中的套餐余量高的会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步骤703(对应图3中的步骤303),依据评估优先级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通过配置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主副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将评估优先级高的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主卡、将评估优先级低的另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副卡。
步骤704,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业务套餐信息,若发生变化则返回步骤701重新执行本流程。
以上是本实例中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后的主副卡配置流程。
其中,首次执行上述流程时,只涉及在缺省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主副卡配置为两个当前插入卡赋予主卡和副卡的身份,此时,若步骤7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7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步骤7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7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而当从步骤704返回至步骤701重新执行上述流程时,若套餐余量的变化导致了优先级关系的变化,则通过步骤703对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进行切换,反之,通过步骤703保持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不变。
相应地,每次执行本流程时,步骤701所确定的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业务套餐信息可以在存储器件35予以记录。
在上述流程中,步骤7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7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4简略表示(表4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表4
在上述的表4中,对于已明确了主卡为卡槽21a或21b中的插入卡的情况,有可能涉及主副卡配置的切换,也有可能只需要保持缺省配置或当前已有的主副卡配置;但对于需要依照缺省配置、或保持当前已配置的主卡的情况,则必然不涉及主副卡配置的切换。
而且,上述的表4中分别针对网络下行流量、语音主叫通话时长、短信发送条数这三种业务套餐策略给出了单独的优先级准则和主副卡配置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业务套餐策略可以基于任意的优先级排序而结合使用。
可替代地,本实例中也可以采用以业务资费策略中的资费均衡策略来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其中,资费均衡策略旨在均衡两个卡槽21a和21b中的当前插入卡的资费开销,资费均衡策略同样也可以涉及网络下行流量、语音主叫通话时长、短信发送条数等。相应地,对于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来说,连续产生资费的会被降低优先级。
具体说,步骤7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7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5简略表示(表5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表5
在上述的表5中,只要资费累积满足了条件,都会涉及主副卡配置的切换。而且,上述的表5中分别针对网络下行流量、语音主叫通话时长、短信发送条数这三种业务套餐策略给出了单独的优先级准则和主副卡配置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业务套餐策略可以基于任意的优先级排序而结合使用。
另外,本实例除了按照表4或表5所示出的优先级准则和配置方式实现主副卡配置之外,本实例也支持使用者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对主副卡进行手动配置。
实例四
本实例以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主副卡配置为例,并以业务资费策略中的时段优惠策略来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另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图2中的通信模块2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并作为主通信模块,而通信模块22b无论是否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都作为副通信模块。
请参见图8,在本实例中,本实施例中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800,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状态后进行缺省配置。
其中,本步骤中执行的缺省配置可以与实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801(对应图3中的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时段优惠策略,所确定的时段优惠策略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件35中。
实际应用中,当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两个当前插入卡都已成功注册到网络后,步骤701可以由主控制器23分别对两个当前插入卡启动向网络询问当前可用的时段优惠策略。
步骤802(对应图3中的步骤302),依据所确定的时段优惠策略,利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并得到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评估优先级,其中,对于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来说,当前处于优惠时段的会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步骤803(对应图3中的步骤303),依据评估优先级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通过配置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主副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将评估优先级高的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主卡、将评估优先级低的另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副卡。
步骤804,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时段优惠策略,若发生变化则返回步骤801重新执行本流程。
以上是本实例中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后的主副卡配置流程。
其中,首次执行上述流程时,只涉及在缺省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主副卡配置为两个当前插入卡赋予主卡和副卡的身份,此时,若步骤8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8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步骤8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8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而当从步骤804返回至步骤801重新执行上述流程时,当前时间与优惠时段的匹配关系有可能导致步骤803对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进行切换、也有可能使步骤803保持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不变。
在上述如图8所示的流程中,步骤8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8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6简略表示(表6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表6
基于上述的表6,步骤803所执行的主副卡配置有可能涉及主副卡配置的切换,也有可能只需要保持缺省配置或当前已有的主副卡配置。
另外,本实例除了按照表6所示出的优先级准则和配置方式实现主副卡配置之外,本实例也支持使用者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对主副卡进行手动配置。
实例五
本实例以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主副卡配置为例,并以业务资费策略中的移动漫游策略来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另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图2中的通信模块2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并作为主通信模块,而通信模块22b无论是否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都作为副通信模块。
请参见图9,在本实例中,本实施例中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900,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状态后进行缺省配置。
其中,本步骤中执行的缺省配置可以与实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1(对应图3中的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当前所在地和签约归属地,所确定的当前归属地和签约归属地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件35中。
步骤902(对应图3中的步骤302),依据所确定的当前所在地和签约归属地,利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并得到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评估优先级,其中,对于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来说,若签约归属地与当前所在地相同,则具有相对高的优先级。
步骤903(对应图3中的步骤303),依据评估优先级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通过配置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主副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将评估优先级高的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主卡、将评估优先级低的另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副卡。
步骤904,监测当前所在地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返回步骤901重新执行本流程。
以上是本实例中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后的主副卡配置流程。
其中,首次执行上述流程时,只涉及在缺省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主副卡配置为两个当前插入卡赋予主卡和副卡的身份,此时,若步骤9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9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步骤9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9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而当从步骤904返回至步骤901重新执行上述流程时,当前所在地与签约归属地之间的关系变化有可能导致重新执行的步骤903对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进行切换、也有使重新执行的步骤903保持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不变。
在上述如图9所示的流程中,步骤9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9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7简略表示(表7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表7
基于上述的表7,步骤903所执行的主副卡配置有可能涉及主副卡配置的切换,也有可能只需要保持缺省配置或当前已有的主副卡配置。
另外,本实例除了按照表7所示出的优先级准则和配置方式实现主副卡配置之外,本实例也支持使用者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对主副卡进行手动配置。
实例六
本实例以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主副卡配置为例,并以运营商策略中的运营商定向策略来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其中,运营商定向策略可以是类似于运营商向使用者承诺的特定资费优惠仅包含定向流量的策略,所谓的定向流量是指享受资费优惠的网络下行流量只能用于访问运营商指定的服务器。另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图2中的通信模块2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并作为主通信模块,而通信模块22b无论是否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都作为副通信模块。
请参见图10,在本实例中,本实施例中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000,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状态后进行缺省配置。
其中,本步骤中执行的缺省配置可以与实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1(对应图3中的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网络下行流量所要访问的服务器,所确定的运营商信息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件35中。
实际应用中,按照与识别卡类型相同的方式即可识别出当前插入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所属运营商信息中通常会包含有运营商域名信息,运营商域名信息可以采用关键词的形式,例如,中国移动的域名关键词为10086、中国联通的域名关键词为10010、中国电信的域名关键词为189等,但并不限于此。
步骤1002(对应图3中的步骤302),依据所确定的所属运营商信息、以及当前获取网络下行流量所要访问的服务器,利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并得到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评估优先级,其中,对于两个卡槽21a和21b中的当前插入卡来说,若其所属运营相与获取网络下行流量所要访问的服务器匹配,则具有相对高的优先级。
例如,当使用者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操作界面打开某一应用软件后,如果该应用软件需要利用当前网络资源进行特定网络通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冲浪、音视频浏览及下载、文字、图像或语音数据包的发送及接收等),首先解析需要访问的服务器域名信息,并与存储模块内存储的与通信卡标记的域名信息关键词进行匹配识别,从而,通过这样的匹配识别结果,即可确定评估优先级。
步骤1003(对应图3中的步骤303),依据评估优先级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通过配置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主副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将评估优先级高的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主卡、将评估优先级低的另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副卡。
步骤1004,监测获取网络下行流量所要访问的服务器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返回步骤1001重新执行本流程。
以上是本实例中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后的主副卡配置流程。
其中,首次执行上述流程时,只涉及在缺省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主副卡配置为两个当前插入卡赋予主卡和副卡的身份,此时,若步骤10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10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步骤10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10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而当从步骤1004返回至步骤1001重新执行上述流程时,当前主卡的所属运营商与当前获取网络下行流量所要访问的服务器不匹配,则会导致重新执行的步骤1003对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进行切换,反之,则会使重新执行的步骤1003保持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不变。
在上述如图10所示的流程中,步骤10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10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8简略表示(表8中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
基于上述的表8,步骤1003所执行的主副卡配置有可能涉及主副卡配置的切换,也有可能只需要保持缺省配置或当前已有的主副卡配置。
另外,本实例除了按照表8所示出的优先级准则和配置方式实现主副卡配置之外,本实例也支持使用者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对主副卡进行手动配置。
实例七
本实例以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主副卡配置为例,并以场景订制策略中的时段订制策略、或位置订制策略、或属性订制策略来表示业务运行环境,其中,时段订制策略将为两个当前插入卡分配了不同的服务时间段(例如按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划分),位置订制策略为两个当前插入卡分配了不同的服务空间位置(例如按工作区域和非工作区域划分),属性订制策略为两个当前插入卡分配了具有不同属性的访问对象(例如按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划分、或按同运营商属性和跨运营商划分等)。另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图2中的通信模块22a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并作为主通信模块,而通信模块22b无论是否支持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制式都作为副通信模块。
请参见图11,在本实例中,本实施例中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00,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状态后进行缺省配置。
其中,本步骤中执行的缺省配置可以与实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1(对应图3中的步骤301),确定业务发起时间、或业务发起地点、或业务访问对象的属性。
步骤1102(对应图3中的步骤302),依据业务发起时间、或业务发起地点、或业务访问对象的属性,利用优先级算法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并得到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评估优先级,其中,对于两个卡槽21a和21b中的当前插入卡来说,若为其的服务时间段与业务发起时间匹配、或服务空间位置与业务发起地点匹配、或访问对象与业务访问对象的属性匹配,则具有相对高的优先级。
例如,业务发起时间为工作时间,则被订制为工作时间提供服务的当前插入卡具有高优先级。
再例如,业务发起地点为工作区域(如公司办公区内),则被订制为在工作区域提供服务的当前插入卡具有高优先级。
还例如,假设业务访问对象为语音主叫通话的联系人、且该联系人与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存在工作关系或签约了同一个运营商,则被订制为专用于与工作联系人或同运营商联系人提供服务的当前插入卡具有高优先级。
步骤1103(对应图3中的步骤303),依据评估优先级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通过配置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主副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将评估优先级高的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主卡、将评估优先级低的另一个当前插入卡配置为副卡。
步骤1104,监测业务发起时间、或业务发起地点、或业务访问对象的属性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返回步骤1101重新执行本流程。
以上是本实例中在多模双卡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后的主副卡配置流程。
其中,首次执行上述流程时,只涉及在缺省配置的基础上通过主副卡配置为两个当前插入卡赋予主卡和副卡的身份,此时,若步骤11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副卡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步骤11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若步骤1103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主和副卡配置结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步骤1103所执行的配置操作可以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而当从步骤1104返回至步骤1101重新执行上述流程时,业务发起时间、或业务发起地点、或业务访问对象的变化有可能会导致重新执行的步骤1103对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进行切换,但也有可能会使重新执行的步骤1103保持已完成的主副卡配置不变。
在上述如图11所示的流程中,步骤1102所采用优先级算法的优先级准则、以及步骤1103按照评估得到的优先级配置主副卡的规则可以由如下的表9至表11简略表示(表9至表11中均以“卡槽21a或21b”简略表示卡槽21a或21b内的插入卡,并且,表9对应时段订制策略、表10对应位置订制策略、表11对应属性订制策略)。
条件 | 业务发起时间 | 卡槽21a的订制时段 | 卡槽21b的订制时段 | 主卡 |
1 | 工作时段 | 工作时段 | 非工作时段 | 卡槽21a |
2 | 工作时段 | 非工作时段 | 工作时段 | 卡槽21b |
3 | 非工作时段 | 非工作时段 | 工作时段 | 卡槽21a |
4 | 非工作时段 | 工作时段 | 非工作时段 | 卡槽21b |
表9
条件 | 业务发起地点 | 卡槽21a的订制位置 | 卡槽21b的订制位置 | 主卡 |
1 | 工作区域 | 工作区域 | 非工作区域 | 卡槽21a |
2 | 工作区域 | 非工作区域 | 工作区域 | 卡槽21b |
3 | 非工作区域 | 非工作区域 | 工作区域 | 卡槽21a |
4 | 非工作区域 | 工作区域 | 非工作区域 | 卡槽21b |
表10
条件 | 对象属性 | 卡槽21a的订制对象 | 卡槽21b的订制对象 | 主卡 |
1 | 工作关系 | 工作联系人 | 非工作联系人 | 卡槽21a |
2 | 工作关系 | 非工作联系人 | 工作联系人 | 卡槽21b |
3 | 非工作关系 | 非工作联系人 | 工作联系人 | 卡槽21a |
4 | 非工作关系 | 工作联系人 | 非工作联系人 | 卡槽21b |
5 | 签约运营商1 | 签约运营商1的联系人 | 签约运营商2的联系人 | 卡槽21a |
6 | 签约运营商2 | 签约运营商2的联系人 | 签约运营商1的联系人 | 卡槽21b |
表11
基于上述的表9至表11,步骤1103所执行的主副卡配置有可能涉及主副卡配置的切换,也有可能只需要保持缺省配置或当前已有的主副卡配置。并且,上述的表9至表11分别针对时段订制策略、位置订制策略、属性订制策略给出了单独的优先级准则和主副卡配置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订制策略可以基于任意的优先级排序而结合使用。
另外,本实例除了按照表9至表11中的其中之一或任一组合的优先级准则和配置方式实现主副卡配置之外,本实例也支持使用者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对主副卡进行手动配置。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的详细说明。实际应用中,该双卡配置方法也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因此,本实施例还对应地提供了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步骤301,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
第二模块,依据确定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
第三模块,依据评估结果控制两个卡槽21a和21b与两个通信模块22a和22b的连接关系、以对两个卡槽21a和21b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
其中,第一模块所确定的卡能力、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确定卡能力、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的具体实现方式,均与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二模块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至少一种优先级算法,相应地,第三模块可以将两个当前插入卡中优先级高的一个配置为主卡、优先级低的另一个配置为副卡。
并且,与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同理:
第二模块在执行评估所依据的评估准则并不是本实施例所关注的重点;
在第三模块首次完成主副卡配置之前,两个当前插入卡所在的卡槽仍与两个通信模块之间存在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并且,对于存在缺省配置下的连接的情况,第三模块所执行的配置操作有可能是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主副卡配置、也有可能是通过对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而进行主副卡配置;
第一模块可以确定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即,可能会存在第一模块需要确定卡能力、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至少两项的情况,此时,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可以在第一模块每确定完一项后就执行评估和配置操作,也可以等待第一模块完成对所有项的确定后再一次性执行评估和配置操作;
另外,当第一模块所确定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重新出发第一、第二、第三模块,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可以进一步第四模块,用于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并在监测到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变化时,触发第一模块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重新确定、以及触发第二和第三模块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重新评估和重新配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也可以不仅限于自动执行主副卡自动配置,而是可以进一步依据用户向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输入的指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可以进一步第五模块,用于依据用户通过手动切换元件36向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输入的指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
以及,在说明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时所列举的各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3)
1.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的业务运行环境;
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以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
其中,业务运行环境至少包括业务资费策略、和/或运营商策略、和/或场景订制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以在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时进一步依据确定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卡能力至少包括卡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卡类型至少包括SIM卡和USIM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配置至少包括卡签约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卡签约业务至少包括LTE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运行环境进一步包括业务传输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传输能力至少包括网络传输速率和/或网络信号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资费策略至少包括业务套餐策略、和/或资费均衡策略、和/或时段优惠策略、和/或移动漫游策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营商策略至少包括运营商定向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场景订制策略至少包括时段订制策略、和/或位置订制策略、和/或属性订制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的确定是通过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读操作实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业务配置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当前业务运行环境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采用的是预先设置的优先级算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当前插入卡中优先级高的一个被配置为主卡、优先级低的另一个被配置为副卡。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上电时按照缺省配置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通过切换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至少两项时,若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的完成时间不同,则每当完成对一项的确定时均按照已确定的至少一项执行一次评估和一次配置,直至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均完成、并按照所确定的所述至少两项执行评估和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执行配置时,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一致,则保持前一次的配置结果,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不同,则进行主卡和副卡的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并在监测到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变化时,触发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重新确定、以及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重新评估和重新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依据用户向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输入的指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
22.一种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的业务运行环境;
第二模块,依据确定的业务运行环境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
第三模块,依据评估结果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以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副卡配置;
其中,业务运行环境至少包括业务资费策略、和/或运营商策略、和/或场景订制策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块进一步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以第二模块在对两个卡槽内的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时进一步依据确定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卡能力至少包括卡类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类型至少包括SIM卡和USIM卡。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业务配置至少包括卡签约业务。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签约业务至少包括LTE业务。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业务运行环境进一步包括业务传输能力。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业务传输能力至少包括网络传输速率和/或网络信号强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业务资费策略至少包括业务套餐策略、和/或时段优惠策略、和/或移动漫游策略。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营商策略至少包括运营商定向策略。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场景订制策略至少包括时段订制策略、和/或位置订制策略、或/或属性订制策略。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的确定是通过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读操作实现的。
3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业务配置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3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当前业务运行环境的确定是通过网络信令交互实现的。
3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评估采用的是预先设置的优先级算法。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当前插入卡中优先级高的一个被配置为主卡、优先级低的另一个被配置为副卡。
3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模双卡移动终端上电时按照缺省配置控制两个卡槽与两个通信模块的连接关系,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相符,则第三模块通过保持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若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的配置与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不符,则第三模块通过切换缺省配置下的连接关系而进行配置操作。
3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模块确定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业务配置以及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至少两项时,若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的完成时间不同,则每当第一模块完成对一项的确定时,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均按照已确定的至少一项分别执行一次评估和一次配置,直至对所述至少两项的确定均完成、并按照所确定的所述至少两项执行评估和配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模块在每次执行配置时,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一致,则保持前一次的配置结果,若当前的配置结果与前一次的配置结果不同,则进行主卡和副卡的切换。
4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四模块,监测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并在监测到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变化时,触发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卡能力和/或业务配置和/或业务运行环境的重新确定、以及对两个当前插入卡的重新评估和重新配置。
4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卡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五模块,依据用户向多模双卡移动终端输入的指令对两个当前插入卡进行主卡和副卡的配置。
43.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权利要求1-21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3453.5A CN105228182B (zh) | 2014-06-09 | 2014-06-09 | 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3453.5A CN105228182B (zh) | 2014-06-09 | 2014-06-09 | 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8182A CN105228182A (zh) | 2016-01-06 |
CN105228182B true CN105228182B (zh) | 2020-10-02 |
Family
ID=54996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53453.5A Active CN105228182B (zh) | 2014-06-09 | 2014-06-09 | 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281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28402A (zh) * | 2016-04-29 | 2016-10-12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卡终端的标识卡处理方法及多卡终端 |
CN107819927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
CN106341810B (zh) * | 2016-09-28 | 2019-05-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双卡移动终端选卡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7172271A (zh) * | 2017-03-31 | 2017-09-15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卡槽切换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08990041B (zh) * | 2017-06-01 | 2021-08-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进行主副卡设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413668B (zh) * | 2017-08-16 | 2022-07-1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双卡配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396415B (zh) * | 2017-09-01 | 2020-12-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双卡智能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
CN107659909A (zh) * | 2017-09-05 | 2018-02-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sim卡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7948918B (zh) * | 2017-11-27 | 2019-12-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服务器、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数据卡控制方法 |
CN108633109B (zh) * | 2018-05-11 | 2021-07-2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双卡终端的主卡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8966227B (zh) * | 2018-06-26 | 2021-07-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识别异网用户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46134B (zh) * | 2020-06-23 | 2022-04-15 |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 墨盒 |
CN113163462B (zh) * | 2021-02-23 | 2022-11-25 |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 蜂窝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8414A (zh) * | 2007-05-23 | 2007-11-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111022A (zh) * | 2007-08-10 | 2008-0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机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150800A (zh) * | 2006-09-20 | 2008-03-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支持多种卡组合的方法 |
CN101287236A (zh) * | 2008-05-27 | 2008-10-15 |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双卡槽手机的连接方法及双卡槽手机 |
CN101553055A (zh) * | 2009-02-27 | 2009-10-07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1854709A (zh) * | 2010-06-08 | 2010-10-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卡双待终端无线通信模块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750566U (zh) * | 2010-07-21 | 2011-02-1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 |
CN102307051A (zh) * | 2011-07-08 | 2012-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卡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
CN103748958A (zh) * | 2012-03-01 | 2014-04-2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卡手机和显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9079C (zh) * | 2006-06-16 | 2009-03-11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具有双卡槽的双模双待机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150801B (zh) * | 2006-09-20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终端支持多种卡组合的方法及其双模终端 |
KR20090033667A (ko) * | 2007-10-01 | 2009-04-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듀얼 모드 단말기 및 그의 데이터 콜 처리 방법 |
CN101304579A (zh) * | 2008-07-10 | 2008-11-12 | 北京英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双待单通手机 |
CN102340897A (zh) * | 2010-07-27 | 2012-02-01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识别双卡的移动终端及其识别方法 |
CN102014466B (zh) * | 2010-12-06 | 2013-07-10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中非业务卡的同步方法及同步装置 |
CN102123379B (zh) * | 2011-03-11 | 2013-12-0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用户卡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3812967B (zh) * | 2012-11-06 | 2017-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
-
2014
- 2014-06-09 CN CN201410253453.5A patent/CN1052281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0800A (zh) * | 2006-09-20 | 2008-03-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支持多种卡组合的方法 |
CN101068414A (zh) * | 2007-05-23 | 2007-11-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111022A (zh) * | 2007-08-10 | 2008-0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机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287236A (zh) * | 2008-05-27 | 2008-10-15 |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双卡槽手机的连接方法及双卡槽手机 |
CN101553055A (zh) * | 2009-02-27 | 2009-10-07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1854709A (zh) * | 2010-06-08 | 2010-10-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卡双待终端无线通信模块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750566U (zh) * | 2010-07-21 | 2011-02-1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 |
CN102307051A (zh) * | 2011-07-08 | 2012-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卡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
CN103748958A (zh) * | 2012-03-01 | 2014-04-2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卡手机和显示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8182A (zh) | 2016-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8182B (zh) | 多模双卡移动终端的双卡配置方法和装置 | |
US9918219B2 (en) | Call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IM multi-active terminal | |
US8909290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in dual SIM single standby devices | |
CN105792319B (zh) | 一种多模双卡终端的接入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11044729B2 (en) | Function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1014168A (zh) | 一种多网络模式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 |
US10178240B2 (en) | Multi-card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multi-card terminal | |
CN109996315B (zh) | 多卡多待终端的搜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US20200037153A1 (en) |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among plurality of profiles in esim | |
CN110636537B (zh) | 一种基于ttcn-3的多卡移动终端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 |
EP3023904A1 (en) | Implicit File creation in APDU scripts | |
CN110831077B (zh) | 一种移动数据业务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20220322088A1 (en) | Network roam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KR20160138458A (ko) | 듀얼 액세스 폰들에서의 rf 리소스 이용가능성을 팩토링하는 무선 시스템 선택 | |
CN104010291B (zh) | 网络注册方法及其装置和移动终端 | |
JP2016195382A (ja) | 別個の認証アルゴリズムを動的に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技術 | |
CN103118365B (zh) | 一卡多网的实现方法及多模通信终端 | |
CN103813439A (zh) | 终端注册的方法和终端 | |
CN107734496B (zh) | 移动终端的搜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JP2012147122A (ja) |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
US988305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age of manual PLMN selection mode | |
CN107466087B (zh) |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378806B (zh) |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 |
US20140099927A1 (en) | Qualcomm Chat Mobile Terminal Updat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12235842A (zh) |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