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8078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8078A
CN105228078A CN201410233962.1A CN201410233962A CN105228078A CN 105228078 A CN105228078 A CN 105228078A CN 201410233962 A CN201410233962 A CN 201410233962A CN 105228078 A CN105228078 A CN 105228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rameter
base station
target
mapping relations
subscrib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39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8078B (zh
Inventor
朱松
余志钦
李振宇
张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339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8078B/zh
Priority to EP14893232.0A priority patent/EP314523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95608 priority patent/WO20151804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8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8078A/zh
Priority to US15/363,920 priority patent/US1030666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8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8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使得基站无需对当前信道质量进行测量,只需要接收用户设备确定的第一目标序列,即可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从而可进行信道估计,并对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开销,并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M2M(MachineToMachine,M2M)是指以移动网络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为平台,采用多种传输方式,通过行业终端,服务于行业用户机器到机器的无线数据传输业务。移动M2M适用于外围设备位置不固定、移动性强、需要与中心结点实时通信的应用,例如交通、公安、海关、税务、医疗、物流等行业,可见,在M2M业务中,很多都是发送数据量非常小的场景。
现有技术中,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所采用的编码、调制方式等上行发送参数均由基站根据信道质量作出选择。
而由基站进行上行发送参数的选择并不能很好的应用在M2M业务中,因M2M业务中一般发送的数据量比较小,若还由基站配置用户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会导致网络开销过大,效率十分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开销,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建立单元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建立单元包括:
第二划分模块,用于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已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八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第五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该数据传输方法为: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使得基站无需对当前信道质量进行测量,只需要接收用户设备确定的第一目标序列,即可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从而可进行信道估计,并对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开销,并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具体请见图1所示:
101、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序列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其具体的确定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具体的,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包括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误码率或误符号率,其中,上行发送参数为与发送上行数据相关的参数,即该上行发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上行数据的解码方式,调制方式,上行数据的发送功率,重复次数等。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与不同的序列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基站可一起接收第一目标序列和该上行数据,也可以按序接收第一目标序列和该上行数据。
102、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基站确定接收到第一目标序列和该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即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为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103、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所述基站根据该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即可对用以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信道进行信道估计,提升基站的解码性能。
所述基站通过该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可对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并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从而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本实施例中,由用户设备确定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以序列的方式通知基站,从而使得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开销小,效率高。避免了由基站配置并发送探测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从而导致网络开销过大,效率低下的弊端。
图1对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2对所述基站如何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201、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基站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与不同的序列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所述基站预先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每一个上行发送参数分配序列,其中,上行发送参数为与发送上行数据相关的参数。
即用户设备会根据不同的信道质量采用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用以发送上行数据。
202、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基站将建立完成的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其中,基站可通过系统广播将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将该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203、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204、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205、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03至步骤205与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步骤103过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而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后,即可根据其已建立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进而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从而使得基站无需发送探测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只需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即可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从而节省网络开销,提升效率。
图2所示实施例对所述基站如何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3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如何降低基站解码复杂度的;
301、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
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302、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其中,该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包括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可采用的上行发送参数。
该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包括的上行发送参数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且该发送参数集合也可为空。
303、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所示基站确定各上行参数集合后,在各上行参数集合中分别建立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因分别在与子信道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第一映射关系,所以在不同的子信道中可采用相同的序列用以与上行发送参数对应。
即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而且与各个子信道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上行发送方式较少,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序列的数量。
304、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因所述基站建立的各个第一映射关系所属于基站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以各个第一映射关系分别与子信道对应。
所述基站将各个第一映射关系通过与其对应的子信道分别发送给用户设备,也可将该第一映射关系以及其与子信道的对应关系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用户设备。
305、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基站将该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后,以使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确定该上行发送参数所属的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确定与该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的子信道,且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306、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基站确定用以接收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和第一目标序列的目标子信道。
所述基站确定与该目标子信道对应的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确定预先在该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307、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所述基站通过该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可对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而且因本实施例中序列数量明显减少,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基站解码的复杂度,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并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且在各个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包括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采用本实施例使得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从而减少了序列的数量,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基站解码的复杂度,提高基站解码的精确性,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2所示实施例对所述基站如何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4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基站如何实现上行数据发送方式变更的;
401、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402、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403、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404、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405、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401至步骤405的具体过程与图2所示的步骤201至步骤205过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通过本实施中的步骤401至步骤405,以使得用户设备将上行数据成功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也获取了可靠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若所述用户设备还需发送上行数据,为提高上行数据的发送效率,减少时延,则所述用户设备无需再发送用以区分不同上行发送参数的序列,而是继续通过已确定的上行信道发送上行数据,直至该上行数据发送完成,所述基站具体通过下述方式通知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方式的变更。
406、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其获取了可靠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则无需所述用户设备再发送第一目标序列之后,则建立该第二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基站确定无需所述用户设备再发送第一目标序列的具体的方式可为,所述基站已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中携带有用于指示上行数据大小的指示信息,所述基站根据该指示信息即可确定该上行数据的大小,若通过该指示信息所述基站确定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无法一次发送完成,则基站建立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需生成用以通知用户设备无需再发送第一目标序列的下行数据。
为确定下行数据,所述基站需要确定下行信道质量,从而通过确定的下行信道发送该下行数据,以通知用户设备无需再发送第一目标序列。
所述基站将建立后的第二映射关系通过系统广播或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407、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
因第二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则基站即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二目标序列确定第一目标信道质量。
408、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根据确定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其中,下行发送参数为与发送下行数据相关的参数。
具体的,该下行发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下行数据的解码方式,调制方式,下行数据的发送功率,重复次数等。
所述基站将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该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可一起发送至用户设备,也可按序发送给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所述基站可在该下行数据中携带通知信息,以通知用户设备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以该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直至上行数据发送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建立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的第二映射关系,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基站即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二目标序列确定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从而使得基站无需检测信道质量,只需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即可确定第一目标信道质量,且在上行数据较大时,基站可通知用户设备无需再发送第一目标序列,从而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对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5所示实施例说明如何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501、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即在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其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与不同的信道质量对应,在该第三映射关系中包括序列与上行发送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该序列与信道质量的对应关系。
即通过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即可确定与序列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
其中,所述基站可一起接收第三目标序列和该上行数据,也可以按序接收第三目标序列和该上行数据。
502、所述基站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所述基站确定接收到该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后,根据该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确定与该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503、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所述基站根据其确定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504、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将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该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可一起发送至用户设备,也可按序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可在该下行数据中携带通知信息,以通知用户设备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以该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直至上行数据发送完成。
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基站接收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确定第三目标序列,所述基站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即可对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而且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还可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当前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通过第三目标序列即可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而无需基站根据信道质量进行上行发送参数的选择,基站无需发送探测信号即可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以使得网络开销小,效率高。
图5所示实施例说明如何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以下结合图6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所述基站如何生成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的:
601、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所述基站预先建立第三映射关系,该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与不同的信道质量对应,在该第三映射关系中包括序列与上行发送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该序列与信道质量的对应关系。
即所述基站通过该序列即可确定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采用的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
602、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将建立完成的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具体的,基站可将该第三映射关系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或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用户设备。
603、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604、所述基站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605、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606、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本实施例中步骤603至步骤606所示的过程与图5所示的步骤501至504过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建立用以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的第三映射关系,并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基站根据该第三映射关系即可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进而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其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即可确定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开销小,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6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所述基站如何生成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的,以下结合图7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基站如何进一步降低基站解码的复杂度的;
701、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
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702、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其中,该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包括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可采用的上行发送参数。
该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包括的上行发送参数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且该发送参数集合也可为空。
703、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所述基站确定各上行参数集合后,在各上行参数集合中分别建立第三映射关系。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因分别在与子信道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第三映射关系,所以在不同的子信道中可采用相同的序列用以与上行发送参数和信道质量对应。
即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而且与各个子信道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上行发送方式和信道质量较少,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序列的数量。
704、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建立的各个第三映射关系所属于基站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以各个第三映射关系分别与子信道对应。
所述基站将各个第三映射关系通过与其对应的子信道分别发送给用户设备,也可将该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其与子信道的对应关系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用户设备。
705、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将该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后,以使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确定该上行发送参数所属的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确定与该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的子信道,且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706、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所述基站确定用以接收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和第三目标序列的目标子信道。
所述基站确定与该目标子信道对应的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确定预先在该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该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三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707、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708、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将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该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可一起发送至用户设备,也可按序发送给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并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且在各个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第三映射关系,该第三映射关系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采用本实施例使得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序列的数量,有效的减少了基站解码的复杂度。而且基站根据第三目标序列即可确定当前信道质量,而无需对当前信道质量进行检测,从而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下结合图8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户设备是如何实现数据传输的;
801、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且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确定的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选定上行发送参数的方式可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置的准则选定上行发送参数,该预置的准则可由基站通过系统广播通知给用户设备,也可为用户设备由自身的配置进行确定。
802、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803、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目标序列后,通过已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将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该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且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该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并将该第一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该第一目标序列即可确定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发送参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使得无需基站发送探测参考信号来确定上行发送参数,而是由用户设备进行选定,从而使得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量较小时,用户设备能够通知基站用以方式上行数据的上行发送参数,从而有效的节省了网络的开销,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8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户设备是如何实现数据传输的,以下结合图9所示的实施例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户设备如何进行发送方式的变更的;
901、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基站建立的,用于表示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与不同的序列的对应关系。
该上行发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上行数据的解码方式,调制方式,上行数据的发送功率,重复次数等。
用户设备可通过系统广播或下行控制信道接收该第一映射关系。
902、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903、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904、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步骤902至步骤904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801至步骤803过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905、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
其中,该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906、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907、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目标序列后,将该第二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908、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和下行发送参数,并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若解调译码后,用户设备确定该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用以通知用户设备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的通知信息,则用户设备继续发送上行数据时,直接以当前的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用户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并将该第二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该第二目标序列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发送下行数据以及下行发送参数,用户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本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较大,无法一次发送完成,则用户设备可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确定其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而是直接以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发送上行数据即可,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8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户设备是如何实现数据传输的,以下结合图10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户设备如何通过子信道发送上行数据;
1001、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用户设备接收该第一映射关系,并能够确定该第一映射关系所属的子信道。
其中,用户设备可通过系统广播或下行控制信道接收该第一映射关系。
1002、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其中,用户设备根据预置的准则选定上行发送参数,该预置的准则可由基站通过系统广播通知给用户设备,也可为用户设备由自身的配置进行确定。
1003、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1004、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
因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基站预先为目标子信道分配的,所以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1005、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1006、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目标子信道,并将该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通过该子信道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映射关系,且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确定目标子信道以及第一目标序列,并将该第一目标序列通过该目标子信道发送至基站。本实施例中,因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所以减少了序列的数量,降低了基站解码的难度。而且子信道中的第一映射关系中的上行发送参数数量较少,用户设备能够快速的确定与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序列,从而有效的提升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下结合图11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设备如何减少发送序列的次数的;
1101、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其已选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用以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发送参数。
1102、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1103、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用户设备将该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104、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该下行数据中可携带通知信息,以通知用户设备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以该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直至上行数据发送完成。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只需要将第三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即可使得基站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使得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较大,无法一次发送完成,也无需再向基站发送用以确定当前信道质量的序列,从而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11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设备如何减少发送序列的次数的;以下结合图12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如何提升用户设备确定第三目标序列速度的;
1201、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
该第三映射关系为基站建立的,且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用户设备可通过系统广播或下行控制信道接收该第三映射关系。
1202、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已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用以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发送参数。
1203、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1204、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
其中,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1205、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1206、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用户设备将该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207、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该下行数据中可携带通知信息,以通知用户设备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以该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直至上行数据发送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且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且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以使基站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确定第二目标信道质量。通过本实施例,用户设备执行将第三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基站即可确定第二目标信道质量,减少了序列发送的次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上实施例对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以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述基站预先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可采用的上行发送参数;
该上行发送参数为上行数据的解码方式,调制方式,上行数据的发送功率,重复次数等;
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N(N大于1)个子信道;
其中,各个子信道可采用不同的重复次数,例如子信道1重复8次,子信道2重复64次,子信道3不重复;
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该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包括M个(M大于或等于0)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基站为每个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各个上行发送参数分配序列;
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序列互不相同,但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序列可以是相同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其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与不同的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将该第一映射关系通过系统广播通知给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当前信道质量包括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误码率或误符号率;
本应用场景以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为例;
即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选择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基站可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所述用户设备如何根据SINR选择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
本应用场景中,所述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若SINR<a1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为S1;若a1<=SINR<a2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为S2;若SINR>=am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为S3;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的SINR>=am,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采用的上行发送参数为S3;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确定S3所属的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该第一映射关系可参见表1;
表1
序列 上行发送参数
1 S1
2 S2
3 S3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在本应用场景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上行发送参数S3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为3;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将序列3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通过该目标子信道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序列3和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该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基站确定在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的第一映射关系,即表1;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序列3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即S3;
所述基站根据S3对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若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中携带有用于指示上行数据大小的指示信息,所述基站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用户设备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建立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该第二对应关系请见表2;
表2
序列 信道质量
5 SINR<a1
6 a1<=SINR<a2
7 SINR>=am
所述基站将该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已确定SINR>=am,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即可确定第二目标序列为7;
所述用户设备将序列7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接收该序列7,并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序列7对应的当前信道质量,即确定当前信道质量为SINR>=am;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SINR>=am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该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用以通知用户设备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的通知信息,则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发送上行数据时,直接以当前的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S3)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以上实施例对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以下结合图13所示实施例对基站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1302,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13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2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从而使得第一处理单元1303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本实施例中,由用户设备确定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以序列的方式通知基站,从而使得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开销小,效率高。避免了由基站配置并发送探测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从而导致网络开销过大,效率低下的弊端。
图13所示实施例对基站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14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的基站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1401,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1402,用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第一接收单元1403,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1404,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14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一建立单元1401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而第一接收单元1403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后,第一确定单元1405可根据其已建立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进而第一处理单元1404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从而使得基站无需发送探测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只需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即可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从而节省网络开销,提升效率。
图14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的基站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图15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降低解码复杂度的基站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1501,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建立单元1501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15011,用于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一分配模块15012,用于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第一建立模块15013,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1502,用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第一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1504,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第一处理单元15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划分模块15011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第一分配模块15012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第一建立模块15013在各个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包括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采用本实施例使得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从而减少了序列的数量,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基站解码的复杂度,提高基站解码的精确性,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14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的基站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图16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实现上行数据发送方式变更的基站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1601,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1602,用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第一接收单元1603,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1604,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16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第二建立单元1606,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二接收单元1607,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160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建立单元1606可建立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接收单元1607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第二确定单元1608即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二目标序列确定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608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从而使得基站无需检测信道质量,只需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即可确定第一目标信道质量,且在上行数据较大时,基站可通知用户设备无需再发送第一目标序列,从而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下结合图17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的基站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17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1702,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处理单元17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第四确定单元170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第三接收单元1701接收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确定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确定单元1702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即可对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而且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还可确定当前信道质量,第四确定单元1704根据当前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通过第三目标序列即可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而无需基站根据信道质量进行上行发送参数的选择,基站无需发送探测信号即可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以使得网络开销小,效率高。
图17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的基站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图18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生成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的基站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三建立单元1801,用于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1802,用于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第三接收单元1803,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1804,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处理单元1805,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第四确定单元180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建立单元1801可建立用以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的第三映射关系,第三接收单元1803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确定单元1804根据该第三映射关系即可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进而第二处理单元1805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第四确定单元1806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其建立的第三映射关系即可确定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开销小,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18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生成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的基站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图19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进一步降低基站解码的复杂度的基站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三建立单元1901,用于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所述第三建立单元1901具体包括:
第二划分模块19011,用于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二分配模块19012,用于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第二建立模块19013,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1902,用于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第三接收单元190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19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第二处理单元1905,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第四确定单元190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划分模块19011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第二分配模块19012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第二建立模块19013在各个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第三映射关系,该第三映射关系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采用本实施例使得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序列的数量,有效的减少了基站解码的复杂度。而且基站根据第三目标序列即可确定当前信道质量,而无需对当前信道质量进行检测,从而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下结合图20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实现数据传输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2001,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第六确定单元2002,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单元2003,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确定单元2001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该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第六确定单元2002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该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第三发送单元2003将该第一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该第一目标序列即可确定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发送参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使得无需基站发送探测参考信号来确定上行发送参数,而是由用户设备进行选定,从而使得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量较小时,用户设备能够通知基站用以方式上行数据的上行发送参数,从而有效的节省了网络的开销,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20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实现数据传输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图21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进行发送方式的变更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具体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210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第五确定单元2102,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第六确定单元2103,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单元2104,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第四接收单元2105,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七确定单元210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第四发送单元2107,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三处理单元2108,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2105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七确定单元2106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第四发送单元2107将该第二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该第二目标序列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发送下行数据以及下行发送参数,第三处理单元2108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本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较大,无法一次发送完成,则用户设备可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确定其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而是直接以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发送上行数据即可,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20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实现数据传输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图22所示的实施例可通过子信道发送上行数据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220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第五确定单元2202,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2202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2021,用于根据已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二确定模块2202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第六确定单元2203,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单元2204,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22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映射关系,且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2021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确定目标子信道以及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三发送单元2204将该第一目标序列通过该目标子信道发送至基站。本实施例中,因不同的子信道中的序列是可以复用的,所以减少了序列的数量,降低了基站解码的难度。而且子信道中的第一映射关系中的上行发送参数数量较少,用户设备能够快速的确定与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序列,从而有效的提升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下结合图23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减少发送序列的次数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具体包括:
第八确定单元2301,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第九确定单元2302,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五发送单元2303,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四处理单元2304,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第八确定单元2301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第五发送单元2303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只需要将第三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即可使得基站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以及当前信道质量,使得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较大,无法一次发送完成,也无需再向基站发送用以确定当前信道质量的序列,从而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23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减少发送序列的次数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图24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提升用户设备确定第三目标序列速度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具体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240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第八确定单元2402,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第八确定单元2402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24021,用于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四确定模块2402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第九确定单元2403,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五发送单元2404,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第四处理单元2405,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接收单元24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且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第八确定单元2402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第三确定模块24021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四确定模块24022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第九确定单元2403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以使基站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确定第二目标信道质量。通过本实施例,用户设备执行将第三目标序列发送至基站,基站即可确定第二目标信道质量,减少了序列发送的次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上实施例对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以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述基站的第一建立单元1501预先确定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可采用的上行发送参数;
该上行发送参数为上行数据的解码方式,调制方式,上行数据的发送功率,重复次数等;
所述基站的第一划分模块15011将信道划分为N(N大于1)个子信道;
其中,各个子信道可采用不同的重复次数,例如子信道1重复8次,子信道2重复64次,子信道3不重复;
所述基站的第一分配模块15012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该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包括M个(M大于或等于0)上行发送参数;
基站的第一建立模块15013每个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各个上行发送参数分配序列;
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序列互不相同,但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的序列可以是相同的;
基站的第一建立模块15013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其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不同的上行发送参数与不同的序列的对应关系;
基站的第一发送单元1502将该第一映射关系通过系统广播通知给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的第四接收单元2201接收该第一映射关系;
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第五确定单元2202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当前信道质量包括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误码率或误符号率;
本应用场景以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为例;
即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2202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2202根据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选择上行发送参数;
基站可通过系统广播通知用户设备如何根据SINR选择对应的上行发送参数;
本应用场景中,基站通知给用户设备若SINR<a1时,用户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为S1;若a1<=SINR<a2时,用户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为S2;若SINR>=am时,用户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参数为S3;
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2202确定当前的SINR>=am,则确定采用的上行发送参数为S3;
用户设备的第一确定模块22021根据已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确定S3所属的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用户设备的第二确定模块22022确定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确定模块22022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
用户设备的第二确定模块22022确定的该第一映射关系可参见表1;
表1
序列 上行发送参数
1 S1
2 S2
3 S3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六确定单元2203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的第六确定单元2203确定与上行发送参数S3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为3;
用户设备的第三发送单元2204通过目标子信道将序列3和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
基站的第一接收单元1503通过该目标子信道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序列3和上行数据;
基站的第一确定单元1504根据该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基站的第一确定单元1504确定在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建立的第一映射关系,即表1;
基站的第一确定单元1504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序列3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即S3;
基站的第一处理单元1505根据S3对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若基站的第一接收单元1503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中携带有用于指示上行数据大小的指示信息,基站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用户设备需要继续发送上行数据;
基站的第二建立单元1606建立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该第二对应关系请见表2;
表2
序列 信道质量
5 SINR<a1
6 a1<=SINR<a2
7 SINR>=am
基站的第二建立单元1606将该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单元2106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单元2106已确定SINR>=am,则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即可确定第二目标序列为7;
用户设备的第四发送单元2107将序列7发送给基站;
基站的第二接收单元1607接收该序列7,并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序列7对应的当前信道质量,即确定当前信道质量为SINR>=am;
基站的第二确定单元1608根据所述SINR>=am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处理单元2108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该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用以通知用户设备后续发送上行数据时,无需重新确定序列的通知信息,则用户设备继续发送上行数据时,直接以当前的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S3)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图13至图16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模块实体的角度对基站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25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请见图25;
如图25所示,该基站2500包括存储器2501、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以下简称CPU)2502,输出装置2503和输入装置2504;其中,图25所示的中央处理器2502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5所示的实施例以一个中央处理器2502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502、存储器2501、输出装置2503和输入装置2504之间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具有比图25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或设置,各个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502用于执行;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502还用于执行;
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502还用于执行;
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502还用于执行;
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502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502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502还用于执行;
建立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图17至图19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模块实体的角度对基站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26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请见图26;
如图26所示,该基站2600包括存储器2601、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以下简称CPU)2602,输出装置2603和输入装置2604;其中,图26所示的中央处理器2602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6所示的实施例以一个中央处理器2602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602、存储器2601、输出装置2603和输入装置2604之间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具有比图26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或设置,各个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602用于执行;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602还用于执行;
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602还用于执行;
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602还用于执行;
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602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图20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模块实体的角度对用户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27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请见图27;
如图27所示,该用户设备2700包括存储器2701、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以下简称CPU)2702,输出装置2703和输入装置2704;其中,图27所示的中央处理器2702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7所示的实施例以一个中央处理器2702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702、存储器2701、输出装置2703和输入装置27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具有比图27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或设置,各个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702用于执行;
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702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702还用于执行;
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702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将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图23至图24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模块实体的角度对用户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28从硬件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请见图28;
如图28所示,该用户设备2800包括存储器2801、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以下简称CPU)2802,输出装置2803和输入装置2804;其中,图28所示的中央处理器2802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8所示的实施例以一个中央处理器2802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802、存储器2801、输出装置2803和输入装置28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2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具有比图28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或设置,各个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802用于执行;
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802还用于执行;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央处理器2802还用于执行;
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基站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11所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1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所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1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2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立单元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所述的任一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所述的任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序列,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用户设备。
2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建立单元包括:
第二划分模块,用于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分别为各个所述子信道分配上行发送参数集合;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所述的任一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目标子信道发送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3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上行发送参数;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已选定的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上行发送参数。
35.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所述的任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不同的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信道质量对应的第二目标序列;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3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信道质量,并根据所述当前信道质量选定所述上行发送参数;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和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确定下行发送参数,并将已确定的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和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发送参数对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其中,已选定的所述上行发送参数所属于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示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所述上行发送参数、信道质量与序列的对应关系,所述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为所述基站分别为各个子信道分配的,所述子信道为所述基站将信道进行划分以确定,且各个所述子信道之间相互正交;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确定目标子信道,所述目标子信道与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对应;
所述第五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子信道将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和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目标子信道确定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并在所述目标上行发送参数集合中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二目标上行发送参数和第二目标信道质量。
CN201410233962.1A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5228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3962.1A CN105228078B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EP14893232.0A EP3145231B1 (en) 2014-05-29 2014-12-30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PCT/CN2014/095608 WO2015180468A1 (zh) 2014-05-29 2014-12-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5/363,920 US10306666B2 (en) 2014-05-29 2016-11-29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3962.1A CN105228078B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8078A true CN105228078A (zh) 2016-01-06
CN105228078B CN105228078B (zh) 2018-12-14

Family

ID=5469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3962.1A Active CN105228078B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6666B2 (zh)
EP (1) EP3145231B1 (zh)
CN (1) CN105228078B (zh)
WO (1) WO20151804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3512A1 (zh) * 2020-01-13 2021-07-2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985B (zh) * 2016-11-07 202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和装置
WO2022016353A1 (en) * 2020-07-21 2022-01-27 Zte Corporation Signaling solution on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70A (zh) * 2006-03-29 2007-10-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快速小区选择的信道质量汇报方法及设备
CN101388744A (zh) * 2007-09-11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
CN101945445A (zh) * 2009-07-10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2204152A (zh) * 2008-10-22 2011-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共用及专用调制和编码方案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07578D0 (en) 2001-03-27 2001-05-16 Konin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05434B (zh) * 2005-01-10 201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物理信道资源的编码调制方式的方法
JP4642679B2 (ja) * 2006-03-14 2011-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047971B (zh) 2006-04-06 201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当智能用户漫游时在归属地触发智能业务的方法
US7990804B2 (en) * 2006-12-01 2011-08-0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automated change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for images
US20090161613A1 (en) * 2007-11-30 2009-06-25 Mark K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tables for feedbac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69573A1 (en) * 2011-10-21 2014-08-27 Pertti Alapuranen Cognitive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JP5852616B2 (ja) * 2013-01-29 2016-0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適応変調符号化方法
US9137695B2 (en) * 2013-08-05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reconfigurations of DC-HSUPA U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70A (zh) * 2006-03-29 2007-10-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快速小区选择的信道质量汇报方法及设备
CN101388744A (zh) * 2007-09-11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
CN102204152A (zh) * 2008-10-22 2011-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共用及专用调制和编码方案
CN101945445A (zh) * 2009-07-10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3512A1 (zh) * 2020-01-13 2021-07-2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45231B1 (en) 2018-08-22
US10306666B2 (en) 2019-05-28
EP3145231A4 (en) 2017-06-21
EP3145231A1 (en) 2017-03-22
WO2015180468A1 (zh) 2015-12-03
US20170086217A1 (en) 2017-03-23
CN105228078B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1155B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281593B (zh)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及接收方法、系统和设备
JP2020115689A (ja) リソース設定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基地局
CN103517259B (zh) 支持载波聚合带宽能力的上报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992379B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终端
CN103716917A (zh)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EP34903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user signature vector
US11259277B2 (en)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reliability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a V2X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89229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115476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2122A (zh)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11052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522807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517439A (zh) 位置处理方法及基站、终端
CN105515743A (zh) 一种导频信号的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2088507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11918397A (zh) 一种信道监听方法及装置
KR20220054457A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CN111148228B (zh)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802797B (zh) 确定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颗粒度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7888329B (zh) 一种指示纠错编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9474993B (zh) 下行波束指示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4337948A (zh) 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663279B (zh) 广播反馈机制
CN112218391A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