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7274B - 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7274B CN105227274B CN201410299884.5A CN201410299884A CN105227274B CN 105227274 B CN105227274 B CN 105227274B CN 201410299884 A CN201410299884 A CN 201410299884A CN 105227274 B CN105227274 B CN 1052272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stematic bit
- ratio
- systematic
- data
- b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7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006776 Homo sapiens Kinesin-like protein KIFC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7942 Kinesin-like protein KIFC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传合并方法,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对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重传合并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WCDMA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宽带码分多址的通信系统,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使用不同的扰码可以同时同频获得基站的服务。在通信过程中,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业务,其采用的通信模式为,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终端设备向基站返回响应信息以反馈当前是否成功接收,当终端设备未成功接收数据时,则基站需要重新发送数据。而当通信传输条件不理想时,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错误率将会大大上升,使得基站重新发送数据的次数提高,从而大大增加传输延迟,吞吐量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常用的技术为传统的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Combining,以下简称MRC)方法,即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重传数据后,在译码前将上一次接收的数据同重传数据合并,再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最大比合并,以提高译码成功率。
但是,在WCDMA通信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包括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其中系统比特是指发送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所占的比特,校验比特是在WCDMA通信系统传输时所增加的比特,用来检验数据是否正确,而对于不同的WCDMA通信系统的冗余版本,其校验比特的占比并不一样。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WCDMA通信系统的冗余版本6和冗余版本2对应的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幅值分布示意图,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系统比特的重要程度远远大于校验比特的重要程度。传统的MRC合并方法在合并时并没有区分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因此很难获得理想的分集增益,吞吐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重传合并方法难以获得理想的分集增益,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合并方法,包括:
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
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占比与所述第二占比之和为1。
进一步地,在所述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第二系统比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对所述待译码数据和所述重传数据进行AGC反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A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下述公式(2)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B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的总功率;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3)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下述公式(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
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5)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幅值总和: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A表示所述第一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6)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B表示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7)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公式(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合并装置,包括:
分离模块,用于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
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占比与所述第二占比之和为1。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变换模块,用于在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第二系统比特之前,分别对所述待译码数据和所述重传数据进行AGC反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下述公式(9)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A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下述公式(10)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B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下述公式(11)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下述公式(12)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下述公式(13)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幅值总和: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A表示所述第一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1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B表示所述第二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15)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公式(16)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通过分别确定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然后计算所述待译码数据与所述第一占比的乘积及所述重传数据与所述第二占比例的乘积,然后对待译码数据与第一占比的乘积及所述重传数据与所述第二占比例的乘积进行合并,这样,充分利用了系统比特的重要性,进而在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译码时,能够得到较理想的分集增益,可以提高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WCDMA通信系统的冗余版本6对应的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幅值分布示意图;
图2为WCDMA通信系统的冗余版本2对应的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幅值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合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合并方法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合并方法与传统MRC合并方法实验结果比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合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数据的接收端即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可以为支持WCDMA通信的各种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持智能终端设备,包括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可以为固定终端设备,包括电脑等。这里所述的数据可以是指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包括短信业务数据、彩信业务数据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数据。
在通信传输条件不理想时,基站发送的数据发生错误的概率也就越高,那么用户设备在译码所接收的数据时,译码成功的概率也就越低。当用户设备译码不成功时,则保存该次接收的数据即待译码数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待译码数据为用户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处理之后得到的软比特数据,这里用户设备所采用的软比特处理方法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累述。
当用户设备接收的数据发生错误时,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重传请求,基站收到重传请求后,再次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这里称为重传数据,用户设备收到重传数据后,对其进行软比特处理之后,再将其与上次接收的待译码数据进行合并,然后对合并之后的数据进行译码,具体的合并方法,参见下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合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分离出所述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所述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
具体来说,在WCDMA通信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包括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其中,系统比特是指基站发送的原始数据所占的比特,校验比特是在WCDMA通信系统传输时所增加的比特,在用户设备接收到数据时,根据用户设备中所存储的校验比特与所接收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校验比比特,来检验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正确。用户设备通过解析待译码数据及重传数据,根据所包含的标识符将系统比特分离出。
另外,为了区分用户设备上次接收的不成功译码的待译码数据所包含的系统比特不同于与后续接收的重传数据中所包含的系统比特,可以将用户设备上次接收的待译码数据所包含的系统比特称为第一系统比特,用户设备后续接收的重传数据中所包含的系统比特称为第二系统比特,以此类推作为区分。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
为了区分第一系统比特所对应的占比不同于第二系统比特所对应的占比,这里,将第一系统比特所对应的占比称为第一占比,第二系统比特所对应的占比称为第二占比,以此类推作为区分。
具体来说,第一占比和第二占比均为小于1的小数,另外,为了使用户设备将待译码数据和重传数据合并后,能够得到更接近于系统比特对应的真实值,需要要求所述第一占比与所述第二占比之和为1。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可以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来实现。
方法一:
首先,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具体的,可以采用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A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下述公式(2)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B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的总功率。
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具体的,在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之后,可以采用下述公式(3)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公式(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方法二:
首先,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
具体的,可以采用下述公式(5)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幅值总和: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A表示所述第一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6)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B表示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然后,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具体的,在得到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之后,可以采用下述公式(7)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公式(8)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步骤103,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具体的,如果步骤103在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时所使用的方法为方法一,则本步骤采用下述公式(17)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其中,表示待译码数据,表示重传数据,merge表示合并数据。如果步骤103在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时所使用的方法为方法二,则本步骤采用下述公式(18)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另外,用户设备在得到合并数据之后,对该合并数据进行译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译码成功率。具体的,,由于待译码数据及重传数据均是基于软比特的,因此合并数据也是基于软比特的,可以采取门限判决法进行译码,即如果合并数据大于判决门限如0.5,则将其译为1,如果合并数据小于判决门限如0.5,则将其译为0。以上方法仅用于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译码方法,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待译码数据及重传数据均是经过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处理之后的数据,为了使所处理的数据更接近于原始数据,则在分离出系统比特之前,分别对所述待译码数据和所述重传数据进行AGC反变换。具体的反变换方法取决于之前对原始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AGC变换,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通过分别确定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然后计算所述待译码数据与所述第一占比的乘积及所述重传数据与所述第二占比例的乘积,然后对待译码数据与第一占比的乘积及所述重传数据与所述第二占比例的乘积进行合并,这样,充分利用了系统比特的重要性,进而在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译码时,能够得到较理想的分集增益,可以提高吞吐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合并方法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保存上次接收的不成功译码的待译码数据;
步骤202,接收重传数据;
步骤203,分别对所述待译码数据和所述重传数据进行AGC反变换;
步骤204,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里面的待译码数据及重传数据均是指进行AGC反变换之后的数据。也就是说,本步骤及后续步骤里面的第一系统比特均是指从进行了AGC反变换之后的待译码数据中分离出来的,第二系统比特均是指从进行了AGC反变换之后的重传数据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在后续步骤中的第一系统比特和第二系统比特均是指经过AGC反变换之后的系统比特。
步骤205,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具体的,可以采用上述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不过其中的参数均有所变动,其中,Ai表示经过AGC反变换之后的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A表示经过AGC反变换之后的第一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上述公式(2)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不过其中的参数也均有所变动,其中,Bi表示经过AGC反变换之后的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B表示经过AGC反变换之后的第二系统比特的总功率。
步骤206,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具体的,可以采用上述公式(3)和公式(4)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详见图3所述实施例里面的相关步骤,这里不再累述。
步骤207,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数据;
具体的,本步骤可以采用上述公式(9)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不过其中的参数均有所变动,其中,表示经过AGC反变换之后的待译码数据,表示经过AGC反变换之后的重传数据,merge表示合并数据。
步骤208,对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经过实验验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在WCDMA通信系统中,相比于传统的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mbining,MRC)合并,可以大大提升吞吐量,实验环境为WCDMA通信系统,环境配置为HSET8 64QAM,使用30公里时速单径信道,首次传输数据使用冗余版本6,重传数据使用冗余版本2,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传合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重传合并装置,其技术原理和产生的技术效果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传合并方法相似,这里不再累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合并装置的组成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合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分离模块11、确定模块12和合并模块13。其中,
分离模块11,用于分离出所述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第一系统比特及所述重传数据中包含第二系统比特;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
合并模块13,用于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上述重传合并装置进一步地包括,保存模块15,用于保存上次接收的不成功译码的待译码数据。
上述重传合并装置进一步地包括,接收模块16,用于接收重传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占比与所述第二占比之和为1。
上述重传合并装置进一步地包括,变换模块14,用于在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之前,分别对所述待译码数据和所述重传数据进行AGC反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采用下述公式(9)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A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下述公式(10)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B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下述公式(11)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下述公式(12)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采用下述公式(13)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幅值总和: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A表示所述第一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1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B表示所述第二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15)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公式(16)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上述重传合并装置进一步地包括,译码模块17,用于对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分离模块11、所述确定模块12、所述合并模块13和所述变换模块14可由位于用户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所述保存模块15可由位于用户设备中的存储器实现;所述接收模块16可由位于用户设备中的接收器实现;所述译码模块17可由位于用户设备中的解码器实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设备,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他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仅以上述实施例为例,但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重传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
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占比与所述第二占比之和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对所述待译码数据和所述重传数据进行AGC反变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1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A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的总功率;采用下述公式(2)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2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B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的总功率;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3)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下述公式(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
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5)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幅值总和: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1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A表示所述第一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6)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2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B表示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7)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公式(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8.一种重传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分离模块,用于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的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的第二系统比特;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和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占比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占比;
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译码数据乘以所述第一占比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乘以所述第二占比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占比与所述第二占比之和为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变换模块,用于在分离出待译码数据中包含第一系统比特及重传数据中包含第二系统比特之前,分别对所述待译码数据和所述重传数据进行AGC反变换。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系统比特功率;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下述公式(9)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1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A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的总功率;
采用下述公式(10)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功率: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2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powB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的总功率;
采用下述公式(11)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下述公式(12)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系统比特对应的第二幅值总和;根据所述第一幅值总和及所述第二幅值总和计算所述第一占比和所述第二占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下述公式(13)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幅值总和:
其中,Ai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1表示所述第一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A表示所述第一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14)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幅值总和:
其中,Bi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第i个系统比特的幅值,k2表示所述第二系统比特中包含的系统比特的总个数,B表示所述第二幅值总和;采用下述公式(15)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占比:
其中,α表示第一占比;采用公式(16)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占比:
其中,β表示第二占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99884.5A CN105227274B (zh) | 2014-06-26 | 2014-06-26 | 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4/086230 WO2015196568A1 (zh) | 2014-06-26 | 2014-09-10 | 重传合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99884.5A CN105227274B (zh) | 2014-06-26 | 2014-06-26 | 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7274A CN105227274A (zh) | 2016-01-06 |
CN105227274B true CN105227274B (zh) | 2019-04-30 |
Family
ID=5493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99884.5A Active CN105227274B (zh) | 2014-06-26 | 2014-06-26 | 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27274B (zh) |
WO (1) | WO201519656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70606B (zh) * | 2016-12-30 | 2020-11-17 | 江苏银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锯齿解码的高吞吐量重传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9920A (zh) * | 2007-07-30 | 2010-08-18 | 马维尔以色列(M.I.S.L)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的速率匹配 |
CN102362460A (zh) * | 2009-04-24 | 2012-02-2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delta数据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594535A (zh) * | 2012-02-24 | 2012-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自适应加权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合并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64649B2 (ja) * | 2000-12-27 | 2003-11-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2014
- 2014-06-26 CN CN201410299884.5A patent/CN105227274B/zh active Active
- 2014-09-10 WO PCT/CN2014/086230 patent/WO201519656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9920A (zh) * | 2007-07-30 | 2010-08-18 | 马维尔以色列(M.I.S.L)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的速率匹配 |
CN102362460A (zh) * | 2009-04-24 | 2012-02-2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delta数据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594535A (zh) * | 2012-02-24 | 2012-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自适应加权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合并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7274A (zh) | 2016-01-06 |
WO2015196568A1 (zh) | 2015-12-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76528B2 (en) |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190174335A1 (en) | HARQ Frame Data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th HARQ in Systems Using Blind Detection | |
US8942257B2 (en) | Wireless network using feedback of sid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network coding | |
US20140348049A1 (en) | Rate Adaptive Transmission of Wireless Broadcast Packets | |
US2015035813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eedback and Enhancing Message Dissemination Efficiency in a Multicast Network | |
JP5665850B2 (ja) | データパケット中継およびデータパケット復号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9075799A (zh) | 极化Polar码的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
US8472568B1 (en) | Scaling and quantization of soft decoding metrics | |
US10142063B2 (en)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CN101689972B (zh) | 用于指示使用捎带的ack/nack字段的临时块流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230247636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Detection in An Uplink Shared Channel | |
US20220116141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5306166A (zh) | 码块的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684820A (zh)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误检测判断方法及装置 | |
CN105227274B (zh) | 重传合并方法及装置 | |
EP3442185A1 (en) | Signal decoding i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5610544B (zh) |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2018121215A (ja) | 通信資源の同時共用が可能な通信システム | |
US20230058149A1 (en) |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CN103248373B (zh) | 一种网络编码的方法、中继装置及筛选装置 | |
CN107026707B (zh) | 一种自适应采样率的信道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 | |
WO2015109500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US2015017816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iles | |
CN108322292B (zh) | 用于harq的对数似然比修正方法、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 | |
KR101801565B1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Assignee: Xi'an Chri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44002003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retransmitting and combining method based on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nd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619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