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5163A -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5163A
CN105225163A CN201410293189.8A CN201410293189A CN105225163A CN 105225163 A CN105225163 A CN 105225163A CN 201410293189 A CN201410293189 A CN 201410293189A CN 105225163 A CN105225163 A CN 105225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opological structure
objective function
power purchase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31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彬
韩晓鹏
张凯
刘兆燕
李雪男
吴振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p Te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lp Te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p Te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lp Te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931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51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3191 priority patent/WO20151967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5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5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包括: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在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将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判断在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构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进行主动配电网重构时,无法兼顾购电费用和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问题。

Description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配电网中,有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如燃气轮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配电网安排发电计划,在基于当前的网络结构下,满足功率平衡约束,支路过载约束等,以购电费最小为目标,合理安排主网购电和分布式电源购电份额。配网重构是为了寻求网损最小的网络拓扑结构。两者都是为了得到最优的经济指标,即购电费用和网损费用之和最低。购电费用和网损费用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购电方案中分布式发电的出力,影响配网重构;配网重构后的网络拓扑结构,影响网损的多少,进而影响购电计划。
主动配电网技术能够解决电网应用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提高绿色能源利用率,优化一次能源结构等问题。主动配电网是具备组合控制各种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需求侧管理等能力的配电网络。其目的是加大配电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提升配电网资产的利用率,延缓配电网的升级投资,以及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可再生能源、清洁化石能源以分布式发电的形式,在主动配网中越来越多。配网安排发电计划要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的购电与主网的购电比例,使总的购电费用最少。同时主动配网的测量、控制、信息传输,为配网重构的实现提供了条件。配网重构也是主动配电网经济运行的一个内容。现有技术在进行主动配电网重构时,无法兼顾购电费用和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主动配电网重构时,无法兼顾购电费用和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在进行主动配电网重构时,无法兼顾购电费用和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包括: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将所述第一主网功率和所述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判断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购电方案和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作为所述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进一步地,在判断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再次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购电方案;获取所述第二购电方案时的第二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将所述第二主网功率和所述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得到第二拓扑结构;判断在所述第二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二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和与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和的差是否满足预设精度值;如果满足所述预设精度值,则将所述第二购电方案和所述第二拓扑结构作为所述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以及如果不满足所述预设精度值,则在所述第二拓扑结构下,继续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购电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为其中,f1为发电费用,csysV为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电价,psys为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实际有功功率,n为配网节点数,cDGVi为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电价,pDGi为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有功功率遵循以下约束条件:psys≤psysmax
其中,psys为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实际有功功率,psysmax为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最大有功功率。
进一步地,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遵循以下约束条件:pDGi≤pDGimax
其中,pDGi为单时段在i节点上的分布式电源的实际发电功率,PDGimax在i节点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额定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f2为网损,b为支路数,kj为开关j的状态变量,是0~1离散量,0代表打开,1代表闭合,rj为支路j的电阻,Plj,Qlj为支路j末端流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j为支路j末端的节点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计算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无功功率:
P i = U i Σ j = 1 n U j ( G ij cos δ ij + B ij sin δ ij ) Q i = U i Σ j = 1 n U j ( G ij sin δ ij - B ij cos δ ij )
其中,Pi、Qi分别为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Ui、Uj分别是节点i、j的电压;Gij、Bij和δij分别为节点i、j的电导、电纳和相角差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i的电压遵循以下约束条件:Uimin≤Ui≤Uimax
其中,Uimax、Uimin分别为节点i电压有效值的上限和下限。
进一步地,所述支路的功率满足如下约束条件:Sj≤Sjmax
其中,Sj为第j条支路实际流过功率;Sjmax为第j条支路上传输功率最大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主网功率和所述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购电方案和所述第一拓扑结作为所述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通过本发明,采用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在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将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判断在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构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解决了在进行主动配电网重构时,无法兼顾购电费用和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进行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时兼顾购电费用和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规划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
步骤S104,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
步骤S106,在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
步骤S108,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
步骤S110,将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
步骤S112,判断在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S114,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构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出在发电费用最小时的购电方案。由于主动配电网包括主网发电和分布式电源供电,在获得最小购电方案时,即可确定主动配电网的主网功率和分布式电源功率,即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
再根据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将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中,计算出在网损最小时的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即第一拓扑结构。
然后计算采用第一购电方案时的购电费用和采用第一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后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将该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构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通过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和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构,由于第一拓扑结构是在第一购电方案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在计算拓扑结构时也考虑到购电的成本,因此,最终获得的重构方案兼顾购电费用和网损费用,得到最优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不仅解决了在进行主动配电网重构时,无法兼顾购电费用和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问题,还能够降低主动配电网重构的费用。
优选地,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拓扑结构,不仅使得购电费用和网损费用达到最低,还能保证主动配电网在最优的方案下运行,在判断在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拓扑结构下,再次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购电方案。
获取第二购电方案时的第二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
将第二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得到第二拓扑结构。
判断在第二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第二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和与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第一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和的差是否满足预设精度值。
如果满足预设精度值,则将第二购电方案和第二拓扑结构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如果不满足预设精度值,则在第二拓扑结构下,继续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购电方案。
在第一拓扑结构下,再次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二购电方案。获取在第二购电方案的情况下,主动配电网的主网功率和分布式电源功率,即第二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
再将第二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中,以计算得到第二拓扑结构。
通过第一拓扑结构确定第二购电方案,通过第二购电方案又得到第二拓扑结构,使得购电方案和拓扑结构相互校验,因此,第一购电方案时的购电费用和第一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和与第二购电方案的购电费用和第二拓扑结构的网损之和之间有差值,判断该差值是否满足预设精度值,如果满足精度值,则确定该第二购电方案和第二拓扑结构作为该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如果不满足精度值,可以继续在第二拓扑结构下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再次计算购电方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规划图。如果所示,第一层通过最优潮流,得到分布式电源功率和主网功率。将这两个变量传递到第二层规划,用遗传算法求配网重构,得到最少网损下的配网拓扑结构。在该结构下,网损发生变比,引起主网功率的变化,第一层的购电计划不再是最佳的。该结构可能引发原来的购电计划在一些支路上过载,因此要将第二层计算结果网络拓扑结构传递到第一层,重新进行最优潮流计算。
优选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为
min f 1 = c sysV P sys + Σ i = 1 n c DGVi p DGi ,
其中,f1为发电费用,csysV为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电价,psys为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实际有功功率,n为配网节点数,cDGVi为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电价,pDGi为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实际发电功率。
利用从电网购电的电价与从电网购电的有功功率确定主网购电费用,利用分布式电源的电价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确定分布式电源的发电费用,取购电费用与分布式电源的发电费用的最小值作为第一购电方案下的购电费用。在购电费用最小值确定后,即可以确定购电的有功功率和发电的有功功率。从主网购电的费用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费用之和为最小发电费用。
优选地,为了避免从主网购电的有功功率过大导致主动配电网的功率过载,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有功功率遵循以下约束条件:
psys≤psysmax
其中,psys为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实际有功功率,psysmax为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最大有功功率。
即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实际有功功率小于等于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最大有功功率。
优选地,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遵循以下约束条件:
pDGi≤pDGimax
其中,pDGi为单时段在i节点上的分布式电源的实际发电功率,PDGimax在i节点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额定功率。
即单时段在i节点上的分布式电源的实际发电功率小于等于分布式电源的额定功率。
在上述两个约束条件的约束下,通过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最小发电费用,并确定了在最小发电费用时,主动配电网从主网购电的购电功率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
即在当前拓扑结构下,用内点法进行潮流计算,满足功率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束、电源功率约束,求得从主网购电的购电功率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
优选地,为了使得主动配电网的网损最小,通过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确定最小网损:
min f 2 = Σ j = 1 b k j r j P lj 2 + Q lj 2 U j 2
其中,f2为网损,b为支路数,kj为开关j的状态变量,是0~1离散量,0代表打开,1代表闭合,rj为支路j的电阻,Plj,Qlj为支路j末端流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j为支路j末端的节点电压。
计算主动配电网中每个支路的网损,从而确定整个主动配电网的网损费用,当开关闭合时,该支路具有网损,当开关打开时,该支路没有网损。
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计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P i = U i Σ j = 1 n U j ( G ij cos δ ij + B ij sin δ ij ) Q i = U i Σ j = 1 n U j ( G ij sin δ ij - B ij cos δ ij )
其中,Pi、Qi分别为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Ui、Uj分别是节点i、j的电压。Gij、Bij和δij分别为节点i、j的电导、电纳和相角差
基于购电功率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用遗传算法进行配网重构,满足功率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束,得到网损最小的网络拓扑方案。
优选地,节点i的电压遵循以下约束条件:
Uimin≤Ui≤Uimax
其中,Uimax、Uimin分别为节点i电压有效值的上限和下限。即节点i的电压大于等于节点i的电压有效值的下限,小于等于节点i的电压有效值的上限。
优选地,支路的功率满足如下约束条件:Sj≤Sjmax,其中,Sj为第j条支路实际流过功率。Sjmax为第j条支路上传输功率最大值。
即支路的实际流过功率小于等于该支路上传输功率的最大值,以保证该支路不会过载。
以下结合图3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最优潮流计算主动配电网的从主网的购电费用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费用,在计算时需要的已知数据有:(1)节点类:节点类型(负荷节点、发电机节点、分布式电源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2)支路类:是末端节点号、支路类型(变压器、线路)阻抗、导纳、变比;(3)经济类:主网发电成本曲线、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成本曲线;(4)约束条件:功率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束、电源功率约束;(5)计算控制变量:迭代计算的精度、迭代次数、遗传算法中的种群数、遗传迭代次数、交叉和变异概率等。
在当前拓扑结构下,用内点法进行潮流计算,满足功率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电源功率约束,求得从主网购电的购电功率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得到节点注入功率。将该节点注入功率代入到配网重构的目标函数中,得到网损费用。通过最优潮流计算得到发电费用。通过两次迭代得到相邻两次计算的发电费用和网损费用之和的差值,并判断该差值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在满足精度要求时,结束计算,在不满足精度要求时,继续进行最优潮流计算,即计算主动配电网的发电费用。
本发明实施例兼顾了购电费与网损费综合最优的解决方案。建立双层规划模型,联合优化主动配电网的发电费用和网损应用双层规划理论:第一层规划,以购电费最小为目标建立最优潮流模型,用内点法解这个模型,得到购电策略,在该购电策略下的购电功率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传递给第二层规划;第二层规划,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网重构模型,用遗传算法求解这个模型,得到网络拓扑,将这个网络拓扑传递给第一层规划模型,再次求购电策略,经过多次迭代求解,最后在满足预设精度时结束迭代计算,得到的购电方案和网络拓扑结构,使主动配电网的花费与发电功率达到平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也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
第一计算单元20用于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
第二获取单元30用于在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
第三获取单元40用于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
第二计算单元50用于将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
判断单元60用于判断在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单元70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根据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出在发电费用最小时的购电方案。由于主动配电网包括主网发电和分布式电源供电,在获得最小购电方案时,即可确定主动配电网的主网功率和分布式电源功率,即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
再根据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将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中,计算出在网损最小时的主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即第一拓扑结构。
然后计算采用第一购电方案时的购电费用和采用第一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后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将该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构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通过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和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和第一拓扑结构,由于第一拓扑结构是在第一购电方案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在计算拓扑结构时也考虑到购电的成本,因此,最终获得的重构方案兼顾购电费用和网损费用,得到最优的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
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
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
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
将所述第一主网功率和所述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
判断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
如果满足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购电方案和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作为所述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再次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二购电方案;
获取所述第二购电方案时的第二主网功率和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
将所述第二主网功率和所述第二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得到第二拓扑结构;
判断在所述第二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二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和与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的网损费用之和的差是否满足预设精度值;
如果满足所述预设精度值,则将所述第二购电方案和所述第二拓扑结构作为所述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以及
如果不满足所述预设精度值,则在所述第二拓扑结构下,继续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购电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f1为发电费用,csysV为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电价,psys为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实际有功功率,n为配网节点数,cDGVi为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电价,pDGi为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时段从电网购电的有功功率遵循以下约束条件:
psys≤psysmax
其中,psys为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实际有功功率,psysmax为单时段从主网购电的最大有功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i节点上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遵循以下约束条件:
pDGi≤pDGimax
其中,pDGi为单时段在i节点上的分布式电源的实际发电功率,PDGimax在i节点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额定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f2为网损,b为支路数,kj为开关j的状态变量,是0~1离散量,0代表打开,1代表闭合,rj为支路j的电阻,Plj,Qlj为支路j末端流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j为支路j末端的节点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计算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无功功率:
其中,Pi、Qi分别为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Ui、Uj分别是节点i、j的电压;Gij、Bij和δij分别为节点i、j的电导、电纳和相角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i的电压遵循以下约束条件:
Uimin≤Ui≤Uimax
其中,Uimax、Uimin分别为节点i电压有效值的上限和下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的功率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Sj≤Sjmax
其中,Sj为第j条支路实际流过功率;Sjmax为第j条支路上传输功率最大值。
10.一种主动配电网的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发电费用的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购电方案;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时,获取第一主网功率和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主网功率和所述第一分布式电源功率代入至所述最小网损费用的目标函数,计算得到第一拓扑结构;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第一购电方案下的发电费用与在所述第一拓扑结构下的网损费用之和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购电方案和所述第一拓扑结作为所述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案。
CN201410293189.8A 2014-06-25 2014-06-25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5225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3189.8A CN105225163A (zh) 2014-06-25 2014-06-25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4/093191 WO2015196743A1 (zh) 2014-06-25 2014-12-05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3189.8A CN105225163A (zh) 2014-06-25 2014-06-25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5163A true CN105225163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3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3189.8A Pending CN105225163A (zh) 2014-06-25 2014-06-25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5163A (zh)
WO (1) WO201519674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867A (zh) * 2017-10-16 2018-02-02 华北电力大学 多主体参与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重构方法
CN109586299A (zh) * 2018-12-18 2019-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有功功率分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74324A (zh) * 2019-08-01 2019-11-19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13344273A (zh) * 2021-06-08 2021-09-03 中国农业大学 基于建筑用能的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优化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5219B2 (en) 2017-11-21 2019-09-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based predictive models
CN108512215B (zh) * 2017-12-30 2022-03-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提升可靠性的配电网开关规划方法
CN108173265B (zh) * 2018-01-15 2020-09-25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线性化潮流的配电网网络重构方法
CN110391660B (zh) * 2018-04-17 2023-01-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的网络重构方法及装置
CN109948849B (zh) * 2019-03-19 2022-12-06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计及储能接入的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法
CN112884187A (zh) * 2019-11-29 2021-06-0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含光储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优化方法
CN110880760A (zh) * 2019-11-29 2020-03-1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网线损与无功补偿协同优化方法
CN113095611A (zh) * 2019-12-23 2021-07-09 中国农业大学 含电采暖设备和光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
CN111682524A (zh) * 2020-05-28 2020-09-18 天津大学 一种配电网多阶段快速重构方法
CN112149875A (zh) * 2020-08-27 2020-12-29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491037B (zh) * 2020-11-09 2023-04-25 四川大学 一种城市配电网多目标多级动态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12330042B (zh) * 2020-11-17 2022-09-13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场景划分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CN112436512B (zh) * 2020-11-20 2022-11-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2886576A (zh) * 2021-01-29 2021-06-01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余杭分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配电网络重构优化系统
CN113315130B (zh) * 2021-05-12 2022-08-0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并行化配电网络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13240311B (zh) * 2021-05-27 2024-03-01 湖南大学 计及供电可靠性的多主体分布式电源电能交易规划方法
CN113688485B (zh) * 2021-07-08 2024-02-0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拓扑结构分层的行波装置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3937782B (zh) * 2021-09-30 2023-08-11 山东理工大学 基于时段划分的日前母线运行方式优化方法
CN114050607B (zh) * 2021-10-25 2024-04-0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配电网重构数字模型的构建系统
CN116073377B (zh) * 2023-03-06 2023-06-2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基于双向调节的主配网交互协同方法及系统
CN116976059B (zh) * 2023-09-25 2023-12-22 北京前景无忧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算法优化的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7277446B (zh) * 2023-11-23 2024-03-29 浙江优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多目标配电网规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848A (zh) * 2013-06-17 2013-09-25 清华大学 基于诱导目标函数的含电量约束月度机组组合优化方法
CN103545846A (zh) * 2013-11-11 2014-01-29 湖南大学 基于广义负荷预测的微网经济运行方法
CN103839109A (zh) * 2013-10-19 2014-06-04 李涛 一种基于博弈纳什均衡的微网电源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848A (zh) * 2013-06-17 2013-09-25 清华大学 基于诱导目标函数的含电量约束月度机组组合优化方法
CN103839109A (zh) * 2013-10-19 2014-06-04 李涛 一种基于博弈纳什均衡的微网电源规划方法
CN103545846A (zh) * 2013-11-11 2014-01-29 湖南大学 基于广义负荷预测的微网经济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振坤 等: "配电网动态重构的多代理协调优化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麻秀范: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867A (zh) * 2017-10-16 2018-02-02 华北电力大学 多主体参与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重构方法
CN107658867B (zh) * 2017-10-16 2020-11-06 华北电力大学 多主体参与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重构方法
CN109586299A (zh) * 2018-12-18 2019-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有功功率分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586299B (zh) * 2018-12-18 2023-11-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有功功率分区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74324A (zh) * 2019-08-01 2019-11-19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13344273A (zh) * 2021-06-08 2021-09-03 中国农业大学 基于建筑用能的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344273B (zh) * 2021-06-08 2024-04-19 中国农业大学 基于建筑用能的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6743A1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5163A (zh) 主动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和装置
Ha et al. A hybrid gene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llocation in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Bayat et al. Optimal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alloc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a novel heuristic approach
Martinez et al. Load flow calculation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distributed resources. A review
US10158229B2 (en) Distributed gradient descent for solving optimal power flow in radial networks
CN104600695B (zh) 基于在线状态估计和实时调度计划的趋势潮流计算方法
CN107546743B (zh) 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分布式优化潮流方法
CN107392395A (zh) 一种基于价格激励机制的配电网和微电网协调优化方法
CN106253335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容量与接入位置不确定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CN107392418B (zh) 一种城市配电网网络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03208818B (zh) 一种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网合环电流计算方法
CN103077480B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安全校核方法
CN107563779A (zh) 一种节点边际电价求解方法
CN105226708A (zh) 一种大规模电网调度计划等值协调优化方法
CN108023364A (zh) 基于凸差规划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最大接入能力计算方法
Sepehry et al. Robust day-ahead operation planning of unbalanced microgrids
CN108038594B (zh) 能源系统可靠性指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Xu et al. A two-layer two-stage dispatching strategy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micro-grid considering multiple interactions
CN115622053B (zh) 一种用于考虑分布式电源的自动负荷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2290601A (zh) 一种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Cavraro et al. A distributed control algorithm for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power generation cost in smart micro-grid
CN106159955A (zh) 基于连续惩罚对偶分解的电力系统分布式最优潮流方法
CN102709955B (zh) 一种基于多断面潮流控制的方法
CN104484832B (zh) 评估220kv拉手网最大供电能力的方法
CN107332290A (zh) 一种基于直流线路的区域负荷转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