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4399A -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4399A
CN105224399A CN201410226300.1A CN201410226300A CN105224399A CN 105224399 A CN105224399 A CN 105224399A CN 201410226300 A CN201410226300 A CN 201410226300A CN 105224399 A CN105224399 A CN 105224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status data
volatile storage
state
volatility memo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63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威
林荣隆
高启修
陈衍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2263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43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4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43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第一作业系统是否于一第一时间接收一系统切换指令,其中系统切换指令用于控制电子装置于第一或第二作业系统间切换;当第一作业系统根据系统切换指令,从一执行状态进入一非执行状态时,将一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一挥发性存储器与一非挥发性存储器;将非挥发性存储器的一第二状态数据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其中第一/第二状态数据分别纪录第一/第二作业系统于第一/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以及根据挥发性存储器的第二状态数据,第二作业系统由一非执行状态进入一执行状态,并回复至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本发明除了可以改善切换时间过长的问题,亦可以避免浪费主存储器的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系统的切换方法,尤其涉及使用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AdvancedConfigurationandPowerInterface,ACPI)所定义的S3状态进行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许多电子装置多半采用微软公司的窗口作业系统(Windows)。然而,现今以Linux为基础的Android作业系统亦逐渐普及。由于两种作业系统在处理不同的工作上具有不同的效能,为了兼具两者之长,可将两种作业系统整合于单一电子装置之中。
一般而言,在此类双作业系统的架构下,同一时间只会让单一作业系统运作,并让另一作业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借以在双作业系统共享系统资源的同时,避免彼此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在进行作业系统的切换工作时,电子装置通常会将目前的作业系统的设定或是状态存储,以便下次再执行此作业系统时能回复至目前的操作状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电子装置于不同的作业系统切换时,通常会遇到切换时间过长或是浪费主存储器的空间存储作业系统的设定数据。因此,需要去改善目前电子装置于不同作业系统之间切换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传统上于不同作业系统之间切换时间过长或是浪费主存储器空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当第一作业系统欲切换至第二作业系统时,第一作业系统以S3状态将第一作业系统的状态数据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以及非挥发性存储器。接着,第二作业系统的第二状态数据由非挥发性存储器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使得第二作业系统由S3状态回复至S0状态,并回复至先前操作状态。另外,当第一作业系统或第二作业系统操作于S0状态时,挥发性存储器不存储第一状态数据或第二状态数据。因此,本发明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除了可以改善切换时间过长的问题,亦可以避免浪费主存储器的空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适用具有一第一作业系统以及一第二作业系统的一电子装置。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判断第一作业系统是否于一第一时间接收一系统切换指令,其中系统切换指令用于控制电子装置于第一作业系统以及第二作业系统间进行切换;当第一作业系统根据系统切换指令,从一执行状态进入一非执行状态时,将一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一挥发性存储器与一非挥发性存储器,其中第一状态数据纪录第一作业系统于第一时间时的操作状态;将非挥发性存储器所存储的一第二状态数据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其中第二状态数据纪录第二作业系统于一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根据挥发性存储器所存储的第二状态数据,第二作业系统由一非执行状态进入一执行状态,并回复至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第二时间早于第一时间,并且执行状态为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ACPI)所定义的S0状态,而非执行状态为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所定义的S3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作业系统以及一第二作业系统。电子装置包括一挥发性存储器、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一中央处理器以及一内嵌式控制器。当第一作业系统操作于一执行状态且中央处理器于一第一时间接收到一系统切换指令时,中央处理器将一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且内嵌式控制器将第一状态数据由挥发性存储器写入非挥发性存储器。第一状态数据纪录第一作业系统于第一时间时的操作状态。通过内嵌式控制器将非挥发性存储器的一第二状态数据写入至挥发性存储器。第二状态数据纪录第二作业系统于一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中央处理器根据挥发性存储器所存储的第二状态数据,将第二作业系统由一非执行状态进入一执行状态,并回复至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第二时间早于第一时间,并且等执行状态与等非执行状态为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ACPI)所定义的S0状态与S3状态。
本发明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除了可以改善切换时间过长的问题,亦可以避免浪费主存储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切换作业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电子装置
11~内嵌式控制器
12~芯片组
13~中央处理器
14~挥发性存储器
15~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16~非挥发性存储器
B1~总线
S21-S25、S31-S32~步骤
OS1~第一作业系统
OS2~第二作业系统
d1~第一状态数据
d2~第二状态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讨论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许多可行的发明概念可实施在各种特定范围中。这些特定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公开的装置及使用方法,但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持式电子装置或智能手机,但并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10包括一内嵌式控制器(EmbeddedController;EC)11、一芯片组(chipsets)12、一中央处理器13、一挥发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14、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inputoutputsystem;BIOS)15、一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16以及硬盘,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的挥发性存储器14可以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或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SRAM),但并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挥发性存储器14亦可称为主存储器,用来载入各式各样的程序与数据以供中央处理器13的直接执行与运用,但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挥发性存储器14用以存储数据,且当挥发性存储器14的电源消失时,其内部所存储的数据将无法保存。于一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3通过芯片组12间接地对挥发性存储器14进行数据的存取,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3亦可直接地存取挥发性存储器14上的数据。于后续说明中,当中央处理器13对挥发性存储器14的存取时,包括中央处理器13直接或间接地由挥发性存储器14内的存取数据。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内部具有程序码,用以设定系统操作模式及硬件的相关参数。举例而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内部具有程序码,用以作为控制整个开机流程或系统切换的核心程序。于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0开机或是系统切换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内的程序码为中央处理器13第一个执行的程序,但并不以此为限。
内嵌式控制器11电性连接于芯片组12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内嵌式控制器11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的程序码去执行特定的指令。举例而言,于电子装置10电源启动或是重新开机时,内嵌式控制器11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的程序码去执行开机的相关程序。详细而言,当电子装置10于开机或是作业系统切换时,内嵌式控制器11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的程序码将主存储器初始化,并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载入相关的程序码至主存储器。然后,中央处理器13可以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中的程序码执行开机程序或执行作业系统载入的相关程序。于一实施例中,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亦可被整合至内嵌式控制器11,但并不以此为限。
芯片组12电性耦接于中央处理器13以及内嵌式控制器11用以作为中央处理器13或内嵌式控制器11与其他硬件装置沟通的媒介。于一实施例中,芯片组12包括存储器控制元件(未图示)用以控制挥发性存储器14或非挥发性存储器16的数据的存取。举例而言,芯片组12接收中央处理器13的指令用以存取挥发性存储器14、非挥发性存储器16以及硬盘17的数据。于一实施例中,芯片组12包括南桥芯片与北桥芯片,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内嵌式控制器11亦可被整合至芯片组12,但并不以此为限。
非挥发性存储器16可以是硬盘、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USB随身盘、光盘或是其组合,但并不以此为限。非挥发性存储器16用以存储各式各样的程序与数据以供中央处理器13的存取。于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3可经由芯片组12存取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上的数据,但并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存储器16亦可称为辅助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13通过芯片组12控制电子装置10中的各个元件。于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0欲执行第一作业系统时,第一作业系统会被载入主存储器中,电子装置10根据第一作业系统执行相对应的动作。同样地,当电子装置10欲执行第二作业系统时,第二作业系统会被载入主存储器中,电子装置10根据第二作业系统执行相对应的动作。举例而言,于开机或切换作业系统时,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的程序码,嵌入式控制器11以及芯片组12将存储于非挥发性存储器16或硬盘17的作业系统载入挥发性存储器14中,完成开机程序或作业系统的切换,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2,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系统切换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0执行第一作业系统OS1时,挥发性存储器14中具有第一作业系统OS1。中央处理器13根据挥发性存储器14中的第一作业系统OS1执行相关的操作。相同地,当电子装置10执行第二作业系统OS2时,挥发性存储器14中具有第二作业系统OS2。于一实施例中,将作业系统载入挥发性存储器14的步骤包括内嵌式控制器11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的程序码,通过芯片组12由非挥发性存储器16(例如固态硬盘)将作业系统载入/写入挥发性存储器14中。于本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存储器16还具有第一状态数据d1或是第二状态数据d2。第一状态数据d1用以纪录第一作业系统OS1于一第一时间时的操作状态。同理,第二状态数据d2用以纪录第二作业系统OS2于一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作业系统OS1可以根据第一状态数据d1回复至第一时间时的操作状态。详细而言,当中央处理器13执行第一作业系统OS1时,中央处理器13还可以根据第一状态数据d1,使得第一作业系统OS1回复到第一时间时的操作状态。同理,第二作业系统OS2亦可以根据第二状态数据d2回复至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于一实施例中,内嵌式控制器11可以通过芯片组12将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上的第一状态数据d1或第二状态数据d2载入/写入挥发性存储器14。
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AdvancedConfigurationandPowerInterface,ACPI)是一种电脑电源管理规格,可以让第一作业系统或第二作业系统直接地管理电子装置10中各种元件利用电源的状况。举例而言,第一作业系统OS1可以通过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停止中央处理器13的运算,降低中央处理器13的电源需求。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中的电源组态包括S0、S1、S2、S3、S4、S5状态,下文则说明该组态的代表意思。
S0状态(一般工作状态):电子装置10正常运作下的状态。于本实施例中,S0状态亦可称为执行状态。
S1(POS,PoweronSuspend)状态:在S1状态下,电子装置10的中央处理器13停止运算,但其他硬件仍是可以正常运作。
S2状态:此时电子装置10停止对中央处理器13供电,但其他硬件仍是可以正常运作。
S3(sleepingstate,睡眠状态或称待机状态)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挥发性存储器14及内嵌式控制器11仍然有电源供给,且几乎是唯一几个有电源供给的元件。举例而言,第一作业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d1,于第一作业系统进入S3状态时被保存在挥发性存储器14中,其中第一状态数据d1纪录第一作业系统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和文档等。同理,第二作业系统的第二状态数据d2,于第二作业系统进入S3状态时被保存在挥发性存储器14中,其中第二状态数据d2纪录第二作业系统被开启的应用程序和文档等。当第一作业系统要从S3状态回到S0状态时,第一作业系统根据挥发性存储器14中的第一状态数据d1,返回S0状态。相同地,第二作业系统要从S3状态回到S0状态时,第二作业系统根据挥发性存储器14中的第二状态数据d2,返回S0状态。换言之,根据第一状态数据d1/第二状态数据d2使用者可以把电子装置10恢复到进入S3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需注意的是,当第一作业系统/第二作业系统由S3状态被唤醒欲回到S0状态时,第一作业系统/第二作业系统只会由挥发性存储器14中读取数据。于本实施例中,S3状态亦可称为非执行状态。
S4(休眠状态)状态:S3与S4都是睡(休)眠状态,只是在这两种睡(休)眠状态下,电子装置10内的硬件设定并不完全相同。在S4状态下,电子装置10的大部分元件都未被供电。在S4状态下,所有挥发性存储器14的内容(例如第一状态数据d1或第二状态数据d2)被存储在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用以保护第一作业系统/第二作业系统的当前状态,包括所有应用程序,开启的文档等。于本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存储器16可以是固态硬盘、USB随身盘或是其组合,但并不以此为限。当电子装置10从S4状态被唤醒后,使用者可以恢复进入S4状态之前的S0状态,且这部分是与S3是一样的。需注意的是,当第一作业系统/第二作业系统由S4状态被唤醒欲回到S0状态时,第一作业系统/第二作业系统会先由非挥发性存储器16读取数据。
S5(softoff,软关机状态)状态:除了作业系统并不会存储任何数据外,S5状态与S4大部分都是相似的。当电脑位于S5状态时,电子装置10只对一些零组件(例如南桥芯片或网路芯片等零组件)供应少量电力,其余的元件则全部关闭。
根据上述说明可知,S3状态和S4状态之间的差异在于S4状态将作业系统的状态数据存储于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不需要提供电源给非挥发性存储器16就可以维持状态数据。相反地,在S3状态下作业系统的状态数据存储于挥发性存储器14中,一旦停止供电则挥发性存储器14上的数据将会消失。
另外,在S3状态下第一状态数据d1或第二状态数据d2存储在挥发性存储器14,当作业系统(或电子装置10)由S3状态唤醒时,中央处理器13可直接由挥发性存储器14读取状态数据,故唤醒速度较快。相反地,在S4状态下,第一状态数据d1或第二状态数据d2存储在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故须先由非挥发性存储器16读取第一状态数据d1或第二状态数据d2,并载入挥发性存储器14中,再由中央处理器13由挥发性存储器14读取第一状态数据d1或第二状态数据d2,故S4状态的唤醒速度比S3状态的唤醒速度慢。因此,作业系统由S4状态回复至S0状态所需时间大于S3状态回复至S0状态的所需时间。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第一作业系统OS1与第二作业系统OS2可采取ACPI所定义的不同电源组态S0-S5来切换作业系统。举例而言,电子装置10采用S3状态的电源组态由第一作业系统切换至第二作业系统。首先,中央处理器13将第一作业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14中。举例而言,中央处理器13通过芯片组12将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14。然后,中央处理器13由挥发性存储器14读取之前所存储的第二作业系统的第二状态数据d2,使得第二作业系统由S3状态回到S0状态。
详细而言,中央处理器13须先将第二作业系统d2载入挥发性存储器14,使得中央处理器13执行第二作业系统d2。第二作业系统OS2再根据第二状态数据d2回复至先前的操作状态。当第二作业系统进入S0状态时,第一作业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d1仍然保留于挥发性存储器14,故会减少了挥发性存储器14可以使用的空间。
于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采用S4的电源组态由第一作业系统OS1切换至第二作业系统OS2。首先,中央处理器13将第一作业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然后,通过芯片组12将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的第二状态数据d2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14中。中央处理器13读取第二状态数据d2,使得第二作业系统由S4状态回到S0状态。当第二作业系统进入S0状态时,第一作业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d1保留于非挥发性存储器16,故第一状态数据d1并不会占用挥发性存储器14(主存储器)的使用空间。然而,由于电子装置10需要从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读取第二状态数据d2,并载入非挥发性存储器14中,故作业系统的切换时间会增长。
请参考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流程开始于步骤S21,判断第一作业系统OS1是否收到系统切换指令。当第一作业系统OS1接收到系统切换指令时,进入步骤S22;反之,回到步骤S21。系统切换指令可通过按压电子装置10的一硬件按键或是显示于屏幕上的一软件按键来触发,但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使用者可通过按压一硬件按键,使得第一作业系统OS1切换至第二作业系统OS2。
于步骤S22,第一作业系统从执行状态进入非执行状态,将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14,并进入步骤S23。举例而言,第一作业系统OS1于第一时间从执行状态进入非执行状态时,中央处理器13通过芯片组12将第一作业系统OS1于第一时间的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14。
于步骤S23,将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并进入步骤S24。于一实施例中,内嵌式控制器11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的程序码,通过芯片组12将存储于挥发性存储器14的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于一实施例中,当第一作业系统OS1接收到系统切换指令时,内嵌式控制器11根据系统切换指令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码,将已经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的第一状态数据d1复制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于某一实施例中,当第一作业系统OS1接收到系统切换指令时,致使内嵌式控制器11在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之后,将其复制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
需注意的是,第一作业系统OS1(或中央处理器13)仅将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14,故第一作业系统并不会知道第一状态数据d1已经被存储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中。换言之,第一作业系统OS1仅会在S0状态或是S3状态之间切换。于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状态数据d1由挥发性存储器14被存储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时,内嵌式控制器11亦会根据基本输入输出15的程序码,清除存储于挥发性存储器14的第一状态数据d1,或通过芯片组12清除存储于挥发性存储器14的第一状态数据d1,但并不以此为限。
于步骤S24,将第二状态数据d2由非挥发性存储器16存储至挥发性存储器14,并进入步骤S25。举例而言,内嵌式控制器11将存储于非挥发性存储器16的第二状态数据d2存储/写入至挥发性存储器14。于一实施例中,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的程序码使得内嵌式控制器11将第一状态数据d1写入非挥发性存储器16之后,将第二状态数据d2由非挥发性存储器16写入挥发性存储器14中,但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状态数据d2于一第二时间时存储至非挥发性存储器16,且第二时间早于第一时间。
于步骤S25,根据第二状态数据d2,将第二作业系统由非执行状态回复至执行状态。举例而言,中央处理器13读取存储于挥发性存储器14的第二状态数据d2,并将第二作业系统OS2由S3状态回复至S0状态。换言之,第二作业系统OS2仅会于S0状态或是S3状态之间切换。于一实施例中,当第二作业系统OS2由S3状态回复至S0状态时,中央处理器13亦会将存储于挥发性存储器14和/或挥发性存储器16的第二状态数据d2清除,但并不以此为限。
需注意的是,虽然此实施例以第一作业系统OS1切换至第二作业系统OS2做说明,但由第二作业系统OS2切换回第一作业系统OS1亦可采用相同方法,本文将不另外赘述。同样地,若于其他实施例中,具有三个或以上的作业系统时,其操作亦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于一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存储器14为固态硬盘,用以存储第一状态数据d1以及第二状态数据d2。于另一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存储器14包括固态硬盘以及USB随身盘,用以分别存储第一状态数据d1以及第二状态数据d2,但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作业系统OS1为窗口作业系统、第二作业系统OS2为安卓(android)作业系统,且第一状态数据d1存储于固态硬盘,第二状态数据d2存储于USB随身盘。
请参考图4,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图4所公开的步骤与图2所公开的步骤类似,差别在于图4的步骤还包括步骤S31以及步骤S32。图4中的步骤S21-S25请参考图3的步骤S21-S25,于此不再赘述。
于步骤S31,判断非挥发性存储器16是否具有第二状态数据d2。当非挥发性存储器16具有第二状态数据d2时,进入步骤S24;反的,则进入步骤S31。举例而言,中央处理器13通过芯片组12读取非挥发性存储器16,并判断非挥发性存储器16是否具有第二状态数据d2。于一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3可通过芯片组12读取非挥发性存储器16的一特定分割区域,判断非挥发性存储器16是否具有第二状态数据d2,但并不以此为限。于步骤S32,启动第二作业系统,进入执行状态。于本实施例中,由于非挥发性存储器16并不具有第二状态数据d2,故中央处理器13重新启动第二作业系统,进入执行状态。举例而言,第二作业系统由S5状态启动,但并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于作业系统切换且作业系统具有状态数据时,作业系统仅在S0状态与S3状态之间切换,故作业系统只会对挥发性存储器14做状态数据的存取。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能快速的切换作业系统。然而,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于作业系统切换时,亦将存储于挥发性存储器的状态数据存储至非挥发性存储器中,故不需要于挥发性存储器14保留状态数据,所以不会浪费挥发性存储器的存储空间。换言之,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以改善目前的作业系统于切换作业系统时所遭遇的问题。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适用具有一第一作业系统以及一第二作业系统的一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该第一作业系统是否于一第一时间接收一系统切换指令,其中该系统切换指令用于控制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一作业系统以及该第二作业系统间进行切换;
当该第一作业系统根据该系统切换指令,从一执行状态进入一非执行状态时,将一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一挥发性存储器与一非挥发性存储器,其中该第一状态数据纪录该第一作业系统于该第一时间时的操作状态;
将该非挥发性存储器所存储的一第二状态数据存储至该挥发性存储器,其中该第二状态数据纪录该第二作业系统于一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
根据该挥发性存储器所存储的该第二状态数据,该第二作业系统由一非执行状态进入一执行状态,并回复至该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
其中该第二时间早于该第一时间,并且该等执行状态为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所定义的S0状态,而该等非执行状态为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所定义的S3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其中当该第一作业系统或是该第二作业系统操作于该等执行状态时,该第一状态数据以及该第二状态数据不存储于该挥发性存储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其中将该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该挥发性存储器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的步骤包括:
将该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该挥发性存储器,并通过该电子装置的一内嵌式控制器,将该第一状态数据写入该非挥发性存储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其中将该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该挥发性存储器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的步骤还包括:
当该第一状态数据被写入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后,该内嵌式控制器删除存储于该挥发性存储器的该第一状态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其中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为一固态硬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其中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包括一固态硬盘以及一USB随身盘,且该第一状态数据存储于该固态硬盘,该第二状态数据存储于该USB随身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其中该第一作业系统为窗口作业系统,且该第二作业系统为安卓作业系统。
8.一种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作业系统以及一第二作业系统,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挥发性存储器;
一非挥发性存储器;
一中央处理器;以及
一内嵌式控制器;
其中当该第一作业系统操作于一执行状态且该中央处理器于一第一时间接收到一系统切换指令时,该中央处理器将一第一状态数据存储至该挥发性存储器,且该内嵌式控制器将该第一状态数据由该挥发性存储器写入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该第一状态数据纪录该第一作业系统于该第一时间时的操作状态;
通过该内嵌式控制器将该非挥发性存储器的一第二状态数据写入至该挥发性存储器,其中该第二状态数据纪录该第二作业系统于一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
该中央处理器根据该挥发性存储器所存储的该第二状态数据,将该第二作业系统由一非执行状态进入一执行状态,并回复至该第二时间时的操作状态;以及
该第二时间早于该第一时间,并且该等执行状态与该等非执行状态为高级组态与电源接口所定义的S0状态与S3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作业系统或是该第二作业系统操作于该等执行状态时,该第一状态数据以及该第二状态数据不存储于该挥发性存储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内嵌式控制器还于该第一状态数据被写入至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后,删除位于该挥发性存储器的该第一状态数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为一固态硬盘。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包括一固态硬盘以及一USB随身盘,且该固态硬盘用以存储该第一状态数据,该USB随身盘用以存储该第二状态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作业系统为窗口作业系统,且该第二作业系统为安卓作业系统。
CN201410226300.1A 2014-05-26 2014-05-26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Pending CN1052243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6300.1A CN105224399A (zh) 2014-05-26 2014-05-26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6300.1A CN105224399A (zh) 2014-05-26 2014-05-26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4399A true CN105224399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3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6300.1A Pending CN105224399A (zh) 2014-05-26 2014-05-26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43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4057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9556B1 (en) * 1999-01-21 2002-05-14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chanism to prevent data loss in case of a power failure while a PC is in suspend to RAM state
CN1797351A (zh) * 2004-12-24 2006-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多操作系统的切换方法
US8239667B2 (en) * 2008-11-13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OSes) using sleep state management and sequestered re-baseable memory
CN103019833A (zh) * 2011-09-20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使终端设备支持操作系统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03150210A (zh) * 2011-12-07 2013-06-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系统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9556B1 (en) * 1999-01-21 2002-05-14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chanism to prevent data loss in case of a power failure while a PC is in suspend to RAM state
CN1797351A (zh) * 2004-12-24 2006-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多操作系统的切换方法
US8239667B2 (en) * 2008-11-13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OSes) using sleep state management and sequestered re-baseable memory
CN103019833A (zh) * 2011-09-20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使终端设备支持操作系统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03150210A (zh) * 2011-12-07 2013-06-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系统切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4057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44057B (zh) * 2017-02-14 2020-05-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7060B2 (en) Reducing wake latency time for power conserving state transition
CN109885343B (zh) 一种控制器低功耗启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436199B (zh) 電源管理控制器與方法
TWI528162B (zh) 電腦系統及其作業系統切換方法
US11609767B2 (en) Technologies for operating system transitions in multiple-operating-system environments
US200901724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platform hibernate and resume
US2013006713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reserved solid state nonvolatile memory storage capacity for system reduced power state
JP5885881B2 (ja) 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における電源オフ状態の実施
JPH11161385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ステート制御方法
US10990153B2 (en) Application processor and system on chip
US20140250295A1 (en) Load boot data
US1056498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spend and resume computing systems
US20190004818A1 (en) Method of UEFI Shell for Supporting Power Saving Mode and Computer System thereof
CN101436097B (zh) 电子装置及其唤醒方法
US103943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leeping states using non-volatile memory components
US2020013356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5224399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切换作业系统的方法
TWI522924B (zh) 電子裝置及其切換作業系統的方法
JP5085611B2 (ja) 実環境と仮想環境を遷移させ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H1128268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1477468B (zh) 电脑系统的自动开机方法
WO2016018349A1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operating systems
CN113703799B (zh) 计算设备及其bios更新方法和介质
CN112148365B (zh) 一种控制模块、方法及微控制器芯片
US20140189184A1 (en) Creating dynamic fixed functionality for a hardware devic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