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1674B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1674B CN105221674B CN201410310181.8A CN201410310181A CN105221674B CN 105221674 B CN105221674 B CN 105221674B CN 201410310181 A CN201410310181 A CN 201410310181A CN 105221674 B CN105221674 B CN 1052216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grades
- driven
- axle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包括两根同轴布置的输入轴、两根输出轴、一根输入副轴、一根中间惰轮支承轴、及一根倒档轴,该自动变速器具有八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偶数档的主动齿轮布置在输入一轴上,中间惰轮支承轴上空套有中间惰轮,通过中间惰轮将动力从输入二轴传递到输入副轴上,由输入副轴再传递到奇数档上,奇数档的主动齿轮布置在输入副轴上,奇数档的从动齿轮布置在输出二轴上,偶数档的从动齿轮布置在输出一轴上,倒档主动齿轮与二档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形成双联齿结构并空套在输出一轴上,倒档从动齿轮布置在倒档轴上,从而所有档位的主动齿轮无需依次布置于两根输入轴上,缩短了整个变速器的轴向长度,使整体结构紧凑及整车布置合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将两个变速箱和两个离合器集成在一个变速箱内,两根可转动地套接在一起的输入轴分别与其中一个离合器相连接,两根输入轴分别传输两个变速箱速度组的动力,通过在两个离合器之间自动切换从而完成换挡程序,因此可实现换档过程的动力换档,即在换档过程中不中断动力,克服了AMT(Automated MechanicalTransmission,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档冲击的缺点,车辆在换档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可以传递到车轮,换档迅速平稳,不仅保证了车辆的加速性,而且由于车辆不再产生由于换档引起的急剧减速情况,也极大的改善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
现有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中,所有档位的主动齿轮是依次布置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因此变速器的轴向尺寸较长,所以对于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这样的车辆,特别是小型车,由于安装空间受到限制,上述变速器便较难采用。其次,当部分档位采用共用主动齿轮时,虽然可相对缩减变速器的轴向尺寸,但齿轮传动的速比误差可能会较大,较难实现所需速比,不利于使发动机在最佳区域工作。另外,现有的变速器由于变速的档位较少,一般最多为六档,较难实现传动比的合理分配,使发动机较难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从而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了一种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可以缩短变速器的轴向长度,使实际速比能够更为接近所需要的速比,使传动比分配更加合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包括:
相互嵌套设置的输入一轴与输入二轴,该输入一轴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二档主动齿轮、六档主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及八档主动齿轮,该输入二轴上固定安装有输入二轴主动齿轮;
第一离合器,该第一离合器与该输入一轴相连;
第二离合器,该第二离合器与该输入二轴相连;
输出一轴,该输出一轴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第一主减速齿轮、倒档主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及八档从动齿轮,该倒档主动齿轮与该二档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形成双联齿结构并空套在该输出一轴上;
输出二轴,该输出二轴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一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第二主减速齿轮、七档从动齿轮及五档从动齿轮;
输入副轴,该输入副轴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一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输入副轴驱动齿轮、七档主动齿轮及五档主动齿轮,该输入副轴驱动齿轮固定在该输入副轴上;
中间惰轮支承轴,该中间惰轮支承轴上空套安装有中间惰轮;
倒档轴,该倒档轴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第三主减速齿轮及倒档从动齿轮,该倒档从动齿轮空套在该倒档轴上;其中,该一档主动齿轮与该一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二档主动齿轮与该二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三档主动齿轮与该三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四档主动齿轮与该四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五档主动齿轮与该五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六档主动齿轮与该六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七档主动齿轮与该七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八档主动齿轮与该八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倒档主动齿轮与该倒档从动齿轮常啮合,该中间惰轮同时与该输入二轴主动齿轮及该输入副轴驱动齿轮常啮合;
一三档同步器,该一三档同步器控制一档和三档的接合;
二六档同步器,该二六档同步器控制二档和六档的接合;
五七档同步器,该五七档同步器控制五档和七档的接合;
四八档同步器,该四八档同步器控制四档和八档的接合;及
倒档同步器,该倒档同步器控制倒档的接合。
进一步地,该一档主动齿轮和该三档主动齿轮固定在该输入副轴上,该一档从动齿轮和该三档从动齿轮空套在该输出二轴上,该一三档同步器安装在该输出二轴上且位于该一档从动齿轮与该三档从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该二档主动齿轮和该六档主动齿轮固定在该输入一轴上,该二档从动齿轮和该六档从动齿轮空套在该输出一轴上,该二六档同步器安装在该输出一轴上且位于该二档从动齿轮与该六档从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该五档主动齿轮和该七档主动齿轮空套在该输入副轴上,该五档从动齿轮和该七档从动齿轮固定在该输出二轴上,该五七档同步器安装在该输入副轴上且位于该五档主动齿轮与该七档主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该五档主动齿轮和该七档主动齿轮固定在该输入副轴上,该五档从动齿轮和该七档从动齿轮空套在该输出二轴上,该五七档同步器安装在该输出二轴上且位于该五档从动齿轮与该七档从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该四档主动齿轮和该八档主动齿轮空套在该输入一轴上,该四档从动齿轮和该八档从动齿轮固定在该输出一轴上,该四八档同步器安装在该输入一轴上且位于该四档主动齿轮与该八档主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该四档主动齿轮和该八档主动齿轮固定在该输入一轴上,该四档从动齿轮和该八档从动齿轮空套在该输出一轴上,该四八档同步器安装在该输出一轴上且位于该四档从动齿轮与该八档从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该倒档同步器安装在该倒档轴上,该倒档同步器与该第三主减速齿轮分别位于该倒档从动齿轮的两侧。
进一步地,该自动变速器还包括差速器齿圈,该第一主减速齿轮固定在该输出一轴上,该第二主减速齿轮固定在该输出二轴上,该第三主减速齿轮固定在该倒档轴上,该差速器齿圈同时与该第一主减速齿轮、该第二主减速齿轮及该第三主减速齿轮常啮合。
进一步地,该输入二轴主动齿轮、该中间惰轮和该输入副轴驱动齿轮形成第一共面齿轮组,该第一主减速齿轮、该第二主减速齿轮、该第三主减速齿轮和该差速器齿圈形成第二共面齿轮组,其中该第一共面齿轮组位于该第二共面齿轮组远离发动机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一个中间惰轮,将发动机动力从输入二轴传递到输入副轴上,然后由输入副轴再传递到奇数档位上,奇数档位的主动齿轮布置在输入副轴上,从而所有档位的主动齿轮无需依次布置于输入一轴和输入二轴上,大大缩短了整个变速器的轴向长度,使变速器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整车布置更为合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档位的主动齿轮通过采用非共用主动齿轮的方式与从动齿轮常啮合,即每个档位的主动齿轮仅作为该档位的主动齿轮,而不会作为另一档位的主动齿轮,所有档位均不采用共用主动齿轮的方式,使得实际速比能够更为接近所需要的速比,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倒档主动齿轮与二档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形成双联齿结构,倒档的动力借用了二档主动齿轮进行传递,倒档主动齿轮无需设置在输入一轴上,使输入一轴上设置的齿轮数减少,也缩短了整个变速器的轴向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整体长度尺寸明显缩短,因此在与普通五、六档变速器相同外型尺寸的前提下可设置八个前进档,从而使传动比范围变大,传动比分配更加合理,进而明显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能和整车档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特别是一种适合于前横置发动机、前驱轿车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针对现有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轴向长度过大、速比不易分配、档位数少等问题,提供一种轴向长度小、速比范围大、速比易分配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本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包括:一档主动齿轮1、一档从动齿轮2、一三档同步器3、三档主动齿轮4、三档从动齿轮5、第二主减速齿轮6、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七档从动齿轮8、七档主动齿轮9、五七档同步器10、五档从动齿轮11、输出二轴12、五档主动齿轮13、输入副轴14、中间惰轮15、二档主动齿轮16、六档主动齿轮17、输入一轴18、四档主动齿轮19、四八档同步器20、八档主动齿轮21、八档从动齿轮22、输出一轴23、四档从动齿轮24、六档从动齿轮25、二六档同步器26、二档从动齿轮27、倒档同步器28、倒档从动齿轮29、第三主减速齿轮30、倒档轴31、倒档主动齿轮32、第一主减速齿轮33、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发动机曲轴35、第一离合器36、第二离合器37、输入二轴38、中间惰轮支承轴39、差速器齿圈40、及差速器41。
该自动变速器包括七根轴,分别为:输入一轴18、输入二轴38、输出一轴23、输出二轴12、输入副轴14、中间惰轮支承轴39、及倒档轴31,七根轴相互平行布置。输入一轴18上从靠近发动机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二档主动齿轮16、六档主动齿轮17、四档主动齿轮19及八档主动齿轮21。输入二轴38上固定安装有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输出一轴23上从靠近发动机一端起依次安装有第一主减速齿轮33、倒档主动齿轮32、二档从动齿轮27、六档从动齿轮25、四档从动齿轮24及八档从动齿轮22,倒档主动齿轮32与二档从动齿轮27通过轮毂固定连接形成双联齿结构,且倒档主动齿轮32与二档从动齿轮27一起空套在输出一轴23上。输出二轴12上从靠近发动机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一档从动齿轮2、三档从动齿轮5、第二主减速齿轮6、七档从动齿轮8及五档从动齿轮11。输入副轴14上从靠近发动机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一档主动齿轮1、三档主动齿轮4、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七档主动齿轮9及五档主动齿轮13,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固定在输入副轴14上。中间惰轮支承轴39上空套安装有中间惰轮15。倒档轴31上从靠近发动机一端起依次安装有第三主减速齿轮30及倒档从动齿轮29,倒档从动齿轮29空套在倒档轴31上。
输入一轴18和输入二轴38相互嵌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输入二轴38为空心轴,输入二轴38嵌套在输入一轴18上并与输入一轴18同轴。第一离合器33与输入一轴18相连并用于控制输入一轴18,第二离合器34与输入二轴38相连并用于控制输入二轴38。
一档主动齿轮1与一档从动齿轮2常啮合;二档主动齿轮16与二档从动齿轮27常啮合;三档主动齿轮4与三档从动齿轮5常啮合;四档主动齿轮19与四档从动齿轮24常啮合;五档主动齿轮13与五档从动齿轮11常啮合;六档主动齿轮17与六档从动齿轮25常啮合;七档主动齿轮9与七档从动齿轮8常啮合;八档主动齿轮21与八档从动齿轮22常啮合;倒档主动齿轮32与倒档从动齿轮29常啮合。
中间惰轮15同时与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及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常啮合并形成第一共面齿轮组。第一主减速齿轮33固定在输出一轴23上,第二主减速齿轮6固定在输出二轴12上,第三主减速齿轮30固定在倒档轴31上,差速器齿圈40同时与第一主减速齿轮33、第二主减速齿轮6及第三主减速齿轮30常啮合并形成第二共面齿轮组;其中,该第一共面齿轮组位于该第二共面齿轮组远离发动机的一侧。
一档主动齿轮1和三档主动齿轮4固定在输入副轴14上,一档从动齿轮2和三档从动齿轮5空套在输出二轴12上,一三档同步器3安装在输出二轴12上且位于一档从动齿轮2与三档从动齿轮5之间,一三档同步器3用于控制一档和三档的接合。
二档主动齿轮16和六档主动齿轮17固定在输入一轴18上,二档从动齿轮27和六档从动齿轮25空套在输出一轴23上,二六档同步器26安装在输出一轴23上且位于二档从动齿轮27与六档从动齿轮25之间,二六档同步器26用于控制二档和六档的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五档主动齿轮13和七档主动齿轮9空套在输入副轴14上,五档从动齿轮11和七档从动齿轮8固定在输出二轴12上,五七档同步器10安装在输入副轴14上且位于五档主动齿轮13与七档主动齿轮9之间,五七档同步器10用于控制五档和七档的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四档主动齿轮19和八档主动齿轮21空套在输入一轴18上,四档从动齿轮24和八档从动齿轮22固定在输出一轴23上,四八档同步器20安装在输入一轴18上且位于四档主动齿轮19与八档主动齿轮21之间,四八档同步器20用于控制四档和八档的接合。
倒档同步器28安装在倒档轴31上,倒档同步器28与第三主减速齿轮30分别位于倒档从动齿轮29的两侧,倒档同步器28用于控制倒档的接合。
本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在工作时各档动力传动如下:
一档动力传动路线:一三档同步器3与一档从动齿轮2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输入二轴38,经由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中间惰轮15、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传到输入副轴14及一档主动齿轮1上,再由一档从动齿轮2和一三档同步器3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输出二轴12上的第二主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二档动力传动路线:二六档同步器26与二档从动齿轮27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输入一轴18,经由二档主动齿轮16传到二档从动齿轮27,再由二档从动齿轮27与二六档同步器26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输出一轴23上的第一主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三档动力传动路线:一三档同步器3与三档从动齿轮5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输入二轴38,经由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中间惰轮15、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传到输入副轴14及三档主动齿轮4上,再由三档从动齿轮5和一三档同步器3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输出二轴12上的第二主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四档动力传动路线:四八档同步器20与四档主动齿轮19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输入一轴18,经由四档主动齿轮19和四八档同步器20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四档从动齿轮24上,再由四档从动齿轮24将扭矩传递到输出一轴23上的第一主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五档动力传动路线:五七档同步器10与五档主动齿轮13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输入二轴38,经由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中间惰轮15、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传到输入副轴14上,再由五档主动齿轮13和五七档同步器10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五档从动齿轮11上,再由五档从动齿轮11传递到输出二轴12上的第二主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六档动力传动路线:二六档同步器26与六档从动齿轮25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输入一轴18,经由六档主动齿轮17传到六档从动齿轮25,再由六档从动齿轮25与二六档同步器26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输出一轴23上的第一主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七档动力传动路线:五七档同步器10与七档主动齿轮9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输入二轴38,经由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中间惰轮15、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传到输入副轴14上,再由七档主动齿轮9和五七档同步器10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七档从动齿轮8上,再由七档从动齿轮8传递到输出二轴12上的第二主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八档动力传动路线:四八档同步器20与八档主动齿轮21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输入一轴18,经由八档主动齿轮21与四八档同步器20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八档从动齿轮22,再由八档从动齿轮22将扭矩传递到输出一轴23上的第一主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倒档动力传动路线:倒档同步器28与倒档从动齿轮29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输入一轴18,经由二档主动齿轮16传到二档从动齿轮27,再由固定在二档从动齿轮27上的倒档主动齿轮32传到倒档从动齿轮29,再由倒档同步器28和倒档从动齿轮29的接合将扭矩传递到倒档轴31上的第三主减速齿轮30,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2,本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五档主动齿轮13和七档主动齿轮9固定在输入副轴14上,五档从动齿轮11和七档从动齿轮8空套在输出二轴12上,五七档同步器10安装在输出二轴12上且位于五档从动齿轮11与七档从动齿轮8之间;四档主动齿轮19和八档主动齿轮21固定在输入一轴18上,四档从动齿轮24和八档从动齿轮22空套在输出一轴23上,四八档同步器20安装在输出一轴23上且位于四档从动齿轮24与八档从动齿轮22之间。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还可以理解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还可以为:五档主动齿轮13和七档主动齿轮9空套在输入副轴14上,五档从动齿轮11和七档从动齿轮8固定在输出二轴12上,五七档同步器10安装在输入副轴14上且位于五档主动齿轮13与七档主动齿轮9之间;四档主动齿轮19和八档主动齿轮21固定在输入一轴18上,四档从动齿轮24和八档从动齿轮22空套在输出一轴23上,四八档同步器20安装在输出一轴23上且位于四档从动齿轮24与八档从动齿轮22之间。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还可以理解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还可以为:五档主动齿轮13和七档主动齿轮9固定在输入副轴14上,五档从动齿轮11和七档从动齿轮8空套在输出二轴12上,五七档同步器10安装在输出二轴12上且位于五档从动齿轮11与七档从动齿轮8之间;四档主动齿轮19和八档主动齿轮21空套在输入一轴18上,四档从动齿轮24和八档从动齿轮22固定在输出一轴23上,四八档同步器20安装在输入一轴18上且位于四档主动齿轮19与八档主动齿轮21之间。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包括两根同轴布置的输入轴、两根输出轴、一根输入副轴、一根中间惰轮支承轴、及一根倒档轴,该自动变速器具有八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偶数档的主动齿轮布置在输入一轴上,中间惰轮支承轴上空套有中间惰轮,通过中间惰轮将动力从输入二轴传递到输入副轴上,由输入副轴再传递到奇数档上,奇数档的主动齿轮布置在输入副轴上,奇数档的从动齿轮布置在输出二轴上,偶数档的从动齿轮布置在输出一轴上,倒档主动齿轮与二档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形成双联齿结构并空套在输出一轴上,倒档从动齿轮布置在倒档轴上。本实施例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一个中间惰轮,将发动机动力从输入二轴传递到输入副轴上,然后由输入副轴再传递到奇数档位上,奇数档位的主动齿轮布置在输入副轴上,从而所有档位的主动齿轮无需依次布置于输入一轴和输入二轴上,大大缩短了整个变速器的轴向长度,使变速器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整车布置更为合理。
(2)各个档位的主动齿轮通过采用非共用主动齿轮的方式与从动齿轮常啮合,即每个档位的主动齿轮仅作为该档位的主动齿轮,而不会作为另一档位的主动齿轮,所有档位均不采用共用主动齿轮的方式,使得实际速比能够更为接近所需要的速比,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3)倒档主动齿轮与二档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形成双联齿结构,倒档的动力借用了二档主动齿轮进行传递,倒档主动齿轮无需设置在输入一轴上,使输入一轴上设置的齿轮数减少,也缩短了整个变速器的轴向长度;
(4)由于整体长度尺寸明显缩短,因此在与普通五、六档变速器相同外型尺寸的前提下可设置八个前进档,从而使传动比范围变大,传动比分配更加合理,进而明显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能和整车档次。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嵌套设置的输入一轴(18)与输入二轴(38),该输入一轴(18)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二档主动齿轮(16)、六档主动齿轮(17)、四档主动齿轮(19)及八档主动齿轮(21),该输入二轴(38)上固定安装有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
第一离合器(36),该第一离合器(36)与该输入一轴(18)相连;
第二离合器(37),该第二离合器(37)与该输入二轴(38)相连;
输出一轴(23),该输出一轴(23)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第一主减速齿轮(33)、倒档主动齿轮(32)、二档从动齿轮(27)、六档从动齿轮(25)、四档从动齿轮(24)及八档从动齿轮(22),该倒档主动齿轮(32)与该二档从动齿轮(27)固定连接形成双联齿结构并空套在该输出一轴(23)上;
输出二轴(12),该输出二轴(12)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一档从动齿轮(2)、三档从动齿轮(5)、第二主减速齿轮(6)、七档从动齿轮(8)及五档从动齿轮(11);
输入副轴(14),该输入副轴(14)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一档主动齿轮(1)、三档主动齿轮(4)、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七档主动齿轮(9)及五档主动齿轮(13),该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固定在该输入副轴(14)上;
中间惰轮支承轴(39),该中间惰轮支承轴(39)上空套安装有中间惰轮(15);
倒档轴(31),该倒档轴(31)上从一端起依次安装有第三主减速齿轮(30)及倒档从动齿轮(29),该倒档从动齿轮(29)空套在该倒档轴(31)上;其中,该一档主动齿轮(1)与该一档从动齿轮(2)常啮合,该二档主动齿轮(16)与该二档从动齿轮(27)常啮合,该三档主动齿轮(4)与该三档从动齿轮(5)常啮合,该四档主动齿轮(19)与该四档从动齿轮(24)常啮合,该五档主动齿轮(13)与该五档从动齿轮(11)常啮合,该六档主动齿轮(17)与该六档从动齿轮(25)常啮合,该七档主动齿轮(9)与该七档从动齿轮(8)常啮合,该八档主动齿轮(21)与该八档从动齿轮(22)常啮合,该倒档主动齿轮(32)与该倒档从动齿轮(29)常啮合,该中间惰轮(15)同时与该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及该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常啮合;
一三档同步器(3),该一三档同步器(3)控制一档和三档的接合;
二六档同步器(26),该二六档同步器(26)控制二档和六档的接合;
五七档同步器(10),该五七档同步器(10)控制五档和七档的接合;
四八档同步器(20),该四八档同步器(20)控制四档和八档的接合;及
倒档同步器(28),该倒档同步器(28)控制倒档的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档主动齿轮(1)和该三档主动齿轮(4)固定在该输入副轴(14)上,该一档从动齿轮(2)和该三档从动齿轮(5)空套在该输出二轴(12)上,该一三档同步器(3)安装在该输出二轴(12)上且位于该一档从动齿轮(2)与该三档从动齿轮(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二档主动齿轮(16)和该六档主动齿轮(17)固定在该输入一轴(18)上,该二档从动齿轮(27)和该六档从动齿轮(25)空套在该输出一轴(23)上,该二六档同步器(26)安装在该输出一轴(23)上且位于该二档从动齿轮(27)与该六档从动齿轮(2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五档主动齿轮(13)和该七档主动齿轮(9)空套在该输入副轴(14)上,该五档从动齿轮(11)和该七档从动齿轮(8)固定在该输出二轴(12)上,该五七档同步器(10)安装在该输入副轴(14)上且位于该五档主动齿轮(13)与该七档主动齿轮(9)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五档主动齿轮(13)和该七档主动齿轮(9)固定在该输入副轴(14)上,该五档从动齿轮(11)和该七档从动齿轮(8)空套在该输出二轴(12)上,该五七档同步器(10)安装在该输出二轴(12)上且位于该五档从动齿轮(11)与该七档从动齿轮(8)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四档主动齿轮(19)和该八档主动齿轮(21)空套在该输入一轴(18)上,该四档从动齿轮(24)和该八档从动齿轮(22)固定在该输出一轴(23)上,该四八档同步器(20)安装在该输入一轴(18)上且位于该四档主动齿轮(19)与该八档主动齿轮(21)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四档主动齿轮(19)和该八档主动齿轮(21)固定在该输入一轴(18)上,该四档从动齿轮(24)和该八档从动齿轮(22)空套在该输出一轴(23)上,该四八档同步器(20)安装在该输出一轴(23)上且位于该四档从动齿轮(24)与该八档从动齿轮(22)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倒档同步器(28)安装在该倒档轴(31)上,该倒档同步器(28)与该第三主减速齿轮(30)分别位于该倒档从动齿轮(29)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变速器还包括差速器齿圈(40),该第一主减速齿轮(33)固定在该输出一轴(23)上,该第二主减速齿轮(6)固定在该输出二轴(12)上,该第三主减速齿轮(30)固定在该倒档轴(31)上,该差速器齿圈(40)同时与该第一主减速齿轮(33)、该第二主减速齿轮(6)及该第三主减速齿轮(30)常啮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二轴主动齿轮(34)、该中间惰轮(15)和该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形成第一共面齿轮组,该第一主减速齿轮(33)、该第二主减速齿轮(6)、该第三主减速齿轮(30)和该差速器齿圈(40)形成第二共面齿轮组,其中该第一共面齿轮组位于该第二共面齿轮组远离发动机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0181.8A CN105221674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0181.8A CN105221674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1674A CN105221674A (zh) | 2016-01-06 |
CN105221674B true CN105221674B (zh) | 2018-01-23 |
Family
ID=5499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10181.8A Active CN105221674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216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7523A (zh) * | 2018-05-11 | 2018-08-14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离合变速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13459A (zh) * | 2009-08-11 | 2010-05-2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CN101776131A (zh) * | 2008-12-23 | 2010-07-14 |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双离合器变速器及控制该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方法 |
CN102913595A (zh) * | 2011-08-04 | 2013-02-0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
CN204004217U (zh) * | 2014-06-30 | 2014-12-10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22862B2 (en) * | 2009-03-24 | 2014-01-07 | Honda Motor Co., Ltd. |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
-
2014
- 2014-06-30 CN CN201410310181.8A patent/CN1052216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6131A (zh) * | 2008-12-23 | 2010-07-14 | 格特拉克·福特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双离合器变速器及控制该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方法 |
CN101713459A (zh) * | 2009-08-11 | 2010-05-2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CN102913595A (zh) * | 2011-08-04 | 2013-02-0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
CN204004217U (zh) * | 2014-06-30 | 2014-12-10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1674A (zh) | 2016-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55092B2 (ja) | ダブルクラッチ型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 |
CN204114026U (zh) |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
CN105370820B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105370814A (zh) |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
CN204114023U (zh) |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
CN204114032U (zh) |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
CN204267620U (zh) |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
CN204041899U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204025556U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204025555U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103032528A (zh) | 一种双中间轴dct结构及其档位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 |
CN105202126A (zh) | 七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4004217U (zh)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4025559U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105221674B (zh) |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4114024U (zh) |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
CN204114033U (zh) |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
CN204025558U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105370821B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203926631U (zh) | 七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4004218U (zh) | 七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4025554U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203926635U (zh) | 七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1359059Y (zh) | 多档位动力换档行星变速箱 | |
CN105370819B (zh) | 十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