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0177B -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0177B CN105220177B CN201410298059.3A CN201410298059A CN105220177B CN 105220177 B CN105220177 B CN 105220177B CN 201410298059 A CN201410298059 A CN 201410298059A CN 105220177 B CN105220177 B CN 1052201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harge duct
- forced ventilation
- horizontal
- residual heat
- aluminium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电解槽的槽壳、摇篮架和槽沿板组成强制通风密封箱,在密封箱的槽壳上焊接散热板,密封箱上设进风管,进风管与送风机连接,槽沿板上开排气孔,排气孔与水平收集排气管道相通,水平收集排气管道设在槽壳的外侧,水平收集排气管道收集密封箱排出的强制通风尾气,并将尾气排进槽膛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能将强制通风从槽下部吸收的热量转移到电解槽上部加热槽膛,有助于电解槽在低电压槽况下建立良好热平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铝电解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其关键在于电解槽如何在低电压下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热平衡。传统电解槽下部散出的大量热涌入电解车间,使得工人的操作环境温度升高,目前的办法是通过强制通风可以将一部分热量转移出电解车间。而电解槽下部大量热量在散失的同时,槽上部又往往出现保温不足热支出偏大的现象,使得电解槽在低电压下无法建立起较合理的散热比例,不利于电解槽进一步降低槽电压并保持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解槽下部大量热量在散失的同时,槽上部又往往出现保温不足热支出偏大的现象,使得电解槽在低电压下无法建立起较合理的散热比例,不利于电解槽进一步降低槽电压并保持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电解槽的槽壳、摇篮架和槽沿板组成强制通风密封箱,在密封箱的槽壳上焊接散热板,密封箱上设进风管,进风管与送风机连接,槽沿板上开排气孔,排气孔与水平收集排气管道相通,水平收集排气管道设在槽壳的外侧,水平收集排气管道收集密封箱排出的强制通风尾气,并将尾气排进槽膛内。
所述的散热板为钢板。
所述的排入槽膛的气体出口设在水平罩板上或水平罩板下方,气体出口上设有管帽,当强制通风关闭时,扣上管帽。
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包括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
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与竖向排气管道相通,竖向排气管道伸出槽罩板与中间支撑相通,中间支撑为方钢,中间支撑的顶端与水平罩板相通。
所述的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与门型立柱相通,门型立柱为方钢,门型立柱上部与气体出口相通。
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分别与竖向排气管道相通,竖向排气管道与气体出口相通,气体出口设在水平罩板的下方。
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分别设在槽壳的四个角处,在槽壳的长度方向设有1-8根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
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宽50~300mm。
竖向排气管道宽50~300mm,竖向排气管道位于槽罩板内侧。
所述的散热板厚度为10~30mm。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进风管将风送到密封箱内,与密封箱内的散热片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尾气通过排气孔进到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再通过气体出口进入到槽膛内。
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进入到中间支撑的空腔,再进入到水平罩板的内后,通过气体出口排到槽膛内。
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进入到门型立柱内,从门型立型的上部进入到气体出口排到槽膛内。
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进入设在水平罩板下方的气体出口后再排入到槽膛内。
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进入设在水平罩板下方的气体出口后再排入到槽膛内。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能将强制通风从槽下部吸收的热量转移到电解槽上部加热槽膛,有助于电解槽在低电压槽况下建立良好热平衡;并保持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电解车间的操作环境温度,改善车间操作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箱式排气管道配置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B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箱式排气管道配置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B向视图。
图中:1、槽膛;2、槽罩板;3、中间支撑;4、门型立柱;5、槽壳;6、摇篮架;7、竖向排气管道;8、槽沿板;9、密封箱;10、散热片;11、进风管;12、排气孔;13、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4、水平罩板;15、管帽;16、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7、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电解槽的槽壳5、摇篮架6和槽沿板8组成强制通风密封箱9,在密封箱9的槽壳5上焊接散热板10,散热板10为钢板,散热板厚度为10~30mm,密封箱9上设进风管11,进风管11与送风机连接,槽沿板8上开排气孔12,排气孔12与水平收集排气管道相通,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包括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与竖向排气管道7相通,竖向排气管道7伸出槽罩板2与中间支撑3相通,中间支撑3为方钢,中间支撑3的顶端与水平罩板14相通,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与门型立柱4相通,门型立柱4为方钢,门型立柱4上部与气体出口17相通。水平收集排气管道设在槽壳5的外侧,水平收集排气管道收集密封箱9排出的强制通风尾气,并将尾气排进槽膛1内。排入槽膛1的气体出口17设在水平罩板14上,气体出口17上设有管帽15,当强制通风关闭时,扣上管帽15。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分别设在槽壳5的四个角处,在槽壳5的长度方向设有2根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竖向排气管道宽50~300mm。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进风管11将风送到密封箱9内,与密封箱9内的散热片10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尾气通过排气孔12进到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内,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7进入到中间支撑3的空腔,再进入到水平罩板14的内后,通过气体出口17排到槽膛1内,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内的尾气进入到门型立柱4内,从门型立型4的上部进入到气体出口17排到槽膛1内。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电解槽的槽壳5、摇篮架6和槽沿板8组成强制通风密封箱9,在密封箱9的槽壳5上焊接散热板10,散热板10为钢板,散热板厚度为10~30mm,密封箱9上设进风管11,进风管11与送风机连接,槽沿板8上开排气孔12,排气孔12与水平收集排气管道相通,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包括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分别与竖向排气管道7相通,竖向排气管道7与气体出口17相通,气体出口17设在水平罩板1的下方。水平收集排气管道设在槽壳5的外侧,水平收集排气管道收集密封箱9排出的强制通风尾气,并将尾气排进槽膛1内。排入槽膛1的气体出口17设在水平罩板14下方,气体出口17上设有管帽15,当强制通风关闭时,扣上管帽15。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分别设在槽壳5的四个角处,在槽壳5的长度方向设有2根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竖向排气管道宽50~300mm,竖向排气管道7位于槽罩板2内侧。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进风管11将风送到密封箱9内,与密封箱9内的散热片10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尾气通过排气孔12进到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内,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3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7进入设在水平罩板14下方的气体出口17后再排入到槽膛1内,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16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7进入设在水平罩板14下方的气体出口后再排入到槽膛1内。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的在槽壳5的长度方向设有8根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其它同实施例1。
Claims (16)
1.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槽的槽壳、摇篮架和槽沿板组成强制通风密封箱,在密封箱的槽壳上焊接散热板,密封箱上设进风管,进风管与送风机连接,槽沿板上开排气孔,排气孔与水平收集排气管道相通,水平收集排气管道设在槽壳的外侧,水平收集排气管道收集密封箱排出的强制通风尾气,并将尾气排进槽膛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板为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入槽膛的气体出口设在水平罩板上或水平罩板下方,气体出口上设有管帽,当强制通风关闭时,扣上管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包括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与竖向排气管道相通,竖向排气管道伸出槽罩板与中间支撑相通,中间支撑为方钢,中间支撑的顶端与水平罩板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与门型立柱相通,门型立柱为方钢,门型立柱上部与气体出口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分别与竖向排气管道相通,竖向排气管道与气体出口相通,气体出口设在水平罩板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分别设在槽壳的四个角处,在槽壳的长度方向设有1-8根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和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宽50~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排气管道宽50~300mm,竖向排气管道位于槽罩板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板厚度为10~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进风管将风送到密封箱内,与密封箱内的散热片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尾气通过排气孔进到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再通过气体出口进入到槽膛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进入到中间支撑的空腔,再进入到水平罩板的内后,通过气体出口排到槽膛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进入到门型立柱内,从门型立型的上部进入到气体出口排到槽膛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进入设在水平罩板下方的气体出口后再排入到槽膛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端部水平收集排气管道内的尾气通过竖向排气管道进入设在水平罩板下方的气体出口后再排入到槽膛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98059.3A CN105220177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98059.3A CN105220177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0177A CN105220177A (zh) | 2016-01-06 |
CN105220177B true CN105220177B (zh) | 2017-12-08 |
Family
ID=5498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98059.3A Active CN105220177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201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3485B (zh) * | 2016-04-13 | 2018-01-16 | 中南大学 | 一种侧部吸气及增强保温的双层铝电解槽盖板 |
CN108301020A (zh) * | 2018-02-28 | 2018-07-20 | 高德金 | 一种新型的铝电解槽槽壳体结构 |
CN110894614A (zh) * | 2018-09-13 | 2020-03-20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解槽强制通风预热和输送氧化铝的装置 |
CN111020637B (zh) * | 2019-11-19 | 2022-10-21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天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铝电解槽 |
CN111690952A (zh) * | 2020-07-23 | 2020-09-22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铝电解槽柔性生产装置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2513A (zh) * | 2003-04-10 | 2003-09-17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一种加强大型铝电解槽槽壳散热的方法 |
CN1665963A (zh) * | 2002-07-09 | 2005-09-07 | 皮奇尼铝公司 | 炼铝用电解槽的冷却方法及系统 |
CN1958866A (zh) * | 2006-10-10 | 2007-05-09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铝电解槽烟气净化中氧化铝输送送风工艺及装置 |
CN101031673A (zh) * | 2004-07-23 | 2007-09-05 | 诺尔斯海德公司 | 用于热量回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044267A (zh) * | 2004-09-16 | 2007-09-26 | 诺尔斯海德公司 | 能量回收和/或冷却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054688A (zh) * | 2007-05-22 | 2007-10-17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和装置 |
CN101230471A (zh) * | 2007-01-23 | 2008-07-30 | 中南大学 | 铝电解槽余热利用热声模块装置 |
CN101240432A (zh) * | 2008-03-03 | 2008-08-13 |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介质铝电解槽余热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
CN101260544A (zh) * | 2008-04-17 | 2008-09-10 | 东北大学 | 一种铝电解槽散发余热的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
CN201141741Y (zh) * | 2007-11-30 | 2008-10-29 |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气体介质铝电解槽余热回收装置 |
CN201367469Y (zh) * | 2009-03-05 | 2009-12-23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铝电解槽强制吹风冷却设备 |
CN101748437A (zh) * | 2008-12-03 | 2010-06-23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铝电解槽强制抽风冷却系统 |
-
2014
- 2014-06-30 CN CN201410298059.3A patent/CN1052201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5963A (zh) * | 2002-07-09 | 2005-09-07 | 皮奇尼铝公司 | 炼铝用电解槽的冷却方法及系统 |
CN1442513A (zh) * | 2003-04-10 | 2003-09-17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一种加强大型铝电解槽槽壳散热的方法 |
CN101031673A (zh) * | 2004-07-23 | 2007-09-05 | 诺尔斯海德公司 | 用于热量回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044267A (zh) * | 2004-09-16 | 2007-09-26 | 诺尔斯海德公司 | 能量回收和/或冷却的方法和系统 |
CN1958866A (zh) * | 2006-10-10 | 2007-05-09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铝电解槽烟气净化中氧化铝输送送风工艺及装置 |
CN101230471A (zh) * | 2007-01-23 | 2008-07-30 | 中南大学 | 铝电解槽余热利用热声模块装置 |
CN101054688A (zh) * | 2007-05-22 | 2007-10-17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和装置 |
CN201141741Y (zh) * | 2007-11-30 | 2008-10-29 |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气体介质铝电解槽余热回收装置 |
CN101240432A (zh) * | 2008-03-03 | 2008-08-13 |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介质铝电解槽余热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
CN101260544A (zh) * | 2008-04-17 | 2008-09-10 | 东北大学 | 一种铝电解槽散发余热的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
CN101748437A (zh) * | 2008-12-03 | 2010-06-23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铝电解槽强制抽风冷却系统 |
CN201367469Y (zh) * | 2009-03-05 | 2009-12-23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铝电解槽强制吹风冷却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0177A (zh) | 2016-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0177B (zh) | 铝电解槽强制通风余热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 | |
CN210111447U (zh) | 一种全天候箱式变电站 | |
CN201698860U (zh) | 干式变压器防护外罩 | |
CN205688682U (zh) | 用于光伏整体屋顶组件的纵向连接结构 | |
CN205753598U (zh) | 一种建筑用降温节能系统 | |
CN105202778B (zh) | 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 |
CN206755479U (zh) | 屋顶自然通风器 | |
CN107831855A (zh) | 一种防水防尘计算机机箱 | |
CN203534240U (zh) | 一种蒸发式凝汽器的带逆流换热装置 | |
CN204478502U (zh) | 用于户外式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罩 | |
CN204559471U (zh) | 特变电工百兆瓦级大型风光互补荒漠并网电站防风墙 | |
CN203561022U (zh) | 适用于轻钢厂房的太阳能通风装置 | |
CN207442791U (zh) | 光伏电池板降温装置 | |
CN206237019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 | |
CN207069385U (zh) | 一种电气柜内集聚的热量利用装置 | |
CN204728538U (zh) | 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单元式玻璃幕墙 | |
CN205119312U (zh) | 一种简易降温装置 | |
CN105064457A (zh) |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制水器 | |
CN205279478U (zh) | 一种高效率太阳能集热装置 | |
CN204177281U (zh) | 一种改进型双斜波淋水填料结构 | |
CN204404567U (zh) | 太阳能芯片、太阳能瓦片以及建筑 | |
CN105070467B (zh) |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
CN206495428U (zh) | 适用于平房的屋顶隔热结构 | |
CN206922716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 |
CN106760264A (zh) | 适用于平房的屋顶隔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