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6756B -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6756B
CN105216756B CN201510587797.4A CN201510587797A CN105216756B CN 105216756 B CN105216756 B CN 105216756B CN 201510587797 A CN201510587797 A CN 201510587797A CN 105216756 B CN105216756 B CN 105216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irculation line
heater
spiral tub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77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6756A (zh
Inventor
万永中
刘梅
杨昶
徐梅
王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77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6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6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6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6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6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其中,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入口端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管路内,循环管路内具有流动介质;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路上,循环泵驱使流动介质在循环管路内流动;一个或多个换热器,各换热器的两端均与循环管路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的玻璃洗涤液在寒冷季节或者高寒地区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洗涤液通常根据环境温度可选择普通型和防冻型,其中,防冻型汽车洗涤液可在-30℃低温不结冰。但是,目前使用的汽车玻璃洗涤液的温度是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在寒冷季节或者在高寒地区,受气温下降影响玻璃洗涤液的活性显著降低,并且由于气候原因难以对汽车洗涤液进行预热处理,进而导致清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的玻璃洗涤液在寒冷季节或者高寒地区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入口端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管路内,循环管路内具有流动介质;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路上,循环泵驱使流动介质在循环管路内流动;一个或多个换热器,各换热器的两端均与循环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一管路上,循环管路位于第一管路内的部分位于第一节流装置的下游。
进一步地,流动介质为硅油。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内还设置有导热结构。
进一步地,导热结构的材料为石墨。
进一步地,换热器包括第一螺旋管结构,第一螺旋管结构的两端均与循环管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螺旋管结构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
进一步地,循环管路位于第一管路内的部分为第二螺旋管结构。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温控系统,温控系统与循环泵、第一节流装置以及第二节流装置均电连接。
进一步地,换热器为四个,四个换热器分别用于加热洗涤液、压缩空气、空调暖风以及座椅。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上述的加热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入口端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加热装置还包括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内设置有流动介质,且循环管路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管路内进而在需要时使得尾气能够对流动介质进行加热。循环泵驱动流动介质在循环管路内流动进而使流动介质进入换热器内,换热器可以对玻璃洗涤液进行加热,进而实现玻璃洗涤液的预热操作。上述利用汽车尾气加热玻璃洗涤液的方法能够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的玻璃洗涤液在寒冷季节或者高寒地区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管路;11、第一节流装置;20、第二管路;30、循环管路;31、第二螺旋管结构;40、循环泵;50、换热器;51、第一螺旋管结构;52、第二节流装置;60、温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汽车尾气有温度高、压强大、流速快的特点,带走的热量约占发动机总能量的40%,若尾气中的热能转变为其他可利用的能量形式,就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小了尾气污染。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如何利用汽车尾气中的能量,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申请的加热装置将尾气余热收集用来加热洗涤液或者其他待加热物体(例如座椅、压缩空气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循环管路30、循环泵40以及换热器50。其中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20的入口端均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第一管路10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循环管路3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管路10内且该部分位于第一节流装置11的下游,循环管路30内具有流动介质。循环泵40设置在循环管路30上,循环泵40驱使流动介质在循环管路30内流动。换热器50为一个或多个,各换热器50的两端均与循环管路30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20,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20的入口端均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第二管路20用于正常的尾气排出,第一管路10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1进而能够控制尾气进入第一管路10的流量。加热装置还包括循环管路30,循环管路30内设置有流动介质,且循环管路3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管路10内进而在需要时使得尾气能够对流动介质进行加热。循环泵40驱动流动介质在循环管路30内流动进而使流动介质进入换热器50内,换热器50可以对玻璃洗涤液进行加热,进而实现玻璃洗涤液的预热操作。上述利用汽车尾气加热玻璃洗涤液的方法能够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的玻璃洗涤液在寒冷季节或者高寒地区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优选地,流动介质为硅油。硅油导热性能好,同时硅油能够在极端温度区间内工作,具体地,硅油能够耐受高温200摄氏度以及抵抗零下40摄氏度。因此采用硅油作为流动介质具有工作性能稳定,且可以防止结冰和汽化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尾气和硅油更好的进行热交换,第一管路10内还设置有导热结构(图中未示出)。具体地,导热结构的材料石墨,石墨具有热容大的特点。导热结构可以制成筒状结构并套设在第一管路10内,或者导热结构为碎块状结构并放置在第一管路10内。
当然,导热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热容较大的材料例如金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导热结构的材料以及设置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换热器50包括第一螺旋管结构51,第一螺旋管结构51的两端均与循环管路30相连接。硅油从第一螺旋管结构51的一端进入并从另一端流出,从而实现连续的热交换过程。同时第一螺旋管结构51能够增加热交换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率。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对加热的控制,第一螺旋管结构51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5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旋管结构5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52。当打开第二节流装置52时,硅油流入第一螺旋管结构51内并实现加热功能。当关闭第二节流装置时,受到第一螺旋管结构51内空气的压力所用,硅油无法填充至第一螺旋管结构51内。而即便部分硅油进入第一螺旋管结构51内,由于第一螺旋管结构51的一端被第二节流装置52封闭,硅油无法在第一螺旋管结构51内形成循环流动,进而就无法实现持续换热过程。因此设置第二节流装置52能够起到控制开启和关闭换热器的功能。
优选地,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螺旋管结构51的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52。当停止加热功能时,可以将两个第二节流装置52全部关闭,即完全将第一螺旋管结构51和循环管路30切断并防止硅油进入第一螺旋管结构51内,进而使得对换热器50的控制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循环管路30位于第一管路10内的部分为第二螺旋管结构31。通过设置第二螺旋管结构31可以增大换热面积,进而提高尾气与硅油的热交换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还包括温控系统60,温控系统60与循环泵40、第一节流装置11与第二节流装置52均电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50为四个,并且四个换热器50分别用于加热洗涤液、压缩空气、空调暖风以及座椅。当然,换热器50不限于仅加热上述结构,汽车内大部分待加热物体均可采用换热器50进行加热。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换热器50的数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根据本申请的汽车的实施例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上述的加热装置。本实施例的汽车利用尾气加热玻璃洗涤液,能够使玻璃洗涤液在寒冷环境以及高寒地区的清洗效果更好。同时加热装置能够利用尾气的残余热量,具有高效利用能源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10),所述第一管路(10)的入口端与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
循环管路(30),所述循环管路(3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管路(10)内,所述循环管路(30)内具有流动介质;
循环泵(40),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30)上,所述循环泵(40)驱使所述流动介质在所述循环管路(30)内流动;
多个换热器(50),各所述换热器(50)的两端均与所述循环管路(30)连通,
所述换热器(50)包括第一螺旋管结构(51),所述第一螺旋管结构(51)的两端均与所述循环管路(30)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管结构(51)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52),
所述第一管路(10)内还设置有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为筒状结构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管路(10)内,或者所述导热结构为碎块状结构并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节流装置(11),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10)上,所述循环管路(30)位于所述第一管路(10)内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1)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介质为硅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的材料为石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30)位于所述第一管路(10)内的部分为第二螺旋管结构(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温控系统(60),所述温控系统(60)与所述循环泵(40)、所述第一节流装置(11)以及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2)均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0)为四个,所述四个换热器(50)分别用于加热洗涤液、压缩空气、空调暖风以及座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管路(20),所述第二管路(20)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尾气排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0)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CN201510587797.4A 2015-09-15 2015-09-15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Active CN105216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7797.4A CN105216756B (zh) 2015-09-15 2015-09-15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7797.4A CN105216756B (zh) 2015-09-15 2015-09-15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6756A CN105216756A (zh) 2016-01-06
CN105216756B true CN105216756B (zh) 2018-02-23

Family

ID=54986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7797.4A Active CN105216756B (zh) 2015-09-15 2015-09-15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67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7937A (zh) * 2018-03-23 2018-08-24 芜湖捷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加热汽车喷水壶
CN108643991A (zh) * 2018-04-23 2018-10-12 佛山市人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汽车尾气回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0505A (zh) * 1986-01-31 1987-08-12 奥村真一 利用废气加热的热水器装置
CN201604498U (zh) * 2009-05-18 2010-10-13 曹毅文 通讯车加热系统
CN102310742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一种尾气换热器
CN204077298U (zh) * 2014-08-24 2015-01-0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机动车用脉动循环供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2979B2 (ja) * 2007-02-08 2010-03-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排気熱回収システム
CN102452297B (zh) * 2010-10-29 2014-07-09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0505A (zh) * 1986-01-31 1987-08-12 奥村真一 利用废气加热的热水器装置
CN201604498U (zh) * 2009-05-18 2010-10-13 曹毅文 通讯车加热系统
CN102310742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一种尾气换热器
CN204077298U (zh) * 2014-08-24 2015-01-0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机动车用脉动循环供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6756A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7959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废热利用系统
CN109895590A (zh) 车辆的hvac系统
CN102632790B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控制系统
CN20372713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JP4432979B2 (ja) 排気熱回収システム
EP3183506B1 (en) Use of combined hot water and air heating and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heat pump
CN107234941B (zh) 一种客车集中热管理系统
CN102371868A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0791453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5216756B (zh)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5717928U (zh) 换热器及相变蓄热式热水器
CN207683371U (zh) 一种带油分的汽车温控系统
CN20678965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加热和冷却系统
CN210680321U (zh) 便携式相变储热供热装置
CN201723338U (zh) 一种汽车柴油加热系统
CN102632791A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控制系统
CN206269367U (zh) 热泵中央热水系统
CN206310957U (zh) 汽车换热暖风机
CN107298005A (zh) 一种机动车采暖循环系统
CN103884210A (zh) 余热回收换热器及全热回收热水系统
CN106705281A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07004707U (zh) 一种新型客车发动机预热系统
CN206317821U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6522944U (zh) 一种带增焓换热器的低温增焓系统
CN101553375B (zh) 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