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0414A - 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0414A
CN105210414A CN201480026590.3A CN201480026590A CN105210414A CN 105210414 A CN105210414 A CN 105210414A CN 201480026590 A CN201480026590 A CN 201480026590A CN 105210414 A CN105210414 A CN 105210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switching
processing priority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65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健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10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0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04W36/008375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提供能够根据基于切换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进行切换处理的通信系统。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具有基站和终端,该终端将切换请求发送至基站,并且该基站根据基于切换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进行切换处理。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切换处理的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LTE(长期演进)系统中主要有两种切换。一种切换是使用在基站与诸如MME(移动性管理实体)和S-GW(服务网关)等的上位装置之间所形成的S1接口的S1切换。另一种切换是使用在基站之间所形成的X2接口的X2切换。通常,由于X2切换没有经由MME,因此X2切换相比S1切换具有在切换处理方面和切换期间的数据传输方面的延迟更少的优点。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LTE系统中的切换有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系统中,如果无线基站之间的X2接口正进行工作,则进行X2切换,而如果X2接口没有进行工作,则进行S1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352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X2切换所用的包路径发生拥塞,则X2切换的处理相比S1切换的处理有可能发生延迟。此外,存在在确保QoS(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私有IP(因特网协议)网络中没有建立X2接口和S1接口的情况。例如,存在电信运营商建立或借用公用IP网络以抑制CAPEX(资本支出,CapitalExpenditure)的情况。在建立这种公用IP网络的情况下,在尽力而为型通信(bestefforttypecommunication)中进行S1切换和X2切换中的切换处理消息以及切换中的数据传送消息的通信。
此外,由于在网络路径和网络装置中没有确保频带,因此在包路径上有可能发生拥塞。也就是说,特别是在建立公用IP网络的情况下,X2切换的处理相比S1切换的处理更有可能发生延迟。
如此,根据IP网络的类型和包路径的拥塞状态,特别是在公用IP网络中,X2切换的处理相比S1切换的处理有时发生延迟。该问题归因于不是根据基于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处理切换这一事实。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根据基于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进行切换处理的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基站包括:接收部件,用于从终端接收切换的请求;以及执行部件,用于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所述终端将切换的请求发送至所述基站,以及所述基站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切换的请求;以及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基于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切换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站所管理的数据库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站所管理的数据库的结构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站所管理的数据库的结构的其它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基站所管理的数据库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基站所管理的数据库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没有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具有终端11和与终端11进行通信的基站12。基站12具有接收部13和执行部14。
接着,将参考图2来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的操作。首先,基站12的接收部13从终端11接收切换请求(步骤S1)。然后,基站12的执行部14根据基于切换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进行针对终端11的切换处理(步骤S2)。
应当注意,基站12可以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确定在步骤S2中要执行的切换的基于切换类别的处理优先级。可选地,其它管理装置也可以确定基于切换类别的处理优先级并且向基站12通知所确定出的处理优先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中,可以根据基于切换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处理切换。因而,即使在包路径中发生拥塞,也可以相比S1切换的处理而优先处理X2切换的处理。如此,即使使用在包路径中趋于发生拥塞的公用IP网络,也可以相比S1切换的处理而优先处理X2切换的处理。
应当注意,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可适用于例如LTE、WCDMA(宽带码分多址)(注册商标)和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的通信系统。
第二实施例
接着,以下将参考图3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20。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20是LTE系统,并且具有基站211~N、终端221~M、IP网络23和核心网24。
核心网24具有MME(移动性管理实体)25、S-GW(服务网关)26、PDN-GW(包数据网络网关)27和HSS(归属用户服务器)28。MME25进行与呼叫处理有关的控制,诸如使用LTE接入的终端的认证、安全管理、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等。S-GW26处理针对使用LTE接入的终端的数据传送。PDN-GW27是向因特网的数据传送的锚点。然后,HSS28进行终端的认证以及分析。
图4示出基站211的结构。应当注意,其它基站212~21N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基站211具有第一发送/接收部29、第二发送/接收部30、管理部31和设置部32。第一发送/接收部29进行使用S1回路和X2接口的有线数据发送/接收。第二发送/接收部30与终端221~22M进行无线数据发送/接收。管理部31管理终端221~M的各个用户的SPID(服务协议标识符)的信息。SPID是针对各终端221~M所设置的指标。设置部32存储SPID的值、切换的处理优先级和QoS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设置部32确定切换类别,并且基于该对应关系来设置处理优先级和QoS等级。然后,设置部32向第一发送/接收部29通知所确定出的切换类别和处理优先级,并且向第二发送/接收部30通知所设置的QoS等级。
图5示出管理部31所管理的终端221~M的各个用户的SPID信息的数据库。如图5所示,在管理部31所管理的数据库A中,SPID的值与各用户ID相关联。
接着,图6示出设置部32中所记录的数据库。设置部32中所记录的数据库B是设置SPID值、处理优先级和QoS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针对SPID值的各预定范围分别设置S1切换的处理优先级、X2切换的处理优先级、以及QoS等级。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作为处理优先级的指标。
然后,设置部32将作为处理优先级的指标的DSCP附加至切换处理消息,以使得将按所设置的优先级对切换处理进行处理。这里,X2切换的DSCP被设置为比S1切换的DSCP高的值。也就是说,X2切换相比S1切换被设置为具有更高的处理优先级。此外,与QoS等级更高的服务相对应的终端被设置具有更高的DSCP,即这些终端被设置为具有更高的处理优先级。
接着,将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20的操作。
首先,在附着(Attach)过程中,将参考图7来说明基站211获取终端221的SPID信息的操作。终端221首先将用于请求附着的附着请求发送至基站211(步骤S10)。接收到来自终端221的附着请求的基站211将该附着请求传送至MME25(步骤S11)。接着,在终端221、MME25和HSS28之间,进行与终端221的认证、隐藏和完整性控制有关的处理(步骤S12)。在该步骤S12的处理中,HSS28将终端221的SPID信息发送至MME25。接着,MME25将在步骤S12从HSS28所获取到的终端221的SPID信息发送至基站211(步骤S13)。这里,MME25可以将该SPID信息包括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所规定的S1-AP: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中,并且将该SPID信息发送至基站211
然后,基站211使用所接收到的SPID信息来更新基站211自身所管理的管理数据(步骤S14)。如此,基站211在附着过程中获取终端221的SPID信息。应当注意,附着过程中的步骤S14之后的过程也可以遵循3GPP中所规定的处理。
接着,以下将参考图8来说明图7所示的步骤S14的详细操作、即基站211在获取终端221的SPID信息之后的操作。
基站211的第一发送/接收部29向管理部31通知终端221的用户信息和从MME25所接收到的SPID信息(步骤S15)。管理部31使用所接收到的SPID信息来更新图5所示的数据库A(步骤S16)。这里,管理部31可以向设置部32通知所接收到的SPID信息(步骤S17)。如此,基站211管理所接收到的SPID信息。
接着,以下将参考图9来说明进行了图7所示的附着过程的终端221进行从基站211向基站212的切换的操作。
首先,终端221针对基站211请求向基站212的切换(步骤S18)。请求切换的消息例如包括RRC:测量报告消息。接收到切换请求的基站211基于基站211和基站212之间的X2接口的有无来确定切换的类别(步骤S19)。换句话说,如果在基站211和基站212之间存在X2接口,则基站211将终端221要进行的切换的类别确定为X2切换。另一方面,如果在基站211和基站212之间不存在X2接口,则基站211将终端221要进行的切换的类别确定为S1切换。接着,基站211基于在步骤S19中所确定出的切换类别来设置终端221所请求的切换的处理优先级(步骤S20)。然后,基于步骤S20中所设置的处理优先级,在终端221、基站211、基站212和MME25之间进行终端221的其余切换处理(步骤S21)。应当注意,步骤S21的切换处理可以遵循3GPP中所规定的切换处理的过程。
接着,将参考图10来说明步骤S19、S20中的基站211的操作。在确定了终端221的切换类别之后(步骤S19),基站211的设置部32从管理部31所管理的数据库A获取与终端221的用户相关联的SPID信息(步骤S22、S23)。然后,设置部32基于该设置部自身所管理的数据库B和所获取到的SPID信息来确定终端221的切换的处理优先级(步骤S20)。具体地,设置部32设置终端221的切换中的DSCP的值及其QoS等级。
接着,设置部32向第二发送/接收部30通知步骤S20中所设置的QoS等级(步骤S23)。然后,第二发送/接收部30按该QoS等级进行终端221的切换处理中的与终端221的通信。此外,设置部32向第一发送/接收部29通知步骤S20中所设置的DSCP值(步骤S24)。然后,第一发送/接收部29使用所通知的DSCP值来进行终端221的切换处理中的与IP网络23的通信。如此,基站211设置了终端221的切换处理的优先级。
如此,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20中,可以基于切换类别来设置处理优先级。因此,即使使用中的网络是公用IP网络,也可以相比S1切换而优先处理X2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终端221的SPID值的范围来设置处理优先级。因而,可以基于该终端正接收的服务的类别来区分切换的处理优先级以及QoS等级。如此,电信运营商可以控制针对各用户的切换处理的优先级以增加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也就是说,相比其它终端的切换处理,可以优先进行订阅更高价服务的终端的切换处理。
应当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基站211~N各自具有管理部和设置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新添加用于对通信系统20的多个基站进行控制的管理装置。然后,该管理装置可以集中管理连接至下属基站的终端的SPID信息并且进一步设置处理优先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基于切换类别和用户的SPID值来确定策略编号,并且根据该策略编号来确定切换处理的优先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基于切换类别和针对各个用户所设置的其它指标来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可选地,可以在各基站中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在这种情况下,代替图6所示的数据库B,设置部32可以具有图11所示的数据库C。也就是说,可以基于基站的标识符来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到来自终端的切换请求的情况下,基站211根据切换类别来将DSCP值设置到11或20,并且进行切换处理。如此,代替针对各用户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可以针对各基站、即针对终端存在的各区域(小区)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因此,该方法在需要优先进行特定区域的切换处理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第三实施例
接着,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尽管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具有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20相同的结构,但用于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的方法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代替针对各用户所设置的SPID值,根据针对各承载所设置的指标(诸如QoS类和ARP(分配和保留优先级)等)来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
QoS类是根据延迟和抖动的程度来对多个QoS等级进行分类的类别;在3GPP中,将QoS类分类成会话类、流类、交互类和尽力而为类这四类。ARP是QoS参数的一种和表示拥塞控制时的承载之间的处理优先级的指标。
作为使用针对各承载所设置的指标的示例,将说明用于使用ARP来设置切换处理的优先级的方法。
代替图5所示的数据库A,本实施例中的基站211的管理部31具有图12所示的数据库D。在图12所示的数据库D中,各终端的各用户ID与各终端所使用的承载中的ARP最高的承载的ARP值相关联。
此外,代替图6所示的数据库B,本实施例中的基站211的设置部32具有图13所示的数据库E。数据库E设置ARP值和处理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针对ARP值的各预定范围,分别设置S1切换的处理优先级和X2切换的处理优先级。
接着,以下将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中的、与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20的操作的图7和9的流程有所不同的操作。如图14所示,在与图7的步骤S13相对应的处理中,代替SPID信息或除SPID信息外,本实施例的基站211从MME25接收终端221所建立的承载的信息和各承载的ARP值的信息(步骤S13’)。
然后,在与步骤S14相对应的处理中,基站211更新图12所示的数据库D中的与用户ID相对应的ARP信息(步骤S14’)。
此外,如图15所示,在图9中基站211确定切换类别的情况下(步骤S19),基站211在与步骤S20相对应的处理中,基于图12、13所示的数据库D、E来设置切换的处理优先级(步骤S20’)。
由于图7和9所示的其它步骤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了针对这些步骤的说明。
接着,以下将说明第三实施例的基站211的操作中的、与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基站211的操作的图8的流程有所不同的操作。如图16所示,在与图8所示的步骤S15相对应的处理中,本实施例的基站211的第一发送/接收部29将终端221的用户信息和终端221所建立的承载的ARP中的最高ARP值发送至管理部31(步骤S15’)。管理部31在与步骤S16相对应的处理中,使用所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和ARP信息来更新图12所示的数据库D(步骤S16’)。然后,管理部31在与步骤S17相对应的处理中,代替终端221的用户的SPID信息或除该SPID信息外,通知终端221的ARP信息(步骤S17’)。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针对终端所建立的各承载所设置的ARP作为指标来控制切换处理的优先级。
应当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中使用ARP作为切换的处理优先级的指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代替ARP,还可以使用针对各个承载所设置的QoS类。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设置处理优先级时,除切换类别外,还使用SPID值、ARP和QoS类等,但不限于此。例如,代替SPID值、ARP和QoS类或者除这些指标外,还可以使用终端所进行的切换的频度作为指标。具体地,基站在从终端接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内所包括的UE历史信息中,获取该终端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信息。
然后,使用该终端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作为指标,可以设置切换的处理优先级。也就是说,可以优先处理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大的终端的切换处理。这里,如果终端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大,则该终端极有可能是在频繁地进行切换的同时高速移动的终端。如果这种终端的切换处理延迟,则在进行切换处理之前以及在切换处理期间,该终端和传送源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可能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在没有完成切换处理的情况下与传送目的地基站重新连接,这导致切换处理的成功率下降以及在切换处理中所传送的数据丢失。因而,优先处理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大的终端的切换处理,这可以防止切换处理的成功率下降以及切换处理中所传送的数据丢失。
此外,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是LTE通信系统,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除LTE外,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还可适用于WCDMA基站和WiMAX基站。在WCDMA的情况下,切换类别例如包括MSC(移动切换中心)间切换/SGSN(服务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间切换和RNC(无线网络控制器)间切换。
此外,WiMAX切换类别包括R8HO(参考点8切换)和R6HO(参考点6切换)。R8HO是基站之间的切换并且等同于LTE系统中的X2切换。此外,R6HO已知为与LTE系统中的S1切换等同的切换。
此外,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已说明的通信系统的各个操作可以由具有图1、3、7所示的通信系统的装置或者能够与该装置进行通信的其它装置的CPU(中央处理单元)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理解,还可以通过准备存储有实现各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并且该CPU通过读取由通用计算机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以运行这些程序代码,来实现该操作。
应当注意,用于提供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是能够存储上述程序的任何介质,诸如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DVD-R(可记录数字多功能盘)、光盘、磁盘和非易失性存储卡等。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没有限制基站的类型。也就是说,基站可以是构成宏小区的宏基站、构成微微小区的微微基站和构成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基站(HNB(家庭NodeB)或HeNB)。
以上尽管已经参考实施例说明了本申请的发明,但本申请的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可以对本申请的发明的结构和详情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理解的各种变化。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3年5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99435的优先权,并且将其全部公开内容包含于此。
还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描述为以下的附注,但不限于此。
(附注1)一种基站,具有:接收部件,用于从终端接收切换的请求;以及执行部件,用于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附注2)根据附注1所述的基站,其中,还具有用于在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所述切换的请求的情况下、确定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的部件。
(附注3)根据附注1或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所确定出的DSCP。
(附注4)根据附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各自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附注5)根据附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加入的服务的类别而确定的。
(附注6)根据附注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的SPID而设置的。
(附注7)根据附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形成的各承载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附注8)根据附注7所述的基站,其中,针对所述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是ARP。
(附注9)根据附注7所述的基站,其中,针对所述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是QoS类。
(附注10)根据附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而设置的。
(附注11)一种通信系统,其具有基站和终端,其中,所述终端将切换的请求发送至所述基站,以及所述基站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附注12)根据附注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在接收到所述切换的请求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确定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
(附注13)根据附注11或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所确定出的DSCP。
(附注14)根据附注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加入的服务的类别而确定的。
(附注15)根据附注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各自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附注16)根据附注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的SPID而设置的。
(附注17)根据附注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形成的各承载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附注18)根据附注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针对所述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是ARP。
(附注19)根据附注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针对所述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是QoS类。
(附注20)根据附注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而设置的。
(附注2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切换的请求;以及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附注22)根据附注2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所述切换的请求的情况下,确定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
(附注23)根据附注21或2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所确定出的DSCP。
(附注24)根据附注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加入的服务的类别而确定的。
(附注25)根据附注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各自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附注26)根据附注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的SPID而设置的。
(附注27)根据附注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形成的各承载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附注28)根据附注2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针对所述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是ARP。
(附注29)根据附注2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针对所述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是QoS类。
(附注30)根据附注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而设置的。
(附注31)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切换的请求;以及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附注32)一种计算机可读信息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存储根据附注31所述的程序。
附图标记列表
10,20通信系统
11,221~N终端
12,211~N基站
13接收部
14执行部
23IP网络
24核心网
25MME
26S-GW
27PDN-GW
28HSS
29第一发送/接收部
30第二发送/接收部
31管理部
32设置部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部件,用于从终端接收切换的请求;以及
执行部件,用于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所述切换的请求的情况下、确定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处理优先级包括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所确定出的差分服务代码点即DSCP。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各自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
针对所述终端各自所设置的指标包括所述终端的服务协议标识符即SPID。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针对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形成的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而设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中,
针对所述承载各自所设置的指标是分配和保留优先级即ARP或者服务质量类即QoS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处理优先级是除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外、还基于所述终端过去进行了通信的基站的数量而设置的。
9.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基站和终端,
所述终端将切换的请求发送至所述基站,以及
所述基站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1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切换的请求;以及
根据基于所述切换的类别的处理优先级,来执行所述切换的处理。
CN201480026590.3A 2013-05-09 2014-05-07 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52104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9435A JP2014220694A (ja) 2013-05-09 2013-05-09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2013-099435 2013-05-09
PCT/JP2014/002421 WO2014181536A1 (ja) 2013-05-09 2014-05-07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0414A true CN105210414A (zh) 2015-12-30

Family

ID=51867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6590.3A Pending CN105210414A (zh) 2013-05-09 2014-05-07 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66240A1 (zh)
JP (1) JP2014220694A (zh)
CN (1) CN105210414A (zh)
RU (1) RU2628775C2 (zh)
WO (1) WO20141815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1716A1 (en) * 2015-04-24 2016-10-2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lexibl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inter-base station handovers within wireless network
WO2019031504A1 (ja) 2017-08-08 2019-02-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通信端末、制御方法、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mme、及び基地局
CN109842896B (zh) * 2017-11-28 2022-05-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栅格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20202386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ユーザ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76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通信切换方法、无线网络以及节点
CN101998330A (zh) * 2009-08-18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77516A (zh) * 2009-10-14 2012-07-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及无线基站
US20130003648A1 (en) * 2010-05-14 2013-01-03 Gene Beck Hah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02277A1 (en) * 2011-10-14 2013-04-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ME/S4 SGSN and PCRF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7773B (fi) * 1998-12-11 2001-09-2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Kanavaihdon ajoituksen määrittäminen
US20070258407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Zexian Li Handover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073578B1 (en) * 2007-12-21 2012-07-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S.p.A.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ping-pong handover effect in mobile wimax networks
US8855138B2 (en) * 2008-08-25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architecture framework
JP2011223525A (ja) * 2010-04-14 2011-11-04 Kyocera Corp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2111805B (zh) * 2010-06-18 2016-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载波系统的测量配置和上报方法及设备
CN102960030A (zh) * 2011-06-15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无线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US8983475B2 (en) * 2012-02-16 2015-03-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tner network sharing architecture
JP5958315B2 (ja) * 2012-12-07 2016-07-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オフロード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トラヒック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76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通信切换方法、无线网络以及节点
CN101998330A (zh) * 2009-08-18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77516A (zh) * 2009-10-14 2012-07-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及无线基站
US20130003648A1 (en) * 2010-05-14 2013-01-03 Gene Beck Hah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02277A1 (en) * 2011-10-14 2013-04-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ME/S4 SGSN and PCR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20694A (ja) 2014-11-20
RU2628775C2 (ru) 2017-08-22
RU2015152465A (ru) 2017-06-15
US20160066240A1 (en) 2016-03-03
WO2014181536A1 (ja) 2014-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9535B2 (en) Handover method in mobile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0035461B (zh)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JP604869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02598786B (zh) 基站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US9119219B2 (en) Bandwidth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760244A1 (en)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radio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type smartphone
WO2019228434A1 (zh) 一种传输策略的方法、pcf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980176B2 (en) Data offload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3379546A (zh) 数据分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10414A (zh) 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方法
RU2732736C1 (ru)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вторичный узел сети и терминал
CN113395680A (zh) 边缘应用程序服务器的选择
US10009870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WO2016035326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機器、通信方法、記憶媒体
US981334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data traffic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Preethi et al. Vertical handover analysis using modified MADM method in LTE
US976313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00275497A1 (e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EP2625826A1 (en) Subscriber handling in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66818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and resolving cell ID confusion between neighboring ce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63716B1 (en) Coverage area adjustment for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EP3135055B1 (en)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traffic tracing of a user equipment
US2018004920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device,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frequency band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970573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 unique access node identifier
EP4068855A1 (en)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target cell for handover in open-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