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709B -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7709B
CN105207709B CN201510539642.3A CN201510539642A CN105207709B CN 105207709 B CN105207709 B CN 105207709B CN 201510539642 A CN201510539642 A CN 201510539642A CN 105207709 B CN105207709 B CN 105207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odule
wlan
frequency
l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96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7709A (zh
Inventor
张永祥
胡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396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7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7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7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集共接收天线的控制电路、一种分集共接收天线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一种终端,控制电路包括: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LTE射频通路端口的LTE模块,其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一切换端口,其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一频分器的第一端口;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WLAN模块,其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二切换端口,其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一端口;第一频分器的第二端口和公共端口分别连接至射频开关的公共端口和第二频分器的第二端口,第二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天线。本发明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解决了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

Description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方法、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即终端)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模块(比如WIFI部分,即Wireless Fidelity,无线局域网)只有2.4G频段和5G频段的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单输入单输出),天线只有1个(2.4G频段与5G频段共天线)或者两个(2.4G频段与5G频段天线单独设计)。对于支持WIFI 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移动终端,都是采用WIFI天线与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分集天线独立设计的方案,如图1所示,该设计中WLAN模块和LTE模块分集接收一共需要三个天线:射频通路WLAN_5G_0和WLAN_2G_0经过频分器1后合成一路连接到天线ANT0,射频通路WLAN_5G_1和WLAN_2G_1经过频分器2后合成一路连接到天线ANT1,LTE分集接收为天线ANT2。
但是,现有WIFI MIMO天线与LTE分集天线独立设计的方案,存在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天线数量众多,占用空间大,对于天线布局空间有限的移动终端(例如金属后盖)设计来说,本来给天线的布局空间就很小,如果再增加WIFI天线数量,设计起来难度很大,甚至无法达到指标要求,导致设计失败,这也是至今为止多数移动终端设备上无法支持WIFIMIMO的一个很重要的瓶颈;另一方面,增加天线数量必然会增加设计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分集接收天线的控制电路,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WIFI MIMO模块与LTE模块分集接收共天线设计,能够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WIFI MIMO模块和LTE模块分集接收的一共3个天线简化为2个天线,在天线布局上面减少了天线数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用于终端,包括:LTE模块,所述LTE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LTE射频通路端口,所述LTE模块的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一切换端口,所述LTE模块的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一频分器的第一端口;WLAN模块,所述WLAN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WLAN射频通路端口,所述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所述射频开关的第二切换端口,所述WLAN模块的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射频开关的公共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频分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频分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天线,以形成所述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LTE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LTE射频通路端口,WLAN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WLAN射频通路端口,通过将LTE模块的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和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分别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一切换端口和第一频分器的第一端口,以在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构成LTE模块的射频通路,将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二切换端口,以在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时构成WLAN模块的其中一路射频通路,并且将WLAN模块的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一端口,射频开关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频分器的第二端口,第一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二端口,第二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天线,如此,构成所述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通过采用WIFI MIMO模块(即WLAN模块)与LTE模块分集接收共天线设计,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WIFI MIMO模块的1个天线和LTE模块分集接收的1个天线中的2个天线简化为共用1个天线,即第一天线,在天线布局上面减少了天线数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了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LTE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控制端口连接至所述射频开关的第二控制端口,以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以及所述射频开关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切换端口和所述第二切换端口之间进行切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LTE模块接收信号为主,因此第一天线的使用以LTE模块为主,通过将LTE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二控制端口,即可构成LTE模块控制射频开关的控制通路,在LTE模块需要接收信号时,即可通过该控制通路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射频开关便根据控制信号将射频通路从第二切换端口切换至第一切换端口,即此时LTE模块的射频通路处于工作状态,而WLAN模块的射频通路处于空闲状态,当然,在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时,射频开关切换回第二切换端口,以保证WLAN模块的射频通路处于工作状态,如此,通过采用WIFI MIMO模块(即WLAN模块)与LTE模块分集接收共天线设计,并增加射频开关来进行智能模块切换,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了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频分器,所述第三频分器的第一端口连接至所述WLAN模块的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所述第三频分器的第二端口通过滤波器连接至所述WLAN模块的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第三频分器的公共端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WLAN模块还包括另一个天线,即第二天线,WLAN模块是多输入多输出的,通过将第三频分器的第一端口连接至WLAN模块的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以构成WLAN模块的一个射频通路,并将第三频分器的第二端口通过滤波器连接至WLAN模块的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该滤波器可以降低各个射频通路的信号干扰,保证信号的保真性,最后将第三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二天线,以构成完整的射频通路,如此,实现了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WIFI MIMO模块和LTE模块分集接收的一共3个天线简化为2个天线,在天线布局上面减少了天线数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了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所述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一频段,所述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所述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二频段,其中所述第一频段高于所述第二频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所述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2.4G频段,所述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所述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5G频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和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分别为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第一频段高于第二频段,比如第一频段可以是中频段或者高频段,第二频段可以是低频段,以保证LTE模块正常工作。另外,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优先的选为2.4G频段,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优先的选为5G频段,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和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比较接近,因此将在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与第三频分器之间的滤波器优先的选为带通滤波器,可以防止干扰,以保证信号的保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所述LTE模块是否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WLAN模块的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空闲状态;以及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未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实时检测LTE模块是否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来确定是否进行射频通路切换,具体地,在检测到LTE模块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说明需要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根据控制信号控制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且将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空闲状态,或者,在检测到LTE模块未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即说明无需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控制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此时将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工作状态,如此,能够在LTE模块和WLAN模块共用第一天线的情况下,各个模块均可正常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用于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LTE模块是否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WLAN模块的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空闲状态;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未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实时检测LTE模块是否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来确定是否进行射频通路切换,具体地,在检测到LTE模块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说明需要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根据控制信号控制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且将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空闲状态,或者,在检测到LTE模块未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即说明无需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控制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此时将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工作状态,如此,能够在LTE模块和WLAN模块共用第一天线的情况下,各个模块均可正常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因此,具有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WIFI MIMO模块与LTE模块分集接收共天线设计,能够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WIFI MIMO模块和LTE模块分集接收的一共3个天线简化为2个天线,在天线布局上面减少了天线数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的连接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LTE模块与WLAN模块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用于终端,包括:LTE模块,所述LTE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LTE射频通路端口,所述LTE模块的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一切换端口,所述LTE模块的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一频分器的第一端口;WLAN模块,所述WLAN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WLAN射频通路端口,所述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所述射频开关的第二切换端口,所述WLAN模块的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射频开关的公共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频分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频分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天线,以形成所述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LTE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LTE射频通路端口,WLAN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WLAN射频通路端口,通过将LTE模块的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和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分别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一切换端口和第一频分器的第一端口,以在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构成LTE模块的射频通路,将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二切换端口,以在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时构成WLAN模块的其中一路射频通路,并且将WLAN模块的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一端口,射频开关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频分器的第二端口,第一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二端口,第二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天线,如此,构成所述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通过采用WIFI MIMO模块(即WLAN模块)与LTE模块分集接收共天线设计,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WIFI MIMO模块的1个天线和LTE模块分集接收的1个天线中的2个天线简化为共用1个天线,即第一天线,在天线布局上面减少了天线数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了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LTE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控制端口连接至所述射频开关的第二控制端口,以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以及所述射频开关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切换端口和所述第二切换端口之间进行切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LTE模块接收信号为主,因此第一天线的使用以LTE模块为主,通过将LTE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二控制端口,即可构成LTE模块控制射频开关的控制通路,在LTE模块需要接收信号时,即可通过该控制通路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射频开关便根据控制信号将射频通路从第二切换端口切换至第一切换端口,即此时LTE模块的射频通路处于工作状态,而WLAN模块的射频通路处于空闲状态,当然,在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时,射频开关切换回第二切换端口,以保证WLAN模块的射频通路处于工作状态,如此,通过采用WIFI MIMO模块(即WLAN模块)与LTE模块分集接收共天线设计,并增加射频开关来进行智能模块切换,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了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频分器,所述第三频分器的第一端口连接至所述WLAN模块的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所述第三频分器的第二端口通过滤波器连接至所述WLAN模块的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第三频分器的公共端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WLAN模块还包括另一个天线,即第二天线,WLAN模块是多输入多输出的,通过将第三频分器的第一端口连接至WLAN模块的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以构成WLAN模块的一个射频通路,并将第三频分器的第二端口通过滤波器连接至WLAN模块的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该滤波器可以降低各个射频通路的信号干扰,保证信号的保真性,最后将第三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二天线,以构成完整的射频通路,如此,实现了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WIFI MIMO模块和LTE模块分集接收的一共3个天线简化为2个天线,在天线布局上面减少了天线数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了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所述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一频段,所述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所述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二频段,其中所述第一频段高于所述第二频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所述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2.4G频段,所述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所述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5G频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和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分别为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其中第一频段高于第二频段,比如第一频段可以是中频段或者高频段,第二频段可以是低频段,以保证LTE模块正常工作。另外,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优先的选为2.4G频段,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优先的选为5G频段,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和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比较接近,因此将在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与第三频分器之间的滤波器优先的选为带通滤波器,可以防止干扰,以保证信号的保真度。
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案。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LTE模块与WLAN模块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本实施例的详细的电路连接描述如下:
WLAN模块为2.4G频段MIMO和5G频段MIMO,其中WLAN_2G_0和WLAN_2G_1为WIFI2.4G频段射频通路,WLAN_5G_0和WLAN_5G_1为WIFI 5G频段射频通路,通过WIFI MIMO与LTE分集共天线,最终使用两个天线完成设计。
其中,天线ANT1(天线1,即第一天线)连接电路为:
1)WLAN模块一路射频通路WLAN_2G_1与LTE模块的高/中band(频带)分集接收射频通路DRX_LTE_HB/MB(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为由WLAN模块和LTE模块分别连接到射频开关的2G_RF(第二切换端口)和LTE_RF(第一切换端口)形成的,通过控制线CTL控制射频开关实现WLAN_2G_1和DRX_LTE_HB/MB射频通路间的切换;
2)WLAN_2G_1或者DRX_LTE_HB/MB(LTE射频通路的高/中band)射频通路从射频开关公共端ANT与DRX_LTE_LB(LTE模块的低band)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经过第一频分器后合成一路;
3)第一频分器公共端ANT与WLAN模块的WLAN_5G_1射频通路经过第二频分器后再合成一路,最终连接天线ANT1(即第一天线)。
天线ANT0(天线0,即第二天线)连接电路为:
WLAN模块的另外一路射频通路WLAN_2G_0经过带通滤波器BPF(Berkeley PacketFilter,柏克莱封包过滤器)后与射频通路WLAN_5G_0经过第三频分器后合成一路,最终连接天线ANT0。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LTE模块与WLAN模块的工作状态,其实际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LTE模块与WLAN模块的工作状态,当LTE State(即LTE模块)处于Connect DRX(即工作状态)时,WLAN 2.4GHz(即2.4G频段)为1X1mode状态(即空闲状态);当LTE State处于Idle mode DRX with periodic wakeups(即空闲状态)时,WLAN 2.4GHz在1X1 mode和2X2 mode状态(即工作状态)之间跳变,即LTE DRX唤醒时为1X1 mode,LTE DRX未唤醒时为2X2 mode;当LTE State处于OFF状态(即关闭状态)时,2.4GHz为2X2 mode。对于WLAN 5GHz(即5G频段)来说,不管LTE State处于什么状态,一直保持2X2 mode。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包括:步骤502,检测所述LTE模块是否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步骤504,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WLAN模块的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空闲状态;步骤506,以及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未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实时检测LTE模块是否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来确定是否进行射频通路切换,具体地,在检测到LTE模块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说明需要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根据控制信号控制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且将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空闲状态,或者,在检测到LTE模块未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即说明无需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控制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此时将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工作状态,如此,能够在LTE模块和WLAN模块共用第一天线的情况下,各个模块均可正常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600,用于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602,用于检测所述LTE模块是否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模块604,用于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WLAN模块的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空闲状态;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未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实时检测LTE模块是否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来确定是否进行射频通路切换,具体地,在检测到LTE模块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说明需要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根据控制信号控制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且将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空闲状态,或者,在检测到LTE模块未向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即说明无需LTE模块接收信号,则控制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此时将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设置为工作状态,如此,能够在LTE模块和WLAN模块共用第一天线的情况下,各个模块均可正常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 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700,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700,因此,具有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700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WIFI MIMO模块与LTE模块分集接收共天线设计,能够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WIFI MIMO模块和LTE模块分集接收的一共3个天线简化为2个天线,在天线布局上面减少了天线数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终端天线设计的空间需求,解决由于终端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在终端上设计WIFIMIMO天线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LTE模块,所述LTE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LTE射频通路端口,所述LTE模块的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射频开关的第一切换端口,所述LTE模块的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一频分器的第一端口;
WLAN模块,所述WLAN模块包括以频段划分的多个WLAN射频通路端口,所述WLAN模块的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所述射频开关的第二切换端口,所述WLAN模块的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连接至第二频分器的第一端口;以及
所述射频开关的公共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频分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频分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频分器的公共端口连接至第一天线,以形成所述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TE模块还包括:
第一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控制端口连接至所述射频开关的第二控制端口,以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以及
所述射频开关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切换端口和所述第二切换端口之间进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频分器,所述第三频分器的第一端口连接至所述WLAN模块的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所述第三频分器的第二端口通过滤波器连接至所述WLAN模块的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第三频分器的公共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所述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一频段,所述第二LTE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所述LTE模块的分集接收射频通路的第二频段,其中所述第一频段高于所述第二频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所述第四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2.4G频段,所述第二WLAN射频通路端口和所述第三WLAN射频通路端口的频段为5G频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
8.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LTE模块是否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
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WLAN模块的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空闲状态;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未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工作状态。
9.一种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LTE模块是否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WLAN模块的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空闲状态;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LTE模块未向所述射频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LTE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WLAN射频通路端口处于工作状态。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装置。
CN201510539642.3A 2015-08-27 2015-08-27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Active CN105207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9642.3A CN105207709B (zh) 2015-08-27 2015-08-27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9642.3A CN105207709B (zh) 2015-08-27 2015-08-27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709A CN105207709A (zh) 2015-12-30
CN105207709B true CN105207709B (zh) 2018-11-02

Family

ID=5495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9642.3A Active CN105207709B (zh) 2015-08-27 2015-08-27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7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569B (zh) * 2015-12-31 2019-03-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载波聚合和wifi双频mimo的控制电路、终端
CN105846849B (zh) * 2016-03-31 2018-09-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电路实现方法、实现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100686B (zh) * 2016-05-25 2019-03-12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
CN106100645A (zh) * 2016-05-25 2016-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合路器系统、共用天线系统、终端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06100707A (zh) * 2016-05-30 2016-11-0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天线分集系统的控制方法
TWI603596B (zh) * 2016-06-14 2017-10-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WO2018027984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切换方法
CN107979395A (zh) * 2016-10-19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双天线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及无线终端
CN206164528U (zh) * 2016-11-22 2017-05-1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使用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人机系统
CN106656250B (zh) * 2017-01-10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终端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CN107465432A (zh) * 2017-06-28 2017-12-12 北京讯通安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主发射接收通路连接分集天线的实现方法
CN107369907B (zh) * 2017-08-16 2021-02-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96119B (zh) * 2017-11-23 2020-05-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共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KR102438424B1 (ko) * 2017-11-24 2022-09-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안테나 제어 방법
CN108259046B (zh) * 2018-01-08 2020-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768420B (zh) * 2018-06-12 2020-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处理方法、系统及天线组件
CN109981156A (zh) * 2019-02-28 2019-07-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无线射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0971265A (zh) 2019-11-18 2020-04-0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终端设备及信号发射方法
CN111313915B (zh) * 2020-03-23 2021-10-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800149B (zh) * 2020-05-22 2022-03-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和追踪器
CN112886980B (zh) * 2021-01-22 2022-06-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5499020A (zh) * 2022-09-14 2022-12-20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头戴式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4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14924A (zh) * 2009-02-24 201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频段切换方法
CN102448129A (zh) * 2011-12-31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的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2109988A1 (zh) * 2011-02-16 2012-08-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天线实现方法
CN203933967U (zh) * 2014-05-23 2014-11-05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3366U (en) * 2011-09-14 2012-02-21 Wistron Corp Monopole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4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14924A (zh) * 2009-02-24 201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频段切换方法
WO2012109988A1 (zh) * 2011-02-16 2012-08-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天线实现方法
CN102448129A (zh) * 2011-12-31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的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203933967U (zh) * 2014-05-23 2014-11-05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709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7709B (zh) 分集接收共天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终端
CN105846849B (zh) 一种载波聚合电路实现方法、实现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199728A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5828394B (zh) 一种多链路设备的链路选择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8199727A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5871430A (zh) 天线复用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5634569A (zh) 实现载波聚合和wifi双频mimo的控制电路、终端
CN106533455B (zh) 一种天线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08462499A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199725A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923790A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462498A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5633554B (zh) 一种天线电路、电子设备
CN108494461A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4362425B (zh) 一种共用nfc天线的移动终端
CN108880602A (zh) 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相关产品
CN103124186B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08390694A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205902096U (zh) 一种具有双wifi天线系统的移动终端
CN106209154A (zh) 天线装置及其主辅集天线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8599777A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599778A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9039367B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923793B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6656250A (zh) 射频电路、终端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