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5762A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5762A
CN105205762A CN201510750574.5A CN201510750574A CN105205762A CN 105205762 A CN105205762 A CN 105205762A CN 201510750574 A CN201510750574 A CN 201510750574A CN 105205762 A CN105205762 A CN 105205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room behavior
terminal
classroom
behavior data
processing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05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锦宏
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505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57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5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7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进行显示;将所述课堂行为数据和所述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本发明能够对课堂行为进行有效地分析、记录,提高教学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及教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程度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基于书本、课堂,采用学生记录或者老师测试模拟、老师监督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但是此种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比如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员根据个人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学效率较低;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有网上教学等学习模式,此种模式具有学习方便并且灵活性高的优点,但是网上教学无法有效做到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网上教学都无法做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有效地分析、记录以及评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以对课堂行为进行有效地分析、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
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
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将所述课堂行为数据和所述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接收所述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用户的用户账号,对所述用户账号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课堂行为数据为数字编码序列形式,每个数字编码代表特定的课堂行为。
所述根据所述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包括:将数字编码序列进行编队,分别统计编队次数,最终生成观察矩阵,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使用户输入课堂行为数据;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输入的课堂行为记录数据;
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发送课堂行为数据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显示单元,用于向用户显示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包括:无线子单元;
所述无线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课堂行为数据至服务器,还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服务器发来的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还包括:定时提醒单元;
所述定时提醒单元用于每隔预定时间向用户发出提醒,提醒用户进行课堂行为数据输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二收发单元、分析处理单元、第二存储单元和验证单元;
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还用于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分析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
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课堂行为数据和所述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账号进行身份验证;
其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包括第二无线子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还用于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课堂评价报告生成单元;
所述课堂评价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
还用于将数字编码序列进行编队形成数组,分别统计数组次数,最终生成观察矩阵,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有效地分析、记录,提高教学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的登录界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S102~S108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的方法流程步骤;
200、终端;210、输入单元;220、第一存储单元;230、第一收发单元;240、显示单元;
300、服务器;310、第二收发单元;320、分析处理单元;330、第二存储单元;340、验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2、接收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
该课堂行为数据是由观察者预先输入并存储在终端的,由终端通过无线等方式发送至服务器;
S104、对上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
S106、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S108、将所述课堂行为数据和所述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上述方法中,课堂行为数据由观察者通过终端进行记录和存储,并通过终端将课堂行为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课堂行为数据,并对该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服务器进一步将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上述终端供观察者或者其他用户使用,与此同时服务器也会对课堂行为数据和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上述方法中,在接收所述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终端发送的请求,该请求包括用户的用户账号,对所述用户账号进行身份验证。当用户账号的身份验证通过,则允许接收或者发送相应的数据内容至终端。
上述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中,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
上述的课堂行为数据可以采用数字编码序列形式,每个数字编码代表特定的课堂行为,例如用0-9十个数字编码来代表不同的课堂行为,在终端输入该课堂行为所对应的数字编码,并最终形成数字编码序列,然后将数字编码序列进行编队形成数组,分别统计数组次数,最终生成观察矩阵,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200,包括:
输入单元210,用于使用户输入课堂行为数据;
第一存储单元220,用于存储预先输入的课堂行为记录数据;
第一收发单元230,用于发送课堂行为数据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显示单元240,用于向用户显示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输入单元210用于观察者输入课堂行为数据,该课堂行为数据可以为数字编码序列的形式,每个数字编码分别代表特定的课堂行为,观察者将数字编码序列(即课堂行为数据)输入终端200,由终端200进行存储,并由终端200发送至服务器,并且通过第一收发单元接收服务器发来的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由终端的显示单元240进行显示。
并且上述的第一收发单元230还包括:第一无线子单元,该第一无线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课堂行为数据至服务器,还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服务器发来的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相对应的,此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也应当具有相对应的无线收发单元,以完成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无线传输。
进一步的,上述的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还包括:定时提醒单元;该定时提醒单元用于每隔预定时间向用户发出提醒,提醒用户进行课堂行为数据输入,所述的预定时间可以为3秒,所述的课堂行为数据可以为数字编码序列。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300,包括:第二收发单元310、分析处理单元320、第二存储单元330和验证单元340;
其中,第二收发单元31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还用于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分析处理单元320,用于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
第二存储单元330,用于将所述课堂行为数据和所述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验证单元340,用于对所述用户账号进行身份验证;
其中,上述第二收发单元310还包括第二无线子单元;
该第二无线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还用于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上述服务器300,还可以包括:课堂评价报告生成单元;
课堂评价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该课堂评价报告可以为课堂结构分析、控制强化分析、教学评价等。
上述课堂评价报告生成单元,还用于将数字编码序列进行编队形成数组,分别统计数组次数,最终生成观察矩阵,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实施例中,上述的终端为手持式,所述的输入单元为键盘,并且键盘上至少设置有代表0-9数字编码的十个数字按键、开始键、结束键以及数据发送键;观察者通过数字按键输入代表特定课堂行为的数字编码,并且该终端具有提示功能,每个3秒提示观察者进行数字编码(课堂行为数据)的输入,该终端记录、存储数字编码,直至按下结束键结束输入工作,然后按下数据发送键,将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的服务器接收数字编码序列,并对编码序列进行两两编队,分别统计编码编队的次数,并形成观察矩阵;
例如,终端输入的编码序列为:0、3、5、6、8、4、7、8、5、8、5……,上述每个数字编码代表不同的课堂行为;
对编码序列进行两两编队后形成的数组为:(0、3);(3、5);(5、6);(6、8);(8、4);(4、7)(7、8)、(8、5);(5、8);(8、5)……;
然后,统计上述每个数组出现的次数,形成观察矩阵,比如数组(8、5)出现的次数为2。
如下表1所示:
表1
其中上表中除第一行和第一列的数字代表数字编码以外,其他的数字均代表对应数组出现的次数,比如数组(8、5)出现的次数为2,则在表中记录为2。上述的观察矩阵可以显示在终端,其中,当用数字编码1-7代表教师语言,用8-9代表学生有效语言,用10代表沉默或者混乱,用8-10代表学生朗读、游戏或者讨论进行课堂行为数据输入时,上述表格中1-7列数据之和与总数之比,就是教师语言比率;相应的,8-9列之和与总数之比是学生有效语言比率,这一指标反映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第10列数据之和与总数之比是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即为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无效语言的比率,这一指标反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况;第8-10列之和与总数之比反映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和学生地位的具体表现。
上述矩阵可以有效的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帮助教学者了解自身的不足,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另外,上述终端的显示单元,可以具有显示屏,并包括登录界面和显示界面,由登录界面进入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包括以下栏目:用户管理、项目管理、观察矩阵表、课堂评价报告、系统说明、退出系统、说明材料等等,其中所述的课堂评价报告包括:课堂结构分析和控制强化分析。
上述用户管理栏具有:增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用户、停用等功能。
上述项目管理栏目具有项目管理功能,可以设置具有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创建日期、是否启用和停用以及项目教师姓名等。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管理项目和教师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自动发送到服务器,最终系统会自动生成如课堂评价报告等各种数据档案。
观察矩阵可以支持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
并且上述服务器为后台云服务器,该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单元可包括采用基于云数据库技术使用NOSQL(非关系型的数据库)数据构建的云服务器数据库,允许程序写入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且通过对终端采集的课堂行为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并计算,达到了数字化、精确化的对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供教学者或者教学管理者进行参照和客观评估,帮助教学者了解自我不足,为教学管理者制定教学策略提供参考,起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充分利用课堂作用。
并且利用上述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能够满足随时随地进行使用,给学生、老师、教育管理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创新型教育管理和学习的移动网络平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
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
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将所述课堂行为数据和所述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用户的用户账号,对所述用户账号进行身份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课堂行为数据为数字编码序列形式,每个数字编码代表特定的课堂行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包括:将数字编码序列进行编队形成数组,分别统计数组次数,最终生成观察矩阵,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6.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使用户输入课堂行为数据;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输入的课堂行为记录数据;
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发送课堂行为数据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显示单元,用于向用户显示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包括:第一无线子单元;
所述第一无线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课堂行为数据至服务器,还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服务器发来的所述课堂行为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时提醒单元;
所述定时提醒单元用于每隔预定时间向用户发出提醒,提醒用户进行课堂行为数据输入。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收发单元、分析处理单元、第二存储单元和验证单元;
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还用于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分析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处理结果;
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课堂行为数据和所述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账号进行身份验证;
其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包括第二无线子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预先输入至终端的课堂行为数据,还用于将所述分析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课堂评价报告生成单元;
所述课堂评价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析处理结果生成课堂评价报告;
还用于将数字编码序列进行编队,分别统计编队次数,最终生成观察矩阵,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CN201510750574.5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Pending CN1052057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0574.5A CN105205762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0574.5A CN105205762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5762A true CN105205762A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0574.5A Pending CN105205762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576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3120U (zh) * 2012-03-22 2012-11-07 南昌大学 辅助教学计数器
CN103077491A (zh) * 2012-11-10 2013-05-01 南昌大学 课堂教学模式分析方法
CN103258451A (zh) * 2013-05-09 2013-08-21 何凯佳 一种课堂教学辅助系统
CN104268188A (zh) * 2014-09-17 2015-01-07 广州迅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与学行为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3120U (zh) * 2012-03-22 2012-11-07 南昌大学 辅助教学计数器
CN103077491A (zh) * 2012-11-10 2013-05-01 南昌大学 课堂教学模式分析方法
CN103258451A (zh) * 2013-05-09 2013-08-21 何凯佳 一种课堂教学辅助系统
CN104268188A (zh) * 2014-09-17 2015-01-07 广州迅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与学行为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教育传媒智库编著: "《迈向新学习时代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 31 July 20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tin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n overview
Sun A SPOC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CN110675676A (zh)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堂教学及时评分方法
CN106875308A (zh) 一种校园学生在线升学的系统
Ángel Real and virtual bioreactor laboratory sessions by STSE–CLIL WebQuest
Rogayan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cience Education Program in a Philippine State University.
Hasson et al. Teaching note—Using group role-play exercises to build advocacy skills and achieve equal opportunity and justice for all
Guzman STAKEHOLDERS’PARTICIPATION IN SCHOOL IMPROVEMENT PLAN AND SCHOOL PERFORMANCE OF SECONDARY SCHOOLS
Glazunova et al.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e-learning implementation models and resource support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se studies and insights amidst the COVID-19 pandemic
Shuib et al. M-Learning curriculum design for secondary school: a needs analysis
Linh et al. STEM contents in pre-service teacher curriculum: Case study at physics faculty
Homavazir et al. A research study on the digit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assessment in commerce, management and science colleges in Mumbai
Pocatilu et al. Modern solutions for economic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
Pellegrino et al. At school of open data: a literature review
CN105205762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课堂行为分析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Ntuli 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Candidates.
Assaraf et al. University science graduate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regarding industry
Wang et al. Are Chinese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 Evidence from the triangulated perspectives of stakeholders
Petkov et al. Application of Mock-Court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Model for Consolid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Law Students.
Nuñez et al.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ility competencies and knowledge in th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students
Pedró New millennium learners: a project in progress
Chukwuemeka et al. Instructional design quality: An evaluation of Open Education Europa Networks’ open courses using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Feng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nglish Informatiz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ESP Teaching Mode
Tabo et al. Toward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Cox Task analysis, usability and eng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