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5737A -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5737A
CN105205737A CN201510686525.XA CN201510686525A CN105205737A CN 105205737 A CN105205737 A CN 105205737A CN 201510686525 A CN201510686525 A CN 201510686525A CN 105205737 A CN105205737 A CN 105205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power station
evaluation
station unit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65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炳辉
冷伟
葛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865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5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包括计算模块、评分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所述计算模块:包括评价周期、采样周期和计算方法,计算方法采用耗差分析法;所述评分模块:包括经济性得分和安全性扣分;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过程评价、能损分析和总得分。本发明能够针对机组本身特点,通过耗差分析,结合等效热降法和热力学法,量化参数变化带来的能量损失;并通过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整体经济性和局部经济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电站机组运行经济性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评价;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展示机组运行中能量损失分布情况,确定操作过程中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环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数字仿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站机组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的方向发展,电站运行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其热经济性,以便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电站效率,这对运行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出于对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运行人员几乎不会被允许在实际机组上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随着机组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和控制系统的完善,机组启停次数逐渐减少,故障率逐渐降低,运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相关经验的机会随着减少。若电站机组运行人员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及时了解机组经济性变化,不管是对电站效益的提高,还是对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达成都有重要意义。
电站机组现有的经济性评价功能,诸如SIS,往往针对电站管理人员,鲜有针对运行人员的经济性评价功能。传统的电站机组只注重运行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即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对操作经济性评价涉及较少。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针对运行人员的经济性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针对机组本身特点,通过耗差分析,结合等效热降法和热力学法,量化参数变化带来的能量损失;并通过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整体经济性和局部经济性相结合的方法,能够针对电站机组运行经济性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评价;同时将通过敏感性分析,向运行人员展示操作过程中机组运行能量损失分布情况,确定操作过程中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环节。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评分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a)评价周期:自主设定的针对评价过程的特定时间段,
b)采样周期:评价系统中自主设定的为了进行耗差计算每隔一定时间从电站机组读取一次参数的时间间隔,
c)计算方法:每个采样周期过程中通过监视采集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与热经济性有影响的参数的运行值即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运行值,根据每个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运行值与目标值之差,采用耗差分析法计算出每个参数对电站机组煤耗的影响;
所述评分模块:包括a)经济性得分:根据电站机组煤耗运行值和目标值的偏差设定
其中E为经济性得分,a为允许偏差,取以系统煤耗目标值为基准的百分数,B0为系统煤耗目标值,Δa为系统煤耗目标值和运行值之差;
b)安全性扣分:包括报警扣分和超限处罚,其中,
所述报警扣分为一个评价周期内由于参数触发报警未引起停机故障而导致的安全性扣分,安全性扣分系数其中ks为安全性扣分系数,i一个评价周期内所有经济性评价参数取样总次数,iw为i中经济性评价参数超过报警值的次数;
所述超限惩罚分两种情况:1)若参数超限引发停机故障,则经济性评价总得分为0,
2)对于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以及再热汽温三项参数,超限处罚其中P为超限处罚数值,k1为根据需要改变超限惩罚的影响程度的数值,△T为运行值与目标值之差;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a)过程评价: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的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耗差计算结果通过柱形图显示在界面上,
b)能损分析:一个评价周期结束后将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每个参数在该周期内总耗差之比通过饼状图显示在界面上,
c)总得分:经济性评价总得分的最终数值显示在界面上,其中总得分
其中S为总得分,E为经济性得分,ks为安全性扣分系数,P为超限惩罚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经济性评价参数分为锅炉参数、汽机参数和回热系统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参数包括排烟温度、排烟含碳量和排烟含氧量,所述锅炉参数耗差通过锅炉各项损失计算公式推导得出。
进一步的,所述汽机参数包括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温度、冷凝器过冷度和减温水流量,所述汽机参数耗差通过等效热降法和热力学方法计算得出。
进一步的,所述回热系统参数包括高压加热器端差和高压加热器停运或者低压加热器端差和低压加热器停运,所述回热系统参数耗差通过等效热降法计算得出。
进一步的,所述能损分析中一个评价周期内每个参数在该周期内总耗差之比的计算方法为其中N为参数个数,Xi为每个采样值计算出的耗差。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能够针对机组本身特点,通过耗差分析,结合等效热降法和热力学法,量化参数变化带来的能量损失;并通过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整体经济性和局部经济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电站机组运行经济性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评价;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向运行人员展示操作过程中机组运行能量损失分布情况,确定操作过程中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计算经济性评价总得分的流程图;
图3位本发明中经济性评价参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评分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a)评价周期:自主设定的针对评价过程的特定时间段,,如果在评价周期内发生停机故障,则评价过程结束,经济性评价总得分为0。
b)采样周期:评价系统中自主设定的为了进行耗差计算每隔一定时间从电站机组读取一次参数的时间间隔,本发明中采样周期设置为5秒。
c)计算方法:每个采样周期过程中通过监视采集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与热经济性有影响的参数的运行值即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运行值,根据每个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运行值与目标值之差,采用耗差分析法计算出每个参数对电站机组煤耗的影响。由于耗差分析的可控参数目标值随负荷、环境温度而变化,故这种方法更切合实际。因此,耗差分析可以为运行人员提供调整运行参数的方向,减少电站机组运行中造成各种损失,并据此进行科学调整,从而获得更高的运行经济效益。本发明中采用等效热降法和热力学方法计算耗差。
本发明从电站机组采集的用于经济性评价的参数分为锅炉参数、汽机参数和回热系统参数三个部分。所述锅炉参数包括排烟温度、排烟含碳量和排烟含氧量三项;所述汽机参数包括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汽温、冷凝器过冷度、减温水流量五项;所述回热系统参数包括各个高压加热器端差和停运以及低压加热器端差和停运。
所述锅炉参数耗差由锅炉各项损失计算公式推导可以求出;所述汽机参数和回热系统参数耗差通过等效热降法和热力学方法计算求出。具体方法如下。
δη i = Δη i η ′ = δq ′ = Δ q q = δb ′ = Δ b b
ηi:汽轮机内效率,%;
q:汽耗率,kJ/(kW·h);
b:机组煤耗,kg/(kW·h)。
ηc=ηgηgdηiηjxηd
ηg:锅炉效率,%;
ηgd:管道效率,%;
ηi:汽机内效率,%;
ηjx:机械效率,%;
ηd:发电机电效率,%。
若锅炉效率发生变化,
η'c=(ηg+△ηggdηiηjxηd
=(ηggδη'ggdηiηjxηd=ηc(1+δη'g)
又η'c=ηc+△ηc=ηc(1+δη'g)
可得:δη'g=δη'c
同理可得:
δη'gd=δη'c
δη'jx=δη'c
δη'i=δη'c
δη'd=δη'c
因此,可以根据锅炉、汽机等装置效率的相对变化,求出煤耗的相对变化。而锅炉、汽机等装置效率的相对变化量可以根据参数运行值和目标值计算,方法如下:(其中运行值来自电站机组,目标值来自实际运行中的最佳数值)
锅炉参数变化对经济性影响:
锅炉的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有排烟温度和排烟容积,其计算公式为:
q 2 = Q 2 , g y + Q 2 , H 2 O Q r × 100 % = ( V g y c p , g y + V H 2 O c p , H 2 O ) ( θ p y - θ s f ) Q r × 100 %
Q2,gy:干烟气带走的热量,kJ/kg;
Q2,H2O:烟气所含水蒸气显热,kJ/kg;
Qr:燃料输入的的热量,kJ/kg;
Vgy:燃料燃烧生产的实际干烟气体积,m3/kg;
cp,gy:干烟气平均定压比热容kJ/(kg·℃);
VH2O:燃料燃烧生产的水蒸汽及相应空气带入的水蒸汽体积,m3/kg;
cp,H2O:水蒸汽平均定压比热容kJ/(kg·℃);
θpy:排烟温度,℃;
θsf:送风温度,℃。
若只有锅炉排烟温度偏离目标值而其他参数未发生变化,则
Δq 2 = = ( V g y c p , g y + V H 2 O c p , H 2 O ) ( θ ′ p y - θ p y ) Q r × 100
θ'py、θpy:排烟温度运行值和目标值。
锅炉效率变化相对值
δη b = Δη b η b = - Δq 2 η b = - ( V g y c p , g y + V H 2 O c p , H 2 O ) ( θ ′ p y - θ p y ) η b Q r × 100
若只有锅炉排烟含氧量偏离目标值而其他参数未发生变化,则
Δq 2 = q 2 ′ - q 2 = ( Q ′ 2 , g y + Q ′ 2 , H 2 O ) - ( Q 2 , g y + Q 2 , H 2 O ) × 100 Q r = M · ( V g y , 0 ) c + N · 1.603 · ( V g y , 0 ) c · d k Q r ( α ′ p y - α p y ) × 100 = K ( 21 21 - ( O ′ - 0.5 C O ) - 21 21 - ( O - 0.5 C O ) ) × 100
M=cp,gy△t,N=cp,H2O△t,△t=θpysf
K = M · ( V g y , 0 ) c + N · 1.603 · ( V g y , 0 ) c · d k Q r
Vgy,0燃烧产生的理论干烟量,m3/kg;
dk环境空气绝对湿度,g/m3
O'、O烟气含氧量运行值和目标值,%。
锅炉效率变化为
δη b = Δη b η b = - Δq 2 η b = - K η b ( 21 21 - ( O ′ - 0.5 C O ) - 21 21 - ( O - 0.5 C O ) )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由于飞灰和炉渣中含有未燃尽碳造成的热损失,其计算公式为:
q 4 = 33727 A a r C ‾ Q r
C ‾ = α l z C l z 100 - C l z + α f h C f h 100 - C f h
Aar:燃料中收到基灰分含量,%;
灰渣中平均碳量和燃煤中平均碳量百分比,%;
αlz、αfh:分别为炉渣和飞灰中灰量占燃煤总灰量质量含量的百分比,%;
Clz、Cfh:分别为炉渣和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当飞灰含碳量发生变化时,
Δq 4 = q ′ 4 - q 4 = 33727 A a r ( C ′ ‾ - C ‾ ) Q r = 33727 A a r α f h Q r ( C ′ f h 100 - C ′ f h - C f h 100 - C f h )
C'fh、Cfh:飞灰含碳量运行值和目标值,%。
锅炉效率相对变化值:
δη b = Δη b η b = - Δq 2 η b = - 33727 A a r α f h Q r ( C ′ f h 100 - C ′ f h - C f h 100 - C f h )
汽机参数变化对经济性影响:
由汽轮机热耗公式 q = 3600 T H ( T H - T L ) η o i η m η g
求导可得: Δ q q = - T L ( T H - T L ) T H ΔT H + 1 T H - T L ΔT L - 1 η o i Δη o i
主汽压力偏离目标值对热耗影响:
Δ q q = - T L ( T H - T L ) T H ΔT H
主汽温度、再热温度偏离目标值对热耗影响:
Δ q q = - ( T L ( T H - T L ) T H ΔT H L + 1 η o i Δη o i )
其中
TH:热力学平均吸热温度,K;
TL:热力学平均放热温度,K;
ηoi、ηm、ηg:汽机内效率、机组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
△TH、△THL:热力学平均吸热温度运行值与目标值的差,K。
回热系统参数变化对经济性影响:
设系统共计n台高低压加热器,每台加热器内单位给水焓升τn,蒸汽放热量qn,疏水放热量γn。抽汽等效热降为它反映排挤1kg加热器抽汽返回汽轮机做功后的真实做功大小。如果Noj加热器是汇集式加热器,则Ar使用τr计算;若Noj加热器是疏水放流式加热器,则Ar使用γr计算。假设回热系统自冷凝器开始,hj为加热器抽汽口蒸汽焓,hn为汽机排汽焓。抽汽效率为它反映任意能级j处热变功的程度和该能级以下的一切做功变化。
同理,定义新蒸汽等效热降h0为初蒸汽焓。
加热器端差对系统经济性影响:
加热器端差是指加热蒸汽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出口水温之差。端差的存在增加了热交换的不可逆性,产生额外的冷源损失,降低了装置的热经济性。
若上一级加热器为不带疏水冷却器的放流式加热器,端差超标△τj的存在对Noj加热器和Noj+1加热器相当于纯热量的进出,因此做功能力变化为:
△H=αH·△τj·(ηj+1j)kJ/kg
αH为流经加热器的给水份额
装置热效率的相对变化为
δη i = - Δ H H - Δ H × 100 %
若上一级加热器为带疏水冷却器的放流式加热器,当Noj+1加热器有疏水冷却器时,它不仅使加热器之间的热量分配发生变化,还使Noj+1加热器的疏水放热量发生变化。当疏水冷却器冷端端差不变时,使Noj+1加热器的疏水放热量变化△γj。这时疏水在Noj+1加热器中的放热量增加了,而在Noj加热器中的放热量响应减少。因此端差引起的作功能力变化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τj产生的,值为:
△H1=αH·△τj·(ηj+1j)kJ/kg
另一部分由△γj产生,值为:
△H2=β·△γj·(ηj+1j)kJ/kg
β为流经Noj+1加热器的给水份额。
由于端差引起的作功能力变化为:
△H=△H1-△H2kJ/kg
如果忽略给水焓差和疏水焓差由于压力差别的影响,则△γj=△τj;同时考虑疏水焓变化后β的变化,可以将端差引起的作功能力的变化表示为:
Δ H = Δτ j · ( α H - β ) · ( η j + 1 - η j ) · q j + 1 q j + 1 + Δτ j k J / k g
由此引起的装置效率的相对变化为
δη i = - Δ H H - Δ H × 100 %
冷凝器过冷度对系统经济性影响
凝结水温度低于冷凝器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这个差值为冷凝器过冷度。存在过冷度时,#1加热器抽汽量增加,新蒸汽等效热降减少:
△H=αnn△τnη1kJ/kg
若加热器为汇集式加热器,#1抽汽在加热器中放热q1,则等效热降减少
Δ H = α n n Δ n τη 1 q 1 q 1 + Δτ n
αnn:冷凝器来给水占总给水比例,%
装置效率相对降低 δη i = Δ H H - Δ H × 100 %
减温水流量对系统经济性影响
减温水来自给水泵出口,则减少了从m+1到n高压加热器的抽汽,由此增加的新蒸汽做功
Δ H = α p s ( Σ r = m + 1 n τ r · η r - τ b · η m + 1 ) k J / k g
αps减温水流量占给水流量比例,%;
τb给水泵焓升,kJ/kg;
m除氧器编号。
与此同时,1kg新蒸汽吸热量增加为
Δ Q = α p s ( Σ r = m + n τ r - τ b )
喷水减温使效率降低为
δη i = Δ Q · η i - Δ H H + Δ H × 100 %
加热器停运对系统经济性影响:
切除最后一个高压加热器之后,
ΔH=τnηnkJ/kg
同时,循环吸热量增加
△Q=τnkJ/kg
装置效率的相对变化为:
δη i = - τ n · ( η i - η n ) H + τ n · η n × 100 %
若连续切除多个加热器,装置效率的相对变化为:
δη i = Σ j n τ r · ( η i - η r ) H + Σ j n τ r · η r × 100 %
ηi为切除高压加热器之前的装置效率。
所述评分模块:包括a)经济性得分:根据总煤耗运行值和目标值的偏差设定
其中E为经济性得分,a为允许偏差,以系统煤耗目标值为基准的百分数,B0为系统煤耗目标值,Δa为系统煤耗目标值和运行值之差;
b)安全性扣分:包括报警扣分和超限处罚,其中,
所述报警扣分为一个评价周期内由于参数触发报警未引起停机故障而导致的安全性扣分,安全性扣分系数其中ks为安全性扣分系数,i一个评价周期内所有经济性评价参数取样总次数,iw为i中经济性评价参数超过报警值的次数;
所述超限惩罚分两种情况:1)若参数超限引发停机故障,则经济性评价总得分为0,
2)对于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以及再热汽温三项参数,超限处罚其中P为超限处罚数值,k1为根据需要改变超限惩罚的影响程度的数值,△T为运行值与目标值之差;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a)过程评价:从电站机组采集经过计算模块计算得出的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耗差计算结果通过柱形图显示在界面上,
b)能损分析:一个评价周期结束后将该周期内从电站机组采集的每个参数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得出的在该周期内总耗差之比通过饼状图显示在界面上,
c)总得分:经济性评价总得分的最终数值显示在界面上,其中总得分
其中S为总得分,E为经济性得分,ks为安全性扣分系数,P为超限惩罚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能损分析中一个评价周期内每个参数在该周期内总耗差之比的计算方法为其中N为参数个数,Xi为每个采样值计算出的耗差。
具体实施例1:如图2所述,系统包括一台低压加热器和两台高压加热器,无再热系统和冷凝器。
评价周期为系统负荷从80%升至100%的过程;评价周期开始之前,专家确定发电总煤耗为167g/(kW·h),设置中等难度,参数的允许误差范围取5%,其中设定采样周期为5秒。
评价过程开始后,每隔5秒,系统从电站机组读取一次所需数据,数据包括锅炉参数、汽机参数和回热系统参数及其他所需参数,同时,运行过程中系统读取触发的报警情况。
由计算模块根据不同的参数,匹配不同的参数目标值计算耗差,以排烟温度为例,某一瞬间,排烟温度目标值为136℃。采样周期内采集到的运行值为138℃,则运行值与目标值之差为2℃,燃料输入热量和燃料产生干烟气体积从电站机组读取,烟气和水蒸汽定压比热容由计算模块计算得出。由此可以计算出由于排烟温度运行值和目标值的差引起的锅炉效率降低0.097%,结合耗差目标值,可以计算出增加的煤耗为0.16g/(kW·h)。所有项目耗差以柱状图的形式实时显示在显示模块中的过程评价界面上,每五秒刷新一次。
评价过程结束时,运行系统发电总煤耗为169.29g/(kW·h),在0到5%范围之内,根据评分规则,经济性得分89分。整个评价周期35分钟,采样次数共计3780次,报警共计83次,报警扣分系数为0.022,安全性扣分为2分。系统未引发超限惩罚,故没有超限惩罚扣分。经济性评价总得分为87分,显示在能损分析界面上。同时,显示模块计算整个评价周期内各个参数总耗差之比,排烟温度、排烟含碳量、排烟含氧量、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减温水流量和加热器端差的耗差之比为24.47%:2.94%:8.82%:25.53%:2.94%:20.59%:14.71%,此结果以饼状图的形式显示在能损分析界面上。
根据敏感性分析,主汽温度、排烟温度和减温水流量在此次评价过程中耗差较大,是运行人员参数控制不足之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评分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a)评价周期:评价系统中自主设定的评价针对的特定时间段,
b)采样周期:评价系统中自主设定的为了进行耗差计算每隔一定时间从电站机组读取一次参数的时间间隔,
c)计算方法:每个采样周期过程中通过监视采集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与热经济性有影响的参数的运行值即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运行值,根据每个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运行值与目标值之差,采用耗差分析法计算出每个参数对电站机组煤耗的影响;
所述评分模块:包括a)经济性得分:根据煤耗运行值和目标值的偏差设定
其中E为经济性得分,a为允许偏差,取以系统煤耗目标值为基准的百分数,B0为系统煤耗目标值,Δa为系统煤耗目标值和运行值之差;
b)安全性扣分:包括报警扣分和超限处罚,其中,
所述报警扣分为一个评价周期内由于参数触发报警未引起停机故障而导致的安全性扣分,安全性扣分系数其中ks为安全性扣分系数,i一个评价周期内所有经济性评价参数取样总次数,iw为i中经济性评价参数超过报警值的次数;
所述超限惩罚分两种情况:1)若参数超限引发停机故障,则经济性评价总得分为0,
2)对于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以及再热汽温三项参数,超限处罚其中P为超限处罚数值,k1为根据需要改变超限惩罚的影响程度的数值,△T为运行值与目标值之差;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a)过程评价: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的经济性评价参数的耗差计算结果通过柱形图显示在界面上,
b)能损分析:一个评价周期结束后将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每个参数在该周期内总耗差之比通过饼状图显示在界面上,
c)总得分:经济性评价总得分的最终数值显示在界面上,其中总得分
其中S为总得分,E为经济性得分,ks为安全性扣分系数,P为超限惩罚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性评价参数分为锅炉参数、汽机参数和回热系统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参数包括排烟温度、排烟含碳量和排烟含氧量,所述锅炉参数耗差通过锅炉各项损失计算公式推导得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机参数包括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汽温、冷凝器过冷度和减温水流量,所述汽机参数耗差通过等效热降法和热力学方法计算得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系统参数包括高压加热器端差和高压加热器停运或者低压加热器端差和低压加热器停运,所述回热系统参数耗差通过等效热降法计算得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损分析中一个评价周期内每个参数在该周期内总耗差之比的计算方法为其中N为参数个数,Xi为每个采样值计算出的耗差。
CN201510686525.XA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Pending CN105205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6525.XA CN105205737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6525.XA CN105205737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5737A true CN105205737A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3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6525.XA Pending CN105205737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573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1967A (zh) * 2016-11-18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机侧蒸汽参数测量偏差对机组耗煤成本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062182A (zh) * 2018-07-27 2018-12-2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基于最小评价窗口的高效事实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615271A (zh) * 2018-12-29 2019-04-12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再热汽轮机多负荷精确耗差分析方法
CN110311423A (zh) * 2019-07-26 2019-10-08 内蒙古大学 基于超限惩罚的独立微电网动态回馈修正优化调度方法
CN111406967A (zh) * 2020-04-24 2020-07-14 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烟叶烘烤工艺实时执行率测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1583A (zh) * 2012-08-15 2012-12-26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寻找火力发电机组最佳运行工况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48473A (zh) * 2013-03-12 2013-06-1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co的电站锅炉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3473604A (zh) * 2013-08-22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日前发电计划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1583A (zh) * 2012-08-15 2012-12-26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寻找火力发电机组最佳运行工况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48473A (zh) * 2013-03-12 2013-06-1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co的电站锅炉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3473604A (zh) * 2013-08-22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日前发电计划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伟等: "9F燃气发电机组的经济效益分析", 《能源研究与利用》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1967A (zh) * 2016-11-18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机侧蒸汽参数测量偏差对机组耗煤成本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6761967B (zh) * 2016-11-18 2018-04-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机侧蒸汽参数测量偏差对机组耗煤成本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062182A (zh) * 2018-07-27 2018-12-2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基于最小评价窗口的高效事实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062182B (zh) * 2018-07-27 2020-09-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基于最小评价窗口的高效事实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9615271A (zh) * 2018-12-29 2019-04-12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再热汽轮机多负荷精确耗差分析方法
CN110311423A (zh) * 2019-07-26 2019-10-08 内蒙古大学 基于超限惩罚的独立微电网动态回馈修正优化调度方法
CN110311423B (zh) * 2019-07-26 2023-01-20 内蒙古大学 基于超限惩罚的独立微电网动态回馈修正优化调度方法
CN111406967A (zh) * 2020-04-24 2020-07-14 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烟叶烘烤工艺实时执行率测定方法
CN111406967B (zh) * 2020-04-24 2022-03-08 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烟叶烘烤工艺实时执行率测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5737A (zh) 一种基于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评价系统
Pan et al. Application of optimal design methodologies in retrofitting natural gas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with CO2 capture
Zhao et 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CAES) system and Kalina cycle
Ameri et al. Exergy analysis of a 420 MW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Ishaq et 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ew biomass and solar based combined system with thermochem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Bao et al. Reduction of efficiency penalty for a natural gas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with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 Integration of liquid natural gas cold energy
Soundararajan et al. Coal based power plants using oxy-combustion for CO2 capture: Pressurized coal combustion to reduce capture penalty
CN103679549B (zh) 火电机组节能潜力分析方法
CN107503805B (zh) 基于f级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经济指标分析方法
Yao et al. Exergoeconomic analysis of a combined cycle system utilizing associated gases from steel pro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structural theory of thermoeconomics
CN103925587A (zh) 一种燃煤的超临界水热燃烧发电装置
CN104571022A (zh) 基于煤耗与可控因子关系的耗差分析模型实验系统及方法
CN104732451A (zh) 用于发电厂热力系统的低压省煤器节能评估方法
Mao et al. Proposal and assessment of a novel power and freshwater production system for the heat recovery of diesel engine
CN104154531A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机组能效优化方法及系统
Kler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iciency of a steam-turbine heating plant with a back-pressure steam turbine and waste-heat recovery
CN103886370A (zh) 适合不同磨煤机组合的电站锅炉燃烧性能神经网络模型
CN106650219A (zh) 一种富氧燃烧煤粉锅炉热平衡计算方法
Kler et al. Accounting for the variable nature of heat loads in optimizing cogeneration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s
Self et al. Effects of oxy-fuel combustion on performance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s
CN212454563U (zh) 焦电耦合煤气联产发电系统
CN104570766A (zh) 船舶主机系统可用能分布及火用损失分布的模拟方法
CN105868920A (zh) 一种确定火电厂机组小指标竞赛指标考核权重的方法
CN106681284A (zh) 一种燃煤锅炉受热面结渣沾污程度的在线实时监测方法
CN100436379C (zh) 利用焦炉煤气、焦油、烟气联合发电及生产复合化肥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