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5628A -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5628A
CN105205628A CN201510755894.XA CN201510755894A CN105205628A CN 105205628 A CN105205628 A CN 105205628A CN 201510755894 A CN201510755894 A CN 201510755894A CN 105205628 A CN105205628 A CN 105205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artment
post
user
subdivi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58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峰
管东林
苑青
杨健
黄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hong L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UNIT 91655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hong L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UNIT 91655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hong L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UNIT 91655 OF PLA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hong L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558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56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5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是基于岗位及动态查找策略,结合定义的策略能自动找出动态的参与人员或者组织。该方式目的是让用户在维护组织机构及用户信息的时候,在不调整工作流配置的情况下,满足工作流应用正常流转。该模式通过配置相关组织机构人员查找机制形成动态路由策略,再通过流程环节绑定动态路由,使得在任何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应用系统在选择组织机构人员时,能依据动态路由策略显示相应条件下的用户或机构。该模式不仅能统一流程、统一维护管理、让流程维护简易化、通用化、可持续化、易交接化。提高了流程定义的质量,解决了因个性需要定义多套流程的复杂性,减少了大量的维护工作量,提高了执行效率。

Description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和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其管理工作的流程和信息处理的流程,以及设计和施工的组织工作流程都属于工作流程的组织活动。在进行传统的工作流程组织时,往往在相同管理工作和信息处理流程的情况下,会因为参与的组织和人员不同,而需要改变流程图,增大了工作流程组织的复杂性;而且在每次组织机构或人员变动时,同样需要对所有相关的组织流程图全部进行配置的重新调整,增大了工作量。同时由于工程流程组织需要专业的人员配置及验证,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漏配、误配现象,而最终导致工作流程组织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管理工作和信息处理流程相同的情况下,因为人事调动等原因,参与的组织和人员产生变化时——在组织和人员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只通过设计基本路由规则,不用进行大面积流程图改变,就能够实现将组织和人员定位的方法。
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进行动态路由策略管理,对各类路由形成规则,像搭积木一样,组建组合,形成一整套的路由模型方案。
将动态路由的策略管理分为基础策略模型和组合策略模型:
A)建立动态路由的基础策略模型:
a.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事务处理人员=当前使用者;
b.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上一级事务处理人员=上一级环节使用者;
c.将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人员=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者;
d.将使用者+发起者=用户;
e.用户所在部门上一级部门=用户所在单位;
f.单位成员=用户的上级部门成员;
g.用户所在组织机构=用户所在部门;
h.指定级别部门=指定级别的同一种类型部门;
i.部门成员=用户部门所属子部门成员;
j.子部门=用户所在部门的下级部门;
k.关系子部门=用户所在部门的指定关系的同一种类型下级部门;
l.子部门基层岗位成员=用户部门内指定基层岗位成员;
m.岗位路由=指定基层岗位路由器;
B)建立动态路由组合策略模型:
a.获取某单位某部门某子部门的某岗位成员定位;
b.由该成员的岗位定位向上一级获得子部门定位;
c.由该成员子部门定位向上一级获得某部门定位;
d.由该成员部门定位向上一级获得某单位的定位;
e.由该成员的单位定位排队再获得另一个关联对象的新的关联单位定位;
f.由新获得的关联单位再获取他们的下级部门定位;
f.由新获得的关联部门再获取他们的下级子部门定位;
g.由新获得的关联子部门定位获取他们的基层岗位定位,即指定关联成员的个人或指定岗位定位。
技术方案的逻辑关系:
a)由当前使用者建立自身所在子部门的数据集合A进入第一逻辑处理队列,通过自身的逻辑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数据集合A中;
b)产生出新的上一级集合对象B,进入第二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二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数据集合B中;
c)产生出新的再上一级集合对象C,进入第三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三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数据集合C中;
d)再产生出新的又上一级集合对象D,进入第四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四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仍然不在数据集合D中;
e)产生出新的同一级集合对象E,进入第五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五处理逻辑队列的循环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存在于某数据集合F中;
f)产生出新的下一级集合对象F,进入第六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六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存在于下一级数据集合G中;
g)产生出新的集合对象G,进入第七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七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存在于数据集合H中;
h)产生出新的集合对象H,进入第八逻辑处理队列;如此,进行多重循环直到逻辑处理队列产生最终数据结合X——实现对目标的查询定位。
技术方案的路由策略关系:
a.采取路由策略规则,根据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岗位定位;首先确定需要关联使用者的最低一级基层岗位路由,通过排队获取指定的基层岗位路由,定位到基层岗位路由器;
b.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子部门的基层岗位之中时,采取子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子路由岗位,通过对子部门排队获取指定的子部门岗位路由,定位到子部门岗位子路由器;
c.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也不在子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部门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部门路由,通过循环进行各部门路由排队,直到定位到需要关联使用者的部门路由器;
d.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还不在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单位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单位路由,通过循环进行各单位路由排队,直到定位到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单位路由器;
e.当通过单位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在某单位岗位之中时,采取部门路由策略规则,关联使用者的部门路由器,通过排队获取需要关联使用者的指定部门路由器,定位到部门岗位路由器;
f.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在某单位的某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子部门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子部门路由岗位,通过对部门中子部门排队获取指定的子部门岗位路由,定位到子部门岗位子路由器;
g.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在某单位某部门的某子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基层岗位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基层岗位,关联使用者的基层岗位路由器,通过排队获取需要关联使用者的指定基层岗位路由器。
而当各岗位人员更新时,路由规则不变的情况下,系统仍然自动定位到指定岗位。
C.建立动态路由基础策略扩展标准:
动态路由的基础策略不仅仅是罗列的几项策略,同时支持扩展策略定义。
在扩展管理上,提供RouteCommand标准扩展接口:
publicList<RouteActor>findActors(List<RouteActor>list,RouteContextcontext);
实现扩展接口后,通过配置route-command.properties即可实现基础策略的添加。
工作流程组织的实现方法:
Ⅰ.建立路由基础策略,确定各点的定位规则:
用户定位规则:
a.明确当前使用者: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事务处理人员称为当前使用者,用于定位当前使用者;
b.规定上一级使用者: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上一级事务处理人员称为上一级环节使用者,用于定位上级使用者;
c.规定流程发起者:将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人员称为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者,用于定位发起者;
d.规定用户:将使用者和发起者统称为用户;
单位定位策略规则:
e.规定上一级部门:定位用户所在部门的上一级部门,称之为用户所在单位;
f.规定单位成员:定位用户的单位成员;
部门定位策略规则:
g.规定用户所在部门:定位用户所在的组织机构,称为用户所在部门;
h.规定指定级别部门:定位指定级别的部门;
i.规定部门成员:定位用户部门所属子部门成员;
子部门定位策略规则:
j.规定子部门:定位用户所在部门的下级子部门;
k.规定关系子部门:定位用户所在部门的指定关系的下级子部门;
l.规定子部门岗位成员:定位用户子部门内指定基层岗位成员;
基层岗位定位策略规则:
m.规定岗位路由:定位子部门内指定基层岗位路由器;
Ⅱ.路由策略,确定各路由策略的使用方法:
a.采取单位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单位路由,定位到所需要单位路由器;
b.采取部门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部门路由,定位到所需要部门路由器;
c.采取子部门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子部门路由,定位到所需要子部门路由器;
d.采取岗位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岗位路由,定位到所需要基层岗位路由器。
此策略模式,将编码思路引入到了配置应用领域,让路由按照编码方式实现灵活组合,减少了工作流程组织的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流程组织的效率及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基于岗位动态路由系统架构图;
附图2动态路由实现原理;
附图3机构岗位示意图;
附图4逻辑结构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构建动态路由主调度程序
动态路由主调度程序提供路由策略的核心应用,主要路由执行容器组成,其主要包含路由策略执行者、路由上下文、参与角色组成。实例如下:
其中:
routeSchemaName路由策略方案的名称;用于通过方案名称获取策略方案RouteSchema;
arguemnts为路由传入的参数值;
routeContext为路由策略的上下文,提供路由执行过程的变量管理;
RouteActor为最终执行者,为经过动态路由返回的最终执行者(可以是一个用户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机构)。
具体的RouteContext,RouteActor模型结构如下:
(2)实现动态路由基础路由公共接口
动态路由策略的执行由多个基础路由规则组成,系统在定义动态路由时,约定了基础路由的公共接口,目的开放给各个系统来扩展自身的基础路由规则,实现基于基础路由规则的自由组合。
在基础路由定义中,系统主要约定了RouteCommand接口定义,其格式如下:
下面将结合获取用户所在部门,构建一个基础路由规则的实现例子:
在基础路由规则实现中,用户接收的RouteActorlist的数值是不可预知的,仅需在内部实现相关业务实现即可,新返回的RouteActorlist,将作为最新的执行者传递到下一个路由规则中去。
(3)注册基础动态路由规则与加载
对了基础路由规则,系统需要预先注册,方能用来定义各类路由策略,在系统设计中可约定统一的注册方式,如添加route-command.properties中,让系统运行中自动加载相关规则程序实现。
(4)动态路策略的队列构建与执行
系统在工作流应用中,主要通过组合基础动态路由规则,来定义动态路由策略,实现路由方案的多样性。
在路由策略上,主要采用队列模式的执行方案,构建队列的添加。其具体实现如下:
在策略执行上,系统通过队列执行基础路由规则,返回最终的执行者。其主要实现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明确需要关联的使用者:A单位技术部行政子部门的王五领导;当前使用者A单位技术部的张三。
1.定位当前使用者岗位:A单位技术部的张三员工;
2.定位使用者所在部门岗位——张三所在部门——技术部;
由于需要定位的关联使用者是:A单位技术部行政子部门的王五领导,而现在已经定位到了技术部,已经与需要定位的关联使用者建立了关联,所以,
3.定位关联使用者的所在部门——技术部岗位;
4.通过技术部再定位部门的下一级子部门岗位——行政子部门,即技术部行政子部门;
5.再通过技术部行政子部门定位行政部门领导岗位——A单位技术部行政子部门领导王五。
根据路由规则的组合,系统通过5个路由步骤,能够定位到A单位技术部行政子部门领导。
而当行政子部门领导更换时,路由规则不变的情况下,系统将自动定位到了新的行政子部门领导人员。
实施例二:明确需要关联的使用者:A单位开发部财务子部门的陈会计;当前使用者A单位技术部的张三。
1.定位当前使用者岗位:A单位技术部的张三岗位员工;
2.定位使用者所在部门——张三所在部门——技术部岗位;
3.定位部门的上一级部门为单位——张三所在单位——A单位岗位;
由于需要定位的关联使用者是:A单位开发部财务子部门的陈会计岗位,而现在已经定位到了A单位岗位取得了关联,所以,
4.定位A单位下级部门——开发部岗位;
5.定位开发部的下级子部门——财务子部门岗位;
6.通过财务子部门定位到基层人员岗位——A单位开发部财务子部门的陈会计。
实施例三:明确需要关联的使用者:B单位销售部人事子部门的赵四主管;当前使用者A单位技术部的张三。
1.定位当前使用者:A单位技术部的张三岗位员工;
2.定位使用者所在部门——张三所在部门——技术部岗位;
3.定位部门的上一级部门为单位——张三所在单位——A单位岗位;
由于需要定位的关联使用者是:B单位销售部门人事子部门的赵四主管,而现在定位到了A单位,在A单位内进行人员排队时没有发现与需要关联人员的关联信息,所以,
4.定位A单位的平行单位——B单位岗位;在B单位的排除过程中,发现了与需要关联人员的关联信息,所以,
5.定位B单位的下级部门——销售部门岗位;
6.再通过销售部门再定位部门的下一级子部门——人事子部门,即销售部人事子部门岗位;
7.再通过销售部人事子部门定位赵四主管岗位——B单位销售部人事子部门赵四主管岗位。
根据路由规则的组合,系统通过7个路由步骤,能够定位到B单位销售部门人事子部门的赵四主管岗位。
而当行政部门领导更换时,路由规则不变的情况下,系统将自动定位到了新的行政子部门领导人员。

Claims (6)

1.工作流程组织模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Ⅰ.建立路由基础策略,确定各点的定位规则:
用户定位规则:
a.明确当前使用者: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事务处理人员称为当前使用者,用于定位当前使用者;
b.规定上一级使用者: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上一级事务处理人员称为上一级环节使用者,用于定位上级使用者;
c.规定流程发起者:将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人员称为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者,用于定位发起者;
d.规定用户:将使用者和发起者统称为用户;
单位定位策略规则:
e.规定上一级部门:定位用户所在部门的上一级部门,称之为用户所在单位;
f.规定单位成员:定位用户的单位成员;
部门定位策略规则:
g.规定用户所在部门:定位用户所在的组织机构,称为用户所在部门;
h.规定指定级别部门:定位指定级别的部门;
i.规定部门成员:定位用户部门所属子部门成员;
子部门定位策略规则:
j.规定子部门:定位用户所在部门的下级子部门;
k.规定关系子部门:定位用户所在部门的指定关系的下级子部门;
l.规定子部门岗位成员:定位用户子部门内指定基层岗位成员;
基层岗位定位策略规则:
m.规定岗位路由:定位子部门内指定基层岗位路由器;
Ⅱ.路由策略:
a.采取单位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单位路由,定位到所需要单位路由器;
b.采取部门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部门路由,定位到所需要部门路由器;
c.采取子部门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子部门路由,定位到所需要子部门路由器;
d.采取岗位路由策略中的规则,获取指定的岗位路由,定位到所需要基层岗位路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流程组织模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定位步骤如下:明确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岗位是几级岗位:一级岗位是单位岗位;二级岗位是部门岗位;三级岗位是子部门岗位;四级岗位是基层岗位成员;
由当前使用者建立自身所在子部门的数据集合A进入第一逻辑处理队列,通过自身的逻辑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数据集合A中;产生出新的上一级集合对象B,进入第二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二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数据集合B中;产生出新的再上一级集合对象C,进入第三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三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数据集合C中;再产生出新的又上一级集合对象D,进入第四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四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仍然不在数据集合D中;产生出新的同一级集合对象E,进入第五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五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存在于数据集合F中;产生出新的下一级集合对象F,进入第六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六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存在于下一级数据集合G中;产生出新的集合对象G,进入第七逻辑处理队列,通过第七处理逻辑队列的排队处理,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存在于数据集合H中;产生出新的集合对象H,进入第八逻辑处理队列;如此,进行多重循环直到逻辑处理队列产生最终数据结合X——实现对目标的查询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流程组织模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方案的路由策略如下:
a.采取路由策略规则,根据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岗位定位;首先确定需要关联使用者的最低一级基层岗位路由,通过排队获取指定的基层岗位路由,定位到基层岗位路由器;
b.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不在子部门的基层岗位之中时,采取子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子路由岗位,通过对子部门排队获取指定的子部门岗位路由,定位到子部门岗位子路由器;
c.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也不在子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部门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部门路由,通过循环进行各部门路由排队,直到定位到需要关联使用者的部门路由器;
d.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还不在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单位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单位路由,通过循环进行各单位路由排队,直到定位到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单位路由器;
e.当通过单位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在某单位岗位之中时,采取单位路由策略规则,关联使用者的单位路由器,通过排队获取需要关联使用者的指定单位路由器;
f.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在某单位某部门的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部门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需要关联使用者的部门路由岗位,通过对部门中子部门排队获取指定的子部门岗位路由,定位到子部门岗位子路由器;
g.当通过排队发现需要关联使用者在某单位某部门某子部门岗位之中时,采取基层岗位路由策略规则,获取指定的需要关联使用者的基层岗位,关联使用者的基层岗位路由器,通过排队获取需要关联使用者的指定基层岗位路由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由策略定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各岗位人员更新时,路由规则不变的情况下,系统仍然自动定位到指定岗位。
5.工作流程组织模型,其特征在于:
A)建立动态路由的基础策略模型:
a.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事务处理人员=当前使用者;
b.将工作流程环节中当前环节的上一级事务处理人员=上一级环节使用者;
c.将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人员=工作流程组织的发起者;
d.将使用者+发起者=用户;
e.用户所在部门上一级部门=用户所在单位;
f.单位成员=用户的上级部门成员;
g.用户所在组织机构=用户所在部门;
h.指定级别部门=指定级别的同一种类型部门;
i.部门成员=用户部门所属子部门成员;
j.子部门=用户所在部门的下级部门;
k.关系子部门=用户所在部门的指定关系的同一种类型下级部门;
l.子部门基层岗位成员=用户部门内指定基层岗位成员;
m.岗位路由=指定基层岗位路由器;
B)建立动态路由组合策略模型:
a.获取某单位某部门某子部门的某岗位成员定位;
b.由该成员的岗位定位向上一级获得子部门定位;
c.由该成员子部门定位向上一级获得某部门定位;
d.由该成员部门定位向上一级获得某单位的定位;
e.由该成员的单位定位排队再获得另一个关联对象的新的关联单位定位;
f.由新获得的关联单位再获取他们的下级部门定位;
f.由新获得的关联部门再获取他们的下级子部门定位;
g.由新获得的关联子部门定位获取他们的基层岗位定位,即指定关联成员的个人或指定岗位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流程组织模型,其特征在于:
路由基础策略模型的扩展:提供RouteCommand标准扩展接口,
publicList<RouteActor>findActors(List<RouteActor>list,RouteContextcontext);
通过配置route-command.properties实现基础策略的添加。
CN201510755894.XA 2015-11-09 2015-11-09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Pending CN1052056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5894.XA CN105205628A (zh) 2015-11-09 2015-11-09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5894.XA CN105205628A (zh) 2015-11-09 2015-11-09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5628A true CN105205628A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3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5894.XA Pending CN105205628A (zh) 2015-11-09 2015-11-09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562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8109A (zh) * 2018-02-12 2018-08-21 广东绍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灵活的流程处理系统、方法、终端及介质
WO2020024387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工作事件智能交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RL MOSS: "《Java Servlets编程指南》", 31 October 2000 *
戴艳: "《零基础学算法 第3版》", 31 July 2014 *
沈泽刚 等: "《Java语言程序设计》", 31 January 201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8109A (zh) * 2018-02-12 2018-08-21 广东绍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灵活的流程处理系统、方法、终端及介质
WO2020024387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工作事件智能交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0684B (zh) 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5373909A (zh) 一种基于仿真软件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CN102819769A (zh) 一种基于集成化建模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优化方法
Walcott et al. Metropolitan spatial dynamics: Shanghai
CN109493636A (zh) 一种车位的推荐方法和装置
Foo et al. Singapore's vision of a smart nation
CN110490440A (zh) 乘务交路计划与值乘计划一体化编制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Tumenova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search for effective solution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HU HA et al. Evaluating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in Vietnam through 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index approach
CN105205628A (zh) 工作流程组织的模型及设计方法
CN109584616A (zh) 一种基于分享式车位的推荐方法和装置
Rašković Misunderstanding embeddedness: a response to Ferraris’ rethinking multiple embeddedness
Lazowska et al. Infrastructure for eScience and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N101699486A (zh) 政务领域工作流环节动态菜单绑定设计方法
Nowakowska et al. Ukrainian Regional Policy: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Han et al.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of public transit routes based on BCC model
SCHUH et al. LEAN ADMINISTRATION-POTENTIALS,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CN101976502A (zh) 一种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中兼容异构gis系统的方法
CN105897624A (zh) 一种客户端、流表配置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hierichetti Towards empowerment through-out citizen participation. Triggers in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resources for a sense of belonging
Li et al. Role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Enterprise in China’s Poverty Relief
Mills et al. Open building for a kaleidoscope of care: a new conceptual approach to open scenario planning
de Luca et al. Communities-based rural regeneration: the experience of" Borgofuturo+" project in Marche Region
Preenen et al. D7. 1 Report: Scenario methodology and trends and drivers assessment
Alibegov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s Part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The Case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