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5195B -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5195B
CN105205195B CN201410295039.0A CN201410295039A CN105205195B CN 105205195 B CN105205195 B CN 105205195B CN 201410295039 A CN201410295039 A CN 201410295039A CN 105205195 B CN105205195 B CN 105205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able
connection
points
point
connectable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5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5195A (zh
Inventor
徐金伟
崔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he Aixue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e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e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e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950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5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5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5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方法和连接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虚拟实验技术,特别是指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物理化学教学用虚拟实验软件中,对于不同物体对象的连接,如多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多个化学仪器之间的连接,通常是使用物体对象上的可连接点相结合进行连接。对于一些小型物体或可连接点较多较密集的物体,其操作方式要求过于精密与繁琐,缺乏自动性;另一方面,一些现有的较成熟布线类软件虽然能完成这种连接任务,但其使用的是较谨慎、普适但低效的布线策略,对于一般的教学用虚拟实验而言布线计算时间过长,且其布线的高精度无法体现。
针对现有技术中布线策略效率较低、耗时较长的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布线策略效率较低、耗时较长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能够提高布线策略在教学用虚拟实验的工作效率,降低布线的时间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方法,包括:
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返回两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以上述返回结果为依据判定是否进行连接。
其中,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为通过管理单元获取信息,管理单元为储存所有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与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表,管理单元可以根据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对象之间、可连接点之间、或对象与可连接点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均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允许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则由所有可连接点轮流充当,其中,每个可连接点会充当另一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且只会充当一次;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则记录下当前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该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与返回的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并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尝试过所有可连接点的轮流充当之后,如有记录数据则允许被指定的可连接点连接与被指定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最小的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如没有记录数据则取消连接。
并且,在允许两可连接点建立连接的同时,将连接信息记录于管理单元中。
并且,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可连接点为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可连接点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可连接点分别充当。
上述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可以是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可连接点在所在对象中的位置、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可连接点的连接状态、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对象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对象标识、对象所属的领域标识、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个数、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所在位置、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可以是引脚、引脚插槽、插头、插座、挂钩、钩孔、吸附表面、瓶口、瓶塞头、管口、瓶塞孔、加热表面、遮挡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引脚可以是导线两引脚、排线两引脚、电阻两引脚、电容两引脚、电感两引脚、二极管两引脚、三极管三引脚、场效应管三引脚、场效应管四引脚、直流电源两引脚、直流电源三引脚、交流电源两引脚、交流电源三引脚、运算放大器五引脚、集成电路芯片多引脚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插头可以是单插头、零火两针插头、零地火三针插头、三火一零四针插头、耳机插头、莲花头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吸附表面可以是磁力吸附表面、静电吸附表面、黏性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瓶口可以是烧杯口、广口瓶口、烧瓶口、蒸馏烧瓶瓶口、锥形瓶口、曲颈甄瓶口、集气瓶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管口可以是试管口、量筒口、蒸馏烧瓶支管口、曲颈甄曲颈口、漏斗口、分液漏斗口、长颈漏斗口、滴管口、酸式滴定管管口、酸式滴定管滴定口、碱式滴定管管口、碱式滴定管滴定口、通气管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加热表面可以是试管侧面、烧杯底面、烧杯侧面、烧瓶底面、烧瓶侧面、蒸馏烧瓶底面、蒸馏烧瓶侧面、锥形瓶底面、曲颈甄甄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遮挡表面可以是玻璃片上下表面、石棉网上下表面、蒸发皿内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对象可以是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电路板基板、导线、电源、加热器、温度计、器皿瓶、器皿管、瓶塞、管塞、化学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元器件可以是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结型场效应管、栅型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器皿瓶可以是烧杯、广口瓶、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曲颈甄、集气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器皿管可以使试管、量筒、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滴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通气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直线连接、曲线连接、折线连接、直接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并将确定的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传送到获取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定位模块确定的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对比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对比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用于核对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用于核对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反馈模块,用于返回所述两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判定模块,用于以上述返回结果为依据判定是否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用于存储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所述管理单元为储存所有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与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表,所述管理单元可以根据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对象之间、可连接点之间、或对象与可连接点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并且,连接装置还包括手动定位单元,所述手动定位单元位于定位模块中,用于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所述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连接;所述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所述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所述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所述判定模块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允许建立连接。
并且,连接装置还包括自动定位单元,所述自动定位单元位于定位模块中,用于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所述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另一个则由所有可连接点轮流充当,其中,每个可连接点均会充当另一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且只会充当一次;所述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反馈模块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则记录下当前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该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并返回的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判定模块在所述自动连接单元尝试过所有可连接点的轮流充当之后,如有所述反馈模块的记录数据则允许被指定的可连接点连接与所述被指定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最小的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如没有反馈模块的记录数据则取消连接。
此外,所述管理单元会记录允许所述两可连接点建立连接而产生的连接信息。
此外,所述自动定位单元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可连接点为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可连接点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可连接点分别充当。
上述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包括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可连接点在所在对象中的位置、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可连接点的连接状态、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所述对象的参数信息包括对象标识、对象所属的领域标识、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个数、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所在位置、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获取两个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检测的方式,剔除了不能进行连接的连接点对,只允许可以进行连接的可的连接点对进行连接,提高了布线策略在教学用虚拟实验的工作效率,降低布线的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接方法的手动连接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接方法的自动连接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清楚、完整、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方法包括: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返回两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以上述返回结果为依据判定是否进行连接。
其中,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为通过管理单元获取信息,管理单元为储存所有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与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表,管理单元可以根据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对象之间、可连接点之间、或对象与可连接点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对象与可连接点的概念在不同的连接环境下有不同的映射形式。以虚拟电学物理实验的连接环境为例,电学物理实验中通常出现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直流电源、交流电源、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等,被认为是需要连接的对象;而在限定为纯有线电路的情况下,上述电子元器件之间形成电性连接需通过其引脚之间连接构成电回路,因此引脚被认为是可连接点。对于导线、排线插座等纯粹的电导体,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可连接点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带有两个引脚的、无特定使能的元件对象;然而,对于一些涉及交流电相位调整与控制的电路,如相位比较电路、相位差检测电路等,对电流的走线长度有要求时,应将导线、排线插座等视为能提供使能效果的独立的元件对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均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允许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则通过对所有可连接点轮询的方式确定,其中,每个可连接点会充当另一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且只会充当一次;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则记录下当前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该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与返回的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并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尝试过所有可连接点的轮流充当之后,如有记录数据则允许被指定的可连接点连接与被指定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最小的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如没有记录数据则取消连接。
并且,在允许两可连接点建立连接的同时,将连接信息记录于管理单元中。
并且,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可连接点为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可连接点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可连接点分别充当。
图1示出的是连接方式的一个实施例。
步骤S101,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
步骤S103,通过访问管理单元,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
步骤S105,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如为是,则取消连接;
步骤S107,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步骤S109,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步骤S111,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步骤S113,返回两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并存入管理单元中;
步骤S115,以上述返回结果为依据判定是否进行连接,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允许建立连接。
这个实施例阐述了一种手动连接方法。操作者选中两个可连接点执行连接方法,连接方法依照上述步骤判定这两个可连接点是否可以被连接,若可以则允许生成连接,否则不允许生成连接。这种由操作者指定两个可连接点尝试连接的方法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布线策略,可以用于在一些实际虚拟实验中需要被指定作为确定关系的连接位置使用。
如,在虚拟物理电学实验中,三极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发射极三个管脚。三极管作为对象被确定使用共射方式工作时,则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可连接点,在逻辑上应确定地至少与两其他元器件对象的管脚可连接点连接,然而,对一般管脚类可连接点而言,并没有明确地规定可连接点最大剩余次数,故使用全局布线时不会考虑到这种要求,故难以合理的一次性布线完成,还需修改;使用者对一些对象的位置摆放与姿态调整可能参考逻辑电路图或实物,并非可连接点位置对应的最佳姿态,可能导致连接方法出现误判,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手动布线的话,双线传输、信号传输的如扩音器等部件依实际位置摆放也会导致连接方法错误地布线。对于化学实验中,一些距离位置较远的装置如两个有长导气管相连的烧瓶,如不使用手动方法连接,可能造成自动连接发生错误或无法工作。
图2示出的是连接方式的另一个实施例。
步骤S201,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一个可连接点,并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可连接点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可连接点分别充当另一个可连接点,以此选出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每个可连接点会充当另一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且只会充当一次;
步骤S203,通过访问管理单元,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
步骤S205,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如为是,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步骤S207,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步骤S209,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步骤S211,对比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步骤S213,返回两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并存入管理单元中;
步骤S215,以上述返回结果为依据判定是否进行连接,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记录下当前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该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与返回的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并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步骤S217,尝试过所有可连接点的轮流充当之后,如有记录数据则允许被指定的可连接点连接与所述被指定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最小的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如没有记录数据则取消连接。
这个实施例阐述了一种自动连接方法。与前述的手动连接方法相对,自动连接方法需要用户确定一个可连接点,连接方法会针对客户所确定的连接点尝试分别与每一个其他可连接点连接。若其它可连接点中有符合连接条件的,则挑选其中二者相对距离最小的一对可连接点允许其建立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允许操作者选定一个可连接点,由连接方法对该可连接点进行自动布线,并挑选出最佳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通常,这种连接方式适合在虚拟实验中配合适当的对象摆放位置与摆放姿态,对重要的连接点优先进行连接。
如,在虚拟物理电学实验中,运算放大器中包括同相端、反相端、输出端与正负极五个管脚。作为对象的运算放大器在反相状态下工作时,应首先确定反相端可连接点的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决定了电路的整体工作模式,故应针对反相端可连接点使用自动布线,使其正确地连接到匹配电阻对象;同时,为了使自动连接方法正常工作,也应当调整好对象的相对位置与姿态。对于化学实验中,也可将有明显相关性的对象,如瓶与塞、带孔的塞与管、包含细管的反应器皿与加持装置等靠近安置,并以某一带孔瓶塞为可连接点多次使用自动连接方法,分别与附近的瓶口、通气管、长颈漏斗等的自动连接。
进一步地,对于自动连接方法而言,也可以不手动指定可连接点,将需要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改变成由管理单元依次指定的可连接点,从而两个可连接点均为管理单元确定并尝试连接,即自动连接方法对所有可连接点均进行一次自动布线。这种连接方法可以完全摆脱使用者控制,对于对象位置与姿态调整较好、可连接点最大连接数均设置妥当的待连接对象而言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上述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可以是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可连接点在所在对象中的位置、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可连接点的连接状态、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对象的参数信息可以是对象标识、对象所属的领域标识、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个数、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所在位置、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已经确定的对象,如三极管,其可连接点即为基极、集电极、发射极三个管脚。一个三极管对象的参数信息包括:对象标识,即该三极管本身,每个三极管均有一对象标识与其一一对应;对象所属的领域标识,即该三极管的上位概念,该三极管具有所有三极管的公有性质;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个数,三个管脚即三个可连接点。此外,该三极管对象的参数信息还可以包括:结构(NPN或PNP)、特征频率、电流放大倍数、漏电电流、反向击穿电压、最大工作功率等等。
上述可连接点可以是引脚、引脚插槽、插头、插座、挂钩、钩孔、吸附表面、瓶口、瓶塞头、管口、瓶塞孔、加热表面、遮挡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引脚可以是导线两引脚、排线两引脚、电阻两引脚、电容两引脚、电感两引脚、二极管两引脚、三极管三引脚、场效应管三引脚、场效应管四引脚、直流电源两引脚、直流电源三引脚、交流电源两引脚、交流电源三引脚、运算放大器五引脚、集成电路芯片多引脚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插头可以是单插头、零火两针插头、零地火三针插头、三火一零四针插头、耳机插头、莲花头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吸附表面可以是磁力吸附表面、静电吸附表面、黏性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瓶口可以是烧杯口、广口瓶口、烧瓶口、蒸馏烧瓶瓶口、锥形瓶口、曲颈甄瓶口、集气瓶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管口可以是试管口、量筒口、蒸馏烧瓶支管口、曲颈甄曲颈口、漏斗口、分液漏斗口、长颈漏斗口、滴管口、酸式滴定管管口、酸式滴定管滴定口、碱式滴定管管口、碱式滴定管滴定口、通气管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加热表面可以是试管侧面、烧杯底面、烧杯侧面、烧瓶底面、烧瓶侧面、蒸馏烧瓶底面、蒸馏烧瓶侧面、锥形瓶底面、曲颈甄甄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的遮挡表面可以是玻璃片上下表面、石棉网上下表面、蒸发皿内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对象可以是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电路板基板、导线、电源、加热器、温度计、器皿瓶、器皿管、瓶塞、管塞、化学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元器件可以是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结型场效应管、栅型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器皿瓶可以是烧杯、广口瓶、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曲颈甄、集气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器皿管可以使试管、量筒、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滴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通气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连接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直线连接、曲线连接、折线连接、直接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图3示出的是一个传统的教学用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路图,由图3可知,该电路图使用了NPN型场效应管作为三极管,使用场效应管的源极模拟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放大电路的公共端。图3中示出的元器件对象包括三极管Q1;电容C1、C2、C3;电阻R1、R2、R3、R4、R5、R6;可变电阻RW1;电源Vs、Vcc。所有上述元器件各自的接线管脚为对象的可连接点。
对本电路进行连接,应将所有元器件对象按照如图所示的对应位置摆放并调整其姿态,使得应相互连接的可连接点管脚位置彼此相互接近,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两种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由图3可知,本共射极放大电路中,电源Vcc设置与天地线的位置均较远,可变电阻RW1存在内短路现象,这两个对象的可连接点在自动连接方法中会引起连接错误,故应于使用自动连接方法之前,先使用手动连接方法对这两个对象的可连接点进行手动连接,再以既成的手动连接线为基础进行自动连接。
首先使用手动连接方法,指定Vcc的正管脚与R5的正管脚相连接。访问管理单元,获取Vcc的正管脚与R5的正管脚的连接标识与对象标识,对比二者的对象标识,Vcc的正管脚与R5的正管脚分别属于Vcc与R5两个不同的对象,故对象标识不同;对比二者的连接标识,Vcc的正管脚与R5的正管脚均为电子元器件的管脚,可以匹配连接,故连接标识相同;对于电子元器件管脚类可连接点,理论上可以与其他无数个管脚正常连接,并无最大可连接数限制,同样也无剩余可连接数限制;返回两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并存入管理单元中,并允许二者连接。使用相同方法可为Vcc的正管脚与RW1的正管脚、Vcc的正管脚与RW1的滑动片管脚、Vcc的负管脚与C2的负管脚、Vcc的负管脚与R6的负管脚、Vcc的负管脚与R4的负管脚、Vcc的负管脚与C2的负管脚、Vcc的负管脚与Vs的负管脚之间分别建立手动连接。
然后使用自动连接方法连接剩余未进行连接的管脚。可以认为,对于共射极放大电路而言,使用共射连接方式的三极管是电路的核心器件,因此自动连接方式应围绕共射三极管对象的可连接点来进行。由图3可知,三极管Q1的C管脚与电阻R5的负管脚、电容C3的正管脚均有连接。手动指定三极管Q1的C管脚,并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管脚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其他管脚分别充当另一个可连接点,以此选出两个待连接的管脚;通过访问管理单元,获取三极管Q1的C管脚与另一个管脚的连接标识与对象标识;对比二者的对象标识,是否均属于三极管Q1,若是,则取消二者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管脚与Q1的C管脚进行连接;对比二者的连接标识,是否均为电子元器件管脚,若否,则取消二者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管脚与三极管Q1的C管脚进行连接;对于电子元器件管脚类可连接点,理论上可以与其他无数个管脚正常连接,并无最大可连接数限制,同样也无剩余可连接数限制;返回两管脚的相对距离并存入管理单元中,并记录下当前轮循管脚与三极管Q1的C管脚的相对距离,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管脚与三极管Q1的C管脚进行连接;轮循过所有管脚之后,如有记录数据则允许与三极管Q1的C管脚相对距离最小的管脚进行连接,相对距离最小的管脚应当是电阻R5的负管脚或者电容C3的正管脚。再次对三极管Q1的C管脚使用自动连接方法,可以使电阻R5的负管脚与电容C3的正管脚中尚未连接的另一个与三极管Q1的C管脚连接。使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将三极管Q1的B管脚与电容C3的正管脚、电阻R3的负管脚、电阻R4的正管脚分别连接,以及三极管Q1的E管脚与电阻R6的正管脚、电容C2的正管脚相互连接,完成三极管Q1的全管脚连接;并继续完成其他电子元器件对象的管脚连接以完成电路布线任务。
如前所述,也可以不依次手动指定不同管脚,两个管脚均为管理单元确定并尝试连接,即自动连接方法对所有管脚均进行一次自动布线。此时需要额外根据电路图的走线情况,对各个管脚均设置与实际连接数完全相同的最大连接数并进行连接,如在管理单元中设置三极管Q1的C管脚的最大连接数为2,设置三极管Q1的B管脚的最大连接数为3,设置三极管Q1的C管脚的最大连接数为2,以保证单个管脚获得正确的自动连接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并将确定的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传送到获取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定位模块确定的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对比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对比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两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用于核对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用于核对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反馈模块,用于返回所述两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判定模块,用于以上述返回结果为依据判定是否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用于存储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所述管理单元为储存所有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与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表,所述管理单元可以根据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判断对象之间、可连接点之间、或对象与可连接点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并且,连接装置还包括手动定位单元,所述手动定位单元位于定位模块中,用于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所述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连接;所述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所述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所述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所述判定模块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允许建立连接。
并且,连接装置还包括自动定位单元,所述自动定位单元位于定位模块中,用于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所述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另一个则由所有可连接点轮流充当,其中,每个可连接点均会充当另一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且只会充当一次;所述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反馈模块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连接,则记录下当前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该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并返回的当前两个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可连接点的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判定模块在所述自动连接单元尝试过所有可连接点的轮流充当之后,如有所述反馈模块的记录数据则允许被指定的可连接点连接与所述被指定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最小的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如没有反馈模块的记录数据则取消连接。
此外,所述管理单元会记录允许所述两可连接点建立连接而产生的连接信息。
此外,所述自动定位单元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可连接点为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可连接点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可连接点分别充当。
上述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包括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可连接点在所在对象中的位置、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可连接点的连接状态、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所述对象的参数信息包括对象标识、对象所属的领域标识、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个数、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所在位置、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手动指定两个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检测的方式,对该可连接点对进行检测与连接,提高了布线策略在教学用虚拟实验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降低布线的修正次数;通过使用手动指定一个可连接点,以管理单元轮流匹配另一个可连接点的方式,对该可连接点依次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对距离用以决定连接,提高了布线策略在教学用虚拟实验的工作效率,降低布线的时间成本。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理化学用虚拟实验软件中,使用对象上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对象包括元器件,和/或,化学仪器;所述可连接点包括引脚、引脚插槽、插头、插座、挂钩、钩孔、吸附表面、瓶口、瓶塞头、管口、瓶塞孔、加热表面、遮挡表面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连接方法包括:
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
获取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
对比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
对比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
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
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
返回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
若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具有相同的对象标识、且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且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均大于零、且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均大于零,则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储存所有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与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均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连接;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允许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则由所有可连接点轮流充当,其中,每个可连接点会充当另一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且只会充当一次;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则记录下当前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该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与返回的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并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尝试过所有可连接点的轮流充当之后,如有记录数据则允许被指定的可连接点连接与所述被指定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最小的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如没有记录数据则取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允许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建立连接的同时,将连接信息记录于管理单元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可连接点为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可连接点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可连接点分别充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可连接点在所在对象中的位置、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可连接点的连接状态、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象标识、对象所属的领域标识、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个数、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所在位置、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引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线两引脚、排线两引脚、电阻两引脚、电容两引脚、电感两引脚、二极管两引脚、三极管三引脚、场效应管三引脚、场效应管四引脚、直流电源两引脚、直流电源三引脚、交流电源两引脚、交流电源三引脚、运算放大器五引脚、集成电路芯片多引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插头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插头、零火两针插头、零地火三针插头、三火一零四针插头、耳机插头、莲花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吸附表面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磁力吸附表面、静电吸附表面、黏性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瓶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烧杯口、广口瓶口、烧瓶口、蒸馏烧瓶瓶口、锥形瓶口、曲颈甄瓶口、集气瓶口。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管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试管口、量筒口、蒸馏烧瓶支管口、曲颈甄曲颈口、漏斗口、分液漏斗口、长颈漏斗口、滴管口、酸式滴定管管口、酸式滴定管滴定口、碱式滴定管管口、碱式滴定管滴定口、通气管口。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加热表面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试管侧面、烧杯底面、烧杯侧面、烧瓶底面、烧瓶侧面、蒸馏烧瓶底面、蒸馏烧瓶侧面、锥形瓶底面、曲颈甄甄面。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遮挡表面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玻璃片上下表面、石棉网上下表面、蒸发皿内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电路板基板、导线、电源、加热器、温度计、器皿瓶、器皿管、瓶塞、管塞、化学试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结型场效应管、栅型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烧杯、广口瓶、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曲颈甄、集气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试管、量筒、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滴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通气管。
20.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直线连接、曲线连接、折线连接、直接连接。
2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理化学用虚拟实验软件中,使用对象上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所述对象包括元器件,和/或,化学仪器;所述可连接点包括引脚、引脚插槽、插头、插座、挂钩、钩孔、吸附表面、瓶口、瓶塞头、管口、瓶塞孔、加热表面、遮挡表面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并将确定的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传送到获取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定位模块确定的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
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对比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并返回该结果;
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对比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各自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并返回该结果;
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用于核对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
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用于核对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大于零,并返回该结果;
反馈模块,用于返回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
判定模块,用于若判定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具有相同的对象标识、且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且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均大于零、且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均大于零时,建立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用于存储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所述管理单元为储存所有对象与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与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手动定位单元,所述手动定位单元位于定位模块中,用于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
所述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连接;
所述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所述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所述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连接;
所述判定模块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连接,则允许建立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自动定位单元,所述自动定位单元位于定位模块中,用于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中的一个,另一个则由所有可连接点轮流充当,其中,每个可连接点均会充当另一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且只会充当一次;
所述对象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不同的对象标识结果如为是,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标识比较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是否具有相同的连接标识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最大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剩余次数核对模块的返回判断该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是否均大于零结果如为否,则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所述反馈模块若经过以上步骤判定若未取消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连接,则记录下当前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以及该可连接点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并返回的当前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继续尝试使用下一个轮流充当的 可连接点与手动指定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
所述判定模块在所述自动连接单元尝试过所有可连接点的轮流充当之后,如有所述反馈模块的记录数据则允许被指定的可连接点与所述被指定的可连接点的相对距离最小的轮流充当的可连接点进行连接,如没有反馈模块的记录数据则取消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单元会记录允许所述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建立连接而产生的连接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定位单元确定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的方式为两个待连接的可连接点中的一个通过手动指定的方式确定,另一个可连接点为依照管理单元提供的可连接点的排列顺序依次指定每个可连接点分别充当。
27.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点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在对象的参数信息、可连接点在所在对象中的位置、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可连接点的连接状态、可承载被连接的最大次数、可承载被连接的剩余次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象标识、对象所属的领域标识、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个数、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所在位置、对象具有的可连接点的连接标识。
CN201410295039.0A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5205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5039.0A CN105205195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5039.0A CN105205195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5195A CN105205195A (zh) 2015-12-30
CN105205195B true CN105205195B (zh) 2020-05-22

Family

ID=5495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5039.0A Active CN105205195B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51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536B (zh) * 2016-12-30 2020-02-18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最小设计规则邻接参数化单元的方法
CN107015621B (zh) * 2017-04-14 2019-12-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部署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23A (zh) * 2007-01-29 2007-08-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及其实现方法
CN101071450A (zh) * 2007-06-08 2007-11-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整机三维自动布线系统
CN102638946A (zh) * 2012-04-23 2012-08-15 深圳市弘海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线路板层间铜连接的制作工艺
CN102636698A (zh) * 2011-02-10 2012-08-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2890856A (zh) * 2012-09-13 2013-01-23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输电设备接点温度传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23A (zh) * 2007-01-29 2007-08-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及其实现方法
CN101071450A (zh) * 2007-06-08 2007-11-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整机三维自动布线系统
CN102636698A (zh) * 2011-02-10 2012-08-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2638946A (zh) * 2012-04-23 2012-08-15 深圳市弘海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线路板层间铜连接的制作工艺
CN102890856A (zh) * 2012-09-13 2013-01-23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输电设备接点温度传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5195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37723B1 (en) Automated capture of information about fixed cabling
CN105205195B (zh) 一种连接方法与装置
CN103544122B (zh) 一种接口自适应匹配的协同系统及其协同方法
CN104568227B (zh) 感温包检测电路、方法及装置
WO2018099179A1 (zh) 一种功能小板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13419159B (zh) 柔性电路板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和测试电路
US7979232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onfiguration of SAS and SATA cables
CN206270945U (zh) 可插拔模块识别系统
CN102486493A (zh) 电子设备能耗检测系统
CN103399261A (zh) 线缆断线故障寻迹器
CN110426582B (zh) 一种线路检测系统
CN203811717U (zh) 自动化馈线终端/配电终端单元检测装置
CN111615261B (zh) 多连接器模块的导出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4076901B (zh) 一种电源模块输出纹波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7798152U (zh) 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温湿度检测系统
CN104359497A (zh) 带标识id的传感器及其识别方法
EP3289684A1 (en) Connector element information detections
TWI465951B (zh) 過流保護電路設計系統和方法
CN208833330U (zh) 一种声光水位测量仪
CN210427730U (zh) 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
CN102353467B (zh) 芯片内核温度检测准确度的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09613355A (zh) 天线产品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4131703U (zh) 吸液装置
AU2020389478A1 (en) Downhole too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209911454U (zh) 传感器电阻自动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1104 room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hird Street No. 9 C

Applicant after: Hitevis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C1104 room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hird Street No. 9 C

Applicant before: 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100085 room c1106, 10th floor, block C, No.9, Shangdi 3rd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onghe Aixue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room c1104, block C, No.9, Shangdi 3rd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ITEVIS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