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4653B - 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04653B CN105204653B CN201410302946.3A CN201410302946A CN105204653B CN 105204653 B CN105204653 B CN 105204653B CN 201410302946 A CN201410302946 A CN 201410302946A CN 105204653 B CN105204653 B CN 1052046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board
- rotation section
- housing
- pushing part
- fi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实体键盘厚度减薄的有效实现方式的技术问题。该键盘包括:固定件;设置在固定件上的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位于固定件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一侧;转动件,转动件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其中,第一壳体的位置能够随转动件转动状态改变而改变;在转动件处于第一转动状态时,第一壳体位于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且第一面与固定件的距离为第一值;在转动件处于第二转动状态时,第一壳体位于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接触的第二位置,且在第一壳体的作用下,第一面与固定件的距离减小至小于第一值的第二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便携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的厚度需要变得越来越薄,其中,键盘已经成为影响电子设备进一步轻薄化的重要因素。现有的部分电子设备中取消了键盘,采用触摸屏或触摸板作为输入装置,但是虚拟按键对于需要进行大量文字编辑的用户而言错误率高、效率低、手感差。还有部分电子设备虽然采用实体键盘,但是缩短了按键的键程,同样降低了键盘的手感,用户体验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键盘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实体键盘厚度减薄的有效的实现方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用户需要减小键盘厚度时,通过转动转动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压下,而在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时,转动转动件,使第一壳体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恢复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按压键程。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键盘,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至少一个输入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远离所述固定件的第一面距离所述固定件的距离能够改变;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固定件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一侧;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位置能够随所述转动件转动状态改变而改变;在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一转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位于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固定件的距离为第一值;在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二转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位于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接触的第二位置,且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固定件的距离减小至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
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键盘的一固定体上,所述转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地连接;推动部,与所述转动部转动地连接;其中,有作用力驱动所述推动部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转动部转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可选的,在所述推动部保持在第三位置时,所述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转动状态;在所述推动部保持在第四位置时,所述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二转动状态,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不同。
可选的,所述转动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转动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部转动地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内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其中,在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内的位置改变。
可选的,所述转动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所述第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紧邻所述转动部一侧的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推动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的第五位置;所述推动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的第六位置,所述第六位置与所述第五位置不同。
可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推动部具有第三限位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套设在所述第三限位部内的所述第三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动部上;其中,在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体转动时,所述第三连接部在所述第三限位部内的位置改变。
可选的,所述推动部包括第四连接部;所述转动部具有第四限位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套设在所述第四限位部内的所述第四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动部上;其中,在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体转动时,所述第四连接部在所述第四限位部内的位置改变。
可选的,所述键盘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紧邻所述转动部的一侧相连,所述弹性件的与所述第三端相反的第四端固定在所述键盘上;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在随所述转动部转动而位置改变时,所述弹性件将施加回拉力于所述第一壳体,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回拉力的作用下靠近所述转动部。
可选的,在作用力驱动所述推动部运动时,所述推动部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件。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为第一方面中所述的键盘;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所述连接件的第六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相连。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六端还与所述推动部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接件能够带动所述推动部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所述转动部转动,改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带动第一壳体转动,并在第一壳体转动至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抵压接触的第二位置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压下,使得整个键盘的厚度缩小,能够有效减小键盘的厚度,而在用户使用键盘时,将转动件由第二转动状态转动至第一转动状态,使第一壳体处于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的第二位置,进而使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键程恢复至最大键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缺乏针对实体键盘厚度减薄的有效的实现方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用户需要减小键盘厚度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压下,而在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时,使第一壳体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恢复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键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键盘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第一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第一壳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键盘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键盘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键盘的第四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键盘的第五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推动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键盘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实体键盘厚度减薄的有效的实现方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用户需要减小键盘厚度时,通过转动转动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压下,而在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时,转动转动件,使第一壳体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恢复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按压键程。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申请通过实施例1提供一种键盘100,键盘100包括用于支撑整个键盘的框架结构体,框架结构体为键盘的骨架,键盘上的其它部件均直接或者间接固定在框架结构体上。参见图1,键盘100上的部件包括:
固定件10,固定件10固定在键盘的框架结构体上,用于设置键盘的按键或者诸如触摸板、显示灯等扩展部件。为了使得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按键、触摸板、显示灯等部件能够电气连接,可选的,固定件上有电路板,可以为印刷电路板,也可以为电子元器件组成的电路板。另外,固定件10可以为连续的一个板状结构,也可以由分离的多个块状结构组成。
设置在固定件10上的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该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远离固定件10的第一面21距离固定件10的距离能够改变。具体来讲,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可以为实体按键,也可以为高度可以改变的触摸板,该触摸板通过与按键类似的弹性结构固定在固定件上。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固定在固定件10上的方式,如可以通过弹性金属片固定在固定件10上,可以通过“剪刀叉”式的弹性结构固定,也可以是通过可形变的导电橡胶连接固定。由于键盘上的按键的输入工作原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第一壳体30,第一壳体30位于固定件10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的一侧。具体来讲,在输入单元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如输入单元为一个可以升降的触摸板,此时第一壳体为一个紧邻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片状结构。在输入单元包括多个相分离的输入单元时,第一壳体30为一个具有网孔的片状壳体,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套设在第一壳体30的网孔中,这样在用户使用键盘时,第一壳体30不仅可以限制按键的运动方向,还可以避免诸如灰尘、水汽、尖锐物等外部物体损坏键盘内部结构。
转动件40,转动件4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30转动连接,通过转动件40能够支撑第一壳体30。具体来讲,转动件的一端直接或者间接设置在键盘的框架结构体上,转动件40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壳体30上。转动件40与第一壳体连接的一端能够转动。
其中,第一壳体30的位置能够随转动件40转动状态改变而改变;在转动件40处于第一转动状态时,第一壳体30位于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且第一面21与固定件10的距离为第一值;在转动件40处于第二转动状态时,第一壳体30位于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相接触的第二位置,且在第一壳体30的作用下,第一面21与固定件10的距离减小至小于第一值的第二值。
具体来讲,参见图2a,在第一壳体30位于第一位置时,至少一个输入单元具有完全的键程,其第一面21(外表面)距离固定件10的距离为最大值,即第一值;在转动件40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在其上的第一壳体30转动,使得第一壳体30能够靠近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参见图2b,当第一壳体30位于第二位置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压下,处于按压状态的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的键程缩短,其第一面21距离固定件10的距离减小至第二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件40的转动带动第一壳体30转动,并在第一壳体30转动至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抵压接触的第二位置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压下,使得整个键盘的厚度缩小,能够有效减小键盘的厚度,而在用户使用键盘时,将转动件由第二转动状态转动至第一转动状态,使第一壳体30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分离,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的键程恢复至最大键程,第一面21与固定件10的距离恢复至第一值,用户能够正常使用键盘进行输入操作。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实体键盘厚度减薄的有效实现方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用户需要减小键盘厚度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压下,而在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时,使第一壳体30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相分离,恢复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的按压键程。
进一步,转动件40由转动部50和推动部60组成,其中转动部50转动地设置在键盘的一固定体上,转动部50的第一端51与第一壳体30转动地连接;而推动部60与转动部50转动地连接。其中,有作用力驱动推动部60运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部50转动,进而改变第一壳体30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具体来讲,转动部50的第一端51与第一壳体30转动地连接,并与推动部60及用于固定转动部50的固定体转动地连接,实际情况中,三者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其一,转动部50的与第一端51相反的第二端52与推动部60转动地连接,转动部50上第一端51与第二端52的中间的一位置与固定体转动地连接,这种情况下,固定体可以为固定件10;其二,转动部50的与第一端51相反的第二端52与固定体转动地连接,转动部50上第一端51与第二端52的中间的一位置与推动部60转动地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驱动推动部60移动的力可以为用户手动的推拉力;在键盘设置在笔记本等具有转轴的设备上时,可以将推动部60与转轴相连,进而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推动部60运动。
进一步,在推动部60在其运动方向上移动时,转动部50能够绕与推动部60相连的连接点转动,其中,在推动部60保持在第三位置时,转动件40处于第一转动状态,第一壳体30位于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相分离的第一位置;在推动部60保持在第四位置时,转动件40处于第二转动状态,第一壳体30位于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按压至第一面21距离固定件10距离为第二值的第二位置,其中,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不同。
如前所述,包括转动部50和推动部60的转动件40可以具有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参见图1,转动部50的第一端51与第一壳体30转动地连接,转动部50的与第一端51相反的第二端52与推动部60转动地连接,转动部50的第一端51与第二端52之间的一位置转动地固定在固定件10上。
其中,在转动部50与固定件10的连接点固定时,推动部在外力驱动下的运动轨迹为以转动部50与固定件10的连接点为圆心,该连接点到第二端端点为半径的弧形。
进一步,参见图3,固定件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转动部50包括第一限位部53,转动部50通过套设在第一限位部53内的第一连接部11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件10上;其中,在推动部60带动转动部50相对于固定件10转动时,第一连接部11在第一限位部53内的位置改变。
具体来讲,第一连接部11为固定件10上的突出的结构,其具体形状可以为圆柱状、球状,等等。第一限位部53为转动部50上的槽状结构,第一连接部11可以套设在第一限位部53内,且可以在第一限位部53的槽状结构内滑动。这样,在推动部60以平行于固定件10的直线方向运动时,第一连接部11在第一限位部53内上下滑动,使得转动部50能够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壳体30位置改变。
进一步,在转动部50通过套设在第一限位部53内的第一连接部11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件10上时,推动部60在作用力驱动运动时,其运动方向能够保持为平行于固定件的直线方向。由于推动部60能够以直线轨迹运动,而不是以弧线轨迹运动,将减小用于容纳推动部60的空间,且也将使转动部50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
方式2,参见图4,转动部50的与第一端51相反的第二端52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体上;第一端51上的第二连接部54套设在第一壳体30紧邻转动部50一侧的第二限位部31;其中,推动部60处于第三位置、第一壳体3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连接部54位于第二限位部31内的第五位置;推动部60处于第四位置、第一壳体3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连接部54位于第二限位部31内的第六位置,第六位置与第五位置不同。
具体来讲,转动部50的与第一端51相反的第二端52与固定体转动地连接,转动部50上第一端51与第二端52的中间的一位置与推动部60转动地连接。将这种情况下与第二段52转动地连接、用于固定转动部的固定体称为第一固定体70,该第一固定体70位于固定件10设置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一侧相反的一侧,第一固定体70固定设置在框架结构体上。转动部50可以为如图4至图6所示的凸轮状,也可以为杆状结构。
第二限位部31为固定在第一壳体下边缘的滑动槽,其形状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为椭圆形。第二连接部54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球形或圆柱形的凸起,或是其它的能够套设在第二限位部31并能够在第二限位部31内滑动的结构,如销钉。转动部50通过第二连接部54套设在第二限位部31的方式与第一壳体30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54位于第二限位部31内的第五位置时,第一壳体30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二连接部54位于第二限位部31内的第六位置时,第一壳体30位于第二位置。
另外,在第二端52转动地固定在第一固定体70上时,若第一固定体70不能上下移动,则在转动部50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部的运动轨迹将为弧形,以保证转动部能够带动第一壳体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壳体。
为了使得推动部60能够保持平行于固定件的直线轨迹运动,推动部60与转动部50间的连接点相对于二者中至少一方应当是可变的,其实现方式可以是开设滑动槽,使得套设在滑动槽内的连接点可以在滑动槽内滑动,而滑动槽可以开设在推动部上,也可以开设在转动部上。
情形1,滑动槽开设在推动部60上。
参见图5,推动部60具有第三限位部61,转动部50通过套设在第三限位部61内的第三连接部55转动地连接在推动部60上;其中,在推动部60带动转动部50相对于第一固定体70转动时,第三连接部55在第三限位部61内的位置改变。
情形2,滑动槽开设在转动部50上。
参见图6,推动部60包括第四连接部62;转动部50具有第四限位部56,转动部50通过套设在第四限位部56内的第四连接部62转动地连接在推动部60上;其中,在推动部60带动转动部50相对于第一固定体70转动时,第四连接部62在第四限位部56内的位置改变。
上述情况1中的第三限位部及情况2中的第四限位部的实现方式与第一限位部的实现方式相同,情况1中的第三连接部及情况2中的第四连接部的实现方式与第一连接部的实现方式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进一步,在转动部50通过套设在第三限位部61内的第三连接部55与推动部60转动地连接时,或者在转动部50通过套设在第四限位部56内的第四连接部62与推动部60转动地连接时,推动部60在作用力驱动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平行于固定件。由于推动部60能够以直线轨迹运动,而不是以弧线轨迹运动,将减小用于容纳推动部60的空间,且也将使转动部50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
进一步,键盘100还包括:
弹性件80,弹性件80的第三端81与第一壳体30紧邻转动部50的一侧相连,弹性件80的与第三端81相反的第四端82固定在键盘的框架结构体上;
其中,第一壳体30在随转动部50转动而位置改变时,弹性件80将施加回拉力于第一壳体30,使得第一壳体30在回拉力的作用下靠近转动部50。
具体来讲,在第一壳体的与转动部50相邻的一侧设置弹性件80,不仅能够使得第一壳体30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施加弹性回拉力,减少推动部60从第四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所需的外力,还能够始终使得第一壳体30与转动部40的第一端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以保证转动部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壳体位置改变。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动部、推动部的个数可以为多个,不仅使得第一壳体更易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位置变化,而且还能够使得第一壳体在位置变化的过程中,转动地更加稳定、流畅。
进一步,参见图2a及图2b,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30接近固定件10的一侧设置有台阶,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远离固定件10的一侧设置有对应的相匹配的台阶,使得第一壳体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壳体30远离固定件10的一面与第一面21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进而使得键盘的厚度进一步降低。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提供的键盘100对应,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上可以设置显示单元,例如,第一本体为笔记本电脑的设置显示屏的主体;第二本体为实施例1中的键盘100;通过连接件90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其中,连接件90的第五端91与第一本体相连,连接件90的第六端92与第二本体相连。连接件9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转轴,使得第一本体能够绕第二本体转动,由于转轴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述。
其中,第二本体上的驱动推动部60的方式可以为用户手动推拉推动部60,也可以为将推动部60与连接件90相连,进而在第一本体绕第二本体转动的过程中,使连接件90带动推动部移动。
具体地,参见图7,连接件90的第六端92还与推动部60连接;其中,在第一本体绕第二本体转动的过程中,连接件90能够带动推动部60移动,进而带动转动部50转动,改变第一壳体30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第一本体绕第二本体转动的过程中,使得连接件90带动推动部60,进而使第一壳体30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换,实现键盘厚度的压缩和复原,进而实现用户不使用键盘时将电子设备整体厚度减薄,在用户使用键盘时将键盘按键的按压行程恢复,兼顾了用户的使用键盘的需求与厚度减薄,提高了用户体验。
前述实施例1中的键盘中的各种实现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实施例中对键盘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带动第一壳体转动,并在第一壳体转动至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抵压接触的第二位置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压下,使得整个键盘的厚度缩小,能够有效减小键盘的厚度,而在用户使用键盘时,将转动件由第二转动状态转动至第一转动状态,使第一壳体处于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的第二位置,进而使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键程恢复至最大键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缺乏针对实体键盘厚度减薄的有效的实现方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用户需要减小键盘厚度时,将至少一个输入单元压下,而在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时,使第一壳体与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恢复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键程。
2、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使得推动部能够以直线轨迹运动,减小了用于容纳推动部的空间,且也将使转动部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
3、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的与转动部相邻的一侧设置弹性件,不仅能够使得第一壳体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施加弹性回拉力,减少推动部从第四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所需的外力,还能够始终使得第一壳体与转动部的第一端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以保证转动部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壳体位置改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键盘,包括:
固定件;
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至少一个输入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远离所述固定件的第一面距离所述固定件的距离能够改变;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固定件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的一侧;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位置能够随所述转动件转动状态改变而改变;在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一转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位于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固定件的距离为第一值;在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二转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位于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相接触的第二位置,且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固定件的距离减小至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
转动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键盘的一固定体上,所述转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地连接;
推动部,与所述转动部转动地连接;
其中,有作用力驱动所述推动部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转动部转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动部保持在第三位置时,所述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转动状态;在所述推动部保持在第四位置时,所述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二转动状态,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转动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部转动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
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内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
其中,在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内的位置改变。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
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紧邻所述转动部一侧的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推动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的第五位置;所述推动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的第六位置,所述第六位置与所述第五位置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三连接部;
所述推动部具有第三限位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套设在所述第三限位部内的所述第三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动部上;其中,在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体转动时,所述第三连接部在所述第三限位部内的位置改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第四连接部;
所述转动部具有第四限位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套设在所述第四限位部内的所述第四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动部上;其中,在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体转动时,所述第四连接部在所述第四限位部内的位置改变。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紧邻所述转动部的一侧相连,所述弹性件的与所述第三端相反的第四端固定在所述键盘上;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在随所述转动部转动而位置改变时,所述弹性件将施加回拉力于所述第一壳体,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回拉力的作用下靠近所述转动部。
10.如权利要求5、7或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在作用力驱动所述推动部运动时,所述推动部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件。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为如权利要求2-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键盘;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所述连接件的第六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六端还与所述推动部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接件能够带动所述推动部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所述转动部转动,改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02946.3A CN105204653B (zh) | 2014-06-27 | 2014-06-27 | 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02946.3A CN105204653B (zh) | 2014-06-27 | 2014-06-27 | 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04653A CN105204653A (zh) | 2015-12-30 |
CN105204653B true CN105204653B (zh) | 2018-02-27 |
Family
ID=54952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02946.3A Active CN105204653B (zh) | 2014-06-27 | 2014-06-27 | 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046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2995B (zh) * | 2017-12-14 | 2021-03-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962997B (zh) * | 2017-12-14 | 2020-11-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70A (zh) * | 1995-06-14 | 1996-12-18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按键 |
CN1154513A (zh) * | 1996-01-11 | 1997-07-16 | 基特朗尼克公司 | 具有“弹起”式全行程键盘的便携式计算机 |
US6087966A (en) * | 1997-03-14 | 2000-07-1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Keyboard device having height changeable key tops |
CN101751128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 |
CN201717159U (zh) * | 2010-06-06 | 2011-01-19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及键盘 |
CN102902358A (zh) * | 2011-07-29 | 2013-01-30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来升降键盘的键盘升降机构以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CN103412654A (zh) * | 2013-09-03 | 2013-11-27 | 黄雪昀 | 一种电脑键盘及使用该键盘的平板电脑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02647B2 (en) * | 2010-01-13 | 2012-01-24 | Dell Products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keyboard stowage |
-
2014
- 2014-06-27 CN CN201410302946.3A patent/CN1052046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70A (zh) * | 1995-06-14 | 1996-12-18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按键 |
CN1154513A (zh) * | 1996-01-11 | 1997-07-16 | 基特朗尼克公司 | 具有“弹起”式全行程键盘的便携式计算机 |
US6087966A (en) * | 1997-03-14 | 2000-07-1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Keyboard device having height changeable key tops |
CN101751128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 |
CN201717159U (zh) * | 2010-06-06 | 2011-01-19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及键盘 |
CN102902358A (zh) * | 2011-07-29 | 2013-01-30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来升降键盘的键盘升降机构以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CN103412654A (zh) * | 2013-09-03 | 2013-11-27 | 黄雪昀 | 一种电脑键盘及使用该键盘的平板电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04653A (zh) | 2015-12-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21695U (zh) | 电子设备 | |
US20160296838A1 (en) | Haptic glove for use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 |
CN105551866B (zh) | 按键结构 | |
CN105653071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4598136B (zh) | 移动装置及移动装置的显示画面旋转方法 | |
CN105204653B (zh) | 一种键盘及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3966911U (zh) | 一种机械按键结构 | |
CN107291251A (zh) | 键盘以及应用该键盘的笔记本电脑 | |
CN104576095B (zh) | 按键装置 | |
CN104216517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5335063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4035484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6025614A (zh) | 组件中的连通性 | |
CN202838111U (zh) | 电子装置 | |
CN213871270U (zh) | 一种环境试验箱压力平衡泄压装置 | |
CN103870124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4971498B (zh) | 一种易用手机游戏手柄 | |
CN207830889U (zh) | 一种pos收银机的底座旋转装置 | |
CN208592096U (zh) | 一种图书馆图书分拣设备 | |
CN206908414U (zh) | 一种低电流的微型电机 | |
CN205895883U (zh) | 枢轴装置的扭力结构 | |
CN105292576A (zh) | 一种辅助贴膜设备及其贴膜方法 | |
CN207950621U (zh) | 一种三维立体显示的便利式掌游机 | |
CN106200772A (zh) | 按压结构及具有此按压结构的电子装置 | |
CN104951177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