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8526A -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8526A
CN105188526A CN201380074561.XA CN201380074561A CN105188526A CN 105188526 A CN105188526 A CN 105188526A CN 201380074561 A CN201380074561 A CN 201380074561A CN 105188526 A CN105188526 A CN 105188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organism
biological information
essential information
pa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5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泽仁
平塚贵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88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8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61B5/0537Measuring body composition by impedance, e.g. tissue hydration or fat cont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3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loc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等,即便在供非特定多数人利用的设施等中,也能够保护个人信息并且测量生物体信息。该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10)具有:测量部(16),其测量被检测者的至少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14),其获取被检测者的至少另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基于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和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生成生物体状态信息的结构构成为至少不保存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例如涉及生成被检测者的体脂肪率等生物体信息的体质分析仪等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测定被检测者的体脂肪率等生物体信息的体质分析仪等(例如,专利文献1)。
为了利用这样的体质分析仪测量体脂肪率等生物体信息,不仅需要被检测者的体重信息,还需要该被检测者的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等个人信息,因此在利用体质分析仪测量体脂肪率等时,需要输入该个人信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0855号公报
然而,存在输入至体质分析仪的上述个人信息包含于作为该个人的私密信息而应该被保护的信息的情况。因此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输入至被检测者在自己家作为个人用所使用的体质分析仪当然没关系,但在医院等供非特定多数患者使用的设施中,若使用体质分析仪,则存储于该体质分析仪的个人信息的处理成为问题。
因此,在医院等供非特定多数患者利用的设施中,存在不便使用体质分析仪,而不易获取体脂肪率等生物体信息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供非特定多数人利用的设施等中,也能够保护个人信息并且测量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来实现,该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测量部,其测量被检测者的至少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其获取所述被检测者的至少另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生成生物体状态信息,并且至少不保存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中的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生成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等生物体状态信息所需的性别等个人信息等亦即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未被体质分析仪等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保存。在此,所谓“不保存的结构”包括:暂时存储于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存储单元,在生成生物体状态信息后,从存储单元删除的结构;为了生成生物体状态信息而暂时作为变量存储于存储单元,但在输入接下来的信息后的情况下,迅速与接下来的信息置换的结构。
因此,在供非特定多数利用者利用的医院等设施中,即使使用本发明的体质分析仪等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也能够保护性别等个人信息等。另外,由于能够在医院等放心地使用体质分析仪等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因此能够使用体质分析仪等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容易地获取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等生物体状态信息。
优选为,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状态信息构成为在其生成后不被保存。
根据上述结构,不仅不保存个人信息等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也不保存体质值等生物体状态信息,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护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等。
优选为,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部构成为:在测量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之后且在规定时间以内,未从所述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输入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时,不生成所述生物体状态信息,仅输出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构成为在测量体重信息等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后,且在规定时间内未从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输入性别等个人信息等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时,不生成体质值等生物体状态信息。
因此,在供非特定多数被检测者按顺序连续地测定的医院等设施中,即便在使用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时,也能够防止错误地使用下一个顺序的其他人的个人信息等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来生成体质值等生物体状态信息。
优选为,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构成为:具有未被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保存的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和被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保存的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并能够选择使用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和保存第二基本信息中的任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性别等个人信息等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具有:未被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保存的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和被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保存的保存第二基本信息。
因此,在医院等供非特定多数被检测者利用本发明的体质分析仪等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设施中,能够利用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保护性别等个人信息等,并且在被检测者在自己家等利用时,通过利用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就能够避免每次输入相同的性别等个人信息,从而成为容易使用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
优选为,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具有:存储所述被检测者的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的便携介质、和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构成为:从所述便携介质获取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并且将所述生物体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便携介质。
根据上述结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从数据卡等便携介质获取性别等个人信息等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并且将体质值等生物体状态信息发送到所述便携介质。
因此,被检测者使数据卡等便携介质与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通信,从而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能够获取性别等个人信息等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另外,便携介质能够获取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等生物体状态信息,能够将该生物体状态信息存储于便携介质进行管理。
优选为,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构成为:在从所述便携介质获取了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时,将其作为所述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使用。
根据上述结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在从便携介质获取性别等个人信息等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时,判断为医院等使用,并自动地将上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作为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使用,因此被检测者等无需选择例如该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是自己家使用还是医院等使用。因此特别是在极其繁忙的医院等设施中,构成为容易使用。
优选为,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是体质分析仪,所述体质分析仪的所述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成为能够与所述便携介质以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部,该通信部配置于所述体质分析仪中被检测者测定时将其脚放置于所述体质分析仪时的脚尖附近。
根据上述结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是体质分析仪,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成为能够与数据卡等便携介质以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部,该通信部配置于体质分析仪中在被检测者测定时将其脚放置于体质分析仪时的脚尖附近。
因此,构成为在被检测者持有便携介质时,容易与体质分析仪的通信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来实现,该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测量部测量被检测者的至少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获取所述被检测者的至少另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生成生物体状态信息,至少不保存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中的一个。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便在供非特定多数人利用的设施等中,也能够保护个人信息并且测量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的例如体质分析仪系统的简略图,(b)是(a)的体质分析仪的简略仰视图。
图2是表示图1(a)的数据卡的主要的结构的简略框图。
图3是表示图1(a)表示的体质分析仪的主要的结构的简略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体质分析仪侧各种信息存储部”的主要的结构的简略框图。
图5是表示体质分析仪系统的主要的动作例中、被检测者用体质分析仪测定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的事前数据的登录程序的简略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体质分析仪系统1的主要的动作例中选择非特定多数被检测者利用体质分析仪的“医院模式”、和特定的被检测者在自己家等用的“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程序的简略流程图。
图7是表示医院模式的简略流程图。
图8是表示医院模式的其他简略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ST15的“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主要程序的简略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6所示的ST15的“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主要的程序的其他简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另外,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例,因此虽附加有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主旨的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图1(a)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的例如体质分析仪系统1的简略图。如图1(a)所示,体质分析仪系统1具有作为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例如体质分析仪10,并且具有作为便携介质的例如数据卡100。
体质分析仪10是测定生物体状态信息,例如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BMI(BodyMassIndex(体质指数)的简称,以体重÷身高÷身高计算出的体重(体格)的指标)、肌肉量以及水分量等体质值的数据的设备。
这些体质值的测定,例如基于被检测者的体重数据以及被检测者的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等数据等来计算。
即,体质分析仪10构成为仅根据被检测者的体重数据无法测定体脂肪率等体质值。
另外,体重信息为“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的一个例子。
另一方面,数据卡100例如为IC卡,具备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以及天线等,并成为非接触IC卡。
图1(a)的体质分析仪10构成为在其表面具有四个电极部11a、11b、11c、11d,被检测者的脚等放置于这些电极部的上方,进行通电,从而能够获得该被检测者的电气数据。
另外,体质分析仪10构成为不仅通过被检测者站在配置有电极部11a等的表面来获得电气数据,也能够获得体重数据。
即,构成为基于这些电气数据以及体重数据与上述的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等数据,来测定体脂肪率等体质值。
图1(b)是图1(a)的体质分析仪10的简略仰视图。如图1(b)所示,在体质分析仪10的底面侧配置有用于输入各种数据等的三个操作开关,具体而言为第一操作开关12a、第二操作开关12b以及第三操作开关12c。
具体而言,构成为利用第一操作开关12a选择输入项目等,例如年龄等,利用第二操作开关12b以及第三操作开关12c改变、选择等利用第一操作开关12a输入的输入项目的数值等。
即,第一操作开关12a、第二操作开关12b以及第三操作开关12c成为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如图1(a)所示,体质分析仪10具有作为显示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的显示部的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并且具有作为能够与数据卡10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部的体质分析仪侧读写装置14。
图1(a)的数据卡100也具有数据卡侧读写装置101,并构成为通过使该数据卡100接近体质分析仪侧读写装置14,从而能够自动地进行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通信。
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例子,也能够应用0~10cm左右近距离的非接触通信机构(例如,ISO/IEC14443的节电IC通信技术、ISO/IEC18092的通信技术、FeliCa(索尼(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Bluetooth(BluetoothSIG的注册商标)等通信技术等。
在FeliCa的通信技术中,利用13.56MHz的电波进行通信,以直至10cm左右极近的距离非接触地进行100~400kbps的通信。在Bluetooth中,利用2.45GHz波段的电波,能够以最高24Mbps的速度进行通信。
另外,如图1(a)所示,该体质分析仪侧读写装置14配置为在被检测者将脚放置于电极部11a等的上方时,位于被检测者的右脚的脚尖附近。
因此,构成为在被检测者右手持有数据卡100,站在体质分析仪10上时,容易使数据卡100的数据卡侧读写装置101接近体质分析仪10的体质分析仪侧读写装置14,由此容易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图1(a)的数据卡100也具备数据卡侧显示器102,其作为显示年龄等信息的显示部。
而且,数据卡100成为整体呈扁平的板状的小型的卡,能够供被检测者容易地收容于袋中等,成为容易携带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数据卡100内存储有该被检测者的性别、身高、年龄等个人信息(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的一个例子)。而且,该被检测者站在图1的体质分析仪10的电极部11a等的上方,体质分析仪10获取其体重以及电气数据,与此同时从数据卡100获取该被检测者的性别、身高、年龄等个人信息。
然后,体质分析仪10通过运算该被检测者的体脂肪率等体质值数据等,求出被检测者的体脂肪率等体质值。
图1(a)所示的体质分析仪10以及数据卡100具有计算机,计算机具有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这些部件经由母线连接。
图2是表示图1(a)的数据卡100的主要的结构的简略框图。
如图2所示,数据卡100具有“数据卡控制部103”,“数据卡控制部103”不仅控制上述“数据卡侧读写装置101”以及“数据卡侧显示器102”,还控制“数据卡侧计时装置104”。
另外,“数据卡控制部103”还控制图2所示的“数据卡侧个人信息存储部105”以及“数据卡侧体质值存储部106”。
图3是表示图1(a)所示的体质分析仪10的主要的结构的简略框图。
如图3所示,体质分析仪10具有“体质分析仪控制部15”,“体质分析仪控制部15”除了控制上述“体质分析仪侧读写装置14”、“操作开关12a、12b、12c”以及“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之外,还控制图3所示的作为测量部的例如“体重测定装置16”、“体质分析仪侧计时装置17”。
另外,“体质分析仪控制部15”还控制图3所示的“体质分析仪侧各种信息存储部30”。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体质分析仪侧各种信息存储部30”的主要的结构的简略框图。该具体的结构详见后述。
图5至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体质分析仪系统1的主要的动作例的简略流程图。
另外,图5是表示体质分析仪系统1的主要的动作例中的、被检测者利用体质分析仪10测定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的事前数据的登录程序的简略流程图。
以下,首先按照图5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利用本实施方式的体质分析仪系统1的被检测者个人利用体质分析仪10的情况下,在图5的程序中,将自己的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等个人信息输入体质分析仪10。
另一方面,在主体质系统1测量来医院等就诊的非特定多数患者(被检测者)的体脂肪率等体质值时,不实施图5的程序。
在图5的步骤ST(以下称为“ST”)1中,在图1的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显示“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的输入画面。
接着,进入ST2。在ST2中,体质分析仪10判断“个人信息”的输入是否结束,在判断为结束时,进入ST3。
在ST3中,将“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等)”与“编号信息(例如,“1”)”一起存储于“编号关联个人信息存储部105”。
具体而言,该编号信息通过操作图1(b)的操作开关12a、12b、12c等进行。
在该程序中,例如将特定的被检测者“甲”的个人信息存储为“编号1”。
图6是表示体质分析仪系统1的主要的动作例中、选择非特定多数被检测者利用体质分析仪10的“医院模式”、和特定的被检测者在自己家等利用的“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程序的简略流程图。
在图6的ST11中,体质分析仪10判断是否从外部,即图1(a)的数据卡100获取个人信息(性别、身高、年龄)。
即,如图2所示,图1(a)的数据卡100将持有该数据卡100的被检测者自身的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的个人信息存储于“数据卡侧个人信息存储部105”。
因此,数据卡100的“数据卡侧读写装置101”与体质分析仪10的“体质分析仪侧读写装置14”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从而体质分析仪10构成为能够从数据卡100获取个人信息。
在ST11中,若判断为从数据卡100获取个人信息,则体质分析仪10将该获取的“个人信息”存储于图4的“个人信息存储部32”,并且进入ST12。
在ST12中,图4的“模式切换部(程序)33”动作,将体质分析仪10的动作模式设为“医院模式”。“医院模式”的内容详见后述。
另一方面,在ST11中,在未从数据卡100获取个人信息时,进入ST13。在ST13中,判断是否利用图1(b)的操作开关12a等输入了“医院模式”或“个人登录/客户模式”。
即,体质分析仪10不是自动地判断“医院模式”或“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区别,而是通过被检测者操作图1(b)的操作开关11a等,从而判断是否通过手动设定了“模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自动地或者通过手动来选择“医院模式”或“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区别。
在ST13中,在判断为利用操作开关12a等输入了“医院模式”或“个人登录/客户模式”时,进入ST14。在ST14中,在所输入的模式为“医院模式”时,在ST12中执行“医院模式”。
另一方面,在ST14中,在所输入的模式为“个人登录/客户模式”时,进入ST15,执行“个人登录/客户模式”。
“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内容详见后述。
另一方面,在ST13中,在判断为未通过操作开关12a等的操作输入模式切换信号时,进入ST16。
在ST16中,参照图3的“体质分析仪侧计时装置17”等,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未从数据卡100等进行个人信息的输入,则执行ST15的“个人登录/客户模式”。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体质分析仪10构成为能够执行“医院模式”和“个人登录/客户模式”双方的模式,因此构成为能够适当地选择各模式。
图7以及图8是表示医院模式的简略流程图。
在该“医院模式”中,图1(a)的体质分析仪10成为用于在供非特定多数患者等被检测者利用的医院等设施中利用的模式。
首先,在ST21中,图3的“体重测定装置16”动作,执行“体重测定动作”。
接下来,进入ST22。在ST22中,判断“体重测定装置16”的体重测定结果是否确定。
在ST22中,在体重测定结果确定时,进入ST23。在ST23中,将体重测定结果存储于图4的“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34”。
接下来,进入ST24。在ST24中,参照图3的体质分析仪侧计时装置17等,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
即,体质分析仪10为了测定(计算)体脂肪率等体质值,不仅需要该被检测者的体重信息,还需要该被检测者的性别、身高以及年龄等个人信息。
但是,由于这些信息为个人信息,所以从保护这些个人信息的观点出发,构成为不在供非特定多数被检测者利用的医院等所配置的体质分析仪10中存储个人信息。
因此,构成为从该被检测者的数据卡100获取该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
在该程序中,构成为等待从数据卡100输入进行该体重测定的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规定时间。
而且,即使经过规定时间,在体质分析仪10无法从数据卡100获取个人信息时,也进入ST25。
在ST25中,在体质分析仪10的“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仅显示“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34”的“体重测定信息”,而不显示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的信息。
即,不进行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的信息的计算。这是因为若使用在经过规定时间后获取的性别等个人信息,则在供非特定多数被检测者按顺序使用的医院等设施中,有可能错误地使用其他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来计算体脂肪率等体质值,从而避免上述事态的发生。
另一方面,在ST24中,在未经过规定时间时,判断为获取进行该体重测定的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的可能性较高,从而进入ST26。
在ST26中,判断是否获取了性别等个人信息,在从数据卡100等获取了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在ST27中,将该获取的性别等个人信息存储于“个人信息存储部32”。
另外,在图6的ST11中,在已经获取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不存储该个人信息。
接下来,进入ST28。在ST28中,图4的“体质计算部(程序)35”基于图4的“个人信息存储部32”的“个人信息”以及“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34”的“体重测定结果信息”,计算“体质值(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BMI、肌肉量、水分量)”,并存储于图4的“体质值存储部36”。
接下来,进入ST29。在ST29中,将图4的“体质值存储部36”的体质值信息显示于“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
因此,被检测者以及医院的护士等医疗从业者等能够把握该被检测者的体脂肪率等体质值。
接着,进入ST30。在ST30中,将“体质值存储部36”的体质值信息发送至能够通信的数据卡100,即,该被检测者携带的数据卡100。
接下来,进入ST31。在ST31中,将数据卡100接收到的“体质值”存储于图2的“数据卡侧体质值存储部106”。
因此,该被检测者能够在自己的数据卡100内获取并存储自己的体脂肪率等体质值的信息。
接下来,进入ST32。在ST32中,体质分析仪10的“体质值信息删除部(程序)37”动作,将“体质值存储部36”的体脂肪率等体质值信息以及“个人信息存储部32”的性别等个人信息删除。
即,“体质值信息删除部(程序)37”,以将“体质值存储部36”的体质值信息发送至能够通信的数据卡100为条件,删除“体质值信息”。
因此,在医院等供非特定多数被检测者使用的体质分析仪10中,完全不留下被检测者的性别等个人信息、体脂肪率等体质值信息,因此能够保护个人信息等,从而成为能够供医院工作者等放心地使用的体质分析仪10。
在此,“个人信息存储部32”的性别等个人信息成为“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从ST数据卡100等获取的“个人信息”存储于“个人信息存储部32”,在获取“体质值”后,在ST32中删除该“个人信息”,从而不将个人信息保存于体质分析仪10。
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包含构成为维持与数据卡100等的通信状态,而不将从数据卡100等获取的“个人信息”存储于“个人信息存储部32”来利用,并获取“体质值”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构成为不在体质分析仪10保存“个人信息”。
接下来,进入ST33。在ST33中,从数据卡100将“数据卡侧计时装置104”的“时刻信息”向体质分析仪10发送。
接下来,在ST34中,体质分析仪10从数据卡100获取“时刻信息”,来修正“体质分析仪侧计时装置17”的时刻信息。
即,数据卡100的“数据卡侧计时装置104”频繁地获取正确的时刻信息,相对与此,体质分析仪10的“体质分析仪侧计时装置17”不成为上述结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从数据卡100获取“时刻信息”并进行修正,从而提高“体质分析仪侧计时装置17”的时刻信息的精度。
因此,被检测者等能够正确地把握测量的体质值等的时刻信息。
图9以及图10是表示图6所示的ST15的“个人登录/客户模式”的主要的程序的简略流程图。
在“个人登录/客户模式”中,体质分析仪10主要成为被检测者在自己家等、即不供非特定多数人使用体质分析仪10的状况下的使用方式。
首先,在图9的ST51中,将编号输入画面显示于“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
即,在图5的ST3中,需要与“编号信息”一同选择存储于图4的“编号关联个人信息存储部31”的性别等个人信息。
接下来,进入ST52。在ST52中判断是否输入了编号,在未输入编号时,在ST53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
在ST53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尽管如此,在未输入编号时,也不供登录了编号的被检测者使用,若判断为测量体质值的“客户”临时使用,则执行后述的“客户模式”的程序。
另一方面,在ST52中,在输入了编号时,进入ST54。在ST54中,图3的“体重测定装置16”动作,在ST55中判断体重测定结果是否确定。
在ST55中,在判断为体重测定结果确定时,进入ST56。在ST56中,将确定的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于图4的“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34”。
接下来,进入ST57。在ST57中,图4的“体质计算部(程序)35”动作,根据所输入的“编号”来确定图4的“编号关联个人信息存储部31”的“编号关联个人信息”。
然后,参照“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34”的“体重测定结果信息”,计算“体质值(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BMI、肌肉量、水分量)”,并与“编号”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图4的“编号对应体质值存储部38”。
接下来,进入ST58。在ST58中,将“编号对应体质值存储部38”的体质值信息显示于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
因此,与编号信息一同输入自己的性别等个人信息的被检测者,能够把握使用了与该编号信息建立了关联的个人信息的“体质值”信息。
另外,体质值信息也与该编号信息一同被存储,因此能够将自己的体质值信息存储于体质分析仪10。
即,在该模式中,与上述的医院模式不同,成为不删除个人信息等,而保持原样地将其存储的模式。
即,“编号关联个人信息存储部31”的性别等个人信息成为“保存第二基本信息”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在ST53中,按照图10对即使经过了规定时间也不输入编号的“客户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在ST71中,将客户的个人信息(性别、身高、年龄等)的输入画面显示于“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
接下来,进入ST72,判断是否获取了客户的个人信息(性别、身高、年龄等)。
即,作为客户的被检测者操作图1(b)的操作开关12a等,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
此时,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使用数据卡100等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
接下来,进入ST73。在ST73中,将所输入的个人信息存储于图4的“客户个人信息存储部39”。
接下来,进入ST74。在ST74中,图3的“体重测定装置16”动作,在ST75中判断体重测定结果是否确定。
在ST75中,在体重测定结果确定时,在ST76中,将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于“客户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40”。
接下来,图4的“体质计算部(程序)35”动作,根据“客户个人信息存储部39”的“客户个人信息”和“客户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40”的“客户体重测定结果信息”,计算并求出该客户亦即被检测者的“客户体质值(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BMI、肌肉量、水分量)”,并存储于“客户体质值存储部41”。
接下来,进入ST78。在ST78中,将“客户体质值存储部41”的客户体质值信息显示于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3。
因此,能够生成暂时使用者亦即客户被检测者的体质值信息,并进行显示。
接下来,进入ST79。在ST79中,图4的“客户体质值信息删除部(程序)42”动作,将“客户体质值存储部41”的客户体质值信息以及“客户个人信息存储部39”的客户个人信息删除。
由此,不留下临时使用的客户的个人信息等,从而能够对其进行保护。
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限定于数据卡100,除了电话、email之外,附带PDA功能的多功能移动电话(所谓的智能手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PC(个人计算机)等也能够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1…体质分析仪系统;10…体质分析仪;11a、11b、11c、11d…电极部;12a、12b、12c…操作开关;13…体质分析仪侧显示器;14…体质分析仪侧读写装置;15…体质分析仪控制部;16…体重测定装置;17…体质分析仪侧计时装置;30…体质分析仪侧各种信息存储部;31…编号关联个人信息存储部;32…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33…模式切换部(程序);34…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35…体质计算部(程序);36…体质值存储部;37…体质值信息删除部(程序);38…编号对应体质值存储部;39…客户个人信息存储部;40…客户体重测定结果信息存储部;41…客户体质值存储部;42…客户体质值信息删除部(程序);100…数据卡;101…数据卡侧读写装置;102…数据卡侧显示器;103…数据卡控制部;104…数据卡侧计时装置;105…数据卡侧个人信息存储部;106…数据卡侧体质值存储部。

Claims (8)

1.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测量部,其测量被检测者的至少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和
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其获取所述被检测者的至少另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生成生物体状态信息,
并且构成为至少不保存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状态信息构成为在其生成后不被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部构成为:在测量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之后且在规定时间以内,未从所述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输入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时,不生成所述生物体状态信息,仅输出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构成为:具有未被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保存的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和被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保存的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并能够选择使用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和保存第二基本信息中的任一个。
5.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具有:存储所述被检测者的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的便携介质、和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构成为:从所述便携介质获取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并且将所述生物体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便携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构成为:在从所述便携介质获取了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时,将其作为所述非保存第二基本信息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是体质分析仪,所述体质分析仪的所述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成为能够与所述便携介质以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部,该通信部配置于所述体质分析仪中被检测者测定时将其脚放置于所述体质分析仪时的脚尖附近。
8.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测量部测量被检测者的至少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生物体基本信息输入部获取所述被检测者的至少另一个生物体基本信息亦即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生成生物体状态信息,
至少不保存所述第二生物体基本信息中的一个。
CN201380074561.XA 2013-06-05 2013-06-05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Pending CN1051885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5615 WO2014196039A1 (ja) 2013-06-05 2013-06-05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生体情報測定システム及び生体情報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8526A true CN105188526A (zh) 2015-12-23

Family

ID=5200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561.XA Pending CN105188526A (zh) 2013-06-05 2013-06-05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91568B2 (zh)
CN (1) CN105188526A (zh)
HK (1) HK1217627A1 (zh)
WO (1) WO20141960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9583A (zh) * 2015-09-16 2017-03-29 同方健康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肝脏脂肪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2484A (ja) * 1999-03-15 2000-09-26 Omron Corp 集団健康診断システム
CN1405714A (zh) * 2001-09-20 2003-03-26 夏普株式会社 医疗信息系统
JP2005287591A (ja) * 2004-03-31 2005-10-20 Osaka Gas Co Ltd 入浴者判定装置、および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CN101472518A (zh) * 2006-06-20 2009-07-01 夏普株式会社 设定装置、生物测定装置、生物测定装置的设定系统、生物测定装置的设定方法、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6401B2 (ja) * 2010-12-07 2014-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半凝固金属用鋳造金型
JP5949163B2 (ja) * 2012-05-28 2016-07-06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個人認証装置及び体重体組成計
KR102424360B1 (ko) * 2015-06-19 2022-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체 정보 측정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2484A (ja) * 1999-03-15 2000-09-26 Omron Corp 集団健康診断システム
CN1405714A (zh) * 2001-09-20 2003-03-26 夏普株式会社 医疗信息系统
JP2005287591A (ja) * 2004-03-31 2005-10-20 Osaka Gas Co Ltd 入浴者判定装置、および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CN101472518A (zh) * 2006-06-20 2009-07-01 夏普株式会社 设定装置、生物测定装置、生物测定装置的设定系统、生物测定装置的设定方法、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9583A (zh) * 2015-09-16 2017-03-29 同方健康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肝脏脂肪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CN106539583B (zh) * 2015-09-16 2018-10-19 同方健康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肝脏脂肪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196039A1 (ja) 2017-02-23
JP6391568B2 (ja) 2018-09-19
WO2014196039A1 (ja) 2014-12-11
HK1217627A1 (zh) 2017-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424B (zh)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节能运行方法
US881685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on loss of item and prompt search thereof
CN101926675B (zh) 一种远程获取用户生理检测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536573A3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mart card coupled with RFID tag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FID function in such mobile terminal
RU2012137172A (ru)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защищенных личных данных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и
CN107809949A (zh) 用于测量与人体有关的信息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7895265A (zh) 移动支付方法、电子设备和外部支付设备
CN100361146C (zh) 包括通信站结构和数据载体结构的便携式设备
CN107919693A (zh) 用于对电池充电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5354706A (zh) Nfc安全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10325993A (zh) 通过使用多个生物特征传感器执行认证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7085462A (zh) 用于管理电力的电子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JP2010154881A (ja) 生体情報取得装置
CN105188526A (zh)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
CN104340782A (zh) 电梯的呼梯登记装置和呼梯登记方法
CN104918540B (zh) 体内水分计以及终端
JP5749835B2 (ja) 体重計、体重計システムおよび体重計の表示方法
US8886120B2 (en) Line-switchabl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dical device
CN205644895U (zh) 病危人员紧急呼救系统
JP6240448B2 (ja) 生体情報管理装置、生体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生体情報管理方法
KR20070007509A (ko) 상품의 rfid를 이용한 건강관련 정보안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7564139A (zh) 一种唤醒家庭门禁系统的方法及ap
CN208388604U (zh) 一种血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
CN203338412U (zh) 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装置
JP2014068696A (ja) 生体情報取得装置、生体情報取得システム及び生体情報取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76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76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